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
世界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的特点分析

世界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的特点分析作者:张鑫来源:《商》2013年第10期摘要:随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必然趋势,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必然经历的发展阶段。
本文通过对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历史和特点分析,指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欧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多元体系且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欧盟的发展历程主要概况如下:1951年4月,欧洲6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正式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3月,六国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7月1日,六国正式将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1991年12月,欧共体签订了《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条约》及《欧洲政治联盟条约》,1993年11月,该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盟。
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
欧盟在其历史上共进行了5次扩大,现在共有27个成员国。
欧洲联盟作为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经济政治组织不断发展,始终依循一条深化与扩大的路线前行,体现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独特的进程特点。
第一,一体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渐进性。
欧盟从当初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发展到今天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组织,从当初的6个成员国,到今天发展成拥有27个成员国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第二,欧盟具有超国家性,内部高度统一性。
欧盟坚持用一个声音说话,成为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关税减免,使用统一货币欧元,成员国之间交易成本不断降低,大大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第三,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深受世界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定时期的国际形势对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步伐影响较大,如20世纪7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恶化,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共同农业政策执行难以为继。
欧盟经济一体化模式

欧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与意义
目标
欧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商品、劳务、人员、资本等更具 吸引力的自由流通的统一市场,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意义
欧盟经济一体化对于欧洲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 、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02
国家主权让渡
欧盟经济一体化要求成员国在一定范围内让渡国家主权,将部分 经济决策权交给欧盟层面。
政策协调与统一
欧盟层面需要制定统一的政策和标准,以确保经济一体化的顺利进 行。
成员国利益平衡
不同成员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在一体化过 程中平衡各方利益。
经济一体化与地区差异之间的矛盾
地区发展不平衡
扩大市场规模
欧盟将通过扩大市场规模,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增强在国际经济 舞台上的影响力。
促进创新发展
欧盟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经济 质量和竞争力。
欧盟经济一体化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1 2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对欧盟经济一体化带来 挑战,如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风险等。
背景
二战后,欧洲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和加强政治合作,开始推动经济一体 化进程。
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阶段
欧盟经济一体化经历了多次扩大 和深化,从最初的欧洲煤钢共同 体到现在的欧盟,成员国数量不 断增加,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发展历程
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包括 关税同盟、共同市场、货币联盟 等阶段,目前正在向更高层次的 经济一体化迈进。
推动绿色发展
欧盟将加大对绿色发展的投入,推动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 可持续性。
欧盟知识点总结

欧盟知识点总结欧盟(European Union, EU)是一个由欧洲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联盟。
成立于1993年,是继联合国之后世界上第二大的国际组织。
欧盟旨在通过合作与整合,维护欧洲国家的和平、安全和繁荣。
欧盟的成员国包括28个欧洲国家,其中有19个国家采用了欧元作为货币单位。
欧盟的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欧盟的组成欧盟由三个基本机构组成,分别是欧洲议会、欧洲委员会和欧洲理事会。
此外,还包括了欧洲法院、欧洲中央银行等一些附属机构。
欧盟的成员国必须遵守欧盟的法律,其中包括了欧盟的法规和指令。
欧盟的职能欧盟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的职能。
在政治领域,欧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来保障欧洲国家的和平与安全。
同时,欧盟也参与了许多国际事务,维护了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
在经济领域,欧盟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市场,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
此外,欧盟还实行了共同的货币政策,采用了欧元作为统一的货币单位,促进了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
在社会领域,欧盟通过法规和政策,保障了欧洲公民的基本权利,促进了欧洲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欧盟的挑战欧盟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了经济一体化的不平衡、难民危机、脱欧等。
经济一体化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欧元区内的经济差异,这导致了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
难民危机主要源于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导致了大量难民涌入欧洲。
脱欧是指英国自2016年以来所进行的脱离欧盟的进程。
当然,这仅仅是欧盟所面临的一部分挑战,欧盟的未来发展还将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
欧盟的未来欧盟所面临的挑战可能会对其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催生出一些新的机遇。
欧盟需要通过改革与合作来应对挑战,推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未来,欧盟可能会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协调,实现更加均衡的经济一体化。
同时,欧盟也可能会推动更加积极的多边主义,参与到更多的国际事务中。
总的来说,欧盟作为一个政治经济联盟,其发展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欧洲近现代经济发展状况

