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6号制度文件回采规程
回采各项制度管理
一、综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综采工作面的准备1、正、付巷及相关硐室的布置,根据有关的地质资料,尽量避开地质构造。
2、综采工作面运输巷、材料巷净断面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切巷净断面(刷扩后)不小于15平方米,巷道净高不低于2.5米,净宽不小于6米;大采高切巷刷扩断面不得小于30米,净高不得小于3.5米,净宽不得小于8米。
3、油脂库的设立①设备专用油脂库设在停采线以外,运输便利、顶底板较为完整的地段,并尽可能的利用已有的巷道工程,如联巷、贯眼等。
②油脂库的顶板支护以锚网梁为主,使用金属棚支护时严禁使用可燃性支护材料盘帮背顶,底板较为松软时,对底板进行硬化处理。
③油脂库的规格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净宽不小于3米,净高不小于2米,长度不小于5米,且独头巷道不大于6米。
4、综采工作面形成系统后,对煤体进行坑透工作,发现大的构造补掘巷道或超前采取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5、所有巷道包括油脂库、材料库等相关硐室严格按照综采工作面设计及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施工,对不合格工程进行返工处理。
(二)工作面的安装1、加强切巷内的支护,保证支护强度高,不存在失效支护。
顶板完整,稳定性好时,一次刷扩到位,采用锚杆桁架支护;顶板破碎,稳定性差时,采用分段刷扩切眼,分段安装支架,杜绝平行作业,并根据顶板岩性及构造情况,每隔一段距离加支锚索进行支护。
2、综采设备的运送、安装前严格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组织贯彻落实。
3、安装结束后,对采面设备及生产、安全设施进行一次全面验收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整改处理并达到规定要求,方进行采面初采。
(三)综采工作面初采1、综采工作面初采前督促队组认真贯彻作业规程和初采初放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使职工熟练掌握工作面相关参数、支护规格、质量要求和工作操作要领。
2、在初采期间正付两巷必须有足够的备用支护材料,包括板梁、圆木、道木、金属网、构木等。
3、初采开始后前三个循环,机组割煤后要滞后三个支架进行降架、拉架、升架操作,并随时注意顶板情况,顶板不平时要用坑木进行背顶,保证支架平、直、稳、接顶严实。
回采技术管理制度
回采技术管理制度第115条、采煤工作面构成生产系统后和工作面投产前,由通风科负责牵头,生产科、地测科、调度室、安全科、机电科配合向公司有关部门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
第116条、工作面倾角大于15°时,应采用无链牵引采煤机。
采用有链牵引采煤机时,必须采取防滑措施,否则不准开机。
采煤机使用液压安全绞车时,绞车与采煤机的牵引速度必须保持同步。
第117条、采煤工作面两端头安全出口和两巷超前支护应有支护设计,并严格按设计支护,其维护、回收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综采工作面端头应使用端头支架,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架应与综采支架相配套。
端头密集间距不得大于400mm,端头维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打设。
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必须采用适宜的方式加强支护,以保证端头和安全出口处的安全生产。
支护形式、排距、柱距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此范围内的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8m,其他采煤工作面,此范围内的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6m。
安全出口必须设专人维护,支架发生断梁折柱、巷道底鼓变形时,必须及时处理。
第118条、采煤工作面巷道超前维护的支护形式、排距、柱距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并必须按规定提前进行安设,尤其是当顺槽内超前压力较大,巷道顶板破碎时,必须采取提前加套板梁、圆木或加打单体支柱以加强支护的安全技术措施。
超前支护距离要根据超前压力情况由队组具体确定(但不得少于20m),工作面超前压力区要保证柱、梁完好无损;禁止使用木棚、木梁、木柱、木帽、木鞋进行超前支护;超前支护单体间必须使用硬连接,遇巷道底板松软时要穿柱鞋,防止柱体钻底,保证单体支柱初撑力达到规程规定要求。
硬连接、柱鞋的数量及材质要求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超前支柱打设要保证迎山有劲。
生产科要对采煤工作面超前维护单体进行不定期测压,并做好检查记录,初撑力要达到规程规定要求,达不到要进行二次注液。
第119条、回采工作面要按规定安设压力表、圆图仪、单体测压仪,建议安装支架工作阻力远距离监测计算机系统。
煤矿密闭管理办法(试行)
XXXXXX煤矿密闭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我地区井工矿多,井下密闭多,近年来违法违规擅自启封密闭,逃避安全监管造成的事故教训深刻。
为进一步规范我地区煤矿密闭管理工作,强化密闭监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特别规定》 ( 国务院令第 446 号) 等法律法规,结合 XXX煤炭工业管理局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砌筑密闭第二条对井下已回采完毕的采煤工作面、采区、老空区巷道、报废及长期不使用的盲巷,必须及时砌筑永久密闭加以封闭。
