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精选10篇)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精选10篇)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力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2、归纳光合作用反应式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独立探究中培养创新意识2、认同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重要意义,形成爱护植被意识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概念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完成探究活动准备教师演示实验器材、探究活动器材课时安排二课时过程一课时导言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每天都消耗了空气中大量的氧,空气的氧的含量及所占的比例不足21%。

但我们为什么没有感到缺氧呢?生物圈的空气中氧如此之少,而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每天都消耗了空气中大量的氧。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氧。

二、分析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探讨问题:1.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实验【活动目标】检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材料器具】金鱼藻、玻璃水槽、玻璃棒、剪刀、短管漏斗、试管、卫生香牙签、火柴、小木块、碳酸氢钠、清水。

【方法步骤】1、取一个玻璃水槽或20cm直径的标本瓶,注满清水,每100mL水加入0.1g碳酸氢钠,用玻璃棒搅拌,以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将采集的金鱼藻在水中剪取若干带顶端的嫩枝,放置在水槽内,并使切口的一端向上,然后用短管漏斗将其倒扣在水槽里,在漏斗下面垫上两个小木条,使漏斗与水槽底部分开。

3.取一支盛满清水的试管,用拇指堵住管口,倒转移入玻璃水槽的水中,套在漏斗短管上,试管内要充满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设计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并能用公式表示光合作用。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3.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不断探究新知识的精神及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自觉爱护植物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实质。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设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

学习过程设问导读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2、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_,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光能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叶绿体(储存着能量)4、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_,应该合理密植。

巩固练习1、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D)A、只在白天B、黑夜无光时C、只在黑夜D、有阳光时2、下列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D)A、氧气和有机物B、二氧化碳和氧气C、水和氧气D、水和二氧化碳3、下列活动中收到的气体能使快熄灭的卫生香复燃的是(D)A、汽车排放的尾气B、人类呼出的气体C、焚烧垃圾后的气体D、阳光下金鱼藻产生的气泡4、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的探究中,设置两盆植物是为了(A)A、设置对照B、减少乙盆的水分C、减少乙盆吸收的二氧化碳D、减少乙盆吸收的光能5、光合作用包括两方面的变化是(C)A、氧和二氧化碳的变化B、无机物的变化和有机物的变化C、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D、白天的变化和夜晚的变化6、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C)A、二氧化碳B、水C、高温D、光7、要保证城市居民每天都能得到新鲜氧气,可以采取的措施是(D)A、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B、扩大居住面积C、美化环境D、多植草坪多种树8、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的措施中,下列哪项与该原理有关(D)A、施以农家肥料B、及时松土C、适时播种D、合理密植教学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概念;2.掌握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3.能够简单描述光合作用的过程;4.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条件二、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2.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3.观察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条件。

三、教学难点1.如何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条件;2.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方法1.讲授2.实验教学3.课堂讨论五、教学流程5.1. 热身活动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

问题如下:光合作用是什么?对环境有什么影响?5.2.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

5.3. 实验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条件。

具体步骤如下:1.实验材料:水蕨、盆、酸水玻璃片、草莓苗。

2.实验步骤:1.准备草莓苗和水蕨,将它们分别浸在盆里。

2.在草莓苗和水蕨的顶端用修长的酸水玻璃片夹住一片叶片,让叶片的中间部位直接暴露在外面,使阳光能够射入叶片中,将其放在太阳下。

3.过一段时间,观察叶片和水蕨对氧气的释放情况。

5.4. 知识深化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上面的实验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5.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六、课后作业综合课上所学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是光合作用?能否简单描述光合作用的过程?2.光合作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3.你认为实验有什么不足之处?如何进一步完善实验条件?七、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掌握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能够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条件。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完善实验方案,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1课时)1.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并进一步培养创新意识。

2.说明绿色植物能够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探究活动的材料用具;《金鱼藻在光下释放氧气》实验视频,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蜡烛燃烧、羊吃草的图片,并提出疑问:空气中氧气所占的比例仅为21%左右,而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都会消耗大量氧气。

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缺氧呢?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思考,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新知探究一、光合作用利用水和二氧化碳作为原料【过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那么制造有机物的原料是什么呢?【教师活动】展示教材第121页“想一想,议一议”的海尔蒙特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1.海尔蒙特是如何解释柳树增重的呢?2.他忽略了什么因素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了解海尔蒙特实验的过程及现象后,思考并回答问题:1.海尔蒙特认为因为柳树除吸收了土壤中少量无机盐外,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

