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的性质

语文学科的性质
语文学科的性质

什么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对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论家蜂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一性说,即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有两性说,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思想性;有三性说,除了工具性、思想性,语文学科还有文学性;还有多性说,或者认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或者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分为工具性、基础性、思想性等基本性质和文学性、知识性、社会性等从属性质两个层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至今尚未有一个令各家都信服的定论。最新颁布的新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这样阐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国教育报》的记者李建平在《解读语文“标准”》一文中还认为“这一概念的确立,结束了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长期纷争。”

语文学科的性质到底是什么?要予以正确的认识,首先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其一是关于“性质”这一概念的准确把握,其二是要分清“语文”和“语文学科”的不同含义。

首先说性质。什么是性质?性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分析这一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既为性质,它必然也必须能够把一事物与其它事物区别开来。语文学科的性质一定是作为一门学科的语文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根本不同之所在。

其次,分析“语文”和“语文学科”这两个概念,显然,二者并不同义。对此,山西师大教授卫灿金先生在《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思考》一文中进行了十分明晰的辨析。他指出:“…语文?和…语文学科?是所指不同的两个范畴。…语文?存在于广大社会,它的功能在于凭借它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际;…语文学科?只限于学校,它的功能在于通过语文课程的设置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施于教育。”“对于学科范畴的…语文?,应将其作为一个学科的概念来理解。”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会感到,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纷争,一方面就在于没有抓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另一方面则是混淆了“语文”和“语文学科”的不同。

那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一是语言性,一是人文性。语言性是语文学科的外显性质,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内隐性质。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的基础学科。

认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学者一般都会把叶圣陶先生的解释“语文”概念的那段话作为依据。即“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他们认为“叶圣陶先生的这一权威解说,表明语文既不是…语言+文字?,也不是…语言+文学?,也不是…语言+

文章?,也不是…语言+文字+文学+文章?,而是语文=语+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口头+书面)语言,语文是广义的语言!而语言本身就是没有阶级性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一个学生…学会了看书作文,那他们出校后的发展就有了一种常常用得着的基础工具了。?这些论述揭示了语文的本质意义,同时也证明,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在这里,叶老所说的“语文”并非学科意义上的“语文”,而是社会范畴的“语文”。以社会范畴的“语文”具有工具性来推断学科意义“语文”也具有工具性,显然不符合逻辑。笔者认为这段话恰恰证明了语文学科的语言性。实际上凡持“工具性”者,无不是因为语言是工具才推导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这一点在刘国正先生的《我的语文工具观》一文中体现得最为典型。他认为“语言是人类自身具有的工具”;“语言是适应全民使用的工具”;“语言是与生活密切相联的工具”;“语言是与人的思维和思想感情不可分割的工具”;“语言是技能性很强的工具”。“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由语言是一种工具来决定的。”这里姑且不论语文学科是否有工具性,但既然语文学科的性质是由语言的性质推导出来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说语言性就是语文学科的一个特性呢?

实际上,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语言性都应该是语文学科的性质。

首先,我们从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上看。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语文素质。语文素质是什么呢?用韦志成教授的话就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具备熟练的语文交际能力和深厚的语言文化,即民族文化。”(《现代阅读教学论》)这里的语文素质,一言以概之,即语言素质。在中小学学生所学的学科中,惟有语文学科把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当作根本任务和目的。对此,韦志成教授在其《教学语言论》一书中还有更明确的阐述。“语文学科是一门教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学科,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情达意,达到掌握语文这门工具之目的。”“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质:以语文教科书为书面目标语言为范例,以教师教学语言为口头目标语言为榜样,以学生的语言训练为主线,以联系生活之用语言为根本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形成语文素质的目的。”“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

的语言文字,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以适应社会运用语言交际的需要。”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语言不仅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立足点,而且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归属。

其次,从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来看。“语文课程的主要学习材料是母语文字语言及母语文字语言构造的文章。”语文教材中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一般性文章,都以语言为表现手段和表达形式,不过风格各异而已。区培民先生把这种区别进行了辨析。他在《语文教师课堂行为系统论析》一书中指出:“语文课程的教材文本语言基本分属两类:一类是逻辑语言,一类是艺术语言,它们分别位于日常语言的两侧。前者构成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主要语言,后者则是记叙文:小说、文艺性散文及诗歌的通行语言,在报告文学、杂文、剧本中,艺术语言亦占较大比例。”可见,语言是构成语文教材的基本材料。之所以在语文教材中选文不同,主要是要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不同语言风格。这一点,就把语文学科与政治、历史、地理等区分开来。

第三,从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来看,语言性也体现得十分明显。“言语—语言—言语”的模式,是古今中外人们学习母语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道出了人类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人类学习母语,都是从模仿他人的言语行为、言语作品开始,入学后逐渐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语言规则,最终用于自己的言语行为——听、说、读、写之中。这里不愿辨析“言语”和“语言”的区别,只想说明,语言学习始终贯穿于人们学习母语的整个过程。从另一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从语言到学习课文内容,再到领会课文思想的过程。课文是语言的集合体,语文学科应以语言教学为核心。因为在内容、思想、语言这些矛盾中,语言的学习是“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没有语言的学习,学习课文内容,领会课文思想显然都是空虚的东西。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里顺便提一下。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也是这样一种关系。

