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档案使用管理办法
社会组织协会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社会组织协会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协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社会组织协会内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鉴定和销毁等工作。
第三条社会组织协会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二)真实、准确、完整、系统原则;(三)安全、保密原则;(四)便于利用原则。
第二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四条档案收集范围:(一)协会成立、变更、注销等文件;(二)协会章程、规章制度;(三)会员登记、变更、退会等文件;(四)协会活动记录、会议纪要、决议;(五)财务报告、审计报告;(六)其他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
第五条档案整理要求:(一)按照档案分类、编目、归档的原则,对收集到的档案进行整理;(二)对档案进行编号、登记,建立档案目录;(三)档案整理应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查阅和利用。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六条档案保管要求:(一)设立专门的档案库房,配备防火、防盗、防潮、防虫等设施;(二)档案库房应保持通风、干燥、清洁,防止档案霉变、虫蛀;(三)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档案保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档案借阅制度,确保档案安全。
第七条档案利用要求:(一)档案利用者应出示有效证件,说明利用目的;(二)档案管理人员应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指导利用者正确查阅档案;(三)档案管理人员应做好档案利用登记工作,确保档案安全。
第四章档案鉴定与销毁第八条档案鉴定要求:(一)根据档案的保存价值,对档案进行鉴定;(二)鉴定结果应报协会领导批准;(三)对不再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应按相关规定进行销毁。
第九条档案销毁要求:(一)销毁档案前,应进行登记、编号;(二)销毁档案时,应指定专人负责监督;(三)销毁档案的残片、碎纸等,应妥善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十条本制度由社会组织协会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民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民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公布日期】2010.07.15•【文号】民发[2010]101号•【施行日期】2010.07.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档案管理正文民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民发〔2010〕10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档案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档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档案局:为了加强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民政部、国家档案局共同制定了《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民政部国家档案局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五日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规范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会组织登记档案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依法为社会团体及其分支(代表)机构,基金会及其分支(代表)机构,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办理申请筹备成立、成(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备案、章程核准、年度检查和行政处罚等工作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
第三条社会组织登记档案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分级负责,在业务上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民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对社会组织登记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并完善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管理制度,确保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并逐步实现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
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工作,保障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在组织管理、决策参考、历史研究等方面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组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组织内部所有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档案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和业务活动。
(二)完整性原则:档案资料应全面、系统地收集,确保档案资料不缺失、不遗漏。
(三)安全性原则:加强档案资料的安全防护,确保档案资料不被破坏、不被丢失。
(四)便利性原则:提高档案资料的查阅效率,方便组织内部工作人员和外部有关单位查阅。
第二章档案资料分类及归档第四条档案资料分为以下类别:(一)文书档案:包括组织章程、内部规章制度、会议记录、文件材料、合同、协议等。
(二)人事档案:包括员工档案、干部档案、团员档案、会员档案等。
(三)财务档案:包括财务报表、收支凭证、审计报告等。
(四)业务档案:包括项目档案、活动档案、产品档案、市场档案等。
(五)声像档案:包括照片、录音、录像、光盘等。
第五条档案资料的归档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归档时间:按照档案资料产生的时间顺序,定期归档。
(二)归档顺序:按照档案类别、年度、编号等顺序排列。
(三)归档方式:采用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性和便于查阅。
第三章档案管理第六条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熟悉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
(二)责任心强,工作细致,保密意识强。
