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4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计算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4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配平及计算
课时
回顾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Fe2O3
+3
高温
CO== 2 Fe+
3 CO2
方法:观察法
原理:质量守恒定律
缺点:只适用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耗时!
化合价升降配平法
一、化合价升降配平法
只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三大原则:
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
练一练
题型一:氧化剂还原剂比例
在3Cu+8HNO3=3Cu(NO3)2+2NO↑+4H2O反应中,氧化剂
还原剂比为( C)
A.8∶3 C.2∶3
B.3∶2 D.2∶1
例3、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 mol·L-1 Na2பைடு நூலகம்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 全转化为Cl-离子,则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0—.0—2N—A
A.+2 B.+3 C.+4 D.+5
4、在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 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 比为1:3,则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 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5 B.11:3 C.3:1 D.4:1
0
+5
3 Cu + 8 HNO3
+2 +5
+2
3Cu(NO3)2 + 2NO + 4 H2O
化合价降低3 ×2
练习: KMnO4 + HCl —— MnCl2 + Cl2↑ + KCl + H2O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专项训练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专项训练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1.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检验管道是否漏氯气,化学方程式为:3Cl2+8NH3=6NH4Cl+N2,当生成160.5 g NH4Cl时,被氧化的氨水(含NH3 30%,密度为0.892 g/cm3)的体积为( B )A. 508.2 mLB. 63.5 mLC. 254.1 mLD. 127.0 mL2.m g铁屑与含有n gHNO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若m∶n=1∶3,则起氧化剂作用的HNO3的质量为( BC )A. m gB. gC. gD. g3.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

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MCE97.24) ( C )A. NO2B. NOC. N2OD. N24.在反应8NH3+3Cl2=6NH4Cl+N2中,被氧化的氨和未被氧化的氨的质量比是( B )A. 3∶1B. 1∶3C. 1∶1D. 3∶85.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 B )A. N2OB. NOC. NO2D. N2O56.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 C )A. 3∶1B. 1∶3C. 1∶2D. 2∶1(MCE92.12)7.在反应5NH4NO32HNO3+4N2+9H2O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与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北师88.31) ( B )A. 3∶5B. 5∶3C. 5∶8D. 5∶48.单质磷和浓氢氧化钾溶液共热时,生成磷化氢和次磷酸钾(KH2PO2),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D )A. 1∶1B. 5∶3C. 3∶1D. 1∶39.某含氧酸的钾盐(正盐),其化学式中有a个氧原子,所含另一种+6价元素R的原子个数为b,则0.5 mol该盐中K+的物质的量是( D )A. (a-b) molB. (2a-b) molC. (6a-2b) molD. (a-3b) mol10.向50 mL 18 mol·L-1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

高一化学必修一—9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及相关计算

高一化学必修一—9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及相关计算

例题精讲例题精讲
【例2】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

当生成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为(
A.
C.
经典点拨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原理: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一般步骤: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经典练习
步骤质
例1: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FeSO4+
2.K Cr O+
227
经典练习
例2:KClO3
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

其变化可表述为:
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式和系数填入框内内)。

经典点拨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原理: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例题精讲
24L 例1:24 mL 浓度为mL 浓度为元素Cr 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 .+6C .+2例题精讲
例2: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Na S O 22Cl -离子,则A .S 2-C .SO 定条件例3: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H 4NO 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A .5∶C .1∶例题精讲
例4:在一定条件下,和Pb 2+,则与为( )
30A .3.0mol B C .1.0mol D。

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2Na+ Cl2 = 2NaCl
化合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点燃
H2O+ CaO == Ca(OH)2
2H2O =通电 2H2↑+O2↑