最后,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语言教学的艺术。为此,人们都十分重视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和课堂语言的训练和提高。这也说明语言性是语文学科的独特性质。为此,区培民先生曾有这样的精辟论述:“就语文课程人文目标的达成而言,在师生共同面对的文本面前,如何把生机勃勃的意义从…死?的文字中…活化?出来感受、体认其中的人文内蕴、精神气息,便成为师生的共同课题。而精神资源的非传习性则使教师被赋予了…活化?的主导者的角色使命:…教师要在这些具有文化意义的世界里通过自身的语言的表述进行再创造?,…将文字还原为言说,将死的文字转化为活的语言?,这一言语行为…并不是仅仅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文字而已——不是照本宣科,不是从语言(文字)到语言(口说),而是透过文字去看思想后重新形成言说?,从而衍化出源于文本内容异于文本文字的语言,通过…活化?的言语行为,消除文本精神与学生情感的疏离,沟通文本与学生二者的精神空间。”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教师“活化”的语言,怎么能够“消除”“疏离”、“沟通”“精神空间”。事实上,是语言把教师与学生连在了一起,是语言把教材与学生连在了一起,是语言把文本与学生主体世界的对元文本的“意义转换”连在了一起。没有语言,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数、理、化的学习显然不具备语文学科这种语言的性质。从这点也能看出语言性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属性“之一。

关于“人文性”,在性质的纷争中,已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不过多数人还是混淆了语文教育和语文学科的关系,因此谈的较多的是语文教育的性质。如李震在《一场重要的争论》一文中就曾这样指出:“语文教育人文性有这样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语言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语言,说到底,它是一种形式。当处于用文字、声音记录、传播各种社会存在及思想感情时,它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承载着有史以来的人类的文化。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中指出:“语言的内容不用说,是和文化有关系的”,“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从这种意义上说,语言史和文化史沿着平行的路线前进,是完全正确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一个民族总是把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中。”而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申小龙则更具体的指出:“历史悠久的语言都凝结着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实际上,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正如倪文锦、欧阳汝颖两位先生在《语文教育展望》一书所说:“在当今的世界上,语言都是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一种交际工具。一方面,语言文字本身反映了一个民族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附着于语言文字得以继承和发展。因此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其深刻的民族精神的积淀。”我国的文字毋庸赘言,她的创造及她的外在形式无不体现着汉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态势。

由于语言极具人文性,故而以语言为主要学习内容并以语言为中介学习、读解文本意义的语文学科就以其教学内容载

体——文本的特质,成为基础教育各门课程中最富人文价值的科目。

如上所述,不同的民族语言体现着不同的民族精神,简言之,民族语言就是民族精神。我们学习民族语言,就自然的要接受珍藏在民族语言里的文化影响、文化浸润、文化熏陶、文化陶冶,认识和理解民族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哲学观念、审美价值、人生体验等,总括起来,就是接受精神文化,就是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就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活动而言,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对民族意识的体验过程,是个体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同化过程,对民族精神的内化过程。文化文化,以文教化,其本质就是人化、民族化。正如倪文锦、欧阳汝颖所言:“语文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语文中学习大量的范文,就是接触范文中先哲和时贤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就是用他们健康高尚的心灵世界影响和规范学生的心理结构。人们的言语实践活动的内容就是人们的思想感情;听、说、读、写的方式方法也是和人的思想感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肉关系。”

实际上,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客观存在,“关注语文课程和教学的人文精神,不是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而是一个自觉程度高低的问题。”

总结本文观点,语言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呈现出两个方向,一是关注人文精神,一是加强言语实践。这正是人们认识到了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必然。

一、百年现代语文教育性质认识简述

现代语文对自身性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入。我们简略地概括一下,可以发现其中的发展轨迹。

1、从1904年到1948年,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没有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大家在讨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取向时,尽管存在多种主张,但都同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学科的应有之义,同时兼顾开发智慧、培养民族精神和思想品德等。

2、解放初到“文革”前,从“文”与“道”之争到“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是特殊历史时期政治运动的反映。

3、“文革”后到1996年,学科性质认识以工具性为主,学术探索热烈并不断深化。

4、1996年至今,通过论证,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性质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从以上概括可以得出关于语文学科性质问题认识的三点结论:其一,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逐渐接近它的“本来面目”。其二,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对语文学科性质认识的问题并不纯粹是一个学术问题,它与政治形势、政治运动、文化发展潮流息息相关。对此,王荣生说:“迄今为止的我国语文教育…理论?,本质上是适应社会变革、回应社会思潮、在既定的历史条件和学术背景下,对语文课程与教学…应该如何?的意见和构想。”[2]语文教育的发展固然不能脱离时代的要求,但是提高它的学术“品位”仍然是当务之急。其三,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对语文教育性质这样的问题习惯于“定于一尊”--一段时间里有一个明确的权威的认定(时代确定性),这样做固然有它的现实意义;但从长远来看,对语文教育性质认识的“多元并存”应该更有利于发展。([2] 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48)

二、21世纪初语文学科性质的时代确定性:民族性、人文性、工具性

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是建构“新语文教育”的理论基础。虽然“新课标”作了明确规定,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似乎无须再多作争论。而实际上,目前的认识,也只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仅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意见,并不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绝对正确的看法。我认为,对于汉语文教育--我们的母语教育而言,“民族性”才是最重要的特质;人文性既反映了语文的文化特性,也反映了时代的要求;而工具性则是语文教育的天然的属性。汉语文的鲜明民族性特点是决定现代语文追求科学化(或西化)百年最终又回归传统的内因。

要回归并超越传统,建构“新语文教育”,“民族性”是汉语文最重要的特质,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1、民族性--汉语文教育之魂

我们讨论的语文教育是现代中国人的母语教育--汉语文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语的教育,这是现代语文教育的根本属性。

汉语言作为中国人认识世界的一套符号系统,它从形式到内容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典型的文化特性,这就是文化语言学者申小龙所认为的“汉语与中国哲学、艺术、文学乃至思维方式方面所具有的文化通约性”[3]。汉语言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同时又与民族的文化习俗、思想学术、审美艺术、教育教学等整个意识形态相通。比如,汉字的形象性决定了汉语“以形知意”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又与汉民族重直觉整体体悟的传统思维形式有着深刻的渊源。而思想学术、文学艺术同样有这种重直觉整体感悟的特点。

