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测试技术3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部分课后习题答案(方修睦版)
单次测量均方根误差
1 n 1
n i 1
vi2
1 n 1
n i 1
(xi
x )2
1
29.18 29.242 29.24 29.24 2 29.27 29.24 2
18
5 1 29.25 29.242 29.26 29.24 2
0.0502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x
n
0.0502 0.0067 56
测量结果 x x 3 x 0.403 0.020 即 x 0.383,0.423
(Q2:用不用去除粗大误差)
23、解:间接测量的标准差:
y
n i 1
f xi
2
0.95%
x
x x
100%
0.005 0.520
100%
0.96%
15、解:随机误差在±σ内的概率:
p
i
1
2
e 2 2
d
0.6826
2
随机误差在±2σ内的概率:
p
i 2
2
1
2
e 2 2
5 、解:示值误差 x x A0 x A
示值相对误差
A
x x
100%
示值引用误差
m
xm xm
100%
精度级别 S 100 m (S 0.1、0.2、0.5、1.0、1.5、2.5、5.0)
6、解:示值误差 示值相对误差 示值引用误差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第三次作业
P133:5、6、8、9P147:45、某台空压机的缓冲器,其工作压力范围为1.1~1.6MPa,工艺要求就地观察罐内压力,并要测量结果的误差不得大于工作压力的±5%。
试选择一块合适的压力表。
解:空气压缩机的缓冲器中的压力类型为平缓压力;且只需要就地观察,不需要远传变送,所以选择普通单圈弹簧管压力计(类型);选择1.5级的压力仪表。
注意:我国压力表精度系列:精密表 0.1, 0.16, 0.25, 0.4工业表 1.0, 1.5, 2.56、如某反应器最大压力位 0.8MPa,允许最大绝对误差为 0.01MPa,现用一只测量范围为 0~ 1.6MPa,精度为 1 级的压力表,能否符合精度要求?说明理由?解:解:测量范围为0~1.6 MPa,精度为一级的压力表允许最大绝对误差为(1.6-0)×1%=0.016 MPa,已经超出了工艺上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故不能符合工艺上误差要求。
可采用0.5级精度的仪表。
8、利用带迁移装置的差压变送器测量管道中的压力,差压变送器安装在管道的下方。
正压室直接与管道下方相连,负压室直通大气。
已经h=5m,管道中的最大压力为0.2Mpa,管道中的介质密度为700kg/m3。
求:(1)按国际规格选择差压变送器的量程。
(2)计算差压变送器的迁移量。
解:(1)0.2/A≤3/4,得A≥0.27,根据量程系列选择0.4Mpa(2)P正-P负=(P-P D)+ρgh=P B+ρgh(P为绝对压力,(P-P D)为表压,即测量压力P B)正迁移量为ρgh=34.335kPa注意:(1)我国压力表量程系列:1, 1.6, 2.5, 4.0, 6.0k Pa以及10n倍(2)压力仪表量程选择的依据是Pmax-Pmin,而不是Pmax,因为Pmin不一定为0。
对于差压式变送器的仪表量程选择的依据是△Pmax-△Pmin,而不是△Pmax。
(3)管道压力测量一般为表压,即P测=P B=(P J-P D)9、利用带迁移装置的差压变送器测量锅炉上锅筒中的水位。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习题与解答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2011-2012学年复习题答案(名词解释)1、测量,变差,灵敏限,线性度,极限误差,等精度测量,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的概念1)测量:是借助于特殊工具和方法,通过实验手段将被测量与同种性质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被测量的量值。
2)变差:又称回差,是指仪表在上行程和下行程的测量过程中,同一被测变量所指示的两个结果之间的偏差灵敏限(静态特性):灵敏限是指能引起输出变化的输入量的最小变化值。
灵敏度:表示测量仪器对被测量变化的敏感程度。
也就是测量仪表指示值增量与被测量增量之比。
线性度:表示仪表的输出量随输入量变化的规律。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的最大值/仪表量程)×100%极限误差:极限误差就是在设计允许误差范围内的最边缘误差。
等精度测量:在保持影响测量误差的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相同次数的测量过程。
系统误差:在多次等精度测量同一个恒定值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当条件改变时按某种规律变化的误差。
随机误差:指对同一恒定值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时,其绝对值和符号无规则变化的误差。
粗大误差: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测得值明显地偏离实际值所造成的误差。
(2-25填空、选择)1、系统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分类:恒定系差、变值系差原因:测量仪器设计原理及制作上的缺陷;测量时环境条件产生的误差;采用近似值的测量方法或近似值的计算公式;测量人员估计读数时习惯偏于某一方向等原因引起的误差。
2、测量仪表的具有哪些性能参数?主要包括:测量范围、精度、温度稳定性、静态特性、动态特性等。
3、有人想通过减小仪表盘标尺刻度分格间距的方法来提高仪表的精度等级,这种做法能否达到目的?为什么?答:不对,精度等级是以它的允许误差占表盘刻度值的百分数来划分的,其精度等级数越大允许误差占表盘刻度极限值越大。
