载脂蛋白(a_)
载脂蛋白A
载脂蛋白A族载脂蛋白A(ApoA)可分为ApoAⅠ、ApoAⅡ、ApoAⅣ。
ApoAⅠ和ApoA Ⅱ大部分布在HDL中,是HDL的主要载脂蛋白。
一、ApoAⅠApoAⅠ是ApoA族最多的一种组分,是HDL中的主要载脂蛋白。
Shore等于1968年首先从人HDL中分离纯化得到ApoAⅠ。
70年代中期Brewer阐明了ApoAⅠ的氨基酸序列,并预测了其二级结构的要点。
在分子生物学兴起的80年代,Karathanasis等人相继报道了人ApoAⅠcDNA和染色体DNA序列。
人成熟的ApoAⅠ的由243氨基酸残基组成,是单一多肽链,分子量为28300D。
人及大鼠、猴、兔、牛、鸭、树鼷等动物的ApoAⅠ已分离纯化。
人和其他种属的ApoAⅠ的氨基末端为Asp,羧基末端为Gln,其分子中不含半胱氨酸和异亮氨酸。
经等点聚焦电泳证实人和动物的ApoAⅠ都是不均一的,有10种不同的亚组分,至少有六种多态性。
经等电聚焦和双相电泳中的系统命名,ApoAⅠ多肽性依次称为Apoa Ⅰ0、ApoAⅠ-1、ApoAⅠ-2、ApoAⅠ+1、ApoAⅠ+2,其中ApoA Ⅰ0含量最多。
目前所知,ApoAⅠ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有其自身的特征:①极性氨基酸残基含量较多,多以1、2或1、4相反离子对的形式排列,即Glu-Arg、Glu-Lys或Asp-Lys、Asp-Arg;②疏水氨基酸残基一对对地出现在1、2或1、4反离子对的附近,并很容易形成特有的双性螺旋二级结构。
极性与非极性氨基酸残基排更的这种方式是载脂蛋白的一个共性。
由疏水氨基酸残基组成螺旋的排极性面和由带电荷亲水的氨基酸组成的螺旋极性面,故称为双性螺旋,这也是载脂蛋白α-螺旋的共性,并与一般蛋白质的α-螺旋有不同之处,只有这种双性螺旋既有亲脂的一面又有亲水的一面。
ApoAⅠ富含双性螺旋结构,对于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ApoAⅠ主要存在于HDL中,占HDL3载脂蛋白的65%,占HD2载脂蛋白的62%。
载脂蛋白a(apoa)偏高的原因
载脂蛋白a(apoa)偏高的原因脂蛋白中的蛋白部分称为载脂蛋白,载脂蛋白A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结构蛋白,具有清除脂质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载脂蛋白A偏高常见原因如下:一、慢性肝炎是肝功能异常反复发作,病情持续超过半年以上,多数是病毒感染也引起的,比如乙型肝炎或者丙型肝炎,如果病情长期得不到治疗,有可能会出现载脂蛋白a偏高。
由于体内载脂蛋白多由肝脏分泌,因此慢性肝炎的患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假如长期不治疗或者治疗的方法不对,都会出现载脂蛋白A偏高。
二、肾脏疾病患者也可能伴有载脂蛋白A明显升高的情况。
常见的肾脏疾病,有慢性肾炎或者肾小球肾炎,还有可能是糖尿病肾病会引起食欲低下或者精神不振,还会感觉到全身乏力,所以检查时会出现载脂蛋白a明显升高。
患上疾病需要及时治疗,避免拖延时间。
三、服用药物,服用避孕药物、抗癫痫药物均会影响到体内载脂蛋白A的含量,使其出现不同程度的偏高,一般停药后载脂蛋白A含量会回落。
四、饮酒,饮酒对肝脏有很大的损伤,尤其是对长期饮酒的人来说,会出现载脂蛋白A偏高,此时最好保持一段时间不再饮酒,并在以后的生活中留意饮酒的量和频率,避免伤害肝脏。
五、妊娠,研究表明女性在怀孕之后,体内的载脂蛋白A含量升高较为明显,载脂蛋白B也会偏高,但是幅度不如载脂蛋白A明显,此时一般不用担心,分娩之后便会恢复正常。
1、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是肝功能异常反复发作,病情持续超过半年以上,多数是病毒感染也引起的,比如乙型肝炎或者丙型肝炎,如果病情长期得不到治疗,有可能会出现载脂蛋白a偏高。
2、肾脏疾病:常见的肾脏疾病,有慢性肾炎或者肾小球肾炎,还有可能是糖尿病肾病会引起食欲低下或者精神不振,还会感觉到全身乏力,所以检查时会出现载脂蛋白a明显升高。
患上疾病需要及时治疗,避免拖延时间。
载脂蛋白a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载脂蛋白a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什么是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是一种与脂蛋白复合物相关的蛋白质。
它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浆中,是一种重要的成分,对于血脂代谢和心血管健康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 载脂蛋白a的作用载脂蛋白a在人体中发挥着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调节脂质代谢:载脂蛋白a能够与脂质分子结合,调节脂质的合成、转运和代谢过程,维持人体内脂质的平衡。
•抗氧化作用:载脂蛋白a具有抗氧化作用,在血管壁内有助于防止脂质的氧化,减少血管内膜的炎症反应,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调节血浆黏附分子的表达:载脂蛋白a可影响血浆黏附分子的表达,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从而维持血管内皮的正常功能。
•促进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形成:载脂蛋白a能够与HDL结合,增加HDL的稳定性和功能活性,减少脂质沉积和血管病变。
3. 载脂蛋白a的功能主治载脂蛋白a在临床上具有一系列的功能主治,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载脂蛋白a的功能主治:•预防心血管疾病:载脂蛋白a能够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从而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降低血栓形成风险:携带高水平的载脂蛋白a可以有效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血管阻塞的风险,预防中风等血栓相关疾病的发生。
•抗炎作用:载脂蛋白a可调节炎症反应,减轻血管内膜的炎症程度,降低血管壁的损伤和炎症反应,对于预防炎症相关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保护心肌:在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中,载脂蛋白a的水平在降低。
