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 重点穴位,特殊穴位总结解析
针灸学重点穴位笔记
第一章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肺,至喉部,横行至胸部处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下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之端(少商穴)。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缺穴)分出,沿掌背侧向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五输穴:少商(井)、鱼际(荥)、太渊(输)、经渠(经)、尺泽(合) 原穴络穴:太渊(原)、列缺(络)背俞穴募穴:肺俞(俞)、中府(募)郄穴:孔最(郄)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于任脉)、太渊主治:咳、喘、咯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穴位特定穴定位主治操作中府募穴胸前臂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解剖部位咳嗽、气喘、胸满等肺部病症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刺,以免伤及脏腑。
引起气胸循行所过肩背痛尺泽合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解剖位置肘臂挛痛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脏腑络属咳嗽、气喘、咳血等肺实热证;急性吐泻等肠胃病循行所过咽喉肿痛特殊主治小儿惊风,中暑等急症孔最郄穴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解剖位置肘臂挛痛直刺0.5~1寸脏腑络属咳嗽、气喘、咳血等肺系病循行所过咽喉肿痛特殊主治痔疾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脏腑络属咳嗽、气喘、伤风等肺系病(外感病症)向上斜刺0.5~0.8寸循行所过咽喉肿痛,头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经渠经穴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解剖位置腕臂痛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脏腑络属咳嗽、气喘、胸痛等肺系病循行所过咽喉肿痛太渊输穴原穴八脉交会穴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的桡侧凹陷处解剖位置腕臂痛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脏腑络属咳嗽,气喘等肺系病循行所过咽喉肿痛特殊主治无脉症鱼际荥穴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脏腑络属咳嗽,咳血等肺系热性病证直刺0.5~0.8寸。
治疗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循行所过咽喉肿痛,失音特殊治疗小儿疳积少商井穴拇指桡侧指甲旁约0.1寸脏腑络属咳嗽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循行所过咽喉肿痛,鼻衄特殊治疗高热、昏迷、癫狂第二章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部行于上肢伸侧(外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入缺盆(锁骨上窝),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至大肠,属大肠。
中医各经络常用重要穴位取穴方法及作用
中医各经络常用重要穴位取穴方法及作用一、大肠经重要穴位1.商阳穴:调解便秘取穴方法: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2.合谷穴:治疗面部、口部病痛。
取穴方法:一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3.曲池穴:降血压功效明显。
可治疗皮肤病,通便清结大肠。
取穴方法:曲池穴位于肘部,寻找穴位时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4.肩髃穴: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防止进风寒,睡觉或在空调房时应穿短袖,注意保暖。
取穴方法: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5.迎香穴:通鼻窍功效,治疗鼻相关疾病。
鼻炎,闻不出气味等。
二、胃经重要穴位1.承泣穴:治眼睛疲劳。
2.四白穴:明目穴、养颜穴。
3.足三里穴:长寿穴、救命穴,养生大穴。
取穴方法:足三里(犊鼻穴,也称外膝眼穴)。
(膝盖凹陷处,膝眼下三寸旁开一小指。
4.丰隆穴:化痰强穴。
5.解溪穴:放松身心、改善脑供血不足。
三、脾经重要穴位1.太白穴:治疗腹胀、食欲不佳。
取穴方法:足内侧缘,第一跖(zhi)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2.三阴交穴:妇科病特效穴、流产名穴。
取穴方法:三阴交在脚内踝尖上三寸,就是从内踝向上量四指,胫骨(小腿内侧骨)后缘凹陷处,用手按时比其他部位敏感,有胀疼的感觉。
3.阴陵泉穴:妇科病的万灵丹。
4.血海穴:治疗妇科病、湿症、丹毒等皮肤病。
四、心经重要穴位1.极泉穴:救命穴。
心脏突然供血不足(晕倒,休克),马上按此穴,血液能以极快的速度供给心脏。
也是解郁大穴。
2.少海穴:调节心肾的重要穴位。
3.神门穴:非常重要的穴位。
安定心神,增强睡眠。
治胃心不和寝不安.五、小肠经重要穴位1.后溪穴: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神奇大穴。
2.养老穴:治疗老年人疾病如眼睛昏花、耳鸣、耳聋、高血压等症。
3.小海穴:增加心脏力量,祛人体躁火。
六、膀胱经重要穴位1.睛明穴:保护眼睛的穴位。
2.委中穴:腰背委中求,治疗腰酸背痛,腰肌劳损,也是排毒的出口,可用刺血疗法释放毒素。
8 种名穴解读
8 种名穴解读:
以下是8种名穴的解读:
1.涌泉穴:为肾经的井穴,比喻脉气从足底出来的情况。
取穴方法有两种:一是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联机的
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二是卷足,在足前部凹陷处取穴。
主治休克、高血压、精神分裂症、晕厥、下肢瘫痪等病症。
2.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的原穴,经气从涌泉出来后,到这里已汇聚成大溪,所以称此名。
取穴时,足内侧,内踝后方,
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取穴。
此穴位慢性咽喉炎、足底痛、眩晕、失眠、牙痛等病症。
3.章门穴:为足厥阴肝经经穴,乃脾募穴;八会穴(脏会),足厥阴、少阳经交会穴。
4.巨阙穴:心经募穴,调节心脏功能找巨阙。
属任脉,心之募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5.京门穴:别名气府、气俞。
属足少阳胆经,肾之募穴。
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本
穴为肾之募穴,主治水道不利,为益肾利水之要穴,水液出入之门户,故名。
6.日月穴:胆经募穴:胆囊守护神为日月。
日月穴位于乳头直下,前正中线旁开4寸,第7肋间隙中。
现代常用于治
疗胆囊炎、肝炎、肋间神经痛等病症。
7.期门穴:属足厥阴肝经。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四寸。
8.丘墟穴:属足少阳胆经。
在足外侧部,当外踝前下缘的凹陷处取穴。