古人在长期的语文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渐认识到汉语的这些特点,从而自觉地利用汉语言的特点进行教学,如韵语识字、诵读积累、意会感悟等传统语文的成功经验,均是如此。而现代语文抛弃了这些成功的经验,试图走一条“科学化”(或叫西化)的道路,结果导致了现代语文教育在20世纪末陷入“困境”,而重新回归传统乃是学科发展的必然。20世纪百年现代语文教育实践证明,不重视语文教育的民族性是要吃大亏的。那么,新世纪要建构“新语文教育”,首先在观念上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明确地认定:民族性是汉语文教育的根本属性。

2、人文性--语文教育“人本”精神

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认识,既是适应二十一世纪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20世纪末,上海的陈钟梁(1987年)、山东的韩军(1993年)、著名特级教师于漪(1995年)先后指出语文学科性质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并引发了20世纪九十年代的语文教育人文性大讨论。一时间人文性成了语文学界关注的焦点。而在1997年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中机械浅薄的语言操练和种种“目中无人”的做法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批判,进一步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经过多次论证,虽然有反对意见,但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认识已成大势所趋并逐渐达成共识,最终写进了“新课标”。

21世纪是一个“人性化”的世纪,教育要关注“人”,尊重学生的人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因此,人文性的提出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同时,从语文课程内容的特点来看,每一篇课文(大多数是文学作品)无不充满了人的思想感情,无不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性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因此,确定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反映了新世纪语文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3、工具性--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

工具性曾经被人随意地使用:或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工具,或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或是交际的工具,或是应试的工具,几乎成了“可以随意打扮的孩子”。20世纪末的人文性大讨论中,工具性是主要的批判对象。现在我们要正本清源,语文学科确实有工具性的特点,但这个“工具性”应该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新课标”的表述)。它不同于锄头、镰刀那样的简单工具,而是人类独有的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传达信息的符号系统,是文化的载体,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一种特殊的工具。只有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才全面准确。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天然属性。不明确这一点,以读写听说为核心的语文素养就无从落实。语文教育就失去了它的充实的内容。

总之,语文学科的属性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而这三者是它的主要属性。民族性规定了它的方向和特点,人文性体现了现实理想、反映了时代精神,工具性则是它的本分。三者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语文学科的取向,又相互统一、不可分割。在当前这个时代背景下,语文学科的性质呈现出一定的确定性,两个“新课标”将它规定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有其进步的一面;但又因历史的惯性和现实的制约而重新将对性质的表述“定于一尊”,这反映了它的局限性。而实际上,由于语文学科自身在不断地发展成熟,而且要不断地调整以适应时代的要求。那么,对它的性质的认识不应是绝对确定的,还应具有开放发展性。因此,这种由国家统一规定的“定于一尊”的性质表述形式,固然有它现实存在的理由,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必然走向更为实际的更为个性化的“多元并存”状态。

三、语文学科性质的开放发展性:多元并存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多元并存”的理念(包括性质观)表述和语文实践对语文课程的发展是有利的。应该允许在遵循一些基本理念的前提下,开展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多元并存”要优于“定于一尊”。对于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国外的一些做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对语文课的性质问题,各国的认识很不一致。一般来说,实行分科教育的国家,争议很少,如前苏联语文学科分俄语和文学,前者属于科学,后者属于艺术,非常清楚。在语文属于综合学科的国家,争论就比较大,如英国、法国等。但英国对这个很有争议的问题采取了很宽容的做法。20世纪90年代,英国官方公布了一个权威性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导报告,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报告没有做出“定于一尊”的规定,只是列举了各种观点。这些观点有:1、“个人发展”观,着眼于语文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2、“学科交叉”观,强调语文课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3、“成人需要”观,着眼于学校之外的交际,强调语文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适应成人社会的需要。4、“文化遗产”观,即语文课有责任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文化遗产。5、“文化分析”观,认为语文课的作用是帮助学生以批判的眼光来认识他所处的世界和文化环境。[4]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述语文学科的性质,揭示了它的不同功能,呈“多元并存”的状态。韩国、新加坡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我认为这种做法是比较科学而符合实际的,一是它反映了语文学科性质复杂综合性的特点;二是它肯定了种种观点的合理性,同时又留下了继续探索的可能,体现了开放发展的特点。我们要建构新世纪的“新型语文教育”,除了继续发展百年现代语文的优秀成果,并融合新知之外,在教育理念上要有突破性的发展,对于理念的核心--性质观--我们既要承认它的某种现实的确定性,又要建立一种开放发展的观念。因此,“多元并存”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3] 《走出麻木与悲凉》《书林》 1989,(2)

[4] 倪文锦, 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43

新课标的精神内涵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教,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内涵和语文学科性质,认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文课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注重体验,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一、抓住语文学科读的特点,让课堂书声琅琅

有声语言造诣,最重要的是语感,即接受和储存语言信息,发出和驾驭有声语言信息的悟性能力。朗读语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千百次的朗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虽以直觉形式存在,却是建立在有意注意的思维积累之上,建立在丰富的语文知识和大量感性经验之上的。现今的语文课很少听到琅琅书声,究其原因,一来是朗读在考试中不考,二来我们的语文教师怕“读”占去了讲解分析的时间。所以往往是一篇文章还未看完就进入了分析;一篇文言文连字音没未读准,断句没未搞清就是文章大意的理解;一首诗歌象征性地读了一遍就进入了支离破碎的解析……这样做的结果呢,是我们的学生不会读书:读不准字音,读不准节奏,读起来结结巴巴,更不用说读得声情并茂了。

语文课需要琅琅书声。朗读是一种愉悦身心的艺术审美活动,而“审美的要源在于感受力”,声情并茂的朗读植根于朗读者对作品所反映的意、理、情、趣、蕴的深切灵动的感受,即阅读作品时能透过文字符号感觉到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从而感悟作品。古人非常强调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读的重要性,朗读是语文学科重要的特点,朗读是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这种创造不仅体现在能动理解感受作品上,更体现在能用声音传情达意,引人入胜。在课堂中的朗读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得有情味,读得有美感,从而得到读的乐趣。让学生在朗读涵咏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当,语句的优美;感受节奏的跌宕,音韵的和谐;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这正是:风声雨声书声声声入耳,意境形象情感样样感悟。

