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学教学课件第一章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
种子生产学全套讲义

种子生产学全套讲义种子生产学简化稿绪论一、种子生产的意义与任务1、种子生产的概念种子生产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保持品种种性和快速繁殖优质种子的科学。
狭义的种子生产: 根据植物的生殖生物学特性和繁殖方式,按照科学的方法保持品种的优良种性,在田间条件下繁育农作物优良品种和生产杂交种的过程。
2、种子生产的任务(1)快繁新品种对新育成、新引进的品种,加速繁殖,以替代原有的老品种,实行品种更换;(2)繁育现有品种对生产上大量应用的推广品种,根据市场需求预测,生产原种、用原种生产出高纯度的种子,以替代已退化的种子,实现品种更新;种子营销的任务有三种回答:先是负责把企业的全部种子销售给无论任何人。
后是以满足种子市场未被满足的需要为任务。
最后是在世界范围内提高种子的标准和质量。
(3) 总结种子生产技术在种子生产中,应不断总结经验、适当开展试验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种子生产的新技术、新途径,以增强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果。
(4) 其他种子生产还包括新品种试验示范、品种评价等任务。
3、种子生产的意义1)对农业生产来说,生产出量足、质优的种子,是实现增产的基本保证和调整品种结构的先决条件。
2)对种子产业来说,种子生产是把育种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
3)对种子企业来说,生产了市场需求旺盛、质量优良的种子,可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竞争力,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4)对种子使用者来说,有了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就意味着增产增效。
二、品种和良种的概念(一)品种及其含义1.品种的概念一般来说,品种是经过人类选择培育创造的、能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个体间主要性状相对一致,其特征特性可以和其它群体相区别、能够保持稳定的某种作物的一个群体。
品种具有以下四性:独特性、新颖性、整齐性和稳定性。
2.品种的涵义(1)狭义的品种(variety) 是指个体遗传稳定、表型一致、有相同生产能力的品种,是农学上的译法。
(2)广义的品种(cultivar)“cultivar”意思是指在农、林、园艺上能根据各种不同特性与其它群体相区别,并能进行繁殖而保持其特性的栽培植物群体。
玉米种子生产学课件(PPT 47张)

六、母本去雄
“及时、彻底、干净”的原则。 及时是指母本雄穗刚露出顶叶而尚 未散粉时及时拔除; 彻底是指把制种区所有母本的雄穗 一株不漏地全部拔除; 干净是指母本的每个雄穗不留分枝, 拔除干净。
七、加强人工辅助授粉
制种花期相遇不好或在开花阶段气候条件 不利授粉时,人工辅助授粉的增产效果更 加显著。人工辅助授粉的时间一般在上午 8--11时,待露水干后散粉最多时进行,人 工拉绳,人工辅助授粉应在玉米散粉期进 行4--5次,以提高结实率 。
1.3.生育期隔离 错期播种,使其花期与临近 其他玉米品种错开,以达到安全隔离的目的 2.隔离区的数目 隔离区的数目因繁殖类别而不同。配制 单交种,需设置3个;配制三交种应设置5 个隔离区;配制双交种应设置7个隔离区.