针灸学表格总结背诵版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手太阴肺经穴位共同点区别备
针灸学表格总结背诵版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手太阴肺经穴位共同点区别备
一、共同点
1. 位置: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均位于手太阴肺经的循行路线上,起于中府,止于少商。
2. 作用:调节呼吸系统功能,主治呼吸系统疾病。
3. 特定穴:手太阴肺经的穴位中,除了少商外,其他均为特定穴,包括募穴、会穴、原穴、络穴等。
二、区别点
1. 名称:每个穴位都有自己的名称,如中府、尺泽、孔最、列缺等。
2. 位置:穴位的具体位置不同,如中府在胸前壁外上方,而尺泽在肘横纹中。
3. 主治疾病:不同穴位的主治疾病也有所不同,如中府主治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而尺泽主治肘臂疼痛、咽喉肿痛等。
4. 操作方法:手太阴肺经的穴位操作方法也有所不同,如中府采用斜刺或平刺0.3~0.5寸,而尺泽采用直刺0.5~0.8寸。
三、备用知识
1. 手太阴肺经是十二经脉之一,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治疗途径。
2. 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可以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如中府与天突配合使用可治疗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针灸学重点穴位汇总
针灸学重点穴位汇总一、什么是针灸学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刺激,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学起源于中国远古时期,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针灸学注重平衡人体的阴阳、气血、经络等,通过调整人体的内外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二、针灸学的重点穴位针灸学有很多重要穴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产生不同的疗效。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重点穴位。
1. 太冲穴(LR3)•位置:脚背第一、二跖骨之间,当足背腱后方凹陷处。
•功效:清热利湿、舒经活络,可用于治疗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状。
2. 合谷穴(LI4)•位置: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第一骨隆起处。
•功效:活血止痛,可用于治疗头痛、咽喉肿痛、牙痛等症状。
3. 阳陵泉穴(GB34)•位置:小腿外侧,膝盖下方凹陷处。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止痛,可用于治疗膝关节疼痛、头痛、目赤等症状。
4. 风池穴(GB20)•位置:颈部后方,耳垂后一横指长凹陷处。
•功效:舒经活络、祛风除湿,可用于治疗头痛、颈椎病等症状。
5. 头针穴(EX-HN1)•位置:头顶正中线与前发际囟交点。
•功效:舒经活络、清热利湿,可用于治疗头痛、头晕等症状。
6. 臑俞穴(BL40)•位置:小腿外侧,腓骨与腓骨肌之间凹陷处。
•功效:舒经活络、清热解毒,可用于治疗腰腿痛、下肢麻木等症状。
7. 鱼际穴(GB43)•位置:足小趾外侧软组织凹陷处。
•功效:活血祛风、清热利湿,可用于治疗头痛、目赤等症状。
8. 关元穴(CV4)•位置:脐中下方三寸处。
•功效:调理气血、温肾散寒,可用于治疗腹痛、遗尿等症状。
三、如何刺激针灸穴位刺激针灸穴位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1.针刺法:使用特制的针具在穴位上进行刺激,调整角度和深度可以产生不同的疗效。
2.点压法:用手指或按揉工具对穴位进行点压,以达到刺激效果。
3.灸法:使用艾绒或其他温灸物贴敷在穴位上,利用艾灸的温热作用来刺激穴位。
4.电针法:使用特制的电针在穴位上进行电刺激,可以产生更强的刺激效果。
168个针灸穴位定位主治精要
手太阴肺经、穴《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肺系疾患,如咳、喘、咯血、咽喉痛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中府(LUl)肺之募穴【定位】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l肋间隙处。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等肺部病证;肩背痛。
2.尺泽(LU5)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3.孔最(LU6)郄穴【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肘臂挛痛。
4.列缺(LU7)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食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5.太渊(LU9)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主治】咳嗽、气喘等肺系疾患;无脉症;腕臂痛。
6.鱼际(LUl0)荥穴【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小儿疳积。
7.少商(LUll)井穴【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咽喉肿痛、鼻衄、热病、昏迷等肺系实热证;癫狂。
手阳明大肠经、穴《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
针灸治疗80穴位全解
针灸治疗80穴位全解针灸治疗篇主治歌诀1.尺泽:咳喘咽痛咯血肺,中暑吐泻儿惊风,肘臂挛痛局部病。
2.孔最:咯血咳喘咽肿痛,肘臂挛痛局部病。
3.列缺:咳喘咽痛肺系病,头项齿痛口眼歪。
4.鱼际:咳血咽痛肺失音,小儿疳积为第一。
5.少商:肺系实热热痛衄,昏迷癫狂少商寻。
6.商阳:五官齿咽热昏迷。
7.合谷:头目口齿鼻耳官,经闭滞产外感热。
8.手三里:上肢不遂臂无力,齿痛颊肿腹痛泻。
9.曲池:上肢热病高压癫,胃肠五官皮外科。
10.肩髃:上肢不遂肩臂痛,隐疹特色肩髃寻。
11.迎香:胆蛔口歪鼻塞衄。
12.地仓:口歪流涎三叉痛13.下关:齿病三叉口眼歪,耳鸣耳聋聤耳疾。
14.头维:头痛目眩与目痛。
15.天枢:痛胀秘泻痢疾肠,痛经经乱妇科病。
16.梁丘:下肢不遂膝肿痛,急胃乳痈与乳痛。
17.犊鼻:屈伸不利并膝痛,下肢麻痹关节病。
18.足三里:胃肠虚劳乳肠痈,癫狂神志肢痿痹。
19.条口:下肢痿痹与转筋,臂膀疼痛脘腹痛。
20.丰隆:头痛眩晕癫狂痰,腹胀便秘肢痿痹。
21.内庭:热病鼻咽齿五官,吐酸泻痢便秘肠,跖趾节痛足背痛。
22.公孙:痛吐泻痢胃肠病,失眠心狂气冲心。
23.三阴交:妇科产科脾胃虚,遗精阳痿遗尿泌,心悸失眠高血压,阴虚诸症下肢痿。
24.地机:经乱痛经妇崩漏,腹痛腹泻脾胃病,脾不运水癃水肿。
25.阴陵泉:水肿黄疸腹胀泻,小便不利与膝痛。
26.血海:经乱痛经与经闭,隐疹湿疹丹毒皮。
27.通里:暴喑舌强心悸忡,腕臂疼痛局部病28.神门:痛烦惊忘眠呆癫,胸胁疼痛高血压。
29.后溪:头项腰背指肘臂,耳目疟疾癫狂痫30.天宗:肩背损伤肩胛痛,气喘莫忘取天宗。
31.听宫:鸣聋聤耳与齿痛。
32.攒竹:眉棱头痛目睑病,呃逆治疗效果奇。
33.天柱:后头项强肩背腰,鼻塞癫狂与热病。
34.肺俞:咳喘咯血肺系病,阴虚盗汗骨蒸热35.膈俞:呕吐呃逆喘吐血,贫血潮热与盗汗,皮肤瘙痒如隐疹。
36.胃俞:痛吐胀鸣等胃疾。
37.肾俞:肾虚晕鸣聋腰酸,痿泄不育与遗尿,经乱带下不孕症。
针灸学重点穴位汇总
针灸学重点穴位汇总针灸学是中医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机体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针灸学中的一些重要穴位及其作用。