第三条永久密闭要求墙休周边掏槽,见硬顶、硬帮,与煤岩接实,墙厚不小于 0.5m,四周不小于 0.1m 裙边 ; 周围 5m内巷道支护良好,元杂物、积水、淤泥 ; 墙体应用料石、红砖、水泥等不燃性材料建筑,抹面要求平整、无裂缝、严密不漏风。
第四条建造永久密闭时,必须切断密闭内外相通的电缆、轨道、管路等设施。
密闭内有水的设反水池或反水管 ; 自然发火煤层的采空区密闭设观测孔、措施孔、孔口封堵严密。
第五条临时性调风、停用时间超过 20 天但不足 2 个月的盲巷、废旧巷道,必须设置临时密闭加以封闭。
第六条临时密闭要求设在巷道顶、帮煤岩良好处,见硬底、硬帮,与煤岩体接实,可用砖石、黄泥砌筑或钉木板抹灰封闭,木扳封闭必须自上而下顺序压茬,周围 5m 内支护良好,无片帮、冒顶,无杂物、积水、淤泥,周围接触严密;密闭不漏风。
第七条永久密闭、临时密闭应设在距巷道口不得超过 5 米处,密闭前无瓦斯积聚,支护完好。
第八条对临时停工的巷道,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并在巷道口设置栅栏,悬挂“严禁入内”警示牌,停工时间不得超过20天。
第九条煤矿企业不得用叶石、煤渣等非标准材料建造密闭。
第三章密闭日常管理第十条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井下密闭管理制度。
管理台账。
永久密闭、临时密闭建造后,必须由煤矿建造负责人检查后在密闭墙上注明密闭编号、砌筑时间和负责人,将密闭情况记录在密闭管理台账上并报县市煤炭管理部门备案。
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
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作者:佚名政策法规来源:国家发改委点击数:2475 更新时间:2013-01-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7 号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及有关规定,我委对《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暂行管理办法》(原煤炭工业部令〔1998〕第5号)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现予发布,自2013年1月9日起施行。
主任:张平2012年12月9日附件:《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炭生产的煤矿企业。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执行煤炭开采相关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达到本规定要求的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生产煤矿回采率负第一责任人责任,总工程师负技术责任。
第五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负责全国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煤矿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采区设计回采率不得低于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回采率标准第七条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确定应当坚持安全效益、分类指导的原则,煤矿企业必须合理开采煤炭资源。
第八条煤矿企业必须开采井田范围内的可采煤层。
可采煤层的标准如下表:(表:/zcfb/zcfbl/2012ling/W020121224399732214066 .pdf)缺煤地区可采煤层标准,由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依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
第九条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采煤层,经具有相关资质单位论证并报请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不采或者暂时不采:(一)具有重大灾害威胁的(水、火、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二)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岩浆侵蚀破坏严重、不稳定煤层局部达到可采厚度的孤立块段,开采其他煤层又不会造成破坏的;(三)受其他煤矿、煤层开采影响,无法安全开采或者开采极为困难的。
2013年46号制度文件附表
表1 作业规程(措施)贯彻、复学登记表
表2 作业规程(措施)考试成绩登记表
表3 作业规程(措施)发放登记表
1、上述部门必须将经批准的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打印成册后发放一份。
2、矿井参与会审的科室、矿总工程师、矿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分管采区的领导可采取发送电子版方式,但接收人应签名并注明收到时间。
表4 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审批登记台帐
表5 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复查登记台帐
矿井名称:复查时间:年月日
复查单位:生产:通风:机电:安监:地测:总工程师:。
CNAS-CL46:2013《检...