2.他忽略了空气的作用。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展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提出问题:1.在密闭装置中,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小白鼠为什么会死掉?2.为什么放入植物后,蜡烛可以继续燃烧,小鼠可以存活呢?3.如果你是普利斯特利的话,观察实验现象后,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了解普利斯特利实验的过程及现象后,思考并回答问题:1.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使空气变污浊。

2.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理解其在我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2.掌握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并能解释其中的物质变化。
3.理解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4.了解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如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5.结合所学知识,参加一次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植物园、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并撰写活动心得,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注重查阅资料、实地观察和思考。
2.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三前。
3.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评价,并在课堂上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表扬。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片绿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片绿叶有什么神奇之处吗?它在阳光下能制造出我们所需的食物和氧气。”由此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思考。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细胞、生态系统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利用多媒体播放光合作用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点评,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影响因素和应用等方面。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仍存在的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3.强调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设想
针对上述重难点,我提出以下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和实验相结合,突破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难题。

六年级生物下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生物下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教学设计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优秀作业,指导学生改进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经验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光合作用的认识和感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
1.选择题:设计关于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应用的选择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2.填空题:设计填空题,让学生运用生物学术语描述光合作用的相关概念。
3.简答题:要求学生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并解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4.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观察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氧气的释放,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以下反思: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感受光合作用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4.强调光合作用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光合作用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
(1)根据课堂所学,完成教材课后习题,加深对光合作用概念、过程的理解。
(3)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分享,观察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表现。
4.教学资源:
(1)充分利用教材、实验手册等纸质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2)整合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等,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3)利用学校实验室、植物园等实地资源,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实质和过程。

2.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实质。

难点: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观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2)提问: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如何利用光能的?(3)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

2.理论讲解(1)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讲解光合作用的实质:能量转化,即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暗反应。

3.实验观察(1)实验一:观察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①准备材料:绿色叶片、清水、二氧化碳溶液、小烧杯。

②操作步骤:将绿色叶片放入小烧杯中,加入清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置于阳光下照射。

③观察现象:叶片逐渐变为绿色,说明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

(2)实验二:观察光合作用释放氧气①准备材料:绿色叶片、清水、澄清石灰水、小烧杯。

②操作步骤:将绿色叶片放入小烧杯中,加入清水,置于阳光下照射。

在叶片附近放入澄清石灰水。

③观察现象: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说明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气。

4.分析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结论。

(2)讨论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意义。

(2)强调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

(3)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课后作业1.简述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和过程。

2.分析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意义。

3.查阅资料,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和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幻灯片,准备卫生香、火柴或打火机,准备一套金鱼藻释放氧气的实验装置提前一天放在大纸盒里,根据学生设计准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实验器材。
学生:提前一天早晨在教室窗台上放上金鱼藻释放氧气的实验装置,并拍下整个过程的照片(包括原始装置、金鱼藻在光下产生气泡、试管收集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气体)。
教师:这个实验如果在黑暗中进行,则看不出这一现象,说明金鱼藻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氧气。氧气在什么过程中产生的?
教师:可见,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我们这样把试管中的水排掉,收集气体的方法叫排水集气法,通常用来收集不容易溶于水的气体。
部分学生介绍金鱼藻释放氧气的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观察卫生香的燃烧情况,用语言描述实验结果。
教师:同学们认为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了水和二氧化碳,那你能结合课本给的提示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教师指导:要求学生回忆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思考自己实验设计中的问题所在。
讨论交流探究活动
组织、引导
复习已有知识,结合新知识,得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继续科学史的旅程,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原料,设计并完成实验。
教师:通过第四章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本节课通过实验,我们分析了光合作用还释放了氧气。那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是否只有产出,没有原料供应呢?我们继续我们的科学之旅。
教师以课本资料创设情境: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一颗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海尔蒙特认为这是因为柳树除吸收了土壤中少量无机盐外,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你认为合成有机物除了需要水以外还需要什么物质?

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氧气的释放;-熟悉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意义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运用课本、图片、实物等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和讨论找到答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具与材料:-课本、图片、实物等教具;-非生活区植物叶片、盖口酒瓶、水、融滴架、白砂糖;-放大镜、活性炭。

2.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师生共同观察课室里的植物,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它们从哪里得到养分?2.提出问题(5分钟):-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植物是如何利用二氧化碳和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它们产生什么物质?3.理论讲解(1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简单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氧气的释放。

4.实验操作(25分钟):-将非生活区植物叶片剪下,放入盖口酒瓶中;-加入水和少量白砂糖,以提供养分;-将融滴架固定在盖口瓶上,并放入水中,水稍高于瓶口,以保证瓶内空气的湿度;-用活性炭屏障将瓶口封闭;-放置于光照较强的地方,观察瓶内水汽的凝结现象。