二.调节父母本播期,确保花期相遇
1.同期播种 双亲花期相同或母本花期比 父本早 2--3天,同期播种 2. 错期播种(花期相差在5天以上) 2.1: “宁可母等父,不要父等母”的原则 花丝的生活力一般可以保持6--7天,而父 本散粉时间较短,一般4--5天,同时花粉 在田间仅能存活数小时。
玉米杂交种子生产主要步骤:
一 .隔离区的设置 二.调节父母本播期,确保花期相遇 三.确定父母本行比 四.花期调节 五.严格去杂去劣 六、母本去雄 七、加强人工辅助授粉 八、分收分藏
隔离区的设置
一 .隔离区的设置 1.1.空间隔离 自交系至少500米,杂交 种至少300米,在多风地区,下风处或地势 低洼处,应适当加大隔离区。 1. 2.屏障隔离 山岭、房屋、林带以及 高秆作物等自然障碍物
2.2双亲花期相差的天数并不等于播种期相 差的天数 早播的亲本,由于前期温度低,生 长慢,所以错期的天数应比花期相差的天 数多几天,一般是父母本播期相差的天数 是花期相差天数的2倍,如果双亲花期相差 6--7天,则播期要错开12--14天。
种子生产及经营管理课件(PPT59张)

• 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常规种原种 种子的生产许可证由生产所在地县级农业行政主 管部门审核,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 主要农作物常规种的大田用种生产许可证由生产 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核发。 • 生产所在地为非主要农作物,其他省(自治区、直 辖市)为主要农作物,申请办理种子生产许可证的, 生产所在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受理并核发。
《种子法》所指的种子生产可 以认为仅指种子的田间生产
第二节 种子生产许可制度
• 种子生产许可是指种子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为保证种子质量,对种子生产采取一般性禁止。 只有行政相对人具备种子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 条件,经过申请并通过国家种子行政主体审查批 准,发给相应许可证才能解除这种禁止,从事种 子生产活动。
• 种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与一般的商品不同,假种 子与真种子、较强活力的种子与生活力丧失的种 子很难区分; • 在我国种子生产与投入生产上使用的间隔时间比 较短,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鉴定种子的质量尤其是 纯度几乎是不可能的。 • 种子生产过程的管理就显得特别重,
• 种子生产管理是指种子行政主体对农作物 种子生产单位和个人的生产行为 进行规 范、监督的活动。进行宏观的管理,主要 是制定相应的政策并组织实施, 其目的 是提高商品种子的质量,减少种子事故, 保障农业生产用种的安全供给。 由于 《种子法》调整的是商品种子,它所规范 的是商品种子的生产。
• 种子生产许可证应当注明许可证编号、 生产者名称、生产者住所、法定代表人、 发证机关、发证时间、生产种子的作物 种类、品种、地点、有效期限等项目。
• 有效期限为3年;生产种子是转基 因品种的,应当注明。
• 商品种子生产应当执行种子生产 技术规程和种子检验、检疫规程。
种子生产的基本原理

3.多系品种
多系品种(multiline cultivar )是由若干个纯系品种的种 子混合后繁殖的后代群体。可以用自花授粉植物的几个近等基 因系(near-isogenic line )的种子混合繁殖成为多系品种,由 于近等基因系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致的,而在个别性状上 存在基因型多样性。一般多应用于抗病育种中,可以合成一个 大部分农艺性状相似而又可兼抗多个病原物生理小种的多系品 种,具有良好的效果。
(四)无性系品种
无性系品种(clonal cultivar ):是由一个无性系经过营养 器官的繁殖而成。它们的基因型由母体决定,表现型也和母体 相同。许多薯类和果树品种都是这类无性系品种。如目前生产 上应用的甘薯品种。由专性无融合生殖( obligate apomixis )产 生的种子繁殖的后代也属无性系品种。
(五)商品性 在市场经济中,植物品种的种子是一种具有再生产性能的
特殊商品,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使种子 生产和经营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最活跃生长点。
二、栽培品种的DUS三性
(一)品种DUS三性的概念 植物品种,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需求或属性,即特异性
(distinctness )、一致性(uniformity )和稳定性(stability ), 简称DUS三性。特异性是指本品种具有1个或多个不同于其他品 种的形态、生理等特征; 一致性是指同品种内个体间植株性状和 产品主要经济性状的整齐一致程度; 稳定性是指繁殖或再组成本 品种时,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能保持不变。
三、纯系学说及其与种子生产的关系
(一)纯系学说的概念 纯系学说(pure line theory ):是由约翰生于1903年提 出的。所谓纯系,是指从一个基因型纯合个体自交产生的后 代,其群体的基因型也是纯一的。 约翰生依据大量试验结果 认为,在自花授粉植物的天然混杂群体中,可分离出许多基 因型纯合的纯系,因而在一混合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但是 在纯系内再继续选择是无效的,因为纯系内个体所表现的差 异,只是环境的影响,是不能遗传的。 他进一步总结提出了基因型和表现型两个概念,区分了 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指出了选择遗传变异的重要性, 为选择育种和种子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种子生产学概论 PPT课件

《种子生产学》
植物花器构造
二、种子生产的特点
❖ 2、自然因素制约性 ➢ 不同作物种类而对光照、温度、水分等要求不同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 种子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 ❖ 3、种子生产的时效性 ➢ 种子的生命周期有限 ➢ 供应的时效性 ❖ 4、种子质量鉴定的困难性---种子纯度