CNAS-CL46:2013《检...第一篇:CNAS-CL46:2013《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信息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CL46-2013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信息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是结合信息安全检测的特点对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的部分条款的应用说明,并不增加或减少该认可准则的要求。
本文件与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同时使用。
在结构编排上,本文件章、节的条款号和条款名称均采用CNAS-CL01:2006 中章、节条款号和名称,对 CNAS-CL01:2006 应用说明的具体内容在对应条款后给出。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信息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范围1.2 本文件适用于所有从事信息安全检测的实验室。
引用标准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CNAS-CL01:2006)术语和定义管理要求4.1 组织4.1.4 如果实验室所在的组织从事信息安全检测以外的活动(例如,涉及信息安全相关的开发),应承诺并采取措施确保不利用被检测信息安全相关方的知识产权牟取利益;并且不应当承担所在组织研发的信息安全产品的第三方检测活动,以避免影响其判断独立性和检测诚信度。
4.1.5 实验室应:a)安排由熟悉项目管理、信息安全开发技术、信息安全测试技术及其标准、规程和规范的技术人员负责组织、实施信息安全检测任务。
c)有政策和程序确保与被测对象的信息安全相关各方的机密信息和知识产权得到保护。
至少应对检测过程、电子储存、检测结果传输的信息保护方式进行描述,避免信息的泄露和不当使用给被测对象的运行构成潜在安全风险。
应制定并签署书面保密承诺书。
d)应建立并保持从事信息安全检测公正性和诚实性的政策和程序,并确保信息安全检测人员不参加被测对象的开发和咨询,确保实验室检测人员与产品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安全集成商、其他有利害关系和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人员之间相互分离。
回采作业安全规定
回采作业安全规定
以下是一份回采作业的安全规定:
1.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规定,始终将安全作为第一要素。
2. 在进行回采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掌握回采作业的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
3. 在回采作业现场,必须佩戴齐全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尘口罩等。
4. 对回采区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清理,确保无爆炸、坍塌等安全隐患。
5. 回采作业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禁止越过回采线进行作业。
6. 在回采过程中,严禁吸烟、使用明火和易燃物品,禁止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
7. 在进行回采作业时,必须保持良好的通讯联系,随时与其他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保持联系。
8. 如果发现安全隐患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上级报告,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9. 在完成回采作业后,必须进行安全检查,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安全通道是否畅通。
10. 任何人都有权利向安全管理部门举报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和存在的安全隐患。
请务必遵守以上的安全规定,保障回采作业的安全进行。
同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
采煤工作面两道回料的管理规定
采煤工作面两道回料的管理规定
采煤工作面两道回料的管理规定
一、管理规定:
1、采煤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遇到工字钢架棚段时,区队提前向生产科提出申请,由生产科牵头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到现场开会,确定工字钢的回收率,并由生产科下发回料现场会纪要。
2、采煤队工字钢的回收率要严格按照现场会纪要执行,相关科室要根据回料情况对采煤队进行奖罚。