5.实验总结(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问题: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植物吸收了什么物质?它们产生了什么物质?6.拓展(15分钟):-展示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意义和作用,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及收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光合作用,会对地球上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7.课堂练习(10分钟):-对学生进行简单的选择题和解答题,以检测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掌握程度。

8.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进行总结;-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展进行反思。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阐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还是氧的制造者。

2.说明光合作用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2.通过技能训练提高分析数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阐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还是氧的制造者,体会科学探究的思维和严谨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并释放氧气。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采用谈话导入的方式,教师提出问题:“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都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但是,我们并没有感到缺氧,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氧气。

接着带学生思考,二氧化碳是否真的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以及如何用实验来验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二)新课教学1、分析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

思考:是什么物质使柳树增重了呢?生:水。

师:有没有忽略其他因素呢?(回顾“植物通过叶片上的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这一知识点。

)(过渡)空气中有合成有机物的原料吗?2、分析普利斯特利的经典实验。

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实验,讨论解决问题:(1)实验现象是什么?(左侧的图中,玻璃罩内没有绿植,蜡烛熄灭、小白鼠死掉。

右侧的图中,玻璃罩中有绿植,蜡烛长时间燃烧、小白鼠长时间存活。

)(2)左侧的图中,蜡烛熄灭和小白鼠死掉的原因是?(缺氧)(3)右侧的图中,点燃的蜡烛或小白鼠与绿色植物分别从对方那里得到了什么?(蜡烛或小白鼠得到了氧气,绿色植物得到了二氧化碳。

)总结:①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了二氧化碳,产生了氧气。

②除水以外,二氧化碳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多媒体展示演示实验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组织学生观察这两个装置,并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两个装置有什么不同?(乙装置中含有氢氧化钠溶液。

) (2)甲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精品教案精选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精品教案精选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5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具体内容为第3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将解光合作用基本概念、过程及意义,掌握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吸收和氧气释放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解光合作用概念、过程及意义;2. 掌握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吸收和氧气释放过程;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相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概念、过程及意义,二氧化碳吸收和氧气释放过程;2.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光合作用模型;2.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光合作用在生活中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过程;(2)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暗反应;(3)光合作用意义: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为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课本例题,讲解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吸收和氧气释放,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概念、过程、意义;2. 二氧化碳吸收和氧气释放过程;3. 光合作用在生活中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合作用概念、过程及意义;(2)解释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吸收和氧气释放过程;(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生活中应用。

2. 答案:(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过程。

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

意义: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为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2)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在光反应中被固定,三碳化合物;在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被还原,释放出氧气。

《带三单元 第五章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带三单元 第五章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的观点和意义。

2. 掌握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开释氧气的过程。

3. 能够应用光合作用知识诠释自然界中的相关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2.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如何被吸收,氧气如何被开释,以及这一过程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实验器械,如显微镜、塑料袋、植物叶片等,用于演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2. 准备PPT课件,用于展示光合作用的观点、过程和意义。

3. 邀请一位学生帮忙教师进行实验演示。

4. 提前安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参与教室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光合作用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意义,引发学生对这一重要生物过程的兴趣。

(2)通过展示图片或动画,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过程需要哪些物质和条件。

2. 实验探究(1)教师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械和材料,如植物、通明塑料袋、放大镜等,指挥学生一起进行实验,观察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变化。

(2)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了哪些物质?开释了哪些物质?这个过程需要哪些条件?(3)实验结束后,教师指挥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对于植物本身的意义。

3. 深入讲解(1)教师向学生介绍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包括光反应、暗反应等步骤,并诠释各个步骤中的化学反应。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意义,如:光合作用如何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这个过程对于地球的气候环境有何影响?(3)教师介绍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如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