种子生产学
❖人的六个基本需求:
✓衣、食、住、行、性、玩
➢中国古代: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
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种 ✓人以农为本、农以 为基
《种子生产学》
绪论
《种❖ 种子生产(seed production)是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 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生产出来的种子 作为大田生产的播种材料或进一步作为繁殖下一代种子 的材料。
《种子生产学》
三、种子生产应具备的条件
❖ 1、应具有良好的种子生产基地。种子生产基地应当满足 该作物品种种子生产对气候、隔离、土壤肥力、农田基本 设施、干燥、收购、生产人员等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要 求。
❖ 2、应具有与种子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 。
❖ 3、应具有与种子生产相适应的资金和生产、检验设施。 ❖ 4、应获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2016年开始实施的《中华
✓ 基本要求:原有的遗传特性、产量潜力、种子活力 ❖ 种子生产的意义在于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品种的优质种
子,满足市场的需求。
《种子生产学》
二、种子生产的特点
❖ 1、繁殖方式多样性
➢ 农作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
✓ 有性繁殖根据作物的花器构造、开花习性、传粉情况以 及开花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又可分为自花授粉、异花 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三类;异花授粉又可分为雌雄异株、 雌雄同株异花、自交不亲和、雌雄不同期成熟或花柱异 型四种类型。
第一章 种子生产基本原理

3、组织培养 利用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在人工 控制条件下繁殖植物的方法称为组织培养。可把它 看成是常规营养繁殖方式的一种延伸和扩展。组织 培养与种子生产关系最密切的是快速繁殖、种苗脱 毒及人工种子制作等。
三、作物繁殖方式与种子生产
(一)有性繁殖方式与种子生产 1、自花授粉作物 1)利用纯系品种 2)利用混合品种 3)利用品种间杂交种 种子生产 防止机械混杂 防止生物学混杂
种子生产中,注意去杂选优,防止混杂退 化,防止病毒病
第二章 种子生产基本原理
第二节 作物品种防杂保纯
第二章 种子生产基本原理
第二节 作物品种防杂保纯
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 1、品种混杂退化:随着品种推广应用时间的延长,往
往会出现混杂退化现象,失去品种原有的形态特 征和特性,品种的典型性和一致性丧失,抗逆性 和适应性减退,产量下降和品质劣化等现象。 品种的混杂和退化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 2、品种的混杂:是指一个品种群体中掺杂有不同于 本品种的各种异型株,造成品种纯度降低的现象。
自花授粉作物
主要栽培作物: 禾谷类:水稻、小麦、大麦、燕麦 豆 类:大豆、花生、豌豆、菜豆、绿豆、小豆 其他作物:芝麻、烟草、马铃薯、茄子、辣椒、
番茄、胡麻、亚麻
1. 自花授粉植物的花器构 造特点及开花习性
交配制度
自交,异交率<4%。
花器构造特点及开花习性
雌雄同花,同熟,开花时间 较短,常常闭花授粉。
3、品种退化:品种的退化则是指品种的特征
特性发生了变化,一些性状出现了不良变异,原 有的优良性状部分或全部消失,经济性状变劣, 降低或丧失了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混杂了品种 势必导致品种的退化,同时退化了品种,植株性 状不一致,也会加剧品种的混杂。
《种子生产学》课件

种子在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和节约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推动农业的持续发展。
2
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种子是转基因植物研发和推广的重要载体,为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3
环保和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种子在生态修复、土壤保护和环境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种子生产学》PPT课件大纲
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
种子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基础,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抗 逆能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种子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恢复生 态功能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 挥着重要作用。
世界遗产保护意义
某些珍稀物种的种子具有重要的 文化、科学和生物价值,需要进 行保护和研究。
种子的应用前景
1
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种子的质量检测与鉴定
意义
种子质量检测可以评估种子的 萌发率、纯度和活力测包括测定种子的 湿重、干重、纯度和活力等指 标,并采用种子萌发实验和化 学分析等方法进行鉴定。
原则和方法
种子鉴定按照国家标准或国际 规定进行,包括观察种子形态、 鉴定种属和识别品种等步骤。
《种子生产学》PPT课件
# 种子生产学PPT课件
什么是种子?