因此,通过补充载脂蛋白a,可以增强心肌的保护作用,减少心肌损伤。
4. 总结载脂蛋白a作为血脂代谢和心血管健康的重要调节因子,在人体内发挥着多种生物学功能。
它能够调节脂质代谢,抗氧化、抗炎,促进HDL的形成等。
在临床上,载脂蛋白a也具有一系列的功能主治,包括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血栓形成风险、抗炎作用和保护心肌等。
因此,通过了解载脂蛋白a的作用和功能主治,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与血脂代谢和心血管健康相关的疾病。
载脂蛋白PPT课件
④免疫印迹分析
取出转移后的NC膜在洗涤液中洗3次后,置封 闭液中室温封闭3h(或37℃1h
在洗涤液中洗3次
加入1:100稀释的第一抗体并充分混匀,37℃ 温浴6h(或过夜)
用洗涤液洗5次(10min×5)甩干
加入1:500稀释的第二抗体,混匀,37℃作用 2h
洗涤同上
加入新配制的底物溶液于室温下摇动直至出现 紫色(或紫褐色)并看到背景(1~5min)时 用蒸馏水冲洗终止反应,空气干燥封于塑料袋
Marcovina等
应用SDS-1.5%agarose凝胶电泳结合 免疫印迹技术,首次报道人类至少 有35种Apo(a)异构体,此法是在 Kamboh等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 高分辨的分析方法。
上述两类方法有许多共同点,即首先 采用电泳技术将Apo(a)与其他载 脂蛋白分离,然后Western blotting,灵敏而特异地显示Apo (a)多态区带的位置,最后根据其 与ApoB100电泳速率比较或根据其分 子量大小而确定Apo(a)表型。
免疫印迹反应中也可选用鼠抗人Apo(a) 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用酶标兔抗鼠IgG 作为二抗。
应用酶标抗体反应作为二抗时,底物以 脂溶性4-氯-1-萘酚或联茴香胺较水溶性 DAB溶液为好
金标、I125标抗体作为二抗,通过银染或 放射自显影技术显示Apo(a)蛋白区带
将生物素标记的抗体作为二抗,通过生 物素-亲和素系统放大信号,可大大提高 检测敏感性
③电转移
取此凝胶,切下分子量蛋白带放入SDS洗脱 液中过夜,以固定凝胶大小并洗脱掉未与蛋 白结合的SDS,0.01%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 室温1h,7%乙酸脱去背景颜色。
剩余凝胶铺在已浸过转移电泳缓冲液的NC膜 上,搭建滤纸/凝胶/NC膜/滤纸一同放在电 泳转移支架上,按层次相夹置于装满转移电 泳缓冲液的电泳槽中。120V电泳6h(30℃以 下)或4℃30V转移过夜
载脂蛋白
载脂蛋白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脂蛋白中的蛋白部分称为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protein,Apo)。
载脂蛋白在脂蛋白代谢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Apo构成并稳定脂蛋白的结构,修饰并影响与脂蛋白代谢有关的酶的活性。
作为脂蛋白受体的配体,参与脂蛋白与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的结合及其代谢过程。
一、载脂蛋白组成与结构特点及生理功用Apo种类很多,一般分为5-7类,其氨基酸序列大多数已阐明,Apo种类的命名是按1972年Alaupovic建议的命名方法,用英文字母顺序编码,即ABC顺,每一类还有亚类。
(一)载脂蛋白A族ApoA可分为ApoAⅠ,AⅡ,AⅣ。
ApoAⅠ和AⅡ大部分分布在HDL中,是HDL的主要载脂蛋白。
1.ApoAⅠApoAⅠ是ApoA族最多的一种组份,先后从人HDL中分离纯化得到ApoAⅠ,并阐明了ApoAⅠ的氨基酸序列,也预测了其二级结构的要点。
人成熟的ApoAⅠ由24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是单一多肽链,分子量为28.3ku.人及大鼠、猴、兔、牛、鸭、树鼷等动物的ApoAⅠ已分离纯化。
人和其他种属的ApoAⅠ的氨基末端为Asp,羧基末端为Gln,其分子中不含半胱氨酸和异亮氨酸。
经等电点聚焦电泳证实,人和动物的ApoAⅠ都是不均一的,有10种不同的亚组份,至少有6种多态性。
目前所知,ApoAⅠ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有其自身的特征:①极性氨基酸残基含量较多,并以1,2或1,4相反离子对的形式排列,即Glu-Arg、Glu-Lys或Asp=lys、Asp-Arg.②疏水氨基酸残基一对对地出现在1,2或1,4反离子对的附近,因此很容易形成特有的双性螺旋二级结构。
极性与非极性氨基酸残基排列的方式是载脂蛋白的一个共性。
由疏水氨基酸残基组成螺旋的非极性面,由带电荷亲水的氨基酸残基组成螺旋极性面,故称为双性螺旋。
与一般蛋白质的α-螺旋不同,这种双性螺旋既有亲脂的一面又有亲水的一面。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载脂蛋白A-Ⅰ(ApoA-Ⅰ)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载脂蛋白A-Ⅰ(ApoA-Ⅰ) >>>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酒精性肝炎、高α脂蛋白 血症等。 减低:见于冠心病、动脉硬化 性疾病、未控制糖尿病、缺血性脑血管疾 患、肾病综合征、活动性肝炎、营养不良 等。明显降低,亦见于ApoA-Ⅰ缺乏症、 肝实质损害(如肝硬变失代偿期)。
医学检验·各论:载脂蛋白A-Ⅰ(ApoA-Ⅰ) >>>
医学检验·各论 载脂蛋白A-Ⅰ(ApoA-Ⅰ)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载脂蛋白A-Ⅰ(ApoA-Ⅰ) >>>
别名: 血清载脂蛋白A-Ⅰ。
医学检验·各论:载脂蛋白A-Ⅰ(ApoA-Ⅰ) >>>
简介: 脂蛋白中的蛋白质称为载脂蛋白
(apo)。脂蛋白AⅠ主要在肝脏和小肠合 成,90%存在于高密度脂蛋白中。
医学检验·各论:载脂蛋白A-Ⅰ(ApoA-Ⅰ) >>>
相关疾病: 高脂蛋白血症、病毒性肝炎、I型糖尿病、 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冠心病、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性肝硬化。
谢谢!
正常值: 男:0.96~1.76g/L(96~176mg/
