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四)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锁定认知行为疗法一般指认知行为治疗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孙春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刘华清(主任医师)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认知行为治疗由A.T.Beck在60年代发展出的一种有结构、短程、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和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心理问题。
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
定义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积和对事的见解等。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
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
例如,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很不好。
治疗的策略,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1]。
基本概念"ABC"理论:由Ellis提出。
A指与情感有关系的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指信念或想法(Beliefs),包括理性或非理性的信念;C指与事件有关的情感反应结果(Consequences)和行为反应。
事件和反应的关系:通常认为,事件A直接引起反应C。
事实上并非如此,在A与C之间有B的中介因素。
A对于个体的意义或是否引起反应受B的影响,即受人们的认知态度,信念决定。
举例:对一幅抽象派的绘画;有人看了非常欣赏,产生愉快的反应;有人看了感到这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线条和颜色,既不产生愉快感,也不厌恶。
第四章 认知疗法理论(心理咨询学)
13
(3)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 理的思维与信念。 (4)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 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 就会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5)情绪困扰的持续是由于那些内化语言持续 的结果。埃利斯曾指出“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 对我们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会变成 我们的思想和情绪。
24
(二)认知歪曲的形式:
独断地推论(Arbitrary inference)。指没有充足而相关的 证据便骤下结论。 选择性的偏差推论(Selective abstration)。指以整个事件 中的单一细节下结论,而失去整个内容的重要性。 过度类化(overgeneralization)。指把某件意外事件产生的 极端信念不恰当地应用在不相似的事件或环境中。 扩大与夸张(Magnification and exaggeration)。指过度强 调负向事件的重要性。 个人化(personalization),是一种使外在事件与自己发生 关联的倾向,即使没有任何理由作这种联结。 极端化的思考(Polarized thinking),指思考或解释事情时 用全有或全无的方式,或用“不是……就是……”极端地将经 验分类,这种二分法的思考把事情都分为“好或坏”。
ubC 不适当行为后果 活着没有价值,不如去死
E 效果 认知:偶然口误,难以避免。 情绪:虽有烦恼,但不必自责。 行为:以后认真备课,提高表达技巧。
19
二、理性情绪想象技术
基本的思路: 基本的思路: 要借助于想象技术,将发现来访者的非理性信念的 工作交由来访者自己来完成 基本步骤: 基本步骤 (1)使来访者在想象中进入他产生过不适当的情 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体验在这种情 境下的强烈的情绪反应。 (2)帮助来访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并体 会适度的情绪。 (3)停止想象,让对方讲述他是怎么想的,就使 自己的情绪发生了变化的。此时治疗者要强化来访 者的新的合理的信念,纠正某些不合理的信念,补 20 充其他有关的合理信念。
如何利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解决青少年问题
如何利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解决青少年问题青少年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包括学业压力、情绪失控、沉迷网络以及社交困扰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认知行为疗法(CBT)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心理干预方法。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解决青少年问题。
一、了解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基于心理学理论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专注于改变和调整个体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它认为,人们的情绪和行为是由其对事件的认知解释所驱动的,因此通过改变这种认知解释和思维模式,可以达到改变情绪和行为的目的。
二、认知行为疗法在解决青少年问题中的应用1. 学业压力在现代社会,学业压力成为了许多青少年面临的一大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他们面对学习压力,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通过引导他们识别并改变负面的自我评价,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效能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2. 情绪失控青少年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情绪的起因,并通过正向思考和行为调整来管理情绪。