定义
种子是植物繁殖的重要器官,包括种皮、胚珠和营养组织。
特点
种子具有休眠状态、耐久性和传播性,能够在不利条件下存活并扩散。
分类
种子可以根据植物类型、形态和生活史等方面进行分类。
种子的生物学基础
结构
发育过程
萌发和成长
种子由胚珠、种皮和内部组织构 成,每个部分都具有特定的功能。
种子的保存与运输
1
保存原则和方法
种子保存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常用方法包括冷藏、干燥和真空封存。
玉米种子生产学课件(PPT 47页)

四.花期调节
4.1母本早于父本的调节方法 A .加强父本水肥管理,促进父本生长; B.推迟母本去雄时间,等到将要散粉时才 去雄,以延缓雌穗生长,但要特别注意母 本去雄时间,以免散粉影响种子质量; C.母本吐丝过早的采取剪花丝。 D.剥去母本第一个雌穗,重施速效肥,促 进第二个雌穗的迅速生长。
八、分收分藏
分收 先收父本,再收母本,要特别注意不要错 行收获。落在地上的果穗如不能分清父、母本, 应收作粮食处理。 分藏 运回的果穗要严格分堆分晒,去杂穗、劣 穗脱粒;种子装袋时,包装袋的里外均应放置标 签,注明杂交种的名称,纯度级别,收获时间, 制种单位等,登记后专库贮放,专人保管,定期 检查。
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些年来的发展,玉米在制种的过 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体显了出来.特别 是杂交玉米制种.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主面:
问题1: 种质基础
推广杂交种明显提高了玉米生产
水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但玉米生产和育种研究所依赖的
种质基础越来越狭窄
问题2: 群体改良
重视轮回选择方法,忽视种质的遗传基础 普遍采用群体内改良,忽视群体间改良 未形成杂种优势群和模式
问题 3: 二环系选择
与轮回选择的原理一致
二环系育种的效率并不总是很高,原因是
扰乱了亲本的遗传关系
用两个 SCA 很高的自交系杂交,选系效率
低 – 利用困难
问题 4: 选配杂交组合
杂交本身并不产生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取决于亲本材料的遗传 组成和遗传距离
二 生物技术在玉米种子生产中的应用
六、母本去雄
“及时、彻底、干净”的原则。 及时是指母本雄穗刚露出顶叶而尚 未散粉时及时拔除; 彻底是指把制种区所有母本的雄穗 一株不漏地全部拔除; 干净是指母本的每个雄穗不留分枝, 拔除干净。
4-种子生产

Tang Qiyuan
3.自主租赁的种子生产基地
(1)农民出租土地。种子企业长期租赁农民的土地,生产 种子的所有投入及管理都由种子企业负责,农民按合同的 约定领取土地租金,这种合作形式,既保证农民的利益又 可减少各种矛盾,让企业有信心,向种子基地投资建设, 种子生产质量完全由企业自己操作,质量自负。
株系比较
优系混合繁殖
1.选择优良单株
2.株行圃比较鉴定
3.株系圃比较鉴定
4.混系繁殖原种:
上年入选株系的混合种子种于原种圃,扩大繁殖。
5.原种扩大繁殖良种
录像:三圃制生产棉花原种
Tang Qiyuan
3. Key procedures for Conventional variety seed reproduction
例如:玉米,黑麦,甜瓜地方品种,少数果树采用实生繁殖的群体品种。
b. 异花授粉作物的综合品种(synthetic cultivar)
由一组有选择的自交系采用人工控制授粉和在隔离区多代随机授粉组成的遗传平 衡群体,个体基因型杂合。
c. 自花授粉作物的杂交合成群体(compote-cross population)
• Seed production base •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 Materials and equipments for seed
production • Staff and labor force
– manager-leaders,technicians, labor force
杂交种的种类: Ø品种间杂交种(intervarietal hybrid) Ø品种—自交系间杂交种(variety-line hybrid) 又称顶交种。 Ø自交系间杂交种:指用不同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
作物种子学-种子绪论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8