3、根据本规定采煤工作面过架棚段和回料必须制定专项技术安全措施,严禁用绞车回收棚腿。
4、架棚段工字钢必须在超前单体打设好后才能回撤,严禁提前回撤,超前单体打设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规定施工。
5、超前单体打设到架棚段时,如巷道在掘进时架棚段接顶不实,采煤队要根据现场情况用半圆木及时穿顶,保证接顶严实和支护质量,同时铰接梁与棚梁之间要有防滑垫。
6、棚腿的回收:两帮棚腿必须在前溜前回收,要将棚腿周围清挖干净,然后用千斤顶或手拉葫芦拉住底部将棚腿拉出,严禁从棚腿中部将棚腿拉弯。
7、棚梁的回收:工作面有端头支架的:棚梁在端头支架前回收,顶板破碎的要先打设半圆木,再回收棚梁。
工作面出口用单体支护的:当棚梁进入到最后一排切顶线时回
收。
8、每班回收的棚腿与棚梁要抬到超前外指定地点码放整齐,够一车时要及时装车回收。
二、检查考核标准:
凡违反上述规定者,罚主管队长50∽200元。
三、检查考核单位:
生产管理科、器材供应科。
回采管理制度
回采管理制度回采管理制度在现在社会,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回采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回采管理制度11 目的为实现对残难矿体回收规范化、制度化的安全管理,确保残难矿体回收安全生产。
2 范围适用于xx公司井下残难矿体的回采。
3 术语残难矿体:以正常的回采方法和作业程序难于达到工业技术指标的部分采场,主要是指采场安全状况差、地质条件复杂、矿体分支复合现象严重,矿体面积极小,周边环境复杂的部分矿体,以及采掘边残、零星矿脉,已采矿块顶、底、间柱,淘汰老矿、帐外矿等。
4 主要职责4.1地测部:提供较为可靠的地质资料和较为完整的周边环境测量资料。
4.2生产部:回收方案设计。
4.3安全部:检查、监督回采过程中的安全。
4.4生产工区:负责回收方案的'实施。
5 工作程序5.1残难矿体回收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生产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和《爆破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
5.2回收工作在组织上、技术上、管理上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执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讲效益必须将安全的工作原则,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采取多方面的预防措施,确保残难矿体回收的安全。
5.3对残难矿体回收要严格按照《有色金属矿山生产技术规程》中的有关技术要求,井下单体设计或制定回收实施方案,由总工程师牵头,会同生产、安全、地测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会审。
待方案批复签字正式出图后,方可施工。
5.4单体设计或回收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5.4.1当时未被回收的原因和图文记载记录。
5.4.2周边关系和所处的空间位置。
5.4.3地质情况、回收条件、安全状况等。
5.4.4地压管理和采空区管理工作。
5.4.5回收的可行性分析。
5.4.6作业过程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5.5设计或方案批复后,设计人员应到现场将详细情况向回收作业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回采作业规程
目录
第一章回采作业规程编制说明 (1)
第一节概况 (1)
第二节煤层 (1)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2)
第四节地质构造 (2)
第五节水文地质 (3)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 (5)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5)
第二章采煤方法 (6)
第一节巷道布置 (6)
第二节采煤工艺 (7)
第三节设备配置 (9)
第三章顶板管理 (10)
第一节支护设计 (10)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 (14)
第三节进、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 (16)
第四节矿压观测 (17)
第四章生产系统 (19)
第一节运输系统 (19)
第二节一通三防与监控系统 (19)
第三节排水系统 (27)
第四节供电系统 (28)
第五节通讯照明 (29)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9)
第一节劳动组织 (29)
第二节作业循环 (30)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0)
第六章煤质管理 (31)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32)
第一节一般规定 (32)
第二节顶板管理 (33)
第三节防治水 (37)
第四节工作面设备管理 (37)
