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情感设计系统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通过对感性工学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应用、CMF设计在汽车内饰中的作用以及设计意象在汽车内饰中的表达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影响汽车内饰设计意象评价的因素。

提出了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

结论部分对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进行总结评价,同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汽车内饰设计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行业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关键词】感性工学、汽车内饰、CMF设计、设计意象、评价研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局限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汽车内饰作为汽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车辆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更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随着人们对汽车设计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工程设计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和情感化的追求。

基于感性工学的设计理念逐渐被引入汽车内饰设计领域。

感性工学是一种通过理解人类感知和情感的方法来指导产品设计和评价的学科,它着重于设计如何影响人的情感和感知,从而创造出更具有情感共鸣的产品。

在汽车内饰设计中,基于感性工学的设计方法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用户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从而打造出更具个性化和舒适性的汽车内饰。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颜色、材质、饰面)设计意象评价研究,希望通过对感性工学、CMF设计和设计意象等方面的探讨,为汽车内饰设计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提升设计品质和用户体验。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感性工学、CMF设计以及设计意象在汽车内饰中的应用,揭示影响汽车内饰设计意象评价的因素,并探讨相应的评价方法。

通过这一研究,旨在提供对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汽车内饰设计师提供更多的创作思路和设计方法,实现汽车内饰设计的感性化和个性化,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动力、安全是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不过随着汽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关注汽车内饰的设计,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因此,提高汽车内饰的设计质量和与消费者的感应能力的匹配程度成为汽车设计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的研究,探讨汽车内饰的设计如何更好地与消费者的感性需求相匹配。

一.感性工学原理感性工学是对人类感官心理学,人类认知学,行为学等方面的研究,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

在汽车内饰的设计中,感性工学原理的应用是为了爱好者的感官上的愉悦,也因此使得汽车内饰的设计更加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比如,当人们看到红色时,会联想到热情、快乐以及激动等,而看到黄色时则会联想到温暖、希望等。

基于这些感性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对颜色、材料、纹理等因素的选择和组合来创造能产生特定情感反应的设计。

二.CMF设计CMF的含义是颜色、材料和纹理的缩写。

在汽车内饰的设计中,CMF是一个综合考虑颜色、材料和纹理的设计系统,而汽车内饰CMF的设计需要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巧妙组合来凸显汽车品牌的特点和特色,同时也要满足消费者的感性需求。

比如,在内饰材料和颜色的选择上,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天然和环保材料,同时颜色选择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选择轻松和温馨的颜色,例如灰色、米色等。

纹理的选择上,经过对消费者的调研发现,具有简洁明了又不失质感的纹理设计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三.汽车内饰CMF设计要素的感性分析在具体实施汽车内饰CMF设计时,除了CMF基本元素的选择外,还需要考虑这些元素的情感条件、审美特征和消费者感性需求,以此来判断其能否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1.颜色的情感特征分析颜色是汽车内饰CMF设计中最直观和最重要的元素,其情感特征和消费者需求的匹配程度取决于饱和度、明度和色调。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计和工程基础。将感性工学与 CMF 设计相结合,能够帮助设计 师准确地了解消费者的感性需要,以期设计出真正符合消费者
表 2 语义差异法
未来 1
2
3
4
5678源自9 10 传统情感化的产品。
2.4 数据处理及相关性研究
2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 CMF 设计意象评价流程
通过问卷得出的数据可分为设计师通过内饰 CMF 设计所想 传达的意象和消费者通过内饰 CMF 所产生的理解 2 个独立样本。
perceptualimagery作者简介陈俊洁1994年生女四川南充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cmf设计四川绵阳621000表1五组感性词汇12345对应的未来个性极简淳朴亲和形容词传统豪华华丽高级冷漠表2语义差异法未来12345678910传统设计与理论industrialdesign工业设计063误差通过该公式或者通过导入spss即可得到t值进而可得出以下两种情况之一
摘 要 :为确定设计者通过内饰 CMF 设计所传递的感性要素与用户获得的感 性意象是否一致,本文以感性工学为基础,结合汽车内饰的 CMF 设计进行研 究,通过对汽车内饰“解构”,提取内饰 CMF 信息和问卷测试得到用户感性评 分数据,采用 T 检验对两个独立样本进行检验来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消 费者与设计师的感性意象之间存在差异,且该差异可通过基于感性工学的改进 设计方法来降低,从而提升内饰感受。 关键词 :感性工学 ;汽车内饰 ;CMF 设计 ;感性意象
中图分类号 :TB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码 :1672-7053(2020)02-0062-02
2.1 内饰案例选择及 CMF 设计的提取 如今传统汽车正面临着电动汽车的强烈冲击,汽车的外饰设
计及其内饰设计都面临巨大的变革,因此选取了现今全球电动汽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造型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造型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造型研究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汽车造型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车辆的性能,还关系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因此,如何将感性工学理论应用于汽车造型设计,提高汽车产品的附加值,已成为汽车工业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

感性工学是一种将人的感觉、情绪、认知等主观因素与产品设计相结合的理论。

它通过分析人的感性认知,运用心理学、人机工程学、设计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为产品设计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汽车造型设计中,感性工学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进而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偏好的汽车造型。