(三)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第七条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规定:(一)档案库房:设立专门的档案库房,配备必要的防火、防盗、防潮、防虫等设施。
(二)档案柜: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柜,确保档案资料安全存放。
(三)档案整理:按照档案类别、年度、编号等顺序排列,便于查阅。
(四)档案借阅:实行借阅登记制度,严格控制借阅范围和期限。
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
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简介社会组织档案是指社会组织在日常运作中产生的各类文件、记录和资料的集合。
良好的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对于社会组织的规范运行和信息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档旨在介绍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目标- 建立高效的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 提供清晰的档案管理流程,规范社会组织档案的创建、存储、检索和销毁。
- 保护社会组织的知识产权和保密信息,防止档案泄露和滥用。
内容1. 档案管理体系社会组织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包括以下要素:- 档案管理职责和权限的明确分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制和协同配合。
- 档案管理标准和规范的制定,确保所有档案管理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 档案管理流程和程序的规定,包括档案的创建、归档、检索、借阅、销毁等环节,保证整个过程的规范性和可控性。
- 档案管理指导和培训的开展,提高社会组织内部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和能力。
2. 档案分类和归档社会组织的档案应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和归档,以便于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常见的档案分类包括:- 机构档案:包括社会组织章程、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
- 业务档案:包括社会组织的项目计划、运营报告、活动记录等与业务相关的文件。
- 人事档案:包括社会组织员工的人事信息、任免文件、奖惩记录等。
- 财务档案:包括社会组织的财务报表、税务登记、经济合同等财务相关的文件。
3. 档案存储和保护社会组织的档案应安全、规范地进行存储和保护,以防止档案的遗失、损坏或泄露。
具体措施包括:- 设立专门的档案室或档案柜,提供适当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和安全设施(如防火、防盗等)。
- 制定档案借阅和使用制度,明确借阅权限和程序,并记录借阅情况,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借阅的合法性。
- 对重要档案进行备份和数字化保护,以防止档案的意外丢失和损坏。
4. 档案鉴定和保管社会组织应按照相关规定对特定档案进行鉴定和保管,以确保档案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范本(2篇)
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范本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非营利性组织,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加强对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的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机密性,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是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范本:一、总则1. 本制度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范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
2. 社会组织人事档案是组织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一项重要依据,必须妥善保存和管理。
3. 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社会组织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各社会组织应积极配合。
4. 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保密原则,确保档案的安全和机密。
二、档案的建立1. 招聘录用人员时,要按照规定填写和归档《社会组织人员档案登记表》,并将相关材料存入档案。
2. 完善录用合同、任职通知书、聘用协议等文件的归档管理。
3. 档案应当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历、工作经历、奖惩情况等内容,并按照时间顺序归档。
三、档案的管理1. 按照档案管理分类,制定详细的档案存档、借阅和归还流程,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档案管理人员应当经过专门培训,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3. 档案管理工作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审计,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合规。
4. 档案管理人员应当依法保护被档案化人员的隐私权,不得泄露和滥用档案信息。
四、档案的保存1. 档案室应设置有专门的存储空间,要求环境干燥、通风、防潮,并采取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
2. 档案应当按照一定的分类和顺序进行储存,以便于查找和利用。
3. 档案保存期限应当依法规定,过期的档案应当及时销毁或移交给档案馆。
五、档案的利用1. 档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档案的利用工作,并向社会各界提供必要的服务。
2. 档案利用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损害被档案化人员的合法权益。
3. 档案利用应当经过审批和登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档案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档案复印件、提供电子档案等形式的服务。
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管理制度(3篇)
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的管理,维护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保密性,提高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益,保障社会组织人事活动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社会组织人事工作的基本制度,适用于全体社会组织工作人员。