第五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39)
第六节运输管理 (43)
第七节机电管理 (45)
第八节机采面过断层安全措施 (53)
第九节机采工作面放顶安全措施 (54)
第十节采煤机检修及更换滚筒安全技术措施 (54)
第十一节其它 (56)
第八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58)
第一节灾害预防 (58)
第二节避灾路线 (59)
《5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贯彻学习和考核记录负责人:贯彻人:班次:。
回采作业规程
矿块回采作业规程编制审核米矿块回采作业规程一.矿块位置该矿块下部位于米水平号穿脉与穿脉之间,上至米水平。
二.地质概况矿体倾向南东,平均倾向35°,平均厚度3.53米,比重2.93吨/立方米,硬度系数f=0.91—4.44,P2O5含量30.96 %,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中等复杂类型。
主要断层为F21正断层,位于洛嘎背斜核部,走向北北东-南南西,倾向北西,倾向40°。
上盘筇竹寺组一段底部与灯影组四段上部直接接触,垂直断距离约30m,对磷矿层有一定破坏作用。
矿层节理裂隙发育交错,以走向北东及北西向两组节理特别发育,次为北西西向一组节理。
节理裂隙倾角较陡,一般为60——85°,磷矿受三组裂隙切割,常显柱状结理。
尤其工一2富磷矿层中节理裂隙最发育,且密度较顶,底围岩大,因此磷矿石易破碎成碎块状。
矿石无自燃性,结块性,无放射性元素危害。
三.矿块构成矿块走向长50米,倾向斜长60米,底柱垂高7米,斜长14米,顶柱斜长6米,间柱宽6米,矿房点柱4—6米正方形。
一条切割上山回采宽度10—12米,点柱斜长间隔10—12米。
见附图四.主要设备落矿设备:YT—28风锤分支电耙:15KW,0.15立方米主电耙:30KW,0.3立方米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六.采准切割工程由底板中段大巷施工穿脉巷道,从穿脉巷施工人,溜矿井至电耙道水平,施工电耙道,施工分支电耙硐室,在电耙道内施工三条切割上山击穿上中段脉内平巷。
至此完成了矿块所有采准切割工程,形成了完整的人行、通风、运输系统,矿块进入了备采阶段。
七.通风系统新鲜风流在主风机作用下,由下中段大巷经穿脉人行通风天井至电耙,再经切割上山洗刷工作面后,污风由上中段脉内巷道回出。
八.人行系统电耙作业人员由下部穿脉,人行通风天井进出电耙道水平,切割上山落矿人员由上部中段脉内巷道经切割上山下至回采工作面。
九.运输系统回采工作面大部份矿石由爆力搬运至电耙,余下部份由分支电耙扒运至电耙道内,再由主电耙扒运至溜矿井,经电机车运出井外。
综采队回收复用管理制度
综采队回收复用管理制度一、目的回收复用是为了有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为了规范和加强综采队的回收复用工作,建立回收复用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综采队的各项回收复用工作,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的回收和再利用。
三、管理原则1.依法合规:遵守国家有关环保和资源利用的法律法规,保证回收复用工作的合法合规。
2.绿色环保:推动绿色环保理念,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资源循环利用:通过回收复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消耗。
4.科学规划: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回收复用工作,确保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四、组织机构1.设立回收复用管理部门,负责综采队的回收复用工作。
2.设立回收复用监督小组,负责对回收复用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五、工作流程1.收集废物:制定收集废物的计划和流程,指定责任人负责废物的收集和分类。
2.登记台账:对收集到的废物进行登记和统计,建立台账,做好废物的档案管理。
3.分类处理:对不同种类的废物进行分类处理,确定废物的再利用途径。
4.再利用:确定废物再利用的方式和途径,建立再利用计划,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
5.回收利益:对回收利益进行统计和清算,确保实现经济效益。
六、岗位职责1.回收复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回收复用计划和流程,指导和监督综采队的回收复用工作。
2.责任人负责废物的收集和分类工作,确保废物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分类和处理。
3.再利用部门负责制定废物再利用计划,开发废物再利用的途径和方式。
4.财务部门负责对回收利益进行统计和清算工作,确保回收利益的合理分配。
七、考核评价1.定期对回收复用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对工作人员进行奖惩。
2.对回收复用利益进行清算和评估,对回收复用工作进行经济效益评价。