汽车造型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审美性、功能性和人性化是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

审美性是指汽车造型要美观大方,符合消费者的审美观念;功能性是指汽车造型要与车辆的性能相协调,满足消费者对车辆使用的要求;人性化则是指汽车造型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方便消费者驾驶和乘坐。

在感性工学的指导下,设计师可以更加注重消费者的感性需求,使汽车造型设计更具针对性。

在感性工学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感性工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优化汽车造型设计,可以提高汽车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例如,通过分析消费者的审美倾向和感性认知,设计师可以制定出更加符合消费者偏好的汽车造型设计方案;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可以设计出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汽车座椅、驾驶室等内部结构;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汽车造型设计和优化。

以某款新型家用轿车为例,该车在感性工学的指导下,结合了审美性、功能性和人性化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设计。

在审美性方面,该车采用了流线型车身、锋利的前脸和宽大的车身等设计元素,使整车看起来更加动感、时尚;在功能性方面,该车充分考虑了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风阻系数等因素,以满足消费者对车辆性能的需求;在人性化方面,该车座椅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驾驶室布局合理,方便消费者驾驶和乘坐。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汽车内饰的设计是汽车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是为了提升汽车的外观和舒适度,更关乎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功能性。

在汽车内饰设计中,CMF(Color, Material, Finish)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用户对汽车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旨在通过感性工学的方法探讨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的评价,以提升汽车内饰的设计水平和用户体验。

一、研究背景基于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强调通过感性的体验来评价产品的设计,更加关注用户对产品的感受和情感反馈。

将感性工学方法应用于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用户对内饰设计的感性体验,为汽车内饰设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二、研究内容1.感性工学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应用感性工学是一种将人的感性体验纳入产品设计评价的方法,其中包括色彩、材料、形状、质地等对于人的感知的影响以及对情感、情绪的激发。

将感性工学的方法应用于汽车内饰设计中,能够更好地从用户的角度去评价和改进设计,增强用户对汽车内饰的好感度。

2.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的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探索汽车内饰CMF设计的评价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情感分析等多种方法,旨在深度挖掘用户对汽车内饰CMF设计的感性体验和情感反馴,为汽车内饰设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3.案例分析和对比研究选取不同风格和定位的汽车品牌,分析其内饰CMF设计的特点和用户的感性体验反馴,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不同风格内饰的设计特色和用户的感性评价,为汽车内饰CMF设计提供更为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改进建议。

4.情感设计在汽车内饰CMF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情感设计对汽车内饰CMF设计的影响,探讨如何通过情感设计来塑造汽车内饰的独特意象,增强用户的情感共鸣,提升汽车内饰的好感度和品牌形象。

三、研究意义2.加强汽车品牌内饰设计的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对不同品牌汽车内饰CMF设计的对比研究,发现内饰设计的特色和用户的感性评价,为汽车品牌提供更为准确的差异化设计策略,增强品牌内饰设计的竞争优势。

阐述感性工学下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

阐述感性工学下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

交通科技与管理229理论研究 伴随汽车工业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本身作用从代步工具转成移动空间,对汽车内饰也提出更为严格的标准。

而汽车内饰 CMF 设计的好坏会很大程度影响到用户的视觉习惯与心理体验。

与此同时,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已基本成熟,人们已经不过分注重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特质,对产品设计提出多样化的感性要求。

1 感性工学内涵 感性工学一词最早是出现在1986年马自达汽车集团前会长山本健的一篇名为《汽车文化论》的演讲稿中。

感性工学是研究“人”的感性意象与“物”的设计成果两者的关联性,把消费者心中形成的虚拟意象感知或概念转变成肉眼能见的实物设计[1]。

感性工学把人们的感性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同时把其转变成设计元素的产品研究技术与研究方法。

感性工学应用工学方法,定量化消费者的感性因素,并分析感性量同各设计要素或物理量间的数学关系,并把此当成设计产品与工程的前提。

感性工学同 CMF 设计融合,可以协助设计师精准掌握消费者的感性需求,从而设计出切实满足消费者情感化的产品[2]。

2 感性工学同汽车内饰 CMF 设计关联性 通过研究感性工学与CMF 设计,我们可以发现感性工学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特别适合CMF 设计。

比如:在研究CMF 设计当中的色彩的情感性时,我们可以发现感性工学的心理研究领域就涉及情感性的研究。

所以,两个学科有着极高的交叉性,感性工学能够转变消费者的感性需求为具体数值定量,设计师可以将设计要素与其融合,获得设计方案[3]。

反过来说,设计师一样可以采用感性工学方法完成设计方案,转变设计方案为消费者的感性意象评价,在同消费者的感性需求比较后,找出缺陷,并调整方案。

对于正向设计,还是逆向设计,感性工学都能够给予有力指导,进而在设计当中,当输入概念和输出方案时,都可以让消费者加入其中,尽最大可能确保设计吻合消费者感性需求。

3 设计流程核心步骤3.1 明确汽车内饰特点的研究与设计元素 为了更好研究,在挑选实验样本前,需要明确汽车内饰特点与设计元素。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汽车内饰CMF设计在汽车外观设计之外同样至关重要。

