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二十九种对法
对联对仗口诀大全
对联对仗口诀大全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是由两个意义相对应、形式相对称的句子组成。
对仗口诀则是指对联中句子的字数、字形、韵律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对仗关系。
下面是一些对联对仗口诀的大全,供大家参考和欣赏。
1. 句分三句七字韵,字相对仗意相对。
这句对联的句子分为三句,每句七字,句子之间形成明显的对仗关系,字形相对称,意义相对应。
2. 一仄一平句平仄,两仄一平句平平。
这句对联的韵律是一仄一平、两仄一平,句子之间的平仄关系呈现出对称的结构。
3. 简单明了两仄平,五言绝句典范成。
这句对联的特点是简单明了,句子中有两个仄声与一个平声,体现了平仄关系的对称性。
并且使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达到了典范的效果。
4. 七言绝句高山水,句句平仄字字对。
这句对联使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描绘了高山水的景色。
每句的平仄关系形成了对称,每个字之间呈现出对仗的关系。
5. 十字口诀字字对,平仄相生仄平生。
这句对联的口诀表达了对联的特点,每个字都呈现出对仗的关系,平仄关系相生,形成了平仄对称的结构。
6. 一对对联双倍美,平仄对仗字字清。
这句对联表达了对联的美感,两个句子相互呼应,平仄对仗的关系清晰明了,给人以双倍的美感。
对联对仗口诀大全中的这些例子展示了对联的形式美和艺术韵味。
每个字、每个句子之间的对仗关系都体现了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对称的审美观念。
通过欣赏和学习对联对仗口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对联对仗口诀一览表文档
对联对仗口诀一览表文档
嘿,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份超有趣的对联对仗口诀一览表文档。
平仄也很重要哟!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读起来那叫一个顺口,有节奏感。
想象一下,像唱歌一样,好听得很呢!
词性也要相对应,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比如“花”对“草”,“跑”对“跳”,是不是很简单又好玩?
还有哦,内容也要有关联。
不能上联说东,下联说西,得相互呼应,有个主题在里头。
再给大家举几个例子瞅瞅。
“春风吹绿柳”,那下联可以是“秋月照黄花”,是不是很妙?
还有“青山横北郭”,下联“白水绕东城”,是不是特别有意境?
呀,对联对仗就像是一场文字的游戏,咱们得玩得精彩,玩出花样。
只要记住这些口诀,多练习练习,咱们也能写出漂亮的对联来。
朋友们,赶紧试试吧,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对联高手哟!怎么样,这份对联对仗口诀一览表文档有没有让你心动呀?。
对联的对仗
对联的对仗2、以格律论对,可以分为工对、宽对和邻对。
(1)工对:一副对联,如果做到了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奏对拍,再加上平仄对立,没有不规则重字,就可以认定为工对。
成都青羊宫八挂亭联:西出函关佛子拜;东来鲁国圣人参。
该联是写老子的。
老子西出函谷关,关令尹留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为周柱下史时,孔子曾向老子问礼。
词性、结构、节奏都是一致的,平仄又合乎联律要求(只有“佛”字为古入声,但处在非音步位置,不论),又没有出现不规则重字,堪称工对。
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联:水面文章风写出;山头意味月传来。
上下联的词性、结构、节奏完全一致,平仄无一字不对(“出”字古入声),属工对。
(2)宽对:如果不能完全做到工对,在某方面有宽松之处,就是宽对。
请看李渔题武汉老子祠联:天下名山僧占多,还须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上好话佛说尽,又谁知五千妙论书自尊师。
此联的词性,只有一处有问题,就是上联“吾”为代词,下联“自”为介词。
平仄的问题较多:“峰”、“吾”失替;“上”、“话”、“说”失替;“知”、“千”失替,“论”、“自”失替;“下”、“上”失对;“占”、“说”失对;“留”、“知”失对。
特别是下联第一分句,七字全部为仄声(“佛”、“说”古入声),是非常罕见的。
所以此联虽然是出自大家之手的名联,只能算宽对。
淮安周恩来故居联:擎马列旗帜,佐革命伟业,丰功巍巍留青史;抱云水襟怀,持松柏气节,盛德昭昭映碧河。
联意自不必说,此联词性、结构、节奏均无问题。
平仄的问题较大。
从全联的用字看,属古声联。
上联“列”与“帜”失替,“命”与“业”失替;下联“柏”与“节”失替。
“列”与“水”失对,“命”与“柏”失对,“业”与“节”也失对。
只能算宽对。
工和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标准、界限。
既使今人视为工对的联,在古人看来却可能是宽对,这里的关键是标准不同。
在名词的使用上,古人严,今人宽。
今人认为,只要是名词就可成对;而古人则将名词是分为三十个小门类,必须小门类的字词相对才算工。
学习对联,这里有口诀!