借助认知行为疗法的技巧,青少年可以学会情绪的自我观察、积极表达和适当的情绪调节,从而增强情绪管理的能力。
3. 网络成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成为了许多青少年沉迷的对象。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他们意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并通过调整对网络的认知和行为方式,逐渐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和使用。
同时,可以培养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兴趣和参与,以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4. 社交困扰青少年时期,社交困扰也是许多人面临的挑战。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他们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树立积极的社交态度。
通过教授社交技巧和情境模拟练习,青少年可以逐渐提高交流能力,并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三、认知行为疗法的实施步骤1. 评估问题首先,需要评估青少年的问题,了解其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情绪状态,以确定个体的具体需求和问题所在。
2. 设定目标根据评估结果,与青少年共同制定可行的目标。
认知行为疗法必读书目
认知行为疗法必读书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领域的方法,它通过帮助个体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来帮助他们处理各种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人们的想法、情绪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改变不健康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可以帮助人们战胜各种心理困扰和困难。
如果你对认知行为疗法感兴趣,以下的书目推荐将会对你有所帮助。
1. 《心理治疗师的手册: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Basics and Beyond)作者:Judith S. Beck这本书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入门经典,为专业人士和普通读者提供了对认知行为疗法的全面了解。
作者Judith S. Beck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权威之一,她详细介绍了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实践方法,让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种治疗方法。
4. 《认知行为疗法:治愈情绪问题的自助教程》(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Workbook for Depression: A Step-by-Step Program)作者:William J. Knaus、Albery Ellis、Jon Carlson这本书是专门为那些遭受抑郁症困扰的人编写的自助教程,作者William J. Knaus、Albery Ellis和Jon Carlson教导读者如何利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术和方法解决抑郁症问题。
这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具体的自我疗愈方案,帮助他们克服抑郁症的困扰。
以上是关于认知行为疗法的书目推荐,这些书籍涵盖了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实践技巧、具体应用以及自我疗愈方法等方面,适合不同类型的读者阅读。
如果你对认知行为疗法感兴趣,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书籍进行阅读,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种治疗方法,帮助自己或他人解决心理问题。
神经症的认知行为治疗(CBT)有效的心理疗法
神经症的认知行为治疗(CBT)有效的心理疗法神经症,是一类由焦虑、强迫、恐慌等不适应情绪及行为障碍所构成的心理疾病。
为了帮助患者克服神经症的困扰,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的心理疗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CBT是如何有效地治疗神经症的,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优势。
一、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结合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原理的心理疗法。
其基本假设是个体的情绪和行为是由于其思维模式的影响而产生的,并通过调整和改变这些思维模式来实现治疗的目标。
CBT通过控制和认知重构,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减轻和消除神经症的症状。
二、CBT的治疗技术1. 认知重构:CBT的核心技术之一是认知重构。
它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负面思维模式,分析其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然后引导患者发展出更加积极和合理的思考方式。
通过多次重复的训练和实践,患者逐渐建立起新的认知模式,从而达到减轻神经症症状的效果。
2. 暴露疗法:暴露疗法是CBT中常用的治疗技术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暴露患者于引发其焦虑或恐惧的情境,让患者逐渐适应和消除对这些情境的恐惧。
这种逐渐的遭遇和适应过程有助于患者的神经症症状逐渐减轻并得到治愈。
3. 行为技术训练:CBT还包括了一系列的行为技术训练,旨在帮助患者改变其不适应的行为模式。
