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述: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瑞金
瑞金是江西省直管县级市,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部,武夷山脉南段西麓,赣江东源贡水上游。瑞金还是享誉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1931年11月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就定都于瑞金。此后中共中央进行的土地革命、政权建设、军事斗争也是立足于瑞金所在的中央苏区。随着中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瑞金成为中国红军长征的出发地。
血战湘江又名湘江战役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发生战斗战役的总称。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中央红军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
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但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其中比较著名的战役有:新圩(xu)之战、界首之战、觉山之战等。
遵义会议
中国共产党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挫折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
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朱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之战,是红军长征中最精彩绝伦的军事行动。毛主席称此役是他平生得意之笔。
巧渡金沙江
中央红军为了摆脱敌人围堵于1935年5月抢占了皎平渡渡口,并幸运地收集到七条渡船。从1935年5月至9日的七天七夜里,红军主力依靠收集到的七条渡船顺利得完成了红军主力部队的转移。当1935年5月11日敌人到达皎平渡的时候,红军早已毁船封江,从容北上。
巧渡金沙江使中央红军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官兵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的
计划,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方针。为此毛主席曾写下“金沙水拍云崖暖”的诗句。
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四川省越西县(今属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战斗,也是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斗。战斗由时任红一军团红一师红一团一营营长的孙继先中将亲自挑选并带领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从而在被敌人视为插翅难飞的天险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为中央红军北上开辟了一条通道。
红军强渡大渡河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在四川省中西部的大渡河上与国民党川军为争夺泸定桥发生的激烈战斗。参与战斗的第二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最终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泸定桥战役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迷梦,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这次胜利体现了红军无限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
红军过雪山
1935年6月初中央红军在占领了泸定城后继续北上,并于1935年6月8日到达长征途中的第一座雪山——夹金山。夹金山悬崖陡峭,谷幽峡深,被当地人叫做“神仙山”意为只有神仙才能翻越的山。但红军凭借不畏艰难的精神征服了她。此后,红军又征服了梦笔山、亚克夏雪山、昌德山、打古山雪山。
懋(mao)功会师
1935年6月18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懋功,与前来接应的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两大主力红军总人数超过十万、大大加强
了革命力量,鼓舞了广大红军干部和战士的士气,提高了胜利信心。在红军长征途中,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是继遵义会议后的又一重大历史事件。“懋功会师”的重大历史意义,还在于为红军长征的最后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它使中国革命出现了一个伟大的新高潮,使广大红军和全国人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红军过草地
1935年8月21至26日,中央红军和红四军穿越四川西北若尔盖地区的行动。8月21日,中共中央军委将行军队列分左右两路,平行前进。左翼为林彪的红一军团,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三十军和红四军,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殿后。红军经过的草地主要为四川的若尔盖沼泽。若尔盖沼泽荒草丛生,水泽遍布,鸟兽绝迹,人烟荒芜,人畜稍有不慎陷入泥潭,就会尸骨无存。红军在穿越草地过程中克服了:行军难、饮食难、御寒难、宿营难等种种困难,终于在1935年8月26日走出草地,到达班佑、巴西、阿西地区。完成了穿越草地的壮举。红军官兵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着严明的优良纪律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发扬了令人感动的阶级友爱,没有垮掉,没有散掉,同甘共苦,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终于在死神的威胁下夺路而出。萧华中将为此写到“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告天下”。
激战腊子口
1935年9月中央红军同国民党守军争夺陕甘通道腊子口的战斗。1935年9月17日,党中央率陕甘支队(由红1方面军第1、3军和军委纵队改编)与在此驻守的中央军两个师发生激战。受阻后,兵分两路、一路由政委杨成武率领第6连从正面进行夜袭,夺取木桥;另一路由团长王开湘率领第1、第2连,悄悄地迂回到腊子口右侧,攀登陡峭的崖壁,摸到敌人后面去。一个苗族战士手持带铁钩的长杆,顺着陡壁最先爬了上去,然后将事先接好的绑腿缠在树干上放下来,后来的战士拉着绑腿一个接一个地全部上去。他们突然出现在敌人的后方,吓得敌人魂飞魄散,扔下枪支仓惶逃命。
腊子口这一场极其惨烈的战斗,早已被当做经典战例载入长征史册。当年攻占腊子口,与其说是用手榴弹打开的,不如说是红军指战员以血肉之躯夺取的。
大会师
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到达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合。10月21日,红二方面军领导在平锋镇与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领导会面。10月22日、23日,红二、红六军团分别在将台堡、兴隆镇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二、四方面军完成了长征。中国工农红军持续两年、转战14个省的长征全部胜利结束。长征突破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完成了伟大的战略转移,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从此揭开新的篇章。
延安
延安市,简称“延”,古称肤施、延州,隶属于陕西省,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省会西安以北371千米。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东西宽256千米,南北长236千米,总面积37037平方千米。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