学习对联,这里有口诀!对联口诀:名对名,动对动,实对实来虚对虚,数字上下两相望,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之间莫有虫子(重字)现。
一声二声我说平,(指汉语拼音中的一声和二声,如烟YAN1,言YAN2)三声四声他言仄。
(指汉语拼音中的三声和四声,如眼YAN3,燕YAN4)上句我用仄作尾,下联他以平来结。
三平尾,三仄尾,(指上联或下联中,最后的三个字)对联忌讳不可要。
一三五位可不论,(一三五,指上联或下联中,排位是奇数的字)二四六字巧分明。
(二四六,指上联或下联中,排位是偶数的字)一三五,天下汉字任我用。
二四六,他说平来我说仄,他说仄来我说平。
细敲平仄费心机,朗朗上口成好联。
对联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
创作对联、欣赏对联,都必须懂得对联的格律。
格者,形式也,指字词对偶、句子法格、节奏等;律者,音韵也,指平仄排列之规律。
换句话说,对联的格律就是根据对联自身的特点,对字句、对偶、平仄、句式、句型和上下联相关各个方面之组合方法的格式规律。
对联的格律要求极严,对仗严谨。
对联的基本格律,离不开如下六要素:字句相等、句式相称、平仄相谐、词类相当、结构相应、内容相关:1、字句相等。
除了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修辞效果外,要求在同一联中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因对联有单句、双句、多句之分,上下联不仅总的字数要相等,每个句子字数也要相等。
当然,字句、字数要求相等不是单纯的“凑字数”,还要求句子语意完整。
2、句式相称。
一个完整的句子所表达的语言,是由多个字词和词组构合而成的。
在句子中,一个单词或词组是一个音步,也称“节奏点”。
对联句子的“句式相称”,要求上下联节奏一致,如我创作的对联“苍山玉水云峰碧;洱海金花雪月光”,上下联均为二二二一句式,而对联“冬临树未老;秋至叶方红”则上下联同为二一二句式。
3、平仄相谐。
对联与其他文体的区别在于结构,对联结构是声律结构,不是语法结构,亦即句内和句间的平仄序列关系。
对仗29式
来源:《中国对联艺术》作者:苍舒二十九种对1、的名对(又名正对、切对)的名对者,正也。
凡用文章,正正相对。
上句安天,下句安地;上句安山,下句安谷;上句安东,下句安西;上句安南,下句安北;上句安正,下句安斜;上句安远,下句安近;上句安倾,下句安正。
如此之类,名为的名对。
初学作文章,须作此对,然后学其余也。
例句:东圃青梅发,西园绿草开;砌下花徐去,阶前絮缓来。
元兢曰:正对者,尧年、舜日:尧舜皆古之圣君,名相敌,此为正对;上用松桂,下用蓬蒿,松桂是佳木,蓬蒿是恶草,此非正对也。
2.隔句对(后人把它叫作扇格对)隔句对者,第一句与第三句对,第二句与第四句对,如此之类,名隔句对。
诗曰: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
释曰:第一句昨夜与第三句今朝对,越溪与逾岭对;第二句含悲与第四句抱笑对,上兰与长安对,句为隔句对。
3.双拟对。
双拟对者,一句之中所论。
假令第一字是秋,第三字亦是秋,二秋拟第二字,下句亦然。
如此之对名双拟对。
诗曰:夏暑夏不衰,秋荫秋来归;炎至炎难却,凉消凉亦追。
按:“拟”的意思是似,比。
意指第一第三两个重复出现的字,字义基本相同,所以也以意思相同的两个字去对,故称“准拟成对”。
这一格相当于修辞中的“间隔反复格”。
4.联绵对联绵对者,不相绝也。
一句之中,第二第三字是重字,即名为联绵对。
上句如此,下句亦然。
诗曰:看山山已峻,望水水仍清;听蝉蝉响急,思乡乡别情。
或曰:朝朝、夜夜、灼灼、菁菁、赫赫、辉辉、汪汪、落落、索索、萧萧、穆穆、堂堂、巍巍、诃诃,如此之类名联绵对。
按:联绵又作连绵。
什么叫做连绵?本来的意思是一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面不能分割开的词——即指单纯词——如:饕餮、犹豫、仿佛、彷徨,都是不能分开解释的由两个音节组成的单纯词。
这格用“联绵”两字,显然与“连绵词”意义无关。
这一格便是修辞格中的连续反复格,即由可独立运用的和解释的、意义同一的单音调,连着运用,即属此格。
曾经有人把此格称为“巧变对”,但从所举的诗例看,“巧变对”不是这一格,而应是“双拟对”这一格。
对联教程:十分钟说透对仗那些事
对联的核心特征是对仗,但是对仗出现得比对联早多了。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可以说这种对仗之美是中国人的传统审美,甚至超越了文学的范畴。
在对联出现之前,先秦的《诗经》《左传》都有大量对仗,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又如“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等等。
再之后,律诗和骈文自不必说,对仗是它们的“必选科目”,而散文和古体诗也不乏对仗的因素。
至于对联,则是将这种对仗美发挥到极致,成为一种以对仗为核心的独立文体。
那么,什么是对仗,怎样在创作中应用对仗呢?这个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对仗与对偶大同小异,恐怕连小学生都懂,难道还有什么需要研究的吗?可惜事实是残酷的,很多人对对仗的理解似是而非,应用起来更是错漏百出,甚至有不少人用自己僵化的对仗观念去衡量他人作品,那真是误己误人了。
鉴于此,我想非常有必要认真梳理一下对仗的概念以及应该怎样运用对仗。
需要说明的是,我没有文字学、修辞学、语法学的科班功底,以下只是从实际创作的角度出发,在古人律诗或对联作品的基础上,谈一些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想来是有不少不严谨的地方,也只好勉强开解自己“虽不中亦不远矣”吧。
