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课标导航】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断层山、火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2.过程与方法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学习,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协作讨论和案例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来源:学科网]

(2)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材内容及分析〗

教材通过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等实例,向学生介绍内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形成和变化的。教材通过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尝试联系实际,培养动手演示、判读图像、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由于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完整地对褶皱山和断块山进行观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示意图或借助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加以理解。同时要注意列表对比背斜与向斜、褶皱与断层等内容,让学生综合理解和把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用“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鱼龙化石”三幅图片。〖提出设问学生思考〗:喜马拉雅山鱼龙是怎样上山的?

幻灯片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

2.了解断层的概念。

3.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4.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学生活动:学生群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重点与难点:1.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新授过程〗

〖自主探究一〗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73页第一自然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分钟)

1、山地的类型有哪些?

2、山地的形成与发展与哪种地质作用有关?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并总结]

思考:在正常情况下形成的岩层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分布的?岩层的新老关系有什么特点?

〖幻灯片展示〗:二幅“实际中野外的褶皱岩层”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学生思考:水平的岩层为什么会发生弯曲?

〖自主探究二〗

二、褶皱山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3页第二自然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2分钟)

1、什么是褶皱?其基本形态有哪些?

2、判断褶皱基本形态的依据有哪些?

3、褶皱的基本形态一般情况下形成何种地形?受外力作用下形成何种地形?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并总结]

〖动画演示〗:褶皱的形成与特点

〖教师引导〗1.地层的形成→受力弯曲→背斜、向斜的形成;

2.从水平方面和垂直方向上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

教师总结:一般背斜的岩层上拱,表现为山岭,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表现为谷地。

但如果你是一名野外地质工作者,你到自然界中,还是“以貌取人”你可能会犯大错误。

〖动画演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引导学生对图中背斜、向斜处的岩层受力进行分析,理解成因。

〖实验〗同学拿出课前准备好的0.5cm厚的竹片,让竹片受力弯曲,观察凸、凹处,这时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发生?

【教师总结】背斜的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所以变成了谷地;向斜的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小结:褶皱的基本形态

〖幻灯片展示〗:歌诀

岩层平,受挤压,背向斜,细分明;

背上拱,成山岭,中间老,两翼新;

向下弯,成谷地,中间新,两翼老。

受外力,地形倒,析原因,要记牢;

背斜顶,受张力,易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物致密,抗侵蚀,成山岭。

〖过渡〗:我们把背斜或向斜发育成的山岭或谷地统称为褶皱山。如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亚欧大陆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幻灯片展示〗:世界地形图片

在图上标出“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

让学生明确这些山脉的位置并解释其成因。

〖自主探究三〗板块构造学说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73页第4自然段内容及图4、10,思考下列问题(2分钟)

1、全球的岩石圈共划分为哪六大板块?

2、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边界有哪几种类型?

3、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运动会出现什么地貌?

〖幻灯片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

回扣课堂导入:让学生解释鱼龙是怎样上山的?

〖教师总结〗:板块运动形成的地貌:

大陆板块大陆板块形成山脉

碰撞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大洋板块形成海岸山脉、海沟--岛弧链

张裂:形成裂谷、海洋

(生长边界)

学生探究结果:板块与板块相碰撞,在陆地上形成褶皱山系。在海洋中形成海沟、岛弧链。

回扣前面提出“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岸海沟--岛弧链、大西洋、东非大裂谷”的成因,让学生看图,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成因。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并总结]略

【合作探究一】:课本74页活动题:

1.判断下面的褶皱哪部分是背斜,哪部分是向斜?为什么?

2.形成的山岭是背斜山岭还是向斜山岭?原因是什么?

3.在这里建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只考虑背斜和向斜的构造,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