该研究基于感性工学,旨在探索汽车内饰CMF设计对消费者感知的影响,并评价其设计意象。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确定了常见的汽车内饰CMF设计元素,包括颜色、材料和纹理等。

然后,选取了四种不同的CMF设计方案,并将其用于深度访谈和眼动追踪实验中,以评估其对消费者感知的影响。

在深度访谈中,参与者讨论了每种设计方案所传达的感性信息和设计意向。

同时,他们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些设计的感受和偏好。

在眼动追踪实验中,通过测量参与者的注视点和注视时间来评估设计方案的视觉吸引力和注意度。

结果显示,各种设计方案都表达了不同的感性信息和设计意向。

例如,某些方案传达了活力、时尚和个性化等感性信息,而其他方案则更强调舒适、豪华和高端等感性信息。

参与者对这些设计的偏好也有所不同,最受欢迎的设计方案是那些表达了豪华、高端和品质感的设计。

眼动追踪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案的颜色、纹理和材料等因素对视觉吸引力和注意度有着显著的影响。

设计方案中鲜艳的颜色和独特的纹理能够吸引更多的视觉关注和注视时间。

综上所述,汽车内饰CMF设计对消费者感知的影响和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设计方案应该在传达感性信息和设计意向的同时,考虑到消费者的偏好和视觉需求,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该研究为汽车内饰CMF设计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信息和评价方法,可以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更好的设计指导和决策支持。

汽车内饰情感设计系统研究

汽车内饰情感设计系统研究
汽 车 内饰 情 感设 计 系统 研 究
马 钧 王佳 一 (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上海 210 ) 084

【 摘要 】 以 用户需求为中心的 情感化设计是当今产品 设计的主流发展趋势。 通过研究情感设计理论与
方法 , 构建 出一套基 于情感设计 的汽车内饰 开发 系统。该 系统作 为一种全 面的设计 辅助 , 以帮助设计 团队开 可
产 品设 计 的一 个 趋 势 , 如 何 能 借 助 情 感 化 设 计 而
的原 理 与 方 法 引 导 汽 车 设 计 团 队 更 好 地 开 展 设
计, 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讨论命题 。
汽车 内 饰 作 为 汽 车 造 型 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元 素 , 消 费 者 直 接 接 触 的 部 分 , 合 了美 观 性 、 是 综 功 能性 、 实用性 等一 系 列要 求 , 设 计 的好 坏 对 整 车 其
最初阶段 , 产品的策略应 当以满足用户 的需求为
基本 动 机和最 终 目的。在 其 后 的产 品设 计 和开 发 过程 中 , 对用 户 的研 究 和理 解 应 当 作 为 各 种 决 策 的依 据 , 同时产 品 在各 个 阶 段 的 评 估 信 息 也 应 当
收稿 日期 : 00— 1—1 21 0 1
发符合 目标消费者情感需求 的汽车 内饰产 品, 而帮助提升整车企业的设计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 从
【 bt c】 Ue. n r m tnl e g eo et a edo pout e l m n. A s at r sr et e e ooa ds ni bcm e i t n f r c dv o et c ed i i s h m nr d ep
解 消 费者 内心 各 个 层 次 的情 感 需 求 , 而这 些 需 求 是 复杂 和 隐性 的 , 时甚 至 连 消 费者 自己都 无 法 有 察 觉 和正确 表达 。即 使用 户 的情 感 需求 可 以较为 真 实地 反映 出来 , 计 师 的领 悟 , 设 以及 由此 设 计 出 的产 品元 素 能 否 与 消 费 者 需 求 完 美 对 接 , 又是 另

初步分析汽车的情感设计价值

初步分析汽车的情感设计价值

初步分析汽车的情感设计价值一.汽车情感设计的含义随着社会发展及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汽车的关注从物质功能拓展到精神功能,更多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融入汽车产品设计中,带给消费者亲切、温馨及舒适的情感体验。

包括本能层情感设计、行为层情感设计、反思层情感设计三个方面阐述汽车设计及使用中的情感化体现。

情感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看汽车的第一时间做出反映。

设计师在汽车的外观造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情感的表现是伴随每个型方面抒发了淋漓尽致的艺术畅想,以强烈的艺术美人的立场、观点和生活经历转移的,对于同一事物,感及视觉上的冲击给人情感上的诱惑。

二.汽车情感设计的介绍1.汽车尾灯与情感化设计在公路上的人,眼睛里出现最多的指示性信息来自于前车的尾灯,车辆没有尾灯的事故率是高于在没有红绿灯等道路指示标志的事故率的,可见车尾灯在车辆的设计中重要的位置,随着科技进步,使车尾灯拥有更多表现形式和语言成为可能,今天我从功能和情感两方面分析下汽车尾灯设计。

宝马的天使眼.奥迪的飞翼式LED日行灯等都是带有情感化的.车头脸谱化已是趋势,车头灯在脸谱上一般是眼睛,情感传递的位置,亲身感受下站在发动着的奥迪Q7前面,你就会很明确的感受到车前脸灯带来的攻击性,从而产生要逃离的想法。