二、抓住语文学科注重体验的特点,拨动学生心弦

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概念,主要是指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这种是由感受、理解、联想、情感、领悟等诸多要素构成,体验是在对事物的深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教材中许多文章饱含着浓厚的人生气息,反映着作者对时代、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其内涵只有在学生调动自

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创造性的解读之后,才能被品味、领悟出来。语文教师要注意挖掘文章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结合点,激活原有经验,唤醒生活体验,让学生与文章产生共鸣,达到“课”有尽而“情”未了的效果。现实教学中,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主体验,从而使学生在主客观的互相碰撞中生发新的感悟,实现学生内心自主精神的生长,形成良好的思维行为习惯和提升各项素养。如日本新设的“综合学习”,要求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体验社会,增加学生对社会的生活积累,获得对社会、自然、生活认识、理解、感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解读文本,让学生沉迷其中,从而进行自主体验。比如鲁讯的《社戏》中对“偷豆”、“煮豆”等表现好客民风、纯朴人生场面的白描,很容易让学生想起童年的某些生活片断。紧扣这一文本阅读体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或口述或笔写定会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情感的“真”和实用的“善”之间虽然发生了错位,但产生了动人的美感。课堂中的体验让学生心弦得以拨动,人性得以舒展,灵魂得以升华,他们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自然地、必然地会得到提高。这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体验。

三、抓住语文学科写的特点,孵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习语文离不开写作,因为写作既能巩固所学语文知识,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输出和交际手段。这一点在新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该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听、说、读、写每一个环节在中学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缺一不可。由于写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四大技能之一,写作训练因而被看作是培养初中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写作教学也就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有人认为,写作能力是21世纪的第五张通行证,因为我们在哪种场合都需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哪怕是在电脑前与别人聊天。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最高级别的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检测器”。因此,我们要利用好课堂教学着力孵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依托课文,妙用仿写技巧,比如仿写朱自清的《春》;领会课文语言的魅力,比如欣赏《岳阳楼》语言美、音歆美;学会行文结构技巧,比如学习《铁骑兵》行文的巧设悬念。“用好文本这个作文素材库”,学生在课内的学习中会掌握许多有意义的知识、有价值的数据、重要的信息、生动的故事、独特的案例以及许多警句、名言、成语等等,只要点拨学生用心摘记,储备于心,在写作时这些内涵范例就自然从记忆库中跃出,被激活,被衍化。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博大胸怀,“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道别情怀,屈原的爱国风范,李白的清俊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都可以在写作时开合有度的援引,从而提高写作能力。我们要在学习每篇课文时都有真正的有所感悟,用“学写作文”的眼光去学课文,假以时日,作文水平必将提高。这正是:留心课本处处有学问,提高写作时时须用功。

总之,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深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要让课堂书声琅琅,注重体验,注重孵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杜长明. 阅读教学的三个指向.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01

[2]傅邦郎.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一堂好课.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505

[3]顾忠明. 体验在阅读教学中的多维表现.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02

语文课程性质是什么

1、语文课程性质是什么?答:语文课程是一门学 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 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 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 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 神成长。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1)全面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 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 语文课程。 3、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一共有几点? 10点。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20、课标实施总的教学建议哪四点?答: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③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④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4、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答: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25、各个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都有“有感情地朗读”,指的是什么?答: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26、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建议是什么?答: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因此,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28、写作教学应抓住哪几个环节进行指导学生?答: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29、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建议共有哪四点?答: ①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②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③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④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30、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答: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纲,是这次修订高中课程标准的一个标志性追求。究竟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如何提炼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构成要素? 如何阐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划分? 就此,我想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 跨) 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 跨) 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它是“学生发展素养在特定学科( 或学习领域) 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课程(或特定学习领域) 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这表明:确认学科核心素养有两个关注点。一是着眼于学科本质属性,关注它在本学科学习中的意义和价值。二是着眼于学生成长过程,关注它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就在于它不是依赖直接经验获得的,而是体现综合性品质的“教养”; 学科素养之所以不同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在于它有赖于学习特定学科,是需要学科知识来证实的“学养”; 学科核心素养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类别的学科素养,就在于它不仅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根基,而且采用“特定学习方式”,凭借学科课程的母体经历“十月怀胎”而孕育出来。简言之,作为学科素养的精华,它集结了“最能体现本学科育人价值的根本性、关键性要素”。 二、如何提炼语文课的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要素 语文课的学科内容具有综合性,却有别于通常所称的综合课,同域外相关课程亦无从类比。应该说,这种课程设置,有着中华历史文化的渊源和革命传统文化的基因,是我国课程体系的重要“标识”。因此,从语文核心素养与相关学科内容的关系来看,课程这种独特的“综合意义”,要求由语文素养的提炼统摄相关学科内容,由相关学科内容支撑语文素养的培育。而这种以提炼语文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路,正是语文学科课程的育人本质所决定的。 要关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课程具体内容,体现“上不空挂”与“下不失联”的原则。所谓“上不空挂”,就是强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确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成就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条件。语文课学科核心素养的提炼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息息相关,实际上就是要凸显学科育人价值的注入。所谓“下不失联”,一是要立足学科本质的把握,明确本学科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素养,而不是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素养的组装; 二是要着眼课程内容的整合,依循“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路径,先从相关学科内容中提炼语文核心素养,然后依据语文核心素养确定课程内容。 因此,如同语文素养整体上与相关学科内容的关系,每个核心素养要素所涉及的学科内容与课程整合的内容,也分属不同的“集合”,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贯彻“上不空挂”与“下不失联”的原则,如何清晰、精准地刻画各“集合”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不能回避、不可忽视的挑战。

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2000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2011版)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2000版)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