第三条社会组织人事档案是指社会组织对工作人员有关基本情况、任职资格、工作经历、学术成果等人事信息的记录和保存。
第四条社会组织人事档案是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建设和管理人事队伍的重要依据。
第五条社会组织人事档案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实行科学管理,注重实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保密性。
第二章档案的建设与管理第六条社会组织应当建立专门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人事档案管理。
第七条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的建设应当根据社会组织人事工作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并报备上级有关部门。
第八条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的内容应当真实、完整、准确、有效。
第九条社会组织应当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包括人事档案的登记、归档、借阅、查阅和销毁等流程和制度。
第十条社会组织人事档案要按照分类、整理、编目和装订的规范进行管理,确保档案的规范性和易于查阅。
第十一条社会组织人事档案必须按照规定的期限和要求进行保存,不得私自销毁或者随意处置。
第十二条社会组织人事档案应当按照保密的要求进行保存,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
第三章档案的利用与查询第十三条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的利用应当遵循以实际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原则。
第十四条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的借阅和查阅应当符合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控制档案的查阅权限。
第十五条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的借阅和查阅应当有明确的理由和用途,并记录相关信息,确保借阅和查阅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第十六条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的借阅和查阅应当进行登记,包括借阅人、借阅时间、借阅目的等信息,用于追查和监督。
第十七条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的利用和查询要遵循保密原则,不得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社会组织业务档案管理指南
社会组织业务档案管理指南1.简介本指南旨在帮助社会组织有效管理其业务档案,确保档案的安全、准确和便捷的使用。
良好的档案管理可以为社会组织的运营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2.档案管理原则合规性原则:社会组织的档案管理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档案的合规性。
合规性原则:社会组织的档案管理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档案的合规性。
合规性原则:社会组织的档案管理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档案的合规性。
合规性原则:社会组织的档案管理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档案的合规性。
合规性原则:社会组织的档案管理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档案的合规性。
合规性原则:社会组织的档案管理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档案的合规性。
合规性原则:社会组织的档案管理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档案的合规性。
合规性原则:社会组织的档案管理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档案的合规性。
合规性原则:社会组织的档案管理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档案的合规性。
科学性原则:档案管理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科学性原则:档案管理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科学性原则:档案管理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科学性原则:档案管理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科学性原则:档案管理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科学性原则:档案管理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科学性原则:档案管理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科学性原则:档案管理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科学性原则:档案管理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便利性原则:社会组织应通过合理的档案管理方式,方便和提高员工使用档案的效率。
便利性原则:社会组织应通过合理的档案管理方式,方便和提高员工使用档案的效率。
社会组织_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提高社会组织档案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社会组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第三条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二)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三)依法依规,科学规范;(四)注重实效,持续改进。
第二章档案分类与归档第四条社会组织档案分为以下类别:(一)文书档案:包括社会组织成立、变更、注销、备案、年度检查、行政处罚等文件材料;(二)会计档案:包括社会组织财务报表、收支凭证、审计报告等;(三)声像档案:包括社会组织活动照片、视频、录音等;(四)实物档案:包括社会组织奖状、证书、印章、标志等。
第五条社会组织档案归档范围:(一)社会组织成立、变更、注销、备案等文件材料;(二)社会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工作计划、总结等;(三)社会组织财务报表、收支凭证、审计报告等;(四)社会组织活动记录、新闻报道、媒体报道等;(五)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个人的合作协议、捐赠协议等。
第六条社会组织档案归档要求:(一)档案材料应真实、准确、完整;(二)档案材料应分类整理,立卷归档;(三)档案材料应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便于查阅;(四)档案材料应使用规范的档案袋、档案盒等存放。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七条社会组织档案保管:(一)设立专门的档案室,配备必要的档案保管设施;(二)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三)档案保管应遵循“专柜专柜、专人专管”的原则;(四)档案保管应做好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霉等工作。
