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土的压缩性和沉降计算
土的压缩性及沉降计算
![土的压缩性及沉降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76fa79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e.png)
最终沉降量是指建筑物地基从开 始变形到变形稳定时基础的总沉 降值。
最终沉降量
分层总和法是将地基土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划分成
若干薄层,先求得各个薄层的压缩量,再将各个薄层的压 缩量累加起来,即为总的压缩量。
计算沉降时,由于采用了一系列计算假定,还需对总的 压缩量根据经验进行修正。
一、计算假定
1.地基中划分的各薄层均在无侧向膨
z
si hi
e1i e2i 1e1i
si
e1i e2i 1e1i
hi
由压缩模量的定义知:
Esi
p si
si
p Esi
hi
hi
si
zi
E si
hi
2.各薄层压缩量求和公式
基础的总沉降量就是在压缩层范围内各薄层压缩量的总和
n
Sn Si
1
3.基础总沉降量的规范公式
由于采用了一系列计算假定,求出的总压缩量与工程实际有一定出入, 故现行规范用经验系数进行修正。
一、土的压缩性
节概述
土的压缩性是指在外荷载作用下,土体体积变小的性 质.
它反映的是土中应力与其变形之间的变化关系,是土 的基本
力学性质之一。
土体压缩变形一般包括:
二、沉降的概念
建筑物作为外荷载作用于地基上,使地基中产生附加应 力,而附加应力的产生致使地基土出现压缩变形,通常将建 筑物基础随地基产生的竖向变位称之为沉降。
Cc值越大,土的压缩性越高,低压缩性土的Cc一 般小于0.2,高压缩性土的Cc值一般大于0.4。
二、现场荷载试验
1.试验方法
现场载荷试验是在工程现场 通过千斤顶逐级对置于地基土 上的载荷板施加荷载,观测记 录沉降随时间的发展以及稳定
土力学第四章(压缩)
![土力学第四章(压缩)](https://img.taocdn.com/s3/m/fc0f047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74.png)
土力学第四章(压缩)第四章:土的压缩及沉降计算名词解释1、压缩系数: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少量与竖向压应力增量的比值。
2、压缩指数:在压力较大部分,e-lgp关系接近直线,其斜率称为土的压缩指数。
3、压缩模量:土在侧限条件下竖向压应力与竖向总应变的比值,或称为侧限模量。
4、变形模量:土在无侧限条件下竖向压应力与竖向总应变的比值。
5、体积压缩系数:在单位压应力作用下单位体积的变化量。
6、超固结比:先期固结压力pc与现时的土压力p0的比值。
7、前期固结压力:指土层在历史上曾经受过的最大有效固结压力。
8、最终沉降量:地基变形稳定后基础底面的沉降量。
9、固结:土体在压力作用下,压缩量随时间增长的过程。
10、固结度:在某一固结压力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土体发生固结的程度。
简答1、为什么可以用孔隙比的变化来表示土的压缩性?答:土体压缩的实质是孔隙体积减小的结果,土粒体积保持不变;而孔隙比反映了孔隙的体积和土粒的体积比,因此可以用孔隙比的变化来表示土的压缩性。
2、地基土变形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答:体积变形是由于正应力引起的,只能使土体产生压密,孔隙体积减小,但不会使土体产生破坏;形状变形是由剪应力引起的,在剪应力作用下土颗粒间产生移动,使土体产生剪切破坏。
3、工程中常用的压缩系数和模量是什么?如何判定土的压缩性?答: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都是变量,为比较土的压缩性高低,工程中常用的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是压力在100-200kPa下的值。
a v<0.1MPa-1低压缩性土,0.1MPa-1≤a v<0.5MPa-1中压缩性土,a v≥0.5MPa-1高压缩性土;Es<4MPa高压缩性土,4MPa≤Es<15MPa中压缩性土,Es≥15MPa低压缩性土;4、自重应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引起地基沉降吗?为什么?答:对于正常固结土和超固结土来说,自重应力不会引起地基沉降了,但对于欠固结土(新沉积的土或刚填筑的土)来说,由于现有的固结应力大于先期固结应力,自重应力也会引起地基沉降。
土力学第四章、土的最终沉降量
![土力学第四章、土的最终沉降量](https://img.taocdn.com/s3/m/e03bf36faf45b307e87197a7.png)
一维固结力学模型
一维固结又称单向固结。土体在荷载作用 下土中水的渗流和土体的变形仅发生在一个方 向的固结问题。严格的一维固结问题只发生在 室内有侧限的固结试验中,实际工程中并不存 在。然而,当土层厚度比较均匀,其压缩土层 厚度相对于均布外荷作用面较小时,可近似为 一维固结问题。
使得上式与实测值之间的关系差 距较大。根据统计资料,E0值可 能是βEs值的几倍,一般说来, 土愈坚硬则倍数愈大,而软土的
E0值和βEs值比较接近。
4.2 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
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 下几种方法:
1、 分层总和法 2、 规范法 3、 理论公式计算法
4.2.1 分层总和法
地基的最终沉 降量,通常采用 分层总和法进行 计算,即在地基 沉降计算深度范 围内划分为若干 层,计算各分层 的压缩量,然后 求其总和。
平均附加应力系数的物理
意义:分层总和法中地基附
加应力按均质地基计算,即 地基土的压缩模量Es不随深 度而变化。从基底至地基任 意深度Z范围内的压缩量为:
z
s'
dz
1
0
Es
0zzdzEAs
4.2.2 规范法分层总和法
附加应力面积:
z
z
Azdz p0dz
0
0
深度 z 范围内 的竖向平均附 加应力系数
土体变形机理非常复杂,土体不是 理想的弹塑性体,而是具有弹性、粘性 、塑性的自然历史的产物。
4.1.3 土的载荷试验及变形模量
通过载荷试验可测定地基变形模量,地 基承载力以及研究土的湿陷性等。
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题解
![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题解](https://img.taocdn.com/s3/m/bd951999daef5ef7ba0d3c75.png)