仪表盘的量程确定,若减小刻度分格间距·4、T、K、J、E、S、R、B分度号的标准热电偶各是什么金属导线构成的?T铜-铜镍、K-镍铬镍硅、J-铁铜镍、E-镍铬铜镍、S-铂铑10 铂、R-铂铑13 铂铑、B铂铑30 铂铑65、标准热电偶型号如何表示的?Pt100表示什么意思?Cu100表示什么意思?答:生产工艺成熟、成批量生产、性能优良的热电偶。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_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案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_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选用和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关注建筑环境质量,提高建筑环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概述(1)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2)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重要性。
2.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原理(1)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2)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方法。
3. 建筑环境测试设备选用与操作(1)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选用;(2)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操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兴趣;(2)引导学生思考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讲解:(1)讲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2)讲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讲解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选用和操作。
3. 实践操作:(1)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熟悉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选用和操作;(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学生参与度;(2)学生回答问题准确性;(3)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2. 课后作业评价:(1)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2)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材;2. 实验设备:建筑环境测试设备;3. 辅助材料:案例分析资料、实验指导书等。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在实际建筑项目中的应用,分享不同案例的经验和挑战。
2.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实验演示,解释测试过程和数据解读。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考试题3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考试题3
一、判断题
1.温度为130℃的干燥室中相对湿度可采用氯化锂电阻湿度计。
(×)
2.测量长春冬天室外相对湿度可采用阿斯曼湿度计。
(×)
3.一般而言,电子湿度传感器长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不如干湿球湿度计。
(√)
4.光电式露点湿度计可用于面粉车间湿度测量。
(×)
二、选择题
1当大气压力和风速一定时,被测空气的干湿球温度差直接反映了(B ) A.空气湿度的大小 B.湿球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压力和干球温度下水蒸气分压力之差的大小
C.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的大小
D.同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水蒸气压力的大小
2.关于氯化锂电阻式湿度计,下述说法错误的是(B)
A.最高使用温度为55 ℃
B.测量电桥为直流供电
C.也包含干球温度传感器
D.宽量程测湿度需要多个氯化锂传感器组合
3.下列湿度测量仪器不属于吸湿法的是(A)
A. 阿斯曼湿度计
B. 氯化锂湿度计
C. 金属氧化物陶瓷湿度计
D.高分子电容湿度计
4.关于光电式露点湿度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露点温度测量误差在±0.05℃
B.露点测量范围-40℃~100℃
C.最低相对湿度能测到5%
D.采样气体不得含有烟尘、油脂
5.下列哪种湿度测量装置精度最低(C)
A.金属氧化物陶瓷湿度计
B.氯化锂湿度计
C. 金属氧化物膜湿度计
D.高分子电容湿度计
三、简答题
1. 简述露点法测量相对湿度的原理。
2. 简述饱和盐溶液湿度校正装置的工作原理。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_测试技术.