1. 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距膝盖内侧约三个手指宽度处。
刺激三阴交穴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缓解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等症状。
同时,三阴交穴还具有养血、补肾、消肿等作用。
2. 后大椎穴后大椎穴位于背部正中线,第七颈椎下突的旁开一寸,穴位深度较浅,易于刺激。
刺激后大椎穴可以改善面部皮肤的血液循环,提高面部肌肤的弹性,有助于预防和改善面部皱纹、松弛、色斑等问题。
3. 神门穴神门穴位于头部后部,枕骨嵴和大后枕骨棱之间凹陷处。
刺激神门穴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头部疼痛、头晕、失眠等症状。
同时,神门穴还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等作用。
4. 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脚背部,第一、二跖骨骨间凹陷处。
刺激太冲穴可以缓解压力、改善睡眠,对预防治疗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有益。
同时,太冲穴还具有补血、调经、通经等作用。
5. 关元穴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肚脐下三横指处。
刺激关元穴可以调节脏腑功能,治疗腹泻、便秘、腹痛等消化道疾病。
同时,关元穴还具有强壮腰肾、保健生殖系统、调节月经等作用。
6.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外侧髌骨下方三寸之处。
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疾病。
同时,足三里穴还具有降低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7. 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部,当后发际下延至颈中部有凹陷处。
刺激风池穴可以缓解颈项肌肉紧张、改善头痛、眩晕等症状。
同时,风池穴还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提高身体免疫力等作用。
8. 足三阳穴足三阳穴位于足背外侧,当小趾外侧与踝骨之间的凹陷处。
刺激足三阳穴可以调节肝、胆、三焦功能,治疗胆囊炎、肝炎、便秘等问题。
同时,足三阳穴还具有消肿、解毒、祛寒等作用。
以上是针灸学中的一些重要穴位及其作用,不同的穴位具有不同的作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经络腧穴学》重点腧穴及特定穴定位及部分操作
《经络腧穴学》重点腧穴及特定穴定位及部分操作经络腧穴学是中医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经络系统中的重要腧穴及其特定的定位和操作方法。
经络腧穴学在中医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针灸疗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重点的腧穴及其特定定位和部分操作。
1.风池穴(GB20):位于颈部的两侧,枕骨与斜方肌之间,是治疗头痛、眩晕、颈椎病等疾病的重要腧穴。
操作时,可以用手指或针刺浅插,适度用力按压,每次约5分钟。
2.四白穴(SI3):位于手背侧腕关节横纹的尺侧,是治疗头痛、颈肩痛等疾病的重要腧穴。
操作时,可以用手指或针刺浅插,适度用力按压,每次约5分钟。
3.内关穴(PC6):位于前臂掌侧,正中腕横纹的上1.5寸,是治疗心脏病、胃痛、呕吐等疾病的重要腧穴。
操作时,可以用手指或针刺浅插,适度用力按压,每次约5分钟。
4.合谷穴(LI4):位于手背第1、2掌骨之间,掌指关节褶处,是治疗头痛、感冒、高血压等疾病的重要腧穴。
操作时,可以用手指或针刺浅插,适度用力按压,每次约5分钟。
5.足三里穴(ST36):位于小腿前外侧髌骨下方,腓骨与胫骨之间,是治疗脾胃病、虚弱等疾病的重要腧穴。
操作时,可以用手指或针刺浅插,适度用力按压,每次约5分钟。
6.气海穴(CV6):位于腹中线下脐4寸,是治疗脘腹痛、腹泻等疾病的重要腧穴。
操作时,可以用手指或针刺浅插,适度用力按压,每次约5分钟。
以上只是经络腧穴学中的一些重要腧穴及其特定定位和部分操作方法的介绍,实际上还有很多腧穴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在临床应用中,根据具体病症选择合适的腧穴进行治疗,同时结合个人体质和具体疾病情况进行操作,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十四经腧穴及常用奇穴
上腹部腧穴治中焦病:中脘治脾胃病。
胸部腧穴治上焦病:咳喘,胸痛,噎膈; 膻中兼治乳病;天突兼利咽喉。
颈部颏部腧穴治局部疾病:廉泉治舌咽 病;承浆治口腔病。
4.操作要点 腹部腧穴妊娠禁针; 膻中平刺; 天突向胸骨后方斜刺; 廉泉向舌根斜刺。
操作: 向上斜刺0.5 ~ 0.8寸。
太渊
定位:在腕掌侧横 纹桡侧,桡动脉 搏动。
取法:腕横纹分为 三等分,桡侧1/3 中点为穴。
作用:清宣肺气,复脉通络。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
痛, 无脉症,手腕痛。
应用: 肺系病—咽喉肿痛、咳嗽、气喘配列 缺、合谷。 外经病—手腕痛配阳溪。 无脉症配内关。
取法:两手虎口垂直交叉, 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 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 为穴。
作用:祛风宣肺,通络止痛。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痛,半身不遂,口眼歪
斜,偏头痛,颈项强痛,牙痛。 应用:
肺 系 病——伤风咳嗽配合谷、风门、风池。咽 喉痛、咳嗽配照海。
头项疾病——头痛,颈项强痛配后溪。口眼歪斜 配地仓。
一、督脉
经脉循行
体内:起于小腹内, 出会阴,支脉入络 脑。
体表:从会阴沿骶、 腰、背、项正中上 头顶,下前额,经 鼻柱,止于上唇内。
腧穴
本经共28穴:长强、腰俞、腰阳关、 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 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 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 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 龈交。
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孕,中风脱证,虚劳 羸瘦。 应用:中风脱证配神阙隔盐灸;虚劳羸瘦配足三里、脾 俞、大肠俞;月经不调(冲任不固)配三阴交、 血海;阳萎、遗精配大赫、肾俞、次髎;泄痢不 止、五更泄(肾阳虚衰)配太溪、肾俞。 操作:直刺1~1.5寸。孕妇慎针灸。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讲解