四、我国的种子工作方针及种子工程的实施
1、我国的种子工作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种子工作经历了一个从自给自 足到逐步现代化的过程。
建国初(1949—1957), 家家种田,户户留种。
农业合作化特别是公社化(1958年)后,种子部门逐 渐建立,但生产水平较低,实施“四自一辅” 即 “自繁、 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适当调剂”的种子工作方针。
1
一、种子的重要性
• 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 • 种子是人类最主要的生活资料 • 种子是绿色革命的主体,农业科技的载体
完整版ppt课件
2
二、种子的基本概念
种子是植物进化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种子植物的繁 殖器官(reproduction organ),What is seed?
在植物学与农业生产上有不同的含义:
完整版ppt课件
4
三、种子学科的发展
种子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青的学科 !
说它古老,是指在许多古代的农书上都有种子方 面的记载,如后魏的《齐民要术》,宋朝的《农桑辑 要》,汉朝的《范胜之书》,元朝的《农书》,明朝 的《农政全书》等;欧州亦早在公元前372年就有关 于种子萌发、生长、成熟的记载。
说它年青,是指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 只不过100多年的历史:
完整版ppt课件
15
1964年,浙江农业大学开设种子专业;
完整版ppt课件
7
1978年,我国颁布实施新的种子工作方针;浙农大 重开种子培训班;
1978年,国务院确定农业部全国种子人才三大培训 基地: 浙江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山 东农业大学;
1980年,我校率先为农学专业开设作物种子学; 1985年,我校开设种子专业(专科); 1996年,我国开始实施种子工程; 2000年,我国颁布实施《种子法》。
《种子生产基本原理》课件

本课程介绍种子生产的基本原理,包括种子生产的流程、种子品质的保证、 种子储存及管理等内容。
种子生产的流程
1
选种
在生产之前根据作物的生长要求和育种目的,系统地收集各种草地、野生种等野生种 子。一般要求种子外观良好,没有病害损伤或肿大的种子。同时,收集后的野生种子, 还应该重做良好的识别和鉴定,防止收集到了过多的杂质。
对种子包装之后,需要进行质量监测,测试种
做好种子信息管理工作
种子信息一旦丢失或出现错误,极大地影响了
总结
1 保证种子品质
要从选种、育种、操作、防病防虫等方面做好管理工作。
2 统筹储存及管理工作
储存及管理工作,以保证种子品质的长期稳定。
3 重视种子生产工作
种子生产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高度重视。
选择合适的储存环 境
选择通风性好的具有防潮、 防虫的种存仓库或设施进行 储存,储存温度不好过低也 不好过高。
控制种子水分
控制种子水分是防止种子“亡” 的重要措施。补种用的“一年 生”和“二年生”种子,宜分别 控制在6%-8%和3%-5%左右。
使用储藏剂
储藏剂,通俗点解释就是一 种让物品不腐烂的药剂。
2
种植
从选种到成熟,中间可能需要通过多种农艺措施来保证种植的效果,进而保证种子的 品质,例如耕翻,深施肥料,适时的灌溉,缩短作物生长周期等等。
3
收获
在作物完全成熟之后,果实内制种部分是否已经发育成熟及种子是否生长良好后再收 割。同时,种子生产中要特别强调残留农药的问题。
4
筛选
将有问题或不良的种子剔除,另外,浮力分选机可以去除掉多余的空壳,有助于改进 种子品质。
种子储存及管理
2019年第一章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ppt

2.在原种生产中单株选择的重要性
在自交作物三年三圃制原种生产体系中,要 按原品种的典型性,采取单株选择、单株脱粒, 对株系进行比较,一步步进行提纯复壮。
2.栽培品种 的DUS三性
一致性 (uniformity)
经过繁殖,相关的特征或 者特性相对一致
稳定性 (stability)
经过反复繁殖后或者在特定繁 殖周期结束时,其相关的特征 或者特性保持不变
第二节 纯系学说和种子生产