被测量
y f ( x1 , x2 xn )
直接测量值
天平
热量表
3 .组合测量:被测量不能通过直接测量或间接 测量得到,而必须通过直接测量的测得值或 间接测量的测得值建立联立方程组,通过求 解联立方程组的办法才能得到最后结果。
公式: f1 ( y1 , y2 ym , x11 , x21 xn1 ) 0
除了以上分类方法以外,还可分为精密测量与工程测 量、等精度测量与不等精度测量、本地测量与远地测 量等。
按测量数据是否需要实时处理分类:在线测量,离线 测量
4.测量方法的选择原则
①被测量本身的特性; ②被测量的准确度; ③测量环境; ④现有测量设备等。 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测量仪表和正确的 测量方法。
4.测试
是测量和试验的全称。
5.检测
是检验和测量的统称。是检验测试某种物体指定 的技术性能指标(判定是否合格)。
第一节 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
二.测试技术的作用和任务
1.作用 它是决定制造水平的因素之一。(没有测 试,就没有科学 。)
2. 任务(四个方面): 1,对产品的模型试验或现场实测,为产品质量和性能提 供客观的评价; 2,通过对设备或零件的参数实测,升级和改善产品质量; 3,通过测试技术验证新的科学规律; 4,通过自动控制,数据采集,实现对设备的状态监控、 产品质量控制和故障诊断等等。
表达式:
L=X/U
标准量(测量单位)
说明:①标准量应是国际或国家公认的。 ②采用的方法或仪器需经验证。
2.测量方法分类
按测量手段分类: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组合测量法 按测量方式分类:偏差式测量法,零位式测量法,微差式测量法 按测量敏感元件与否与被测介质接触分类:接触式测量法,非接触式 测量法 按被测对象参数变化快慢分类:静态测量,动态测量 按测量系统是否向被测对象施加能量分类:主动式测量法,被动式 测量法 按测量数据是否需要实时处理分类:在线测量,离线测量 按对测量精度的要求分类:精密测量,工程测量 按测量时测量者对测量过程的干预程度分类:自动测量,非自动测 量 按被测量与测量结果获取地点的关系分类:本地(原位)测量,远 地测量(遥地) 按被测量的属性分类:电量测量和非电量测量 按被测量的属性分类:电量测量和非电量测量。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试卷答案
暖通专业2008级《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考核试卷一标准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2分)1.C;2.A;3.C;4.C;5.B;6.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2分)1.量值标准量2.计量3.比较法两点法4.热电偶补偿导线5.平板直接法平板比较法6.按照分量校准按照总量校准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总计20分)1.组合测量:当某项测量结果需用多个未知参数表达时,可通过改变测量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根据测量量与未知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列出方程组求解,进而得到未知量,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组合测量。
2.精确度:仪表指示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3.相对误差:绝对误差所占真值的比例。
通常可分为实际相对误差、示值相对误差和满度相对误差。
4.霍尔效应:将半导体薄片置于磁场中,沿着薄片的某一方向通入恒定电流,在与电流方向相反的方向就会产生电子流动,这些带电粒子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会偏离运动轨迹,这一物理效应就叫做霍尔效应。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总计30分)1.测量仪表的精度和灵敏度分别指什么?二者的区别是什么?答:精度是指测量仪表的读数或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相一致的程度,精度不仅用来评价测量仪器的性能,也是评定测量结果最主要最基本的指标。
灵敏度表示测量仪表对被测量变化的敏感程度,一般定义为测量仪表指示值增量与被测量增量的比值。
区别:精度是表征测量仪表的精密程度的量度,或者是表征测量结果准确度的量度;而灵敏度是表征测量仪表对被测量值变化的敏感程度。
2.简述压差式流量计的基本构成及使用特点,常用的压差式流量计有哪几种?答:基本构成:管道和节流装置;使用特点:连续流体经过节流装置时,将在节流元件处形成局部收缩,然后在管道某处流束再次充满管道,流体速度恢复到节流前的速度,由于流体流经节流元件时会产生旋涡和沿程阻力造成能量损失,因此压力值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压力值,前后形成节流压力损失。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_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案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_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案第一章: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了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如室内空气质量、噪声、振动、温湿度等。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了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的掌握情况。
进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室内空气质量测试2.1 教学目标了解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步骤。