这里有辆车值得一提,斯堪的纳维亚民族的设计一直都是自成风格的,车当然也一样,我要说的是被称为世界最安全车的沃尔沃。

观察下沃尔沃的xc90刹车灯比一般车辆更明确的标示了车的形状、宽度,重要的是它提示了一种最安全的车的图型给我们。

这件事是启发我思考尾灯情感化的火花,是我唯一感受到带有功能性情感化设计的尾灯。

车尾灯常规功能有:标示车宽,转向,刹车,倒车,警示等。

标示车宽,很多车灯光形状不分左右,单个灯就不再具有标示车宽的作用,因为只看到一个灯光就无法分清车体在灯的左边还是右边。

另外相同种类的车比如suv拥有大致相似的大小和外形,车灯应该具有暗示车体大小和形状的作用。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引言部分将阐述汽车内饰CMF设计在汽车工业中的重要性以及当前研究领域的现状。

然后,方法部分将介绍研究的设计意象评价方法和实施步骤。

接下来,结果部分将介绍对
样本进行的问卷调查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讨论部分将讨论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
改进。

在我们将提出汽车内饰CMF设计对于提升用户体验和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性。

我们
将介绍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包括对于CMF设计意象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实施。

在方法部分,我们将介绍研究的评价方法和实施步骤。

我们将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
如问卷调查或实验室测试。

然后,我们将设计合适的评价指标,如情感感知和心理需求满足。

我们将对样本进行评价,并分析和解释收集到的数据。

在结果部分,我们将介绍对样本进行的问卷调查,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我们将介绍样本的基本情况以及评价结果,如CMF设计意象的感知程度和满意度。

在讨论部分,我们将讨论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

我们将讨论样本的评价结果
是否符合预期,并探讨可能的原因。

我们将提出对于CMF设计意象的改进建议,以及对于
评价方法的改进建议。

本文旨在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进行评价研究。

通过对样本进行问卷
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评估CMF设计意象的感知程度和满意度,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这将有助于汽车工业在CMF设计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颜色、材质、饰面)设计意象进行评价研究,通过对消费者的感知和情感反馈,探讨汽车内饰CMF设计在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价值方面的作用。

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本研究发现了消费者对于汽车内饰CMF设计的偏好和情感联想,并分别从颜色、材质和饰面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评价。

研究结果将为汽车内饰CMF设计提供重要的指导意见,为汽车制造商和设计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感性工学;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用户体验一、引言二、文献综述1. CMF设计在汽车内饰中的作用CMF在汽车内饰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颜色是消费者最直观的感知因素之一,不同的颜色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材质和饰面则直接影响用户的触感和观感体验。

通过合理的CMF设计,可以为用户营造出舒适、时尚、豪华等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汽车的品牌形象和用户满意度。

2. 感性工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感性工学是一个关注人的感知、情感和体验的学科。

在汽车设计中,感性工学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从而创造出更具情感共鸣的产品。

本研究将CMF设计和感性工学相结合,从用户的感知和情感角度对汽车内饰进行评价和研究。

三、研究方法为了深入了解消费者对汽车内饰CMF设计的意象评价,本研究采用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在实地调研阶段,研究人员前往不同的汽车展厅和车展现场,观察和记录不同汽车品牌和车型的内饰CMF设计,并结合用户实际体验,对不同设计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评价。

在问卷调查阶段,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份针对汽车内饰CMF设计的问卷,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和反馈,收集了大量的数据用于分析和评价。

四、研究结果1. 消费者对汽车内饰CMF设计的偏好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消费者对于汽车内饰CMF设计的偏好存在一定的差异。

大多数消费者对于传统的黑色、棕色、米色等颜色较为青睐,这类颜色通常能够给人带来一种低调、舒适的感觉。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汽车制造商们开始更加注重汽车的内饰设计,认识到内饰设计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重要性。

而在汽车内饰设计中,CMF(颜色、材料、饰面)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感知和体验。

目前对于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的评价研究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感性工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感知、情感和行为反应的学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的感知和情感反应,从而指导汽车内饰CMF设计的优化和改进。

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感性工学的方法,探讨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的评价方法,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更多的设计启示和改进建议,提升汽车内饰设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以上为研究背景内容,总计2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探讨如何提升汽车内饰设计的感知品质,以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具体包括:一、深入了解消费者对汽车内饰色彩、材质和纹理等方面的感知和喜好,为汽车内饰CMF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二、探讨感性工学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为汽车设计师提供可操作的设计工具和方法;三、通过实证研究结果分析,验证基于感性工学的CMF设计意象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为汽车内饰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最终旨在促进汽车内饰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品质。

1.3 研究意义汽车内饰在汽车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和舒适性,更是为了提升用户的感知体验。

而CMF设计作为颜色、材质和表面处理的组合,对于汽车内饰的设计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用户的情感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贴合心理预期的产品。

通过深入研究用户对汽车内饰的认知和喜好,可以指导设计师在CMF设计上做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决策,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汽车内饰设计作为汽车整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感官体验和心理感受。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对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内饰设计已经成为汽车制造商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感性工学逐渐成为汽车内饰设计中的新趋势,力求通过感知交互、情感体验等方面的优化,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感觉、情感和体验,深化用户与汽车内饰之间的情感连接,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价值。

通过对感性工学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应用以及CMF设计在汽车内饰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可以为汽车内饰设计带来新的启示和突破口。