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1、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3、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4、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5、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6、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天宗、听宫)7、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8、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9、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10、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翳风)11、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12、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期门)13、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14、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15、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附录1:常用的取穴体表标志脊柱椎体定位时常用的几个标志:1、第7颈椎棘突: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的显著突起。
(对应“大椎”)2、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
(对应“肺俞”)3、肩胛骨的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
(对应“膈俞”)4、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
(对应“大肠俞”、“腰阳关”)5、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
((对应“次髎”)6、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界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
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
(对应“膻中”)附录2:十四经脉的主治规律下面的图表是十四经脉主治规律列表,每一条经脉的功能和它的气血阴阳以及循行、脏腑等都是密切相关联的,这个表可以和具体的穴位功能来对应着比较和记忆,这样效果最好。
后面分经脉介绍穴位时还会再有所提及。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规律同样也是笔试的考试内容。
附录3: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腧穴的主治是第三站的一种主要题型,而这部分的背诵难度最大,所以有必要掌握其中的规律。
最新针灸学-重点穴位-特殊穴位总结解析
督脉1. 取穴要点长强---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至阳---第7胸椎棘突下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哑门---后发际正中直上0.5 寸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 1 寸百会---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前发际正中直上 5 寸水沟---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点2. 主治腰阳关---虚证实证皆可命门---虚证为主至阳---治疗黄疸、呃逆等大椎---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清热解表,治疗感冒,头项强痛配哑门、风府哑门--- 暴喑配廉泉,注意操作方法(平天柱风府---注意操作方法(平风池百会---治疗中气下陷,头痛配头维、神庭、印堂、风池,失眠配四神聪水沟---急救要穴印堂---疏风解表配迎香3. 督脉的经脉循行路线(包括交会穴任脉1. 重点穴位中极(治疗实证、膀胱募关元(治疗虚证、小肠募补元气虚(比较:气海补气虚神阙下脘中脘(胃募、腑会关注:配足三里;配丰隆;配上脘、鸠尾(胸三针膻中(心包募、气会关注“宗气”天突(主要作用:降气关注具体针刺操作方法廉泉(口舌生疮、咽喉肿痛承浆(流口水手太阴肺经1. 经脉循行(见课件2. 重点穴位中府尺泽(与太渊比较孔最列缺太渊少商3. 特定穴五输穴: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原穴:太渊络穴:列缺郄穴:孔最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任脉八会穴:太渊(脉会募穴:中府(肺手阳明大肠经1. 经脉循行(见课件2. 重点穴位商阳合谷(与复溜/太冲/风池等配穴使用的病症阳溪手三里曲池(三种体位的取穴方法,对于血证的治疗,对于热证的治疗臂臑肩髃(两种取穴方法迎香3. 特定穴五输穴: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原穴:合谷络穴:偏历郄穴:温溜足阳明胃经1. 经脉循行(见课件2. 重点穴位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与下关、合谷配合治疗牙痛下关(注意闭口取穴头维(阳明、少阳、阳维交会,治疗少阳、阳明头痛梁门天枢(与中脘配合,调畅胃肠气机归来(月经不调、闭经伏兔(下肢痿痹,关注主治及取穴梁丘足三里(肚腹三里留,与中脘配合、与天枢配合、与膻中配,分别治疗哪些疾病合巨虚下巨虚(阅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自己总结丰隆(与中脘配合,化痰解溪内庭历兑3. 特定穴五输穴:历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原穴:冲阳络穴:丰隆郄穴:梁丘募穴:天枢(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大肠、下巨虚(小肠足太阴脾经1. 经脉循行2. 重点穴位隐白(梦魇,十三鬼穴之一太白(脾虚腹泻,体重节痛公孙(奔豚气三阴交(和合谷配伍催产、无痛分娩;和悬钟治阴虚,生殖泌尿疾病地机(痛经实证,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阴陵泉(化湿要穴血海(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大横(平脐,阴维脉交会3. 特定穴五输穴:隐白(井,大都(荥,太白(输,商丘(经,阴陵泉(合原穴:太白络穴:公孙脾之大络:大包八脉交会:公孙(冲脉,与内关相配,治疗胃心胸疾病交会穴:三阴交(足太阴,少阴,厥阴、大横(足太阴,阴维脉交会穴郄穴:地机(可采用走罐、拔罐技法手少阴心经1. 经脉循行(见课件2. 重点穴位极泉(神经电刺激疗法少海(高尔夫球肘-前臂屈肌群紧张通里(舌本阴郄(汗为心之液神门(分别配合三阴交、膻中、大钟、百会、风池的治疗病症少府少冲(热病、热陷心包3. 特定穴五输穴: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原穴:神门络穴:通里郄穴:阴郄手太阳小肠经1. 经脉循行(见课件2. 重点穴位少泽(乳痈,别称后溪(配合大椎、养老所治疗的疾病腕骨(定位!养老(急性腰痛支正(头痛、目眩;为何能治疗癫狂小海(与少海区分肩贞(肩三针天宗(定位听宫(手足少阳、手太阳交会穴;配合承泣、睛明所治疗疾病3. 特定穴五输穴: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原穴:腕骨络穴:支正郄穴:养老八脉交会穴:后溪(通督脉足太阳膀胱经1. 经脉循行(见课件2. 重点穴位睛明攒竹天柱(与风池配合治疗头痛眩晕风门(主要治疗外风肺俞(皮肤病的治疗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与足三里配合胃俞(与中脘配合肾俞(与太溪、命门配合大肠俞(治疗腰痛的配穴,治疗大肠病症的配穴膀胱俞次髎委中(放血膏肓(如何体现补益作用志室秩边承山(容易断针、弯针飞扬(相较于承山不容易出现昆仑(《大成》“妊妇刺之落胎”申脉京骨至阴(胎位不正3. 特定穴五输穴:至阴、足通谷、束骨、昆仑、委中原穴:京骨络穴:飞扬郄穴:金门阳跷郄穴:跗阳八脉交会穴:申脉(阳跷)下合穴:委中(膀胱下合穴)、委阳(三焦下合穴)八会穴:膈俞(血会)大杼(骨会)足少阴肾经 1.经脉循行注意内行路线 2.