了解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标准和评价方法。
2.2 教学内容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采样、分析、数据处理等。
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步骤,如空气流量计、粒子计数器等。
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标准和评价方法,如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步骤。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了解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标准和评价方法。
2.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进行实验操作评估,检查学生对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步骤的掌握情况。
布置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标准和评价方法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噪声测试3.1 教学目标了解噪声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住宅、商业大楼,还是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建筑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因此,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应用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人们对于室内环境质量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发展迅速。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室内环境的改善与控制。
在过去,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建筑本身的外观和功能,而对于室内空气质量、温湿度等因素则缺乏足够的重视。
然而,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应运而生。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包括对建筑物内部环境各种因素进行测试和评估。
首先,空气质量是建筑环境测试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检测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细颗粒物含量等,可以评估空气的质量是否达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例如,在办公楼中,通过定期测试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系物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保障员工的健康。
其次,温湿度控制也是建筑环境测试的重要内容。
在居住环境中,温湿度的适宜程度直接影响人们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室内温湿度参数,并结合人体舒适度标准,评估是否存在温湿度异常现象,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措施。
例如,在炎热的夏季,通过测试室内温度和湿度,可以确定是否需要增加空调、加湿器等设备,以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
另外,光照度测试也是建筑环境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适宜的光照度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而过强或过弱的光线则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测试室内光照度,可以评估是否需要增加或调整灯具配置,以提供合理的照明环境。
例如,在学校教室中,适宜的光照度可以促进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而过弱的光线则可能导致学生视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
此外,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还可应用于建筑声学环境的评估。
噪音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建筑物周围的噪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科与技术基础教育课程部分中的一门选修课程。
课程在介绍测量基本知识,测量误差的分析与处理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中涉及的温度、湿度、压力、流速、流量、液位,气体成分等参数的基本测量方法、测试仪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建筑环境测试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测试仪表的原理、结构。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1、测量的基本知识了解测量及测量仪表的基本知识,误差的分类、来源。
掌握测量系统的组成;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及仪表的精度等基本技术指标的概念。