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一、名 词 释 义1.角点沉降系数:单位均布矩形荷载在其角点处引起的沉降。
2.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计算地基沉降时,超过基底下一定深度,土的变形可略去不计,该深度称为地基沉降计算深度。
3.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
4.固结:土的压缩随时间而增长的过程。
5.压缩曲线:室内土的侧限压缩试验结果,是土的孔隙比与所受压力的关系曲线。
6.压缩系数:反映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或在一定压力变化区间其压缩性大小的参数,其值等于e-p曲线上对应一定压力的切线斜率或对应一定压力变化区间的割线斜率。
7.压缩指数:采用半对数直角坐标绘制的p e log −压缩曲线,其后段接近直线,直线的斜率称为土的压缩指数。
8.压缩模量:土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的竖向附加压应力与相应的应变增量之比值。
9.变形模量:根据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到的参数,定义同弹性模量,但由于变形模量随应力水平而异,加载和卸载时的值不同,故未称作弹性模量,而称为变形模量。
10.地基最终沉降量:地基土层在荷载作用下,达到压缩稳定时地基表面的沉降量。
11.应力比法:地基沉降计算深度取地基附加应力等于自重应力的20%处,在该深度以下如有高压缩性土,则继续向下取至10%处,这种确定沉降计算深度的方法称为应力比法。
12.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基底下一定深度范围内附加应力系数的平均值。
13.变形比法:由基底下一定深度处向上取规范规定的计算厚度,若计算厚度土层的压缩量不大于该深度土层总压缩沉降量的2.5%,即可确定该深度为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这种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规范方法称为变形比法。
14.前期固结压力:天然土层在历史上所经受过的最大固结压力。
15.正常固结土:历史上所经受过的最大固结压力等于现有覆盖土自重应力的土体。
16.超固结土:土体历史上曾经受过大于现有覆盖土自重应力的前期固结压力的土体。
17.欠固结土:指在目前自重应力下还未达到完全固结的土体,土体实际固结压力小于现有覆盖土自重应力。
土力学 第4章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土力学 第4章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aca9127c281e53a5802ffd3.png)
变形测量 固结容器
百分表
加压上盖
透水石
环刀 压缩
容器
加
压
试样
护环
支架
设 备
《土力学》 第4章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2)利用受压前后土粒体积不变和土样截面面积不变两个
条件,可求土样压缩稳定后孔隙比ei
受压前
:VS
(1
e 0
)
H
0
A
受压后:VS (1 e1) H1A
Vs
H 0
A
《土力学》 第4章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土的固结状态对土的压缩性的影响:
在压力p作用下的地基沉降值si: 正常固结土为s1; 超固结土为s2; 欠固结土为s3。
则有:s2<s1<s3
《土力学》 第4章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pc卡萨格兰德法
① 在e–lgp坐标上绘出试样
的室内压缩曲线; ② 找出压缩曲线上曲率最
Cc
lg
e1 p2
e2 lg
p1
e1 e2 lg p2
p1
一般认为:
cc<0.2时, 为低压缩性土; cc=0.2~0.4时,属中压缩性土; cc>0.4时, 属高压缩性土。
图5-6 由e-lgp曲线确定压缩系数cc
《土力学》
第4章 土的压缩性与ຫໍສະໝຸດ 基沉降计算(5)土的回弹与再压缩曲线
H1
A
1e 1e
0
1
受压前后Vs,A不变
H0 H1 H0 s1 1 e0 1 e1 1 e1
e1
e0
s1 H0
1
e0
式中 e0 为土的初始孔隙比,可由土的三个基本实验指标求得,即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b8705e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a.png)
的地基沉降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4 结论
通过该工程实例可以看出,地基沉降计算对于高层建筑的
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准确的沉降计算可以帮助工程
5
师们更好地了解地基的变形情况,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建 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对于类似的地质条件和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筑物形式,地基沉降计算的经验和教训也可以为其他工程
提供参考和借鉴
地基沉降计算
参数确定
根据试验数据和工程经验,确定 相关参数,如土的压缩系数、弹 性模量、泊松比等。这些参数将 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精度
结果分析
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其是 否满足工程要求。如果沉降量过 大或不均匀,可能需要采取措施 进行加固或优化设计
进行计算
根据选定的计算方法,利用相关 参数进行计算,得出地基沉降量。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考虑各 种因素的影响,如建筑物荷载、 地下水位变化、施工过程等
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地基沉降计算