dL); 女:1.03~2.03g/L(103~ 203mg/d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医学检验·各论:载脂蛋白A-Ⅰ(ApoA-Ⅰ) >>>
相关检查: 血清胆固醇、血清甘油三脂。
医学检验·各论:载脂蛋白A-Ⅰ(ApoA-Ⅰ) >>>
相关症状: 心脏杂音、心脏震颤、心音异常、猝死、 恶心与呕吐、胸痛。
载脂蛋白a-1模拟肽_用途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载脂蛋白a-1模拟肽用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载脂蛋白a-1模拟肽(ApoA-1 mimetic peptides)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活性肽段。
它们可以模拟载脂蛋白a-1(ApoA-1)的结构和功能,参与胆固醇运输和代谢调节过程,从而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等领域展现了潜在的应用价值。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全面介绍载脂蛋白a-1模拟肽的用途、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价值与前景。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定义和描述载脂蛋白a-1模拟肽,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特点和优势。
然后,在第三部分中,我们会详细说明载脂蛋白a-1模拟肽的作用机制,包括相关背景知识、分子结构解析以及生物活性等方面。
接下来,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解释载脂蛋白a-1模拟肽在心血管疾病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并探讨其在其他相关疾病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同时,我们还将分析合成与改良策略对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的影响。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得出结论。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介绍载脂蛋白a-1模拟肽的用途、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价值与前景。
通过对相关研究和实践的概述和解释,旨在增加读者对该领域的了解,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启示。
同时,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和传播,促进载脂蛋白a-1模拟肽在医学领域中更广泛地应用以造福人类健康。
2. 载脂蛋白a-1模拟肽用途2.1 定义和特征载脂蛋白a-1模拟肽是一种类似于载脂蛋白a-1(apoA-1)的分子,在结构上与apoA-1相似,并且具有类似的生物活性。
apoA-1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主要成分之一,对于调节胆固醇代谢以及促进胆固醇外排至肝脏起着重要作用。
载脂蛋白a-1模拟肽通常由20到8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有特定的序列和空间结构。
这些模拟肽可以通过人工合成或者基因工程技术来制备。
与天然载脂蛋白不同,载脂蛋白a-1模拟肽具有较长的半衰期,更强的稳定性,并且在体内表现出更高的生物效应。
血脂检查的项指标
10~140mmol/L
Lp(a)↑: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其浓度增加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6、载脂蛋白A(a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Ⅰ)
~1.60g/L
一般情况下,apoAⅠ可以代表HDL水平,与HDL-C呈明显正相关。低于1.20g/L比高于1.60g/L的人群有易患冠心病的倾向。
7、载脂蛋白B(apoB)
~1.20g/L
apoB主要代表LDL水平,与LDL-C成显着正相关。apoB↑是冠心病危险因素,高于1.20g/L比小于1.00g/L有易患冠心病的倾向,apoB↓可以减少冠心病发病及促进粥样斑块的消退。
mmol/L
HDL-C↓:HDL-C被认为是“好胆固醇”,在机体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所以HDL-C水平低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mmol/L
LDL-C↑:LDL升高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患冠心病的危险性,也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首要指标。
血脂检查的7项指标
血脂项目
正常参考值
临床意义
1、胆固醇(TC,CHO)
:各种高脂蛋白血症,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中风)等。
2、甘油三酯(TG)
mmol/L
TG↑:各种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痛风、梗阻性黄疸、甲状腺功能低下、胰腺炎等。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载脂蛋白a偏高载脂蛋白b偏低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血脂问题。
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载脂蛋白a 偏高、载脂蛋白b偏低是血脂异常的一种表现。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呢?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这一问题。
一、遗传因素1. 载脂蛋白是体内输送脂肪的蛋白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有些人可能天生就容易产生过多的载脂蛋白a,或者产生过少的载脂蛋白b,这与个体的基因遗传密切相关。
