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结构设计模型概述
隧道结构构造资料
衬砌变形量测
通过设置沉降观测点,定期测量隧道 衬砌的沉降和位移,判断衬砌结构的 稳定性和安全性。
隧道收敛量测
监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净空变化,判 断隧道施工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监控量测的方法
传感器监测法
利用各种传感器对隧道结构进行实时监测,获取数据。
人工观测法
通过人工定期对隧道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记录数据。
衬砌混凝土施工
在隧道洞壁上浇筑混凝土,要求一次浇筑成 型,确保衬砌层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04
隧道防排水结构
防排水系统的组成
防水层
衬砌结构
防水层是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核心,主 要作用是防止地下水渗入隧道内部。
衬砌结构是隧道的主体结构,包括初 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起到承载和防水 的双重作用。
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负责将隧道周围的地下水排 出,防止水压积聚对隧道结构造成损 害。
排水系统施工
排水系统施工包括安装排水沟、集 水井和排水管等,应确保排水通畅, 防止水压积聚对隧道结构造成损害。
衬砌结构施工
衬砌结构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 配合比和浇筑质量,加强混凝土养 护,提高衬砌结构的耐久性和防水 性能。
05
隧道通风结构
通风系统的组成
送风系统
用于向隧道内输送新鲜空气,通 常包括进风口、送风机和送风管
防排水材料的选择
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应具备优良的耐久性、 耐腐蚀性和抗裂性,常用的防水 材料包括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 。
排水材料
排水材料应具备较好的耐压性能 和耐腐蚀性能,常用的排水材料 包括塑料管、波纹管等。
防排水施工方法
防水层施工
防水层施工前应清理基层,涂刷 基层处理剂,然后铺设防水材料,
第6章隧道结构计算
α— 轴向力偏心影响系数。 1 1.5 e0 h
抗拉控制检算
大偏心判断准则:
e0 0.2h
此时承载能力由抗拉强度控制:
KN 1.75Rlbh
6e0 1 h
式中: Rl — 混凝土的抗拉极限强度,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6.5 衬砌截面强度验算
6.4 隧道洞门计算
1.洞门墙墙身抗压承载能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洞门墙墙身抗裂承载能力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6.4 隧道洞门计算
3.洞门墙地基承载能力计算
4.抗倾覆计算 5.抗滑动计算
6.5 衬砌截面强度验算
6.5.1 检算内容
(1)安全系数检算 (2)偏心检算
6.5.2 适用范围
铁路隧道拼装式衬砌、复合式衬砌 双线隧道整体式衬砌 公路隧道衬砌结构
6.5.3 安全系数检算
(1) 允许安全系数 混凝土和石砌结构的强度安全系数
圬工种类及 荷载组合
破坏原因
混凝土
主 附主 要 加要 荷 荷、 载载
石砌体 主 附主 要 加要 荷 荷、 载载钢筋ຫໍສະໝຸດ 凝土主附主要
加要
荷
荷、
载
载
(钢筋)混凝土或石砌
设围岩垂直压力大于 侧向压力, 则存在拱顶 脱离区,两侧 抗力区。
6.2 结构力学方法
6.2.3 隧道衬砌荷载分类
(1) 主动荷载 主要荷载:围岩压力、支护结构自重、回填土荷载、地下 静水压力及车辆活载等。 附加荷载:冻胀压力、地震力等。 (2) 被动荷载 被动荷载是指围岩的弹性抗力,计算有共同变形理论和局 部变形理论。
直刚法计算流程
高铁隧道(隧道结构构造)
环境保护
隧道结构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 ,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和生态
的影响。
02
隧道衬砌结构
衬砌的类型和材料
衬砌类型
根据隧道的使用功能和围岩条件,衬砌类型可分为整体式衬砌、复合式衬砌和分离式衬 砌。整体式衬砌适用于围岩条件较好、对防水要求不高的隧道;复合式衬砌适用于围岩 条件较差、对防水要求较高的隧道;分离式衬砌适用于围岩条件特别差、有特殊要求的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地下水压力
隧道开挖后,地下水对支护结构产生一定的 压力。
地震力
地震发生时,地层运动对支护结构产生作用 力。
温度应力
隧道内温度变化引起支护结构的热胀冷缩, 对结构产生作用力。
04
隧道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排水系统的组成
主要由排水沟、集水坑、排水管道等组成。
排水系统的功能
主要负责将隧道内的积水排出,保持隧道干燥,防止水患对隧道结构和列车运行造成影响。
隧道。
衬砌材料
常用的衬砌材料有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喷射混凝土等。混凝土衬砌具有抗压强度高、 耐久性好、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一般隧道;钢筋混凝土衬砌具有更高的抗压和抗剪强 度,适用于有较大压力和剪力的隧道;喷射混凝土衬砌具有快速、简便、耐久性较好等
优点,适用于围岩条件较差、开挖后需要快速支护的隧道。
衬砌的厚度和构造
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
01
安全可靠
经济合理
02
03
便于维护
排水系统应具备足够的排水能力, 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及时排除 积水。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 量降低工程成本,选择合适的材 料和施工方法。
隧道结构计算模型
浅谈隧道结构计算模型摘要:隧道结构有别于其他地面结构,它的受力相对比较复杂。
本文阐述了隧道围岩的变形理论,并对地下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隧道结构;局部变形理论;共同变形理论;设计模型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0引言隧道结构工程特性、设计原则和方法与地面结构完全不同,隧道结构是由周边围岩和支护结构两者组成共同的并相互作用的结构体系。
隧道衬砌的设计计算必须结合围岩自承能力进行,隧道衬砌除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净空外,还要求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在使用寿限内结构物有可靠的安全度。
显然,对不同型式的衬砌结构物应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强度计算。
1围岩的认识与发展隧道建筑虽然是一门古老的建筑结构,但其结构计算理论的形成却较晚。
从现有资料看,最初的计算理论形成于十九世纪。