总之,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是土木工程 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实践领域
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进一步 提高地基沉降计算的精度和可靠性,为建筑物
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更好的保障
-
谢
谢
考虑多种因素:地基沉降是一个复 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计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因 素的影响,如建筑物荷载、地下水 位变化、施工过程等
动态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和建筑 物使用期间,应对地基进行动态 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 相应措施
地基沉降计算
工程实例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地基沉降计算的方法和重要性,下面将给出一个具体的工程实例 工程实例简介 某高层建筑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占地面积较大,建筑荷载较大。该建筑的地基土层分布不均, 含有软弱土层,且地下水位较高 沉降计算方法 由于该建筑的地基比较复杂,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沉降计算。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建立三维有 限元模型,将地基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并考虑土的压缩性和侧向变形 参数选取 在该工程中,根据试验数据和工程经验,选取合适的压缩系数、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值。 同时,根据地下水位变化和建筑物荷载情况,对模型进行适当的简化处理
土力学-第四章-概述 土的压缩性测试方法 张丙印
![土力学-第四章-概述 土的压缩性测试方法 张丙印](https://img.taocdn.com/s3/m/ccc4cd1f8762caaedd33d4e3.png)
t
s
s3
s2
s1
t
§4.2 土的压缩性测试方法 – 压缩试验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压缩曲线及特点
• 侧限变形(压缩)模量:
加载:
Es
Δσ z Δεz
卸载和重加载:
Ee
Δσz Δεz
非线性 弹塑性
土的一般化的压缩曲线
z= p
1 Ee 1 Es
e
z
( e )
侧限压缩试验
18
§4.2 土的压缩性测试方法 – 三轴试验
常规三轴:
• 存在破坏应力
侧限压缩试验:
• 不存在破坏应力 • 存在体积压缩极限
z=p
侧限压 缩试验
常规三 轴试验
e
z
( e )
常规三轴与侧限压缩试验
22
§4.2 土的压缩性测试方法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变形模量 Et 与侧限变形模量 Es间的关系
虎 εz
σz Et
νt Et
σx σy
克 定 律
墨西哥某宫殿
左部:1709年 右部:1622年 地基:20多米厚粘土
问题: 沉降2.2米,且左右 两部分存在明显的 沉降差。左侧建筑 物于1969年加固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工程实例
6
§4.1 概述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墨西哥城的一幢建筑, 可清晰地看见其发生的 沉降及不均匀沉降。该 地的土层为深厚的湖相 沉积层,土的天然含水 量高达 650 %,液限 500% ,塑性指数 350 , 孔隙比为 15 ,具有极 高的压缩性。
《土力学1》之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张丙印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岩土工程研究所
第四章土的压缩与固结
![第四章土的压缩与固结](https://img.taocdn.com/s3/m/1a8a758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f.png)
n
Es
S = Si
i=1
i1 p0
b
a
i p0
zi-1
e zi f
zi Hi
c
d
附加应力分布图面积
αi ,αi-1 —为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可查表4.4.1)
Zi、 zi-1 —为从基底算至所求土层i的底面、顶面
沉降计算深度: S / 0.025 S
S /由计算深度向上取厚度为 z 的土层沉降计算值;
Es
Β查表4.3.1
4.3、用e~p曲线法计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4.3.1分层总和法
分层总和法的基本思路是: 将压缩层范围内地基分层, 计算每一分层的压缩量, 地面
然后累加得总沉降量。
➢分层总和法有两种基本方法: e~p曲线法和e~lgp曲线法。
S e1 e2 H 1 e1
d
基底
➢基础中心处的沉降代表基础的沉降。
Δp
s/h1
e1 e2 a e1 e2
1 e1
S
h2
e2
e1
s h1
(1
e1 )
a e1 e2 p2 p1
1 e1 a
Vv 2
hv 2
Vs
hs
侧限状态下地基土的压缩变形计算
s
S
e1
e2
e2
H
e1
h1
(1
e1 )
1 e1
S a / (p2 p1 ) H
a e1 e2
d p0
d
基底
σci
σci
σci1 2
σ zi
σ zi
σzi1 2
si
zi
Hi
附加应力
沉降计算深度
第4章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第4章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d341ee419e8b8f67c1cb9c7.png)
△p
a
d p
在压缩曲线中,实际采 p1 p2 p 用割线斜率表示土的压 e-p曲线 缩性 《规范》用p1=100kPa、 p2=200kPa e 对应的压缩系数a1-2评价土的压缩性 a
a1-2<0.1MPa-1低压缩性土 0.1MPa-1≤a1-2<0.5MPa-1中压缩性土 a1-2≥0.5MPa-1高压缩性土
为什么要研究沉降?