八、宣传教育开展回收复用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观念,推动回收复用工作的开展。
以上就是综采队回收复用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综采队的回收复用工作起到规范和指导作用。
材料回收复用管理制度
材料回收复用管理制度一、回收材料的范围(一)综采队1.要求采煤帮帮锚杆一整套100%回收。
2.轨道巷非采帮木托板、铁片100%回收,胶带巷(沿空留巷)非采煤帮铁片、木托板要求隔一排回一排,即按50%回收。
3.顶锚铁片按照规程规定回收,原则上按50%回收。
4.锚索铁片具有退锚机后80%回收。
5.铁道枕木100%回收。
6.架设铁棚100%回收。
7.使用的木材、圆木按照安全技术措施的规定进行回收。
3 8.安装工作面的轨道、圆木、点柱要求100%回收。
9.停采后拆架工作面的材料按照安全技术措施规定回收。
10.风水管、轨道、瓦抽管、高低电缆100%回收。
11.皮带按95%回收。
(二)掘进队1.撤出巷道封闭前帮锚杆、铁片、木托板100%回收。
2.轨道枕木100%回收。
3.撑木、铁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100%进行回收。
4.锚索铁片具有退锚机后80%进行回收。
5.风水管、轨道、瓦抽管、高低电缆100%回收。
6.皮带按95%回收。
7.其他巷道需要回收的材料由准备队负责进行回收。
8.开拓队退出工作面后,铁道、水管、瓦斯管、电缆100%回收。
9.开拓队轨枕90%回收。
10.开拓队遗留的水泥、沙子、石子100%回收。
(三)通风队1.风门、板闭75%回收。
2.尾巷点柱50%回收,若因安全因素不能回收,必须经过安全技术部门同意,报总工批准后,可不进行回收。
3.料石50%回收。
二、复用材料的规定1、回收的材料由回收单位及时交回供应部,由供应部负责分类、整理、上帐,经修复后,能复用的材料,由技术管理中心进行现场检验,合格后,出具证明,由供应部门发放给用料单位使用。
2、回收后能直接复用的材料,由用料单位出具复用申请,并写清楚复用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技术管理中心出具证明,进行复用。
3、复用材料的质量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影响到支护的强度及安全,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材料(如损坏或材质差的材料)严禁复用。
4、供应科与复用单位必须建立材料复用台帐,要求账目清楚,写清材料的复用名称、用途、规格、数量,并于每月25日前由供应科和复用单位分别将复用明细表交回技术管理中心核实并给予考核,技术中心、供应科分别对每月各队组复用材料进行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业有限公司***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名称:****工作面编制人:***安全副矿长:***矿总工程师:***矿长:***编制日期:二〇一*年*月*日公司会审综合意见.....................(附公司批文)准采证矿井名称:目录第一章概况 (3)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3)第二节煤层 (3)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4)第四节地质构造 (5)第五节水文地质 (5)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5)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6)第二章采煤方法 (6)第一节采煤方法及巷道布置 (6)第二节支护设计 (7)第三节采煤工艺 (8)第四节设备、材料配置 (10)第三章顶板管理 (11)第一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11)第二节工作面上、下顺槽及端头顶板管理 (12)第三节矿压观测 (12)第四章生产系统 (12)第一节运输 (12)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13)第三节排水 (14)第四节供电 (15)第五节压风、通讯、照明 (15)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第一节劳动组织 (15)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6)第六章煤质管理 (17)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17)第一节一般规定 (17)第二节顶板 (18)第三节防治水 (18)第四节爆破 (18)第五节一通三防 (19)第六节运输 (19)第七节机电 (20)第八节其它 (20)第八章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20)附件:1、矿及公司相关部门及相关领导会审意见(编制部门存档附此件)2、作业规程附图3、作业规程贯彻、复学登记表4、作业规程考试成绩登记表5、作业规程(措施)发放登记表6采煤工作面投产前验收表7、地质说明书8、防突措施、探放水措施、工作面初采初放、过断层或老巷、串联通风等专门安全技术措施9、其他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工作面为±***m水平**采区*翼*煤层第*工作面。