2、温度测量了解温标的基本概念;热电偶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及安装;了解热电偶、热电阻测温误差分析。
掌握热电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测温定律、冷端温度补偿方法3、湿度测量了解湿度的基本概念;了解露点法、吸湿法的测量原理。
掌握干湿球湿度计、氯化锂电阻湿度计、电容式湿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仪表结构4、压力测量了解压力的基本概念;液柱式压力计的组成;认识活塞式压力计;掌握弹性式压力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掌握常用的电气式压力仪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5、流量测量了解流量的基本概念,了解涡街流量计、涡轮流量计、容积式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的原理及应用;了解标准节流装置。
掌握差压式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掌握转子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及仪表应用。
6、液位测量了解液位参数的测量;了解电接点式液位计的原理。
掌握静压式和浮力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基本要求。
7、成分分析测量了解各种成分分析仪表。
掌握CO测试仪、CO2测试仪、SO2测试仪等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四、学时分配建议序号教学内容学时备注1 测量的基本知识 22 温度测量及仪表 53 压力测量仪表 44 流量测量及仪表 45 湿度测量及仪表 36 液位测量 37 其他测量仪表 3合计24五、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复习要点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复习要点1.测试目的和方法-建筑环境测试的目的是评估和检测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环境的各种参数和指标,以保证建筑物安全、舒适和环境友好。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实地测试、实验室测试和数值模拟等。
2.室内环境测试-室内环境测试包括空气质量测试、照明测试、噪音测试和振动测试等。
-空气质量测试主要包括室内空气中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有害气体浓度等指标的测试。
-照明测试主要包括室内照度、光色、色温、反射率和照明均匀度等指标的测试。
-噪音测试主要包括室内的环境噪声水平和声学隔声性能的测试。
-振动测试主要用于评估室内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3.室外环境测试-室外环境测试主要包括建筑物周围的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和水环境等方面的测试。
-大气环境测试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浓度、大气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指标的测试。
-土壤环境测试主要包括土壤污染物浓度、土壤水分、土壤酸碱度和土壤温度等指标的测试。
-水环境测试主要包括水质、水温、水流速和水位等指标的测试。
4.技术工具和设备-建筑环境测试主要依赖于各种仪器和设备,如空气质量测试仪、照度计、噪音测量仪和振动测量仪等。
-这些仪器和设备必须具备高精度、可靠性和易操作性的特点,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完成测试后,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测试结果和评估建议。
-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筛选、数据修正、数据统计和数据报告等环节。
- 常用的数据处理工具包括Excel、SPSS和Matlab等。
6.相关法规和标准-在建筑环境测试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测试和评估。
-国内常用的法规和标准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和《建筑物能耗标准》等。
7.建筑环境改善与控制-根据测试结果,可以提出建筑环境改善和控制的建议和措施。
-改善和控制的措施包括增加通风量、改善照明照度、降低噪音和振动水平等。
总之,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建筑环境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掌握这门课程的复习要点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熟练运用建筑环境测试技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舒适和环境友好的基础。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2、转换和处理部分 根据感受部分和显示部分的需要,将感受元件 输出的信号转换成显示部分易于接收的信号。 对不同的测量系统,转换和处理一般有两种形 式: (1)非电量的转换:弹簧管压力计的测量。 (2)电量的转换与处理:热电阻配动圈仪表测 量温度。
计算机测量系统框图
如电阻器电阻温度系数的测量,已知电阻器阻 值Rt与温度t满足关系
Rt R20 (t 20) (t 20)2
可通过联立方程组求解温度系数。
2、按测量方式分类
1)偏差式测量法
在测量过程中,用仪器仪表指针的位移(偏差) 表示被测量大小的方法,称为偏差式测量法。由于 是从仪表刻度上直接读取被测量,包括大小和单位, 因此这种方法也叫直读法。