基础的沉降量或者各部位的沉降差过大,那么将影响上部建 筑物的正常使用,甚至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关西国际机场
世界最大人工岛 1986年:开工 1990年:人工岛完成 1994年:机场运营 面积:4370m×1250m 填筑量:180×106m3 平均厚度:33m 地基:15-21m厚粘土
土的超固结比及固结状态
前期固结压力常用于判断土的固结状态。为此,将土的前期固结压 力pc与土现在所受的压力p0的比值OCR定义为土的超固结比OCR ,即:
pc OCR p0
对原位地基土而言,p0一般指现有上覆土层自重压力。 ( 1)如土层的自重应力 p0等于 前期固结压力pc,即自重应力就是该土层 历史上受过的最大有效应力,即pc=p0,则OCR=1,这类土为正常固结土。 ( 2)如土层的自重应力p0小于 前期固结压力 pc,即该土层历史上受过的 最大有效应力大于自重应力,即pc>p0 ,则OCR>1 ,该类土为超固结土。 ( 3)如土层的 前期固结压力 pc小于土层的自重应力 p0,也就是说该土层 在自重作用下的固结尚未完成,即pc<p0 ,则OCR<1,称该类为欠固结土。
p e e2 = 1 p2 p1
压缩系数a的影响因素
土的粒径越大,越密实,压缩性越低。 含水率w↑,则a↑ 土样受到扰动,则a↑
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与沉降计算
![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与沉降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64e4f660b1c59eef8c7b46c.png)
令∫ αdz = α ⋅ z
0
z
1 1
其中
∫ αdz α=
0
z
- -
z
为z深度范围内附加应力系数的平均值,即 平均附加应力系数(查表)
p0 则Si = (ziαi − zi−1αi−1) Esi
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与沉降计算 27
0.25 0.25
- -
附加应力系数曲线
[
]
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与沉降计算
15
又ε z =
σz
Es
(1− 2µK0 )
σz
Es
=
σz
E0
∴E0 = Es (1− 2µK0 )
令β = 1− 2µK0 则E0 = βEs
因β< 所以,理论上E0均小于Es 1
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与沉降计算 16
2 实际上 硬土:E0均大于Es(扰动影响) 软土:E0接近Es
Es↓→压缩性越高
∆p
ε=
σz
Es
注意二者的区别
Es(压缩模量)---有侧限条件下的模量 E(弹性模量)---无侧限条件下的模量
特别注意:以上三个压缩性指标均是指某个荷载段 某个荷载段 的压缩特性。同一土样,荷载段不同, 压缩性指标也不同。
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与沉降计算 8
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与沉降计算
31
要点小结:
•建筑基础(形状、大小、重量、埋深) 建筑基础(形状、大小、重量、埋深) 建筑基础 •地基各土层的压缩曲线 地基各土层的压缩曲线 •计算断面和计算点 计算断面和计算点 •自重应力 自重应力 •基底压力→基底附加应力 基底压力→ 基底压力 •附加应力 附加应力 •确定计算深度 确定计算深度 •确定分层界面 确定分层界面 •计算各土层的σszi,σzi 计算各土层的σ 计算各土层的 •计算各层沉降量 计算各层沉降量 •地基总沉降量 地基总沉降量
第四章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
![第四章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https://img.taocdn.com/s3/m/17ccee1aee06eff9aef80732.png)
§4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4.2 一维压缩性及其指标 四、原位压缩曲线及原位再压缩曲线
原位压缩曲线的近似推求
a. 正常固结土
假定:
① 土样取出以后e不变,等于原状土的初始孔隙比e0,因而, ( e0, σp)点应位于原状土的初始压缩曲线上;
② 0.42e0时,土样不受到扰动影响。
§4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4.2 一维压缩性及其指标 四、原位压缩曲线及原位再压缩曲线
原位压缩曲线的近似推求
b. 超固结土 (p s )
假定:
① 土取出地面后体积不变,即(e0,σs)在原位再压 缩曲线上;
e
② 再压缩指数Ce 为常数;
③ 0.42e0处的土与原状土一致,不受扰动影响。
侧限条件
S zH vH
e
e1
e2
Vs 1 Vs 1
z