重点穴涌泉(定位)(奔豚气)(阴虚阳亢者)然谷(阴虚,与涌泉配)太溪(肾虚病症,与三阴交相配合)大钟(痴呆)照海(肾阴虚之失眠,咽喉痛,常与列缺相配合)复溜(与合谷、复溜配穴)(盗汗,热病无汗或汗出不止)阴谷(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大赫肓俞(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 寸) 3. 特定穴五输穴:涌泉(井),然谷(荥),太溪(输),复溜(经),阴谷(合)原穴:太溪络穴:大钟郄穴:水泉(郄穴)、交信(阴蹻郄穴)、筑宾(阴维郄穴)八脉交会穴:照海(通阴蹻)交会穴:肓俞、大赫(足少阴、冲脉交会穴)手厥阴心包经 1. 经脉循行 2. 重点穴天池(治瘰疬:臂臑;急性乳腺炎,局部)曲泽(热病,可刺络放血)郄门间使内关(止呕、催吐与膻中配合;呃逆与足三里相配合)大陵(手腕麻痛,十三鬼穴之一)劳宫(清热佳:口疮口臭)中冲3. 特定穴五输穴:中冲(井)、劳宫(荥)、大陵(输)、间使(经)、曲泽(合)郄穴:郄门络穴:内关八脉交会穴:内关(阴维脉)心包原穴:大陵手少阳三焦经(耳脉)1.经脉循行2.重点穴关冲中渚阳池(腕管综合征,腱鞘炎)外关(与风池,疏风解表)支沟(落枕,外感导致的便秘:配伍天枢,上巨虚)肩髎(肩三针)翳风(面瘫,呃逆)角孙(痄腮:灯火灸)耳门(与听宫、听会相鉴别)丝竹空(眉棱骨痛)3.特定穴五输穴:关冲(井),液门(荥),中渚(输),支沟(经),天井(合)原穴:阳池络穴:外关八脉交会:外关(阳维脉)郄穴:会宗(与支沟相鉴别)足少阳胆经1.经脉循行2.重点穴瞳子髎(三叉神经痛—眼支)听会(取穴法)率谷(耳鸣,耳聋)完骨(疟疾)阳白头临泣风池(进针方向)肩井(切忌深刺,捣刺)日月(与期门相鉴别)带脉(与章门的距离)环跳(进针2-3 寸,具体的解剖位置)风市(下肢痿痹,脚气)阳陵泉(肩痛,脚气)光明(乳房胀痛,乳汁少)悬钟(别名:绝骨)丘墟(踝扭伤配伍申脉,解溪,昆仑)足临泣侠溪足阴窍 3. 特定穴:五输穴:足阴窍(井),侠溪荥),足临泣(输),阳辅(经),阳陵泉(合)原穴:丘墟络穴:光明髓会:悬钟筋会:阳陵泉八脉交会:足临泣(带脉)郄穴:外丘胆募穴:日月肾募穴:京门胆下合穴:阳陵泉交会穴手太阳,手足少阳交会:瞳子髎足少阳,阳维交会:阳白足少阳,太阳和阳维交会:头临泣足少阳,阳维交会:风池手足少阳,足阳明和阳维交会:肩井足少阳,阳跷交会:居髎足少阳,太阳交会:环跳足厥阴肝经1.经脉循行2.重点穴(取穴位置与脾经的区别)大敦行间(清肝火)太冲(疏肝理气)蠡沟曲泉(取穴方法)章门期门3.特定穴五输穴:大敦(井),行间(荥),太冲(输),中封(经)曲泉(合)原穴:太冲络穴:蠡沟郄穴:中都八会穴:章门(脏会)募穴:章门(脾募穴)、期门(肝募穴)交会穴:章门(足厥阴、足少阴交会)、期门(足厥阴、足太阴和阴维交会)。
特定穴名词解释
特定穴名词解释特定穴位是指中医中关于身体表面某些特定位置上的具体点位,也称为“穴位”或“穴位”。
特定穴位是中医学中的重要部分,主要用于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等治疗手段。
特定穴位有很多,每个穴位都有一定的功能和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特定穴位及其解释:1. 大椎穴:位于颈部第7椎骨突起顶端凹陷处,用于治疗颈椎病、头痛等疾病。
2. 膻中穴:位于胸骨上突端下凹陷处,用于治疗胸闷、气喘、心悸等症状。
3. 跗阳穴:位于足背最突出的地方,用于治疗疲劳、足部疾病等。
4.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下1/3与外踝之间的凹陷处,用于调经、益精、治疗乳腺增生等。
5. 风池穴:位于颈背部两侧最高点,用于治疗头痛、颈椎病等。
6. 嘴角迎穴:位于嘴角旁边的凹陷处,用于治疗面瘫、口眼歪斜等。
特定穴位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治疗目的进行,而且需要经过专业的中医医师的准确判断。
中医学认为,特定穴位的刺激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从而实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特定穴位的刺激方法包括针刺、按摩、灸、拔罐、刮痧等。
其中,针刺是最常见和常用的方法,通过把细针插入特定穴位来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目的。
按摩则是用手指或按摩器等进行特定穴位的揉捏、按压,以刺激穴位,调理身体。
灸疗是利用艾灸或其他草药进行热熏烤特定穴位,以达到温通经络、调理身体的效果。
拔罐和刮痧则是通过真空吸力和刮刀刮擦特定穴位,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调理。
需要注意的是,特定穴位的选择和刺激方法一定要由专业的中医医师来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同时,不同人的体质和疾病状况也会影响特定穴位的选择和刺激力度,因此,不要自行进行特定穴位的刺激操作,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最新针灸学-重点穴位-特殊穴位总结解析
Beadwrks公司还组织各国的“芝自制饰品店”定期进行作品交流,体现东方女性聪慧的作品曾在其他国家大受欢迎;同样,自各国作品也曾无数次启发过中国姑娘们的灵感,这里更是创作的源泉。3.特定穴
年轻有活力是我们最大的本钱。我们这个自己动手做的小店,就应该与时尚打交道,要有独特的新颖性,这正是我们年轻女孩的优势。五输穴:至阴、足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3.督脉的经脉循行路线(包括交会穴
任脉
1.重点穴位
中极(治疗实证、膀胱募
关元(治疗虚证、小肠募补元气虚(比较:气海补气虚
神阙
下脘
中脘(胃募、腑会关注:配足三里;配丰隆;配上脘、鸠尾(胸三针
膻中(心包募、气会关注“宗气”
天突(主要作用:降气关注具体针刺操作方法
廉泉(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承浆(流口水
手太阴肺经
督脉
1.取穴要点
长强---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
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
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
至阳---第7胸椎棘突下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
哑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百会---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水沟---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点
2.主治
腰阳关---虚证实证皆可
命门---虚证为主
至阳---治疗黄疸、呃逆等
大椎---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清热解表,治疗感冒,头项强痛配哑门、风府哑门---暴喑配廉泉,注意操作方法(平天柱
风府---注意操作方法(平风池
百会---治疗中气下陷,头痛配头维、神庭、印堂、风池,失眠配四神聪
水沟---急救要穴
印堂---疏风解表配迎香
穴位归纳总结
穴位归纳总结穴位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体上特定的区域,通过刺激这些区域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从而治疗或缓解一些疾病。
在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中,穴位的名称和作用有着详细的记载,这些穴位的归纳总结,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一、头部穴位1. 百会穴(Baihui Xue)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顶凹陷处,是治疗头痛、失眠、眩晕等症状的重要穴位。
2. 太阳穴(Taiyang Xue)太阳穴位于眼眶下方的颞骨突起处,常用于治疗偏头痛、眼疾和面部神经痛等病症。
3. 额部太阳穴(Ebu Taiyang Xue)额部太阳穴位于人体前额骨突起处,常用于治疗眼部疾病、头晕和面部神经痛等疾病。