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是指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根本属性。它对语文教学的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制约作用。语文课程性质的演变过程,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过程。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必须弄清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二是什么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三是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1 )什么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以语言的工具性为基础和前提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语文课程是认知的工具。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叶老的“工具论”把语文课程定性为基础工具,认为语文是学习其它一切学科的工具,这个论断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只有学会熟练地使用语言,才能进行的阅读与表达,这是其它学科学习所必备的条件。有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解答数学应用题中起主要作用。尽管阅读能力和计算能力对于成功地解答应用题都起作用,但阅读能力比计算能力起的作用更大。也就是说,学生阅读能力强,他的数学成绩也会相对地好,由此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凡是以言语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其学习成绩与语言学科的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 那么,作为学习语言的语文课程,如何充分发挥其认知工具的作用呢?首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利用这些能力进行语言交流、解释和记忆。这种认知工具具有再认知的特点,学生只有掌握了语文能力,才能再学习。其次,要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掌握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自学方法。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两者密不可分,又因为任何学习方法都是和思维方法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获取自学方法的过程。学生一旦获得了自学的方法,就能大大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第二,语文课程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和数学都是属于工具性课程,那么,这两门课程在体现工具性的作用上有什么不同呢?数学是通过对数与形的计算来体现工具作用的;而语

从新课程标准看语文学科的性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5912000.html, 从新课程标准看语文学科的性质 作者:樊启金 来源:《文学教育》2010年第08期 内容摘要:激活、张扬新课程理念,建设生活、生命、生态的高中语文新学科,探讨和解决“新课标离我们究竟有多远”的问题,是高中语文新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1]语文科性质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而有价值的课题。“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基本代表我们时代最新最高认识的语文核心性质观。随着教育部两个语文新课标的出台、试行,第八次新 课改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本文不怕浅陋,再次从解读新课标入手,对语文科性质作了深入的理论思考与解说,并提出了新形势下落实语文性质观的新举措,即“重视工具性,突出人文性,正确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语文科性质工具性人文性统一新课标 时移势易,与时俱进。新世纪初,随着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试行,在中学语文教坛上争论近半个世纪 之久的各家各派终于有了一个基本都能认可的语文性质观。新课标的表述也很艺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作为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为己任的普通中学语文教师,语文性质问题“首先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3]重在理解语文学科性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体现?”适应素质教育新要求,适应国家强力推行“新课改”的新形势,我们应有的态度是:重视工具性,突出人文性,正确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一.性质的极端重要性和一组基本概念 有人认为“性质不性质,对语文教师个人关系不大”,这是一种极其偏颇而有害的观点。“一般来说,性质明确是学科成熟的最终标志”。[4]语文科的性质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只有正确地认识语文科的性质,才能科学区分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明确了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才能准确地提出语文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语文科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过 程和方法。诚如人们所分析的那样,中国建国以来语文教学出现几次大的左右摇摆,既有大的政治运动的影响使语文教学成为政治运动的“晴雨表”,也有对语文科自身性质长期缺少正确认识的内在原因。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对语文科性质的错误认识是制约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难题。 语文科的性质是语文界长期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人们在反复的讨论中,先后形成了众多 的流派,诸如“工具论派”、“情感派”、“人文论派”、“言语心理学派”、“多重论派”、“语言文化论派”、“结合论派”。真金不怕火炼,真理越辩越明。这家那派在激烈论争中都能自圆其说,都不失

语文学科的性质

什么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对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论家蜂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一性说,即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有两性说,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思想性;有三性说,除了工具性、思想性,语文学科还有文学性;还有多性说,或者认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或者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分为工具性、基础性、思想性等基本性质和文学性、知识性、社会性等从属性质两个层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至今尚未有一个令各家都信服的定论。最新颁布的新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这样阐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国教育报》的记者李建平在《解读语文“标准”》一文中还认为“这一概念的确立,结束了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长期纷争。” 语文学科的性质到底是什么?要予以正确的认识,首先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其一是关于“性质”这一概念的准确把握,其二是要分清“语文”和“语文学科”的不同含义。 首先说性质。什么是性质?性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分析这一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既为性质,它必然也必须能够把一事物与其它事物区别开来。语文学科的性质一定是作为一门学科的语文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根本不同之所在。 其次,分析“语文”和“语文学科”这两个概念,显然,二者并不同义。对此,山西师大教授卫灿金先生在《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思考》一文中进行了十分明晰的辨析。他指出:“…语文?和…语文学科?是所指不同的两个范畴。…语文?存在于广大社会,它的功能在于凭借它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际;…语文学科?只限于学校,它的功能在于通过语文课程的设置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施于教育。”“对于学科范畴的…语文?,应将其作为一个学科的概念来理解。”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会感到,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纷争,一方面就在于没有抓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另一方面则是混淆了“语文”和“语文学科”的不同。 那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一是语言性,一是人文性。语言性是语文学科的外显性质,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内隐性质。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的基础学科。 认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学者一般都会把叶圣陶先生的解释“语文”概念的那段话作为依据。即“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他们认为“叶圣陶先生的这一权威解说,表明语文既不是…语言+文字?,也不是…语言+文学?,也不是…语言+ 文章?,也不是…语言+文字+文学+文章?,而是语文=语+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口头+书面)语言,语文是广义的语言!而语言本身就是没有阶级性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一个学生…学会了看书作文,那他们出校后的发展就有了一种常常用得着的基础工具了。?这些论述揭示了语文的本质意义,同时也证明,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在这里,叶老所说的“语文”并非学科意义上的“语文”,而是社会范畴的“语文”。以社会范畴的“语文”具有工具性来推断学科意义“语文”也具有工具性,显然不符合逻辑。笔者认为这段话恰恰证明了语文学科的语言性。实际上凡持“工具性”者,无不是因为语言是工具才推导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这一点在刘国正先生的《我的语文工具观》一文中体现得最为典型。他认为“语言是人类自身具有的工具”;“语言是适应全民使用的工具”;“语言是与生活密切相联的工具”;“语言是与人的思维和思想感情不可分割的工具”;“语言是技能性很强的工具”。“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由语言是一种工具来决定的。”这里姑且不论语文学科是否有工具性,但既然语文学科的性质是由语言的性质推导出来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说语言性就是语文学科的一个特性呢? 实际上,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语言性都应该是语文学科的性质。 首先,我们从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上看。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语文素质。语文素质是什么呢?用韦志成教授的话就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具备熟练的语文交际能力和深厚的语言文化,即民族文化。”(《现代阅读教学论》)这里的语文素质,一言以概之,即语言素质。在中小学学生所学的学科中,惟有语文学科把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当作根本任务和目的。对此,韦志成教授在其《教学语言论》一书中还有更明确的阐述。“语文学科是一门教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学科,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情达意,达到掌握语文这门工具之目的。”“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质:以语文教科书为书面目标语言为范例,以教师教学语言为口头目标语言为榜样,以学生的语言训练为主线,以联系生活之用语言为根本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形成语文素质的目的。”“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