v
e 1 e1
e1 e2 1 e1
压缩前
p1 sz
e1
压缩后
p2 sz z
e2
S
zH
vH
e1 e2 1 e1
H
(a)e-σ´曲线
(b)e-lgσ´曲线
§4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e0
D
B
0.42e0
s p
C
lg '
推定:
① 确定σs ,σp的作用线; ② 过e0作水平线与 σs作用线交于D点; ③ 过D点作斜率为Ce的直线,与σp作用 线交于B点,DB为原位再压缩曲线;
④ 过0.42e0 作水平线与e-lgσ’曲线 交于点C;
《土力学》教案——第四章-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
![《土力学》教案——第四章-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c086ff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1.png)
教学内容设计及安排第一节土的压缩性【基本内容】 【工程实例】土体压缩性——土在压力(附加应力或自重应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
地基土压缩-→地基的沉降 沉降值的大小取决于⎩⎨⎧性、各土层厚度及其压缩地基土层的类型、分布布建筑物荷载的大小和分地基土的压缩实质 减少。
会被压缩,也会被排出部分);)不变;但会被排出(孔隙水体积(不变;土粒体积(v as V V V V ⎪⎭⎪⎬⎫⎪⎩⎪⎨⎧ω)土的固结——土体在压力作用下其压缩量随时间增长的过程。
【讨论】土体固结时间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侧限压缩试验及e -p 曲线1.侧限压缩试验(固结试验)侧限——限制土样侧向变形,通过金属环刀来实现。
试验目的——研究测定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的变形和压力,或孔隙比和压力的关系,变形和时间的关系,以便计算土的各项压缩指标。
试验设备——固结仪。
2.e -p 曲线要绘制e -p 曲线,就必须求出各级压力作用下的孔隙比——e 。
如何求e ?看示意图:设试样截面积为A ,压缩前孔隙体积为V v0,土粒体积为V S0,土样高度为H 0,孔隙比为e 0(已测出)。
压缩稳定后的孔隙体积为V v ,土粒体积为V S ,土样高度为H 1,孔隙比为e ,S 为某级压力下样式高度变化(用测力计测出),cm 。
依侧限压缩试验原理可知:土样压缩前后试样截面积A 不变,V S0=V S1,则有:)1(000e H Se e +-= 利用上式计算各级荷载P 作用下达到的稳定孔隙比e ,可绘制如图3-2所示的e -p 曲线,该曲线亦被称为压缩曲线。
常规试验中,一般按P =50kPa 、100 kPa 、200 kPa 、400 kPa 四级加荷,测定各级压力下的稳定变形量S ,然后由式(3-2)计算相应的孔隙比e 。
压缩曲线⎪⎩⎪⎨⎧—压缩性低。
—平缓著。
土的孔隙比减少得愈显量作用下,—说明在相同的压力增—越陡二、压缩性指标1.压缩系数 dpde-=α α——压缩系数,MP a -1,负号表e 随P 的增长而减小。
第4章土的压缩性-lsj
![第4章土的压缩性-lsj](https://img.taocdn.com/s3/m/09a5dc4b2e3f5727a5e9629e.png)
H0 H1 1 e0 1 e Gs (1 w0 ) w e= 1 0
0
根据不同压力p作用下,达到稳定的孔隙比e,绘制e-p曲线, 为压缩曲线
压缩性
e e0
曲线A
曲线B
曲线A压缩性>曲线B压缩性
e
p e-p曲线
p
二、压缩性指标
压缩性不同的土,曲线形状不同,曲线愈陡,说明在相同压 力增量作用下,土的孔隙比减少得愈显著,土的压缩性愈高 根据压缩曲线可以得到三个压缩性指标 1.压缩系数a 2.压缩模量Es 3.变形模量E0
内因: 1.固相矿物本身压缩,极小,物理学上有意义,对建 筑工程来说没有意义的; 2.土中液相水的压缩,在一般建筑工程荷载 (100-600)Kpa作用下,很小,可不计; 3.土中孔隙的压缩,土中水与气体受压后从孔隙中 挤出,使土的孔隙减小。
土的压缩性是指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
固体颗粒的压缩 土中水的压缩 空气的排出 水的排出
h H
J jV jz jH w h 渗透力产生的应力: A A H w h
压缩试验,亦称固结试验 研究土的压缩性大小及其特征的室内试验方法
荷载 加压活塞 刚性护环 透水石 环刀
土样
注意:土样在竖直 压力作用下,由于 环刀和刚性护环的 限制,只产生竖向 压缩,不产生侧向 变形
压缩仪示意图
透水石
底座
2.e-p曲线
研究土在不同压力作用下,孔隙比变化规律
p
s
Vv=e0
H0 H0/(1+e0)
Vv=e
H1 H1/(1+e)
Vs=1
Vs=1 整理
(整理)第4章土的压缩性与基础的沉降
![(整理)第4章土的压缩性与基础的沉降](https://img.taocdn.com/s3/m/98f9ec3d763231126edb1168.png)