这些训练包括情绪调节、应对技能和问题解决等,通过培养和强化患者的积极行为,以提升其情绪的稳定性和适应能力。
三、CBT的优势1. 效果显著:CBT被广泛认为是治疗神经症最有效的心理疗法之一。
丰富的研究证据表明,CBT对于焦虑、抑郁、强迫和恐慌症等神经症及情绪障碍有着显著的疗效,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2. 长期效果稳定:相较于药物治疗,CBT的治疗效果更为持久。
患者通过CBT学习到的认知和行为技巧可以在治疗结束后继续应用,有效地预防症状的复发。
强迫障碍与CBT(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治疗
强迫障碍与CBT(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治疗强迫障碍CBT一、强迫症的定义强迫症是一种焦虑性疾患,其特征是有一股焦虑不安的想法,冲动或影像在患者脑海之中不断地出现,让患者觉得很痛苦。
为了消除这些强迫念头所带来的困扰,患者会不断作出强迫行为。
二、强迫症的诊断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OCD 诊断须符合下列几项:A、出现强迫思考、强迫行为或两者兼具。
强迫思考如1和21、持续且仿佛出现一些想法,冲动或影像,在困扰的症状干扰时,有时候个案的感受是侵入的、不想要的,这会对大部分的个案造成明显的焦虑或痛苦。
2、个案企图忽略或压抑这样的想法、冲动或影像,或试图以一些其他的想法或行动抵消它们(例如做出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定义如1和21、重复的行为,(例如:洗手,排序、检查),或心智活动,(例如:祈祷、计数、重复、默念)、个案必须响应强迫思考或根据某些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则,来被迫地做出这些动作。
2、这些行为和心智举动的目标是避免或减少焦虑或痛苦,或者预防产生一些可怕的事件或情况。
但是这些行为或心智举动,与其期望去抵消或预防的现实状况是不符合和的,或明显是过度的。
B、强迫思维或行为是费时的,或引发临床上显著苦恼或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功用减损。
C、强迫症无法归因于某物质或另一个身体病况所产生的生理效应。
D、此困扰无法以另外一精神疾病的症状做更好的解释。
特别注明:①良好的或尚可的病识感:个案认为强迫症的信心一定或可能不是真实的,或者半信半疑。
②差的病识感:个案认为强迫症的信心可能是真实的。
③没有病识感/具妄想信心:个案完全相信强迫症的信心是真实的。
由上可知,OCD特征包括拥有无法停止重复的想法和担心,以及无法抗拒的去做的重复行为或心理活动。
其中强迫思考被认为是心理上过度担忧所造成的重大压力现象,而强迫行为的目的则是用来预防伤害或降低强迫思考的压力。
更简言之,重复“做”或“想”个不绝。
不得不做的焦虑心情;频率够多,时间够长;严峻影响糊口、研究、职业功用。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CBT)与精神病一、CBT概述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暂心理治疗方法。
该疗法的理论基础认为,人的思维对其情感和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针对患者错误、歪曲或紊乱的认知问题,通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对事的看法与态度,可以改善他所呈现的心理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的目的在于修正消极的自动式思维和潜在意识或信念的混乱,从而改变患者对特定相关问题的行为模式。
在心理治疗研究领域,CBT应用最为广泛。
CBT不仅是心理疗法中最普遍的研究形式,也是心理疗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式,是基于心理疗法研究证据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技术。
国外众多临床研究已经证实,CBT对健同时还康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CBT 研究领域较为广泛,涉及心理健康(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等);躯体健康(慢性疼痛、癌症及帕金森病相关问题的研究等)儿童领域(孤独症、行为障碍等其他方面)。
二、CBT的实施及步骤1、实施CBT的基本技术包括“认知技术”和“行为技术”认知技术主要包括:(1)帮助患者认识自动思维(运用ABC理论阐释事件与反应之间存在信念的作用);列举患者的歪曲认知,从而提高其认知水平,矫正错误思想;改变患者的极端信念;帮助患者进行检验假设。
帮助患者认清事实,发现消极的态度;积极自我对话法,患者针对自己的消极思想,提出积极的想法;家庭作业法,要求患者记录自己的思维并作分析;行为技术主要有:1)日常活动计划。
安排给患者一些能完成的活动,活动要求随患者的能力和心情而改变;2)活动难易与感受评估技术。
让患者填写日常活动记录,发现自己的兴趣,同时检验认知歪曲的作用;3)教练技术。
治疗者为患者提供指导,帮助其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4)放松训练法。
按照一定顺序在音乐的配合下指导患者依次放松一定部位,体验放松感。
2、步骤Phli pp a.A.Garety 等人认为,CBT的实施步骤为:建立初步的友好的护患关系,全面评估患者精神状况;树立治疗目标;帮助患者重新认识其不合理信念;消除患者的错觉和幻觉;帮助患者重建自信心;1)6)防止复发和出院后社会功能障碍。
认知行为治疗流程
认知行为治疗流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认知行为治疗(CBT)是一种基于心理学理论的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改变其思维和行为方式以解决问题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CBT的流程通常包括评估、目标设定、介入、评估和结束阶段。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CBT的流程及其重要步骤。
评估阶段CBT治疗的第一步是评估阶段。
在这个阶段,治疗师和患者之间的第一次会面是至关重要的。
治疗师会与患者讨论其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其症状和疼痛,以及他们如何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治疗师可能会询问患者过去的经历、家庭背景和任何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评估阶段,治疗师还会与患者讨论其治疗目标,并确定治疗的重点。