欧洲近现代经济发展状况关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1. 19世纪末是欧洲后工业革命时期,这个时候大工厂林立,电报的发明更是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2. 一战后,欧洲的经济经历的低迷下降阶段,此时德国和意大利逐步形成轴心国,建立法西斯政权。
3二战后的布伦顿森林体系和马歇尔计划为强有力的支持了欧洲经济的复苏。
4. 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确立。
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商业资本主义。
19世纪末期,欧洲经济主要掌握在大财团手中,受到垄断经济的控制。
商业资本主义在贵族的控制下较平稳的发展,随着大银行的崛起,逐步向金融资本主义转变。
一战后的欧洲经济也遭受了较大的破坏,大衰退一直持续到了1920年代,还造成了经济的不稳定和全球性的经济低迷。
1945年以前,少数人希望利用他们的政治权利守护他们的特权地位,而多数人期望利用国家来剥夺少数人的权利和特权。
他们两者又都希望利用国家权利去寻求解决经济危机之道。
而德国二战前希特勒的上台便是利用德国经济衰退,利用政治手段强硬复苏经济博得的政治地位的升高。
不过这种二元论的斗争随着1945年经济和社会多元论的兴起后便逐渐势微了。
马歇尔计划是《欧洲复兴计划》的通称。
1947年6月5日,时任国务卿的马歇尔在哈弗大学发表演说中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
当时欧洲经济经受了战争的洗礼,百废待兴,粮食和燃料等物质极度匮乏,而其需要的进口量远远超过它的支付能力,如果没有大量额外援助,就会面临性质十分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
他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定一项经济复兴计划,美国则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
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最成功的计划,它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同时,也缓和了美国国内即将发生的经济危机。
欧盟贸易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欧盟贸易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引言: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实体之一,它的贸易政策和发展对全球经济产生着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欧盟贸易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将回顾欧盟贸易的历史和目前的现状,然后探讨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和机遇。
最后,将提出几点建议,以促进欧盟贸易的持续发展。
欧盟贸易的历史和现状:欧洲共同体的前身成立于1957年,迄今为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7个成员国的欧盟。
欧盟内部实现了一个共同市场,对成员国的贸易进行了自由化,消除了贸易壁垒,促进了贸易和经济增长。
欧盟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实体之一,其对外贸易量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欧盟的对外贸易总额在2019年达到了3.17万亿欧元,占全球贸易的15.6%。
其中,欧盟对美国的贸易额最大,其次是中国和瑞士。
同时,多个欧盟成员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如德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
然而,欧盟的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欧盟所面临的国内经济问题,如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等,都对贸易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次,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欧盟贸易面临的风险。
例如,英国脱欧对欧盟贸易关系造成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对全球贸易的保护主义政策,都对欧盟的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未来趋势和挑战:欧盟贸易未来的发展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将为欧盟贸易带来更多机遇。
随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欧盟将面临巨大的出口潜力。
其次,技术进步和数字化革命的推动将对欧盟的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将提升贸易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
然而,欧盟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将限制欧盟的贸易机会。
进一步加强的贸易壁垒和关税措施将威胁到欧盟的出口。
其次,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可能对欧盟的贸易产生负面影响。
随着全球需求的疲软,欧盟的出口可能面临下滑的风险。
最后,内部问题也可能对欧盟的贸易造成困扰。
欧盟经济的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形势

欧盟经济的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形势欧盟(European Union,EU)作为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其经济发展离不开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就业形势的良好。
本文将探讨欧盟经济的劳动力市场情况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一、欧盟劳动力市场的概况欧盟是一个由28个成员国组成的经济体,其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是高度开放和多元化。
欧盟各国之间实行了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政策,这意味着欧盟成员国的公民可以自由地在欧盟的任何国家寻找工作和居住。
欧盟的劳动力市场规模庞大,拥有约2.45亿的劳动力人口,其中包括了各种不同的技能和教育背景。
欧盟国家的劳动力市场还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职业,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
二、欧盟就业形势的总体状况尽管欧盟的劳动力市场面临一些挑战,但总体上来说,欧盟的就业形势相对稳定。
根据欧洲委员会的数据,截至2018年年底,欧盟的整体失业率为6.7%,低于经济危机后的峰值。
此外,欧盟的就业率也在稳步上升,达到了女性就业率56.6%,高于历史水平。
然而,欧盟各国之间的就业形势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一些欧盟国家的失业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在东南欧国家,如希腊和西班牙。
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衰退和结构性问题所导致的,需要欧盟和其成员国采取措施来改善这一情况。
三、欧盟劳动力市场的挑战欧盟的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之一是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不匹配,即劳动力的技能不符合市场需求。
这导致一些工作岗位空缺,而另一些人则无法找到适合的就业机会。
解决结构性失业是欧盟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另一个挑战是年龄结构的变化。
欧盟的人口正在逐渐老龄化,这对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都带来了压力。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欧盟需要采取措施鼓励年长劳动者继续就业,并提供培训和再培训的机会,以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
四、欧盟劳动力市场的机遇尽管存在一些挑战,欧盟的劳动力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机遇。
首先,欧盟正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统一和灵活的劳动力市场,以促进更多的劳动力流动和技能转移。
欧盟经济和贸易政策变化

欧盟经济和贸易政策变化自从欧盟成立以来,其经济和贸易政策一直是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以适应全球经济市场的变动。
在近年来,由于全球形势的升级,欧洲经济出现了一些变化,国际贸易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使得欧盟在经济和贸易政策上更加重视自我利益,也更加强调自己在国际贸易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欧盟在各个方面做出的改变做出一些分析和总结。
一、让欧市出问题的高成本欧市已经在经济上落后美国和亚洲国家,主要原因是欧洲对高成本的依赖。
欧洲拥有的先进技术、专业知识和设备的成本远高于亚洲国家,这使得欧洲产品价格昂贵,无法胜任于价格更加优惠的美国和亚洲产品,即使在欧洲市场销售也无法占领市场份额,使欧盟经济增长逐渐放慢。
欧盟通过一些措施来应对这种情况。
首先,欧洲开始逐步减少红利税,以增加企业的利润和预算。
2018年12月份,欧盟国家达成一项协议,减少了涉及公司所得税和股息所得税的红利税至15%。
这项措施可以使企业选择更具竞争力的成本结构,从而在实际交易中更有竞争力。
其次,欧盟的政策制定者开始重视创新和科技发展。
欧盟正在进行创新战略,为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鼓励企业向低成本和高利润的科技产品转型,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同时,欧洲还鼓励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对欧盟原始材料的采购及在供应链中的竞争优势。
总体来说,欧盟在应对高成本的问题上积极行动,其效果正在日渐明显。
二、保障对外贸易欧盟在贸易方面的最主要目的是促进欧洲的出口和外部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
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区之一,为了保障自身的贸易利益和确保持续的出口量,经常采用各种手段使得其出口得到保障,而这也是欧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欧盟实施的双边和多边贸易制度更加权衡其利益。
欧盟通过与非欧盟国家签署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议,最大化的利用欧盟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保障自身的进口需求和出口贸易。
其次,欧盟逐渐完善对原产地的制度规范。
为了保障自己的原产地利益,欧盟将自己的优秀制造品牌制定了一套准则,规范了相关商标的授权和公司的生产管理,使得制造商只有在遵守相关的准则和规范的情况下才能保有自己的认证,从而达到对欧洲原产地贸易的保障。
欧洲的政治经济形势与中欧经济关系