CaCO3 == CaO+CO2↑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Fe+CuSO4=FeSO4+Cu
Zn+H2SO4 == ZnSO4 +H2
以 2Na + Cl2 = 2NaCl 反应为例分析:
Na
+11
பைடு நூலகம்
28
e11
7 8 2 +17 Cl
Na+ +11 2 8
8 8 2 +17 Cl-
Na+ Cl-
化合价升降原因之一:电子的得失
以 H2 + Cl2 = 2HCl 反应为例分析:
H +1 1
7 8 2 +17 Cl
H Cl
共用电子对 化合价升降原因之二: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练习
书本P27 T4、T5
4、下列变化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①_②__③___(填序号)。
①金属的冶炼
②钢铁的锈蚀
③食物的腐败
④钟乳石的形成
5.下列4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③___(填序号,
下同),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④___,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___①__②____。
只能作还原剂 既能作还原剂,也能作氧化剂 只能作氧化剂
化合价 -2
0
S
S
+4
+6
S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课程内容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考点一电子守恒思想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的应用1.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即得失电子守恒。

利用守恒思想,可以抛开繁琐的反应过程,可不写化学方程式,不追究中间反应过程,只要把物质分为始态和终态,从得电子与失电子两个方面进行整体思维,便可迅速获得正确结果。

2.守恒法解题的思维流程(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

(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题组一常规计算1.现有24 mL浓度为0.05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浓度为0.02 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

已知Na2SO3可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2 B.+3 C.+4 D.+52.Na2S 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 x 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的值为()A.2 B.3 C.4 D.5题组二多步反应得失电子守恒问题有的试题反应过程多,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也多,数量关系较为复杂,若用常规方法求解比较困难,若抓住失电子总数等于得电子总数这一关系,则解题就变得很简单。

解这类试题时,注意不要遗漏某个氧化还原反应,要理清具体的反应过程,分析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得电子数目和失电子数目。

3.取x g 铜镁合金完全溶于浓硝酸中,反应过程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8 960 mL 的NO 2气体和672 mL 的N 2O 4气体(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为17.02 g 。

高一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8B.1∶1C.3∶2D.1∶2【答案】C【解析】该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铜元素化合价变化为:0价→+2价,失电子作还原剂;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5价→+2价,得电子作氧化剂;硝酸有一部分化合价不变化,所以还有部分硝酸只起酸的作用,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知,铜全部作还原剂,有的硝酸作氧化剂,所以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2.(6分)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mL-1、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1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

(1)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

(3)得到2.54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 mL。

【答案】2:1;80%;640【解析】(1)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为氢氧化铜、氢氧化镁,故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2.54g-1.52g=1.02g,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1.02g÷17g/mol=0.06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金属提供的电子物质的量等于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令铜、镁合金中Cu、M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2x+2y=0.06、64x+24y=1.52,解得x=0.02,y=0.01,故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0.02mol:0.01mol=2:1;(2)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0.05mol,令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amol,则四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为(0.05-a)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a×1+(0.05-a)×2×1=0.06,解得a=0.04,所以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100%=80%;(3)反应后溶质为硝酸钠,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5L×14mol/L-0.04mol-(0.05-0.04)×2=0.64mol,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n(NaOH)=n(NaNO3)=0.64mol,故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0.64mol÷1mol/L=0.64L=640mL。

高一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

高一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

高一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1. )已知砒霜As2O3与Zn可以发生如下反应: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1)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As2O3在上述反应中显示的性质是。

A.氧化性B.还原性C.酸性D.碱性(3)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

(4)若生成0.1 mol AsH3,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答案】(1)(2)A(3)ZnSO4AsH3(4)0.6NA【解析】在该反应中Zn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2价,一共升高了6×2=12,Zn作还原剂,表现还原性,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ZnSO4;As的化合价由+3价变成-3价,一共降低了2×6=12,As2O3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AsH3,所以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2,AsH3和转移的电子总数之间的关系为AsH3~6e-,所以生成0.1 mol AsH3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6 mol,其个数为0.6NA。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2. 0.3 mol Cu与足量的稀HNO3完全反应时,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A.0.3 mol B.0.6mol C.0.4 mol D.0.2 mol 【答案】D【解析】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u+8HNO3(稀)=2Cu(NO3)2+2NO↑+4H2O,n(Cu)=0.3mol,所以根据方程式中二者的关系可知: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0.2mol,选项为D。