其后随着建筑材料、施工技术、量测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计算理论的逐步前进。
最初的隧道衬砌使用砖石材料,其结构型式通常为拱形。
由于砖石以及砂浆材料的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采用的截面厚度常常很大,所以结构变形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构件的刚度很大,故将其视为刚性体。
计算时按静力学原理确定其承载时压力线位置,检算结构强度。
在十九世纪末,混凝土已经是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它具有整体性好,可以在现场根据需要进行模注等特点。
这时,隧道衬砌结构是作为超静定弹性拱计算的,但仅考虑作用在衬砌上的围岩压力,而未将围岩的弹性抗力计算在内,忽视了围岩对衬砌的约束作用。
由于把衬砌视为自由变形的弹性结构,因而,通过计算得到的衬砌结构厚度很大,过于安全。
大量的隧道工程实践表明,衬砌厚度可以减小,所以,后来上述两种计算方法已经不再使用了。
进入本世纪后,通过长期观测,发现围岩不仅对衬砌施加压力,同时还约束着衬砌的变形。
围岩对衬砌变形的约束,对改善衬砌结构的受力状态有利,不容忽视。
衬砌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形,一部分结构有离开围岩形成“脱离区”的趋势,另一部分压紧围岩形成所谓“抗力区”,如图1所示。
隧道结构设计
一、衬砌1衬砌形式整体式模筑混凝土衬砌—就地灌筑混凝土衬砌装配式衬砌—将衬砌分成若干块构件,这些构件在现场或工厂预制,然后运到坑道内用机械将它们拼装成一环接着一环的衬砌。
喷锚支护—喷射混凝土和加设锚杆、金属网和钢架共同支护复合式衬砌—外衬和内衬两层,所以也叫它为“双层衬砌”2衬砌的适用条件整体式模筑混凝土衬砌—对地质条件的适用性较强,易于按需要成型,整体性好,抗渗性强,并适用于多种施工条件,如可用木模板、钢模板或衬砌模板台车等装配式衬砌—拼装成环后立即受力,便于机械化施工,改善劳动条件,节省劳力。
目前多在使用盾构法施工的城市地下铁道中采用。
喷锚支护—喷锚支护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围岩支护手段,适用于各种围岩地质条件,但是若作为永久衬砌,一般考虑在Ⅰ、Ⅱ级等围岩良好、完整、稳定的地段中采用。
复合式衬砌—是一种较为合理的结构形式,适用于多种围岩地质条件,有其广阔的发展前途。
3衬砌的一般结构要求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隧道工程所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洞门用混凝土整体灌筑,其强度不应低于C20强度等级对于衬砌段不应低于C20,对于洞门不应低于C15片石混凝土在岩层较好地段的边墙衬砌,可采用片石混凝土(片石的掺量不应超过总体积的20%)。
当起拱线以上1m以外部位有超挖时,其超挖部分也可用片石混凝土进行回填。
选用的石料要坚硬,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40,有裂隙和易风化的石料不应采用。
石料和混凝土预制块石料或混凝土预制块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10的水泥砂浆砌筑衬砌。
石料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60,并且有裂隙和易风化的石料不应采用。
混凝土预制块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0。
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采用C20,所用的水泥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喷射钢纤维混凝土中的钢纤维宜采用普通碳素钢制成,等效直径为0.3~0.5㎜的方形或圆形断面,长度宜为20~25㎜锚杆锚杆的杆体宜用20 MnSi钢筋,也可采用Q235钢筋;缝管式锚杆宜采用16 MnSi钢管,亦可采用Q235钢管;锚杆直径宜为18~22㎜,垫板可采用Q235钢板。
隧道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研究
隧道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研究一、引言隧道结构是一种有着广泛用途的地下结构体系,其应用范围包括地铁隧道、公路隧道、水利隧道等。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下,隧道结构的安全性极为重要。
因此,有效的抗震设计是隧道结构必需的技术措施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隧道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以期提高隧道工程的抗震能力。
二、隧道结构体系1. 隧道结构体系的概述隧道结构通常由隧道顶板、隧道中央围岩、隧道底板、侧墙等构成。
隧道结构体系应对外界荷载(如风荷载、车辆荷载等)产生的变形应力起支撑刚度作用。
同时,隧道结构体系对地震荷载的抵抗也极为关键。
2. 隧道结构体系的力学模型针对隧道结构体系,常见的力学模型一般分为弹性模型、塑性模型、弹塑性模型等。
其中,弹塑性模型是比较实用的建模方法,它既考虑了隧道结构的弹性形变,也考虑了隧道结构在超过弹性极限时的塑性形变。
3. 隧道结构体系的抗震研究隧道结构体系的抗震研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其主要考虑隧道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动态响应问题。
隧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地震反应,从而引起结构的应力变化。
如未按照规范进行合理的设计措施,隧道结构将有可能发生破坏。
三、隧道结构体系抗震设计的方法1. 隧道结构的地震设计规范目前国内已有一系列的地震设计规范,对于隧道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比较详细的要求,其中包括新《地震动规定》、《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等。
2. 基于试验的隧道结构抗震设计方法隧道结构抗震设计方法中,试验模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通常,建立隧道模型可以采用等比例缩小的方式进行。
通过试验,可以检验抗震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 数值模拟方法在隧道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值模拟方法在隧道结构抗震设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该方法可以较好地为隧道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模拟更加复杂的地震荷载情况。
四、隧道结构体系抗震设计实例以典型的公路隧道为例,对其进行隧道结构体系抗震设计。
5.6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与方法
隧道开挖在力学上可以认为是一个应力释放和回弹变形问题。 当隧道开挖后,围岩中的部分初始地应力得到释放,产生了向隧 道内的回弹变形,并使围岩中的应力状态发生重分布:隧道周边 成为自由表面,应力为零。为了模拟开挖效应,求得开挖隧道后 围岩中的应力状态,可以将开挖释放掉的应力作为等效荷载加在 开挖后坑道的周边上。 (4)支护结构强度校核