欧洲的政治经济形势与中欧经济关系作者:叶辅靖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7年第10期目前许多国家的动荡到底是世界大变局的前奏,还是大承平时期的旋涡和涟漪?现在还无法回答,需要继续观察。
这里暂且假定当前的动荡是第二种情形,据此,我们来讨论欧洲的政治经济形势及中欧经济关系。
总体而言,是政乱经稳,对我国两面性上升。
一、欧洲的政治形势可用三句话来概括:眼下风雨飘摇;今后两年动荡仍会持续;未来不至于严重失控。
欧债危机没有拖垮欧盟,反让欧盟逮住机会,将经济一体化向前猛推一步,但接踵而起的难民危机和英国脱欧,却让欧洲一体化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差不多是灭顶之灾,根基动摇,信心丧失。
美国特朗普胜选,更使欧盟雪上加霜。
目前欧盟上下,民粹主义泛滥,悲观情绪弥漫,进退失据。
这种状况目前还没有终结,还在继续。
为什么说动荡仍会持续?原因是,第一,长期积累的对全球化、一体化不满还未发泄完毕,民众怨气还没有散尽,激荡的钟摆仍在向两个极端偏移;第二,极端势力的蛊惑效应还没有消散,民众对其幻想还没有破灭;第三,核心国家特别是法国大选仍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
为什么欧盟解体风险依然可控,一体化前景并非漆黑一团?一是欧洲人六十年奋斗的巨大历史成就有目共睹,惠及许多国家、许多阶层,一体化的许多理念深入人心。
拥护一体化的这部分人的力量不能低估,一旦觉醒,会竭尽全力,阻止这些成果毁于一旦。
二是欧盟及许多成员国制度设计中的防波堤会防范、减轻危机向最具破坏力的方向发展。
如意大利宪法禁止用公投形式决定是否退欧、法国的二轮选举制度等。
三是民粹势力、极端势力鱼龙混杂,其主张各不相同,相互矛盾。
例如,有的反难民,有的反欧盟,有的反欧元;有的只反一个,有的三个全反。
而且这些人长于破坏短于建设,不当家不知油盐贵,一旦上台执政,要么转变观念,要么短命而终,要想翻天覆地并不容易。
核心国家及欧盟机构的定海神针作用不能小觑。
四是欧洲的问题由来已久,其根子在于全球竞争格局的根本变化、背离本身竞争力的高福利制度以及不利的人种趋势,这些挑战不是简单的反全球化、反一体化就能解决的。
最新-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 精品

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欧盟经济模式的讨论可以上追至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当时,德国由于产业革命进行较晚,工业基础薄弱,敌不过英国工业品的强力竞争。
而经济学论坛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潮是以英国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观点,德国学者李斯特从德国工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了英国古典学派自由贸易观点具有世界主义的根本缺陷以及不重视各个特定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各自特殊利益的倾向,从而必然以世界范围的经济学来代替国家主义的经济学,为了给本国指明发展民族工业和取得权力的道路,李斯特用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来同英国资产阶级的世界主义相对抗,用德国的实际来同英国的理论相对抗。
由此初步形成了实行保护主张的德国经济发展模式和主张自由贸易的英国经济模式。
二战结束后,受马歇尔计划的推动,欧盟经济进入了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的30年黄金时期,1945年至1975年。
一般来说,政界和学界通过回顾欧盟经济成功发展历程,总结出了两种经济模式,即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模式和英国、爱尔兰为代表的盎格鲁模式。
[1]大陆模式在主张市场竞争的同时,强调有序竞争和社会责任,主张高税收高福利。
盎格鲁模式则主张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竞争,反对市场垄断,不主张国家过多干预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
或者说,两种经济模式回归到经济学的主题之一,即公平与效率孰为先的问题。
大陆模式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而盎格鲁模式则更多地看重市场效率。
意大利学者、比利时学者é、英国金融时报经济评论员等西方学者对大陆模式又进行了具体细分,即大陆模式包括日耳曼模式、莱茵河流域模式和地中海模式[1][2][3]。
如果加上上述的盎格鲁模式,欧盟经济则可以划分为四种模式,即日耳曼模式、莱茵河流域模式、地中海模式和盎格鲁模式。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2004年欧盟东扩后,如果作为一个整体国家来看,欧盟25国疆域面积为397万平方公里,列世界第七位;国内生产总值为127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1;欧盟拥有45亿人口,列世界第3位,占世界总人口的7。
欧洲主要经济贸易区

