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十四项核心制度.pptx

合集下载

护理十四项核心制度

护理十四项核心制度





一、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组成的护 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 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二、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病区三级控制和管理。 1、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Ⅰ级):由2-3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 责。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 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检查有登记、 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上一级质控 组。 2、科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科护士长参加并负责。 每月有计划地或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薄弱环节进行检查,填写检查登记 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护理部控制组,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 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落实。 3、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Ⅲ级):由8-10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 并负责。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 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及综合报表。及时研究、分 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 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一、护士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 后方可给药,避免盲目执行。 二、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 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 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 四、做治疗前,护士要洗手、戴帽子、口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五、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作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 得合作。用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及治疗效果,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 并记录护理记录单,填写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 六、用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静脉输液时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 口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及絮状物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七、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 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八、治疗后所用的各种物品进行初步清理后,由中心供应室回收处理。口服药杯 定期清洗消毒备用。 九、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释 工作。

护理14项核心制度ppt课件

护理14项核心制度ppt课件

(三)分级护理制度
• (二)护理要求: •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给药制度
• 1、护士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 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避免盲目执行
•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三)分级护理制度
•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 四、三级护理。 • (一)病情依据: • 1、轻症、一般慢性病、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正常
孕妇等。 • 2、各种疾病术后恢复期或即将出院的病人。 • 3、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
(六)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
• (6)医务处和护理部在听取医患详细介绍、查清事情经 • 过的基础上,上报并提请医院相关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 • 讨论、鉴定。 • (7)一般护理不良事件由科室护士长上报护理部。 • (8)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科室和责任人,根据给病人造成 • 的后果,经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减轻或免于处罚。 • (9)对不良事件提出合理性建议者给予表扬 • (10)对隐匿护理过失不上报的科室和个人,护理部根据
• 9、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 10、病房及卫生间的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
且标记清楚。用后用消毒液浸泡、清洗后晾挂备用。 11、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 1~2次。病床湿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二)病房一般消毒隔离制度
• 12、重点部门:如手术室、中心供应室、产房、重症监 • 护室(CU、CCU、N|CU等)导管介入治疗室、内镜室、 • 口腔科}、透析室等执行相应部门的消毒隔离要求。 • 13、特殊疾病和感染者按相关要求执行

护理十四项核心制度(2)ppt课件

护理十四项核心制度(2)ppt课件

二、病房管理制度
(一)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病房管理由护士 长负责,科主任积极协助,全体医护人员参 与。 (二)严格执行陪护制度,加强对陪护人员 的管理,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主 管护士应及时向新住院患者介绍住院规则、 医院规章制度,及时进行安全教育,签署住 院患者告知书,教育患者共同参与病房管理。 (三)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 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 说话轻。
(八)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听取患者对医疗、 护理、医技、后勤等方面的意见,对患者反映的 问题要有处理意见及反馈,不断改进工作。 (九)病房内不接待非住院患者,不会客。值班 医生与护士及时清理非陪护人员,对可疑人员进 行询问。严禁散发各种传单、广告及推销人员进 入病房。 (十)注意节约水电、按时熄灯和关闭水龙头, 杜绝长流水,长明灯。 (十一)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 少清扫两次,每周大清扫一次。病房卫生间清洁、 无味。
(四)参加抢救人员必须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 救常规,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 (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及时填写患者 护理记录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六)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 过程中,正确执行医嘱。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 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 无误后再执行;保留安瓿以备事 后查对。及时记录护理记录单, 来不及记录的于抢救结束后 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 持续改进。 (五)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科及病区于 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 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 结果。 (六)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 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 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 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 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 PPT课件

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 PPT课件


六、值班者在交班前除完成本班各项工作外, 需整理好所用物品,保持治疗室、护士站清 洁,并为下一班做好必要的准备。

交班内容 患者的心理情况、病情变化、当天或次日手术患者 及特殊检查患者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当天患者 的总数、新入院、出院、手术、分娩、病危、死亡、 转科(院)等及急救药品器械、特殊治疗和特殊标本 的留取等。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一)



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 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 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病区三级控制和管理。 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由2—3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 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检查有登记、 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上一级质 控组。 科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科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每 月有计划地或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薄弱环节进行检查,填写检查登记 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护理部控制组,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 究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落实。 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Ⅲ级):由8—10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 责。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 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及综合报表。及时研究、分 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 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二)





三、建立专职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承 担负责全院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护 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抽查护 理文书书写质量,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观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五、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科及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 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 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六、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 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 护理人员通报。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

