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香港 感受香港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香港感受香港教育
作者:邓华香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5年第12期
很荣幸有机会赴香港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通过与香港小学校长、主任、科组成员分别进行座谈交流——学习他们的学校管理经验,了解他们的办学特色;到校园走走看看——感受他们校园环境的洁净与幽雅,文化氛围的浓厚;到课堂中听课——领略到香港教师的教学风采,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成果……一周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是,我们抓住每一次学习机会,比较全面地了解了香港教育改革的概况。现将香港教育与内地教育作一些对比,希望读者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一、对香港教育的认识
(一)校园环境——精心布置
香港城区小学普遍占地很小,可谓是精品型学校,但布局极合理,校园洁净、幽雅,学校的宣传橱窗、黑板报、走廊、教室挂的语录异常醒目,催人深思。这充分体现学校对学生心灵的关注、人格的塑造、高尚品德的培养。校园面积虽小,但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充满文明、活泼、艺术、智慧的校园环境构确成了一个美的育人情景,体现校园是育苗之土、育人之地。
(二)教育特点——多元化、个性化
香港教育比内地教育相对较自由一些,表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各学校及教师有权选择教材;在课堂教学上,教师敢于表现,敢于创新,呈现出宽松、民主、求新、求活的个性化的课堂氛围;在学校文化、办学思想上、体现多元化、个性化特点;在教学研究上,由于教师没有职称,教师之间关系比较平和,不会为此而竞争,教学基本属于“单干”。过去教师间互不观课,不够重视教育科研。近几年,香港教育统筹局也推广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广观课文化,教师们才开始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切磋教艺,在教育科研方面积极投入,追求教育理想。
在香港,家长到学校做义工,又是香港教育的又一亮点。各学校成立有家长委员会,设置办公室。家长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到校做义工,开展亲子活动、家长专题讲座、家长联谊活动等,实现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格局,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
(三)教育改革——乐、善、勇、敢
21世纪香港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敢于创新的一代新人(乐、善、勇、敢)”。也就是说:要让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都全面地、具有个性地发展。学校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智能发展、体艺发展、全人发展,让学生成为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掌握生存本领,具备综合能力。愿意为社会作贡献的良好公民。
二、从香港教育引发的思考
(一)香港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人人发展的教育观
香港学生要考试,但不过分追求分数及名次,避免了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较大的空间。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在香港教育中能很好地应用。对学生的评价,更多地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表现和学生能力培养与锻炼,让每个学生都有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香港教师1周平均32节课。每天6—7节课,还不包括班主任工作、学校活动
在香港,上课时间办公室几乎没有人。教师虽兼课多,但是,他们因为职业稳定、收入高。大多数心态很好。教师每天要完成6至7节课的授课任务,他们的自学活动、教学交流、外出学习等难有保证。学校应给教师用于学习、思考、研究、交流、提高的时间、空间。学校应倡导学习、研究、交流风尚,促进老师专业发展,打造一批名师,实现成功教育的愿景。
(三)香港学生的文明礼貌、活泼自信的精神面貌,是值得推崇、学习的
为什么香港学生特别讲礼貌、讲诚信、有爱心?这也许与香港的训导活动、公民教育、生命教育,举办的福音周、感恩会、圣诞崇拜等活动有关。我们也花不少的力气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但不能取得良好成效。学生表现反复,难以持之以恒养成好的习惯。这是不是跟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四)香港十分重视学生法制和民主意识的培养。使他们长大后能很快地适应社会。成为一个有公民意识、爱国意识、民主和法治意识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