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历史复习提纲
高三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高三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三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一、百家争鸣1、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孔子⑴提出仁与礼的学说;⑵政治思想:主张德治(含民本思想);⑶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⑷教育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人相食,死者过半。
①田地荒芜
②人口锐减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2:(汉初)自天子不能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齐民无所盖藏。
③国库空虚
④人民流离失所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1.休养生息政策的含义
休养生息政策,是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后,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 (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与民休息。
材料二:汉景帝元年正月下诏:间者岁比不登,民多乏食,夭绝天年, 朕甚痛之。郡国或硗(qiāo)陿(瘠薄狭隘的土地),无所农桑畜, 或地饶广,荐草莽,水泉利,而不得徙。其议民欲徙宽大地者,听之。
——《汉书·景帝纪》
▲“与天长久”瓦当
▲“汉并天下”瓦当
为了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专门制作
汉高祖的休 养生息政策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任务二】阅读教材P64第一段,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
样的境况?汉初的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指向目标2)
1. 背 景: 材料1:(汉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妇人之仁 刚愎自用 约法三章
楚河汉界
暗渡陈仓
刘邦
咸阳 鸿门宴
鸿沟
项羽
垓下 会盟
乌江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江东父老 乌江自刎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拓展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这两次战
探究 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完整版).doc
高中历史必修三月考复习提纲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背景:政治:王室衰微,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坏。
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
阶层:士阶级活跃。
文化:由学在官府变为学在民间。
影响: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3. 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二、孔子和早起儒学。
孔子(名丘,字仲尼,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1. 思想核心是“仁”。
2. 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
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民本)3. 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符合礼的要求强调社会秩序。
4. 主张有教无类。
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
孟子(名轲,代表新兴地主阶级)1. 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2. “提出民为主,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3. 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所以要用仁政来回复和充实人的善性。
孟子提出的“仁政”:1.民有恒产。
2.省刑法,薄赋税。
3.勿夺其时。
荀子(名况,代表新兴地主阶级)1•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王道”。
2•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即君舟民水)的民本思想。
3. 认为人性本恶。
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行善。
荀子语录:1.制天命而用之。
2.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三、道家和法家。
老子(名聃,代表没落奴隶主阶层)1.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强调一切顺应自然,提倡清净无为,知足寡欲。
2. 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3•认为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
有天、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变化的。
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法、术、势)1•主张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震慑臣民。
提出系统的法制理论。
2. 把君主权力提高到极点。
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韩非子语录: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说课稿课件精品-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第二子目
1、齐读《大风歌》,分析刘邦此时心情,抛出问题刘邦为何忧虑,出示史 料汉初布衣将相局面,解读材料让学生了解汉初社会的萧条景象。
2 、展示陆贾之问,组织历史情景剧,引出学生分析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的原因。(1)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2)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 的教训。(3)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目的)
02
学情分析
学情
01 学生认知基础
我采用了问卷星问卷调查显示,七年级 学生通过前面“秦末农民起义”学习, 学生对秦朝灭亡的原因比较熟悉,对汉 初社会凋敝的状况也容易理解。 部分学生阅读过《中华上下五千年》, 看过纪录片《中国通史》,对西汉初期 的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等人物有所 了解,对古代盛世治世也有简单的认知。
环节一:新课导入
利用多媒体,从“汉服”“汉字”“汉语”“汉学”引出历史上辉煌灿烂的王 朝——汉朝。 并以采用“穿越新闻”的形式,创设记者采访的情境,引导学生模拟记者采访 汉朝建立者刘邦,抛出问题提问刘邦如何在楚汉之争胜利?西汉建立初期该 如何管理?引出本课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新闻采访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 到历史课题的学习中。
第一子目
2、出示楚汉地图,结合成语典故,引导学生说一说楚汉之争的经过及结果。 【时空观念】