实验研究历来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也 是一种最基本的研究手段,即使在计算机仿真计 算盛行的今天仍不失其重要性。实验研究必然离 不开对被研究对象特性参数的测量。
在科学技术领域,许多新的发现和发明往往是 以测量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在生产活动中,新的 工艺和设备的产生也依赖于测量技术的发展水平; 可靠的测量技术对于生产过程自动化、设备的安 全及经济运行都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一般来说,为了测量某一被测量的值,根据 测量的精度要求,将若干测量设备(包括测量仪 表、装置、元件及辅助设备等)按照一定的方式 连接起来,这种连接组合即构成了一种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都是为一定的测量目的与要求而设 计的。因此,测量的目的与要求不同,所使用的 仪表也会有悬殊的差别。
就测量过程中测量系统各部分不同的作用看, 一般测量系统都可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二节 测量仪表
一、测量仪表的类型 二、测量仪表的组成 三、测量仪表的主要性能指标
第二节 测量仪表
一、测量仪表的类型 1、模拟式测量仪表 对连续变化的被测物理量(模拟量)直接进行 连续测量、显示或记录的仪表。 2、数字式仪表 将被测的模拟量首先转化成数字量再对数字量 进行测量的仪表。
建筑物理环境测试技术规程
建筑物理环境测试技术规程一、前言建筑物理环境测试是对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噪声等参数进行测试,以保证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介绍建筑物理环境测试的具体技术规程,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更好地进行测试。
二、测试设备1.温湿度计温湿度计是测量建筑物内部温度和湿度的主要设备,一般采用数字式温湿度计,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2.空气质量检测仪空气质量检测仪可以测量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包括PM2.5、CO2、TVOC等指标。
选择空气质量检测仪时应注意其灵敏度、准确度和测量范围等因素。
3.噪声测量仪噪声测量仪可以测量建筑物内部的噪声水平,一般选择A级声级计,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三、测试方法1.温湿度测试温湿度测试应在建筑物内部不同位置进行,包括室内和室外两个位置。
测试时应将温湿度计放置在室内或室外不同高度和不同位置,记录每个位置的温湿度值。
测试时间应为连续24小时,并记录每小时的温湿度值。
2.空气质量测试空气质量测试应在建筑物内部不同位置进行,包括室内和室外两个位置。
测试时应将空气质量检测仪放置在室内或室外不同高度和不同位置,记录每个位置的空气质量指标。
测试时间应为连续24小时,并记录每小时的空气质量指标。
3.噪声测试噪声测试应在建筑物内部不同位置进行,包括室内和室外两个位置。
测试时应将噪声测量仪放置在室内或室外不同高度和不同位置,记录每个位置的噪声水平。
测试时间应为连续24小时,并记录每小时的噪声水平。
四、测试结果的分析和评价1.温湿度测试结果的分析和评价根据温湿度测试结果,应比较不同位置和不同时间的温湿度值,评估建筑物内部的温湿度分布情况。
若温湿度值超出标准范围,应对建筑物进行调整和改善。
2.空气质量测试结果的分析和评价根据空气质量测试结果,应比较不同位置和不同时间的空气质量指标,评估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分布情况。
若空气质量指标超出标准范围,应对建筑物进行调整和改善。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第三版课后【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第三版课后【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建筑高能耗的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节能型建筑势在必行。
本文根据多年施工经验并结合工程实际,对建筑施工节能技术中的屋面工程和外墙保温工程两方面采用的工艺及其材料优点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述了施工方法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工程概况住宅楼建筑面积:18026.4㎡其中地下面积720.8㎡。
建筑层数:地上23层,地下一层。
建筑高度:73.1m。
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
工程屋面设有不上人屋面,屋面保温层均为100厚聚苯板保温层,其上部有最薄处20厚1∶8水泥膨胀珍珠岩按2%找坡层;外墙保温层采用EPS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2材料选用及其优点和施工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2.1屋面工程2.1.1保温层材料的选用聚苯保温板是以聚苯乙烯树脂辅以聚合物在加热混合的同时注入催化剂,而后挤塑押出连续性闭孔发泡的硬质新型环保节能型泡沫塑料板,其内部为独立的密闭式气泡结构,是一种具有高抗压、吸水率低、防潮、不透气、质轻、耐腐蚀、抗老化、导热系数低等优异性能的保温材料,是目前建筑业常用、优质的隔热、保温材料。
本工程屋面保温层采用100厚聚苯板,在结构板上平铺100mm厚密度为20kg/m3的阻燃型聚苯板,并根据块材单块体积计算其重量,检查容重是否超标。
聚苯板平铺时采用平口接缝,不留缝隙,无需粘结材料。
2.1.2屋面工程工艺流程基层清理→满铺100厚聚苯板保温层→最薄处20厚1∶8水泥膨胀珍珠岩按2%找坡→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3mm+3mm厚SBS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涂料保护层以下重点介绍个别工艺要点:1)保温层施工①基层应平整、干净、干燥。