欧洲主要经济贸易区引言欧洲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大洲,拥有许多主要的经济贸易区域。
这些经济贸易区在欧洲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欧洲主要的经济贸易区及其特点。
1. 欧洲联盟(EU)欧洲联盟是欧洲最大的经济贸易区,由28个成员国组成。
欧洲联盟的成立旨在通过经济和政治合作促进欧洲的统一和发展。
该经济贸易区的主要特点如下:•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成员国之间实行零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自由贸易。
这使得成员国的商品和服务能够自由流通,促进了贸易和经济增长。
•单一市场:欧洲联盟建立了一个单一市场,实现了人员、资本、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这使得欧盟内的企业能够更容易地适应和拓展市场,促进了跨国投资和合作。
•统一货币:欧洲联盟的一部分成员国采用了欧元作为共同货币。
这种统一货币促进了欧洲之间的贸易和经济一体化,减少了货币风险。
•共同经济政策:欧洲联盟成员国通过共同经济政策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这包括协调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经济改革。
•欧洲共同市场:欧洲联盟的成员国可以在欧洲共同市场中自由竞争。
这促进了创新和效率提升,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
2.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是一个由瑞士、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四个成员国组成的经济贸易区。
EFTA的主要特点如下:•自由贸易:EFTA成员国之间实行零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自由贸易。
这有利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
•独立贸易政策:EFTA成员国独立制定贸易政策和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谈判。
这使得成员国能够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调整贸易政策。
•与欧盟的协议:EFTA与欧洲联盟有一系列的贸易协议,这使得EFTA成员国能够获得与欧盟成员国类似的贸易待遇。
•与世界各国的贸易:EFTA通过与世界各国的自由贸易协议,促进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
3. 北欧理事会北欧理事会是一个由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五个成员国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
该组织的主要目标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
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

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欧盟经济模式的讨论可以上追至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当时,德国由于产业革命进行较晚,工业基础薄弱,敌不过英国工业品的强力竞争。
而经济学论坛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潮是以英国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观点,德国学者李斯特从德国工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了英国古典学派自由贸易观点具有世界主义的根本缺陷以及不重视各个特定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各自特殊利益的倾向,从而必然以世界范围的经济学来代替国家主义的经济学,为了给本国指明发展民族工业和取得权力的道路,李斯特用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来同英国资产阶级的世界主义相对抗,用德国的实际来同英国的理论相对抗。
由此初步形成了实行保护主张的德国经济发展模式和主张自由贸易的英国经济模式。
二战结束后,受马歇尔计划的推动,欧盟经济进入了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的30年“黄金时期”(“tr entegl orieus es”,1945年至1975年)。
一般来说,政界和学界通过回顾欧盟经济成功发展历程,总结出了两种经济模式,即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模式”和英国、爱尔兰为代表的“盎格鲁模式”。
“大陆模式”在主张市场竞争的同时,强调有序竞争和社会责任,主张高税收高福利。
“盎格鲁模式”则主张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竞争,反对市场垄断,不主张国家过多干预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
或者说,两种经济模式回归到经济学的主题之一,即公平与效率(e quitan deffii en)孰为先的问题。
“大陆模式”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而“盎格鲁模式”则更多地看重市场效率。
意大利学者Tito Boeri、比利时学者A ndréSa pir、英国金融时报经济评论员Mar tinWol f等西方学者对“大陆模式”又进行了具体细分,即“大陆模式”包括“日耳曼模式”(Nor di)、“莱茵河流域模式”(Rhin eland)和“地中海模式”(Med iterra nean)。
欧盟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年欧盟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作者: ———————————————————————————————— 日期:ﻩ2011年欧盟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来源:欧盟经商处 首发子站:欧非处 首发栏目:分析报告 日期:2011.10.26 今日/总浏览: 2/13312011年欧盟经济极其动荡,一季度强劲复苏,二季度却急转直下,季度增速由0.8%降至0.2%。
欧元区商业周期领先指数(ALI)显示下半年经济持续变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11年欧元区增长率下调至1.6%。
究其原因,除了外部因素、周期性因素、临时因素的影响外,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渗透到经济的方方面面。
一、主权债务危机正在演变为一场系统性危机。
自2009年10月,希腊财政造假事件引爆债务危机,至今已历时两年,危机不仅未被限制,反而不断酝酿升级,由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三个欧元区边缘小国蔓延至核心大国意大利、西班牙,以及欧洲银行业。
主权债务危机的主要关节点如下: ﻫ一是希腊的第一轮救助(1100亿欧元)已经失败,希腊无法按原定时间返回债券市场融资,欧元区不得不在7月21日财长峰会上推出第二轮救助计划(1090亿欧元)。
希腊经济持续三年衰退,欧央行预测2011年衰退5.0%。
多家机构表示希腊违约已成定局。
现在问题只是违约程度大小。
德、法正在就私人债权人债务削减程度争论。
希腊是欧元区小国,其GDP占欧元区比重小于2%。
希腊债务危机的危害在于其违约将引起连锁反应,加剧市场信心恶化,影响区内其他重债国及银行业。
二是意大利已成为危机主战场。
7月份以来,意大利、西班牙国债收益率一度超过6%,此为市场融资不可持续之分水岭,希、爱、葡三国就在此收益率时申请外援。
意大利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在欧元区经。
欧盟经济政策的演变与影响

欧盟经济政策的演变与影响一、介绍在全球化的今天,欧盟作为一个经济强国的组织,其经济政策的演变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欧盟经济政策的起源与发展、欧洲货币联盟的建立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经济政策等方面展开论述,分析欧盟经济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二、欧盟经济政策的起源与发展欧盟经济政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作为欧洲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为欧盟经济政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欧共体通过逐步扩大成员国范围,增加议题领域,形成了现有的欧盟经济政策框架。
欧盟经济政策的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
最初的阶段聚焦于贸易和关税政策的一体化,旨在实现成员国经济的互补和合作,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自由贸易。
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欧盟经济政策逐渐扩展到货币、财政和竞争政策等多个领域。
同时,欧盟经济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
三、欧洲货币联盟的建立欧洲货币联盟可以说是欧盟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欧洲货币联盟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999年,当时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员国共有11个。
这标志着欧盟在货币政策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而在2002年,欧元正式成为欧洲经济区的共同货币。
欧洲货币联盟的建立不仅为欧盟成员国创造了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有利于推动欧洲内部的贸易和投资,同时也提高了欧洲货币的国际地位。
欧元的推出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并通过共同货币的稳定性提升了欧盟的整体经济实力。
四、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经济政策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经济政策是欧盟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欧盟成员国通过制定与宏观经济调控、财政纪律和竞争政策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协调成员国的经济行为,推进欧洲内部的一体化。
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欧盟通过制定经济增长和就业政策,提供经济发展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通过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推动欧洲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财政纪律方面,欧盟强调成员国应当保持财政纪律,限制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以确保欧元区的稳定。
近20年欧盟经济体制的改革与经济发展情况