一、纯系学说(pure line theory)的概念 1903年丹麦植物学家Johannsen提出,论点: (1)在自花授粉植物的天然混杂群体中,通过单
株选择,可以分离出许多基因型纯合的家系。这样 的选择是有效的。
(2)在纯系内继续选择无效。
理论意义
区分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指出了 选择遗传变异的重要性,对选择的作用也进行了 精辟的论述。因此,它为自花授粉作物的选择育 种和种子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纯系学说在种子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1.保纯防杂
0-4%) 4-50%) 50-100%)
二、作物繁殖方式与种子生产
(一)有性繁殖与种子生产
1.自花授粉作物 同质结合,基因纯合,基因型表现型一致,遗传稳定。 在种子生产中,保持品种纯度的首要措施是防止各种形式
的机械混杂,田间去杂是重要的技术措施;其次是防止生 物学混杂,但对隔离条件的要求不严,可适当采取隔离措 施。
混杂,同时要严防各种形式的机械混杂。在杂种优势利用 上,可利用品种间杂交种,但最好利用自交系间杂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的两性花
《种子生产学》
玉米雌雄同株异花
一、作物的繁殖方式
❖ 自然异交率的测定方法:选择受一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作为遗传基因的标记性状,如小麦芽鞘色的红色对绿色, 棉花的绿苗对芽黄绿苗,玉米的黄色胚乳对白色胚乳等相 对性状,这些性状都具有显性和隐性区别。测定时,用具 有隐性性状的品种作为母本,具有显性相对性状的基因型 品种作为父本,将父本和母本等距、等量地隔行相间种植 ,任其自由传粉、结实,然后将母本植株上收获的种子播 种,进行后代性状测定。如果具有当代显性的性状(如玉 米胚乳颜色),可直接用从母本植株上收获的种子性状进 行测定。计算F1中或当代种子中显性个体出现的比率,就 是该作物品种的自然异交率。计算公式如下: 自然异交率= F1显性性状个体数/F1总个体数×100%
《种子生产学》
一、作物的繁殖方式
✓ 生态雄性不育是杂种优势利用中广为关注的一种雄性不育 类型。 石明松发现的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photoperiod 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rice),其雄性不育性是受一对隐 性基因控制,其光敏感性则受1~2对基因控制,因而湖北 光敏感核不育水稻材料具有在长日照条件下诱导雄花不育 ,在短日照条件下诱导雄花可育,而杂交F1又全部可育的 特性。温敏不育材料,具有在临界高温下雄性不育,临界 低温下雄性可育,杂交F1可育的特性。同一品系既可能作 母本配制杂交种,又可自己繁殖后代,做到一系两用。
种子生产学
第一章 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种生产学》本章内容一、作物的繁殖方式 二、作物的品种类型 三、纯系学说及其与种子生产的关系 四、遗传平衡定律及其与种子生产的关系 五、杂种优势利用及其与种子生产的关系
《种子生产学》
一、作物的繁殖方式
❖ 作物的繁殖方式和授粉方式决定了后代群体的遗传结构, 决定了原种和良种的生产程序和保纯防杂的生产技术。特 别是在杂种优势广泛应用的现代种子生产中,在很大程度
《种子生产学》
一、作物的繁殖方式
❖5、雄性不育性( male-sterility )
➢ 植株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功能雄配子的特征称为雄性不 育性。如水稻、玉米、高粱、大麦、小麦、棉花、油菜、 向日葵、白菜、番茄等都有各种雄性不育性类型,有的已 广泛用于配制杂交种。
➢ 植物受遗传控制的雄性不育性分为两大类: (1)细胞核雄性不育(nucleic male sterility) --- 雄性不育性受 核基因控制,多为隐性,但在少数作物(如小麦、粟等) 中也发现了显性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性,在水稻、油菜 、小麦、高粱、玉米等许多作物中还发现了光、温敏核雄 性不育性。
《种子生产学》
一、作物的繁殖方式
《种子生产学》
玉米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
一、作物的繁殖方式
上讲,就是人为控制授粉的技术。