②挤塑板采用干铺方式并不应破碎、缺棱角,铺设时遇有缺棱掉角、破碎不齐的,应锯平拼接使用。
③板与板间之间要错缝、挤紧,不得有缝隙;若因挤塑板裁剪不方正或不直而形成缝隙,应用挤塑板条塞入并打磨平。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3 温度测量2017讲解
? 国际温标
? ITS-27,第七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 ? ITS-48 ? IPTS-68 ? ITS-90
1)固定点 2)标准仪器
?0.65~5.2K,3He和4He蒸气压温度计 ?3.0~24.6K,3He或4He气体温度计 ?13.8K~962℃,铂电阻温度计 ?~962℃以上,光学或光电高温计
优点: 结构简单、可靠,测温精度较高。
缺点: 由于测温元件与被测对象必须经过充分的 热交换且达到平衡后才能测量,这样 容易破坏被 测对象的温度场, 同时带来测温过程的延迟现象, 不适于测量热容量小的对象、极高温的对象、处 于运动中的对象。 不适于直接对 腐蚀性介质测量。
二、非接触法
? 利用物体的热辐射能随温度变化的原理测 定物体温度, 这种测温方式称为非接触法 。
一、 接触法
? 当两个物体接触后,经过足够长的时间达 到热平衡后,则它们的温度必然相等。如果 其中之一为温度计,就可以用它对另一个物 体实现温度测量, 这种测温方式称为接触法 。
? 特点:温度计要与被测物体有良好地热接 触,使两者达到热平衡。
接触式: 测温元件与被测对象接触,依靠传热和 对流进行热交换。
? 工作介质是气体、液体或蒸气 ? 简单可靠、抗振性能好,具有良好的防爆性 ? 动态性能差,示值的滞后较大,不能测量迅速变化的温度
3.2.3 固体膨胀式温度计
双金属片式
3.3 热电偶测温
3.3.1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热电极A
T
工作端 热端
热电极B
T0 参考端 冷端
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相接的两个接点温度不同时, 回路中会产生电势,这种现象叫做 热电效应。由此效应所 产生的电势,通常称为热电势。
热力学中卡诺定理指出:一个理想的卡诺机,当它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第三版答案第四章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第三版答案第四章
1、从建筑施工的角度,根据土的(A),可将土分为八类。
A、颗粒级配。
B、沉积年代。
C、坚硬程度。
D、承载能力。
2、土的类别越大,越难开挖,其可松性(C)。
A、越小。
B、无变化。
C、变大。
D、趋于零。
3、某沟槽的宽度为4.0m,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宜采用(A)布置形式。
A、单排井点。
B、U型井点。
C、双排井点。
D、环形井点。
4、土方边坡的边坡系数是以(B)之比表示。
A、土方开挖深度与底宽。
B、土方每层开挖深度与底宽。
C、底宽与土方每层开挖深度。
D、土方每层开挖深度与土方总开挖深度。
5、反铲挖土机的工作特点是(D)。
A、后退向下,自重切土。
B、前进向上,强制切土。
C、后退向下,强制切土。
D、直上直下,自重切土。
建筑环境测试 技术 答案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答案思考练习题1、按照测量手段进行分类,测量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1)直接测量2)间接测量3)组合测量2、按照测量方式进行分类,测量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 1)偏差式测量2)零位式测量3)微差式测量 3、测量系统由哪几个环节组成?测量系统由被测对象和测量设备组成,测量设备一般由传感器、变换器、显示装置、传输通道组成。
4、当测量次数N→∞时,测量值的数学期望为什么等于被测量的真值? 当测量次数n??时,样本平均值的极限定义为测得值的数学期望。
Ex?limn???1??nn?i?1?xi? ?nnnin??i?xi?A ???i?i?1?xi?1n?nA ???i?i?1n?xi?1i?nA根据随机误差的抵偿特性,n1n当 n??时,??i?0 ,即?xi?nA?A?i?1i?1?xi?1i?Ex所以当测量次数 n??时,样本平均值的极限定义为测得值的数学期望。
5、间接测量的误差分配通常采取什么原则? ①等作用原则,②调整原则。
6、温标的三要素是什么?温度计、固定点和内插方程。
7、热电偶的冷端温度为什么需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根据热电偶的测温原理,从 EAB(T,T0)?f(T)?f(T0) 的关系式可以看出,热电偶回路所产生的电势,只有在固定冷端温度T0时,其输出电势才是热端温度T的单值函数。
在热电偶的分度表或分度检定时,冷端温度都保持在0℃;在使用时,往往由于现场条件等原因,冷端温度不能维持在0℃,使热电偶输出的电势值产生误差,因此需要对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进行处理。
8、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的温度电阻特性一致吗? 金属导体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正值;半导体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负值,但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呈非线性9、对于露点法,为什么测量干球温度和露点温度可以得到被测空气的相对湿度???PlPb?100% Pl―空气在露点温度Pb―空气在干球温度Tl时的饱和水蒸气压力;T 时的饱和水蒸气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热阻:系统传热介质的传热能力。介质的热阻越大, 传热能力越差,系统的热惯量也越大
4. 零点校准与保持:温度值是相对零点而言的。故零 点必须准确且要保持。
由于温度系统的特殊问题对传感器有特殊要求
❖ 传感器的外壳和内部材料具有一定 的热容和热阻