这个目标可能是减轻焦虑或抑郁症状,提高自尊心或改善人际关系。
评估阶段的最终目标是为患者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以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和实现他们的目标。
目标设定阶段在目标设定阶段,治疗师通常会帮助患者设定具体、可衡量和实现的目标。
这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治疗的目的和方向,并为未来的治疗做好准备。
目标设置阶段的重点是建立一个可操作的治疗计划,以帮助患者实现他们的目标。
介入阶段介入阶段是CBT治疗的主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患者和治疗师一起进行心理治疗,并使用各种技术和策略来帮助患者改变其问题思维和行为模式。
治疗师可能会使用认知重组、行为曝露、冥想和放松技巧等技术,以帮助患者应对焦虑、抑郁或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在介入阶段,治疗师和患者一起制定行动计划,并设定每次会议的主题和目标。
治疗师还会监视患者的进展,提供支持和指导,并在需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介入阶段通常包括多次面对面或远程会议,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支持和指导。
评估阶段是CBT治疗的关键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治疗师将评估患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并与患者一起讨论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干预或调整治疗计划。
评估阶段有助于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并帮助确定患者是否达到了他们的目标。
在评估阶段,治疗师可能会使用各种工具和评估方法来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问卷调查、测试和面对面评估。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简介: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种心理疗法,根据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学的原理,通过调整和改变个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和改善心理健康。
本文将介绍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和常见技术。
一、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A. 认知理论1. 认知三要素:思维、情感、行为2. 杂化模型:认知、情感、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3. 自动思维:认知中的常见错误和负面思维方式4. 信念系统:核心信念、中介信念、条件信念的作用B. 行为理论1. 条件反射: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2. 强化和惩罚:行为的增强和抑制3. 行为学习原理: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和习惯二、常见的认知行为疗法技术A. 认知重构1. 理性分析:识别和评估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信念2. 反思录取证:记录并挑战负面和不合理的思维模式3. 实验作业:通过实验性行为来证明负面思维的错误性B. 行为技术1. 曝光疗法:暴露于触发恐惧、焦虑或厌恶情绪的刺激上2. 逐步性徐进:逐步引入与恐惧、焦虑相关的刺激3. 奖励系统:设定奖励机制以增强积极行为的频率和强度C. 心理教育和训练1. 自我观察和记录:分析和记录思维、情绪和行为的关联性2. 深呼吸和放松训练:通过控制呼吸和肌肉紧张度来降低焦虑和压力3. 面对困难: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策略三、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领域A. 抑郁症和焦虑症1. 负面思维和自我否定的改变2. 恐惧和担忧的控制和管理B. 强迫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1. 强迫行为和想法的减少和控制2. 创伤记忆和情感的处理和管理C. 社交焦虑和恐慌症1. 社交技能的训练和提高2. 恐慌发作的处理和控制D. 饮食问题和睡眠障碍1. 饮食和作息习惯的调整和改善2. 管理情绪和应对挫折的能力结论:认知行为疗法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心理疗法,基于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学的原理,旨在帮助个体改变不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从而改善心理问题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认知行为法的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理论及疗法)
认知行为法的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理论及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建立在人生来具有合理(或直接)思维和不合理(或扭曲)思维潜力的假设之上的。
所有认知行为疗法都认同一个理论模型,即情景/刺激-认知-反应(行为、情绪、生理)。
这个模型表示,认知观念是造成个体行为反应、情绪反应和生理反应的基础。
不同疗法的差异就在于如何看待和处理“认知”这一层面上。
认知行为疗法的共同特点主要是:②假设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是认知功能出现障碍的结果,强调通过认知重建来实现情感和行为的改变。
如,许多学者把常见的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归纳为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和糟糕至极。
贝克(A.T.Beck)把功能失调性假设归为三类:成就(需要成功、高的操作标准)、接纳(被人喜欢、被人爱)和控制(要左右事物的发展变化,要成为强者等)。