1.2 研究目的汽车内饰设计作为汽车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用户的感知与体验有着重要影响。

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探讨如何通过感性工学的理论框架,结合CMF设计方法,打造更符合用户需求和审美的汽车内饰设计。

具体目的包括:一、分析感性工学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应用现状与不足,进一步完善汽车内饰设计理论体系;二、探讨CMF设计在汽车内饰中的重要性,提升汽车内饰设计的个性化与差异化水平;三、探讨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方法,为实践中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四、深入研究汽车内饰设计意象评价,在设计过程中更好地把握用户需求与市场趋势,提高设计的成功率与用户满意度。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汽车内饰设计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汽车内饰设计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1.3 研究意义汽车内饰设计在汽车制造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功能性需求,更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舒适感、美观感和个性化需求的追求。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旨在通过感官和情感的认知,挖掘消费者在汽车内饰领域的深层需求和偏好,为汽车内饰CMF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浅析色彩材质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情感化传达

浅析色彩材质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情感化传达

233学术论丛浅析色彩材质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情感化传达裴丽娜广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摘要:在现代化社会建设发展中,汽车在消费市场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人们对于汽车的个性化和人性化要求,集中体现在汽车内饰的C&T 设计中。

本文首先对内饰C&T 搭配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其次,重点探究了汽车内饰色彩材质情感化传达的重要途径,希望能为该领域关注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汽车内饰;色彩材质;内饰设计;情感化传达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特别是汽车内饰色彩材质的合理化搭配与情感化传达等方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在现代化汽车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汽车内饰色彩材质搭配组合,对于汽车的品质与个性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通过汽车内饰色彩材质的组合,提高汽车产品的个性化和定制化特征,成为了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汽车内饰色彩材质的搭配与组合(一)内饰色彩材质搭配色彩搭配组合方面,将相同色系的颜色进行搭配,并通过明暗度调整的方式,可以优化色彩搭配的效果。

比如,应用灰度较高的莫兰迪色系,可以提高汽车内饰色彩材质整体的统一感,同时避免了色彩饱和度过高,可能会对消费者造成视觉上疲劳的问题。

比如,某品牌的汽车,在设计中,以浅色作为主色调,通过明暗度调节和纯度、面积调整的方式,搭配局部亮色,这样可以更加丰富地彰显色彩的丰富性及年轻感。

在以浅色为主的清爽内饰中,该品牌的汽车还搭配了液态金属漆的仪表内部组件,产生了突出重点的效果,增加背光设计,体现出了产品的未来感和科技感[1]。

(二)造型和色彩的搭配产品的设计理念与产品的设计定位往往是相辅相成的,造型与色彩之间的搭配,可以充分地表现出设计理念。

一般来说,将合理地进行造型与色彩搭配,可以体现出更好的设计效果。

比如,某品牌的新型号汽车,在设计中应用了代表未来感和高科技感的金属色,搭配饱和度较低的水墨色。

将具有较强中国风艺术特色的造型,融入到了仪表盘按钮与车身整体造型的设计中。

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方法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乘用车内饰逐渐从实用型向情感化转变。

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环境下,情感化设计不仅能够提高乘用车的用户体验,还能够实现品牌差异化营销。

因此,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方法,为提高乘用车用户体验和品牌营销贡献力量。

具体目标如下:1. 分析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的现状及重要性。

2. 探究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涉及的因素及影响。

3. 研究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的方法及实现。

4. 提出针对中国市场的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策略。

三、研究内容1. 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概述(1)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的概念及含义。

(2)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的现状及分析。

(3)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

2. 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因素分析(1)乘用车用户群体分析。

(2)乘用车品牌文化和定位分析。

(3)乘用车内饰设计细节分析。

3. 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方法(1)整体设计策略的制定。

(2)色彩、材料及纹理的设计。

(3)灯光与音效的设计。

(4)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4. 中国市场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策略(1)中国消费者对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的需求。

(2)中国消费者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的偏好。

(3)中国市场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策略的制定。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查阅法、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专家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五、研究预期成果1. 对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的概念、现状及重要性做出系统的分析。

2. 确定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提出相应的案例。

3. 提出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的具体方法和实现措施。

4. 提出中国市场乘用车内饰情感化设计的策略,并以最具代表性的几款乘用车为例进行分析和论证。

六、研究进度安排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安排,计划研究时间为一年,具体进度如下:第一阶段:文献资料查阅和调研(2个月)。

浅谈汽车造型情感设计的要素

浅谈汽车造型情感设计的要素

浅谈汽车造型情感设计的要素(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 201620)汽车属于工业产品的一种,因此普通的产品情感研究大多也适用于汽车领域,但汽车和小型工业产品之间也具有一定差异:因为汽车更为大型、复杂,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购买,所以用户对汽车产生的情感更为浓烈、深刻,而汽车给用户带来的情感体验和意义价值也更为厚重、多样化。

汽车是一种特殊的工业产品,对汽车的情感研究应该更专门化、领域化。

设计中的情感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可以从认知心理学、设计心理学和哲学认识论三个方面寻找心理活动模式的参考。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脑内部以符号、符号结构和符号操作来表征、解释外部世界,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本质是信息交换。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是外部信息在人内部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过程,这就自然会涉及另两个基本要素:信息来源的外部世界,即认知对象;以及处理信息的人,即认知主体。