词性与结构如果用现代汉语解释对仗的特点,应该可以概括为“词性相近”。
“词性”是现代汉语的总结,古人没有这个概念,如果生搬硬套,难免似是而非。
但是介于加入“词性”的概念便于理解,所以在初学阶段可以暂时性引进。
不过千万不可拘泥,这就像一根拐棍,当能够正常走路之后,就一定要坚决地抛开它。
因此,这里不说“词性相同”而说“词性相近”。
现代汉语将词性分为以下几类:实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代词、数词、量词虚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叹词相同词性肯定是可以形成对仗的,我们要研究的是对仗的边界。
首先看最重要的名词。
直观来看,名词和代词肯定可以相对,比如“海阔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天”是名词,“我”是代词。
如何对对联基本技巧
如何对对联基本技巧
如何对对联基本技巧如下:
一、上下联字数相等。
对联起码每联4个字,7个字的居多,12个字以上的称为长联,比较少。
二、平仄相协,即平对仄,仄对平,这样读起来和谐,不会拗口。
但单数字位可以不拘平仄,双数字位必须严格遵守,这叫做“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三、词性相对。
总的来说,是虚词对虚词(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实词对实词。
虚词的字数很少,实词的字数最多。
例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名词中如果能再分细一点就更工整,例如人名对人名、地理对地理,天文对天文,颜色对颜色,动物对动物等。
至于在用字方面,凡上联用过的字,下联不能再用。
对仗的种种类格 - 对联创作要点 -
对仗的种种类格- 对联创作要点-关于对仗的讲究,古人总结出许多类格。
《文心雕龙》说对仗有四种对,即言对、事对、正对、反对。
《诗苑类格》说:唐上官游韶谓诗有六对。
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对,花叶草茅是也;三曰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五曰叠韵对,彷徨放旷是也;六曰双拟对,春树秋池是也。
后来,这种对仗类格日渐增加,《文镜秘府论》综合元兢《髓脑》的六种对,皎然《诗议》的八种对及崔氏《唐朝新定诗格》的三种对,合而为二十九种对。
这二十九种对中,或许由于千载以前在海外写定,或许辗转传抄,错误脱漏之处很多。
因此有些例句,使人感到义例不明,无所适从。
另外,前人所流传下来的各种对仗类格,有的是属讲究如何字面对仗的;有的是属于琢磨句式对仗的。
为便于理解,现在将它们分为用字对仗法与琢句对仗法,分述如下。
(一)用字对仗法1.正名对──又名的名对、名正对正名对的特点在于正。
凡作对联,正正相对。
上句安天,下句安地;上句安山,下句安谷;上句安东,下句安西;上句安南,下句安北。
像这样的对仗称为正名对。
初学对联,宜用正名对。
如:东圃青梅发,西园绿草开。
上联中的东与西。
园与圃、青与绿、梅与草、开与发都是正名对。
又如:送酒东南去,迎琴西北来。
迎、送与去、来都是广义词,东南、西北都属于方位词的范畴,所以是正名对。
又如: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云光鬓里薄,月影扇中新。
2.双拟对所谓双拟对是在上下两联中,以一物比拟另一物,即比、兴的比。
如:议月眉欺月,论花颊胜花。
上联中有两个月字,中间隔以眉欺二字;下联提到两个花字,中间嵌入颊胜二字。
字虽重复出现,但却是两个复合词中的主要成分。
有独立的意义。
而上下两联,用了两个比喻,所以叫双拟。
又如:夏暑夏不衰;秋阴秋未归。
3.叠字对,又称连珠对,或联绵对。
如:望日日已晚;怀人人下归。
烟离离万代,雨绝绝千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
像这样一文再读,二字双来,语意联绵,则称叠字对、连珠对或联绵对。
对仗的种种类格-对联知识
对仗的种种类格-对联知识关于对仗的讲究,古人总结出许多类格。
《文心雕龙》说对仗有四种对,即言对、事对、正对、反对。
《诗苑类格》说:唐上官游韶谓诗有六对。
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对,花叶草茅是也;三曰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五曰叠韵对,彷徨放旷是也;六曰双拟对,春树秋池是也。
后来,这种对仗类格日渐增加,《文镜秘府论》综合元兢《髓脑》的六种对,皎然《诗议》的八种对及崔氏《唐朝新定诗格》的三种对,合而为二十九种对。
这二十九种对中,或许由于千载以前在海外写定,或许辗转传抄,错误脱漏之处很多。
因此有些例句,使人感到义例不明,无所适从。
另外,前人所流传下来的各种对仗类格,有的是属讲究如何字面对仗的;有的是属于琢磨句式对仗的。
为便于理解,现在将它们分为用字对仗法与琢句对仗法,分述如下。
(一)用字对仗法1.正名对──又名的名对、名正对正名对的特点在于正。
凡作对联,正正相对。
上句安天,下句安地;上句安山,下句安谷;上句安东,下句安西;上句安南,下句安北。
像这样的对仗称为正名对。
初学对联,宜用正名对。
如:东圃青梅发,西园绿草开。
上联中的东与西。
园与圃、青与绿、梅与草、开与发都是正名对。
又如:送酒东南去,迎琴西北来。
迎、送与去、来都是广义词,东南、西北都属于方位词的范畴,所以是正名对。