二、上肢穴位1. 内关穴(Neiguan Xue)内关穴位于手腕两根骨头之间的凹陷处,是治疗心脏病、胃病和内分泌失调的重要穴位。
2. 鱼际穴(Yujii Xue)鱼际穴位于手背腕横纹上方,常用于治疗手指麻木、疼痛和关节炎等病症。
3. 少商穴(Shaoshang Xue)少商穴位于人体拇指甲根处,多用于治疗咽喉疾病、口腔溃疡和声音嘶哑等疾病。
三、胸腹穴位1. 心脉俞穴(Xinmai Yu Xue)心脉俞穴位于背部脊柱两侧,该穴位有助于调节心脏功能,常用于治疗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病症。
2. 胃俞穴(Weiyu Xue)胃俞穴位于背部脊柱两侧,常用于治疗胃病、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等疾病。
3. 中枢俞穴(Zhongshu Yu Xue)中枢俞穴位于背部脊柱两侧,该穴位能够调节脊柱相关的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等。
四、下肢穴位1. 阳陵泉穴(Yangling Quan Xue)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是治疗足部肿痛和关节炎的重要穴位。
2. 三阴交穴(Sanyinjiao Xue)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常用于调节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问题。
3. 足三里穴(Zusanli Xue)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侧,多用于治疗腹痛、腹泻和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
2024中医执业医师常用常考针灸穴位总结
2024中医执业医师常用常考针灸穴位总结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在人体穴位上插入细针,以达到调和人体阴阳、恢复和平衡人体脏腑功能的目的。
下面是2024年中医执业医师常用常考的针灸穴位总结。
1.大椎穴(GV14):位于脊柱正中线下延,第7颈椎棘突下1.5寸。
常用于治疗头痛、肩颈痛等病症。
2.大椒穴(GV15):位于脊柱正中线下延,第5胸椎棘突下1.5寸。
可用于治疗鼻炎、咽喉炎等病症。
3.中极穴(GV3):位于脊髓尾端,即腰1椎棘下方。
常用于治疗尿频、遗尿等泌尿系统疾病。
4.关元穴(CV4):位于腹部正中线上延,离肚脐下3寸。
主要用于治疗腰腹痛、遗尿等病症。
5.曲池穴(LI11):位于手肘外侧横纹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上的凹陷处。
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病症。
6.太河穴(KI3):位于足底,当足跟后方,筋膜上的凹陷处。
可用于治疗失眠、头痛等病症。
7.外关穴(SJ5):位于手背第五指掌间关节横纹内上2横指之间。
主要用于治疗颈椎病、肩周炎等病症。
8.三阴交穴(SP6):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上方3寸。
常用于调经、治疗失眠等病症。
9.梁丘穴(ST34):位于膝盖下1寸、外侧1寸,腿骨髁前凹陷处。
主要用于治疗膝关节疼痛、腹泻等病症。
10.神门穴(BL15):位于背部,当心脏级别第7肋间隙中点。
可用于治疗心痛、心悸等病症。
11.气海穴(CV6):位于腹部正中线上延,离肚脐下1.5寸。
常用于治疗胃痛、腹痛等病症。
12.布温穴(LI20):位于鼻翼外缘两盲窝内,当鼻翼外侧凹陷处。
主要用于治疗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病症。
这些是中医执业医师常用常考的针灸穴位。
掌握这些穴位的位置和功效,对于提高中医执业医师的针灸技术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针灸穴位的运用还需要结合具体病症和个体差异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理。
针灸学 72个常考穴位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针灸学 72个常考穴位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1、鱼际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2、手三里在前臂,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3、曲池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4、迎香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5、承泣在面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
6、地仓在面部,口角旁开0.4寸(指寸)。
7、颊车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一指)。
8、下关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领切迹之间凹陷中。
9、梁门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10、天枢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并2寸。
11、归来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12、条口在小腿外侧,犊鼻下8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13、厉兑在足趾,第2趾未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14、大包在胸外侧区,第6肋间隙,在腋中线上。
15、隐白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16、公孙在跖区,第1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内际处。
17、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18、极泉在腋区,腋窝中央,腋动脉搏动处。
19、天宗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肝骨下角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
20、听宫在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状突之间的凹陷中。
21、睛明在面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
22、攒竹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23、大杼在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4、脾俞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5、肾俞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6、承扶在股后区,臀沟的中点。
27、委中在膝后区,胭横纹中点。
28、承山在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
29、涌泉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30、太溪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31、劳宫在掌区,横平第3掌指关节近端,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
简便取穴:握拳,中指尖下是穴。
中医针灸常用的特定穴及临床应用,背诵口诀总结!
