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专家介绍
完整版深圳市岩土工程专家库入选专家名单
深圳市协鹏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备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危险性,顾问专家年龄和身体状况,顾问专家原则上不到现场踏勘。注:
深圳市岩土工程资深专家名单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执业资格
专家类别
单位
1
周洪涛
男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教高/
设计(副项:施工)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
杨志银
男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教高
设计(副项:施工)
勘察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58
曾鄂春
男
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深圳地质建设工程公司
勘察
深圳市长勘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28
王志权
男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高工/
勘察
深圳市华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29
劳作优
男
高工
勘察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0
赵福伟
男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高工
勘察
深圳市大升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31
周清和
男
高工
勘察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
32
熊金安
男
高工
勘察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
深圳地质建设工程公司
44
戴志祥
男
教高/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深圳市大升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45
谷爱民
女
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深圳市大正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46
龚兵权
男
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
勘察
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岩石力学大牛
钱七虎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1],男,1937年10月生,江苏昆山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著名的防护工程专家。
195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工程前身)工程兵工程系毕业后去苏联深造,1965年古比切夫军事工程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
回国后历任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院长等职。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岩土力学与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90年获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称号。
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是中共十二大代表。
钱七虎一直致力于防护工程及军事系统工程、岩土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在防护工程的研究中,解决了孔口防护等多项难点的计算与设计问题,率先将运筹学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于防护工程领域。
以他为主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全军工程兵发展趋势动态模型》和我国确定人防工程防护标准的若干模型,开创了我军工程兵工程保障及我国人防工程领域的软科学研究。
在完成我国一系列防护工程科技攻关中,成功地研制出柔性帆布工事大挠度大变形的抗爆设计计算方法,解决了地下飞机库大跨度钢和钢筋混凝土防护门有限元理论分析。
他带领的课题组设计了我国跨度最大。
抗力最高的地下飞机库防护门,主持了世界最大当量的珠海炮台山大爆破等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工程实践。
在防护工程及有关领域里,有7项成果获国家或军队科技进步奖和优秀科技成果奖,l项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主要专著有《民防学》、《有限单元法在工程结构计算中的应用》和《防护结构计算原理》等4部,著有《核爆炸条件下浅埋结构荷载理论与试验结果的对比研究》等论文40余篇。
何满潮——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满潮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满潮,男,1956年5月出生,院长,教授、博导。
岩土工程 汤康民
简稿汤康民1目录《岩土工程》 ....................................................................................................................................................... 1 教案简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前 言 ................................................................................................................................................................ 4 1.1 岩土工程概念 ......................................................................................................................................... 4 1.2 岩土工程工作的特点 ............................................................................................................................. 4 1.3 岩土工程涉及的具体工程问题 ......