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表1。
表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第二节煤层一、煤层赋存情况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几层煤,通过地质资料分析煤层赋存情况见表2。
表2:煤层情况表二、煤质情况根据邻近工作面煤质化验资料,本工作面煤层为低磷、低硫、低灰分的优质主焦煤,煤质化验指标情况见表3。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简要描述煤层顶(底)板岩石性质、层理、节理、厚度、分类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见表4。
表4:煤层顶底板情况表****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见图1所示(顶板描述应不低于8倍采高)。
第四节地质构造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该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共揭露断层*条,简述各断层在工作面的具体位置。
已揭露的断层情况见表5。
表5:断层情况表二、褶曲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描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褶曲产状、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三、其他因素对回采的影响(陷落柱、溶硐、采空区、老巷等)四、工作面运输顺槽、采面切眼、回风顺槽素描图见图2所示。
第五节水文地质一、含水层(顶部和底部)分析、涌水量及对回采的影响描述对回采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量、涌水型式、补给关系,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情况。
二、其它水源的分析(包括采空区、小煤窑等)及对回采的影响描述老空水、地表水、注浆水、钻孔和构造导水等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一、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影响回采的其它开采技术条件情况见表6:二、突出威胁区及应力集中区对回采的影响描述邻近开采区煤与瓦斯突出情况,本工作面消突情况;工作面是否位于应力集中区及对回采的影响情况。
三、叙述地质部门对工作面回采的具体建议。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储量计算计算工作面的地质储量、可采储量。
二、工作面服务年限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月设计推进长度或=工作面可采储量/工作面设计月平均生产能力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采煤方法及巷道布置一、采煤方法依据煤层开采技术条件确定合适的采煤方法。
二、采高及支护方式选择(1)依据煤层赋存条件确定合适的采高及循环进度。
(2)确定支护方式:根据工作面的开采技术条件选择确定合适的支护材料(单体、铰接梁或π型梁规格型号)。
注:支柱规格选择①支柱最大高度计算:②支柱最小高度计算:cMH-≥maxmaxsScMHX-∆--≤minminMmax ——工作面开采范围内的煤层最大采高,m ; Mmin ——工作面开采范围内的煤层最小采高,m ; c ——顶梁的厚度,c = 0.1m ;△SX ——顶板在最大控顶处的平均最大下沉量,m ; η——顶板下沉系数,取= 0.025~0.05; L 1——工作面顶板最大控顶距;s ——活柱最小安全回柱行程,一般取 0.05m 。
三、采区主要巷道及工作面巷道布置概况 1、简要描述采区上、下山巷道布置概况。
2、具体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联络巷、溜煤眼、峒室及其它巷道的断面(净宽、净高及净面积)、支护方式、长度。
四、工作面位置及巷道布置图按比例绘制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图,能够反映出构造情况,工作面周边的巷道、工程情况,与采区上下山连接关系等。
工作面位置及巷道布置平面图见图3所示(1:1000或1:2000)。
第二节 支护设计一、单体支柱工作面的支护设计 (一)合理支护强度的计算 采用经验公式计算:Pt =9.81×h ×r ×k= (KN /m 2)式中:Pt-------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KN/㎡);h-------采高(m);r-------顶板岩石容重(t/m 3),一般取2.5;k----工作面支柱应该支护的上覆岩层厚度与采高之比,一般为4---8,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取。