教师指导举例:公元前202年十二月, 项羽逃至垓下,汉军迅速跟上,将 10万楚军包围于垓下。楚军夜闻四 面楚歌,军心瓦解。是夜项羽率800 余骑兵趁夜突围南逃,逃至乌江时, 项羽却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 渡江。接着在力杀汉军数百人后, 自刎而死。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说课稿
目教学重难点 • 教法学法 • 教学过程 • 板书设计
3.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3. 论述题:论述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割据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割据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严重影响。政治上,国家分裂为多个军阀势力,中央政府权威丧失,政治动荡不安;经济上,军阀割据导致各地经济封锁,交通堵塞,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文化上,军阀割据造成文化倒退,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影响,知识分子的生存环境恶化。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历史理解素养、时空观念素养以及家国情怀素养。通过分析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的相关史实,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形成对军阀割据局面的深刻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4. 比较题:比较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与北宋时期军阀割据的异同。
答案: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与北宋时期军阀割据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中央权威丧失,地方军阀势力割据一方,国家政治动荡不安。不同之处在于,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割据更为严重,国家分裂为多个军阀势力,中央政府无法统一全国;而北宋时期虽然也有军阀割据,但中央政府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最终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学生互评(200字)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意识,我还将安排学生进行互评。学生互评主要关注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在互评过程中,学生需要尊重事实,客观评价同伴的表现,并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相互激励,共同提高。
历史必修三11课复习提纲
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一、认识自然(还没探讨人生)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
自然哲学派(泰勒斯)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万物皆生于水。
体现了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二、认识社会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1、背景:希腊城邦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经济);民主政治高度发展(政治);公民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思想生活)。
2、内容、观点、内涵:(1)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2)提倡怀疑精神, 反对迷信(3)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4)崇尚理性,“人是万物的尺度”。
3、评价:积极:(1)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2)以培养兼顾公私利益的好公民为自己的任务(3)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消极:强调个人和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没有是非之别,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诡辩学派”。
三、认识人自己: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同一时代)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苏格拉底倡导“知识即美德”,弥补了其缺陷和不足,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否定。
他的死充分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也说明他虽然受到不公正的判决,也不肯违反国家的法律而求生。
1、内容:(1)“认识人自己”,认为哲学追求要重点探讨人自身;(2)“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3)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评价: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柏拉图著有《理想国》,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真理高于一切:亚里士多德1、内容:(1)真理高于一切,“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2)最大哲学贡献是创立逻辑学。
3.11+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课本54页材料研读
鸦片战争后80年间,
走的因西路为方中李 康 孙鸿中有国章山为道等领领人导导路进辛符戊行亥戌合洋革变务命中法运,国动最、终国都、情没有,使符中国 合人民走 大上革利富命益强失的败。道后因路,以此毛,泽东只为有代表坚的持中共中党 国道路人开,创才出一能条实农__村_现_包__中围__城_国_市__梦,__武_。_装__夺__取__政__
4.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产生了什么影响?
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 主办国际盛会、应付突发事件、战胜重 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 础和精神力量
5.从中国综合国力增长产生的影响 中得到什么启示?
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6.为实现中国梦,我们应做好哪些准备?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 成就
1.国内生产总
827121. 7
值持续高速 增长,
413030. 3
综合国力不 断跃
上新的台阶。
100280. 3678.718872.91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17年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 长情况
1(.四1表)、现中经:史国济实的建:国设举内取办生得上北产重海京总大世奥值成博运持就会会续…、高…速增长 (2)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3)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就业扶贫
控辍保学 技术扶贫
将权力关进 制度的笼子里
图二老虎、苍蝇一起打
图一棚户区居民迁入新居
两幅图分别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 哪一战略举措有关?