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客体具有第一性,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程实质上是客体在主体的大脑中形成的意识反映。

从这个意义上讲,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可以视为一种信息的接收和生成。

认知心理学所涉及的几个基本要素与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其中,认知对象对应了客体,人对应了主体,信息的内部加工对应了认识过程。

设计心理学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但仅研究单个主体的认知心理是不够的,因为设计是个服务活动,其中至少涉及用户与设计师这两个基本的主体类型。

因此设计心理学需要研究包含多个主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复杂的。

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并不像两个人交谈那样直接:设计师通过调研和访谈接受用户的需求信息时,这个过程是直接的但不是全面的,设计师获得整个用户群体的需求信息依赖统计上的推测,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而用户接受设计师通过产品传递的信息不是一个直接的过程,需要依赖一个双方一致的“概念模式”。

概念模式是诺曼在讨论产品的易用性的时候引入的一种交流关系结构在设计认知中设计师与用户分别具有自己的概念模式,即设计模式和用户模式,设计师输出结果的可视部分是产品的系统表象。

汽车内饰情感设计系统研究

汽车内饰情感设计系统研究

汽车内饰情感设计系统研究
马钧;王佳一
【期刊名称】《上海汽车》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情感化设计是当今产品设计的主流发展趋势.通过研究情感设计理论与方法,构建出一套基于情感设计的汽车内饰开发系统.该系统作为一种全面的设计辅助,可以帮助设计团队开发符合目标消费者情感需求的汽车内饰产品,从而帮助提升整车企业的设计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总页数】5页(P51-55)
【作者】马钧;王佳一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201804;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201804【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汽车内饰布的并行设计系统研究 [J], 何彬;黄小荣
2.计算机游戏中的情感设计研究(上):如何通过角色发展进行游戏中的情感设计[J], 由芳;黄志青;郑子彬;I.;Palmer;W.;Godfrey
3.基于眼动信号追踪技术的产品情感设计系统应用实践 [J], 谢黎;尹玲
4.基于情感设计三层次的户外建筑投影广告研究 [J], 陈香儒;万萱
5.基于情感设计的器物——缸的设计再造研究 [J], 吴晓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评价研究本研究以感性工学为理论基础,以汽车内饰的颜色、材质和面纹(CMF)设计为研究对象,从感知和情感角度对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进行评价研究。

研究共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在第一阶段,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法,选取了100名有汽车使用经验的被试者。

被试者根据自身对不同CMF设计意象的感知和情感,对其进行评价。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颜色、材质和面纹的CMF设计对被试者的感知和情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明亮和清新的颜色(如白色和蓝色)、柔软和舒适的材质(如皮革和绒布)以及简洁和流畅的面纹设计在被试者中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研究还发现,不同群体的被试者对汽车内饰CMF设计的评价存在差异,男性被试者更喜欢明亮和饱满的颜色,女性被试者更喜欢柔和和温暖的颜色。

在第二阶段,研究对第一阶段的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两款不同的汽车内饰CMF 设计意象进行了对比研究。

通过让被试者观看两款汽车内饰的照片,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被试者对两款设计意象的感知和情感。

研究结果显示,两款设计意象在被试者中产生了不同的感知和情感反应。

一款设计意象被认为更加现代和时尚,另一款设计意象则被认为更加传统和稳重。

被试者对两款设计意象的评价存在个体差异,有的被试者更喜欢现代和时尚的设计,有的被试者更喜欢传统和稳重的设计。

本研究通过感性工学的理论框架,对汽车内饰CMF设计意象进行了评价研究。

研究结果为汽车内饰CMF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的感知和情感需求,并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设计指导。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索消费者对不同CMF设计意象的偏好和差异,并结合实际市场数据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

基于汽车内饰的用户体验设计分析

基于汽车内饰的用户体验设计分析

基于汽车内饰的用户体验设计分析摘要: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汽车的增多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对汽车内饰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用户体验设计是以用户为核心。

本文主要对汽车内饰的用户体验设计进一步的分析了解。

关键词:用户体验;汽车内饰;问题;设计引言: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或者享用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它贯穿在一切产品的使用和享受过程中,但是它的最先提出却是在体验经济领域。

目前,用户体验设计在信息技术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在产品领域,尤其是汽车内饰设计领域,一、用户体验设计的概述体验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绪和经历,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具有动态的、复杂的和主观的特征。

喝咖啡时可以体验到浓郁的香味,在画廊可以体验到艺术的气息,使用手机时体验着通讯的便捷,观看影片时体验到来自心灵的触动。

体验是用户亲身经历后得到的感受;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方面的含义,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或者,享用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

它并不是指产品本身是如何工作的,而是指产品如何与外界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也就是人们如何接触并使用它。

用户体验设计包含了产品设计、服务、活动与环境等多项因素,每一项因素都基于个人或群体的需要、愿望、信念、知识、技能、经验和看法等,需要对每一项进行综合考虑。

用户体验贯穿在一切产品的使用和享受过程中,如驾车体验、通讯体验、室内体验、产品服务体验等。

用户体验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有诸多不确定因素。

个体差异决定了每个用户的真实体验是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全模拟或再现的。

但是对于一个界定明确的用户群体而言,用户体验的共性是可以通过恰当的研究方法体现的。

二、汽车内饰的概述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作为生活消费品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并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汽车越来越多地被用来作为上下班代步的工具,接送家人朋友的便捷方式。