4.华氏温标 目前用的已较少,它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融点 为32华氏度,水的沸点为212华氏度,中间等分为 180份,每一等分称为华氏一度,符号用℉,它和 摄氏温度的关系如下: m=1.8n+32 ℉ n=5/9(m-32) ℃
❖ 温度系统的特殊问题
1. 起始状态:温度传感器总是处在一定的环境状态中, 因此非工作状态下,温度传感器所处的环境温度就 是温度测量系统的初始状态,环境温度总是变化的, 故系统的初始状态总是变化的。
度
特征
传感器名称
测定精度 ±0.1~ ±0.1℃
铂测温电阻器、气体 温度计、玻璃制温度 计、光学温度计等
测定精度 热敏电阻、测温电阻
±0.5~
器、热敏电阻、压力
±5℃
式温度计、玻璃制温
相对值
度计、辐射传感器、
±1~ ±5℃ 晶体管、双金属温度
计
❖ 接触方式分类:
接触式:传感器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
非接触式:传感器与被测物体不接触,而是利 用被测物体的热辐射或对流来测量温度遥感技 术:从远离被测物的地方对被测物体及其状态 进行非接触性探测的一门技术。
➢ 传感器具有一定的热惯量 ➢ 传感器与被测量达到热平衡需要一定的时
间
❖ 传感器热惯量过大的危害
➢ 不能迅速反映被测温度的变化 ➢ 传感器吸热和放热会干扰被测系统的温度
❖ 温度传感器的热惯量要尽可能的小
① 体积要小,材料比热容要小; ② 使用导热良好的封装材料(热阻小)
温度传感器分类(1)
分类
特征
常用温度传感器
1. 金属热电阻:利用金属材料对温度敏感的特性做成传感器、 线性度好、性能稳定、可测温度范围宽
2. 半导体热敏电阻:非线性,有正温度系数和负温度系数 3. 热电偶是一种常见的温度传感检测传感器,用于感测温度,
工作原理是温度变化其两端电位大小不同 4. 集成温度传感器:将温敏元件及其外围电路集成在同一芯
注意:摄氏温度的分度值与开氏温度分度值相同,即温 度间隔1K=17℃。T0是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融化温 度, T0=273.15K。水的三相点比冰点高出0.01K
3.摄氏温标 工程上最通用的温度标尺。摄氏温标是在标准大气 压(即101325Pa)下将水的冰点与沸点中间划分 一百等分,每一等分称为摄氏一度(摄氏度,℃), 一般用小写字母t表示。 与热力学温标单位开尔文并用。 摄氏温标与国际实用温标温度之间的关系: t=T-273.15℃ T=t+273.15k
传感器名称
测 超高温用传感器 1500℃以上
高温用传感器 温
中温用传感器
1000~ 1500℃ 0~ 500℃
光学高温计、 辐射传感器
光学高温计、 辐射传感器、 热电偶
范 低温用传感器 -250 ~ 0℃ 围 极低温用传感器 -270 ~ -250 ℃
晶体管、热敏 电阻、压力式 玻璃温度计
BaSrTiO3陶瓷
2.国际实用温标 国际实用温标International Practical Temperature Scale of1968(简称IPTS-68),又称 国际温标。 国际温标IPTS-90同时定义国际开尔文温度(符号为 T90)和国际摄氏温度(符号为t90)。1K定义为水 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水的三相点是指纯水 在固态、液态及气态三相平衡时的温度,热力学温 标规定三相点温度为273.16K,这是建立温标的唯 一基准点。
❖ 生活中常见的温度测量;
➢ 测量室温; ➢ 测量体温; ➢ 测量水温等
❖ 工业系统中常见的温度测量;
➢ 炼钢炉的温度; ➢ 木材烘干等;
温度的基本概念
热平衡:温度是描述热平衡系统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分子物理学:温度反映了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
度 能量:温度是描述系统不同自由度间能量分配状况的物理量。 表示温度大小的尺度是温度的标尺,简称温标。
开始使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 人类社会中,工业、农业、商业、科研、国防、医学及环
保等部门都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工业生产自动化流程,温度测量点要占全部测量点的一半
左右
因此,人类离不开温度,当然也离不开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是实现温度检测和控制的重要器件。在种类繁 多的传感器中,温度传感器是应用最广泛、发展最快的传 感器之一。
温度传感器分类(2)
分类 测 线性型
温
指数型函数 特
开关型特性 性
特征
传感器名称Βιβλιοθήκη 测温范围宽、输 测温电阻器、晶
出小
体管、热电偶压
力式温度计、玻
璃制温度计等
测温范围窄、输 热敏电阻 出大
特定温度、输出 感温铁氧体、双
大
金属温度计
温度传感器分类(2)
分类 测 温度标准用
定 绝对值测定用
精 管理温度测定 用
第3章 温度测量
❖ 授课课时:2学时 ❖ 主要内容:膨胀式温度计、热电偶测温
第3章:温度测量
3.1 温度测量概述 3.2 膨胀式温度计 3.3 热电偶测温
3.1 温度测量概述
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状态的物理参数
温度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物理量 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为检测温度进行了各种努力,并
热力学温标 国际实用温标 摄氏温标 华氏温标
1.热力学温标 19世纪开尔文总结出温度仅与热量有关,而与物质
无关的热力学温标,称开尔文温标,用符号K表示。它 是国际基本单位之一。
根据热力学中的卡诺定理,如果在温度T1的热源与 温度为T2的冷源之间实现了卡诺循环,则存在以下关 系式
如果在式中规定一个条件,就可以通过卡诺循环中的 传热量来完全的确定温标。1954年,国际计量会议选 定水的三相点为273.16,并以它的1/273.16定为一 度,这样热力学温标就完全确定了,即 T=273.16(Q1/Q2)。
片上,构成集测量、放大、电源供电电路于一体的高性能 传感器。
热电偶与热电阻的区别在于:
第一,信号的性质,热电阻本身是电阻,温度的变化, 使电阻产生正的或者负的阻值变化;热电偶是产生感 应电压的变化,它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