第八条社会组织档案利用:(一)社会组织内部人员查阅档案,应办理借阅手续;(二)社会组织外部人员查阅档案,应经社会组织负责人批准;(三)档案利用应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四)档案利用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办法——民发〔2010〕101号( 民政部、 国家档案局)
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规范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会组织登记档案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依法为社会团体及其分支(代表)机构,基金会及其分支(代表)机构,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办理申请筹备成立、成(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备案、章程核准、年度检查和行政处罚等工作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
第三条社会组织登记档案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分级负责,在业务上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民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对社会组织登记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并完善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管理制度,确保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并逐步实现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
第五条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业务机构应当在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监督管理相关事项办理完毕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归档工作。
档案管理机构(人员)在接收归档的文件材料时,必须认真核对清点,检查文件材料是否齐全、完整,符合规定要求的,予以接收,并办理交接手续。
(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参见本办法附件)第六条社会组织登记档案按照一个社会组织一档的原则,归档文件材料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
一般以一份文件为一件,正文与附件为一件,传真件应当复印并与原件为一件,请示与批复各为一件,一次上报的多份表格,每份表格可为一件。
一个社会组织的所有文件材料按照形成的时间顺序排列,每份文件应当用无酸纸套或档案袋等以有利于保管和利用的方式加以固定,并按排列顺序依次装入档案盒保存。
第七条社会组织登记档案分为社会团体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类、基金会类三类。
社会组织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社会组织业务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社会组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社会组织内部所有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业务档案是社会组织开展业务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组织管理、决策、监督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档案分类与归档第四条业务档案分为以下类别:1. 机构设置与人员档案:包括组织机构图、人员任命文件、人事档案等;2. 业务活动档案:包括项目档案、活动记录、会议纪要、财务档案等;3. 合同与协议档案:包括各类合同、协议、合同执行情况等;4. 公文与文件档案:包括内部文件、对外文件、函件、通知等;5. 法律法规与政策档案: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行业标准等;6. 其他业务档案:包括培训、考察、调研、评估等产生的档案。
第五条业务档案的归档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分类归档:按照业务档案的分类标准,将档案分门别类地进行归档;2. 完整归档:确保归档的档案内容完整、齐全,不得缺漏;3. 按时归档: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及时将档案归档;4. 规范归档:按照档案管理的规范要求,对档案进行整理、装订和标识。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维护第六条业务档案的保管应当遵循以下要求:1. 设立专门的档案库房,确保档案安全;2. 档案库房应具备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防高温等条件;3. 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档案完好。
第七条业务档案的查阅与利用:1. 查阅档案应当遵守档案保密制度,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查阅;2. 查阅档案应当填写查阅登记表,注明查阅目的、时间、档案名称等信息;3. 查阅档案应当爱护档案,不得涂改、损坏、撕毁档案。
第四章档案销毁与整理第八条档案销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严格按照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已满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销毁;2. 档案销毁前,应当编制销毁清单,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销毁;3. 档案销毁应当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销毁方式。
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
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是指通过建立规范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对社会组织的档案进行全面管理和保护的一套制度。
社会组织档案是指社会组织在运行和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文件和资料,包括组织章程、登记证书、会议记录、财务报表等。
构建健全的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对于社会组织的合法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应明确档案的管理责任和权限。
建立档案管理部门或委员会,明确其组织机构和职责,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还要设立档案管理员,明确其具体的岗位职责和权限,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