【考点】考查Cu与足量的稀HNO3发生的反应的知识。

3.某金属单质能与足量浓硝酸反应,放出NO2气体,若参加反应的金属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a,则该金属元素在反应后生成的硝酸盐中的化合价是A.+2a B.+a C.+a/2D.+a/4【答案】C【解析】设该金属为M,硝酸盐中金属M的化合价为+n,根据金属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a,得硝酸盐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nmol,生成的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是(a-n)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M失电子物质的量是nmol,生成二氧化氮硝酸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是(a-n)mol,所以(a-n)mol=nmol,解得n=a/2,答案选C。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计算(课件)高一化学教学课件习题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计算(课件)高一化学教学课件习题
___2_MnO- 4 +__6__H++__5__H2O2===__2__Mn2++__5__O2↑+__8__H2O
01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4.配平技巧
(4)缺项配平类:一般缺的为酸(H+)、碱(OH-)、水(H2O)
条件 酸性条件 碱性条件
补项原则 缺H则补H+,少O补H2O 缺H则补H2O,少O补OH-
得3e- ×2
01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2.配平方法——化合价升降法
(4)配系数——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系数, 再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其他物质
失2e-×3
没有变价的氮原子2×3
8 0
+5
+2 +5
+2
3 Zn++26HNO3 3Zn(NO3)2+2NO + 4 H2O
得3e-×2 (5)查守恒——检查电子、电荷、原子守恒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离子反应前后,阴、阳离子所带电 荷总数相等,溶液呈电中性
01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2.配平方法——化合价升降法 Zn+HNO3 (稀) Zn(NO3 )2 H2O NO
(1)标变价——标出变化的元素化合价
0
+5
+2
+2
Zn+ HNO3 Zn(NO3)2+ NO + H2O
目录
CONTENTS
01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02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学习目标
1.能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建构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认识模型。 2.能从元素价态变化的视角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新课导入
温故知新: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守恒律”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一化学必修一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这包括电子的得失和电子对的偏移。

从化合价的角度来看,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其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发生氧化反应,该元素所在的物质被氧化,作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发生还原反应,该元素所在的物质被还原,作氧化剂。

例如,在反应2Na + Cl₂= 2NaCl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 1价,钠原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钠是还原剂;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 1价,氯原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氯气是氧化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些规律值得我们注意。

比如,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这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相关计算的重要依据。

而且,在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在化学学习中,我们还需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我们可以根据化合价升降法。

先找出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确定其化合价的升降数值,然后求出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进而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最后再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金属的冶炼就是利用还原剂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电池的工作原理也与氧化还原反应密切相关,原电池就是利用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我们要深入理解其本质和规律,熟练掌握相关的计算和方程式配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后续的化学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掌握这部分知识内容。

以上就是关于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基本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加油!。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类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与载体的变化。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容易发生的是母体向外捐赠电子被称为还原,而接受电子的是氧化。

这种反应是化学常见的一种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中。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常常需要进行计算以确定各种物质在反应中的反应性和相对浓度。

计算方法有多种,以下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

首先,考虑一个简单的例子:氯化铁(FeCl3)和亚硫酸钠(Na2SO3)在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首先需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2FeCl3 + 3Na2SO3 → Fe2(SO3)3 + 6NaCl在这个反应中,氯化铁(FeCl3)发生了还原,而亚硫酸钠(Na2SO3)发生了氧化。

为了计算这个反应的浓度和反应性,需要知道初始条件和反应物浓度。

假设我们要计算的反应是在 100mL 水溶液中进行的,其中氯化铁(FeCl3)的初始摩尔浓度为 0.1 mol/L,亚硫酸钠(Na2SO3)的初始摩尔浓度为 0.2 mol/L。

那么,根据上述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系数,可以确定反应物的摩尔比例为 2:3。

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用摩尔浓度计算反应物的数量,并确定反应的浓度变化。

将摩尔浓度与体积结合,可以计算反应物的质量变化和反应物的摩尔比例。

在本例中,首先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数。

氯化铁(FeCl3)的摩尔数为 0.1 mol/L × 0.1 L = 0.01 mol,亚硫酸钠(Na2SO3)的摩尔数为 0.2 mol/L × 0.1 L = 0.02 mol。