③认知和行为交互作用、互为因果,注重吸收各种认知和行为干预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
④关注“此时此地”,活在当下,追求实效,赋予求助者更多的责任。
ABC理论是合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核心理论,是埃利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
在ABC理论中,A (Activating event)指诱发性事件;B(Belief)是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即信念;C(consequence)是个体对事件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结果。
该理论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或自身曾经的成长经历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所以该疗法不主张过多地进行情绪宣泄或者责任外推,这只能让人变得更加无力,而是强调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承担责任,正视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减轻或消除。
埃利斯等人认为合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几个目标:①自我关怀;②自我指导;③宽容;④接受不确定性;⑤变通性;⑥参与;⑦敢于尝试;⑧自我接受。
合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治疗任务主要可分成两步。
首先是让来访者查找他们依赖于什么样的非理性观念,并认识到推理上的错误。
认知行为疗法知识全解
认知行为疗法知识全解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与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与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阿尔波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阿伦.贝克与雷米的认知疗法与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具有下列特点:⑴求助者与咨询师是合作关系;⑵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⑶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⑷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与结构的目标的短期与教育性的治疗.所有认知行为疗法都建立在一种结构性的心理教育模式之上,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给予求助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在治疗之中与治疗之外都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同时都注意汲取各类认知与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学习目标掌握认知疗法的基本理论与治疗技术。
转自环球网校edu24olx二.工作程序认知治疗的种类目前有许多种,且各有不一致的侧重点。
但各个具体的治疗过程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能够概括出通常的认知治疗所包含的基本过程与常用的基本技术。
尽管一些治疗家对某些方面会有所侧重,或者使用不一致的术语,但就治疗的基本内容而言,基本一致。
(一)贝克与雷米的认知疗法1、建立咨询关系良好的咨访关系对任何种类的心理治疗都非常重要,它是治疗赖以持续下去的基础。
在认知治疗中,要求咨询师与求助者一开始就要形成密切合作的关系,并努力把这种关系贯穿于整个咨询过程。
这样,咨询师与求助者就能够共同制定咨询目标,商讨咨询方法、咨询的时间间隔等具体问题,并在这些问题上达成一致。
在这一过程中,咨询师应尽量采取一种商讨式的态度,而不是使用命令的方式与求助者讨论问题。
这种友好、合作的咨访关系不仅能够促使求助者建立求助动机,也能使求助者积极地投入到咨询过程中来,有利于他调动自己的潜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在这种关系中,咨询师扮演着诊断者与教育者的双重角色。
所谓诊断者,就是对求助者的问题及其背后的认知过程有个全面的认识,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诊断;而教育者的含义则不是简单、机械地向求助者灌输某种理论,而是引导求助者对他的问题及其认知过程有一定的认识,并安排特定的学习过程来帮助求助者改变其不习惯的认知方式。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一般指认知行为治疗本词条由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孙春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刘华清(主任医师)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认知行为治疗由在60年代发展出的一种有结构、短程、认知取向的方法,主要针对、等心理疾病和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心理问题。
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
定义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积和对事的见解等。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
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
例如,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很不好。
治疗的策略,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1]。
基本概念"ABC"理论:由Ellis提出。
A指与情感有关系的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指信念或想法(Beliefs),包括理性或非理性的信念;C指与事件有关的情感反应结果(Consequences)和行为反应。