2. 在家族史中,如果有亲属曾经患有高血脂症或心血管疾病,那么个体患血脂异常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二、生活方式3. 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也会直接导致血脂异常。
食用太多的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等,会增加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合成,从而引起载脂蛋白a偏高、载脂蛋白b偏低的现象。
4. 吸烟和酗酒也是导致血脂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尼古丁和酒精等物质对血管的损害会使得胆固醇在体内的沉积量增加,从而加重了血脂异常的症状。
三、疾病状态5. 一些疾病状态也会间接导致血脂异常,如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这些疾病会影响人体内脂肪代谢的平衡,进而引起血脂异常。
6. 肺部感染、胰腺炎、肝硬化等疾病也会引起体内脂肪代谢失衡,从而导致血脂异常的情况。
四、药物作用7. 长期服用激素、雌激素类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也会干扰脂肪代谢的正常情况,进而导致血脂异常。
某些药物的不当使用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载脂蛋白a偏高、载脂蛋白b偏低。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血脂异常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于那些已经出现血脂异常症状的人来说,及时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适当的调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那些尚未出现血脂异常的人来说,谨慎饮食、积极参加运动、适度减轻工作压力是很重要的预防措施。
我们还应该密切关注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疾病状态以及药物作用等对血脂异常的影响,以便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或者及时调整这些影响因素。
希望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血脂异常的危害,并加强对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的重视。
载脂蛋白(a)增强子基因多态性脑出血论文
载脂蛋白(a)增强子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中国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40-01脂蛋白(a)[ lipoprotein(a) ,lp (a) ]是近年来新确立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1]。
apo(a)基因位于第6 号染色体6 q2.6-q2.7 之间,基因全长14kb。
apo(a)基因是人类多态性最为丰富的基因之一;而其基因编码序列和调控序列多态性是导致lp(a )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1230g等位基因在体内试验能将增强子功能放大3倍,从而增加血浆lp(a)浓度,成为影响lp(a)的因素之一[2]。
目前暂未见此基础研究结果与任何临床疾病相关联的研究,鉴于apo(a),lp(a)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性,我们对apo(a)基因-1230a/g的单核苷酸多态与脑出血的关系进行分析,为脑血管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收集2006年6月-2010年12月住院病人,脑出血组109例,其中男64例,女45例,平均年龄56.44±13.81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及(或)mri确诊,不包括动脉炎、外伤、血液病、药物、肿瘤、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所引起的脑卒中;排除梗塞后出血,出血后梗死、肝肾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服用雌激素者及妊娠者,半年内有过降脂治疗者及确诊为冠心病者。
均为湖南地区汉族人,无血缘关系。
对照组湖南汉族健康体检者共110例,均为湖南地区汉族人,无血缘关系,其中男56例,女54例,平均年龄57.27±7.86岁,排除有冠心病、脑血管病、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肝肾疾病、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半年内有过降脂治疗者。
脑出血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po(a)基因-1230a/g引物序列根据puckey lh等人提供的文献[2]设计,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后,取pcr扩增产物8μl,加入限制性内切酶bglⅱ1μl,建立20μl的酶反应体系,370c水浴过夜,2.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酶切产物基因型。
血清载脂蛋白A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血清载脂蛋白A1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 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载脂蛋白A1(缩写apo A1)测定;组合项目申请:血脂测定,血载脂蛋白测定。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标本采集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 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