又如: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云光鬓里薄,月影扇中新。
2.双拟对所谓双拟对是在上下两联中,以一物比拟另一物,即比、兴的比。
如:议月眉欺月,论花颊胜花。
上联中有两个月字,中间隔以眉欺二字;下联提到两个花字,中间嵌入颊胜二字。
字虽重复出现,但却是两个复合词中的主要成分。
有独立的意义。
而上下两联,用了两个比喻,所以叫双拟。
又如:夏暑夏不衰;秋阴秋未归。
3.叠字对,又称连珠对,或联绵对。
如:望日日已晚;怀人人下归。
烟离离万代,雨绝绝千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
像这样一文再读,二字双来,语意联绵,则称叠字对、连珠对或联绵对。
经典对子大全_有趣对子集锦
经典对子大全_有趣对子集锦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想要了解精彩的对子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经典对子大全_有趣对子集锦,希望大家喜欢。
经典对子大全千对百,两对三,地北对天南。
佛堂对仙洞,道院对禅庵。
山泼黛。
水浮蓝,雪岭对云潭。
凤飞方翙翙,虎视已眈眈。
窗下书生时讽咏,筵前酒客日耽酣。
白草满郊,秋日牧征人之马;绿桑盈亩,春时供农妇之蚕。
将对欲,可对堪,德被对恩覃。
权衡对尺度,雪寺对云庵。
安邑枣,洞庭柑,不愧对无惭。
魏征能直谏,王衍善清谈。
紫梨摘去从山北,丹荔传来自海南。
攘鸡非君子所为,但当月一;养狙是山公之智,止用朝三。
中对外,北对南,贝母对宜男。
移山对浚井,谏苦对言甘。
千取百,二为三,魏尚对周堪。
海门翻夕浪,山市拥晴岚。
新缔直投公子纻,旧交犹脱馆人骖。
文在淹通,已咏冰兮寒过水;永和博雅,可知青者胜于蓝。
悲对乐,爱对嫌,玉兔对银蟾。
醉侯对诗史,眼底对眉尖。
风飁飁,雨绵绵,李苦对瓜甜。
画堂施锦帐,酒市舞青帘。
横槊赋诗传孟德,引壶酌酒尚陶潜。
两曜迭明,日东生而月西出;五行式序,水下润而火上炎。
如对似,减对添,绣幕对朱帘。
探珠对献玉,鹭立对鱼潜。
玉屑饭,水晶盐,手剑对腰镰。
燕巢依邃阁,蛛网挂虚檐。
夺槊至三唐敬德,栾棋第一晋王恬。
南浦客归,湛湛春波千顷净;西楼人悄,弯弯夜月一钩纤。
逢对遇,仰对瞻,市井对闾阎。
投簪对结绶,握发对掀髯。
张绣幕,卷珠帘,石碏对江淹。
宵征方肃肃,夜饮已厌厌。
心褊小人长戚戚,礼多君子屡谦谦。
美刺殊文,备三百五篇诗咏;吉凶异画,变六十四卦爻占。
清对浊,苦对咸,一启对三缄。
烟蓑对雨笠,月榜对风帆。
莺睍睆,燕呢喃,柳杞对松杉。
情深悲素扇,泪痛湿青衫。
汉室既能分四姓,周朝何用叛三监。
破的而探牛心,豪矜王济;竖竿以挂犊鼻,贫笑阮咸。
能对否,圣对贤,卫瓘对浑瑊。
雀罗对鱼网,翠巘对苍崖。
红罗帐,白布衫,笔格对书函。
蕊香蜂竞采,泥软燕争衔。
关于《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的研究
关于《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的研究关于《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的研究天津刘锋楹联的对仗方法大都源于诗歌中的对仗,因此探讨诗歌的对仗方法对促进楹联创作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诗歌发展史中,诗歌从不讲对仗的古体诗发展到讲究对仗的格律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对仗方法的研究开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所谓沈(约)、陆(厥)、王(昌龄)、元(兢)。
也有人认为对仗方法的研究开始于三国时的魏国,传魏文帝有《诗格》一书,总结了8种对仗方式。
唐诗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因此对仗方法的研究也得到蓬勃发展。
上官周曾总结出6种对仗方式,〝诗有六对〞(据梁桥《冰川诗式》) 。
另外:王昌龄有《诗格》、元兢有《诗髓脑》,皎然有《诗议》,李峤有《诗评格》,崔融有《唐朝新定诗格》等,但这些著作大多失传。
这些书所讲的对仗方式种类很多,有同有不同,日本空海大師在《文镜秘府论》中对此作了蒐集,采用〝弃其同者,撰其异者〞的方式,得到29对种仗。
也因为此,这些书的零金碎玉赖以保存,功在历史,功不可沒。
空海大師即弘法大师,又称遍照金刚,曾从日本国入大唐学习,由唐归国,作《文镜秘府论》,全书包括序言,天卷、地卷、东卷、南卷、西卷、北卷几个部分。
其中和对仗相关的是东卷部分的《论对》、《二十九种对》和北卷部分的《论对属》。
《文镜秘府论》遗脫、讹错俱存,有些内容过于简单,有些则不易理解。
王利器先生作《文镜秘府论校注》,引用大量典籍,校勘严肃,注解浩繁,启益后人。
本文就是读《文镜秘府论校注》的一些心得。
对《文镜秘府论校注》中的29对种仗方法进行仔细分析,作进一步综合归纳,大致可分为四类。
这四类即:第一类是基本对仗;第二类是技巧对仗,含双声叠韵对和重字对;第三类是非典型对仗,含交络对、自对、借对、偏对、意对;第四类是隔句对。
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一. 基本对仗基本对仗包括:的名对、平对、奇对以及同对、异类对、邻近对,背体对,含境对八种对仗。
其中的名对、邻近对、背体对是基础,提倡奇对和异类对,追求含境对,减少平对,避免同对。
对联对仗的十七种方法
对联对仗的十七种方法很多人在写对联的时候不考虑对联的原有的写作规则,但从自身的意愿进行创作,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伦不类毫无新意,论及对仗之方法,不论选择何种对仗形式,皆必须注意如何构思,如何用字、措词、造句,诗意方能贯串。