4. 教室互动(1)教师提出一些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2)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如何通过改变环境因素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精品教案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精品教案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教材中对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两个实验都可以算作是验证性实验,在整节课的授课过程中,实验的串联可以有效的将生物学知识进行梳理。从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分析开始,提出空气的影响因素,而对于植物利用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在小学科学课已有认识,但缺乏实验的实证,因此,本部分知识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感受理科课程中的实证思想也是重要目的之一。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想一想,议一议 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
1.海尔蒙特认为柳树质量的增加来自水。你认为对吗?
2.如果不对,据你分析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到实验结果?
图示 回顾叶片气孔结构 引发空气对植物生长是否存在影响的疑虑
阅读、思考并分享
思考并分享
通过对经典实验的识图,提升学生分析、思考能力
由旧知启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
讲授新课
探究 二氧化碳是产生淀粉的必需原料吗?
需要解决的问题:
1.如果确保二氧化碳的有和无?
2.如何检验淀粉的有无?
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汇报并及时给予评价。
分析、讨论、分享
学会确认实验变量和控制变量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讲授新课
演示实验 通过淀粉的有无判定是否与利用二氧化碳有关
讲授新课
图示普利斯特里的实验 提问:
1.普利斯特里实验的四个装置,设计意图是什么?
2.蜡烛熄灭和小鼠死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有了植物,蜡烛持续燃烧,小鼠可以存活?
3.由此,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图示简介英格豪斯类似的实验
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和过程,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对经典实验的识图,提升学生分析、思考能力
讲授新课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精品教案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精品教案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精品教案教案名称: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简介:该教案适用于高中生物课堂,主要介绍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在维持生物生存中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2.了解光合作用对环境的积极影响;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即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2.教师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重点强调光反应是在光合作用中吸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暗反应是在光合作用中将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质。

二、光合作用对环境的积极影响(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如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等。

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源或自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光合作用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三、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30分钟)1.学生根据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讨论实验结果。

3.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写作能力。

四、展示和总结(10分钟)1.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展示和讨论,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认识。

2.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光合作用在生物世界中的重要性和积极影响。

教学评价方式:1.学生实验报告的评分,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和数据分析;2.学生课堂讨论和展示的参与程度和质量。

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实验研究,探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影响,如光强度、温度等;2.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在不同生物种类中的差异,并进行比较分析。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及反思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其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氧气的释放是光合作用中重要的两个反应。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和反思两个方面,对《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一教学内容进行具体探讨。

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了解光合作用中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的保护意识,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教学内容(1)理论知识: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氧气的释放。

(2)实验操作:通过雪菜或水生植物对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观察。

(3)分析与讨论: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3.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与学生讨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需要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对人类和大自然的重要性。

(2)理论讲解:通过课件、图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氧气的释放。

(3)实验操作:在实验室或课堂上,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观察雪菜或水生植物对光合作用的反应。

学生可以观察植物在光照下的生长情况、水的气泡生成等现象。

(4)组织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总结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转化过程。

(5)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重要性。

4.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观察实验操作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通过观察和回答问题,评价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通过讨论和总结,评价学生对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二、反思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这一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对植物的重要性和环境保护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第五章 第三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第五章 第三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教学目标1、能通过实验分析,归纳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2、运用实验法小组设计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认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形成爱护植被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光合作用的概念2、运用实验法小组设计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难点:运用实验法小组设计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的第一节。

主要介绍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实验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及产生氧气,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学生通过第四章学习,已了解了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有机物(如淀粉)、场所是叶绿体、必须条件是光等知识,但对光合作用全过程并不是十分清楚,因此教材就顺理成章在本课讲述光合作用。

通过本课学习能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保护环境、爱护植被的意识,为下一章学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学情分析1、经过前章的的学习,学生已经光合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有机物(淀粉),必须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

2、经过前一课时的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学习和探究,学生对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比较熟悉。

学生已初步具有设计实验的能力和也有自主分析的基础。

五、教学准备1、课件:教学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板),相关教学视频。

2、探究实验设计表格。

3、课前分组:学生4人一组。

六、教学流程图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第五章 第三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二氧化碳 + 水有机物 + 氧气。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精选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精选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与生物圈”的第四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光合作用的定义、公式、过程、条件和场所,以及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定义、公式、过程、条件和场所,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认识到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定义、公式、过程、条件和场所。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及其在生物圈中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光合作用实验装置。

学具:笔记本、课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出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公式、过程、条件和场所。

(1)定义: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2)公式: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3)过程:光反应、暗反应。

(4)条件:光、叶绿体、二氧化碳、水。

(5)场所:叶绿体。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光合作用实验装置,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

4. 例题讲解:讲解光合作用的相关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光合作用的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定义、公式、过程、条件和场所。

2. 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合作用的定义、公式、过程、条件和场所。

(2)为什么说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化过程?2. 答案:(1)见课堂笔记。

(2)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化过程,因为它为生物提供了能量和氧气,是维持生物圈生态平衡的基础。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精选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精选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生物学教材《生物必修1》第四章“光合作用”第三节“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光合作用的定义、原理、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光合作用的定义、原理和过程,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特别是光合色素的作用和光反应、暗反应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定义、原理、过程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实验器材(如光合作用实验盒、电子天平等)、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校园内的绿色植物,引出光合作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光合作用的定义: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原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3)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暗反应。

3.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观察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的产生。