2
23
王丽琴主讲
二、岩体力学方法
在隧道结构体系中,一方面围岩本身由于支护结构提供了 一定的支护抗力,而引起它的应力调整,从而达到新的稳定; 另一方面由于支护结构阻止围岩变形,也必然要受到围岩给予 的反作用力而发生变形。这种反作用力和围岩的松动压力极不 相同,它是支护结构和围岩共同变形过程中对支护施加的压力, 故可称为“形变压力”。
冻胀力及地震力等。
11
王丽琴主讲
(三) 作用(荷载)组成
被动荷载
弹性抗力——支护结构发生向围岩方向的变形而引起的围 岩的被动抵抗力。
12
王丽琴主讲
弹性抗力的大小,目前常用以“温克尔(Winkler)假定” 为基础的局部变形理论来确定。 它认为 围岩的弹性抗力是与围岩在该点的变形成正比的 , 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φ b 、 φ i 、 φ 分别为i、b、h点所在截面与垂直对称轴的夹角;
h
yi΄ yh΄
i点所在截面与衬砌外轮廓线的交点至最大抗力点h的垂直距离;
墙底外缘至最大抗力点h的垂直距离。
19
王丽琴主讲
(2)局部变形地基梁法
q e
局部变形地基梁法由纳 乌莫夫首创,一般用于计算 直墙拱形初砌的内力。 该法计算拱形直墙衬砌
④ 凭借现场试验和监测手段,划定围岩级别,获得力学参数, 指导施工; ⑤ 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力学特征的围岩,灵活采用不同支护 方式和相应的力学计算模型。
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与方法
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与方法王丽琴主讲第五章隧道结构体系设计原理与方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围岩的二次应力场和位移场第三节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共同作用第四节支护结构的设计原则第五节围岩压力第六节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第七节隧道结构体系设计计算方法王丽琴主讲第六节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一、计算模型的建立原则二、常用的计算模型王丽琴主讲一、计算模型的建立原则地下结构的力学模型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与实际工作状态一致能反映围岩的实际状态以及与支护结构的接触状态荷载假定应与在修建隧道过中(各作业阶段)中荷载发生的情况一致算出的应力状态要与经过长时间使用的结构所发生的应力变化和破坏现象一致材料性质和数学表达要等价。
王丽琴主讲目前,地下结构设计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设计模型:①工程类比模型:参照过去隧道工程实践经验进行设计②监控量测模型:以现场量测和实验室试验为主的实用设计方法例如通过洞周位移和衬砌应力的量测不断优化支护参数③荷载结构模型:即作用与反作用模型例如假定弹性抗力法、弹性地基梁法和弹性链杆法④地层结构模型:即连续介质模型包括解析法、数值法、特征曲线法和剪切滑移破坏法。
数值计算法目前主要是有限单元法。
王丽琴主讲第一类模型:以支护结构作为承载主体围岩作为荷载主要来源同时考虑其对支护结构的变形起约束作用传统结构力学模型第二类模型:与上述模型相反是以围岩为承载主体支护结构则约束和限制围岩向隧道内变形。
现代岩体力学模型二、常用的计算模型从各国的地下结构设计实践看目前在设计隧道的结构体系时主要采用两类计算模型:王丽琴主讲第七节隧道结构体系设计计算方法一、结构力学方法二、岩体力学方法三、以围岩分级为基础的经验设计方法四、监控设计方法(信息化设计和施工)王丽琴主讲这一类计算模型主要适用于围岩因过分变形而发生松弛和崩塌支护结构主动承担围岩“松动”压力的情况。
属于这一类模型的计算方法有:弹性连续框架(含拱形)法假定抗力法和弹性地基梁(含曲梁和圆环)法等。
隧道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三)隧道工程的两大理论比较
松弛荷载理论
核心内容:稳定的岩体有自稳能力,不产生荷
载;不稳定的岩体则可能产生坍塌,需要用支护 结构予以支承。这样,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荷载 就是围岩在一定范围内由于松弛并可能塌落的岩 体重力。
代表人物:太沙基(K.Terzaghi)和普氏
围岩承载理论
以传统矿山法为基础
核心内容:围岩稳定显然是岩体自身有承载自
②以现场量测和实验室试验为主的实用设计方法,例如以洞周位量测 值为根据的收敛-约束法;
③作用与反作用模型,即荷载—结构模型,例如弹性地基圆环计算和 弹性地基框架计算等计算法;(结构力学模型)
④连续介质模型,包括解析法和数值法。数值计算法目前主要是有 限单元法。(岩体力学模型)
地下结构设计计算方法
结构力学方法 岩体力学方法 信息反馈方法 经验方法
稳能力;不稳定围岩丧失稳定是有一个过程的,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或限制,则围 岩仍然能够进入稳定状态。
代表人物:腊布希维兹、米勒·菲切尔、芬
纳·塔罗勃和卡斯特奈
以新奥法为基础
§5.2 围岩压力
一、围岩压力及其分类 二、影响围岩压力的因素 三、围岩松动压力的形成 四、确定围岩松动压力的方法 五、围岩压力的现场量测简介
对于围岩自身承载能力的认识有又分为两个阶段:
(1)假定弹性反力阶段 (2)弹性地基梁阶段
20世纪初期,假定弹性反力的分布 图形位置线为三角形或梯形 1934年,按结构的变形曲线假定地 层弹性反力的分布图形为月牙形
局部变形弹性地基梁理论
共同变形弹性地基梁理论
3.连续介质阶段
20世纪中期以来,连续介质力学理论
这种计算理论认为,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压力是其上覆岩层的重力, 没有考虑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
隧道结构构造详解(内容详实)
③注意在拱脚做平台以支撑拱圈,两侧岩壁喷浆敷面阻止风
化和少量地下水的课渗件类透。
36
(2)大拱脚 产生于先拱后墙法施工,为了节省圬工,采用大拱脚薄边墙衬砌
最大的问题是大拱脚支座施工困
难,在非均质岩层中很难用钻爆
法做出整齐稳定的支座。
课件类
37
(3)降低边墙建筑材料等级或采用花边墙
在地质条件尚好,侧压力不大,如围岩完整性比较好的 Ⅰ—Ⅱ类围岩中,但又不宜采用半衬砌时,为了节省边墙 圬工,可以简化边墙:
上部拱圈
竖直边墙
下部铺底
课件类
35
(一)直墙式衬砌
(1)半衬砌(省去边墙) 3、几种特殊情况 (2)大拱脚
(3)降低边墙建筑材料等级或采用花边墙 (1)半衬砌(省去边墙)
①多用于地质条件极好、岩层坚硬完整也没有地下水侵入的情况 ②对于一些侧压力很大的较软的岩层或土层,为了避免直 墙承受较大的压应力,也可采用落地拱形式。
按现代围岩承载理论设计和施作。
我国铁路隧道、高等级公路隧道已普遍采用复合式衬砌。
课件类
31
二、整体式模筑混凝土衬砌(单层衬砌)
整体式模筑混凝土衬砌,是在坑道 内树立摸板、拱架,然后浇灌混凝土而 成,具有较大的厚度和刚度。适用于不 同的地质条件,易于按需成形,整体性 强,抗渗性好,且适合多种施工方法, 因此,在我国隧道工程中广泛使用,技 术成熟,适用多种围岩条件,特别是在 隧道洞口段、浅埋段及围岩很差的软弱 围岩中采用整体式衬砌较为稳妥可靠。
线隧道也采用曲
墙有仰拱的衬砌。
课件类
41
(二)曲墙式衬砌
2、结构组成
侧面曲边墙
仰拱的作用?