中医针灸常用的特定穴及临床应用,背诵口诀总结!一、五输穴1.经气流注特点:“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2.排列特点: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至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井穴分布在指、趾末端;荥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输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至前臂、胫部;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
3.五行属性配属:“阴井木”、“阳井金”。
4.五输穴记忆口诀:(颜之推敲原创)注:1,【】代表十二经脉。
2,按十二经脉流注次序编写。
3.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循序编写。
1)【金】少商,买鱼远经赤水河。
【金】少商,买鱼渊经尺水河。
(肺——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2)【大】山羊,二三只,羊稀少,去吃草。
【大】商阳,二三只,阳溪少,曲池草。
(大肠——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3)【胃】痛离内庭,仙姑解说住山里。
【胃】痛厉内庭,陷骨解说足三里。
(胃——厉兑、内庭、陷骨、解溪、足三里)4)隐大都,李太白,上【土】丘,隐山林。
隐大都,李太白,商【土】丘,阴山陵。
(脾——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5)【火】烧冲,烧府中神灵,烧孩子。
【火】少冲,少府中神灵,少海子。
(心——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6)【小】火烧着前后养孤和小孩。
【小】火少泽前后阳谷和小海。
(小肠——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7)【防】止痛,速捆胃。
【膀】至通,束昆委。
(膀胱——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8)【水】涌泉,浪太稀,留阴谷。
【水】涌泉,然太溪,溜阴谷。
(肾——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9)中军冲劳宫,斯大林使人去则【保】护。
中军冲劳宫,斯大陵使人曲泽【包】护。
(心包——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10)心【焦】关夜门,家中住,只看天井。
心【焦】关液门,家中渚,支看天井。
(三焦——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11)乔大侠降临,【但】辅杨林。
窍大侠降临,【胆】辅阳陵。
(胆——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12)拿大盾,行山间,【敢】冲锋,去泉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丘
足三里(肚腹三里留,与中脘配合、与天枢配合、与膻中配合,分别治疗哪些疾病上巨虚
下巨虚(阅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自己总结
丰隆(与中脘配合,化痰
解溪
内庭
历兑
3.特定穴
五输穴:历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
原穴:冲阳
络穴:丰隆
郄穴:梁丘
募穴:天枢(大肠
下合穴:上巨虚(大肠、下巨虚(小肠
3.督脉的经脉循行路线(包括交会穴
任脉
1.重点穴位
中极(治疗实证、膀胱募
关元(治疗虚证、小肠募补元气虚(比较:气海补气虚
神阙
下脘
中脘(胃募、腑会关注:配足三里;配丰隆;配上脘、鸠尾(胸三针
膻中(心包募、气会关注“宗气”
天突(主要作用:降气关注具体针刺操作方法
廉泉(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承浆(流口水
手太阴肺经
环跳(进针2-3寸,具体的解剖位置)风市(下肢痿痹,脚气)阳陵泉(肩痛,脚气)光明(乳房胀痛,乳汁少)悬钟(别名:绝骨)丘墟(踝扭伤配伍申脉,解溪,昆仑)足临泣侠溪足阴窍3.特定穴:五输穴:足阴窍(井),侠溪荥),足临泣(输),阳辅(经),阳陵泉(合)原穴:丘墟络穴:光明髓会:悬钟筋会:阳陵泉八脉交会:足临泣(带脉)郄穴:外丘胆募穴:日月肾募穴:京门胆下合穴:阳陵泉交会穴手太阳,手足少阳交会:瞳子髎足少阳,阳维交会:阳白足少阳,太阳和阳维交会:头临泣足少阳,阳维交会:风池手足少阳,足阳明和阳维交会:肩井足少阳,阳跷交会:居髎足少阳,太阳交会:环跳足厥阴肝经1.经脉循行2.重点穴(取穴位置与脾经的区别)大敦行间(清肝火)太冲(疏肝理气)蠡沟曲泉(取穴方法)章门期门
足太阴脾经
1.经脉循行
2.重点穴位
隐白(梦魇,十三鬼穴之一
太白(脾虚腹泻,体重节痛
公孙(奔豚气
三阴交(和合谷配伍催产、无痛分娩;和悬钟治阴虚,生殖泌尿疾病
地机(痛经实证,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
阴陵泉(化湿要穴
血海(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大横(平脐,阴维脉交会
3.特定穴
五输穴:隐白(井,大都(荥,太白(输,商丘(经,阴陵泉(合原穴:太白
少府
少冲(热病、热陷心包
3.特定穴
五输穴: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
原穴:神门
络穴:通里
郄穴:阴郄
手太阳小肠经
1.经脉循行(见课件
2.重点穴位
少泽(乳痈,别称
后溪(配合大椎、养老所治疗的疾病
腕骨(定位!