根据配平系数,可以确定反应物的摩尔比例为 2:3。

因此,氯化铁(FeCl3)的摩尔数应为 0.01 mol × (2/3) = 0.0067 mol,亚硫酸钠(Na2SO3)的摩尔数应为 0.02 mol × (3/3) = 0.02 mol。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确定反应物的摩尔浓度。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及习题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及习题

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判断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判断和本质(1)特征:(2)本质:(3)判断:例: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①实验室制取氧气:②实验室制取氢气: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④实验室制取氯气:⑤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2、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具有发生生成还原剂——→——→——→具有发生生成氧化剂——→——→——→例1:下列各式所示的转化中,下面划线的元素被氧化的是()A、KBr →Br2B、CO2→COC、Na2SO3→Na2SO4D、KMnO4→K2MnO4例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A、CO + H2O →CO2 + H2B、3NO2 + H2O →HNO3 + NOC、2F2 + 2 H2O → 4HF + O2D、Cl2 + H2O →HCl + HClO例3:等物质的量的KClO3分别发生下述反应:①有MnO2催化剂存在时,受热分解得到氧气;②若不使用催化剂,加热至470℃左右,得到KClO4、KCl和O2。

下列关于①和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相同C、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不同D、生成KCl的物质的量相同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联系a、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如:b、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如:c、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如:4、元素的价态与氧化还原的关系(1)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只具有,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只具有,处于的元素可能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还原性。

(2)一种元素若有几种化合物,含该元素高价态的物质可作,含该元素低价态的物质可作,含的物质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3)金属单质只具有,金属阳离子具有。

非金属单质既具有,也具有。

例1、下列物质中,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A.F2、K、HCl B.Cl2、Al、H2C.NO2、Na、Br2 D.O2、SO2、H2O5、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1)氧化剂: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金属阳离子,如;高价或较高价化合物,如;过氧化物,如。

人教版高一化学上学期《专题02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与配平》精讲精练

人教版高一化学上学期《专题02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与配平》精讲精练

专题02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与配平考点精讲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1.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项目双线桥法单线桥法表示表示的是同一元素在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电子转移的结果表示的是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之间电子转移的结果含义反映了化学反应的本质及参加反应的各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关系反映的是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的关系基本步骤①标出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②在反应物到生成物之间画一个箭头,箭头出发和指向的是有化合价变化的同一元素;③分析化合价的变化,找出反应中得失电子情况(写成“a×be-”形式,a代表原子个数,b代表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个数);④将转移电子数标在线上①标出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②在被氧化的元素和被还原的元素之间画一个箭头,箭头出发是失电子的元素,指向得电子的元素;③求出电子转移的总数;④将转移电子总数标在线上举例(1)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而不是得失电子数的和。

(2)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转移的电子数与其相应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2.氧化还原反应中转化规律(1)5NH4NO32HNO3+4N2↑+9H2O(2)2KClO3+6HCl(浓)KCl+3Cl2↑+3H2O(3)H2S+H2SO4(浓)S↓+SO2↑+2H2O3.电子守恒规律(1)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总数与失电子总数相等(即电子转移守恒),表现为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与升高总数相等。

