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BJT共射极放大电路仿真报告
(完整word版)共射放大电路计算、仿真、测试分析报告
![(完整word版)共射放大电路计算、仿真、测试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cbfebcf964bcf84b8d57bcc.png)
实验三 共射放大电路计算、仿真、测试分析报告请在本文件中录入结果并进行各类分析,实验结束后,提交电子文档报告)实验目的:掌握共射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仿真、测试方法; 掌握电路主要参数的计算、 中频时输入、 输出波形的相位关系、失真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掌握获得波特图的测试、 仿真方法; 掌握 负反馈对增益、上下限截频的影响,了解输入输出间的电容对上限截频的影响等。
实验设备及器件:笔记本电脑(预装所需软件环境)AD2口袋仪器电容: 100pF 、0.01 μF 、10μF 、100μF电阻: 51Ω*2 、 300Ω、 1k Ω、2k Ω、10k Ω*2、24k Ω 面包板、晶体管、 2N5551、连接线等实验内容:电路如图 3-1 所示( 搭建电路时应注意电容的极性图 3-1 实验电路1. 静态工作点(1)用万用表的β测试功能,获取晶体管的β值,并设晶体管的V BEQ =0.64V ,r bb'=10Ω(源于 Multisim 模型中的参数) 。
准确计算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 I BQ 、 I EQ 、 V CEQ ,并填入表 3-1 ) (静态工作点的仿真及测量工作在 C 4为 100pF 完成 );主要计算公式及结果: I(cq)=I(eq)=(v(BQ)-v(BEQ))/(R3+R4)=2.37mAI(BQ)=I(CQ)/(1+beta)=12.46*10^-6 A晶体管为 2N5551C ,用万用表测试放大倍数β(不同的晶体管放大倍数不同,计算时使用实 测数据,并调用和修改 Multisim 中 2N5551 模型相关参数, 计算静态工作点时,V BEQ =0.64V )。
静态工作点计算: V(CEQ)=V(CC)-I(CQ)*(R5+R3+R4)=1.798V)。
R124k C 110 FviR210k100pFC4R 51k VTR351R4 300V CC 5VC310 F R 610kC2100 Fvo(2)通过Multisim 仿真获取静态工作点(依据获取的β值,修改仿真元件中晶体管模型的参数,修改方法见附录。
实验四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四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0f163186edb6f1aff001fc8.png)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1. 实验背景VBB , Rb:使发射极正偏,并提供合适的基极偏置电流 VCC :通过Rc 使T 集电极反偏,VCE>=VBE RC: 将集电极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限流 三极管 T 起放大作用 分析方法:叠加前提:BJT 工作在线性放大区图11. 静态(直流工作状态)输入信号vs =0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称为静态或直流工作状态。
电流关系:bBEQBB BQ R V V I -=BQCEO BQ CQβI I βI I ≈+=VCEQ=VCC -ICQRcIB、IC和VCE 是静态工作状态的三个量,用Q表示,称为静态工作点Q( IBQ,ICQ,VCEQ )。
图22. 动态输入正弦信号vs后,电路将处在动态工作情况。
此时,BJT各极电流及电压都将在静态值的基础上随输入信号作相应的变化。
交流通路图3图42.实验目标1.静态工作点的计算2.通过仿真实验理解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3. 实验方法1> 按所给电路画好电路图2> 区分所要求的是交流电路,直流电路和混合电路,调整好电路,加入指针。
3> 调整时间间隔,进行时间扫描。
如图所示。
4. 实验设计1. 下图为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仿真电路图。
试计算静态工作点的各参数并与手算结果进行比较。
Q1Q2N2222R120kR22kV11VdcV29VdcV3AC =TRAN = sin(0v ,10mv ,1khz,0s,0,0)DC =2. 基于以上电路图,请分别绘出v s ,v BE ,i B ,i C ,v CE ,v ce 的波形图3. 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通过仿真结果,请说明上图v 2的作用。
Q1Q2N2222R120kR22kV11VdcVs AC =TRAN = sin(0v ,10mv ,1khz,0s,0,0)DC =4. 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当vs 的振幅分别为10mv 与1v 时,比较i B 与i C 。
共极电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共极电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5fda99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1.png)
共极电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共极电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放大电路,它适用于信号放大和信号调节等电子系统中。
该实验通过搭建共极电极放大电路并对其进行测试与分析,深入了解共极电极放大电路的原理与特性。
共极电极放大电路的组成主要包括三个元件:晶体管、电容和电阻。
晶体管为NPN型晶体管,电容用来串联输入和输出信号,电阻用来限制电流流过晶体管。
整个电路的工作方式如下:输入信号通过电容接到输入电极中,晶体管的发射极通过电阻与输入电源接地连接。
此时输入电压使晶体管的基极电压上升,从而使得电流从集电极流向发射极,通过晶体管放大。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搭建了一个基本的共极电极放大电路,然后测量了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
我们不断改变输入电压,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成正比关系,即当输入电压增加时,输出电压也会相应增加。
这证明了共极电极放大电路可以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共极电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特性。
实验中,我们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频率的增加,输出波形开始失真,即无法完美地复制输入信号的波形。
这是因为晶体管的频率响应有限,不能处理高频信号。