其次,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应具备科学、合理的档案分类、整理和归档制度。
建立和完善各类档案的分类标准和目录体系,确保档案的有序分类和存储。
对于长期保存的档案,要进行定期的整理和归档。
此外,还要建立档案借阅制度,明确档案的借阅条件和程序,保护档案的安全和保密。
再次,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应注重电子档案的管理。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社会组织产生的电子档案越来越多,必须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电子档案的存储和备份制度,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和可靠性。
此外,还要建立电子档案的检索和利用制度,方便用户查询和使用电子档案。
最后,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应加强档案的保护和利用。
制定档案的保护规定,确保档案的安全和防火防灾工作。
建立档案修复和整理制度,对于因各种原因而出现损坏的档案进行修复和整理,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此外,还要加强档案的利用,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研究。
综上所述,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是社会组织运行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对社会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社会组织档案,可以提高社会组织的合法性和公信力,促进社会组织的长期稳定发展。
社会组织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社会组织文件档案的管理,确保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系统性和安全性,提高社会组织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社会组织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社会组织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社会组织内部所有文件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社会组织文件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等环节,确保文件档案的有序、高效管理。
第二章文件档案的分类与归档第四条文件档案分为以下类别:(一)文书档案:包括社会组织内部形成的各类文件、通知、报告、请示、批复、会议记录、工作总结等。
(二)财务档案:包括社会组织财务报表、收支凭证、审计报告等。
(三)人事档案:包括员工档案、劳动合同、工资表、社会保险缴纳凭证等。
(四)活动档案:包括活动策划书、活动总结、活动照片、相关文件等。
(五)其他档案:包括与组织业务相关的各类资料、证书、奖状等。
第五条文件档案的归档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按照文件档案的类别、性质、内容等进行分类。
(二)归档文件应当齐全、完整、真实,不得随意删除、篡改。
(三)归档文件应当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便于查阅。
第三章文件档案的整理与保管第六条文件档案的整理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对归档的文件档案进行编号、编目,建立档案目录。
(二)对文件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档案的系统性。
(三)对整理好的文件档案进行装订,确保档案的整洁。
第七条文件档案的保管应当遵循以下规定:(一)设置专门的档案室,配备必要的档案保管设施。
(二)档案室应当保持通风、干燥,防止档案受潮、霉变。
(三)对档案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档案安全。
第四章文件档案的利用与销毁第八条文件档案的利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档案资料只能用于本组织内部管理、业务开展、研究等工作。
(二)查阅档案应当登记备案,确保档案安全。
(三)档案资料不得擅自外借,如需外借,需经档案管理人员批准。
第九条文件档案的销毁应当遵循以下规定:(一)档案资料因故需要销毁的,应当由档案管理人员提出销毁意见,经组织负责人批准。
社区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社区社会组织档案管理,保障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社区社会组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档案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社区社会组织在开展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档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社会组织成立、变更、注销登记的相关文件;2. 社会组织章程、规章制度;3. 社会组织年度工作报告、财务报告;4. 社会组织活动记录、会议记录;5. 社会组织志愿者管理、培训记录;6. 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个人合作的相关协议、合同;7. 社会组织获得的荣誉、奖励证书;8. 社会组织内部管理、人事档案;9. 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
三、档案管理职责1. 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对本组织的档案管理工作全面负责;2. 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工作;3. 社区社会组织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积极配合档案管理工作,及时向档案管理员报送相关文件、资料。
四、档案收集与整理1. 档案收集:档案管理员应按照档案管理范围,及时收集各类档案资料,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连续性;2. 档案整理:档案管理员应按照档案分类标准,对收集到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编目、整理,确保档案的有序性和便于查找;3. 档案归档:档案管理员应将整理好的档案按照时间顺序、类别顺序进行归档,确保档案的存放安全。
五、档案保管与利用1. 档案保管:档案管理员应按照档案保管要求,做好档案的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等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2. 档案利用:档案管理员应根据档案利用规定,为社会组织内部工作人员提供档案查阅服务,确保档案的合理利用;3. 档案复制:档案管理员在确保档案安全的前提下,可根据需要提供档案复制服务。
六、档案销毁1. 档案销毁前,应经社会组织负责人审批,并报社区相关部门备案;2. 档案销毁时,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档案的彻底销毁。