(2)应用:运用电子守恒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基本原则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步骤【典例1】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M(OH)3+10OH-+3Cl2===2MO n-4+6Cl-+8H2O则MO n-4中M的化合价是()A.+4B.+5C.+6 D.+7【答案】C【解析】由电荷守恒得n=10×1-6×12=2,方法1:根据离子中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其所带电荷数计算M化合价,MO2-4中O元素化合价为-2,则M化合价=-2-(-2)×4=+6;方法2:设M化合价为x,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3×2×[0-(-1)]=2(x-3),x=+6。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或有电子的转移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失电子)→升(化合价升高)→氧(被氧化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得电子)→降(化合价降低)→还(被还原或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注】一定要熟记以上内容,以便能正确判断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剂、还原剂在反应物中找;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在生成物中找。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规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子层数相同,原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引力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2.氧化性还原性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金属活动性越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3.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在一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若含有多种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强的物质优先参与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二)氧化还原反应的七个重要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相互联系要点一、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实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1.3.3氧化还原反应配平计算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3.3氧化还原反应配平计算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①酸性条件下:首先考虑补 H+生成 H2O,也可能补 H2O 生成 H+ ;
②碱性条件下:首先考虑补 OH—生成 H2O,也可能补 H2O 生成 OH— ;
③切勿出现补 H+生成 OH—或补 OH—生成 H+的错误状况。 检查是否质量守恒,勿漏反应条件。
归纳总结
1、一般从左配:对于一般氧化还原反应,从左边氧化剂、还原剂着手配平。 2、自变从右配:对于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从右边氧化产物、还原产物配平。 3、归中从左配:对于归中反应,一般从左边氧化剂、还原剂着手配平。 4、部分别忘加:对于部分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先配平得失电子,再加上没有变 价的部分。 5、对于缺项的离子方程式,酸性环境配氢离子、碱性环境配氢氧根、没有明确 说明条件,反应物配水,生成氢离子或氢氧根。
C+HNO3(浓)==△===NO2↑+CO2↑+H2O
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基本原则
(1)得失电子守恒: 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2)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3)电荷守恒:离子反应前后,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步骤
答案:(1)3 6 5 1 3 (2)3 6 2 1 3 (3)1 3 3 3 1 (4)1 1 1 4
练习1、用正向配平法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KMnO4+ HCl
KCl+ MnCl2+ H2O+ Cl2↑
2;16;2 ;2;8;5
① Fe2+ + MnO4— + H+ → Mn2+ + Fe3+ + 5;1;8 ;1;5;4
6.陌生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word完整版)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word完整版)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①Mn2++S2O82一+H20 ——SO42_+MnO 4一+ _______②Zn+ H++ NO3一——Zn2++NH 4++ _____________③KMnO 4+K2SO3+ _______ ——K2MnO 4+K2SO4+H 2O8•关于字母型方程式的配平①Cl m+OH Cl +ClO n +H 2O②NaS x+NaClO+NaOH ——Na2SO4+NaCl+H 2O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练习①KI+KMnO 4+H2SO4——I2+K2SO4+MnSO 4+H2O②MnO4一+c「+H+——Mn2++Cl2 f +HO③FeS+HNO 3——Fe(NO3)3+H 2SO4+NO? +H2O④K2Cr2O7+SO2+H 2SO4 ——Cr2(SO4)3+K 2SO4+H2O⑤P+HClO 3+H2O ——HCl+H 3PO4⑥BrO 3^ +Br「+ ——B3+H2O⑦Cr2(OH)4+ClO _+OH 一——CrO42一+C「+H2O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简单计算1、部分氧化和部分还原的计算:要注意参加反应的量不一定完全是被氧化、或被还原的量,或一种物质由于歧化, 有一部分被氧化,而另一部分被还原。

2、利用电子守恒的计算:即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或化合价升高总数等于化合价降低总数)的关系,列代数式求解。