近20年欧盟经济体制的改革与经济发展情况摘要: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分水岭,分析近20年欧盟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发展情况。
欧盟的建立将欧洲一体化推向了建设欧洲经济同盟和政治同盟的新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欧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另一次深化与扩大的过程,为此,欧盟体制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和调整。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欧洲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危机的爆发促使欧盟进行改革。
为了稳定金融市场,恢复经济增长,欧盟着手谋划和进行一系列长期性的战略调整和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整体金融监管体系,强化对跨国金融机构和欧元区国家的危机管理。
一、20世纪末21世纪初,欧盟经济改革及发展情况(一)20世纪末21世纪初,欧盟经济发展情况1995年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加入了欧共体,欧共体改名为欧盟,这使欧洲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始了欧洲政经联合的新纪元。
1999年建立了货币联盟,欧元诞生,使欧洲的经济一体化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形势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欧洲一体化进程继续向前推进。
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流通。
欧元的出现是世界经济的一件大事,单一货币降低了贸易与金融的成本,消除了欧元区国家的汇率风险,有利于欧洲的政治、经济繁荣,也为世界货币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2年欧盟制宪进程的启动,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一个新的重大发展。
2004年5月1日,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10个国家正式加入欧盟,从而完成欧盟成立以来的第五次也是最大的一次扩容。
此次欧盟东扩不仅将使其政治实力大大增强,也明显地扩大了其市场容量,并通过区域内投资环境、政策法律以及文化、语言等方面地有效整合,为其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欧盟第五次东扩后,成员国从15个增加到25个,总人口从3.79亿人增加到4.55亿人,面积达450万平方公里。
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

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
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可以总结如下:
1. 跨国一体化:欧盟经济建立在成员国之间的紧密合作基础上,实现了货物、人员、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这种一体化为欧洲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更大的市场和机会。
2. 单一市场:欧盟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市场,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和非关税障碍,促进了贸易自由化和竞争,提高了经济效率。
3. 经济稳定与合作:欧盟致力于维持成员国之间的经济稳定和合作。
通过共同货币—欧元的引入,欧盟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并加强了货币政策的协调。
4. 社会市场经济:欧盟采用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强调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和福利的保障。
5. 面临的挑战:欧盟经济目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经济不平衡、失业率高、债务危机和政治分歧等。
此外,英国的脱欧也给欧盟经济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总体来说,欧盟经济在实现市场一体化、促进经济稳定和合作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欧盟需要继续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推动经济结构改革,以应对全球化和内部问题的挑战。
欧盟经济的变化趋势

欧盟经济的变化趋势近年来,欧盟经济呈现出一系列变化趋势。
本文将从经济增长、就业市场、通货膨胀、国际贸易和区域差异等方面对这些变化趋势展开分析。
首先,欧盟经济的整体增长率逐渐回升。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欧盟的实际GDP增长率为2.5%,2018年为1.9%,2019年为1.5%。
然而,由于全球贸易摩擦、英国脱欧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欧盟经济增长的前景面临一定的风险。
其次,欧盟内部的就业市场呈现多样化变化。
尽管整体失业率下降,但各国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
高失业率的国家如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仍在努力改善就业状况,而德国和瑞典等国则取得了良好的就业成果。
此外,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社会保护制度的不同,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就业差别也日益显著。
第三,通货膨胀率在欧盟内维持平稳。
欧洲央行的目标是将通货膨胀率保持在接近2%的水平。
然而,通货膨胀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尤其是南欧国家受到债务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通货膨胀率普遍较低。
第四,欧盟的国际贸易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变化。
欧盟是世界最大的贸易体之一,但其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尽管欧盟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但与大国如美国的贸易纠纷加剧了贸易不确定性。
此外,全球生产链的重组和全球化浪潮的逆转也对欧盟的国际贸易形势产生了影响。
最后,欧盟内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北部和中部地区相对较富裕,而南部和东部地区则经济相对较弱。
这种区域差异导致经济不平衡,也是欧盟内部协调和发展的一大挑战。
总体而言,欧盟经济的变化趋势表现为整体增长回升、就业市场多样化、通货膨胀率稳定、国际贸易面临挑战和区域差异明显。
尽管欧盟面临许多挑战,但通过政策调整和改革,欧盟仍然有望维持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并加强内部协调,以应对全球经济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欧洲经济形势新变化与中企出海欧洲路径探析