在低频范围内,共极电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保持基本稳定,但在高频范围内,放大倍数逐渐降低。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了共极电极放大电路的一些特性。
首先是放大倍数,它决定了输入信号的放大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放大倍数要根据具体需求来进行选择。
其次是频率特性,晶体管的频率响应范围决定了电路能处理信号的最高频率。
这对于实际应用中需要处理高频信号的场景非常重要。
在选择晶体管时,需要注意其频率响应范围。
总结起来,本次实验通过搭建共极电极放大电路并进行测试,深入了解了该电路的原理与特性。
通过观察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我们验证了共极电极放大电路可以放大输入信号。
通过分析频率特性,我们了解到了共极电极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范围。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BJT共射极放大电路仿真报告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BJT共射极放大电路仿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4cf350a67ec102de2bd89d7.png)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BJT共射极放大电路仿真组合1、实验名称:BJT共射极放大电路的Pspices实验仿真2、实验设计要求以及内容:对BJT共射极放大电路仿真分析。
包括静态工作点分析Bias point analysis(观测IB、IC、VBE、VCE的值)、瞬态分析Transient analysis(观测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并计算电压增益Av)、交流分析AC sweep analysis(观测幅频响应曲线:中频增益、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观测相频响应曲线,观测输入电阻的频率响应,观测输出电阻的频率响应)。
3、实验具体设计:创建工程项目文件、编辑电路原理图、设置仿真分析类型、生成网表Pspice/Create netlist 、仿真分析、查看仿真输出结果。
实验电路图如下所示。
4、输出仿真波形以及相关数据:4.1、静态工作点分析(Bias point analysis):静态工作点仿真数据如下:(电压单位:V、电流单位:A)Bf 80NAME Q_Q1 MODEL Q2N3904IB 2.52E-05 IC 1.82E-03VBE 6.80E-01 VBC -5.73E+00VCE 6.41E+004.2、瞬态分析(Transient analysis):(具体数据见报告最后)图像由上至下分别为输出电压Vout和输入电压Vin的波形。
电压增益Av=18.75。
4.3、交流分析(AC sweep analysis):(具体数据见报告最后)图像由上至下分别为P(Vout/Vin)和DB(Vout/Vin)的波形。
图像(Vin/ICB)(输入电阻)的波形。
图像为(Vout/IV1)(输出电阻)的波形。
图像为输出电压Vout的波形。
5、仿真结果分析:实验仿真数据与波形图与预期相符。
测量值与计算的理论值基本相同。
静态工作点分析中,实验设置三极管的β值为80。
仿真结果中得出结果Vbe=0.68V,Vce=6.41V, Vcb=5.73V,Ic=1.82mA。
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153ee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8.png)
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引言:共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广泛应用于放大信号的场合。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共射极放大电路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深入理解其原理与特性。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理解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2. 学会搭建并调试共射极放大电路;3. 测量并分析共射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等特性。
二、实验器材与原理1. 实验器材:(1)信号发生器(2)二极管(3)电阻、电容等元件(4)示波器(5)万用表2. 原理:共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三极管放大电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将输入信号放大后输出。
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通过电容耦合方式进入基极,通过电阻与发射极相连,并通过电阻与负载电阻相连,输出信号从负载电阻中取出。
1. 搭建电路:按照实验原理,按照电路图搭建共射极放大电路。
注意连接正确,避免短路和接反等问题。
2. 调试电路: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输入端相连,设置合适的频率和幅度。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并调整电路参数,使得输出波形达到最佳状态。
3. 测量电路特性: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并计算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放大倍数等特性参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搭建了共射极放大电路,并成功调试出了较好的输出波形。
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了以下结果:1. 输入阻抗:根据测量数据,我们计算得到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为XXX。
2. 输出阻抗:根据测量数据,我们计算得到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出阻抗为XXX。
3. 放大倍数:通过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度,我们计算得到共射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XXX。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共射极放大电路具有较高的放大倍数和较低的输出阻抗,适用于需要放大信号的应用场合。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原理与特性,并成功搭建了该电路并进行了调试。
实验结果表明,共射极放大电路具有较高的放大倍数和较低的输出阻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模电实验-BJT单管共射电压放大电路