如求元素的化合价。

主要类型:1、氧化还原反应中各中量比例的计算例1:在反应KClO a+6HCl=KCl+3Cl 2 f +3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 3B、1: 5 C 、5: 1D、1: 1例2、在4Zn+1OHNO==4Zn (NQ)2+NHNO+3HO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4: 1B1: 4C9: 1D1: 9 2、得失电子守恒A.3 : 1B.1 : 3C.1 : 2D.2 : 16 •能从水溶液中还原6moIH +的是()A 2moIFeB 6moIOHC 6moIID 6moILi7.实验室制Cl2反应为4HCI(浓)+ MnO2MnCD+ CI2 T+ 2出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还原剂是HCI,氧化剂是MnO2B .每生成ImoICI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C.每消耗ImoIMnO 2,起还原剂作用的HCI消耗4molD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I时,生成标准状况下CI2的体积为11.2 L8 CI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IO2: 2KCIO3 + H2C2O4 + H2SO42CIO2T + K2SO4 + 2CO2 T + 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KCIO3在反应中是还原剂B . 1moIKCIO3参加反应,在标准状况下能得到22.4 L气体C.在反应中H2C2O4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 . ImoIKCIO 3参加反应有1moI电子转移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mL浓度为0.05moI/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I/L的K262O7溶液完全反应,贝U Cr元素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10. 溴酸钾和溴化钾在酸性溶液中反应,溴元素完全转化为单质溴,试写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该反应中,mol的溴酸钾中含有mg溴元素,它能(填氧化或还原)mol的(填写离子或物质名称)11 .用0.1moI/L的Na2SO3溶液30mL,恰好将2X 10「3mol的XO 4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 + 1B. + 2C. + 3D. + 412.在一定条件下,RO 3n「和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RO3n_ + 61 _ + 6H + = R_ + 3" + 3H 2O .(1 )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

高一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2MOy x-+5S2-+16H+=2M2++5S↓+8H2O,则MOyx-中的M的化合价为()A.+3B.+4C.+6D.+7【答案】D【解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可得y=4;根据电荷守恒可得-2x-10+16=4,解得x=1;由于在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可得MOyx-中的M的化合价为+7价。

因此选项是D。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中的守恒的知识。

2.次磷酸钠(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

(1)化学镀镍的溶液中含有Ni2+和H2PO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以下镀镍反应:① Ni2+ + H2PO2-+ → Ni+ H2PO3-+② 6H2PO2- +2H+→2P+4H2PO3-+3H2↑请配平反应式①。

(2)反应式①中还原剂是,被还原元素是。

(3)反应②中,若生成1 mol H2PO3-,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4)从二个反应分析,若生成1mol Ni和1mol P,同时有 mol H2PO3-生成。

(5)完成下列各小题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碱金属与O2反应生成氧化物较复杂,有普通氧化物(如K2O)过氧化物(如K2O2)还有超氧化物和臭氧化物等。

要制备碱金属的普通氧化物一般是用碱金属还原对应的过氧化物、硝酸盐或亚硝酸盐。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式:①钠与过氧化钠反应②钾还原硝酸钾,同时还产生了一种单质气体【答案】(1)Ni2++H2PO2+H2O=Ni+H2PO3+2H+(2) H2PO2Ni (3)2mol (4)3 (5)①2Na+Na2O2= 2Na2O②10K+2KNO3=6K2O+N2【解析】观察反应式1可知镍从+2价变成0价,化合价降了2,H2PO2-中的P为+1价变为H2PO3-中的P+3价,化合价升了2,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的原则,在镍和H2PO2-不需要乘以任何的数。

再据原子个数守恒可知,左边反应物只有两个氧,而右边有三个,因此在反应物中肯定还有一个氧原子,而题目中说,该反应时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所以反应物中应该是水参与了反应,所以可以得出Ni2++H2PO2+H2O=Ni+H2PO3+2H+H2PO2-中P化合价升高,因此做还原剂,而Ni2+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所以被还原的元素是镍6H2PO2- +2H+→2P+4H2PO3-+3H2↑ 6H2PO2-中6个P的化合价由+1变成2个0价的P和4个+3价的4H2PO3中的P,因此生成4摩尔的H2PO3-电子转移是4乘以2,则生成1摩尔的H2PO3-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2摩尔。

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数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数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数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基本的类型之一。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氧化数会发生变化。

氧化数是用来表示元素的氧化态或还原态的数值。

在计算氧化数时,需要根据元素的电子结构和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位置来确定。

一、氧化数的定义和基本规则氧化数通过一定的规则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规则:1. 原子的氧化数为0:在一个元素以原子形式存在时,其氧化数为0,例如,氧分子(O2)中的氧气,氮分子(N2)中的氮气等。