欧洲经济形势新变化与中企出海欧洲路径探析刘颖洁【内容提要】当前,地缘冲突、极端天气、保护主义抬头以及国际格局加速调整等多重因素导致欧洲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欧中国企业面临较多不确定性。
然而,中欧之间仍存在深化经贸合作的多重契机,美欧政策分歧、欧洲经济复苏潜力及新兴产业带来的发展动力,有望赋能中欧经贸合作。
为进一步维护好中欧经贸合作关系,充分发挥经贸合作潜能,在欧中国企业可通过加强对欧政策研究、完善合规建设、增加研发投入等方式,优化投资布局,服务中欧可持续发展合作大局。
【关键词】欧盟 中国企业 欧洲经济 中欧关系2024年2月15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冬季经济预测报告,将秋季预测的2023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均为0.6%下调至均为0.5%,并将2024年欧盟经济增长率预期从1.3%下调至0.9%,欧元区经济增长率预期从1.2%下调至0.8%。
在地缘冲突加剧、美欧政策分歧扩大、经贸领域泛安全化抬头等多重因素阻碍下,欧盟2024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仍然疲弱。
[1]此外,美国企图拉拢欧洲盟友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可能导致中欧经贸合作受到较大冲击。
因此,在欧中国企业依旧面临较多不确定性。
中欧合作战略意义巨大,双方有着维护经贸全球化、国际多边主义秩序以及亚欧乃至全球稳定的责任。
[2]为进一步维护中欧经贸关系,充分发挥经贸合作潜能,赴欧中国企业可通过调整自身战略和优化路径,服务好中欧可持续合作发展的大局。
欧洲经济形势新变化2024年以来,受乌克兰危机持续、欧洲地区极端天气增多、美国总统大选使美对欧战略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巴以冲突导致红海航运受阻等因素影响,欧洲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同时,欧洲国家保守主义、单边主义倾向严重,进一步给欧洲经济形势带来不利影响。
总体而言,欧洲经济复苏前景并不乐观,缺乏“正能量”的内外环境使欧洲经济增长态势步履维艰,未来复苏态势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第一,短期内欧洲经济难以全面强劲复苏。
尽管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在2023年下半年避免了技术性衰退,但受能源价格上涨、信贷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欧元区经济依然萎靡不振。
欧盟经济现状对外贸的影响

欧盟经济现状对外贸的影响欧盟经济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由28个成员国组成。
欧盟的出口和进口贸易规模巨大,对全球贸易格局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欧盟经济的变化与演变对全球贸易景气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从欧盟的出口行业、经济增长、汇率和政治环境等方面来探讨欧盟经济现状对外贸的影响。
1. 出口行业欧盟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地区之一,其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工业品、机械设备、汽车及零配件、化工产品等方面。
随着欧盟经济形势的波动,出口行业也会随之变化。
比如,欧洲汽车销售量的下降将影响到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
此外,在全球资本市场的不景气背景下,全球钢铁和铜的价格下跌导致出口受到影响。
2. 经济增长欧盟经济增长的潜力直接影响到其对外贸的影响。
在过去十年里,欧盟的经济增长一直是放缓的,经济萎缩的趋势也在增加。
随着近年来的财政紧缩政策和政治不稳定的情况,欧盟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
一些国家的债务问题,如希腊债务危机,也影响到了欧盟经济的稳定和对外贸的影响。
3. 汇率欧元的汇率是对外贸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之一。
欧元汇率下跌将使其出口具有竞争力,但进口的成本会增加,与其他货币的交易也不再那么便利。
在不同的汇率环境下,欧盟的出口和进口贸易会有不同的表现。
4. 政治环境近年来,欧盟面临着来自多个方向的挑战,如恐怖主义、难民危机和英国脱欧等。
这些问题都对欧盟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欧盟的对外贸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不稳定的政治形势和不确定因素会让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降低,最终影响到欧盟经济和对外贸的表现。
总结一下,欧盟经济现状对外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出口行业、经济增长、汇率和政治环境等方面。
虽然欧盟的经济形势面临着风险和不确定性,但欧盟仍扮演着重要的全球经济角色,这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欧盟发展的趋势分析及其经济动因探讨

20 0 8年 2月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
Hu nt s& S ca ce c sJ u a f ma ie i o il in e o r l o S n Hmn n Unv ri a iest y
F b2 0 e.O 8 V0. 6 No 1 12 .
一
、
欧盟发展 的新趋 势分析
鉴 于世界 政 治 、 济形 势 的变 化 以及全 球 经 济 一 体 化趋 势 影 响 的不 断 深 化 , 盟 也 在综 合 分 析 全 球 经 欧
形势 以及 自身发 展情 况 的基础 上 , 逐渐 调整 了 自身 的发展 思路 并 进而 形成 了相 应 的发展 新趋 势 。 ( ) 密与 松散 并存 的运 作管 理模 式发 展 新趋 势 一 紧
身的强大生命力与影响力 , 不断地在对 自己的 内部运作体制 以及未来 的发展方 向作 出着新 的调整与布 局 。 了解 现 阶段 欧盟 发展 的新 趋势 并进 而深 入 分 析 其 中 的经 济 动 因 , 我 们 妥 善 处理 好 与欧 盟 的关 系 , 对 无 疑是有 着极 为 重要 的理 论 与实践 意义 的 。
63
维普资讯
20 08焦
海 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 1 期
援助; 外 , 此 欧盟还 制定 了所 谓 的“ 新地 中海 战 略 ” 并计 划 以经 济援 助 为 主要 手 段 , 过 建立 自由贸易 区 , 通
一
种 制 度性 的一 体 化组 织 , 济一 体 化程 度 的不 断加 深 以及 相 应 的运 作管理 制 度 的严 密也 就 成 了欧盟运 经
作与 发展 的必 然选 择 ① 。其 二 , 扩 大 的紧密 层上 看 , 欧共体 与 欧洲 自由贸易 联 盟 为基 础 而建 立起 来 的 从 以
全球贸易中的欧洲单一市场与欧盟经济