①抵御底部围岩压力 ②防止衬砌沉降 ③使衬砌形成一个环状 的封闭整体结构以提高 衬砌的承载能力。
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与方法
离散元法
01
离散元法是一种基于离散化思想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将隧道结构离散化为一 系列相互独立的离散单元,利用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模型,实现隧道 结构的数值分析。
02
离散元法适用于处理不连续或破碎的隧道结构,能够模拟岩土工程中的块体运 动和失稳过程。
03
离散元法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取决于离散单元的选择和划分,以及求解算法的稳 定性和收敛性。
隧道结构体系的智能化监测与加固技术
智能化监测技术
利用传感器、无线通信和数据处理技术,对隧道结构进行 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实现隧道结构的智能化监测和管理。
健康监测与评估
通过智能化监测技术,对隧道结构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 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损伤,为隧道的维 护和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加固技术
蚁群算法
蚁群算法是一种模拟蚂蚁觅食行为的 优化算法,通过模拟蚂蚁的信息素传 递过程来寻找最优解。在隧道结构体 系的优化设计中,蚁群算法可以用于 解决路径优化问题,如隧道出入口连 接路线的选择、内部通道布局等。
VS
蚁群算法具有分布式计算、信息共享 和鲁棒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处理离散 空间的优化问题。通过合理设置信息 素挥发速度、蚂蚁数量和迭代次数等 参数,蚁群算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找 到满足工程要求的最优解。
详细描述
弹性力学模型将隧道结构视为连续的弹性体,采用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进行计 算,包括平衡方程、应变-位移关系、应力-应变关系等。该模型适用于隧道结 构的静力分析和稳定性分析。
有限元模型
总结词
将隧道结构离散化为有限个小的单元,通过单元的力学特性进行整体分析。
详细描述
有限元模型将隧道结构离散化为有限个小的单元,每个单元具有特定的力学特性,通过建立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行整体的结构分析。该模型能够处理复杂的边界条件和材料非线性问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隧道结构分析。
隧道工程(第六讲-隧道支护结构设计)
半拱形结构计算 典型方程的建立 正对称的结构,作用有正对称的荷载,利用对称性,从拱顶切开,取基本结构如右图
结构力学设计方法
计算关键: 拱顶单位位移和荷载位移的计算; 拱脚位移的计算。
半拱形结构计算
结构力学设计方法
拱顶单位位移和荷载位移的计算: 根据结构力学中位移计算方法,可求的某一点在单位力作用下,沿k方向的位移(忽略剪力作用)为:
结构力学设计方法
曲墙拱形结构计算
1. 求主动荷载作用下的衬砌内力
结构力学设计方法
曲墙拱形结构计算 1. 求主动荷载作用下的衬砌内力
结构力学设计方法
曲墙拱形结构计算 求单位弹性反力作用下的衬砌内力
结构力学设计方法
曲墙拱形结构计算
3. 位移及最大弹性反力值的计算
①主动荷载作用下最大抗力点h点位移的计算
结构力学设计方法
直墙拱形结构计算
计算原理
③附加一个方程:墙顶变位 ④拱圈内力的计算:在原理上与弹性固定的高拱结构完全相同 ,只是计及墙顶变位 ⑤边墙:作为弹性地基上的直梁来计算
结构力学设计方法
直墙拱形结构计算
计算原理
弹性地基梁,按其换算长度l的不同,可分为3种情况: ① 长梁 l≥2.75 ② 短梁 1<l<2.75 ③ 刚性梁 1≥l l为梁的长度(即边墙高度),为弹性地基梁的弹性特征值
结构力学设计方法
4.衬砌内力计算及校核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曲墙拱形结构计算
③ 按变形协调条件,校核整个计算过程:
直墙拱形结构计算 结构 拱圈支承在弹性地基梁上的弹性固定无铰拱; 边墙双向弹性地基梁 计算原理
结构力学设计方法
结构力学设计方法
直墙拱形结构计算 计算原理 ②弹性反力 拱圈:任意截面弹性反力荷载图形假设为二次抛物线,作用方向为径向;计算公式如下; 边墙:用弹性地基梁的方法计算
隧道工程(第六讲-隧道支护结构设计)
要点一
BIM技术
要点二
设计与管理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够实现隧道支护结构的数字化 建模、分析和优化,提高设计效率与准确性。
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支护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协同设计、优 化方案、减少错漏碰缺等问题;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通 过BIM模型的管理与更新,实现施工进度、质量、成本的 实时监控与控制。
力学解析设计法
总结词
基于力学原理,通过分析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进行设计的方法。
详细描述
力学解析设计法基于力学原理,通过分析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进行设计。 这种方法考虑了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具有较高的理论依据,但计算过程 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力学理论基础。
数值模拟设计法
总结词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过程进行设计的方法。
支护结构设计应考虑施工可行性,确保设 计方案的实施方便、快捷,同时应考虑环 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求。
02
隧道支护结构类型
初期支护
定义
初期支护是隧道施工中的临时支 护措施,主要用于控制围岩变形 和稳定性,通常在开挖后立即进
行。
主要结构
初期支护通常包括喷射混凝土、锚 杆、钢支撑等结构,这些结构可以 组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支护效果。