2. 单质的氧化数为本身的电荷数:在单质化合物中,每个元素的氧化数等于其电荷数。

例如,在NaCl中,氯原子的氧化数为-1,钠原子的氧化数为+1。

3. 离子的氧化数等于离子的电荷数:在离子化合物中,每个离子的氧化数等于其电荷数。

例如,在MgCl2中,镁离子的氧化数为+2,氯离子的氧化数为-1。

4. 氢的氧化数为+1,但在金属氢化物中为-1:在大多数化合物中,氢的氧化数为+1。

然而,在金属氢化物中,例如氢化钠(NaH)中,氢的氧化数为-1。

5. 氧的氧化数为-2,但在过氧化物中为-1:在大多数化合物中,氧的氧化数为-2。

然而,在过氧化物中,例如过氧化氢(H2O2)中,氧的氧化数为-1。

基于上述规则,可以通过确定其他元素的氧化数来计算元素的氧化数。

二、计算氧化数的例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上述规则,以下给出一些计算氧化数的例子。

1. 计算Cl2O7中氯的氧化数:由于氧的氧化数为-2,并且氯原子的总氧化数为0,可以设氯的氧化数为x,那么有2x+7*(-2) = 0。

解方程可以得到2x = 14,因此氯的氧化数为x = 7。

因此,Cl2O7中的氯的氧化数为+7。

2. 计算KMnO4中锰的氧化数:由于氧的氧化数为-2,并且锰原子的总氧化数为0,可以设锰的氧化数为x,那么有x + 4*(-2) = 0。

解方程可以得到x = 8,因此锰的氧化数为+8。

因此,KMnO4中的锰的氧化数为+8。

3. 计算SO4^2-中硫的氧化数:在SO4^2-中,氧的氧化数为-2,因此4个氧原子的总氧化数为4*(-2) = -8。

高一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

高一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

高一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1.某100mL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其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向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微热,待充分反应后,试求产生气体的体积以及Cu2+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V(NO)=" 0.336" L c(Cu2+) =" 0.225" mol/L【解析】硝酸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Cu+8H++2NO3-=3Cu2++2NO↑+4H2O,n(H+)=0.1L×0.4mol/L+0.1L×2×0.1mol/L=0.06mol;n(NO3-)= 0.1L×0.4mol/L=0.04mol;n(Cu)=1.92g÷64g/mol=0.03mol,由于在反应方程式中n(Cu): n(H+):n(NO3-)=3:8:2,所以H+不足量,发生反应产生的物质应该以H+为标准,n(NO): n(H+)=2:8=1:4,所以n(NO)=0.06mol÷4=0.015mol,V(NO)="n·Vm=0.015mol×22.4L/mol=0.336" L;n(Cu2+):n(H+)=3:8,所以n(Cu2+)=(3÷8)×0.06mol=0.0225mol,c(Cu2+) =" n÷V=0.0225mol" ÷0.1L="0.225" mol/L。

【考点】考查反应物有过量时的离子方程式的计算的知识。

2.在50 mL a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入6.4 g Cu,固体全部溶解,且还原产物只有NO2和NO。

将反应后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测得c(NO3-)=4 mol·L-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1:在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3B、1:5C、5:1D、1:12、在4Zn+10HNO3==4Zn(NO3)2+NH4NO3+3H2O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4:1B 1:4C 9:1D 1:93、实验室将NaClO3和Na2SO3按物质的量比2:1倒入烧瓶中,用水浴加热,同时滴入H2SO4溶液,产生棕黄色的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A Cl2 B Cl2O C ClO2D Cl2O34、在某温度下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其产物中NaClO、NaClO3、NaCl、H2O经过分析,ClO—、ClO3—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被氧化的氯和被还原的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4:1 C、1:4 D、5:15、关于反应K37ClO3+6H35Cl=KCl+3Cl2↑+3H2O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KCl中含有35ClB. KCl中含有37ClC. 生成物Cl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71 D. 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e-6、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绿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

其变化可个表述为: KClO3+HCl(浓)=KCl +ClO2↑+Cl2↑+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式填入括号内)(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填写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3)产生0.1mol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4)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_______倍。