第四章土的压缩性与基础的沉降【例4-1】有一矩形基础放置在均质粘性土层上,如图所示。
基础长度l=10m,宽度b=5m,埋置深度d=1.5m,其上作用着中心荷载P=10000kN。
地基土的天然湿重度为20kN/m3,土的压缩曲线如图所示。
若地下水位距基底2.5m,试求基础中心点的沉降量。
【解题思路】本例题是典型的利用现有地基沉降量计算规范法计算建筑物地基沉降的算例,在计算中主要把握好规范法计算各个步骤,计算公式应用正确。
具体步骤可以见教材说明。
【解答】(1)基底附加压力由l/b=10/5=2<10可知,属于空间问题,且为中心荷载,所以基底压力为基底净压力为(2)对地基分层因为是均质土,且地下水位在基底以下2.5m处,取分层厚度H i=2.5m。
(3)各分界层面的自重应力计算(注意:从地面算起)根据分界层面上自重应力,绘制自重应力分布曲线,如图所示。
(4)各分界层面的附加应力计算该基础为矩形,属空间问题,故应用“角点法”求解。
为此,通过中心点将基底划分为4块相等的计算面积,每块的长度l1=5m,宽度b1=2.5m。
中心点正好在4块计算面积的公共角点上,该点下任意深度z i处的附加应力为任一分块在该处引起的附加应力的4倍,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附加应力计算成果表位置z i z i/b l/b Kc00020.25001701 2.5 1.020.19991362 5.0 2.020.12028237.5 3.020.073250410.0 4.020.047432512.5 5.020.032822根据分界层面上附加应力,绘制附加应力分布曲线,如图所示。
(5)确定压缩层厚度从计算结果可知,在第4点处有,所以,取压缩层厚度为10m 。
(6)计算各分层的平均自重应力和平均附加应力 (7)初始孔隙比和压缩稳定后的孔隙比层 次平均自重应力(kPa)平均附加应力(kPa )加荷后总的应力(kPa ) 初始孔隙比压缩稳定后的孔隙比Ⅰ551532080.9350.870Ⅱ941092030.9150.870Ⅲ 122 66 188 0.895 0.875 Ⅳ150411910.8850.873(8)计算地基的沉降量分别计算各分层的沉降量,然后累加即地基最终沉降量【例4-2】柱荷载F=1190kN ,基础埋深d=1.5m ,基础底面尺寸l×b=4m×2m;地基土层如图所示,试用《地基规范》方法计算该基础的最终沉降量。
土力学 第4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土力学 第4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5ca426aba1aa8114431d983.png)
土的压缩特性及地 基沉降计算
4.1 土的压缩性
◆土是一种由土粒和孔隙组成的散粒体沉积物,具有较高 的压缩性。地基土在建筑荷载的作用下将会发生变形,建 筑的基础也会随之沉降。对于非均质地基或上部结构荷载 差异较大时,基础还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如果沉降或不均 匀沉降超过允许范围,就会导致建筑物的开裂或影响其正 常使用,甚至造成建筑物破坏。
n
s si i 1
(4-19)
式中:s—地基的最终沉降量(mm); △si—第i分层土的最终沉降量(mm); n—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划分的总土层数。
1.基本假定
① 地基是均质、连续、各向同性的半无限线弹性变形体。
该假定表明,地基中的附加应力可按第3章中的方法确定。
② 地基在外荷载作用下像侧限压缩试验中的土样,只产生竖
(2)体积减小的原因
①土颗粒、孔隙中的水被压缩→可忽略不计(压缩过程中土粒体积不变) ②孔隙中气被压缩→导致孔隙体积减小 ③孔隙中的气溶于水→导致孔隙体积减小但可忽略不计 ④孔隙中的水和气被排除→导致孔隙体积减小
结论:土的压缩实质就是孔隙中的水和气被挤出、从而使孔隙 体积减小的过程。
对地基:产生均匀或不均匀沉降
2. 分层总和法
将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n内的土层划分为若干个水平薄 土层,计算出每一薄土层的压缩量(计算方法与无侧向变形 条件下的压缩量计算方法相同),然后求其和,即认为是压 缩层(即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1)确定沉降计算深度Zn
基础底面以下需要计算压缩变
P0
形所达到的深度。确定原则为:
① 一般取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的比值
在压缩曲线上两点连线的斜率表示压缩系数a。即
a tan e e1 e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地基沉降与时间关系的计算
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 (1)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 计算地基附加应力沿深度的分布; (2)计算地基附加应力沿深度的分布; 计算土层的竖向固结系数和时间因子; (3)计算土层的竖向固结系数和时间因子; 求解地基固结过程中某一时刻t沉降量。 (4)求解地基固结过程中某一时刻t沉降量。