新型支护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支护材料如高 强度混凝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不 断涌现,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能够提高隧道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应用领域
新型支护材料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 、地铁等隧道工程领域,尤其在复杂 地质条件和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地区, 显示出其优越性。
智能化监测与预警系统在隧道支护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安全性
隧道支护结构计算-计算模型及方法
5.1.1 隧道结构计算的发展历史
2. 1900—1960年代
其后,不同学者和工程师们在设计隧道衬砌时采 用不同的假定来计及围岩对衬砌变形所产生的抗力, 其中温克尔(winker)局部变形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
与此同时,将村砌和围岩视作连续介质模型进行 分析的方法也得到了发展,其中的代表学者是H.卡 斯特勒(1960)。
5.1.2 隧道工程的力学特点
1.荷载的模糊性 隧道工程是在自然状态下的岩土地质中开挖的,隧
道周边围岩的地质环境对隧道支护结构的计算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地面结构的荷载比较明确,而且荷载的量级 不大;而隧道结构的荷载取决于当地的地应力,但是地 应力难以进行准确测试,这就使得隧道工程的计算精度 受到影响。
8
5.1.1 隧道结构计算的发展历史
2. 1900—1960年代
1950年代以来,喷射混凝土和锚杆被广泛用作初期支护。 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支护能在保证围岩稳定的同时允许 其有一定程度的变形,使围岩内部应力得到调整从而发挥 其自持作用,因此可以将内层衬砌的厚度减小很多。
3. 20世纪60年代以来
1960年代中期,随着数字电子计算机的更新和岩土本构 定律研究的进展,隧道工程分析方法进入了以有限元法为 代表的数值分析时期。这方面的代表性学者是:0.C.辛克 维奇等(1968)
12
5.1.2 隧道工程的力学特点
3.围岩—支护结构承载体系 ◆围岩不仅是荷载,同时又是承载体 ◆地层压力由围岩和支护结构共同承受 ◆充分发挥围岩自身承载力的重要性 4.设计参数受施工方法和施作时机的影响很大
隧道工程支护结构安全与否,既要考虑到支护结 构能否承载,又要考虑围岩是否失稳。
5.隧道与地面结构受力的不同点 存在围岩抗力的作用
盾构隧道设计基本概念(1)
盾构隧道设计基本概念(1)盾构隧道设计基本概念1盾构管⽚的⼏何设计1.1隧道线形的选择—平纵断⾯的拟合隧道的中线是由直线及曲线组成。
设计常常采⽤楔形衬砌环(见图1-1),来实现盾构隧道在曲线上偏转及纠偏,楔形衬砌环最⼤宽度与最⼩宽度之差称为楔形量。
⼀般来说,楔形量的确定具有经验性,应考虑管⽚种类、环宽、直径、曲线半径、曲线区间楔形管⽚环使⽤⽐例、管⽚制作的⽅便性、盾尾操作空隙因素综合确定;管⽚楔形量还必须为施⼯留出适当的余裕。
如下图所⽰,阴影部分是管⽚的平⾯投影图,圆弧是隧道设计中⼼线,圆弧中⼼点O1是隧道的转弯半径所在的中⼼点,O2是理论上能拼出的最⼩转弯半径时的圆⼼,则O2P<O1P。
a)普通环b)单侧楔形环c)两侧楔形环图1-1 楔形衬砌环(β-楔形⾓、△-楔形量)图1-2 楔形量与转弯半径⽰意图⽇本曾统计管⽚外径与楔形量的相关关系,如下图所⽰。
图1-3 楔形量的施⼯统计《盾构⼯程⽤标准管⽚(1990年)》规定管⽚环外径与楔形量的关系如表1-1所⽰。
表1-1 楔形量与管⽚环外径的关系⽬前,多采⽤楔形衬砌环与直线衬砌环的组合、左右楔形衬砌环以及通⽤型管⽚。
1.1.1标准环+楔形环管⽚拼装时,根据隧道线路的不同,直线段采⽤标准环管⽚,曲线段采⽤楔形管⽚(左转弯环、右转弯环)⽤于隧道的转弯和纠偏。
楔形环的楔形⾓由标准管⽚的宽度、外径和施⼯曲线的半径⽽定。
采⽤这类管⽚时,⾄少需三种管⽚模具,即标准环管模、左转弯环管模和右转弯环管模。
a)直线段b)曲线段图1-4 标准环+楔形环拟合线路通常,以短折线拟合曲线,在设计时常以2标准环+1楔形环来拟合;不得以(极端困难)时,以1标准环+1楔形环来拟合。
⼀般地,短折线偏离圆曲线或缓和曲线量不宜⼤于5mm,也有⼈提出控制在10mm。
这就意味着环宽与直径如何匹配是设计需要进⼀步考虑的问题。
①楔形量确定⽅法可采⽤下式计算:式中R——隧道中⼼曲线半径(mm);——楔形量(mm);m——楔形环数;n——普通环数;B T——楔形环的最⼤宽度(mm);B——普通环的宽度(mm);D0——管⽚外径(mm)。
隧道衬砌结构设计模式及基本思想
隧道衬砌结构设计模式及基本思想
隧道衬砌结构是指在隧道施工中,为了保证洞壁安全稳定而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或灰铁铸造构件。
隧道衬砌结构的设计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 型式衬砌:型式衬砌是按照隧道洞壁的内部轮廓设计制作的构件,一般由多个局部形状构成。
型式衬砌的制作需要根据隧道洞壁的实际情况进行测量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精确安装。
2. 环缝衬砌:环缝衬砌是将钢筋混凝土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一定长度的锥形加工,使其呈环形状衬在洞壁上,从而形成完整的环状结构。
环缝衬砌的制造、运输和安装过程相对较简单,适用于规模较大的隧道施工。
以上两种设计模式的基本思想在于根据隧道洞壁的形状和尺寸,选用合适的材料、制作技术和安装方式,以保证隧道施工的稳定安全性。
隧道支护结构计算计算模型及方法
隧道支护结构计算计算模型及方法隧道工程中,隧道支护结构的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隧道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需要使用科学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对隧道支护结构进行设计和分析。
本文就隧道支护结构的计算计算模型及方法进行探讨。
一、计算模型的选择在隧道支护结构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模型有数值模型和解析模型两种。
数值模型是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隧道支护结构进行力学计算和分析,是一种较为常见和精确的计算方法。
数值模型可以根据隧道的具体条件和支护结构的特点,选取适当的有限元模型或离散元模型进行计算。
该模型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和复杂的力学特性,可以较为真实地模拟隧道的受力情况。
解析模型是利用解析方法对隧道支护结构进行力学计算和分析,是一种简化和推导的计算方法。
解析模型常用的方法有弹性理论、弹塑性理论和弹性刚度法等。