图一是 全面深化改革
图二是 全面从严治党
三、新发展理念 1.提出时间、会议 2015年 十八届五中全会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提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提纲)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提纲)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 夏朝的建立与衰落- 商朝的兴衰与迁都- 周朝的宗法制度与分封制2. 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铁器的使用与牛耕的推广- 诸子百家与思想繁荣3. 秦汉-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 汉朝的建立与衰落-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与民族关系4.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与魏蜀吴的兴衰-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与民族融合- 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发展5. 隋唐-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唐朝的鼎盛与衰落-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与文化繁荣6.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 五代十国的分裂与动荡- 辽宋夏金的并立与战争- 宋朝的海外贸易与科技发展7. 元明清- 元朝的统一与灭亡- 明朝的建立与衰落- 清朝的兴起与近代化的尝试二、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与晚清- 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南京条约》的签订- 太平天国运动与晚清的内外困境-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2. 辛亥革命与民国- 辛亥革命与清朝的灭亡-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与北洋政府的统治- 五四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3.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中国的抵抗- 解放战争的进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4.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世界史1. 古希腊罗马- 希腊的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罗马的共和国与帝国2. 中世纪欧洲- 基督教的传播与欧洲的封建制度- 大学的兴起与文艺复兴3. 近代欧洲-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英国的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4.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5. 冷战与当代世界- 冷战的兴起与结束- 欧洲的联合与亚洲的崛起- 全球化与当代世界的挑战与机遇以上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3.1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
四、由于审题不清而错选 【典题剖析】 美国前总统乔治· 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 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 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 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 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答案:A
【例2】 (2012· 浙江文综)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 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 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 ) 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 B.紧缩货币出新招 C.减税减支零通胀 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 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
3.罗斯福新政中“新”的内涵 新政 采用凯恩斯主义,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放弃传 策 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新模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实行一些有利于平民 式 的措施 新起 二战后,这种模式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 点 度由此获得新生,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问题2 全面把握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战后,资本主义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变化。资本主 义在新时期出现的许多新特点是同学们较难掌握的知识点。
答案:C
【例3】 (2012· 福建文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 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 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依 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其他西方国家 一样,实行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政策,故A项的说法错误。 从表格信息中的“外国法人”持有股票比例越来越大,可知 其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故B项正确;从表格信 息中的“金融机关”持有股票比例的增加,可以看出金融机 构影响力的增强,故C项正确;从表格信息中的“个人”持 有股票比例的下降,可以看出个人持股比例的逐步降低,故 D项正确。
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一、新课标标准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二、内容分析秦亡后,项羽、刘邦又进行了历时4年的楚汉之争,最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西汉。
西汉建立之初,由于秦末以来的长期战乱,经济凋敝,物价飞涨,社会动荡不安。
汉高祖刘邦为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实施了休养生息政策,将他新建的王朝稳定下来。
汉高祖的儿子文帝和孙子景帝统治时期,继续实施休养生息政策,减轻人民负担,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进入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更加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汉初70年的历史,是社会经济从凋敝走向恢复和发展的历史,为汉武帝大一统奠定了基础,也为此后2000余年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1.了解楚汉之争的过程及结果,掌握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实。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认识到休养生息政策适应了汉初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恢复。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设计意图】:以视频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开展新课学习。
(二)讲授新课1.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1)教师活动回答楚汉之争的基本概况。
(2)学生活动(3)教师活动楚汉之争与秦末农民起义有何不同?(4)学生活动(5)教师活动阅读教材阅读教材P63第二段,概况西汉建立的信息。
(6)学生活动2.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1)教师活动根据材料概括西汉建立时的社会景象。
材料1:(汉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材料2:(汉初)自天子不能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所盖藏。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2)学生活动①田地荒芜;②人口锐减;③国库空虚;④人民流离失所。
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2024版新教材)
1 政治: 清明
文景之治
2 经济:发展 3 人民生活:安定
4 国力:增强
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局面
【P47】
(3)对于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你有何感想:
①统治者要重视农业发展,关心农民 的疾苦; ②要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才会得 到人民的拥护。
2020年8月11日,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 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 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要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不剩饭剩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 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不忘初心 民为本
全力搞好疫情防控,这是当务之急,我们要坚 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
国兴,民之所望 民兴,国之根本
【问题】西汉建立初期,百姓能马上 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吗?