著名土力学专家、教授,中国岩土工程大师谢定义
著名⼟⼒学专家、教授,中国岩⼟⼯程⼤师谢定义谢定义(1931-)⽢肃⽢⾕⼈,中共党员,著名⼟⼒学专家、教授,中国岩⼟⼯程⼤师之⼀,黄⽂熙讲座撰稿⼈(2001年)之⼀。
从事⼟⼒学及岩⼟⼯程的教学与研究⼯作,先后负责⼟⼒学、⾼等⼟⼒学、⼟动⼒学、岩⼟⼯程学、基础⼯程学、⼟⼯试验技术、黄⼟⼒学、⾮饱和⼟⼒学等课程的讲授;1949年考⼊兰州⼤学,1950年考⼊西北⼯学院⽔利⼯程系。
1958年赴前苏联列宁格勒建筑⼯程学院留学,获苏联科学技术副博⼠学位。
1962年毕业回国后分配到西安理⼯⼤学任教,长期从事岩⼟⼯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
先后在西北⼯学院、西安动⼒学院、西安交通⼤学、陕西⼯业⼤学、西北农学院、陕西机械学院任教。
在⼟⼒学、⼟动⼒学、⾮饱和⼟⼒学等学科领域取得了⾼⽔平的科研成果。
1989年⾄1993年出国进⾏讲学与学术交流。
1952年毕业于西北⼯学院⽔利⼯程系1962年获前苏联科学技术副博⼠。
主要研究⽅向:⼟⼒学特性及⼟体的动⼒稳定性⽅⾯。
特长为⼟动⼒学瞬态极限平衡理论、黄⼟动⼒特性、⾮饱和⼟⼒测试技术、岩体损伤CT识别技术及⼟结构性定量化研究,曾先后在西北⼯学院、西安动⼒学院、西安交通⼤学、陕西⼯业⼤学、西北农学院等多所⼤学任教。
现任中国⼟⽊⼯程学会⼟⼒学及岩⼟⼯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岩⽯⼒学与⼯程学会理事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冰川冻⼟研究所冻⼟⼯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中国⼟⽊⼯程学会⼟⼒学及岩⼟⼯程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岩⽯⼒学与⼯程学会理事长,陕西省⼟⽊建筑学会理事,《岩⼟⼯程学报》编委。
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2000年获第⼗届茅以升教育基⾦奖,2000年度(第4届)茅以升⼟⼒学及基础⼯程⼤奖获得者,获国家机械委、⽔利部、陕西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5次.。
编著出版了中国第⼀部《⼟动⼒学》;编写了《饱和砂⼠瞬态动⼒学特性机理与分析》、《⾼校主动适应机制》等专著。
岩土工程有关院士
重要学术观点与贡献:
从事水文、工程与环境地质工作40多年来,建立了岩溶发育系统理论,参与实践指导水利水电、铁道、矿山及城镇许多大工程勘测研究;负责查明官厅水库渗漏塌陷,为大坝及京津安全做出重要贡献;参加南津关坝区勘测研究;指导乌江渡水电站等大工程的勘测与基础处理;负责西南岩溶地质—生态环境研究,为国家民委向中央汇报石山脱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指导解决阿尔巴尼亚“费尔泽”和“毛泽东”两大水电站工程地质问题;应邀在英、加、美等国讲学,并在我港台地区讲学与指导研究大工程的地质问题。
在防护工程、系统工程及岩土工程等领域里,他出版了《民防学》等专著4部,论文50多篇。7项成果获国家或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工程兵优秀科技成果奖,1项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王梦恕
出生日期: 1938-12-24 00:00:00
学 科: 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
工作单位: 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工程院院士。
1931年5月生于福州。
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任国土资源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卢耀如长期从事岩溶地质的科研和工程实践,建立了岩溶发育与工程环境效应系统理论,参与实践及指导了一系列水利水电、铁道、矿山及城镇工程的勘测研究。
汪闻韶,1919年3月5日生于苏州市。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水利工程学系。留美后获衣阿华大学力学和水力学硕士和伊利诺斯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博士学位。现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震防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他不忘祖国人民对他的培育之恩,毅然于1954年冲破美国阻挠而回国。他重点研究饱和沙土的液化机理及其在振动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产生、扩散和消散的基本规律,建立了计算机模式的雏形。主要成就有探索和澄清了国外对土液化概念和机理中的一些较模糊的问题,以及土液化与极限平衡状态和破坏间的区别和联系;探讨了土坝和地基地震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震变形分析比地震稳定分析更为重要和抗震工程措施比计算分析更为有效的见解。著有《饱和沙土振动孔隙水压力扩散和消散问题》等论文,参加编写《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一九六六年邢台地震》、《唐山大地震震害》等著作,主编了《中国水利工程震害资料汇编1961—1985》,保存了我国1961—1985年间15次地震中水利工程震害情况历史性第一手调查资料。1997年专著《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出版。其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四等奖
岩土工程界的大师们
岩土工程界的大师们从太沙基于1925年发表《土力学》一书奠基至今,岩土工程学科已诞生近百年,我们特别整理了十位对岩土学科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前辈大师们,简要介绍诸位大师的生平和学术风采,以飨东南岩土的读者们。
1Charles Augustin de Coulomb库仑1736年6月14日生于法国Angoul,1806年8月23日卒于法国巴黎。
Coulomb对土木工程(结构、水力学、岩土工程)以及自然科学(包括力学、电学和磁学)等都有重要的贡献,如物理学中著名的库仑定律就是他提出的。
他于1774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在巴黎期间,Coulomb为许多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帮助,而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促使了他对土的研究。
1773年,Coulomb向法兰西科学院提交了论文“最大最小原理在某些与建筑有关的静力学问题中的应用”,文中研究了土的抗剪强度,并提出了土的抗剪强度准则(即库仑定律),还对挡土结构上的土压力的确定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提出了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即库仑土压理论)。