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

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目录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2、病房管理制度3、抢救工作制度 4、分级护理制度5、护理交接班制度 6、查对制度7、给药制度 8、护理查房制度9、患者健康教育制度10、护理会诊制度11、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2、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3、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14、术前患者访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医院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2、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病区二级控制和管理。

(1)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一级护理质控):由2—3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

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护理部。

(2)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一级护理质控):由8—10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抽查,填写检查登记表及综合报表.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3、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对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4、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每年1——2次,全院护理质量讲评分析会每季度一次。

5、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的考核内容。

病房管理制度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病房管理由护士长负责,全体医护人员参与。

2、严格执行陪护制度,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

责任护士及时向新住院患者介绍住院规则、医院规章制度,及时进行安全教育,签署住院患者告知书,教育患者共同参与病房管理.3、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病房内不准吸烟。

护理十四项核心制度

护理十四项核心制度
,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落实护理措施,正确执行医嘱,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3)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以便随时急用。(4)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 ,确保患者安全。(5)了解影响患者心理变化的各种因素,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疏导,适时 进行健康教育。 二、一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情危重绝对卧床休息的患者,如重大手术后、休克、瘫痪、昏迷、高热、出血 、肝肾功能衰竭和早产儿等。 2、护理要求:(1)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2)制定护理 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填写护理记录单。(3)按需准备抢救药品和器材。 (4)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 三、二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情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以及年老体弱、 幼儿、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等。 2、护理要求:(1)每1-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注意观察病情。(2)生活上给予 必要的协助,了 解患者病情动态及心理状态,满足其身心两方面的需要。(3)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4)按 时记录护理记录单,病情变化时及时记录。 四、三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患者,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及手术前准备阶 段。2、护理要求:(1)每日巡视患者两次,观察病情。(2)按护理常规护理。(3)督促患者 遵守 院规,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动态需求。(4)做好健康教育。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一、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组成的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 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二、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病区三级控制和管理。 1、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Ⅰ级):由2-3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项核心制度
目录:
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病房管理制度 3.抢救工作制度 4.分级护理制度 5.护理交接班制度 6.护理查对制度 7.护理查房制度
8.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9.护理会诊制度 10.病房安全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1.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与监控措施 12.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13.术前访视制度 14急救物品管理制度
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了解影响患者心理变化的各种因素,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疏导,
适时进行健康教育。
(7)实施床旁交接班。
一级护理
(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特级护理
(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1、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室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 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 控制与管理。
2、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控制和管理。 (1)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质控组):由2—3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按
二、病房理制度
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科室护工主要负责,责任护士协同管理。 2、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主管护士及时向新入院患者讲解
住院须知和安全须知,与患者共同进行病房管理。 3、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4、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应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5、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工作时间内必须按规定着装,不聊天、不闲坐、不
味。 12、按照院感科要求做好病房的终末消毒工作。
三、抢救工作制度
1、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其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抢救患者时 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
2、每日核对抢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定 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使其处于 备用状态。
(二)护理要求: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制定护理计划,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严格执
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
(1)设立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 (2)制订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落实护理措施,正确
执行医嘱,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准确测量出入量,及时 准确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3)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以便随时急用。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
问题要有处理意见及反馈,不断改进工作。 9、病房内不接待非住院患者,不会客。并注意做好病房安全工作,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严
禁散发各种传单、广告及推销人员进入病房。 10、注意节约水电、按时熄灯和关闭水龙头,杜绝长流水长明灯现象。 11、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每日通风,每天上午进行床单元的清扫工作。病房卫生间清洁、无
3、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各类疾病抢救常规,确保抢救的顺 利进行。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及时填写《重症护理记录单》,记录内容完整、准 确。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正确执行医嘱。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 楚,护士执行前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执行;保留安瓿,核对无误后弃去。抢 救接受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医嘱,并加以说明。
6、特级护理患者续作辅助检查时,必须有医护人员陪同。 7、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
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8、做好抢救后的清理、补充、检查及家属安抚工作。
四、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 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 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 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 护理和三级护理。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 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 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做私事、一般情况下不接打私人电话。治疗室、护士站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6、患者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患者使用,出院时清点收回并做终末处理。 7、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
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8、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方面的意见,对患者反映的
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 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 写科室质控记录本。 (2)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护理部主任、副主任、干事参加并负责。每月按护 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 填写质量反馈卡,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在局域网发布, 科室及时整改,护理部针对整改情况进行追踪检查。 (3)护理部定期、不定期对各科室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对工作出现的各种问题记 录在当月护理质量反馈卡中。 (4)护理部将医院行政查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责令整改。 (5)全院护士长夜间值班,督导夜间护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列入本月护理 质量考核中。 (6)以上各项护理质量检查内容均与科室绩效挂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