语文的学科价值

凌宗伟:语文学科的学科价值在哪里 语文的学科价值 我曾写过一篇《教育价值应成为学科教学的追求和旨归》的拙文,那么语文学科的学科价值在哪里?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还是二者的结合? 我一直认为语文就是语文,或者倒不如说是母语更为确切一些。不过这么多年来,我们“习惯”上称之为“语文”了,或者说是我们的母语“被语文”了。这样来看,所谓语文至多也只有“中国语文”,“外国语文”之分,其他什么什么语文,恐怕都是术语语文了。但无论中国语文,还是外国语文,不外乎就是自己能听得懂别人的话,看得懂别人的文字,自己的所见所闻,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写出来,再进一步就是能清楚人家哪里说得好,哪里写得好,假如我自己说,自己写会是怎样的一种方式。这样理解语文教学的话,语文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读懂别人的文字,听懂别人的言说学会恰当的用自己的用自己的文字来表达的过程。它的基本方法也不外乎听、说、读、写、译、编。当然中国语文与外国语文有一个最大的差异就是文字,中国文字更多的是表意文字,因此多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也多了几分学习的困难。所以中国语文的学习就有了涵咏的方法。通过涵咏来体悟语言文字的精妙所在,当然还可能发现其中的问题,那就是最高境界了。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以为所谓语文活动,其实就是引导学生读懂别人的文字,听懂别人的言说学会恰当的用自己的用自己的文字来表达的过程。没什么深奥的。有人问,这个活动,如果只是智力上的深思涵咏吸收,会不会被人误解为:不动不活,是不是一定要肢体嘴巴齐动。我以为,师生间的,同学间的,师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心灵的活动才是最佳的活动。同仁慨叹,是的。做题,讨论,爬黑板,高声表达均是表面现象,不思不诽,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很可能只是短暂的记忆,在学生心里活不长的。 这样的认识告诉我语文教育应该回归它的本源。本源是什么?我的回答是:生命的互相浸润。语文课堂是什么?语文课堂应成为关注生命、放飞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主阵地。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与作者、文本的美好相遇,是一

语文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

语文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 讲座要点: ?一、当前学科教学的改革动态 ?二、当前学科教学的现状透视 ?三、今后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当前学科教学的改革动态 课程改革的背景: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0年教育部公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003年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一)先进理念得到提升 ?从语文课程改革来说,其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 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清楚地显示了不同于以往改革的鲜明特色。 建国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经历过七次大的改革,但总体上缺乏明确理念。这次课程改革与以往改革的不同之处,就是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二)学科性质广为认同 ?语文学科的性质,一直备受争议:有工具说;有思想说;有人说“语文”是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有人说“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化……争论一直不休。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 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

?语文学科的性质,一直备受争议:有工具说;有思想说;有人说“语文”是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有人说“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化……争论一直不休。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 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 (三)教材建设百花齐放 ?新课程实验以来,人教版教材不再一统天下。就教材而言,那真是“百花齐放”。 ?目前,语文教材共有十多个版本,主要有以下几家: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广东版、山东版、人民版等。 (四)教学改革回归理性 ?经过十年的曲折探索与思考,我国语文教育逐步回归理性。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主要表现了: ?1.“坚守语文教学本真”呼声强烈 ?十年来,我国语文教育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广大教师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成绩是显著的,但困惑也是显然的。 ?很多教育工作者大声呼吁:去掉语文教学的浮华,坚守语文教学本真。并在全国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确立了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 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教学为中心,特别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 ?2.“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大声呐喊 ?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逐渐形成了以“语文知识” 为中心的教学,而所谓“语文知识”,又大多停留于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等表态的知识层面。 ?新的课程标准则提出“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形式上看,新课程的确淡化了训练,但从它强调“基本训练”和“科学训练”来看,新课程淡化的只是充斥于我们语文教学中的机械训练和重 复训练,强调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突出言语实践活动。 ?3.“指导学习”成为主流