其词意方面,有取其相对者,如:“悲”对“喜”、“善”对“恶”、“新”对“旧”等,有取其相似者,如“天长”对“地久”、“父慈”对“子孝”等,有取其相关者,如“江风”对“海雾”、“狂风”对“骤雨”、“珊瑚”对“玳瑁”、“青草地”对“白云天”等。
然词性方面,宜取其相同者方能成对。
我国文法上之词性,共分九种,称之为“九品词”。
其中名词、代名词为实字类,其它动词、状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助词等为虚字类。
亦有将动词与状词列入实字类者。
诗中所用以名词、代名词、动词、状词居多,副词、介词、连词较少,至如叹词与助词等则更少。
对偶即是一联两句之中,其句型与词性之排列相同也。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状词对状词。
且其词句之组成型态,亦应相同。
如单字词与单字词相对,双字词与双字词相对,三字词与三字词相对等。
于今且将前人常用之对法,举其可为模范者,说明于下,以为初学者之参考。
一、实字对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杜甫:和贾至早朝大明宫)诗中对仗以实字居多,故称为“实字对”。
二、虚字对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沉无计水东流;诗中对仗以虚字居多,故称为“虚字对”。
三、错综对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之八)柳絮打残连夜雨,桃花吹散五更风;此种对法,即前章所谓之“倒装句”法。
四、连珠对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王绩:野望)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杜甫:滟滪)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杜甫:暮归)此即“迭字”对法。
五、人物对黄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门前五柳春;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对中以“人物”之典故为主轴。
对联平仄技巧口诀
对联平仄技巧口诀对联平仄技巧口诀名对名,动对动,实对实来虚对虚,数字上下两相望,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之间莫有虫子(重字)现。
一声二声我说平, (指汉语拼音中的一声和二声,如烟YAN1,言YAN2)三声四声他言仄。
(指汉语拼音中的三声和四声,如眼YAN3,燕YAN4)上句我用仄作尾,下联他以平来结。
三平尾,三仄尾,(指上联或下联中,最后的三个字)对联忌讳不可要。
一三五位可不论,(一三五,指上联或下联中,排位是奇数的字)二四六巧分明。
(二四六,指上联或下联中,排位是偶数的字)一三五,天下汉字任我用。
二四六,他说平来我说仄,他说仄来我说平。
细敲平仄费心机,朗朗上口成好联。
对联格律的简易记忆方法一、对句练习,先遵循“135不论,246分明”。
二、判别平仄照例依照“平、上、去、入”四声,不过现在很难区分。
先按照普通话一声、二声、三声、四声来分辨,“一声,二声”作为平;“三声,四声”作为仄。
入声字为短音节EDA,另外考虑。
三、句子平仄两字一变化,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135不论,246分明”就是说单数字平仄随意,双数字平仄严格。
四、这里有两个特例:A\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子第一个字不能变,“仄平仄仄平”这样叫孤平,大忌。
如果一定要变化,就改成这样:仄平平仄平,叫孤平拗救。
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子第三字不能变,变了也是孤平。
如果一定要变就改成这样:仄仄仄平平仄平,也是孤平拗救。
B\七言:仄[D平仄平仄,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不符合“246分明”的原则,这个也是特例,算合律了。
五、对联上句最后一个字一定是“仄”,如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五言: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下句一定是平收,如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其实五言就是七言去掉前面两个字)六、对句一般是“135不论,246分明”就是上句和下句的双数字一定要平仄相反。
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芔BD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联对仗口诀一览表
对联对仗口诀一览表【一东】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曰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曰曈朦。
蜡屐对渔篷。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曰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二冬】晨对午,夏对冬。