全球贸易中的欧洲单一市场与欧盟经济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欧洲单一市场与欧盟经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欧洲单一市场是一个庞大而具有吸引力的市场,涵盖了欧洲经济体中的28个成员国,为欧洲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无数的商机和发展机会。
欧盟经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体之一,对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欧洲单一市场的形成欧洲单一市场的形成源于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署,旨在推进欧洲经济一体化。
该市场的建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自由流通商品、劳务、资本和服务等。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欧洲单一市场于1993年正式启动,为欧洲内部的贸易和投资创造了条件,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二、欧盟经济的作用欧盟经济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体之一,对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起着重要作用。
欧盟的GDP占全球GDP的比重超过20%,其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5%以上。
欧盟的开放市场和进口需求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巨大的出口机会,同时也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其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机械设备、汽车、化工产品和农业产品等。
欧盟的出口贸易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至关重要,为它们提供了外汇收入和就业机会。
同时,欧盟的市场也对全球各国进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满足了国内需求的多样性和高质量。
三、欧洲单一市场的优势欧洲单一市场的形成带来了许多优势,首先是扩大了市场规模。
28个成员国的整合为欧洲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消费者和潜在客户。
这种庞大的市场规模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推动了创新和竞争力的提升。
其次,欧洲单一市场大大降低了贸易成本。
取消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简化了贸易程序,使得货物、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成为可能。
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使消费者可以从更多的选择中受益。
另外,欧洲单一市场还促进了劳动力和知识的流动。
成员国之间的自由劳动力流动使得企业可以更灵活地雇佣和调整人员,而知识和技术的跨国交流则促进了创新和技术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欧盟经济模式的讨论可以上追至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当时,德国由于产业革命进行较晚,工业基础薄弱,敌不过英国工业品的强力竞争。
而经济学论坛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潮是以英国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观点,德国学者李斯特从德国工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了英国古典学派自由贸易观点具有世界主义的根本缺陷以及不重视各个特定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各自特殊利益的倾向,从而必然以世界范围的经济学来代替国家主义的经济学,为了给本国指明发展民族工业和取得权力的道路,李斯特用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来同英国资产阶级的世界主义相对抗,用德国的实际来同英国的理论相对抗。
由此初步形成了实行保护主张的德国经济发展模式和主张自由贸易的英国经济模式。
二战结束后,受马歇尔计划的推动,欧盟经济进入了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的30年“黄金时期”(“trenteglorieuses”,1945年至1975年)。
一般来说,政界和学界通过回顾欧盟经济成功发展历程,总结出了两种经济模式,即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模式”和英国、爱尔兰为代表的“盎格鲁模式”。
[1]“大陆模式”在主张市场竞争的同时,强调有序竞争和社会责任,主张高税收高福利。
“盎格鲁模式”则主张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竞争,反对市场垄断,不主张国家过多干预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
或者说,两种经济模式回归到经济学的主题之一,即公1/ 10平与效率(equityandefficiency)孰为先的问题。
“大陆模式”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而“盎格鲁模式”则更多地看重市场效率。
意大利学者TitoBoeri、比利时学者AndréSapir、英国金融时报经济评论员MartinWolf等西方学者对“大陆模式”又进行了具体细分,即“大陆模式”包括“日耳曼模式”(Nordic)、“莱茵河流域模式”(Rhineland)和“地中海模式”(Mediterranean)[1][2][3]。
如果加上上述的“盎格鲁模式”,欧盟经济则可以划分为四种模式,即“日耳曼模式”、“莱茵河流域模式”、“地中海模式”和“盎格鲁模式”。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2004年欧盟东扩后,如果作为一个整体“国家”来看,欧盟25国疆域面积为397万平方公里,列世界第七位;国内生产总值为12.7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1%;欧盟拥有4.5亿人口,列世界第3位,占世界总人口的7%。
与此同时,2005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2,173亿美元,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提前8年实现中欧领导人2003年提出的战略目标。
欧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欧盟继续保持中国累计最大技术供应方地位,同时还是中国累计第四大实际投资方。
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拟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将欧盟25国经济划分为5种经济模式,即西欧模式、南欧模式、英爱模式、北欧模式和东欧模式。
第一种欧盟经济模式:”西欧模式”。
“西欧模式”成员包括德国、法国、奥地利、比利时和卢森堡,共5个欧盟成员。
第二种欧盟经济模式:“南欧模式”。
“南欧模式”成员包括意大利、希腊、塞浦路斯、马耳他、葡萄牙和西班牙,共6个欧盟成员。
第三---------------------------------------------------------------范文最新推荐------------------------------------------------------ 种欧盟经济模式:“英爱模式”。
“英爱模式”成员包括英国和爱尔兰,共2个欧盟成员。