随着出行的方便,家庭出游的机会增多,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更加亲密了汽车内饰能体现自己的个性和社会地位,也经常被作为商务交流的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消费者情感评价分类
视觉评价角度
触觉评价角度
造型
材质观感
色彩
装嵌/缝制 材质质地
工艺
触感
按钮操作 触感
舒适感
方向盘 方向盘 方向盘 盘体 整体造型 材质观感
疗向盘装嵌/ 方向盘材质 缝制工艺 触感
方向盘 握感
集成控制 按钮排布

按钮
观感


转f1,1I雨刷

拨杆

方向盘
调节装置
按钮触感
拨杆 操作感 方向盘潺节 装置操作感
以用户为中心导向的情感化设计已成为当今 产品设计的一个趋势,而如何能借助情感化设计 的原理与方法引导汽车设计团队更好地开展设 计,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讨论命题。
汽车内饰作为汽车造型的一个重要组成元 素,是消费者直接接触的部分,综合了美观性、功 能性、实用性等一系列要求,其设计的好坏对整车
在市场中的命运起到重要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汽 车内饰设计领域,在深入研究情感设计相关原理 与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基于感性工学方法的 汽车内饰情感设计系统,从而辅助设计师开发符 合汽车消费者内心需求,且富有市场竞争力的汽 车内饰产品。
从消费者情感角度出发,需要根据人的实际 感知方面来表现人的情感需求以及对产品的感性 评价,并同时兼顾到用户对产品在功能上的期望。 根据经典的工业设计理论,可以将人对产品的感 知分为如下方面:视觉体验、触觉体验、听觉体验、 嗅觉体验、整体环境体验以及产品功能体验。
为了综合上述两者以获得用于情感设计系统 的设计对象,可以通过构建一个矩阵来体现所有 产品分类与感性分类条目相结合的可能性,再通 过结合专家意见进行筛选,定义出符合产品设计 目标的情感设计对象(图4)。
3 汽车内饰情感设计系统模型研究
3.1 系统整体模型的构建 汽车内饰情感设计系统模型由紧密联系的3
大部分组成:知识库构建、目标消费者需求研究与 产品设计(图5)。
(1)知识库构建 知识库的构建基于现代网络数据库技术(例 如微软ASPNET3.5平台),构建面向多用户的情
上海汽车2010.05
·53·
(3)产品设计 这部分的主导工作由设计师与工程开发人员 完成。开发人员根据系统对消费者需求研究的结 论输入,输出内饰设计草图或模型,再返回系统进 行消费者验证和方案修改。直到最佳方案产出, 再输入知识库系统,为下一次改型和开发打下基 础。这样整个系统就形成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 并且紧跟目标消费者需求的内饰设计支持系统。
·54·
上海汽车2010.05
万方数据
3.2系统的应用 (1)消费者关注点的获得 首先针对一系列设计对象进行目标消费者满
意度与关注度测量,再通过应用“优先权四象限分 析法”(图6),综合衡量出消费者对一个设计对象 的关注度与满意度的关系,从而决定哪些设计对 象是重点,哪些并不重要。设计目标由此获得。
产品战略研究日产品概念开发日产品工程开发