材料1: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
死者过半。
--《史记》
译文:人民正常的农业生产被迫停止,发生了大 饥荒。一石米要五千钱,人民互相残杀。
材料2: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译文:贵为皇帝,竟然不能配齐四匹同样颜色的 马匹,堂堂大将丞相,竟然只能乘坐牛车上朝。
汉 朝 陶 俑
击 鼓 说 唱
吹 箫 俑
俑
【从汉俑的表情上看,推测当时人的 生活幸福指数、社会的发展情况】
面带微笑,眉目舒展,几乎没有怒目而 视或痛苦的表情。可以推测汉代幸福指 数较高,同时社会安定。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陈胜、吴广 秦朝
起义
灭亡
楚汉 之争
西汉 建立
前209年 前207年 前206年 前202年
3.11+北洋军阀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军阀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学习目标】1.通过补充人物扫描、课外资料等形式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混战等基本史实。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通过史料分析的方式评述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等历史事件,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历史人物、事件的作用和影响。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通过阅读、史料分析感知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及越挫越勇的革命精神。
【家国情怀】【关键问题】◇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基本趋势,有理有据地评述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恰当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核心素养】本课着重落实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素养。
【学习过程】环节一:相关链接(1)北洋政府: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
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
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
(2)(袁世凯表示)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即总统命令需由总理签署生效)。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与军阀割据混战时期时序尺通过阅读相关链接,了解本节课的知识背景。
设问:阅读相关链接并结合预习,说说他是否真的兑现了其誓言?(设计意图:该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零散知识点,方便学生对后面的学习能够较快理解何把握。
)环节二:宋案疑凶出示宋教仁“人物扫描”相关信息以及出示他的相关活动轨迹,宋案的发生等信息:设问:谁是幕后真凶?杀人动机是什么?思考:结合袁世凯的所作所为,宋教仁被刺事件说明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宋教仁被刺事件让学生了解袁世凯的独裁野心,为后续袁世凯的违背民主共和、复辟帝制做好铺垫。
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最终,双方军队在垓下进行决战,项羽战败。历经四年的楚汉之争结束,刘邦 最终取得胜利。
2、西汉建立
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02年,定都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1、背景:
休养生息: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加人 口,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统治的政策。
父项梁起兵反秦。
相关史事:刘邦在谈到如何战胜项羽时说: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 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统军作战,我不如韩信。这三个都是杰出的人 才,我重用他们,这就是我得胜的原因。
项羽
刘邦 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பைடு நூலகம்,力量逐渐由弱变强。
虽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汉王刘邦
西楚霸王项羽
垓下之战
依据材料概括刘邦采取了哪些措施稳定统治?
为稳定民心,汉高祖鼓励民众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 民的赋税,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也就是农民将收获物的十五分之一交给国家,相 应地减轻徭役和兵役。
经过汉初统治者多年的治理,西汉经济从战乱中逐步恢复,国家局势稳 定下来。
3、汉与匈奴“和亲”政策 西汉初年,匈奴不断袭扰边郡。
3、他们还提出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汉文帝和汉景帝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 出土的直裾素纱单衣
长沙马王堆汉 墓出土的漆器
整件素纱单衣分量仅49克,不足一两。除去袖口和 领口部分,其余重25克左右。
这一时期,纺织、漆器等手工业有较大发展。
纺织技术水平高超,丝织品有锦、绣、绢、纱等,种类繁多。漆器造型美观,在日常生活中多有使用。
汉代制盐图
一些商人依靠经营煮盐、冶铁等,获利颇丰,成为富商大贾。
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说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3. 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问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期的政治举措和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观点,互相交流,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
4. 巩固练习(5分钟)
练习题目:设计一些关于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练习题目,如选择题、填空题等,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 西汉的建立过程及“文景之治”的出现。2. 西汉初期各帝王的政治举措和经济政策。3. “文景之治”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影响。
难点:1. 西汉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原因。2. “文景之治”出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3. 西汉初期的政治、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解决办法:1. 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西汉的建立过程。2. 利用历史文献和史料,详细分析西汉初期的政治举措和经济政策。3.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景之治”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影响。4.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索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讲授新课时,我可能过于注重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今后,我应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其次,在巩固练习环节,我可能过于依赖练习题目,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今后,我应更多地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最后,在课后作业环节,我布置了一篇关于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小短文。然而,在批改作业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理解仍然存在模糊之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巩固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2018八年级上人教版历史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3.11