初中语文知识点和学科特点

1.语文学科的特点 一、基础性、工具性 多年来,这是一种比较公认和权威的观点.过去的几本《大纲》都作了肯定,新的《教学大纲》继续这样表达。新版高中、初中《语文教学大纲》都写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这些表述都是对语文学科基础性、工具性的充分肯定。 具体来说,语文课的任务就是既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还要传授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以后,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和走向社会都奠定了良好了基础。培根说过:求知可以增长才干。在现代社会的交际当中,语文水平显得非常重要,“口语交际能力”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最好体现。 二、人文性、思想性 新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写道:“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新的高中《语文大纲》也有同样的内容,只是对高中的要求提高了,除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和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之外,还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等。这些都反映了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近几年,又有人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人文性与思想性,二者紧密相联,密不可分。高尔基说过:“文学就是人学”。人文性与思想性一样,都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两者只是对一样东西的不同表述。基于这种认识,语文教学就要在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训练的同时,充分渗透和体现其“人文性、思想性”的特点。 三、开放性、多样性 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海阔天空,白川会聚。不但内容上具有开放性,教学方式上也是具有多样性。可以读,可以问,可以说,可以唱,有时哄堂大笑,有时屏声静气,有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时伏案疾书,洋洋洒洒。新时期的教学,更具有这种特点。 当然,语文教学还不仅仅限于课堂。多少语文教师在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着课外的语文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然而,面对社会,面对生活,语文学习又无处不有。看小说、看报纸、看电视、看文艺演出等等,甚至街头的标语、广告、都是学习语文的良好机会。俗语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用在语文学习上,也很恰当。 四、实践性、应用性 通常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学习,既要“学”,又要“习”。《论语》说:“学而时习之。”用现在的话说,学,即输入信息;习,就是进行练习。《说文解字》中对“习”的解释为“鸟三飞也”,意即反复练习。实践出真知。读书、写字、作文、讲话、听话、写信等等,都是语文实践活动,也是语文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比较机械,效率不高。现在,专家们提出要重视学法指导和民主教学等。这些都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供了条件。五、地方性、区域性 任何理论的应用,都离不开一定的地方和环境。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语文教学也脱离不了地方实际。地方实际决定了地方性,地方性决定了地方特色。不同地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一种工具。因为它是个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因为它是人群之间交流信息、沟通心灵的工具,还因为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代码。单就学校教育而言,它又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 语文是一种工具,是要把语文看作一种符号系统。肯定语文课程是工具性课程,还可以从它不仅要学生学习课本的内容,而且还要学习他的形式这一角度来理解。 这一“工具性”可以说是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基本属性.是语文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特点。 2:人文性 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之一。实际上,语文课程是充满了人文性的课程。所谓人文性是指以人性、人道为本位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既有思想感情色彩,它包括伦理道德内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还关系到民族的延续和国家的生存,这也是证明语文课程也是人文课程的根本理由。 3:语文素养 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4:新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是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合作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索指在实践中进行学习,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5:语文综合性学习 为了实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 它的提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它是为了适应课程的综合化趋势而产生的。其次也是语文课程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再次,是研究性学习和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产物。

我们怎样认识语文学科性质

我们怎样认识语文学科性质 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历来是理论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之所以说“理论界”,主要是站在教学第一线语文教师的立场说的。不管人家对此争得如何激烈,或已趋于共识,处于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似乎对此总是很平静,甚至有这样的情况,你只要深入到县市以下的学校,特别是非重点学校了解一下,就不难发现,不少教师对学科性质争论的事知之甚少,即或有一点耳闻或涉猎的,对此也很漠然,以为这对他们的日常教学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这不能责怪或苛求一天到晚揣着课本、教参、备课本、作业本忙碌不休的语文教师,他们对语文学科也有自己的定位,虽然并没有多少时间可以作一些理性的概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何让自己的学生考得好、考高分,左右了这些教师的思维,对于“工具性”也好,“人文性”也罢,似乎是很遥远的事,“语文是慢功,一下子提高成绩很难”、“语文学科在时间上总敌不过数理化”、“作文批改太累又无多大效果”,甚至“语文课上不上没多大关系”等,或许是不少教师在实践中尝尽了酸甜苦辣后的最直观感受,虽缺少理性的概括,但对这门学科性质的理解或许就在其中。语文教师们不可能没有对语文性质的直感。 笔者从教二十年来,先后教过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在此之前的代课中,还教过小学语文,在开始的阶段,搬教参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近几年来,对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也作了一些较为理性的思考。 首先,语文教师对所任教的学科须有性质定位、目标定位,这样才不至于使自己的教学跟着教参转,跟着考试跑,从而失却鲜活的个性。 我们如果没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性质”之争,但我们应有兴趣了解“性质之争”,这样有利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这门学科的基本任务,日常教学才有稳固的根基。如果只围绕考试转,考什么,我教什么,不考什么,我不教什么;而考试考什么又是经常在变化的,如此跟着跑则定会使师生疲累不堪。倘使能从宏观上把握语文学科的根本目标,不只低头拉车式地实干,更是抬头看路地巧干,学生有了应有的素质,不管怎么考都能对付不说,更重要的是能使语文教学真正走出“应试”的误区。 只要我们稍加学习,关于语文学科性质之争,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渐趋成熟的标志,对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们不妨梳理如下。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第三讲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1) 教学目的: 1、了解语文课程名称的确定和语文课程名称的歧义。 2、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语文课程基本性质的理解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对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有长期的历史过程。从语文课程名称确定以来,始终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争论,我们才逐渐接近了语文课程的本质。语文课程的本质什么,这就是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传授 (一)语文课程名称的由来 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实行分科教学,语文才从多学科的融合中分化出来,单独设科。自1904至1949年,课程名称使用过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讲经读经、国文、国语等,直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才正式使用语文这个名称。 关于“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确定,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他在1964年《语文教育书简》中还专门谈到:“‘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

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惟‘文’之含意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张志公先生也作过说明:“1949年6月,全国大陆大部分解放,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着手研究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各种教材问题。关于原来的《国语》和《国文》,经过研究,认为小学和中学都应以学习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上学一点文言文;至于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总之,在普通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根据这样的看法,按照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再用《国语》、《国文》两个名称,小学和中学一律称为《语文》。这就是这门功课叫作《语文》的来由。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 这一变革的根本意义,就在于把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彻底改变了传统语文教育中书面语言(文言文)脱离口头语言(生活语言)、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从而最终确立了现代语和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并重的教育思想。 (二)语文课程名称的歧义 【学生思考:语文这个词可以怎样理解?尽量创造一种宽松、畅所欲言的气氛,组内交流后,教师设法调动学生对此发表看法,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各种