七、附则1. 本制度由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社会组织_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社会组织档案管理,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准确和有效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社会组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社会组织所有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章档案收集第四条社会组织档案收集范围包括:(一)社会组织成立、变更、终止等法律文件及审批材料;(二)社会组织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三)社会组织活动记录、会议记录、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等;(四)社会组织项目实施、评估、验收等资料;(五)社会组织工作人员档案、培训、考核、奖惩等资料;(六)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个人签订的协议、合同等;(七)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
第五条档案收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收集的档案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二)完整性:收集的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社会组织的工作情况;(三)及时性:档案收集工作应及时、高效;(四)安全性:确保档案资料在收集、整理、保管过程中不受损坏、丢失。
第三章档案整理第六条档案整理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一)分类:根据档案资料的性质、内容、时间等因素,将档案资料分为不同的类别;(二)编号:为每份档案资料编制统一编号,便于查阅和管理;(三)装订:按照档案资料的性质、数量和保存要求,采用合适的装订方式;(四)编目:对档案资料进行详细编目,包括档案名称、编号、类别、时间、页数、保管期限等信息。
第四章档案保管第七条档案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存放:将档案资料存放在专用档案柜或密集架中,保持档案室通风、干燥、防潮、防虫、防霉;(二)标识:在档案柜或密集架上设置标识牌,标明档案类别、编号等信息;(三)查阅:档案查阅需经档案管理人员审批,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四)复制:复制档案资料需经档案管理人员审批,并注明复制目的、时间、复制份数等信息。
第五章档案利用第八条档案利用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查阅:档案查阅者需出示有效证件,填写查阅申请表,经档案管理人员审批后方可查阅;(二)复制:档案复制需经档案管理人员审批,并注明复制目的、时间、复制份数等信息;(三)保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档案资料,未经批准不得查阅、复制。
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档案管理制度
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档案的管理,保障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提高档案的管理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档案管理机构第二条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负责联合会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
第三章档案管理人员第三条档案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档案管理员,并确保其具备相关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四条档案管理员应当保守档案的机密性,严禁泄露档案中的涉密信息。
第四章档案管理流程第五条档案的收集:档案管理员应当定期向社团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等调取相关的档案资料,同时接收社团成员提交的档案材料。
第六条档案的整理:档案管理员应当对接收到的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包括分类、编号、装订、汇总等工作。
第七条档案的保管:档案管理员应当负责社团档案室的日常保管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第八条档案的利用:社团成员可以向档案管理员申请查询和复制档案资料,但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和程序。
第九条档案的销毁:档案管理员应当定期对社团档案进行审查,将无用的档案进行销毁,确保档案信息的更新和整洁。
第五章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第十条所有社团成员、部门负责人应当遵守档案管理制度,并积极配合档案管理员的工作。
第十一条档案管理员应当定期向联合会负责人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报告,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情况。
第十二条档案管理员和联合会负责人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改进。
第十三条违反档案管理制度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修改的,经联合会决策后进行修订。
第十五条对于本制度未尽事宜的解释权归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所有。
以上为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档案管理制度的模板,具体制度可根据联合会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
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社会组织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保证档案的准确、完整和安全,以便为组织的人才引进、选拔、培养、评价、调配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共计1200字以上。
一、总则1.目标:确保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的准确、完整和安全,为人才引进、选拔、培养、评价、调配提供科学依据。
2.适用范围:适用于社会组织内所有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3.基本原则:信息化管理、科学公正、信息安全、便捷查询、依法保护。
4.相关法律依据:适用国家有关人事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二、档案分类和保管1.档案分类:根据人事活动的不同,将档案分为招聘档案、培训档案、评价档案等,每个档案都有明确的名称和编号。
2.档案保管:社会组织设立人事档案室,由专人负责档案的保管工作。
档案室要有适当的防火、防水、防盗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
3.档案移交:根据时间标准和存储空间需求,定期对档案进行评估和筛选,将无关档案移交至档案室外的长期存储仓库,确保档案的及时归档和便捷查询。