(1)材料一中的“幕后指使者”究竟是谁?为什么他拒 不接见应桂馨? 提示:袁世凯。他怕暴露自己的专制独裁野心。
【卖国的独裁·称帝】 材料二 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供“二十一条”
摘录内容: “一、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增加通商 的权利„„二、日本在南满和内蒙东部享有各种经济、
解读:“民贼”指的是袁世凯,“忘共和”即指背叛民 国。在《讨袁檄文》中,孙中山暗指袁世凯身为民国总 统却背叛民国,是窃取民国之贼。
【易错易混—精要点拨】 易错点1:二次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袁世凯的独裁与 卖国;而非“宋案”。 易错点2:护国战争取得了反对袁世凯复辟的胜利,没有 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派系 奉系军阀 滇系军阀 桂系军阀
首领 张作霖 _______ 唐继尧 陆荣廷
势力范围 盘踞东北 控制云南、贵州 广东、广西
2.历史影响:各军阀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连年
军阀割据纷争 的动乱之中。 混战,中国陷入_____________
【核心素养】 【因果探源—历史解释】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必然性。
军事特权„„三、„„四、„„五、中国警队及工厂
由中日合办„„六、中国政府聘日本人担任政治、财 政、军事顾问。”
(2)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针对日本提出的 “二十一条”,袁世凯政府的态度怎样?为什么说“二 十一条”是灭亡中国的条约? 提示: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日本全面控 制了袁世凯政府。
提示:(1)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 致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袁世凯称帝,完全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3)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引起众怒,甚至平日支持他的幕僚也弃他而去。
3.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多媒体资源:利用图片和视频等资源,生动展示当时的历史情境。
作用与目的:
-加深学生对北洋政府统治与军阀割据的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总结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割据对社会的影响。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建立对北洋政府时期的基本认识,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北洋政府时期的一个具体案例,引发学生对军阀割据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阐述北洋政府的统治特点,分析军阀割据的形成原因。
-组织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军阀割据对社会的影响,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无法满足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7.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化状况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文化状况复杂多样,既有封建文化的残余,也有新兴的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
-由于政治腐败和军阀割据,文化事业受到严重影响,教育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滞后。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提出了一些新的文化观念和思想。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参与,影响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讲授法,缺乏互动和实践活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评价方式不够全面: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不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参与度:通过设计更多互动环节,如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3)根据材料二记述3、4,分析秦始皇、汉初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措施。(4分)
【答案】措施:秦始皇焚书坑儒(钳制思想)。(2分)汉初统治者无为而治(休养生息)。(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秦汉统治者采取的统治措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从秦亡汉兴中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4分)
【答案】共同目的:巩固封建统治。(2分)认识:失民心者失天下。(2分)
_
(1)请概括说明材料一中的文字与图片之间的联系。(4分)
【答案】联系:秦的暴政导致大泽乡起义爆发。(4分)
材料二:《中国大百科全书》有关秦汉历史的记述
记述1: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豪华宫殿。在骊山为自己修造陵墓,陵墓上有用明珠做的日月星辰,藏有大量的奇器珍宝
记述2: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服饰和御用器具都没有什么增加。他穿的是质地粗糙的衣服,宠妃的衣服也不许长得拖到地上,他想建一座露台,得知要花的费用后,就叹道:“这些钱相当于中等百姓十户的家产,我继承先帝的宫室,已经感到惭愧了,为什么还要再建造露台呢?”
5.治世表现: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点拨:汉初的汉高祖、汉文帝和汉景帝奉行道家的“无为而治”政策。拓展:秦亡汉兴的原因及启示(1)秦亡原因:统治者统治残暴,人民承担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刑罚残酷,滥用民力,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2)汉兴原因: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勤于政事,提倡节俭,爱护百姓,轻徭薄赋,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发展生产。(3)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民为本,减轻人民的负担。“成由勤俭,败由奢”,提倡节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
2.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土地荒芜。面对这种社会景象,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是( )
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秦朝灭亡后,项羽拥兵自重,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 汉王。双方为了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汉王刘邦
谁赢了? 西楚霸王项羽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刘邦胜利原因
刘邦率军到达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 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 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 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 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1)以农为本,重视农—桑—《汉书·景帝纪第五》
汉文帝时期,把服役由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
汉景帝在位的第一年,虽然复收田租,但坚持三十税一。他即位的第
一些商人依靠经营煮盐、冶铁等,获利颇丰, 成为富商大贾。
经过几十年的营建,长安城已初具规模,布 局规整,街道上车马行人熙熙攘攘,热闹繁 华。
汉景帝时,西汉与匈奴开通边境贸易,各族 往来更加频繁。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
汉景帝时陶仓
文景时期,为了存储粮食,各 地纷纷修建粮仓。这件陶仓为陪 葬用品,是西汉粮仓建筑的写照。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思考:刘邦最终取胜的原因?