开采煤层较薄、顶板条件好、周期来压不明显时,应选用低度倍数;反之则采用高倍数。
(二)支柱实际支撑能力计算R t =k g ×k z ×k b ×k h ×k a ×R = (KN )式中:k------支柱阻力影响系数,可以从支柱阻力影响系数表中查得(一般工作系数k g 0.99、增阻系数k z 0.95;不均衡系数k b 取0.9;采高系数k h : <1.4m 取1.0 、≥1.5m 取0.95;倾角系数k a :<10°取1.0、11°-25°取0.95、26°-45°取0.9);R------支柱额定工作阻力(KN )。
1min L M S X η=∆(三)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密度计算:n=Pt/Rt= (根/m2)(四)确定工作面实际支柱排、柱距:根据循环进度,确定工作面单体支柱排距为a= m,则所需柱距为:b =1÷(n×a)= m,根据工作面顶板条件确定设计柱距为 b´= m。
(五)验算支护设计1、工作面实际支护密度计算n´=1÷(a×b)= (根/m2)式中:a------排距(m);b´------设计柱距(m)实际支护密度>合理支护密度即可。
(六)计算支柱数量使用支柱数量=最大控顶面积(S最大)/支柱实际密度(n´),确定使用支柱数量;采用密集支柱切顶时,根据支柱柱距计算增加使用支柱数量,根据机风巷超前支护长度计算需要支柱数量。
根据支柱使用数量按不低于10%计算备用支柱数量,然后确定工作面需要支柱数量。
二、乳化液供液系统(一)泵站选型、设置位置(二)供液管路选型(三)供液系统安装使用规定描述工作面液压管路、调压阀、压力表的安装位置,乳化液浓度及其检查方式,工作面供液压力规定及相关要求。
第三节采煤工艺一、采煤工艺确定工作面采煤工艺(炮采、普采、综采、水采),简要说明采煤工艺过程(破、装、运、支护、采空区处理)。
二、落煤方式设计(一)采用爆破落煤的,应做到以下几点:1、进行炮眼布置设计。
根据工作面顶板稳定性、工作面长度、放炮落煤次数等确定一次启爆长度,描述炮眼具体的布置要求,并按比例绘制一次启爆的炮眼布置三视图(正、俯、侧视图),炮眼布置图见图4所示。
2、绘制爆破说明书。
应包括工作面的采高、打眼范围,每循环炮眼的名称、编号、个数、位置、深度、角度、使用炸药、雷管的品种,装药量、装药方式、封泥长度、水炮泥个数、连线方法、起爆顺序、循环用药、雷管量等内容。
爆破说明书见表7。
注:炮眼角度、一次爆破炮眼数量及装药量视顶板岩性、煤质软硬和煤层黏顶情况而定。
(二)使用采煤机割煤,应叙述采煤机的进刀方式、进刀段长度、进刀方式,割煤方式、牵引方式、牵引速度,并绘制进刀方式示意图。
采煤机进刀方式示意图见图4所示。
三、采煤工艺过程要求按采煤工艺过程顺序分别叙述各采煤工艺的使用工具、材料、操作过程(顺序)、方法及相关要求。
注:1、爆破落煤工艺应对落煤方式、电煤钻型号、放炮母线型号和长度、伞檐规定、挡煤板设置等做出具体规定;机采应对机组的操作方法、维护管理、注意事项等做出具体规定。
2、放顶工艺应描述放顶顺序、放顶操作工艺过程、放顶方法、挡矸帘设置、回柱放顶与其他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切顶线和尾巷管理及尾巷支架回撤要求、放顶安全事项等做出具体规定。
3、支护工艺应对顶梁设置、移梁(移架)顺序和方法、悬臂方式、煤壁护帮方式、护顶材料及方式、支柱迎山角、初撑力、穿鞋方式、支架防倒防滑方式、挂线采煤等做出具体规定。
4、运煤工艺应对工作面和机巷运输方式、设备选型、台数及安装、固定、推移、攉煤及余煤清理等做出具体规定。
四、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W=L×S×h×r×C=W--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L--工作面平均长度;S--工作面循环进尺;h--工作面设计采高;r--煤的容重;c--工作面采出率。
第四节设备、材料配置一、描述回采工作面(煤斗或工作面装载点以内)需使用的采煤、支护、运输、防火等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主要技术参数、安装或使用位置、备用材料数量、存放位置及管理规定。
工作面设备、材料配置见表7。
二、采用机采工艺的,应绘制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
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见图5所示。
表7:工作面设备、材料配置表第三章顶板管理第一节工作面顶板管理一、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根据煤层顶底板状况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同时结合本矿井邻近工作面的开采经验,确定本工作面采用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
二、正常生产时期顶板支护方式最小近控顶距为 m,最大控顶距为 m,放顶步距 m,每梁柱数,采用“见四回一”的管理方式。
三、工作面支护质量规格及要求按《湖南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通知(湘煤行〔2010〕10号)中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对工作面支护质量规格及要求作出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