![模电实验-BJT单管共射电压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c82ded73a98271fe910ef946.png)
预习操作记录实验报告总评成绩《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实验报告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年级:实验人姓名(学号):参加人姓名:日期:2017年月日室温:相对湿度:实验一BJT单管共射电压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电路动态性能(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以及幅频特性等) 的测试方法。
3、进一步熟练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1-1为射极偏置单管放大电路。
它由Rbl 和Rb2 组成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Vi后,在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v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vo,从而实现电压放大。
c o R R ≈在设计和制作放大电路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
实践表明,新安装的电路板,往往难于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是因为在设计时,不可能周全地考虑到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及元件值的误差、寄生参数等各种复杂的客观因素的影响等,此外,电路板安装中仍有可能存在没有被查出来的错误。
通过电路板的调整和测试,可发现利纠正设计方案的不足,并查出电路安装中的错误,然后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改进,才能使之达到预定的技术要求。
一个优质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放大电路的测前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电路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放大电路的测量与调试1. 通电观察对于新安装好的线路板,在确认安装正确无误后,才可把经过准确测量的电源电压接人路,电源接入电路之后,也不应急于测量数据,而应先观察有无异常现象,这包括电源输出是否正常(有无短路现象)、电路中有无冒烟、有无异常气味以及元器件是否发烫等。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三极管,实验报告,课程设计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三极管,实验报告,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f767bc960590c69ec376d9.png)
实验名称 三极管单管放大
日期
2009.11.23
姓名
专业
通信工程
一、实验目的(详细指明输入输出)
1、深入研究三极管单级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相关参数的测量方法。 2、研究三极管输入输出电压的幅值关系和相位关系
3、设计出能够实现不失真稳定的放大,频率范围为几十 Hz 到几千 Hz,放大能力为几 v
共射极放大电路(图一)
VBQ = Rb2/(Rb1+Rb2)*VCC ≈5V VEQ = VBQ-VBE ≈ 4.3V VCQ = VCC-ICQ*Rc = 8.1V IEQ = VE/(Re1+Re2) ≈2.3mA ICQ ≈ IEQ = 2.3mA 由万用表测出三极管β= 285 ∴IBQ = IE/(1+β) ≈8.4uA 由于 IB 非常小,所以在计算时可认为其近似等于 0 故 无旁路电容无负载时 Au = RC/(Re1+Re2) ≈1.5
8 7 6 5 4 3 2 1 0
f(Hz)
Vo(V) 50 100 200 600 1K 10K 15K 18K 20K 50K 100K 450K
五、问题总结(实验中遇到的已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
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1、刚开始集电极电阻和发射极电阻没有把握好,导致管压降过低,最大输出电压受到 很大的限制。 2、一开始对基极电流设定过低,导致管子容易出现截止失真。 3、要注意把地线单独引出,以免在测试时发生短路。 4、实验中如果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电源没有和示波器的电源接在同一个接线板上就很容 易出现自己震荡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 10 20 28 1K 10K 30K 100K 400K 600K f(HZ)
共射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共射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910fd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5.png)
共射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共射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引言:共射级放大电路是电子学中常用的一种放大电路。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共射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应用。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1. 了解共射级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2. 掌握共射级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3. 学会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等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1. 搭建共射级放大电路电路图;2. 连接电路并接通电源;3. 调节电位器,使得输入信号幅度适当;4.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5.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各节点的电压值。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一个共射级放大电路,并进行了相应的测量和观察。
通过示波器,我们观察到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并使用万用表测量了电路中各节点的电压值。