强化训练:1、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和 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7B、1:9C、1:5D、2:92、在MnO2+4HCl(浓)MnCl2+Cl2↑+2H2O,在反应中起酸性和起还原性作用的HC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4B 1:2C 2:1D 1:13、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A.1︰1︰1B.2︰2︰1C.2︰3︰1D.4︰3︰24、实验室将NaClO3和Na2SO3按物质的量比2:1倒入烧瓶中,用水浴加热,同时滴入H2SO4溶液,产生棕黄色的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A Cl2 B Cl2O C ClO2D Cl2O35、某溶液中Cl-、Br-、I-三者物质的量之比是2:1:6,通入一定量的Cl2,当反应完成后,该比值变为4:1:4,则反应的Cl2与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2 B.1:3 C.1:4 D.1:66、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3 Cl2 + 6 FeI2= 2FeCl3+ 4 FeI3B.Cl2+ FeI2= FeCl2+ I2C.Co2O3+ 6 HCl = 2CoCl2+ Cl2↑+ 3H2O D.2Fe3+ + 2I—= 2Fe2+ + I27、24mL浓度为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A +6B +3C +2D 08、将 M 摩的Cu2S 跟足量稀 HNO3反应,生成Cu(NO3)2、H2SO4、NO、H2O,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A.4M mol B.10M mol C.10 M /3 mol D.2 M /3 mol9、用0.1 mol / L的Na2SO3溶液30 mL,恰好将2×10-3 mol的XO4—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 +1B. +2C. +3D. +410、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

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3B. 2∶3C. 1∶1D. 4∶311、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

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为()A.N2O B.NO C.NO2D.N212、在一定条件下,硫酸铵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4)2SO4=N2↑+6NH3↑+ 3SO2↑+SO3↑+7H2O,当有1mol电子转移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有0.5mol硫原子被还原 B.有1/3mol氮原子被氧化C.有2/3mol硫酸铵分解 D.有0.75mol二氧化硫生成13、已知Cl2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有NaClO、NaClO3、NaCl,若生成的NaCl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时,则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5:1 B.1:5 C.5:9 D. 9:514、X、Y、Z、W、Q 均为含氮的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换关系(未配平): (1) X→W+O2 ; (2) Z+Y+NaOH→H2O+W (3) Y+SO2→Z+SO3(4) Q+Y→Z+H2O(5) X + Cu + H2SO4(浓)→ Cu2+ + Y +SO42-则这五种化合物中氮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为()A. X Y Z W QB. X Z Y Q WC. X Y W Z QD. W X Z Q Y15、(14分)由于氯气对饮用水消毒会使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氯代,生成有机含氯化合物,于人体有害,世界环保联盟即将全面禁止这种消毒方法,建议采用具有强氧化性的高效消毒剂二氧化氯。

ClO2极易爆炸,生产和使用时尽量用惰性气体稀释,避免光照和震动或加热。

⑴在ClO2分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⑵欧洲一些国家用NaClO3氧化浓盐酸来制取ClO2,同时有氯气生成,且氯气体积为二氧化氯的一半。

表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我国广泛采用干燥空气稀释的氯气,通入填有固体氯酸钠的柱内制得ClO2,表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和欧洲的方法相比,我国这一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⑷在酸性溶液中,用草酸钠(Na2C2O4)还原氯酸钠也可制得ClO2,表示这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此法的优点是。

典型例题:例1:C 例2:D 例3:C 例4:C 例5:B 例6:D 例7:A例8:(1)2 4 2 2 1 2 H2O (2) ②(3)0.2 (4)2.63强化训练:1、A2、D3、B4、C5、D6、A7、D8、C9、D 10、A 11、A 12、D13、C 14、C15、⑴ClO2分子中的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Cl为+4价。

⑵2NaClO3+4HCl=Cl2↑+2ClO2↑+2NaCl+2H2O。

⑶2NaClO3+Cl2=2ClO2+2NaClO,优点是生成的ClO2中不含有Cl2杂质。

⑷2ClO3–+C2O42–+4H+=2ClO2↑+2CO2↑+2H2O,依据题给信息,此法的优点应是生成的ClO2可被CO2稀释,防止ClO2爆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