下饷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恃宠起边风。
清对淡,薄对浓。
暮鼓对晨钟。
山花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金菡萏,玉芙蓉。
绿绮对青锋。
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
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
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
繁对简,叠对重。
意懒对心慵。
仙翁对释伴,道范对儒宗。
花灼灼,草葺葺(茸茸)。
浪蝶对狂蜂。
数竿君子竹,五树大夫松。
高皇灭项凭三杰,虞帝承尧殛四凶。
内苑佳人,满地风光愁不尽;边关过客,连天烟草憾无穷。
【三江】奇对偶,只对双。
大海对长江。
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
朱漆槛,碧纱窗。
舞调对歌腔。
汉兴推马武,诛夏着龙逄。
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
步辇对徒杠。
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
灯闪闪,月幢幢。
揽辔对飞艭。
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
酒量微洒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原字=左足右双)。
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四支】泉对石,干对枝。
吹竹对弹丝。
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
对对子口诀
对对子口诀上对下,小对大。
前对后,左对右。
多对少,老对少。
来对去,男对女。
黑对白,里对外。
高对低,粗对细。
远对近,古对今。
明对暗,早对晚。
有对无,出对入。
宽对窄,买对卖。
南对北,首对尾。
西对东,始对终。
干对湿,公对私。
美对丑,薄对厚。
咸对淡,甘对甜。
天对地,稠对稀。
旧对新,晴对阴。
浮对沉,假对真。
强对弱,对对错。
开对关,硬对软。
深对浅,加对减。
负对正,降对升。
冷对热,饱对饿。
死对生,反对正。
直对弯,长对短。
胜对败,好对坏。
快对慢,双对单。
熟对生,歪对正。
笑对哭,吸对呼。
退对进,阳对阴。
优对劣,日对夜。
紧对松,轻对重。
香对臭,胖对瘦。
后对先,易对难。
冷对暖,忙对闲。
爱对憎,贵对贱。
送对迎,动对静。
仰对俯,吞对吐。
浊对清,输对赢。
悲对喜,劳对逸。
凹对凸,矮对高。
利对弊,此对彼。
盾对矛,贬对褒。
涝对旱,简对繁。
花前对月下,暮鼓对晨钟。
地北对天南,鸟语对花香。
山清对水秀,细雨对微风。
绿树对红花,苍树对翠柏。
大陆对天空,珍禽对异兽。
创造对毁灭,黎明对黑暗。
高山对流水,红花对绿叶。
安全对危险,优点对缺点。
晴天对阴天,寒冷对温暖。
喜欢对讨厌,复杂对简单。
胆小对勇敢,早晨对傍晚。
责备对称赞,坚硬对柔软。
现实对幻想,软弱对刚强。
暗淡对明亮,缓和对紧张。
迅速对缓慢,乐观对悲观。
干净对肮脏,喜悦对悲伤。
沉着对慌张,凶恶对善良。
轻巧对笨重,繁重对轻松。
火热对冰冷,浪费对节省。
迟钝对灵敏,怀疑对相信。
喧哗对安静,动摇对坚定。
黑暗对光明,表扬对批评。
先进对落后,敌人对朋友。
秘密对公开,快乐对悲哀。
扩大对缩小,笨拙对灵巧。
潮湿对干燥,和蔼对粗暴。
憎恨对热爱,隐瞒对坦白。
暴露对隐蔽,陌生对熟悉。
糟蹋对爱惜,惩罚对奖励。
困难对容易,降落对升起。
白天对黑夜,欢送对迎接。
成功对失败,爱护对损害。
幸福对痛苦,正确对错误。
认真对马虎,明白对糊涂。
稠密对稀疏,清晰对模糊。
提倡对禁止,弯曲对笔直。
永久对暂时,结束对开始。
忧愁对高兴,冷淡对热情。
励志对联对仗的种种类格_励志文章
励志对联对仗的种种类格关于对仗的讲究,古人总结出许多类格。
《文心雕龙》说对仗有四种对,即言对、事对、正对、反对。
《诗苑类格》说:唐上官游韶谓诗有六对。
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对,花叶草茅是也;三曰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五曰叠韵对,彷徨放旷是也;六曰双拟对,春树秋池是也。
后来,这种对仗类格日渐增加,《文镜秘府论》综合元兢《髓脑》的六种对,皎然《诗议》的八种对及崔氏《唐朝新定诗格》的三种对,合而为二十九种对。
这二十九种对中,或许由于千载以前在海外写定,或许辗转传抄,错误脱漏之处很多。
因此有些例句,使人感到义例不明,无所适从。
另外,前人所流传下来的各种对仗类格,有的是属讲究如何字面对仗的;有的是属于琢磨句式对仗的。
为便于理解,现在将它们分为用字对仗法与琢句对仗法,分述如下。
(一)用字对仗法1.正名对──又名的名对、名正对正名对的特点在于正。
凡作,正正相对。
上句安天,下句安地;上句安山,下句安谷;上句安东,下句安西;上句安南,下句安北。
像这样的对仗称为正名对。
初学对联,宜用正名对。
如:东圃青梅发,西园绿草开。
上联中的东与西。
园与圃、青与绿、梅与草、开与发都是正名对。
又如:送酒东南去,迎琴西北来。
迎、送与去、来都是广义词,东南、西北都属于方位词的范畴,所以是正名对。
又如: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云光鬓里薄,月影扇中新。
2.双拟对所谓双拟对是在上下两联中,以一物比拟另一物,即比、兴的比。
如:议月眉欺月,论花颊胜花。