在输入信号幅度适当的情况下,我们观察到输出信号的幅度明显大于输入信号的幅度,这说明共射级放大电路具有放大功能。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输出信号的相位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这是由于共射级放大电路的特性决定的。
通过测量各节点的电压值,我们可以得到电路中各元件的工作状态。
例如,输入信号经过耦合电容进入晶体管的基极,经过放大后,输出信号从集电极输出。
同时,我们还可以观察到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差,这是晶体管的放大效果导致的。
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和测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共射级放大电路可以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从而增加信号的幅度;2. 输出信号的相位与输入信号的相位相反,这是共射级放大电路的特性;3. 通过调节电位器,可以控制输入信号的幅度,从而调节放大倍数;4. 通过测量各节点的电压值,可以了解电路中各元件的工作状态。
共射级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例如,在音频放大器中,共射级放大电路可以将微弱的音频信号放大为足够大的信号,以驱动扬声器产生声音。
此外,共射级放大电路还可以在通信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用于信号的放大和传输。
中大模电实验一 BJT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实验报告
![中大模电实验一 BJT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ac67ac6c1c708a1284a44b4.png)
实验一BJT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电路动态性能(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及幅频特性等)的测试方法。
3、进一步熟练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1、电路图图一2、通电观察:接好电路之后,在确认安装正确无误后,才可以把经过准确测量的电源电压接入电路。
电源接入电路之后,也不应急于观察数据,而应先观察有无异常现象。
3、静态测试:(1)测量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Vi=0的情况下进行。
分别测量VB、VC、VE,然后通过Ic≈IE=VE/RE可算出Ic,同时可算出VBE=VB-VE,VCE=Vc-VE。
(2)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指对管子集电极电流Ic或VCE的调整与测试。
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电路的性能及输出波形都有很大的影响,偏高或偏低的静态工作点都会使输出波形出现失真。
而静态工作点本身也会影响管子的性能。
改变电路的Vcc、Rc、RB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但通常采用调节偏置电阻Rb1来改变静态工作点。
4、动态指标测试(1)电压增益Av的测量:测出vi和vo的有效值,则Av=Vo/Vi .图二(2)输入电阻Ri : 如图2在被测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之间串入一测量辅助电阻R,在放大电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Vs和Vi,则输入电阻可由Ri=ViR/(Vs-Vi)算出。
(3)输出电阻Ro:在放大电路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测出输出端不接负载RL输出电压Vo和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电压VL,根据Ro= [(Vo/VL)-1]RL求出输出电阻。
(4)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o(p-p)的测量(最大动态范围):在放大电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逐步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同时调节Rw(改变静态工作点),用示波器观察Vo, 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缩顶现象时,说明静态工作点已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然后反复调整输入信号,使波形输出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时,用交流毫伏表测出Vo有效值,则动态范围等于22Vo,或用示波器直接读出Vo(p-p)。
完整版共射放大电路计算仿真测试分析报告
![完整版共射放大电路计算仿真测试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044de2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e.png)
完整版共射放大电路计算仿真测试分析报告一、引言共射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放大电路,可以将输入信号的幅度放大到较大的输出信号。
本文将对共射放大电路进行计算、仿真和测试,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报告。
二、电路图和参数共射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如下所示:(插入电路图)电路参数如下:输入信号幅度Vin = 0.1V输入信号频率f=1kHz直流输入电源Vcc = 12V直流电源温度T=25°CBJT参数:β = 100,Vbe = 0.7V三、计算分析1.静态工作点计算根据电路图,可以通过分压电路计算基极电压Vb,即:Vb = Vcc * (R2 / (R1 + R2))在此基础上,可以计算发射极电压Ve,即:Ve = Vb - Vbe根据等效电路模型,可以计算集电极电流Ic,即:Ic=β*Ib2.放大倍数计算共射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v可以通过下式计算:Av=-β*(Rc/Re)3.频率响应计算共射放大电路的截止频率fc可以通过下式计算:fc = 1 / (2π * Re * Ce)四、仿真测试在Multisim软件中,创建共射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并设置参数如上所述。
通过输入一个正弦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并测量输入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差。