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标本保存2.2.1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1天,普通冰箱中(2~8℃)稳定7天。
-20℃可保存数月;-70℃至少可保存半年;应避免标本反复冻溶。
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2.3 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天。
2.3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2.3.1 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和空腹状态。
抽血前3天内避免高脂饮食,24小时内不饮酒。
2.3.2 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
EDTANa 2(1mg /mL)抗凝。
2.1.5 抽血前最好停用影响血脂的药物(如调脂药、避孕药、某些降压药、激素等)数天或数周,否则应记录用药情况。
3 方法原理透射免疫浊度法。
APO A-1与特异的抗血清反应形成不溶性的复合物,可在340nm 测定该不溶性复合物的浊度。
载脂蛋白A-1模拟肽
治 疗糖 尿 病 鼠升 高 集 落 到 1 . 7 3±1 5 比用 安 慰 剂 ., 的糖尿 病 鼠显 著升 高 ( P< 0 0 2 , 非糖 尿 病 组 无 .0)与
蛋 白 A一 切 相 关 。 载 脂 蛋 白 A一 1密 1相 对 分 子 质 量 大 , 于 治 疗 干 预 需 要 静 脉 给 药 , 制 用 且
造 困难 、 价格 昂贵 , 因此 , 制 了栽 脂蛋 白 A一 研 1模 拟肽 。载 脂蛋 白 A 1 拟 肽 与栽 脂 蛋 白 一模 A 1 类似 地抗 炎 、 一有 抗氧 化 、 抗动 脉硬 化作 用 , 拟 肽抗 炎和 抗 动脉 硬 化 的机 制 包括 增加 模
作 者 单 位 :2 0 1 扬 州 大 学 第 二 临 床 医 学 院 心 血 管 内 科 2 5 0
通 信 作 者 : 振 刚 , malzz yu 13 cm 张 E i h g z@ 6 . o :
比, 在充 满脂 质 的小 鼠 巨噬 细 胞 胆 固醇 流 出 中更 其
・
2 ・ 6
白 A1 _ 具有显 著 的结 合促 炎 症 氧化 脂 类 的能 力 。在
体研 究发现 ,F肽 在 小 鼠体 内具有 显 著 的抗 炎 和 抗 4
动 脉硬化 活 性 。L L受 体 缺 失 小 鼠 ( D D L L R ) 喂 被
予 高脂饮 食后 用 D-F治 疗 , L表现 出抗 炎 效 应 , 4 HD
逆转 运 , 升 一 氧 化 氮 合 酶 ( OS 的 活 性 , 及 抗 提 N ) 以 氧化 、 炎 和抗血 栓形 成 的作 用 [ 。HDL的有 益 作 抗 3 ] 用 与其 主 要 结 构 性 蛋 白载 脂 蛋 白 A一 1密 切 相 关 。
脂蛋白a的临床研究及进展
脂蛋白a的临床研究及进展脂蛋白 a(Lp(a))是一种特殊的血浆脂蛋白,由载脂蛋白 a(apo(a))和载脂蛋白B100 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
近年来,Lp(a)在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多种疾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脂蛋白 a 的结构与生理功能Lp(a)的结构类似于低密度脂蛋白(LDL),但其载脂蛋白 a 部分具有独特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
apo(a)由多个称为“kringle”的结构域组成,这使得 Lp(a)在血浆中的代谢和功能与其他脂蛋白有所不同。
目前认为,Lp(a)的生理功能尚不十分明确。
一些研究表明,Lp(a)可能参与了止血和血栓形成的过程,因为它具有类似于纤溶酶原的结构,可能与纤溶系统相互作用。
此外,Lp(a)还可能在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二、脂蛋白 a 与心血管疾病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Lp(a)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与传统的血脂指标如总胆固醇、LDL 胆固醇等相比,Lp(a)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可能更为重要。
Lp(a)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机制较为复杂。
一方面,它可以通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进展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Lp(a)能够进入血管内膜,被氧化修饰后引起炎症反应,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泡沫细胞的形成,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
另一方面,Lp(a)还可能影响血栓形成和纤溶平衡,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在临床实践中,检测 Lp(a)水平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 Lp(a)的检测方法尚未标准化,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差异,这给临床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脂蛋白 a 与肾脏疾病除了心血管疾病,Lp(a)在肾脏疾病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慢性肾脏病患者往往伴有 Lp(a)水平的升高,并且 Lp(a)水平与肾脏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Lp(a)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肾脏功能。