养老(急性腰痛
支正(头痛、目眩;为何能治疗癫狂
小海(与少海区分
肩贞(肩三针
天宗(定位
听宫(手足少阳、手太阳交会穴;配合承泣、睛明所治疗疾病
络穴:公孙
脾之大络:大包
八脉交会:公孙(冲脉,与内关相配,治疗胃心胸疾病
交会穴:三阴交(足太阴,少阴,厥阴、大横(足太阴,阴维脉交会穴郄穴:地机(可采用走罐、拔罐技法
手少阴心经
1.经脉循行(见课件
2.重点穴位
极泉(神经电刺激疗法
少海(高尔夫球肘-前臂屈肌群紧张
通里(舌本
阴郄(汗为心之液
神门(分别配合三阴交、膻中、大钟、百会、风池的治疗病症
3.特定穴五输穴:大敦(井),行间(荥),太冲(输),中封(经),曲泉(合)原穴:太冲络穴:蠡沟郄穴:中都八会穴:章门(脏会)募穴:章门(脾募穴)、期门(肝募穴)交会穴:章门(足厥阴、足少阴交会)、期门(足厥阴、足太阴和阴维交会)
肩髃(两种取穴方法
迎香
3.特定穴
五输穴: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原穴:合谷
络穴:偏历
郄穴:温溜
足阳明胃经
1.经脉循行(见课件
2.重点穴位
承泣
四白
地仓
颊车(与下关、合谷配合治疗牙痛
下关(注意闭口取穴
头维(阳明、少阳、阳维交会,治疗少阳、阳明头痛
梁门
天枢(与中脘配合,调畅胃肠气机
归来(月经不调、闭经
3.特定穴
五输穴: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
原穴:腕骨
络穴:支正
郄穴:养老
八脉交会穴:后溪(通督脉
足太阳膀胱经
1.经脉循行(见课件
2.重点பைடு நூலகம்位
睛明
攒竹
天柱(与风池配合治疗头痛眩晕
风门(主要治疗外风
肺俞(皮肤病的治疗
心俞
膈俞
肝俞
胆俞
脾俞(与足三里配合
胃俞(与中脘配合
肾俞(与太溪、命门配合
大肠俞(治疗腰痛的配穴,治疗大肠病症的配穴
腰阳关---虚证实证皆可
命门---虚证为主
至阳---治疗黄疸、呃逆等
大椎---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清热解表,治疗感冒,头项强痛配哑门、风府哑门---暴喑配廉泉,注意操作方法(平天柱
风府---注意操作方法(平风池
百会---治疗中气下陷,头痛配头维、神庭、印堂、风池,失眠配四神聪
水沟---急救要穴
印堂---疏风解表配迎香
1.经脉循行(见课件
2.重点穴位
中府
尺泽(与太渊比较
孔最
列缺
太渊
少商
3.特定穴
五输穴: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原穴:太渊
络穴:列缺
郄穴:孔最
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任脉
八会穴:太渊(脉会
募穴:中府(肺
手阳明大肠经
1.经脉循行(见课件
2.重点穴位
商阳
合谷(与复溜/太冲/风池等配穴使用的病症
阳溪
手三里
曲池(三种体位的取穴方法,对于血证的治疗,对于热证的治疗臂臑
3.特定穴五输穴:中冲(井)、劳宫(荥)、大陵(输)、间使(经)、曲泽(合)郄穴:郄门络穴:内关八脉交会穴:内关(阴维脉)心包原穴:大陵手少阳三焦经(耳脉)1.经脉循行2.重点穴关冲中渚阳池(腕管综合征,腱鞘炎)外关(与风池,疏风解表)支沟(落枕,外感导致的便秘:配伍天枢,上巨虚)肩髎(肩三针)翳风(面瘫,呃逆)角孙(痄腮:灯火灸)耳门(与听宫、听会相鉴别)丝竹空(眉棱骨痛)3.特定穴五输穴:关冲(井),液门(荥),中渚(输),支沟(经),天井(合)原穴:阳池络穴:外关八脉交会:外关(阳维脉)郄穴:会宗(与支沟相鉴别)足少阳胆经1.经脉循行2.重点穴瞳子髎(三叉神经痛—眼支)听会(取穴法)率谷(耳鸣,耳聋)完骨(疟疾)阳白头临泣风池(进针方向)肩井(切忌深刺,捣刺)日月(与期门相鉴别)带脉(与章门的距离)
督脉
1.取穴要点
长强---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
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
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
至阳---第7胸椎棘突下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
哑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百会---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水沟---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点
2.主治
膀胱俞
次髎
委中(放血
膏肓(如何体现补益作用
志室
秩边
承山(容易断针、弯针
飞扬(相较于承山不容易出现
昆仑(《大成》“妊妇刺之落胎”
申脉
京骨
至阴(胎位不正
3.特定穴
五输穴:至阴、足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原穴:京骨
络穴:飞扬
郄穴:金门阳跷郄穴:跗阳八脉交会穴:申脉(阳跷)下合穴:委中(膀胱下合穴)、委阳(三焦下合穴)八会穴:膈俞(血会)大杼(骨会)足少阴肾经1.经脉循行注意内行路线2.重点穴涌泉(定位)(奔豚气)(阴虚阳亢者)然谷(阴虚,与涌泉配)太溪(肾虚病症,与三阴交相配合)大钟(痴呆)照海(肾阴虚之失眠,咽喉痛,常与列缺相配合)复溜(与合谷、复溜配穴)(盗汗,热病无汗或汗出不止)阴谷(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大赫肓俞(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3.特定穴五输穴:涌泉(井),然谷(荥),太溪(输),复溜(经),阴谷(合)原穴:太溪络穴:大钟郄穴:水泉(郄穴)、交信(阴蹻郄穴)、筑宾(阴维郄穴)八脉交会穴:照海(通阴蹻)交会穴:肓俞、大赫(足少阴、冲脉交会穴)手厥阴心包经1.经脉循行2.重点穴天池(治瘰疬:臂臑;急性乳腺炎,局部)曲泽(热病,可刺络放血)郄门间使内关(止呕、催吐与膻中配合;呃逆与足三里相配合)大陵(手腕麻痛,十三鬼穴之一)劳宫(清热佳:口疮口臭)中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