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

语文课程的言语性 对于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历来说法不一。我认为“言语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言语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它也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语文学习是以言语活动为主要方式去学习言语的内容和形式,其它课程(外语除外)是借助言语去学习言语的内容。此外,语文学习对言语活动的形式多样性以及质量要求也比其它课程要高。 许多人认为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但是工具性要依赖言语性来实现。工具不被运用,工具的价值为零;语言不被运用,语言的价值为零。“工具性”不能揭示语文的基本内涵,当然不必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负责,但“工具性”和“语言知识中心论”是血亲关系。 历来也有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性质的说法,这应当是不错的,但有人文性的并非语文一门课程,也难讲语文的人文性比历史、政治等人文课程更突出。说语文具有人文性是成立的;说语文的基本性质是人文性,在学理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人文性也要依赖言语性来实现。语言是一个语言学概念,它一经创造便具有了独立性,它可以脱离个体的人而存在;言语是一个心理语言学概念,它和言语的主体以及主体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等人的因素是不可分离的。语言是工具,是思想文化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有人文性,但语言的人文性要小于言语的人文性,因为工具就是工具,载体就是载体,它的人文性要在工具和载体的运用中(即

在言语中)实现。抛开了言语性,语文的人文性将大大削弱,离开了言语理解和言语运用,语文的人文性将淹没在工具和载体之中,淹没在符号的外在形式之中,难以浮出海面。 当然语文课程还具有综合性,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首先表现为言语的综合性,然后才是其他语文元素(如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知识、能力等)的综合性;其他语文元素的综合只是语文的表象,言语的综合才是语文的本质。 此外,语文课程具有基础性,但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并不专指语言文字的基础性、语言文学的基础性、语言文化的基础性,它的核心是言语的基础性。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即大纲规定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语文实践的核心是言语实践,语文参与社会生活必须以言语实践作为基本方式,否则就不是语文的实践。 综上所述,“言语性”是语文的基本性质,不仅因为言语是语文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言语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和主要方式,还因为“言语性”是使语文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关键。语文因言语的整体属性而区别于非语言课程的其他课程,语文因言语的内在个别属性(民族性)而区别于外语。

关于对语文性质的认识

关于对语文性质的认识

关于对语文性质的认识,在新课程标准中有了明确的定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语文同时具有工具和人文的双重性质。 首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是人类特有的解决社会联系任务的活动,实现交际的工具有多种,但最重要、最有效、使用最广泛最方便的工具是语文。这种重要的工具性质表现在外延上,指语文贯穿在人类的一切交际活动中;从内涵看,则指语文实现着人类交际的各种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概括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自我表现的功能;根据不同的对象施加影响的功能;自我教育的功能;创新功能。 同时,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要素中最重要的是精神要素,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作为文化要素之一的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能够表情达意,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起着沟通的作用;语文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人类借助于语文实现文化沟通和互动,从而推动文化发展和创造文化;文化的各个方面主要通过语文反映和传播。通过使用语文从事精神活动和社会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在建国以来我国语文界的语文教学实践和论争基础上,大多数人已意识到历次大纲都强调的“语文课程要做到工具性和思想性统一”中的“思想性”已不足以涵盖语文课程育人的丰富多样性,因此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界对语文课程认识上的一个突破。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内涵包括:首先,这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第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第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对语文课程来说,每一篇教材都只是一个学习的案例,应当先从识字辨句到了解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进而研究用词造句、篇章结构等表现技巧,通过表现技巧的分析,必须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 第二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复习范围和要求 1.了解建国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发展的历史 2.了解与语文课程相关的重要理论,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3.理解和掌握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内容及其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不同点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过了,这里不多讲。至于对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基本内容以及它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的不同点,主要是个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认识、理解和掌握的问题,教材上对此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大家只要认真阅读、了解就可以了。 这一章里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和问题需要引起注意。一个是语文素养。一个是关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还有是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区别。 语文素养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首先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教育方式。语文课程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语文学习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切实把握教材等教学资源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同时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一方面要看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决不是外在的、附加的任务,而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语文课程中的教育要因势利导,要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贯穿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中。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相比,主要在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上有进一步深化。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具体表现如下: (1)更加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

浅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

浅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 滁州第三小学冒涛 作者简介:冒涛滁州市第三小学教师,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4年毕业后一 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经参加过因特尔未来教育的国家级课题研究并成功结题,论文多次获奖。 摘要:把“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能只偏重某一方面, 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要求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融合感悟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性阐释中和了长期以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论争,是对语文课程价值的一种艰难抉择,是语文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那么,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如何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本文就此谈点认识。 一、要把“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能只偏重某一方面。 l、克服对“工具性”的片面理解,重塑语文学科的科学精神。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综合性的基础学科。从科学技术一面讲,它是语文科学又是教育科学,是语言科学又是思维科学,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技术和能力,它就是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掌握语文这门工具性学科是学生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的基础工具,是学习生活和将来工作最重要的工具。工具论尊重科学的一面本没有错,它的正面效应还是主要的,指导学生学习系统的语文知识,把握运用语文的科学规律和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感诸方面的成绩不应抹杀。但是,正如科学上升为科学主义一样,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把工具性抬高到至上甚至唯一的极端,片面强调经验实证性和“功利性”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结果是高分低能,这是狭隘功利主义科学观酿成的苦果。科学都有工具价值,但是科学还有道德价值、人道价值等。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核心因素之一,语文教育需要重塑当代科学精神。 2、克服对“人文性”的偏见和误解,重建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 倡导语文学科“人文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颇,对人文精神作了片面的理解。 一是过分强化非理性精神,以这取代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中一度出现理性化的教学,课堂上条分理析,过分追求科学化。这种理性化教学发展到理性主义,就会带来人性结构的内部失衡,造成非理性的失落和人性的扭曲。 二是把人文精神曲解为伦理精神。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偏重政治思想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忽视语文知识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 三是以为人文精神就是文人精神。文人精神历来是捍卫知识分子人格和尊严的武器,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现在有些知识分子出于对人文精神特别敏感,大胆参与了对语文教育的审视与批判,而对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缺乏了解,以文人精神取代人文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