解析模型适用于支护结构形状规则和材料较为简单的情况,计算速度快、结果相对准确。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综合考虑数值模型和解析模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模型进行隧道支护结构的设计和分析。
二、计算方法的应用1.强度计算方法隧道支护结构在受到地压和地震力等外载荷作用下,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来保证工程的稳定安全。
强度计算方法是根据支护材料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变形特点,对支护结构的强度进行计算和分析。
常用的强度计算方法有等效应力法、荷载传递法和有限元法等。
2.变形计算方法隧道支护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一定的变形,为了掌握支护结构的变形特点和变形范围,需要进行相应的变形计算和分析。
变形计算方法可以通过数值模型或解析模型进行,主要考虑隧道支护结构的刚度、材料的变形特性和支护结构与周围土层的相互作用。
3.稳定性计算方法稳定性是指隧道支护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发生破坏或失稳的能力。
稳定性计算方法是通过对支护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受力平衡条件进行计算和分析,判断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常用的稳定性计算方法有平衡条件法、位移平衡法和有限元分析法等。
盾构隧道结构计算模型简述
盾构隧道结构计算模型简述发布时间:2021-06-24T08:22:11.008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6期作者:武鹏[导读] 传统的隧道于地下工程结构计算方式主要有荷载-结构模型,地层结构模型。
近些年来,随着大量盾构隧道工程的出现,对于隧道结构的计算提出了新的要求。
虽然各种计算模型已经百花齐放,但各计算模型的优缺点,适用条件,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混淆,本文从荷载计算、结构模拟的角度分析不同计算模型的特点、分类、适用条件,指出了其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适用性。
武鹏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89摘要:传统的隧道于地下工程结构计算方式主要有荷载-结构模型,地层结构模型。
近些年来,随着大量盾构隧道工程的出现,对于隧道结构的计算提出了新的要求。
虽然各种计算模型已经百花齐放,但各计算模型的优缺点,适用条件,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混淆,本文从荷载计算、结构模拟的角度分析不同计算模型的特点、分类、适用条件,指出了其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适用性。
1、盾构隧道荷载的计算理论地下工程结构的荷载计算,目前主要分为两类:荷载-结构模型和地层-结构模型。
1.1 荷载-结构模型荷载-结构模型默认围岩是一种松散体,是荷载的来源,而结构的作用只是被动承受荷载的荷载—结构模型;而地层-结构模型则认为围岩虽然是荷载的来源,但本身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而结构的作用是对围岩的保护与补强,两者协同作用,共同承担荷载。
荷载-结构模型的前提是围岩因为工程的开挖而发生了较大的松弛或者崩塌,其已失去了承载能力,简言之,围岩是一种松散体,为支护结构“松动”压力的来源。
隧道结构设计的关键,即为确定围岩作用在支撑结构的主动荷载,长久以来,各国工程师,科研人员根据埋深不同,提出了太沙基理论、普氏理论等计算主动荷载,这些理论具有取值简单,适用性强的特点,在工程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确定了荷载后,即可运用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等知识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与变形,并由此确定安全系数。
盾构隧道结构设计模型综述
An Ov r iw n S r c u a sg o es o h ed Tu n l e ve o tu t r lDe in M d l fS il n es
W U e g o Zh n u ,CHANG a g ,YE Fe Xi n i
( .S a x H g w yMa a e et ueu X ’ n7 0 5 C ia 1 h n i ih a ng m n r , ia 10 4, hn ; B a
2. Chi i y T nn lGr u o a n Ra l wa u e o p C .,Lt d.,L o an 4 0 9,He a u y g 71 0 n n,Ch n ; i a
3 h n i rv c l jr a oao f r g w yB i e T ne , h n a nvrt , ia 10 4 C i ) .S a x oi i o brtr o h a r g & u nl C a g’n U i sy X ’ n7 0 6 , hn P n a Ma L y Hi d ei a
道 工程 造价 的 4 % 一5 % , 此 , 道 衬 砌 结 构 设 计 0 0 为 隧
出 了类似 的划 分 , 隧道 设 计 模 型 也 分 为 四种 :a 经 将 )
验类 比模型 ; ) b 荷载结构模型 ; ) c 地层结构模型 ; ) d 收敛 限制 模 型 口 。收 敛 限制 模 型 是 以测 试 为 主 的设 J
国隧道工 程相 关技 术 水平 的进 步 , 构 工 法也 正 从 设 盾
备引 进 、 术引 进 以及 相 关 技 术 规 范 的 引进 逐 步 走 向 技
隧道结构体系设计(原理与方法)
隧道支护结构
防水排水设计
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和二 次衬砌。初期支护采用喷射混凝土和钢拱 架,二次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
采用全包防水设计,设置中心深埋水沟和 侧沟,配备专业的排水系统。
某铁路隧道结构设计
隧道长度与规模
该隧道全长8公里,为双线铁路 隧道。
结构设计原则
确保隧道结构的强度、刚度和 稳定性,满足高速铁路的行车 要求。
力。
智能材料
如形状记忆合金、压电陶瓷等, 能够感知外界刺激并作出响应, 可用于监测隧道结构的健康状况,
实现结构的自适应调节。
智能化技术在隧道结构体系中的应用
1 2 3
智能传感器技术
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隧道结构的应力、 应变、位移等参数,为结构安全性评估提供数据 支持。