k (1 + e ) Cv = aγ w
Tv = cvt / H
2
Ut
st
z Es
p0 zi-1 zi 第i层 层 3 4
△z 第n层 层
p0 2 1 2 Ai-1 z 5 6 i-1 αi-1p0
地基沉降 计算深度z 计算深度 n
1 b 5 6
2
1 Ai 3 4 αip0
zi
沉降计算深度z 沉降计算深度 n应该满足
′ ∆ s n ≤ 0 . 025
∑ ∆s′
i =1 i
斜率 a = − ∆ e e1 − e2 = ∆ p p 2 − p1
△e △p
M2
p1 p2 e-p曲线 - 曲线
p
规范》 《规范》用p1= 100kPa、 p2= 、 200kPa对应的压 对应的压 缩系数a 缩系数 1-2评价土 的压缩性
a1-2<0.1MPa-1低压缩性土 0.1MPa-1≤a1-2<0.5MPa-1中压缩性土 a1-2≥0.5MPa-1高压缩性土
e 0=
G s (1 + w 0 ) ρ w
ρ0
根据不同压力p作用下,达到稳定的孔隙比 ,绘制e- 曲线 曲线, 根据不同压力 作用下,达到稳定的孔隙比e,绘制 -p曲线, 作用下 为压缩曲线
2、e-p曲线 、 曲线
e e0 曲线A 曲线 曲线B 曲线 曲线A压缩性>曲线 压缩性 曲线 压缩性>曲线B压缩性 压缩性 e
p e-p曲线 - 曲线
p
(二)压缩性指标
根据压缩曲线可以得到三个压缩性指标 1.压缩系数a 压缩系数 2.压缩指数 压缩指数Cc 压缩指数 3.压缩模量Es 压缩模量
1.压缩系数a 压缩系数
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少量与竖向压应 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少量与竖向压应力增量的比值 e e0 e1 e2 M1
σ附加 = p − γ ⋅ z0
∆h
B)内因 土由三相 内因:土由三相 内因 组成, 组成,具有碎散 性,在附加应力 作用下土层的孔 隙发生压缩变形, 隙发生压缩变形, 引起地基沉降。 引起地基沉降。
3.计算目的:预知该工程建成后将产生的最终沉 计算目的: 计算目的 降量、沉降差、倾斜和局部倾斜,判断地基变 降量、 沉降差、 倾斜和局部倾斜, 形是否超出允许的范围,以便在建筑物设计时, 形是否超出允许的范围,以便在建筑物设计时, 为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为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保证建 筑物的安全。 筑物的安全。
4、土的回弹再压缩曲线
三、应力历史对压缩性的影响
1、正常固结土 、 2、超固结土 、 3、欠固结土 、
第二节 地基沉降量的计算
一、弹性理论法计算地基沉降量 1、点荷载作用下地表沉降 、 2、绝对柔性地基沉降 、 3、绝对刚性基础沉降 、
二、 分层总合法计算基础的沉降量 1.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是指地基在建筑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p
s
Vv=e0
H0 H0/(1+ 0) /(1+e
Vv=e
H1 H1/(1+ 1+e)
Vs=1
Vs=1 整理
−1
土样在压缩前后变 形量为s, 形量为 ,整个过 程中土粒体积和底 面积不变
e = e0 − s (1 + e 0 ) H0
土粒高度在受 压前后不变 其中
H0 H1 = 1 + e0 1 + e
《土质学与土力学》 土质学与土力学》
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
土的压缩性指标和确定方法 分层总和法计算基础的沉降量 基础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第一节 土的压缩性 一、基本概念
土的压缩性: 土的压缩性: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 土 的 固 结:压缩量随时间增长的过程 压缩量的组成 占总压缩量的1/400不到 占总压缩量的 不到 固体颗粒的压缩 土中水的压缩 忽略不计 空气的排出 压缩量主要组成部分 水的排出
三联固结仪
1、室内固结试验方法 、
荷载 加压活塞 刚性护环 透水石 环刀
土样
注意: 注意:土样在竖直 压力作用下, 压力作用下,由于 环刀和刚性护环的 限制, 限制,只产生竖向 压缩, 压缩,不产生侧向 变形
透水石
底座
2.e-p曲线 研究土在不同压力作用下, 研究土在不同压力作用下,孔隙比变化规律
S<[S] S>[S]
满足设计要求 不满足设计要求
(一)计算假定
1.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
地基是均质、 地基是均质 、 各向同性的半无 限线性变形体, 限线性变形体 , 可按弹性理论 计算土中应力。 计算土中应力。 在压力作用下, 在压力作用下,地基土不产生 侧向变形, 侧向变形,可采用侧限条件下 的压缩性指标。 的压缩性指标。