三、档案管理流程1.归档:新员工入职后,由人事档案管理员将其个人资料进行登记、分类归档,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学历背景、工作经历等。
2.借阅:员工需要借阅档案时,须填写借阅申请表,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借阅,借阅期限一般不超过7天。
3.查询:员工或相关部门需要进行档案查询时,需填写查询申请表,由专人负责查询并提供所需档案内容。
4.档案更新:员工的基本信息有变动时,需及时向人事档案管理员提供相应证明材料,以便进行档案更新。
5.档案销毁:根据国家相关要求,需要进行档案销毁时,须经过严格审核程序,并由专人对档案进行销毁处理。
四、信息安全和保密1.档案安全:社会组织要加强信息化管理,采用密码、指纹等方式对档案室和电子档案进行安全管理,防止外部人员非法获取档案。
2.电子档案备份:将重要的电子档案进行定期备份,并存储在专门的服务器中,确保档案的安全。
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
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一、引言社会组织是指由自愿结合,追求共同利益,独立运作的非营利性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社会组织以其专业性和参与性的特点,在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和促进其良性发展,建立健全的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是指对社会组织的组织建设、活动开展、资金运用等情况进行记录、归档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社会组织的规范化运作社会组织的活动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关系,需要依法合规、规范运作。
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可以为社会组织提供依据和指导,规范其活动行为,促进其高效运作。
2. 保障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而档案是社会组织合法性的重要证据。
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可以保障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为其维权提供坚实的支持。
3. 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创新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创新需要建立在对历史经验和知识的总结和积累的基础上。
档案管理制度可以系统记录和管理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和成果,为其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促进其不断发展和创新。
4. 提升社会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社会组织作为公益组织,应当具备一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建立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可以确保社会组织的活动记录真实可信,并提供给社会公众查询和监督的渠道,有利于提升社会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和要求:1. 档案管理的组织架构建立档案管理部门或岗位,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
档案管理部门应当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负责社会组织档案的收集、整理、归类、存储和利用等工作。
2. 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据明确社会组织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据,包括相关行政法规、规章、文件和标准等。
社会组织档案管理制度应当与相关法律法规保持一致,确保档案管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 档案的收集和整理规定社会组织档案的收集范围和要求,明确档案的分类和编制标准。
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七篇)
社会组织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规范人事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依据,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集团公司员工档案实行分级管理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中心引进的员工的档案一律由集团人力资源中心统一管理。
(一)原始档案。
员工入司时随转的人事档案材料,员工转正后调入公司管理。
(二)新建档案。
员工入司以后的任职情况、培训情况、工资调整、学历、职称变化、历年考核等情况及员工基本情况复印件备查材料。
(三)电子档案。
员工的姓名、年龄、婚姻状况、____号、家庭住址、户籍所在地、毕业学校、学历、专业、职称、工作经历、岗位、职务、合同期限等情况通过电子信息系统的形式所形成的记录。
经集团人力资源中心授权自行招聘的各分(子)公司引进的员工的档案由各分(子)公司人资科管理。
第三条人事档案由各公司、部门总经理分管或指导,该公司、部门人事负责人具体负责操作和管理,并对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中心全权负责对各公司、部门人事档案的监督考核。
二、人事档案的建立第四条新建人事档案收集范围由人力资源部门直接形成的材料:(一)各种履历表、登记表、面试评价表、个人经历材料及求职原始材料。
求职原始材料包括:报名登记表、照片、面试记录、____和毕业证复印件、肝功能、乙肝两对半和胸透检验单(要求员工在进公司之前须到公司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检,且出具的体检证明须真实有效)等材料。
(二)职务任免申请表、行政职务任免材料、晋升技术职称(学位等)审批材料。
(三)工资调整审批表。
(四)鉴定书、鉴定表以及其它各种鉴定材料。
(五)考核、考勤或其它类材料。
(六)有关培训学习经历及成绩、学历情况等材料。
(七)各种处分、处罚材料和通报批评等材料。
(八)有关接收、调配、解聘等情况记录材料。
(九)各种重要的个人申请、承诺、聘用合同(协议)、保险等材料。
(十)各种岗位责任书、竞聘、施政方案等。
通过其它渠道形成的材料:(一)各类____成员或代表以及各种先进模范或受奖励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组织档案使用管理办法
1、档案属于本社会组织机密,未经许可不得外借、外传。
外单位人员未经本社会组织领导批准不得借阅。
2、借阅档案资料,须经档案保管部门负责人批准。
阅档必须在办公室指定的地方,不得携带外出。
需要借出档案的,须经档案保管部门负责人批准。
3、借阅档案,必须履行登记、签收手续。
4、借出档案材料的时间不得超过一周,必要时可以续借。
过期由档案管理员催还。
需要长期借出的,须经分管副总负责人批准。
5、借出档案时,应在借出的档案位置上,放一代替卡,标明卷号、借阅时间、借阅单位或借阅人,以便查阅和催还。
6、借阅档案资料者必须妥善保管档案资料,不得任意转借或复印、不得拆封、损污文件,归还时保证档案材料完整无损,否则,追究当事人责任。
7、借出档案材料,因保管不慎丢失时,要及时追查,并报告主管部门及时处理。
8、重要档案、机密档案不得借阅,必须借阅的要经分管负责人同意,必须外借的,由总负责人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