4. 例题讲解:讲解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的概念2. 光合作用的原理3. 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2)暗反应4. 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合作用的定义、原理和过程。

(2)解释光合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3)分析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系。

2. 答案:(1)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其原理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

(2)光合色素(如叶绿素)的作用是吸收光能,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目标: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2.尝试设计实验,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认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有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难点:尝试设计实验,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2.学生阅读教材第122页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及教材图3 33。

之后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观看实验,并讨论问题最终得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3.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3页中的提示,分小组讨论、分析、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 ?(5)实验结果:滴加碘液后,甲装置的叶片变蓝,乙装置的叶片不变蓝。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1.向学生展示演示实验(金鱼藻释放氧气),并进行说明,之后出示问题进行讨论:光合作用产生了什么气体?教师提示:氧气具有助燃作用。

学生回答:氧气。

2.教师说明: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立刻重新燃烧起来。

这是氧气助燃的特性。

这个实验如果在黑暗中进行,则看不到这一现象。

说明金鱼藻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氧气。

可见,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还有氧气。

3.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24页,并结合图334,提问: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表达式是什么样的?结合教材,思考后回答:光合作用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氧气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三)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多媒体展示种植农作物过密、过疏、合理密植三种情况的植物生长情况,提问:三种不同的种植方法,植物生长状况会怎样呢?学生思考后回答:过密、过疏都会影响植物生长,合理密植长势最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备课时间:11、26
授课时间:11、3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能力目标:
3、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生物素质。

2、培养学生更加关爱大自然,关爱绿色植物。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重点】
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难点】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释放出氧气的实验操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

1、把两株蚕豆植株提前一昼夜放到黑暗处。

2、准备实验必需的器材。

3、视频:(1)植物生长需要阳光;(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4、FLASH:(1)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3)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4)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5)
光合作用方程式。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视频]:植物生长需要阳光(2个)。

[引言]: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那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什么呢
【新授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植物生
长需要阳光(2个)。

[引言]:绿色植物是
一个巨型的生产有机物的
天然“工厂”,能在光照条件
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
为原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
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
所有的生物。

那么,绿色
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
是什么呢
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初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阳光。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讲述]:让我们通过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的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产
生淀粉。

[自学]:实验的操作步
骤。

[思考题]:
1.对叶片为什么要暗处理
2.对叶片为什么要遮
带着思考题进行自
学。

并以小组为单位对思
考题进行认真地讨论。

全班交流,共同理解
实验的理论基础。

以四人为一小组把课
前处理过的蚕豆按操作步
骤实施。

饶有兴趣地回答:大
光怎样遮
3.遮光后为什么又照光
4.酒精脱色到什么程度脱色的目的是什么
5.第一次漂选的目的是什么
6.根据呈现的不同颜色能判断叶在光下制造的是什么物质吗
7.第二次漂洗的目的是什么
8.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时巡回指导,进行指点。

[播放FLASH]: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

[实验]: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

[小结]: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在光下进行。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淀粉。

淀粉是一种贮存着大量能量的有机物。

[提问]:你知道我们吃的哪些食物富含淀粉吗[小结]:我们吃的食米、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

物都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提问]:绿叶通过光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实验: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作用,除了能制造淀粉
外,还能产生什么物质
[思考题]:小明想设
计一个实验探究金鱼藻在
光下能否产生氧气的实
验。

他通过查阅资料知
道:氧气不溶于水且具有
助燃性,即能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

为此,他设计
了一个探究方案。

请将实
验的正确步骤,用字母表
示出来:
A.把装置移到光下。

B.把带火星的木条插
进试管。

C.把金鱼藻放在烧杯
里,再用漏斗和试管依次
反扣。

D.将搜集到一定量的
气体的试管取出。

该实验的正确顺序是什么
[演示]:绿叶在光下
产生氧气的实验。

大多数同学能脱口答
出:氧气。

同座位同学讨论回
答:C→A→D→B。

认真观看实验现象,
把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结
合起来。

直观地发现加入碳酸
氢钠的烧杯中,漏斗的液

【导入】
[播放视频]:植物生长需要阳光(2个)。

[引言]: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那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什么呢
【新授过程】
第一环节: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讲述]:让我们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自学]:实验的操作步骤。

[思考题]:
1.对叶片为什么要暗处理
2.对叶片为什么要遮光怎样遮
3.遮光后为什么又照光
4.酒精脱色到什么程度脱色的目的是什么
5.第一次漂选的目的是什么
6.根据呈现的不同颜色能判断叶在光下制造的是什么物质吗
7.第二次漂洗的目的是什么
8.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时巡回指导,进行指点。

第二环节: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

第三环节: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实验: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