4、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
3.2.2 《规范》法 规范》
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提出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提出 分层总和法的另一种形式 沿用分层总和法的假设, 沿用分层总和法的假设,并引入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和地 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s′ =
∫
z
σz
0
1 dz = Es Es
d 地 基 σc线 沉 降 计 算 深 度
范围内存在基岩时, 范围内存在基岩时,计算至基 岩表面为止) 岩表面为止)
2、确定地基分层
1.不同土层的分界面与地下水位 1.不同土层的分界面与地下水位 面为天然层面 2.每层厚度 每层厚度h 2.每层厚度 i ≤0.4b
σz线
3、计算各分层沉降量
根据自重应力、 根据自重应力、附 加应力、 - 曲线计 加应力、e-p曲线计 算任一分层沉降量
Tv = cvt /H
2
Uz = f (Tv )
3、图表法 、
Cv t k (1 + e) t Tv = 2 = H aγ w H 2
Cv t1 Cv t 2 t1 H1 ⇒ = 2 Tv = 2 = 2 t2 H 2 H1 H2
2
当压缩应力分布与排水条件都相同时, 当压缩应力分布与排水条件都相同时,达到同一 固结度所需时间之比等于排水距离H的平方之比。 固结度所需时间之比等于排水距离H的平方之比。
z n = b ( 2 . 5 − 0 . 4 ln b )
地基最终沉降量修正公式
s = ψ s s′ = ψ
s
∑
i =1
np0 ( z i α i来自− z i −1 α i −1 ) E si
第三节 饱和土体单向渗流固结理论
一、饱和土体渗透固结理论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过程 弹簧—活塞模型 水—弹簧 活塞模型 弹簧
s = s1 + s2 + s3 + ... + sn = ∑ ∆si
i −1 n
(二)计算公式
1、计算原理 、
e e1 e2
p1 p2 P1=自重应力
P2=自重应力+附加应力 自重应力+ 自重应力
p
e1 i − e 2 i ∆ si = hi 1 + e1 i
(三)计算步骤
1、确定基础沉降计算深度 一般σz=0.2σc 软土σz=0.1σc(若沉降深度
2、土的压缩指数
e1 − e2 Cc = = ∆e / lg( p2 / p1 ) lg p2 − lg p1
3.压缩模量Es 压缩模量
土在侧限条件下竖向压应力与竖向总应变的 土在侧限条件下竖向压应力与竖向总应变的 侧限 比值, 比值,或称为侧限模量
1 + e1 Es = a
说明:土的压缩模量 与土的的压缩系数a 说明:土的压缩模量Es与土的的压缩系数 成反比, Es愈大, a愈小,土的压缩性愈低 成反比, 愈大, 愈小, 愈小
为了弥补假定 所引起误差, 所引起误差,取 基底中心点下的 附加应力进行计 算,以基底中点 的沉降代表基础 的平均沉降
(一)计算假定
2.定义: 2.定义: 定义 先将地基土分为若干土层, 各土层厚度分别为 h1,h2,h3,……,hn。计算每层 土的压缩量s1,s2,s3,….,sn。 然后累计起来,即为总的 地基沉降量s。
n
当确定沉降计算深度下有软弱土层时, 当确定沉降计算深度下有软弱土层时,尚应向下继续计 算,直至软弱土层中所取规定厚度的计算沉降量也满足上 若计算深度范围内存在基岩, 式,若计算深度范围内存在基岩,zn可取至基岩表面为止 当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在1~30m范围内,基础中 范围内, 当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在 ~ 范围内 点的地基沉降计算深度可以按简化公式计算
土的有效应力原理
饱和土中总应力 与孔隙水压力、 与孔隙水压力、 有效应力之间 存在如下关系: 存在如下关系: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过程
二、固结度
1、固结度的概念 、
st U = s
2、计算公式 、
平均固结度Uz 平均固结度Uz
U = 1−
z
∫ ∫
H
0 H
u z , t dz p z dz
0
有效应力图形面积 孔隙压力图形面积 Uz = =1- 总应力(起始孔压图形 面积) 总应力(起始孔压图形 面积)
A)地基沉降的外因 通常认为地基土层在自 地基沉降的外因:通常认为地基土层在自 地基沉降的外因
重作用下压缩已稳定, 重作用下压缩已稳定,主要是建筑物荷载 在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应力 附加应力。 在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