五、仿真结果分析1.静态工作点分析通过计算,得到静态工作点的电压如下:Vb=4.8VVe=4.1VIc=10mA2.放大倍数分析通过计算,得到放大倍数Av=-100,即原始信号被放大了100倍。
3.频率响应分析通过计算,得到截止频率fc = 159Hz。
这意味着在这个频率以下,放大倍数基本保持稳定;而在高于这个频率的信号,放大倍数将逐渐减小。
4.仿真测试结果根据仿真测试,可以观察到输入信号被放大了100倍,并且相位差较小,说明该共射放大电路具有较好的增益和线性特性。
六、结论通过对共射放大电路进行计算、仿真和测试,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静态工作点分析表明,电路能够在合适的工作范围内正常工作。
BJT单管共射电压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BJT单管共射电压放大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cef8a6eff9aef8951e069c.png)
BJT单管共射电压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方法,并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2、掌握放大电路动态性能,包括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以及幅频响应特性的测试方法。
3、熟练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原理】1、BJT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可以实现对输入交流信号的反相放大,放大倍数为Av=-β(Rc按照图1-1连接电路,先不接函数信号发生器,只接通12V直流电源,将Rw从最大开始缓慢调小,同时用直流电压表测量三极管e级对地电压,当Ve=2V时,即此时Ic=Ie=2mA,测量并计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并填写下表。
步骤1分析说明:计算值和其测量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
而Ic可以通过测量电压Ve或Vc得出, Ic~Ie=Ve/Re。
步骤2.保持步骤1的Rw阻值不变(即静态工作点不变),将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调为1KHz,示波器上观察输出峰峰值为10mV的正弦波信号作为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Vi,在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用示波器观察下表所列三种条件下信号Vo的峰峰值,并计算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v,填写下表。
要求在实验报告上记录Rc=2千欧,RL=2千欧时,示波器显示的输入、输出信号波形。
Rc(千欧) RL(千欧) Vo(V) Av2 开路1 开路682 2步骤2分析说明:在RL开路的情况下,Rc减小,Vo减小,而Vi不变,Av减小。
在Rc不变的情况下,增大RL,Vo减小,而Vi不变,Av减小。
步骤3.令放大电路Rc=2千欧,输出端开路,输入信号Vi 为1KHz,示波器上观察峰峰值为10mV的正弦波信号,按照下表Ic值调节Rw,在Vo不失真情况下,记录Vo、Av的变化情况。
步骤3分析说明: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随着Ic的增大,Vo和Av的值也随之增大。
步骤4.令放大电路Rc=2千欧,RL=2千欧,输入信号为1KHz的正弦波,首先逐步增大输入信号Vi幅度,并同时调节Rw使示波器上显示输出信号Vo同时出现缩顶和削底现象,然后将缓慢减小Vi幅度,直到示波器上显示输出信号Vo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
BJT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模板pdf
![BJT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模板pdf](https://img.taocdn.com/s3/m/04fa423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6b.png)
BJT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模板.pdf标题:BJT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学习并掌握BJT(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基本特性及工作原理。
3.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关系以及放大倍数、频率响应等特性。
4.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二、实验原理1.BJT的基本特性:包括输入、输出特性曲线,放大倍数,频率响应等。
2.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输入信号通过基极进入晶体管,经过放大后从集电极输出,通过调整偏置电压和其他元件参数,实现电路的放大功能。
3.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放大倍数、频率响应、失真度等。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电源、信号源、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放大器、示波器等。
2.搭建单管共射放大电路:连接电源、信号源、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元件,构成完整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3.调整电路参数:通过调整偏置电压、电阻器阻值等参数,使电路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4.测试放大电路的性能:利用示波器等仪器,测量输入、输出电压的关系,计算放大倍数,观察频率响应等特性。
5.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路性能,与理论预期进行比较,加深对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理解。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测量的输入、输出电压数据,计算放大倍数、频率响应等特性指标。