事件和反应的关系:通常认为,事件A直接引起反应C。
事实上并非如此,在A与C之间有B的中介因素。
A对于个体的意义或是否引起反应受B的影响,即受人们的认知态度,决定。
举例:对一幅抽象派的绘画;有人看了非常欣赏,产生愉快的反应;有人看了感到这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线条和颜色,既不产生愉快感,也不厌恶。
认知行为疗法流派讲义整理
认知-行为疗法(3)
▪ 它主要包括: ▪ 埃利斯(Eillis,A.)创建的理性—情绪疗法 ▪ 贝克(Beck,T.A.)创建的认知疗法 ▪ 韦斯勒(Wessler, R. L.)创建的认知评价疗
法
认知-行为疗法(4)
▪ 应对技巧治疗类型 :侧重于为患者提供具 体的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和手段,以便能 帮助他们有效地处理各种各样的应激性事 件,该治疗类型较为强调应用性、操作性。
症” ▪ 为后人研究神经症提供科学依据
行为主义(2)
▪ 斯金纳 ▪ 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 ▪ 桑代克 ▪ 提出:“尝试-错误”定律
行为主义(4)
▪ 华生 ▪ 行为主义的奠基人 ▪ 建立了“刺激-反应模式” ▪ 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
制的,不承认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以及 忽略了人类思维的力量
认知-行为疗法(2)
▪ 认知重组的治疗类型 :侧重认知变化和认 知调整,它把个体情绪上、行为上的困扰 理解为由不合理的认知和思维所造成的, 心理治疗的关键在于让患者清楚地认识到 它们,并帮助患者用合理的认知取代不合 理的认知,用合乎逻辑的思想取代不合乎 逻辑的思想。
▪ 该治疗类型是认知—行为疗法的主体。
行为主义(5)
▪ 班杜拉 ▪ 社会学习理论 ▪ 强调人自身的能动作用,强调人与社会环
境的相互作用 ▪ “替代学习” ▪ 自行奖赏或批判 ▪ 行为自控
常用的行为疗法
▪ 系统脱敏 ▪ 角色扮演 ▪ 厌恶疗法 ▪ 强化法 ▪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1)
▪ 分为三大类: ▪ 一是认知重组治疗 ▪ 二是应对技巧治疗 ▪ 三是问题化解治疗
▪ 它虽然承认认知的重要性,但它更注重行 为方面的训练、注重可观测到行为上的改 进和变化。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心理疗法,旨在帮助人们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达到心理健康和幸福的目标。
它的理论基础是认为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受其认知(思维方式)的影响,通过调整和改变认知来改善情绪和行为反应。
一、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认知行为疗法基于以下几个原理:1. 事件 - 思维 - 情绪链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人们对事件的反应不仅取决于事件本身,更取决于个体对事件的理解和解释。
这种思维方式会影响个体的情绪状态和行为。
2. 思维扭曲认知行为疗法指出,人们往往存在一些偏见和错误的思维方式,如过度概括、全或无思维、放大或缩小问题等。
这些思维扭曲会导致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3. 自我谈话认知行为疗法强调个体内部的自我谈话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个体通过自我对话来解释和评价外部事件,而这种自我对话又会影响其情绪和行为。
二、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术1. 情绪日志情绪日志是认知行为疗法常用的工具之一。
个体记录下自己的情绪、相关事件和对事件的反应,以此来分析并找出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2. 自我观察与认知重建认知行为疗法鼓励个体通过自我观察来发现和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
个体可以尝试修正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寻找更合理、积极的替代思维。
3. 行为实验行为实验是认知行为疗法中用于验证和改变个体思维方式的技术。
通过实践和观察结果,个体可以得出更准确和客观的认知。
4. 积极自述积极自述是认知行为疗法中一种强调积极思维和语言的技术。
个体通过运用积极的自我陈述来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
三、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领域1. 抑郁症认知行为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中。
它帮助患者认识并转变消极的思维模式,鼓励他们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自己和生活。
2. 焦虑症认知行为疗法也适用于焦虑症的治疗。
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缓解其对焦虑源的过度恐惧和担忧。
3. 强迫症认知行为疗法对于强迫症病人来说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帮助病人发现内心深处的不合理观念,并接受这种观念的不真实性,以减少强迫行为的发生。
认知行为疗法过程及治疗(共31张PPT)
二、合理情绪治疗的技术
2、认知的家庭作业
须知,改变认知时间非常困难的事,除了治疗双方的共 同努力外,还需在咨询外的其他时间继续努力,认知的家庭 作业即为此而设。
(1)合理情绪疗法自助量表(RET Self-Help Form);
先填AC两项,然后从列出的十几种常见的不合理信 念中找到符合自己情况的B,若不在此列则可单独列出。
二、合理情绪治疗的技术
夸张式: 针对来访者信念中的不合理之处,故意提一些夸张的问题 。这些问题将对方信念的不合理、不合逻辑、不现实之处以夸 大的方式放大给他们看。 你说你听不懂老师的课,是否完全听不懂? 你说自己已经尽全力了,但是否请教过同学,问过老师? 你说很多同学上课睡觉?很多是多少?全部? 如果100个人,30个人说你不好,你是不是就不好?如果另外 70人都说你好呢? 你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比你长得更好看 ?
5、让求助者注意重新评价后的焦虑水平(一般都会降低 )
梅肯鲍姆的三阶段模型:
1、概念阶段:
首要的关注点是与求助者建立一种工作关系。