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隧道结构进行精细化建模和 分析,优化设计方案,提高结构的经济性和安全 性。
自动化施工与监控
通过自动化施工设备和智能监控系统,实现隧道 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提高施工效率 和安全性。
绿色环保理念在隧道结构体系中的应用
节能设计
优化隧道照明、通风等系统设计,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降低能耗 和碳排放。
资源循环利用
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废旧材料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 环境污染。
结构的耐久性。
03
隧道结构体系设计方法
隧道结构的断设计
根据隧道的功能和用途,确定隧道的断面形状和 尺寸,以满足行车、行人的安全和舒适性要求。
考虑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等因素,优化隧道断面 设计,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
考虑环保和景观要求,将隧道断面设计与周围环 境相协调,提高隧道的美观性和舒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结构设计模型概述摘要:目前采用的地下结构设计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设计模型:○1以参照过去隧道工程实践经验进行工程类比为主的经验设计法;○2以现场量测和实验室试验为主的实用设计方法如收敛——约束法。
○3作用与反作用模型,即荷载—结构模型○4连续介质模型,包括解析法和数值法。
针对各种模型特点谈谈一下对该四种模型的认识。
1隧道结构体系设计计算模型的建立原则对于均匀介质中的圆形隧道,当它处于平面轴对称状态时,将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抽象为支护需求曲线和支护补给曲线的收敛—约束关系,从而求出围岩与支护结构达到平衡时的支护阻力Pa。
有了这个值就可以计算出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应力状态。
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对于如此理想的问题,都需要事先将研究对象的几何形状、初始应力状态、开挖和支护过程、岩体和支护结构的物理力学特性等条件转换为数学力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力学方法求出模型的、作为设计标准的特征值(如应力、位移或极限荷载等)。
一个理想的隧道工程的数学力学模型应能反映下列的因素:①必须能描述有裂隙和破坏带的,以及开挖面形状变化所形成的三维几何形状。
②对围岩的地质状况和初始应力场不仅要能说明当时的,而且还要包括将来可能出现的状态。
③应包括对围岩应力重分布有影响的岩石和支护材料非线性特性,而且还要能准确地测定出反映这些特性的参数。
④如果要知道所设计的支护结构和开挖方法能否获得成功,即想评估其安全度,则必须将围岩、锚杆和混凝土等材料的局部破坏和整体失稳的判断条件纳入模型中。
当然,条件必须满足现行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⑤要经得起实际的检验,这种检验不能只是偶然巧合,而是需要保证系统的一致性。
这样的理想模型对于科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准确地模拟围岩性质和施工过程,才能更好地了解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作出符合实际的决策。
然而这种理想模型的参数太多又不易精确测定,将各种影响因素都机械地转换到模型中来也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理想模型还不宜直接用于设计实践,必须在可能的情况下,由理想模型推演出一些较简单的计算模型,或称为工程师模型。
2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国际隧道协会在1987年成立了隧道结构设计模型研究组,收集和汇总了各会员国目前采用的地下结构设计方法。
经过总结,国际隧道协会认为,目前采用的地下结构设计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设计模型:2.1工程类比法以参照过去隧道工程实践经验进行工程类比为主,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实际经验,确定隧道与地下结构的形状、主体尺寸和衬砌厚度。
在大多数情况下,隧道支护体系还是依赖“经验设计”的,并在实施过程中依据量测信息加以修改和验证。
我们大致上可以发现在进行支护结构经验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几点的原则是:○1首先对隧道围岩要有一个正确的分级。
○2在各类岩体中,支护结构参数大体是按下述原则选用的。
○3在施工中应尽量少损害围岩,使其尽量保持原有岩体的强度,因此,应采用控制爆破技术。
○4预计有大变形和松弛的情况下,开挖面要全面防护(包括正面),使之有充分的约束效应,在台阶开挖时,上半断面进深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整个断面的闭合时间。
○5二次衬砌通常是模筑的,在修二次衬砌之前要设防水层,形成具有防水性能的组合衬砌。
○6允许甚至希望岩石出现一定的变形,以减少为完成支护作用所需的防护措施。
○7制定详细周密的量测计划。
通过量测,确定所建立的支护阻力是否和围岩类型相适应以及还需要什么样的加强措施等。
支护结构的施工顺序与正确地掌握岩体的时间效应很有关系。
2.2收敛—约束法收敛—约束法也称特性曲线法,是一种采用测试数据反馈于设计的实用方法,通常以施工中隧道断面的变形量测值为依据。
其要点为测绘洞室壁面径向压应力与径向位移的关系曲线与洞壁位移-时间曲线,它反映四个阶段:①围岩无约束自由变形;②从初期支护开始,变形由于受支护约束抗力的反作用而减缓;③从仰拱完成开始,由于形成了封闭结构使变形速度大为降低;④最后变形稳定。
若所采用的支护刚度较大,则地压急剧增长,若支护时间过晚,则出现松动地压。
由此可见,支护时间和支护自身刚度及其与围岩接触好坏均影响到围岩的稳定和支护所受地层压力的大小。
收敛变形曲线可供判断支护是否适当和变形是否趋于稳定。
此外,尚可配合现场和实验室的岩土力学试验和应力与应变测试以及实验室模型试验等,作为设计计算的依据。
与其它设计方法相比,收敛约束法有以下优点:(1)通过对隧道进行简单的轴对称假设后,位于开挖面附近的围岩与支护的相互作用过程可简化成二维或一维的平面应变问题。
(2)基于此方法设计的洞室周边围岩变形更接近实际变形;(3)能定量给出围岩支护系统在锚喷支护末期洞周收敛的概略值;(4)通过控制围岩变形可直观地体现出支护效果。
但是,收敛约束法的基础离不开岩体材料的本构关系特性,它是该方法的要害所在。