2.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性能表现,与理论预期进行比较,找出误差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问题解答: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五、结论总结1.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BJT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原理和性能特点,掌握了其组成和测试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学会了如何调整电路参数和测试仪器使用,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通过与理论预期的比较和分析,我们认识到实际电路与理想模型的差异和局限性,为今后深入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共射放大电路仿真分析实验报告
![共射放大电路仿真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771ff17581b6bd97f19eabf.png)
实验名称:共射放大电路仿真分析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PSPICE软件的使用方法。
2、加深对共射放大电路放大特性的理解。
3、学习共射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4、学习共射放大电路的仿真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共射级放大测试电路如图所示。
在PSpice中输入仿真分析电路图,设置合适的分析方法及参数装订线2、仿真分析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3、当RL=3 kΩ时,分析输入、输出电压波形4、当RL=3 kΩ时,分析电压放大倍数和频率特性5、当RL=3 kΩ时,仿真分析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6、当RL开路时,重新对电路进行分析7、仿真分析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三、主要仪器设备带PSpice仿真软件的PC机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输入仿真电路图按照电路原理图将相应的元件相连,必须有一个接地元件(AGND),设置实际的直流电源,信号源可选正弦瞬态电压源(VSIN元件),设置合适的元件和信号源参数,如图:信号源设置2、仿真分析静态工作点设置直流扫描分析,以电源电压Vcc为扫描对象,在Probe中查看Q点数据,扫描分析设置如图:直流扫描分析设置3、当RL=3 kΩ时,分析输入、输出电压波形设置瞬态分析,在Probe中查看输入、输出电压波形,注意相位关系,观察失真现象参数设置为Print Step=200ns Final Time=0.3ms Step Ceiling=0.01ms,如图:瞬态分析设置4、当RL=3 kΩ时,分析电压放大倍数和频率特性设置交流分析,在Probe中绘制频率特性曲线,区分输出电压频率特性与电压放大倍数频率特性的不同,频率特性曲线Y轴坐标可以设置为线性坐标或对数坐标交流扫描设置如图:交流扫描分析设置5、当RL=3 kΩ时,仿真分析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设置瞬态分析,将输入正弦信号峰值设为100mV,在Probe中查看输出电压波形,判断输出是先出现饱和失真还是先出现截止失真瞬态分析参数设置如图:瞬态分析设置6、当RL开路时,重新对电路进行分析设RL=1MΩ,其它不变,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电压放大倍数、频率特性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在Probe 中观察波形7、仿真分析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设置瞬态分析,在Probe中改变输出电压波形的横坐标为输入电压,就可查看放大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共射共集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共5篇)
![共射共集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37bd5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5.png)
共射共集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共5篇)一、实验目的学习共射共集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共射、共集级的放大作用和特点,熟悉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调节方法。
二、实验原理共射放大器是以晶体三极管为放大元件,以共射的方式运行的放大电路。
它的信号输入在集-发极之间,输出在集-基极之间。
共射电路的输入电阻较低,输出电阻较高,放大系数较大。
但它的频率特性差,相位反向和输出幅度变化比较大。
共射、共集级的组合可以形成共射共集放大电路,由于两级的互补性,可以克服它们各自的缺点,达到比较理想的放大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用共射共集级组成放大电路,用于通过各种接口将信号处理后送到外围设备,并隔离载波。
共射共集放大电路的放大系数较大,输入输出阻抗均低,相位差小,具有广泛的应用。
三、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装置,准备好实验用品,并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2.接通电源,调节稳压电源直至设定值。
3.打开测量仪器,调整电位器,使输入端电压到达工作点。
4.调整电位器,使输出端交流信号最大。
5.更改输入信号,测量输出信号幅度的变化,记录测量结果。
6.重复操作5,并更改电源电压和电阻值,记录实验结果。
7.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拆除实验装置,清理现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中电路连接正确,电源电压、电阻值选择合适,实验过程稳定。
2.实验结果表明,当输入信号发生变化时,输出信号幅度随之变化。
同时,当电源电压或电阻值发生变化时,放大电路的增益也会发生变化。
3.对于共射放大器,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放大系数大,但是频率特性差相位反向。
对于共集放大器,输入输出阻抗均低,放大系数小,但具有良好的频率特性和相位不反向等特点。
4.当通电电压较是3V时,测量到的输入电压为2.1V,输出电压为6V,增益约2.9倍。
输出波形为正弦波。
5.整个实验过程中,注意电源电压不要过高或过低,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同时,要注意接线正确,切勿操作不当以免损坏实验装置。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共射共集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调节方法。
bjt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原理
![bjt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fcd874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0.png)