上联中有两个月字,中间隔以眉欺二字;下联提到两个花字,中间嵌入颊胜二字。
字虽重复出现,但却是两个复合词中的主要成分。
有独立的意义。
而上下两联,用了两个比喻,所以叫双拟。
又如:夏暑夏不衰;秋阴秋未归。
3.叠字对,又称连珠对,或联绵对。
如:望日日已晚;怀人人下归。
烟离离万代,雨绝绝千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
像这样一文再读,二字双来,语意联绵,则称叠字对、连珠对或联绵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的二十九种对法对联的格律,简称为联格或联律,是指前人在对联创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找出的使后学者有所遵循、可以避免走弯路的格律。
对联的格律可以分为三方面来谈。
一是原来标有“诗格”的联格,它对对联的对仗、格式等有着根本性的要求,却从无联格之名。
第二个方面,也已用作联格,同样没有联格之名的种种对法要求,通常称之为“对仗”;它对对联的对仗格式也同样带有根本性的作用。
第三个方面,是有联格之名的一些格式但它仅仅是对联诸格中的一个局部,如“嵌字格”等。
根据这三个方面,现将对联格律分早期的格律、后出的联格、以及镶嵌格等三方面分别介绍。
一、早期的格律对我国早期的诗格作较全面整理的应算是日本的空海和尚的《文镜(礻必)府论》,他归纳整理了我国早期的诗格理论形成此书,其中的二十九种对,后来被兼用到对联创作之中成了最早的联格。
现将其摘录如下:(—)二十九种对(节录,有些已予简省)1、的名对(又名正对、切对)的名对者,正也。
凡用文章,正正相对。
上句安天,下句安地;上句安山,下句安谷;上句安东,下句安西;上句安南,下句安北;上句安正,下句安斜;上句安远,下句安近;上句安倾,下句安正。
如此之类,名为的名对。
初学作文章,须作此对,然后学其余也。
例句:东圃青梅发,西园绿草开;砌下花徐去,阶前絮缓来。
元兢曰:正对者,尧年、舜日:尧舜皆古之圣君,名相敌,此为正对;上用松桂,下用蓬蒿,松桂是佳木,蓬蒿是恶草,此非正对也。
2.隔句对(后人把它叫作扇格对)隔句对者,第一句与第三句对,第二句与第四句对,如此之类,名隔句对。
诗曰: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
释曰:第一句昨夜与第三句今朝对,越溪与逾岭对;第二句含悲与第四句抱笑对,上兰与长安对,句为隔句对。
3.双拟对。
双拟对者,一句之中所论。
假令第一字是秋,第三字亦是秋,二秋拟第二字,下句亦然。
如此之对名双拟对。
诗曰:夏暑夏不衰,秋荫秋来归;炎至炎难却,凉消凉亦追。
按:“拟”的意思是似,比。
意指第一第三两个重复出现的字,字义基本相同,所以也以意思相同的两个字去对,故称“准拟成对”。
这一格相当于修辞中的“间隔反复格”。
4.联绵对联绵对者,不相绝也。
一句之中,第二第三字是重字,即名为联绵对。
上句如此,下句亦然。
诗曰:看山山已峻,望水水仍清;听蝉蝉响急,思乡乡别情。
或曰:朝朝、夜夜、灼灼、菁菁、赫赫、辉辉、汪汪、落落、索索、萧萧、穆穆、堂堂、巍巍、诃诃,如此之类名联绵对。
按:联绵又作连绵。
什么叫做连绵?本来的意思是一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面不能分割开的词——即指单纯词——如:饕餮、犹豫、仿佛、彷徨,都是不能分开解释的由两个音节组成的单纯词。
这格用“联绵”两字,显然与“连绵词”意义无关。
这一格便是修辞格中的连续反复格,即由可独立运用的和解释的、意义同一的单音调,连着运用,即属此格。
曾经有人把此格称为“巧变对”,但从所举的诗例看,“巧变对”不是这一格,而应是“双拟对”这一格。
诗例:“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笑水声中。
”“有时三点二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5.互成对互成对者,天与地对,日与月对,麟与凤对,金与银对,台与殿对,楼与榭对。
两句若上下句安之,名的名对;若两字一处用之,是名互成对、言互成相对也。
诗曰:“天地心间静,日月眼中明;麟凤千年贵,金银一代荣。
”释曰:第一句中,天地一处;第二句中,日月一处;第三句中,麟凤一处;第四句中,金银一处。
不在两处用之,名互成对。
按:这例说得不清楚。
细细琢磨,此格的意思是,本来可成的名对的两字已连在一起在同句出现;第二句同位出现的这两个字,本来也可成的名对的,但与第一句这两个字,本来也可成的名对的,但与第一句的这两个字不成为的名对,于是便叫做互成对。
但例句中的第一句与第二句的“天地”和“日月”,应该是的名对,因为天地和日月同属天文门,地本属地理门习惯性与天相对,叫的名对,可知已成约定俗成的属性。
天文门对天文门,应是的名对,而不是互成对。
三四两句的麟凤都是祥瑞的兽和禽,虽分属两门,从祥瑞角度看,可成的名对,所以才是互成对。
这一格,可归为“当句对”,后世也不再用“互成对”之名。
6.异类对异类对者,上句安天,下句安山;上句安云,下句安薇;上句安鸟,下句安花;上句安风,下句安树。
如此之类,名为异类对,非是的名对。
异同此类,故言异类对。
诗曰:“天清白云外,山峻紫薇中;鸟飞随去影,花落逐摇风。
”按:不是同属一门的词语成对,便属异类对。
因天是天文门,山是地理门,薇是草木门,风是天文风。
树是草木门,都非同门而成对。
所以叫作“异类对”。
天、地本是异类对,从曹丕开始,便成例外。
他的《诗格》有“一言句曰:天、地、江、河、日、月”,可见天与地对早被认为是的名对了,后人也随之从不把天对地当作是异类对。
这是一个特殊的例外。
7.赋体对赋体对者,或句首重字,或句腹重字;或句首叠韵,或句腹叠韵;或句首双声,或句腹双声。
如此之类,名为赋体对。
似赋之形体,故名赋体对。
句首重字:袅袅树惊风,晒晒云蔽月。
句腹重字:汉月朝朝暗,胡风夜夜寒。