第四种欧盟经济模式:“北欧模式”。
“北欧模式”成员包括瑞典、丹麦、芬兰和荷兰,共4个欧盟成员。
第五种欧盟经济模式:“东欧模式”。
“东欧模式”成员包括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共8个欧盟成员。
上述欧盟5种经济模式的划分依据主要是:第一,该国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发展路径相似。
第二,具有较强的地缘政治关系和相近的社会价值观。
第三,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并有所创新。
一是基本延续“日耳曼模式”、“莱茵河流域模式”、“地中海模式”和“盎格鲁模式”的划分方法,同时在“地中海模式”中添入了马耳他和塞浦路斯两个新成员。
二是将8个前社会主义东欧国家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模式,与前4种经济模式并列。
三是为了便于认知,按地域方位,重新对5种经济模式进行了更名。
第四,关于马耳他和塞浦路斯的分类考虑。
2004年5月1日新加入成员中,塞浦路斯人均收入超过2万美元,世界银行已将塞浦路斯确定为发达国家。
马耳他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且1964年12月已经加入了英联邦。
2003年3月8日,马耳他就加入欧盟全民公投时,同意率仅为54%,远低于前社会主义东欧国家。
从地理位置看,塞浦路斯比邻希腊,马耳他靠近意大利。
因此,将这两个新成员列入“南欧模式”。
上述欧盟5种经济模式的区别并不很严格。
不过,本文认为,欧盟经济原本就不是国别经济,欧盟成员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各异,动用经济政策的3/ 10权限有所不同,欧元区成员和区外成员的宏观经济政策层面相差较大。
因此,欧盟经济模式类型上的区别相当可以说明问题。
三、欧盟五种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与比较分析总的来说,欧盟5种经济模式的特点各有千秋[4]。
第一,“北欧模式”在社会保障以及社会福利方面的公共支出最大。
劳动力市场相对不受管制,有着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而强大的工会带来工资方面的高度平等。
第二,“英爱模式”提供相当优厚的社会补助,现金补贴主要给予工作年龄的人,这些作为最后的救济手段。
工会势力单薄,劳动力市场相对不受管制。
第三,“西欧模式”依靠社会保险来救助失业者和提供养老金。
这些国家的就业保护较强。
工会很强大,并在扩大集体议价结果的问题上享有法律保护。
第四,“南欧模式”注重对老年人养老金的公共支出。
严格立法保护就业并减少就业,对提前退休提供大力支持,以减少求职者人数。
第五,“东欧模式”注重经济政策和政治体制的转型,从竞争政策到食品安全都进行了彻底变革,试图完全“擦除”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痕迹,以适应欧盟的要求。
具体来看,欧盟5种经济模式的特征还可以从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劳动生产率、就业增长率以及政府支出等不同方面进行考察。
1.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表现是一种经济模式是否优越的重要标志,本文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汇总了1997年至2005年欧盟25国历年来的经济增长率,并且按照本文的分类对25个欧盟成员归总到了5种经济模式组别从表1我们可以明显观察到,东欧模式的经济增长最快,2005年达到3.0%至7.8%,如果按照此增速,经过一代人的努力,东欧模式的生活水---------------------------------------------------------------范文最新推荐------------------------------------------------------ 平可赶上欧盟的平均水准。
其次为北欧模式和英爱模式,其中瑞典经济增长尤为引人注目。
西欧模式和南欧模式占欧盟经济总量的67%,但经济增长总体表现最为糟糕。
2.通货膨胀率。
高增长、低通胀是一种公认的理想经济模式。
从表2我们感觉到,欧盟5种经济模式的通货膨胀水平差异较大。
东欧模式维持了经济高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多数国家的物价压力,如2004年斯洛伐克的通胀率达到了7.5%,匈牙利也达到了 6.8%。
南欧模式的通胀压力虽然低于东欧模式,但作为欧元区成员,意大利、希腊。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物价水平均超出了欧洲中央银行设定的2%标准,其中西班牙和希腊的物价分别达到了3.1%和3%。
西欧模式的物价水平保持在适度水平上,但卢森堡的通胀率超过了3%。
相反,北欧模式和英爱模式的通胀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基本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目标。
3.劳动生产率。
本文收集了欧盟统计局1993至2003年欧盟25国的小时劳动生产率统计数据(详见表3)。
劳动生产率高低是衡量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标志。
据全欧商业组织Eurochambres的研究报告,自1994年起美国劳动生产率已经超过了欧盟。
即使欧盟劳动生产率年增速超出美国0.5个百分点,那么欧盟还要经过50年的努力才能赶上美国,这是欧美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
表3的数据以欧盟原15国的劳动生产率为100依据,西欧模式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除奥地利外,都在平均水平以上。
北欧模式和英爱模式的劳动生产率接近或超过平均水平,而南欧模式和东欧模式的劳动生产率则均低于欧盟原15国的平均水平。
5/ 102003年英国的劳动生产率为94.3,英国财政部发言人认为,1997年以来英国的生产率一直在提高。
但经合组织强调,英国劳动生产率水平处于15年来的历史低点,与德国和法国等主要欧盟成员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生产率赤字”。
4.就业增长率。
欧盟国家普遍重视本国的就业和消除相对贫困状况。
南欧模式倾向于高水平就业保护,北欧模式和英爱模式着重于失业福利的高覆盖,西欧模式和东欧模式则在就业保护和失业福利方面折衷(详见表4)。
从就业状况看,北欧模式和英爱模式相对理想一些,而西欧模式、东欧模式与南欧模式相对差一些。
从缩小贫富差距看,西欧模式与北欧模式表现较好,而南欧模式、东欧模式与英爱模式较差。
有学者指出,英爱模式之所以在脱贫方面表现不佳,主要不是由于缺少财政再分配,而是由于社会底层的教育水准较低。
北欧模式在就业和脱贫两方面均有良好表现,而南欧模式在两方面都做得不好。
英爱模式在就业方面做得不错,但在脱贫上做得不好,而西欧模式刚好与之相反。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英爱模式与北欧模式的劳动力市场效率较高,而西欧模式与北欧模式较为公平。
5.政府支出水平。
各种经济模式都离不开政府发挥作用。
经历许多灾难后,二战后欧盟在个人努力与集体责任之间取得成功的平衡,所有欧盟人共享由国家组织的社会福利,这项社会福利超过了全球标准。
衡量一国社会福利一个重要指标是政府支出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表5的数据揭示了欧盟5种经济模式的政府支出状况。
从表5我们可以看出,北欧模式的政府支出水平最高,西欧模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南欧模式的政府支出也高于英爱模式,东欧模式的政府支---------------------------------------------------------------范文最新推荐------------------------------------------------------ 出水平参差不齐,如匈牙利的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7%,而立陶宛的政府支出水平仅为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