它可以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和系膜细胞增生,促进肾小球硬化的发生。
14载脂蛋白A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载脂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载脂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载脂蛋白测定试剂盒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适用范围载脂蛋白测定试剂盒为透射比浊法(),基于分光光度法原理,利用全自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和/或血浆中的载脂蛋白的含量。
不适用免疫散射比浊法。
依据《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3〕242号),载脂蛋白测定试剂盒管理类别为Ⅱ类,分类代号为6840。
二、注册申报资料要求(一)综述资料综述资料主要包括产品预期用途、临床意义、产品描述、方法学特征、生物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总结以及同类产品上市情况介绍等内容,应符合《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和《关于公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44号)的相关要求。
相关描述应至少包含如下内容:1.产品预期用途及与预期用途相关的临床适应症背景情况1.1载脂蛋白A()可分为Ⅰ、Ⅱ、Ⅳ。
载脂蛋白是族中所占比例最多的一种组分,是高密度脂蛋白()中的主要载脂蛋白。
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中也有少量存在。
载脂蛋白(a)遗传多态性和终末期肾脏病(一)
载脂蛋白(a)遗传多态性和终末期肾脏病(一)摘要脂蛋白(a)Lp(a)]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载脂蛋白aapo(a)]具有遗传多态性,并与Lp(a)浓度密切相关。
至今已发现apo(a)的11种多态型,组合形成66种表型。
不同apo(a)分子量表型的血清Lp(a)水平与其分子量呈负相关。
低分子量apo(a)表型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在终末期肾脏病中,增高的血清Lp(a)水平与高分子量apo(a)表型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有关。
低分子量apo(a)表型可预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性。
关键词:载体蛋白类;脂类;遗传多态性;终末期肾脏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清脂蛋白浓度及其代谢主要由载脂蛋白(apo)所调控。
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apo遗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AS)及血管性疾病有密切关系1~4]。
近年来大量的观察发现,肾小球硬化与全身性AS在生化及组织学特征方面都非常相似,其改变概括有:(1)病变区均有单核/巨噬细胞的侵入;(2)病变区细胞均有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积聚并形成泡沫细胞;(3)均有相应细胞(平滑肌细胞及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生;(4)均有细胞外基质的增生及硬化形成5]。
心血管疾病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
这类病人AS的形成与其血脂紊乱有密切关系6]。
有关apo(a)遗传多态性与终末期肾脏病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
1脂蛋白(a)的性质及组成脂蛋白(a)Lp(a)]是血浆脂蛋白的一种,1963年由北欧遗传学家Berg所发现7]。
Lp(a)为球型颗粒,直径23.5~26.0nm,分子量为4.6×106~5.6×106。
Lp(a)在琼脂糖电泳中位于前β位置。
Lp(a)包含二类apo8]:apoB100和apo(a);前者与LDL的apoB100相同,后者是Lp(a)的特征性成分。
Apo(a)中含碳水化合物很多,故又称Lp(a)糖蛋白。
Lp(a)在血清中的含量分布差别极大,为0.1~3g/L以上,存在个体及种族的差异。
载脂蛋白A-Ⅰ(apoA-Ⅰ)促进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腺素D2(PGD2)
t r a n s i e n t a n d p e r ma n e n t f o c a 1 c e r e b r a l i s c h e mi a r J] .
Ne ur o s c i e n c e , 2 0 0 9, 1 6 ( ) ( I ): 2 4 8— 2 5 4 . Ci p o l l o n e F,Ci c o l i n i G ,Buc c i M. Cy c 1 o ox y g e n a s e a n d p r o s t a g l a nd i n s y nt h a s e s i n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Re c e nt i ns i gh t s
1 4
复 旦学 报 ( 医学版) 2 0 1 3年 1 月, 4 0 ( 1 )
2 , C O X 2 ) 是 催化 花 生 四烯 酸 产生 前列 腺 素 H
( p r o s t a g l a n d i n H , P GH ) 的限速 酶 , 后 者 在 不 同 酶
o n
a t he r os c l e r o s i s i n ur e mi c a p 0 l i p op r o t e i n E de f i c i e nt mi c e
增 强 内皮依赖 性舒 张功 能 , 改 善血凝 纤溶 失衡 , 抑制 血 小板 聚集 和血栓 形 成 ; 并 且 对抗 氧化 应 激从 而抑
a n d f u t u r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 J j . Ph a r ma c o l Th e r , 2 0 0 8 ,1 1 8
( 2): 1 6 1— 1 8 0 .