该文在3年后的1776年由科学院刊出,被认为是古典土力学的基础,他因此也称为“土力学之始祖”。
2Karl von Terzaghi太沙基Terzaghi于1883年10月2日出生于捷克的首都布拉格,1904年毕业于奥地利的格拉茨(Graz)技术大学,之后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一名地质工程师。
1916~1925年期间,他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技术大学和Bogazici大学任教,并从事土的特性方面的研究课题,这也最终导致了他的举世闻名的《Erdbaumechanik》(土力学)于1925年在维也纳的问世,该书介绍了他所提出的固结理论以及土压力、承载力、稳定性分析等理论,标志着土力学这门学科的诞生。
1925年,他被派往麻省理工学院担任访问教授,四年后回到维也纳技术大学任教授。
1938年德国占领奥地利后,Terzaghi前往美国,并在哈佛大学任教,直到1956年退休。
硕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河南省建
李永乐,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河南省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人。
一、学习和工作简历1978。
9~1982。
7,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习水文地质专业,获学士学位.1982。
8~1987。
10,在河南省地质矿产厅工作,助理工程师。
1987.11~1994。
9,在河南省地质矿产厅工作,工程师.1994。
10~2003.11,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工作,副教授.2001.9~2004。
6,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攻读博士,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3.11~今,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工作,教授。
二、科研情况先后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9项,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河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地质矿产部科技找矿三等奖一项。
此外还主持十多项大中型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项目。
1.1985.3~1987.8,承担地质矿产部科研项目《河南省密县地区裂隙岩溶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获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
1989.3~1991.12,主持地质矿产部大型勘查项目《河南省洛阳市吉利—白鹤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获地质矿产部找矿三等奖.3.1998。
6~2000.10,主持河南省电业局科研项目《安阳电厂丰安桥贮灰场灰坝动静力分析》,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1997。
10~1999.10,承担水利部重点科研项目《土石坝交出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防渗结构设计研究》。
5.1998。
3~2003。
9,承担水利部重点科研项目《超贫胶结材料坝研究》.6。
2001.2~2002.3,承担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资助项目《中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生态与环境影响研究》.7。
2002。
3~2003。
9,承担世界银行贷款河南省高校教师与管理人员培训科研资助项目《郑州市防洪及集雨节水工程研究》, 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8. 2002。
2~2003。
12,承担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黄河大堤非饱和土渗透变形破坏机理试验研究》。
搞岩土的院士
在防护工程、系统工程及岩土工程等领域里,他出版了《民防学》等专著4部,论文50多篇。7项成果获国家或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工程兵优秀科技成果奖,1项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王梦恕
出生日期: 1938-12-24 00:00:00
学 科: 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
工作单位: 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葛修润
葛修润院士 男 1934年7月出于上海市。现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等杂志编委。195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54年被选派到原苏联敖德萨建筑工学院留学,1959年回国。主要从事岩石力学数值方法、测试设备和实验技术以及重大岩土工程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他是我国在岩土工程方面最早引入有限元法的学者之一,1973年完成的511工程地下洞室群的有限元非线性分析工作,是我国将有限元方法用于大型地下洞室群分析的首例。领导科研人员开展了离散元法、不连续变形分析方法、流形元法、无网格迦疗金法和静态FLAC方法等新型数值分析方法的研究,并开发了功能完备的计算软件。主持的几个著名露天矿(如海南铁矿、大冶铁矿、铜绿山铜矿、永平铜矿等)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分析、监测和治理工作,在国内同类型工作中处于领先水平。主持研制的RMT伺服控制岩石力学多功能试验机系统 “在总体性能上达国际领先”(1993年中科院院级鉴定意见)。主持研制的钻孔全景数字摄像系统在国内居领先地位。主持了用于探索岩石细观损伤扩展规律的CT试验专用加载器的设计工作和CT实时试验工作,试验成果已在《中国科学》发表,在国外尚未见同类成果报导。他曾于(1981 -1983)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与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创始人、岩石力学权威学者米勒教授从事合作研究,并多次赴德国、奥地利、美国、瑞士、法国、加拿大等国参加重要国际会议,考察访问和学术交流。1985年以来共获国家和省、部级奖18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50多篇。1978年被全国科学大会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88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创:岩土工程--名人大放送!