三、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2、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
教给求助者各种行为和认知应对技术以应用于不同的压力情 境;
通过学习,求助者认识到适应行为与适应不良的行为都是与 他们的内部对话相联系。他们学习复述一种新的自我陈述。
2、丈夫开了一家杂货店,惨淡经验。上有70生病体弱的老母 ,下有一个女儿念大学,一个女儿大学毕业已参加工作。杂货店 及幼儿园收入支撑家庭开销;
3、两年前在同村人的介绍下开始修习某种“天主教”,练习场 就在离家不远的乡场上,每天都有集会,若因故不能前往,就在 家中修习;
问题1:
4、教义宣传:只要一直修炼,就能达到超越尘世,摆脱 病痛,无需看病吃药。又因善恶有报,故只要坚持修炼,天 主有眼,定会粮油满仓(米和油就会自己增多)。
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CBT)
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CBT)
认知行为疗法强调来访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障碍的结果;强调改变认知,从而进一步促使情感与行为的改变。
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CBT)主要是通过采用各种认知行为矫正技术进行的咨询和治疗的,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学习如何矫正认知“定势”来获得更有效的应对压力情境的策略。
唐纳德·梅肯鲍姆提出来访者的压力应对技能学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概念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与来访者建立一种合作的工作关系,通过为来访者提出一个简单的概念框架,帮助来访者重新思考自身问题的实质。
同时要引导来访者系统地观察他们的内部对话,并且监察这一内部对话所带来的适应不良行为。
(2)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教给来访者各种行为和认知应对技术以应用于不同压力情境。
包括一些直接行动,如收集有关求助者各种恐惧的信息,明确找到是什么情境带来的压力,通过各种途径来做一些不同的事以减缓压力,以及学习躯体和心理放松方法。
这一训练包括认知应对,他们获得和复述一种新的自我陈述。
咨询师要通过对来访者进行各种行为干预而帮助他们改变生活方式例如重新评价各种事情的轻重缓急,发展支持系统以及采取直接行动去改变压力情境。
(3)应用和完成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来访者把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应对技能迁移应用到现实生活情境中,并将之维持下去,以帮助来访者实现对现实生活的更良好的适应。
认知行为疗法
属于这一治疗取向的有: 艾利斯(A. 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RET), 贝克(A. Beck)的认知疗法, 雷米(V. C. Raimy)的认知治疗理论, 埃里克伯恩(Eric Berne)的相互作用分析 (TA), 梅肯鲍姆(D. Meichenbaum)的认知行为矫正, 以及格拉塞(W. Glasser)的现实疗法。
注意事项
认知治疗可用以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焦虑 症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症),考试前紧张焦 虑、情绪的激怒和慢性疼痛的求助者,对 神经性厌食、性功能障碍及酒精中毒等, 也可作为选用的一种方法。但是认知治疗 对下述一类求助者无效或疗效甚微:伴有 幻觉、妄想、或脑器质性病变的抑郁求助 者,以及分裂情感性精神求助者。
认知(行为)疗法 co五六十年代在美国逐 渐兴起的一种心理治疗的理论方法,七十 年代趋向成熟并引起广泛关注。认知疗法 与其他传统的心理治疗流派不同,一方面, 他不象传统的心理学流派那样排斥其他学 派的理论与技术,它兼容了行为疗法、人 本主义疗法等许多心理咨询流派的理论与 技术来发展自己;
另一方面,它没有同出一源的理论,也缺 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对认知疗法做出重要 贡献的心理学家也不只一人,他们不是团 结在一起协同努力,而是各自独立地发展 各自的体系。尽管如此,他们的基本观点 却大致相同。 认知疗法重视心理内部过程的研究,反对 统治美国心理学长达四十年之久的行为主 义观点,同时强调认识、理性的作用,反 对精神分析的非理性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行为疗法(四)
六、专家观点
1、许多人认为我之所以心情不好是因为我遇到了倒霉的事件,好像是不好的事件带来的心理苦恼。
在ABC理论中,由于
有认知的作用,所以不好的事件是否会带来心理苦恼就不一定了,甚至有可能会带来成长和好的机会。
这就是认知行为治疗的重要观念:是非理性或错误认知导致异常情感或行为,而不仅仅是事件本身。
2、自动思维和核心信念的关系:如果将心理活动比喻成一棵树,那么自动思维就是树叶,核心信念就是树根。
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或自动思维来源于其深层的核心信念。
核心信念的形成和早年经历有关,一旦形成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
这种影响太隐蔽,一般不容易被人们意识到,所以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说法。
当遇到一些类似事件时会触发核心信念。
举例:早年丧母的人长大后遇到不良生活事件的打击,如重大考试失利、患重病、遇到严重困难等可能触发其潜在的丧失感,表现为许多的负性自动思维,在不合理想法的影响下,越发不能考虑现实情况,将会逐步失去客观判断的能力,最终彻底印证了核心信念,即“我是糟糕的,没有人能帮助我。
我是失败的。
”
3、所以只是单纯的改变自动思维不行,要想彻底放弃一些不合理的认知,还必须从改变核心信念入手。
(1)认知行为治疗需要在行动中识别不合理认知,在行动中替代不合理认知,在行动中改变核心信念,所以行动很重要。
(2)治疗师会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要求每天做。
不合理的认知是经年累月形成的,要改变它们也需要不断的实践实践再实践。
所以认知行为治疗不是单纯的改变认知,而是在行动中体会和修正认知。
许多人只重视认知,不重视行动,结果变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变成了一个认知理论家,却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