载脂蛋白APO、A_1,APO、B_100的变化与中医辨证的关系观察
载脂蛋白APO、A_1,APO、B_100的变化与中医辨证的关
系观察
郭川;饶吉
【期刊名称】《四川中医》
【年(卷),期】1993(11)12
【摘要】观察载脂蛋白APO、A_1,APO、B_100的变化与中医辨证的关系。
77例资料显示中医临床证型共十二类,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肝经实热,肝脾不和,痰热壅肺为主要证型。
主要涉及心、肝、肾三脏。
为中医治疗脂质代谢紊乱提供了微观辨证依据。
【总页数】1页(P16-16)
【关键词】载脂蛋白;中医辨证
【作者】郭川;饶吉
【作者单位】四川涪陵地区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1
【相关文献】
1.老年男性载脂蛋白apo A—I和apo B—100与心血管疾病关联的研究 [J], 胡小玲;鲍卫东
2.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 C2、apo C3检测的意义 [J], 庞爱珍;吕国才;徐根云;吴杰
3.老年男性载脂蛋白apo A-Ⅰ和apo B-100与心血管疾病关联的研究 [J], 胡小玲;鲍卫东;宋凤茹;李桂华;冯丽雅;佟铭
4.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A-I及APO B100变化的临床意义 [J], 尉秀清;文卓夫;陈小良;翁滔华
5.老年男性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病人中载脂蛋白apo A-I与apo B-100的调查 [J], 胡小玲;鲍卫东;宋凤茹;李桂华;冯丽雅;余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蛋白(a)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脂蛋白(a)(lipoprottein(a))是脂蛋白大分子重要成员之一,也是目前脂蛋白研究的热点。
挪威遗传学家Berg1936年首先发现并将其命名为[lipoprotein(a),Lp(a)]。
1975年Dal-hen 等研究认为Lp(a)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因素。
1987年Mclean 等研究Lp(a)中的Apo(a)与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具有高度同源性。
从而认为Lp(a)不仅是AS的危险因素,而且可能与纤溶系统有关。
1988年国际Lp(a)会议将Lp(a)定为冠心病(CHD)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引起人们对Lp(a)遗传学、代谢、功能以及与疾病的联系进行深入研究。
脂蛋白(a)的理化特征1 Lp(a)的结构及组成 Lp(a)主要由蛋白质、类脂和糖类组成。
是载脂蛋白A(Apo A)与载脂蛋白B(Bpo B)两部分以二硫键共价结合的一种LDL[1]。
Lp(a)的核心部分为中性脂质和Apo B-100分子,其外围包绕着亲水性的Apo(a),两者以二硫键共价连接。
其脂质部分与LDL的Apo B-100相同,不同之处是Lp(a)除Apo B-100外还含有Apo(a)。
Apo(a)是Lp(a)大特征性糖蛋白成分,只要由特殊结构“Kringle”构成,Kringle是由3个二硫键组成的三套环境结构。
2 Lp(a)的特征(1)颗粒大小的多态性:LP(a)颗粒密度在LDL和HDL之间,约1.050~1.100。
少量富含TG的Lp(a)密度<1.006。
Apo(a)分子由高度糖化的单条肽链组成,含糖25%~40%,分子大小极不一致,分子量大小由250~838kD,呈分子量大小不等的多态性。
Apo(a)这一多态性分子的基础,是基因中Kringle-4编码区结构重复数量差异所致。
(2)Lp(a)的不均匀性:Lp(a)颗粒在个体内和个体间存在不均一性,主要表现在体积分子质量和水合密度都有较大差异。
(3)与纤维蛋白溶酶原(PL)有高度同源性:人类的Apo(a)与PL极相似。
在与血凝有关的纤溶系统的许多蛋白,都有Kringle结构,如凝血酶原、组织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尿激酶、链激酶、凝血因子Ⅻ及纤维结合素等。
在蛋白质及cDNA水平上显示高度顺序同源性,免疫化学研究也显示Apo(a)与)(PL)有交叉反应。
PL和Apo(a)结构相似表现在Kringle-4区。
两者的高度同源性决定了Lp(a)的生理作用。
研究证明Apo(a)基因上的Kringle-4密码域数量与Apo(a)的异构体大小呈正相关,与血浆Lp(a)呈负相关。
由于Kringle的结构与PL相似,推测Apo(a)可能结合到象PL受体或纤维蛋白那样的大分子上,再加之颗粒上带着胆固醇,结合到血管损失部位。
因此,它不仅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也阻碍血管内凝血块的溶解。
研究表明,肝脏是合成Apo(a)的主要场所。
LP(a)与LDL 不一样,并不是由VLDL转化而来,也不能转化为其它脂蛋白,系一类独立的脂蛋白。
Lp(a)的生理功能和致病机制目前对于Lp(a)的致病机制不是很清楚。
与疾病相关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两方面,即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促血栓形成。
主要有以下观点:1、氧化修饰作用有学者认为,Lp(a)与DL一样,在动脉壁的三种主要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处发生氧化修饰。
通过清道夫受体和吞噬作用被巨噬细胞摄取和降角,导致细胞内胆固醇的蓄积和泡沫细胞的形成。
2、 Lp(a)与Plg竞争结合同一位点 Lp(a)与Plg竞争结合链激酶(SK),因而抑制Plg转变成纤维蛋白溶解酶。
当血中Lp(a)高浓度时,与Plg竞争结合SK的机率增大,使Plg丧失功能的数量增多,从而促使动脉血管内血栓的形成。
3 、Lp(a)和纤溶酶原有的高度同源性与PAI-1(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竞争结合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Lp(a)是t-PA的抑制物,增加PAI-1活性。
因此,高浓度的Lp(a)可抑制纤溶酶原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并干扰纤溶酶的形成从而影响纤溶通路而具有促血栓形成效应,阻止纤维蛋白的溶解。
4、 Lp(a)具特有的渗透作用可横穿动脉内皮达内膜层,与组织基膜上的糖蛋白、胶原纤维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沉积在动脉壁上,形成动脉粥样斑块。
