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课程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新闻学概论》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新闻事业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新闻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为今后的新闻理论研究和从事新闻业务工作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明确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的意义,掌握学习和研究的科学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规范新闻学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又要联系中国新闻工作的实际,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新闻学理论。
明确新闻学的研究对象,理解新闻事业、新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掌握新闻理论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的新闻现象。
新闻学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新闻学包括: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采、写、编、评、摄、经营管理),狭义的新闻学就是新闻理论。
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人类社会新闻传播的特点、样式、规律、功能、目的等等。重点是现代新闻业和社会的关系,具体说,新闻业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及其与社会的互动。
《新闻学概论》中的新闻学,主要是在狭义上使用。
一、中国新闻教育对新闻学发展的贡献:
1、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可以视为中国正式新闻教育的开端。
2、我国大学设立新闻系始于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在普通文科内创办报学系,由上海英文《密勒氏评论报》主笔柏德逊(Don Patterson)主持系务,并发行英文《约大周刊》。
3、我们认为,新闻学要想发展到“学术性专业的层次”,这种研究视域和理论建构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说政治、经济、文化视域对新闻学研究来说还具有一定的外在性,那么专业视域则是新闻学研究的内在视域。它以新闻和新闻传播为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新闻和新闻传播自身的逻辑和质的规定性来思考各种实践层面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把专业视域称之为“本质视域”。
二、学习新闻学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我们正确对待新出现的各种新闻现象。
3、指导我国新闻改革的顺利进行。
方法:1、学习新闻理论要与新闻实践相结合。
2、学习新闻理论要注重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借鉴。
3、学习新闻理论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态度。
4、学习新闻理论要把继承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吸收西方新闻理论成果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掌握:新闻学的定义、研究重心,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关系
教学手段主要以课堂教学与讨论为主。
新闻的起源、新闻的定义。
新闻与信息的异同
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教学手段以比较和分析为主)
新闻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教学手段通过分组讨论形式学习为主)
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教学手段以课堂讲解按新闻发展过程)难点:新闻的商品性与有偿新闻
新闻媒介的正负效应。
新闻真实性:具体真实、本质真实,新闻批评与舆论监督的异同。
关于“新闻与宣传”的讨论,舆论监督与新闻传播的关系
四、新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
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有三,一是真实,二是时新,三是公开。正是这样三个基本特性决定了它们与文学作品、历史文献以及内部情报的区分,也正是这样三个基本特性规定了新闻传播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真实性:
一般认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新闻报道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客观世界真实发生的事实,即新闻报道的陈述必须有成真条件,报道天下雨,必须有天确实下雨做条件,不能无中生有,面壁虚构;第二,新闻报道反映的事实必须与客观世界发生的事实相符合,包括新闻事实的各种组成要素和所有相关细节,既不可夸大,也不可缩小,更不可搞合理想象;第三,要善于从社会生活的整体真实来把握个别新闻报道的真实,不应把局部的东西当作全局的、把偶然的当作必然的、把个别的当作一般的东西进行报道;新闻媒介则应通过全方位、多角度、连续不断的报道反映出社会生活的真实画卷,马克思把这种媒介运作称之为“有机的报纸运动”,他认为“在有机的报纸运动下,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
如果把经验事实的过程看作主体将对象意识转变为自我意识的过程,那么,报道事实的过程就是主体通过符号形式表达自我意识的过程。作为基础,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离不开经验事实的正确性;作为手段,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则离不开表达“自我意识”(作为结果的经验事实)的准确性。
二、时新性:
时效性客观上受制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新闻工作者自身要争时间抢速度,记者要赶在第一时间采访写作,编辑要赶在第一时间编排发稿。第二个因素是新闻
传播媒介的技术含量。传播媒介技术含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远距离传输的速度。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经历了从人体自身器官到印刷媒介在到电子媒介,具体说,经历了口头传播、新闻信、新闻书、周刊、日报、广播、电视、网络这样的演变过程。每一次演变都带来了远距离传输速度的提高。如今,从技术上讲,印刷媒介只能传播“昨天”或“今天早些时候”的新闻,而电子媒介的传播则能够做到与新闻事件保持同步。电子媒介为了发挥这种技术上的优势已开始大量使用直播方式来报道新闻;印刷媒介也开始改变传统的报道方式,从过去对“短、快、新”的追求发展到对“深、广、强”的倾斜。
三、公开性:
新闻报道的公开性是由新闻传播的公共服务性决定的。新闻报道产生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及时了解周围环境的需要。为了共同的社会实践,人们必须了解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包括其他社会成员的实际状况。尽可能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及时了解和掌握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是协调思想和行动、更加有效地从事社会实践的前提和条件。在社会规模较小,社会实践领域较窄的情况下,人的直接经验和人际间的口头传播基本上能够满足这种需要。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大,社会实践领域的拓展,直接经验开始无法满足上述需要,人们不得不依靠间接经验。为了更好地传播间接经验,各种技术手段被用于该领域。技术手段的介入,提高了新闻传播的速度,扩大了新闻传播的范围。
真实、时新、公开三方面的结合构成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使新闻报道与文学作品、历史文献、内部情报等其他文本区别开来。新闻报道的这些特性也对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即诚实、敏捷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1、时新性
时新性主要包括新闻时间发生的时间为近期,或内容比较新鲜两方面。
2、重要性
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没条新闻信息值不值得公开报导,详尽报导,还是简单报导,放在前面还是放在后面。常常是由该信息的重要程度决定的。
3、接近性
指新闻与人们在地理、心理、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兴趣等多方面的接近。越接近就越有新闻价值,人们总是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格外感兴趣。从地理和心理上看,发生地点越近,与人们关系越密切,新闻价值越大。
4、显著性
新闻事件的参与者与发生地在人们心中名声越显赫,引起人们共同兴趣的可能就越大。
5、趣味性
趣味性也包括人情味,指的是新闻信息中包含的能打动人的感情的素质。
新闻传播者
新闻传播者的权利:
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在各国的宪法中,新闻出版和言论自由都被视为神圣的“第一权利”。新闻传播者职业权利的法源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