这些问题目前正在研究与探索,陆续有一些这方面的成果出现,其中仍有许多基础性问题,因此其应用程度存在一定的限制。
2.3连续介质模型连续介质模型包括解析法和数值法。
数值计算法目前主要是有限单元法。
解析法中有封闭解和近似解。
如圆形洞室的弹性力学解-基尔施解和圆形洞室的弹塑性解-芬纳-塔洛布公式。
数值法目前以有限元法为主,尚有差分法、边界积分法等。
有限元法将结构离散化为有限个单元,各相邻单元在共同的节点上为铰结,建立结构体系的总体刚度矩阵和平衡方程,按各节点位移推求各单元的应力。
从各国的地下结构设计实践看,目前,在设计隧道的结构体系时,主要采用两类计算模型,一类是以支护结构作为承载主体,围岩作为荷载同时考虑其对支护结构的变形约束作用的模型。
另一类则相反,视围岩为承载主体,支护结构则为约束围岩变形的模型。
前者又称为传统的结构力学模型。
它将支护结构和围岩分开来考虑,支护结构是承载主体,围岩作为荷载的来源和支护结构的弹性支承,故又可称为荷载-结构模型。
在这类模型中隧道支护结构与围岩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弹性支承对支护结构施加约束来体现的,而围岩的承载能力则在确定围岩压力和弹性支承的约束能力时间接地考虑。
围岩的承载能力越高,它给予支护结构的压力越小,弹性支承约束支护结构变形的抗力越大,相对来说,支护结构所起的作用就变小了。
这一类计算模型主要适用于围岩因过分变形而发生松弛和崩塌,支护结构主动承担围岩“松动”压力的情况。
所以说,利用这类模型进行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主动荷载,其中最主要的是围岩所产生的松动压力,以及弹性支承给支护结构的弹性抗力。
一旦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只是运用普通结构力学方法求出超静定体系的内力和位移了。
属于这一类模型的计算方法有:弹性连续框架(含拱形)法、假定抗力法和弹性地基梁(含曲梁和圆环)法等都可归属于荷载结构法。
当软弱地层对结构变形的约束能力较差时(或衬砌与地层间的空隙回填,灌浆不密实时),地下结构内力计算常用弹性连续框架法,反之,可用假定抗力法或弹性地基法。
弹性连续框架法即为进行地面结构内力计算时的力法与变形法。
假定抗力法和弹性地基梁法则已形成了一些经典计算方法。
由于这个模型概念清晰,计算简便,易于被工程师们所接受,至今仍很通用,尤其是对模筑衬砌。
第二类模型又称为岩体力学模型。
它是将支护结构与围岩视为一体,作为共同承载的隧道结构体系,故又称为围岩—结构模型或复合整体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围岩是直接的承载单元,支护结构只是用来约束和限制围岩的变形,这一点正好和上述模型相反。
复合整体模型是目前隧道结构体系设计中力求采用的并正在发展的模型,因为它符合当前的施工技术水平。
在围岩—结构模型中可以考虑各种几何形状,围岩和支护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开挖面空间效应所形成的三维状态,以及地质中不连续面等等。
在这个模型中有些问题是可以用解析法求解,或用收敛—约束法图解,但绝大部分问题,因数学上的困难必须依赖数值方法,尤其是有限单元法。
利用这个模型进行隧道结构体系设计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围岩的初始应力场,以及表示材料非线性特性的各种参数及其变化情况。
一旦这些问题解决了,原则上任何场合都可用有限单元法围岩和支护结构应力和位移状态。
2.4基础梁模型假定弹性抗力法对弹性抗力的分布形式及大小实反映结构的受力特征,甚至使结构设计偏不安全。
达维多夫于20世纪30年代首先提出了按局部变形弹性基础梁理论计算的建议。
1956年,纳鸟莫夫提出了侧墙按局部变形弹性基础梁理论计算的地下结构计算方法。
该方法将衬砌边墙视为支撑在侧面和基底岩土体上的双向弹性地基梁,进而计算围岩压力作用下的支护内力。
除了局部变形理论外,共同变形弹性基础梁理论也随后应用十地下支护结构计算中。
共同变形理论不但考虑了围岩力学特性,也考虑了各部分岩土体压缩的相互影响,因此比局部变形理论更合理。
在共同变形理论方面,达维多夫于20世纪30年代末提出了按共同变形弹性地基梁理论计算整体式衬砌的方法。
1964年,舒尔茨和杜德克不仅按共同变形理论考虑了径向变形的影响,还考虑了切向变形的影响。
局部变形基础梁法由纳乌莫夫首创,该法计算拱形直墙衬砌内力的特点,是将拱圈和边墙分为两个单元分别进行计算,而在各自的计算中考虑相互影响。
计算中拱圈视为弹性固定无铰拱,边墙视为双向弹性地基梁。
拱圈和边墙受力变形的相互影响,表现为计算拱圈时,拱脚的变位应取边墙墙顶的变位,计算边墙时墙顶的初始条件与拱脚的内力和变位一致。
局部变形基础梁法计算简图中关于弹性抗力的考虑方法也按拱圈和边墙分为两种情况。
拱圈弹性抗力仍采用假定的抗力图形,零点位于拱顶两侧约45 附近,最大抗力发生在墙顶,作用方向为水平。
拱圈任意截面抗力的作用方向为径向,抗力图形假设为二次抛物线。
3结论多年来,围岩与支护的相互影响一直是从事隧道的专业人员面临的难题之一。
由于计算模型的初始条件的限制,造成其应用的局限性,致使隧道支护结构设计长期处于以工程类比法为主的局面,这种局面与快速发展的隧道工程的现实极不相称,因此,人们长期以来都在努力寻求一种用于解决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的最合理的方法。
结合上述四种设计模型的特点,可以结合两种以上的模型综合计算,并进行反分析得到合理的模型初始参数,进而为衬砌结构设计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1]范文,俞茂宏,孙萍等.硐室形变围岩压力弹塑性分析的统一解.长安大学学报,2003,23(3):1-4[2]陈建勋,楚锟.用收敛-约束法进行隧道初期支护设计.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1,21(2):57-59[3]张素敏,朱永全,景诗庭.收敛约束原理在隧道位移稳定性判据中的应用.铁道标准设计,2004,(8):38-40[4]张素敏,宋玉香,朱永全.隧道围岩特性曲线数值模拟与分析.岩土力学,2004,25(3):455-458[5]钱七虎.迎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始高潮.岩土工程学报,1998,20(1):112-113[6]刘宝琛.综合利用城市地面及地下空间的的几个问题.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18(1):109-111[7]关宝树.地下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高谦,乔兰,吴顺川等.地下工程系统分析与设计.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9]王后裕,陈上明,言之信.地下工程动态设计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0]李志业,曾艳华.地下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