5、 Lp(a)可刺激人动脉平滑肌细胞生长 Apo(a)本身具有促细胞分裂作用,且能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活性,后者是平滑肌细胞增生的抑制剂。
3 Lp(a)的血浆水平及临床意义Lp(a)的代谢:Lp(a)在肝脏内合成,以原形入血。
血浆Lp(a)浓度主要取决于Lp(a)的合成速率,与分解速率基本无关;人群中Lp(a)浓度个体差异极大,浓度范围可在0~1000mg/L,这种差异最主要由Apo(a)基因位点决定。
Apo(a)在人群中呈偏态分布。
通常以300ml/L为临界水平。
高于此水平者CHD危险性明显增加,AS 发生的危险性上升2倍,若同时伴有LDL浓度升高,其相对危险性可增至6倍。
个体中Lp(a)的血浆浓度相当稳定。
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几乎不受年龄、性别、血脂、饮食、药物、吸烟、环境等影响。
但急性时相反应可使它上升,严重肝病可使它下降5、6]。
有报道认为激素如甲状腺素,雌激素,对血液中的Lp(a)值有一定的影响。
血浆Lp(a)浓度在不同的人种间变化也很大。
测定方法:免疫比浊法正常参考值正常人Lp(a)数据呈明显偏态分布。
虽然个别人可高达1000 mg/L以上,但80%的正常人在200 mg/L以下。
文献中的平均数多在120-180 mg/L,中位数为81-117 mg/L,通常以300 mg/L为分界,高于此水平者冠心病危险性明显偏高,人群中大约有14%的个体高于此水平。
有的文献以450 mg/L或480 mg/L作为参考值高限。
Lp(a)水平的性别和年龄差异不明显。
Lp(a)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1 、冠心病 Lp(a)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已成定论。
在冠心病中,不同临床类型Lp(a)结果亦有关异。
有关资料显示:冠心病急性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非冠心病组,且是早发冠心病的遗传标记之一。
Lp(a)水平愈高,发生冠心病愈早。
许多调查证明,分析心肌梗死<50岁者的血浆Lp(a)水平升高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冠心病家族史者;<45岁者的Lp(a)不仅高于正常,而且与HDL无关,仅与冠状动脉斑块良迹呈正相关。
提示有遗传性高Lp(a)水平的青年人易患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最新研究显示,高浓度的Lp(a)不仅是冠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也可作为预测AMT愈后及溶栓治疗指征的临床指标。
2、脑血管病有研究发现,高血清Lp(a)水平是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且Lp(a)水平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剂量效应关系。
提示Lp(a)水平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Lp(a)水平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现在还有争议。
一些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研究认为血浆Lp(a)与动脉硬化和脑梗死的发病有关。
在脑梗塞患者中,皮层动脉梗塞>穿刺性动脉脑梗塞。
有研究显示Lp(a)升高和Apo(a)下降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这些都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但也有学者认为高Lp(a)可能不是年轻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而高甘油三酯、高血压、心脏病和吸烟与年轻人脑梗塞的发病有关。
3、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Lp(a)水平显著升高,当合并冠心病时Lp(a)进一步升高,可见高Lp(a)血症与DM合并冠心病的发生有关。
许多研究发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尿白蛋白率与血浆Lp(a)呈正相关关系。
提示高Lp(a)水平是DN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现在,还不能完全否定Lp(a)是中晚期DN的独立危险因素。
可见,Lp(a)水平在判定病人的病情轻重和血糖控制与否是一项很有参考价值的指标。
4、肾病在最近一些对尿毒症的研究中证实,C反应蛋白(CRP)与Lp(a)、TG关系密切,提示炎症与脂质代谢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Lp(a)不仅是致AS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尿毒症并发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5、炎症在某些炎症时,如外科手术、急性尿路感染、胆囊感染等都可测出Lp(a)值升高。
有些学者认为,Lp(a)是比C 反应蛋白(CRP)更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对判断是否有炎症有重要意义。
6 、激素甲状腺激素对Lp(a)代谢有影响,甲减患者伴有Lp(a)水平升高。
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血浆Lp(a)水平明显降低,且治疗前后FT3的变化呈负相关。
另外,绝经后妇女Lp (a)水平的上升,增加了CHD的危险性。
7 、肝病有报道在严重肝病、肝硬化、肝癌患者Lp(a)水平明显降低,可能与肝脏受损,合成功能下降有关。
8、其他曾有报道,海洛因依赖者Lp(a)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血脂各项指标中有多项异常,其发生AS危险性高于正常人。
对此类病人要注意Lp(a)和血脂水平的监测。
综上所述,Lp(a)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特殊的脂蛋白,血浆Lp(a)高浓度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已达成共识。
除了可以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良好危险因素指标外,还与糖尿病、肾病、炎症、肝病遗传学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有一定的诊治价值。
当然,与LDL相比,它还是个谜,有待大量的实验依据和临床观察不断地深入探索研究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