❖ 作物的繁殖方式可分为两类: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 )和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种子生产学》
一、作物的繁殖方式
✓ 有性繁殖 (sexual reproduction):凡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
,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统称为有性繁殖。在有性繁殖中,因 雌雄配子是来自同一亲本植株或不同亲本植株,又分为自花授粉 (self-pollination)、异花授粉 (cross-pollination)和常异花授粉 (often cross pollination)3种授粉方式。此外,还包括两种特殊的有性繁殖方式, 即自交不亲和性和雄性不育性。
株 ,如大麻、菠菜等 ❖ 2、作物自然异交率的测定 ✓ 作物授粉方式的分类根据自然异交率的高低确定: • 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4% 以下; • 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50%~100%; • 常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介于二者之间,一般为
4%~50%。
《种子生产学》
一、作物的繁殖方式
《种子生产学》
一、作物的繁殖方式
❖ 3、有性繁殖的主要授粉方式
➢ 自花授粉:由同株或同花的雌雄配子相结合的受精过程称 为自花授粉,通过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是自花授 粉作物,又称自交作物。
✓ 自花授粉作物有水稻、小麦、大麦、燕麦、豌豆、绿豆、 花生、芝麻、马铃薯、亚麻、烟草等。如大麦常为闭花授 粉,自然异交率为0.04%~0.15%;大豆的自然异交率约为 0.5%~1%;小麦、水稻的自然异交率通常也低于1%。
✓ 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
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其中又分植株营养体无性繁殖和无 融合生殖无性繁殖。
《种子生产学》
一、作物的繁殖方式
❖ (一)有性繁殖
❖ 1、花器构造对授粉的影响 ➢ 两性花(完全花):如水稻、小麦等 ➢ 单性花:雌雄同株异花 ,如玉米、蓖麻、瓜类等;雌雄异
✓ 常异花授粉作物有棉花、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蚕豆 、粟等。
《种子生产学》
一、作物的繁殖方式
❖ 4、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
➢ 自交不亲和性是指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 某些植物,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 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作物有甘蓝、黑麦、白菜型油菜、向 日葵、甜菜、白菜等。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可以利用自交 不亲和性的自交不亲和系做母本,或者两个自交不亲和性 品种互为父母本,通过异花授粉,获得大量的F1杂交种子 。
《种子生产学》
一、作物的繁殖方式
➢ 异花授粉:由异株的雌、雄配子相结合的受精过程称为异 花受精。通过异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是异花授粉作 物,又称异交作物。
✓ 异花授粉作物有玉米、黑麦、甘薯、向日葵、白菜型油菜 、甘蔗、甜菜、蓖麻、大麻、木薯、紫花苜蓿、三叶草、 草木犀、啤酒花等。
➢ 常异花授粉: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 方式繁殖后代的称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又称为常异交作物 。常异花授粉作物通常仍以自花授粉为主要繁殖方式,又 存在一定比例的自然异交率,是自花授粉作物和异花授粉 作物中间的过渡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