点标意素 向的 与对 计汁费计关 重口肯几系 ● 设设消设应一
·技术路线 ·人机工程 ·设计评价 ·设计修正
汽车内饰情感殴计系统
I消费者卜叫产晶设计l l重垄r叫垄耋l
图3情感设计系统在整车开发流程中的应用点
汽车内饰情感设计系统在产品战略研究阶段
输入宏观环境、细分市场、目标消费者以及竞品特 性等各种信息,通过科学的系统方法将这些信息 转化为定量结果,在产品概念开发与工程开发两 个阶段输出给造型设计与工程开发人员,辅助他 们更好地将消费者需求转化为实际的产品设计元 素。 2.2研究对象
由于情感设计系统是一套沟通产品设计与消 费者情感的体系,所以研究对象不能简单地定义 为具体产品或是消费者情感,而需要将这两者进 行结合。
从内饰产品的角度出发,需要全面且不重复 地对整个内饰系统进行合理分类。兼顾到模块化 设计的原则,可以将内饰按照实际的装配模块进 行分类。例如分类的第一层次为:座椅模块、仪表 板模块、中控台模块、车门模块等。分类的第二层 次再将每个模块细化到基本的构成元素,例如将 仪表板模块细分为:仪表盘盘体、刻度、数显窗口、 指针、面板等。
汽车内饰情感设计系统研究
马 钧 王佳一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201804)
【摘要】 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情感化设计是当今产品设计的主流发展趋势。通过研究情感设计理论与
方法,构建出一套基于情感设计的汽车内饰开发系统。该系统作为一种全面的设计辅助,可以帮助设计团队开 发符合目标消费者情感需求的汽车内饰产品,从而帮助提升整车企业的设计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图1 Mini Coupe内饰特别的拨杆设计 Mini是众多汽车内饰设计中一个较为特别的 例子,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对目标消费群进行针
·52·
图2感性工学系统是连接消费者需求 与设计师设计的纽带
感性工学的应用范围极广。在汽车设计制造 领域,除最早应用该项技术的马自达公司外,日 产、三菱、丰田、本田等汽车公司亦积极开展感性 工学研究和应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从马自达公 司学习感性工程技术,开发出了“Taurus”汽车;意 大利菲亚特公司和德国奔驰公司都对感性工程给 予关注。不仅在汽车领域,在其他领域,如服装、 家电等诸多领域都开始有所运用。
感性工学系统最为常见的应用流程由3个步
上海汽车2010.05
万方数据
骤组成。 (1)感性形容词对与设计元素的挑选 ·收集与设计对象相关的感性词对; ·收集设计元素样本(图片); ·挑选与设计元素相对应的感性词对。 (2)感性意向与设计元素的结合 ·消费者感性意向度调研(语义差异法); ·设计元素与感性意向的关系分析。 (3)建立感性工学系统 ·设计师根据消费者研究信息进行设计; ·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并用于完善感性工学数
对性的汽车内饰的情感化设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 事情。因为进行情感化设计的前提就是要深入了 解消费者内心各个层次的情感需求,而这些需求 是复杂和隐性的,有时甚至连消费者自己都无法 察觉和正确表达。即使用户的情感需求可以较为 真实地反映出来,设计师的领悟,以及由此设计出 的产品元素能否与消费者需求完美对接,又是另 一项难题。在我国目前的汽车内饰设计过程中, 设计师的灵感与悟性往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 种设计系统存在不小的风险。综观国外,尽管情 感设计在欧美受到了普遍关注,却还没有形成完 整的方法论;而在日本,设计与情感相联系已经发 展成为较为成熟的理论,其中大量运用的一种方 法称为“感性工学”。可以说这项技术目前是解决 情感设计困扰的最佳方法。 1.2感性工学概述
据库。 采用感性工学作为核心技术,配合其他经典
的消费者研究方法、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人 机工程方法、现代网络技术等,可以组成完整的汽 车内饰情感设计系统。
2 汽车内饰情感设计系统的应用领 域与研究对象
2.1应用领域 在汽车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汽车的内饰
开发作为整车开发的一大组成部分,同样可以分 为四个阶段:产品战略研究、产品概念开发、产品 工程开发、产品市场营销。情感设计系统的应用 贯穿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时刻起到沟通消费 者需求与产品设计元素的作用(图3)。
1 情感设计理论概述与实践现状
1.1情感设计理论概述 以往在设计一款产品时,设计人员首先关注
的往往是产品的技术与功能,而不是用户的感受。 而现在,人们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人,提出 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其最基本思想就 是将用户时时刻刻摆在首位。在产品生命周期的 最初阶段,产品的策略应当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 基本动机和最终目的。在其后的产品设计和开发 过程中,对用户的研究和理解应当作为各种决策 的依据,同时产品在各个阶段的评估信息也应当
(2)目标消费者需求研究 这部分是汽车内饰情感设计系统的实际应用 部分,是系统的核心。通过以感性工学方法为主, 其他相关的产品设计研究方法为辅的一系列研究 活动,可以针对一个设计对象给出3个主要结论: 消费者的关注点(即设计目标),消费者需求意向,
以及消费者需求意向与设计元素的对应关系。这 3方面结论,可以用于指导与辅助内饰产品开发, 设计师可以通过这些结论清晰地了解内饰设计的 重心在哪里、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样的、怎样的产 品设计元素可以满足这些需求。
收稿日期:2010一Ol—ll 上海汽车2010.05
万方数据
·51·
来源于用户的反馈。 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在“以人
为本”的设计思想领域是一位开创者,他提出了情 感化设计的理念。他把设计和设计的目标明确划 分为3个层次,分别为: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
以Mini Coupe车型的内饰设计为例,分别解 释这3个设计层面的含义。本能层面的设计,主 要是外观设计,给人带来直接的感官刺激。Mini 车内饰灵动的造型、色彩与材质,使人们首先就被 它们的视觉外观所吸引,进而产生进一步操作体 验的冲动。行为层面,用户必须学习掌握使用产 品的相关技能,并使用技能去体验,从这个动态过 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愉快感。Mini用类似精密仪器 上使用的金属拨杆(图1)取代了传统的按钮,人 们会不由自主地进行触觉体验,尝试拨动它们。 而生动有趣的触感会进一步引领人们去探究这些 控制机关的功能。使用者在体验的过程中越发愉 悦,进而建立起与产品的情感纽带,即达到最高 层。这个层面指的是由于前两个层次的作用。用 户心中产生的更深度的情感、意识、理解、个人经 历、文化背景等种种交织在一起所造成的影响。 反思层对产品的设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有助 于建立起产品和用户之间的长期纽带,有利于提 高品牌忠诚度。可以想象,即使Mini的内饰在功 能、材质等一系列方面可能并不完美,但在用户情 感体验过程中,瑕疵很大程度地被忽略,取而代之 的是一种对产品、品牌的喜好。
are in line with target customers7needs.This could help improve OEM's product developing level and strengthen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