bjt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原理
BJT(双极型晶体管)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放大
电路。
其原理如下:
在这个电路中,BJT晶体管的基极接收输入信号,发射极作为
输出信号端,集电极则通过电阻连接到正电源。
当输入信号加在基极上时,如果信号是正向的,则会使得晶体管中的电流增加,进而影响晶体管的工作。
当基极电压较低时,晶体管是处于截止区(cut-off region)的,此时没有电流通过晶体管。
当输入信号增加,使得基极电压增大,当基极电压达到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Vbe),晶体管开始导通。
晶体管导通后,基极电流会传输到集电极,并输出电流。
此时,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active region),集电极电流的增加会
导致输出电流的增加。
因此,当输入信号经过晶体管放大后,可以得到放大后的输出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放大电路正常工作,需要合理设置电路元件的数值,特别是电阻和电源电压。
另外,还需要注意输入信号的幅度和频率范围,以及对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功率进行适当的平衡。
总之,BJT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利用BJT晶体管的放大特性,将输入信号放大后得到输出信号。
BJT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模板
![BJT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fc9a50e2af90242a895e5ee.png)
实验一BJT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电路动态性能(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及幅频特性等)的测试方法。
3、进一步熟练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1、电路图图一2、通电观察:接好电路之后,在确认安装正确无误后,才可以把经过准确测量的电源电压接入电路。
电源接入电路之后,也不应急于观察数据,而应先观察有无异常现象。
3、静态测试:(1)测量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Vi=0的情况下进行。
分别测量VB、VC、VE,然后通过Ic≈IE=VE/RE可算出Ic,同时可算出VBE=VB-VE,VCE=Vc-VE。
(2)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指对管子集电极电流Ic或VCE的调整与测试。
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电路的性能及输出波形都有很大的影响,偏高或偏低的静态工作点都会使输出波形出现失真。
而静态工作点本身也会影响管子的性能。
改变电路的Vcc、Rc、RB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但通常采用调节偏置电阻Rb1来改变静态工作点。
4、动态指标测试(1)电压增益Av的测量:测出vi和vo的有效值,则Av=Vo/Vi.图二(2)输入电阻Ri:如图2在被测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之间串入一测量辅助电阻R,在放大电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Vs和Vi,则输入电阻可由Ri=ViR/(Vs-Vi)算出。
(3)输出电阻Ro:在放大电路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测出输出端不接负载RL输出电压Vo和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电压VL,根据Ro=[(Vo/VL)-1]RL求出输出电阻。
(4)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o(p-p)的测量(最大动态范围):在放大电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逐步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同时调节Rw(改变静态工作点),用示波器观察Vo,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缩顶现象时,说明静态工作点已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然后反复调整输入信号,使波形输出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时,用交流毫伏表测出Vo有效值,则动态范围等于22Vo,或用示波器直接读出Vo(p-p)。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34ce6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a.png)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一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报告篇二:电子技术实验报告_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学生实验报告篇三: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老师:张冶沁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类型:电路实验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共射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与调试技术;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方法,了解在不同偏置条件下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3.学习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频率特性等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4.了解静态工作点与输出波形失真的关系,掌握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量方法;5.进一步熟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量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3.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4.测量输入电阻5.测量输出电阻6.测量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7.研究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三、主要仪器设备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共射电路实验板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实验步骤:(1)按所设计的放大器的元件连接电路,根据电路原理图仔细检查电路的完整性。