➢ 项羽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实力削弱。
➢ 刘邦进驻咸阳,废秦法,“约法三章”, 得民心。
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刘邦入咸阳— 约法三章
鸿沟议和—
楚河汉界 垓下之战—Leabharlann 四面楚歌垓(gāi)下之战
进攻三秦—明修 栈道暗度陈仓
鸿门宴—项庄 舞剑意在沛公
结 果 楚军战败,刘邦胜
◎楚汉战争示意图
乌江自刎— 霸王别姬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项羽死前感叹:“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赞同吗?
贵族出身,楚国名将项燕
项羽
之孙,拥兵40万。
[译文]汉朝建立后……人民失去农作之业,从而发生大饥荒。全国只有五千石粮食,人
们互相残杀如啃食何,死恢的复人超和过了发一展半。生……产天下,已巩经平固定…新…皇的帝王出行朝都不?能乘坐到毛
色相同的四匹马拉的马车,而高级将领与文官只能坐牛车出行。
社会景象
社会生产遭到破坏, 百姓生活困苦,国家贫穷
原因
秦朝的残暴统治、秦末的战乱
依赖武力 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
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
大失民心
不灭。
刚愎自用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
指十分固执己见,
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出身平民,当过乡间小吏,
拥兵不足10万。
刘邦
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 军纪严明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
罪。余悉除去秦法。” 收揽民心
张良、萧何、韩信都是人杰,
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善,用人才
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对比异同
战争
目的
秦末农民起义 推翻秦的暴政统治 (秦亡前)
代表阶级 农民阶级
楚汉之争 (秦亡后)
争夺国家统治权
封建地主阶级
性质 农民起义
统治阶级内部 争权夺利的斗争
注意:刘邦与项羽的争战在秦朝灭亡前后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秦亡前属于推翻秦朝的 农民战争,秦亡后的楚汉争霸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夺权斗争。
3.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1915年5月9日, 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 统袁世凯经过与日本 达105天的谈判和周旋 之后,被迫接受日本 《二十一条》中的十 二条内容。全国教育 联合会决定,以5月9 日为国耻纪念日。
3.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 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1914年底,北洋政府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
被刺杀后的宋教仁
2.革命爆发
(1)经过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
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 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 命”。
(2)结果 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二次革命”的失败?
2.战争经过 时间:1915—1916年 ➢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 凯政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 国战争结束。
军阀割据
一段混乱史
➢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思考探究
思考:袁世凯会实现他的皇帝梦吗?
史料分析 材料一:专制殿堂的崩坍,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法令的公布,《临时约 法》的颁发,都促使了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提示: 不会,这时民主共和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 帝制已不符合时代的潮流。
护国战争
1. 准备阶段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梁启超与他的学生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富国强兵
4、商鞅变法的内容?(政治①②③④经济①②③军事①)
政治: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③改
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
的人可免除徭役;③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工,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5、商鞅变法的影响/作用?(①②)
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为
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6、都江堰修建的时间、人物、地点、作用、影响?
战国公元前256年李冰
秦国蜀郡(今四川成都)防洪灌溉水运
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
作用。
7、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②改革措施符合秦国国情,顺应民意;③秦孝公支
持;④
变法措施执行的非常坚决。
商鞅变法留给后世改革什么启示?
①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曲折而艰辛;②要坚定改革的目标不动摇。
8、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但是新法没有被废止,这说明了什么?
②因为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
大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③所以说商鞅虽死,变法犹存。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
①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②看变法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
动社会的发展
第8课百家争鸣
1、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作?思想主张?①②③
老子《道德经》
①顺应自然;②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啊转化;③政治上主张
“无为而治
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著作?政治主张?教育思想?①②③
孔子仁《论语》以德治国
①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②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③提出了一
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3、战国时,墨家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①
墨子兼爱非攻
4、战国时,儒家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①②③
孟子①仁政②民贵君轻③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5、战国时,道家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①
庄子顺应自然和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