句尾重字:月蔽云晒晒,风惊树袅袅。
(此例显然非古人的现成诗句,是把句首重字例,改换词序而成。
这种现成句是有的,如曹丕《钓竿》中即有“钓竿何珊珊,鸟尾何(竹徙)(竹徙)”句)句首叠韵:徘徊四顾望,怅悢独心惊。
句腹叠韵:君赴燕然戍,妾坐逍遥楼。
句尾叠韵:疏云雨滴沥,薄雾树朦胧。
句首双声:留连千里客,独待一年春。
句腹双声:骏爱君健马,妾怜娱由人。
句尾双声:妾意逐行云,君身入暮门。
释曰:上句若有重字、双声、叠韵,下句亦然。
上句偏安,下句不安,即为犯病也。
但依此对,名为赋体对。
按:重字与第四种的联绵对,没有多大的区别,不在于字所在的位置。
如说在第二三字便是联绵对,在第一二可第三四字便不是联绵对,而是赋体对,理由是不充足的,所以不宜如此划分。
凡重字的便可归入连续反复这一辞格。
叠韵:指双音节的词是同韵的,称叠韵。
如徘徊:paihuai。
怅悢changliang, 燕然yan ran, 逍遥xiaoyao, 滴沥di li,朦胧meng long,今音不叠韵,旧时同属东韵mong long则属叠韵。
双声:指双音节的词,是同声母的,叫双声。
如留连liulian,独待dudai,崎岖qi qu,暮门mu meng,都是同一声母的,属双声的。
其他的古今音似乎都不属同声母,不应属双声;独待、暮门也都不是固定的双声词,所以也不应引以为例。
8.双声对诗曰:秋露香佳菊,春风馥丽兰。
释曰:佳菊双声,系上句之尾;丽兰叠韵,陈诸下句之末。
或曰:奇琴、精酒、妍月、好花、素雪,意忆、心思,……如此之类,名曰双声。
按:丽兰lilan不是叠韵而是双声,原文丽兰叠韵明显有误。
从或曰的例词看,应是以双声对双声,才可称双声对。
但其中的“心思”今音不属双声,古音也不属双声。
今音分属X、S部,古音分属侵、支部。
9、叠韵对诗曰:“放畅千般意,逍遥一个心;漱流还枕石,步月复弹琴。
”释曰:“放畅”,双声,陈上句之初;逍遥叠韵,放诸下句之首。
“旷望、徘徊、绸缪、眷恋”例同于此,何籍(借)烦论。
按:放畅fangchang是叠韵,不是双声。
再从所附例词来看,明显的是叠韵与叠韵对,才是叠韵对。
决不是双声对叠韵叫双声对,叠韵对双声叫叠韵对。
可以肯定“放畅,双声”是错的。
10、回文对诗曰:“情亲由得意,得意遂情亲;新情终会故,会故亦情新。
”此格现在已大有发展,现不再赘述。
11.意对诗曰:岁暮临空房,凉风起坐隅;寝兴日已寒,白露生庭芜。
又曰:上堂拜嘉庆,入室问何之;日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
释曰:岁暮、凉风,非是属对,寝兴、白露,罕得相酬,事意相因,文理无爽,故曰意对。
按:本来不能成对的词语,只因“事意相因”,文字和道理也合乎实际情况,所以可以是对,而称之为“意对”。
其实这不是对,当然也成不了“格”。
唐以及唐以后的格律诗作者及撰联人,都没有按意对撰写的。
初学者更不能以此为据。
12、平对平对者,若青山、绿水,此平常之对,故曰平对也。
其他皆效此。
13、奇对(无情对)奇对者,马颊河对熊耳山。
此马、熊是兽名,颊、耳是形名,既非平常对,故曰奇对。
他皆效此。
又如:漆沮对四塞。
“漆(谐音七)”与“四”是数名(沮和塞是地理门),又两字各双声对。
又如古人名,上句用“曾参”,下句用“陈轸”,“参”与“轸”皆二十八星宿名(曾与陈同为姓)。
若此者,出奇而取对,故谓之奇对。
按:在对句中常用此格,出奇制胜,出乎常规,故能出人意料,是叫奇,奇而又巧,是这一格的最大特点,如: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
14、同对(同类对)同对者,若大谷、广陵,薄云、轻雾。
大与广、薄与轻其类是同,胡谓之同对。
同类对者,云、雾、星、月,风、烟、霜、雪,酒、觞,东、西、南、北,青、黄、赤、白、丹、素、朱、紫,宵、夜,朝、旦,山、岳,江、河,台、殿,宫、堂,车、马,途、路。
按:本格说得较为含糊,所说同对,从所举可对的例词来看,每一大类对中,有两小类。
也即是同门的词语中,有一小类是完全同义的,另有一小类则不同义。
不同义的则可对,不犯禁忌;同义的若对在一起,则犯合掌的大忌。
这一类如:酒觞,宵夜,朝旦,山岳,江河,途路等。
如单指同门不同义的词相对,则与的名对没有什么两样,完全可以归入的名对中。
不必立此一格,由此可看出空海和尚博采而未精梳的情况。
15、字对或曰:字对者,若桂楫对荷戈,“荷”是“负”之义,以其字草名,故与“桂”相对。
不用义对,但取字为对也。
或曰:字对者,谓意别字对是。
诗曰:山椒架寒雾,池筱韵凉飚(筱中文为条)。
山椒即山顶也,池筱,傍池竹也(从字义上看,两者不能相对)。
此义别字对(因从字面上看,椒与筱同属草木门)。
16.声对声对者,若晓路(对)秋霜,“路”是道路,可与“霜”对,以其与“露”同声之故。
或曰:声对者,是字、义俱别,声作对是。
诗曰:彤驺初惊路,白简未含霜。
又曰:初蝉韵高柳,密茑挂深松。
“茑”,草属,声与“鸟”同,故以对“蝉”。
17、侧对(利用字的偏旁成对,或称字侧对)元氏曰:侧对者,若冯翊(对)龙首。
此为“冯”字半边有“马”与“龙”为对;“翊”字半边有“羽”与“首”为对。
此为侧对。
又如泉流(对)赤峰,泉字其上有“白”与“赤”为对,凡一字侧尔,皆是侧对,不必两字皆须侧也。
或曰:字侧对者,谓字、义俱别,然形体半同是。
诗曰:忘怀接英彦,申劝饮桂酒。
英彦、桂酒字义俱别,然形体半同是。
按:此对只一字形体半同,英字草属与桂字木属,同为草木门,故可对。
18、邻近对诗曰:死生今忽异,欢娱意不同。
又曰:寒云轻重色,秋水去来波。
上是义,下是正名。
此对也大体似的名,的名窄,邻近宽。
按:从所举对例看,此格与第五种的互成对,没有区别。
如“生死”对“欢娱”各自是同门对同门的,已经当句自对,然后成对。
“上是义,下是正名”这句话的意思也不好理解。
空海此格,来自《诗议》,例对完全相同,“上是义……”全句也照录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