(2)开启直流稳压电源,用万用表检测15V 工作电压,确认后,关闭电源。
(3)将放大器电路板的工作电源端与15V直流稳压电源接通。
然后,开启电源。
此时,放大器处于工作状态。
(4)调节偏置电位器,使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满足设计要求ICQ=6mA。
为方便起见,测量ICQ时,一般采用测量电阻RC两端的压降VRc,然后根据ICQ=VRc/Rc计算出ICQ。
(5)测量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并将测量值、仿真值、理论估算值记录在下表中进行比较。
实验二__BJT共射极电压放大电路的分析
![实验二__BJT共射极电压放大电路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818328453610661ed9f4af.png)
为交流信号, 用示波器测峰峰值
ICQ(mA)
VOP-P (V)
加大信号幅度
调节
观察波形
用电压表间接 测量ICQ
同时出现正、负向失真的正弦波时
实验二 晶体管放大器
稍微减少输入信号幅度,输出失真消失
5、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
调整ICQ=2mA ,保持Vi=5mV不变,改变信号频率,用逐点法 测量不同频率下的VO 值,并作出幅频特性曲线,定出3dB带宽 BW = f H – f L。
纪录波形,注意比较两种波形差异
输入正弦信号并保持不变
调节
观察失真波形
实验波形的三种状态:
实验二 晶体管放大器
无明显失真的波形 轻微失真的波形 明显失真的波形
如果输出电压的波形是 正向显示的话,
波形底部为截止失真,
顶部为饱和失真。
4、测量放大器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分别调节RW和VS ,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VO波形,使输出波形为 最大不失真正弦波(当同时出现正、负向失真后,稍微减小输入信 号幅度,使输出波形的失真刚好消失。)。测量此时静态集电极电 流ICQ和输出电压的峰-峰值VOP-P 。
加入正弦信号
观察波形不能失真
用交流毫伏表观察, Vi=5mV
数据表格:
静态工作点电流ICQ/mA
保持输入信号Vi/mV VS/mV 测量值 VO/V VO′/V AV (有负载 时) 由测量 数据 计算值 A’V (空载 时)
1.5
5
2
5
2.5
5 要弄清楚 各个参量 的含义
Ri/kΩ
RO/kΩ
其中:
测量此时静态集电极电流icq和输出电压的峰峰值voppicqmavoppv为直流工作点信号要用万用表测为交流信号用示波器测峰峰值加大信号幅度观察波形调节用电压表间接测量icq实验二晶体管放大器同时出现正负向失真的正弦波时稍微减少输入信号幅度输出失真消失5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改变信号频率观察波形保持vi为5mv四常见故障的分析方法1实验器件故障的判别电位器好坏的判别万用表作为测量电阻使用探头线好坏的判别探头线好坏的判别2电路故障点的判别一般使用示波器测量各点波形与理论情况作比较确定故障区域在针对区域结合理论分析加入信号观察波形电源短路故障的判别电源都是设置成电压源时电压源指示灯亮正常电流源指示灯亮不正常说明电源被短路不允许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BJT共射极放大电路仿真组合
1、实验名称:
BJT共射极放大电路的Pspices实验仿真
2、实验设计要求以及内容:
对BJT共射极放大电路仿真分析。
包括静态工作点分析Bias point analysis(观测IB、IC、VBE、VCE的值)、瞬态分析Transient analysis(观测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并计算电压增益Av)、交流分析AC sweep analysis(观测幅频响应曲线:中频增益、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观测相频响应曲线,观测输入电阻的频率响应,观测输出电阻的频率响应)。
3、实验具体设计:
创建工程项目文件、编辑电路原理图、设置仿真分析类型、生成网表Pspice/Create netlist 、仿真分析、查看仿真输出结果。
实验电路图如下所示。
4、输出仿真波形以及相关数据:
4.1、静态工作点分析(Bias point analysis):
静态工作点仿真数据如下:
(电压单位:V、电流单位:A)
Bf 80
NAME Q_Q1 MODEL Q2N3904
IB 2.52E-05 IC 1.82E-03
VBE 6.80E-01 VBC -5.73E+00
VCE 6.41E+00
4.2、瞬态分析(Transient analysis):
(具体数据见报告最后)
图像由上至下分别为输出电压Vout和输入电压Vin的波形。
电压增益Av=18.75。
4.3、交流分析(AC sweep analysis):
(具体数据见报告最后)
图像由上至下分别为P(Vout/Vin)和DB(Vout/Vin)的波形。
图像(Vin/ICB)(输入电阻)的波形。
图像为(Vout/IV1)(输出电阻)的波形。
图像为输出电压Vout的波形。
5、仿真结果分析:
实验仿真数据与波形图与预期相符。
测量值与计算的理论值基本相同。
静态工作点分析中,实验设置三极管的β值为80。
仿真结果中得出结果Vbe=0.68V,Vce=6.41V, Vcb=5.73V,Ic=1.82mA。
符合实验要求。
瞬态分析中依照电路图分析,电压增益计算理论值约为20,仿真结果为18.57,两者基本一致。
交流分析:
依照波特图测得通频带带宽BW=57.08MHz。
中频区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相位差为180.035度。
由(Vin/ICB)的图像可得中频区的输入电阻为3.6950KΩ、高频区的输入电阻为3.6757KΩ。
可见电路的输入电阻基本不变。
由(Vout/IV1)的图像可得中频区的输出电阻为1.9791KΩ、高频区的输出电阻为1.9791KΩ。
可见电路的输出电阻基本不变。
由输出电压的图像可得在中频区和高频区,输出电压基本稳定在186mV。
6、实验总结与感想
本次实验总体较为成功,得益于前期的充分准备,在实验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错误和困惑,但是我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都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次仿真实验让我对BJT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掌握利用Pspices软件对电路模拟分析的相关方法与技巧。
总的来说,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