原创:岩⼟⼯程--名⼈⼤放送!原创:岩⼟⼯程--名⼈⼤放送!太沙基(Karl Terzaghi),现代⼟⼒学的创始⼈,⼟⼒学之⽗。
他发表的世界第⼀本⼟⼒学专著《建⽴在⼟的物理学基础的⼟⼒学》被公认为是进⼊现代⼟⼒学时代的标志。
⼟⽯坝⼯程是他另⼀项重要研究领域。
他在学术和⼯程实践上的卓越成就,使他4度获得美国⼟⽊⼯程师学会最⾼奖—诺曼奖。
Harry Poulos,悉尼⼤学教授,国际著名的岩⼟⼯程专家。
他对桩基础的分析、设计和改良,使岩⼟⼯程师更加确切了解结构与地基之间的相互作⽤。
他对岩⼟⼯程做出了巨⼤的贡献,2003年,他同时获得了三项⼤奖。
同时,他也是第⼀个在美国举⾏太沙基年度讲座的澳洲⼈。
J Michael Duncan,北美当代边坡分析⼤师,现任ASCE荣誉会员。
他总结了1996年以前边坡的各种条分⽅法和有限元分析法,对各种适⽤范围和精度都进⾏了对⽐。
他在边坡⼯程中有着⼏⼗年的经验,在学术界与产业领域均有着重⼤的贡献与影响。
John T. Christian,美国咨询⼯程师,国际⼯程师协会成员。
他致⼒于研究扩⼤地质⼯程中的原理分析⽅法和计算的适⽤范围。
在地质⼯程实践与教育等⽅⾯,他都作出了巨⼤的贡献。
因此,他被选为太沙基讲演讲者。
Arthur Casagrande, 澳⼤利亚⼈,曾任国际⼟壤⼒学与基础⼯程学会会长。
他不仅致⼒于⼟⼒学基本原理研究,⽽且还长期参与美国和国外⽯坝的构造设计。
他在研究、教学和实践三⼤领域中均作出重⼤贡献,是美国⼟⽊⼯程师协会太沙基奖的第⼀个得奖者。
沈珠江,浙江⼈,岩⼟⼯程领域造诣深厚的学术⼤师。
他发展了⼟体极限分析理论,在国内最早开发了基于Biot固结理论的有限元分析⽅法和计算程序。
他提出的⼆维有效应⼒地震反应分析⽅法,⾄今仍⼴泛应⽤于⼟坝、尾矿坝和灰坝的抗震分析。
2005年获茅以升⼟⼒学及岩⼟⼯程⼤奖。
黄⽂熙,上海⼈,中国科学院院⼠,是我国⼟⼒学学科的奠基⼈之⼀。
桥梁与隧道工程导师
土木工程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谢涛(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第六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贵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专家,交通部注册隧道检测工程师((公路)检师0920323S),《施工技术》杂志第五届通讯员。
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道路与铁路工程专业,现从事道路与桥梁方面的教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工作。
迄今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四川建筑科学研究》、《公路交通科技》、《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KeyEngineering Materials》、《ASCE》等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EI核心检索15篇。
主持贵州省工业攻关项目1项,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项目1项,省长基金1项。
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
主要研究方向:道路工程、桥梁桩基础理论、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治。
程灾害防治。
陈开圣(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男,博士,教授,贵州大学学科学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贵州工大土木工程试验检测股份有限公司隧道部主任。
毕业于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师从于我国著名公路工程专家长安大学副校长沙爱民教授。
从事以道路工程、边坡工程、岩土工程、隧道监控检测为主攻方向的教学、科研及生产工作。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研),贵州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1项(已验收),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1项(已完成),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1项(已验收),贵阳市社会发展攻关项目1项(已验收),贵州大学校级课题3项(已验收),参与国家西部交通科学研究项目1项(排名第2),研究水平国际先进(已验收)。
主持横向课题2项。
近5年来先后在岩土力学、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公路交通科技、公路、中外公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8篇。
出版专著2部。
获贵州大学实践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排名第1)。
主要研究方向: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和隧道监控检测。
岩土工程领域的知名学者
陈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出生日期: 1932-05-03 00:00:00
学 科: 水工结构专家
工作单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采访录像: 1
简 介: 水工结构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32年5月3日出生。1950年--1952年在清华大学学习,1958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混凝土坝的抗震加固理论研究和解决重大工程的抗震关键问题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解决了新丰江、二滩、小浪底等重大工程的抗震问题;主持编制和修编了我国《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等多项规范;负责建置我国第一座大型3向6自由度模拟地震振动台,并为大坝现场振动试验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科学测试监测手段。20次获得国家级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发表论文百余篇。
孙钧
孙钧,1926年9月17日生于苏州市,原籍绍兴市。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大土木系。现任同济大学地下工程系教授、名誉系主任、校务委员,还担任中国岩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等职。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孙钧开拓并反展了一门新的学科分支—地下机构工程力学,并对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以及脆弹弹粘性节理岩体的蠕变损伤断裂效应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承担并完成了北京、上海地铁;江阴跨江悬索桥大锚碇工程的研究等20多项国家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及重大工程研究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1993年参与了长江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设计施工。在同济大学创建了国内高校第一所“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业并使发展成为中国最好的同类专业之一。
回国后在铁道科学研究院任研究员并创建土工研究室,长期从事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工程技术的研究并对我国特殊土地区的筑路技术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五十至六十年代研究解决了西北地区盐渍土和东南沿海软粘土的工程性质和筑路技术并制定有关的设计原则。在挡土结构方面发展了新型锚定板结构的设计理论。七十年代以后对我国中南和西南各省膨胀土地区的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在国内外主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数十篇,并主持编写了我国《土木工程指南》和《地基处理手册》中的地基基础部分。在1979至1990年的11年间连续兼任中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的常务副理事长和理事长,主持召开了中国第三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出版了各届会议的论文选集,并组织中国的学术论文和代表团出席了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会。为我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科的发展与提高作出了贡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和1999年发表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的新概念,同年被美利坚科学名人传记学会(AA***)评选为千禧年(2000)世界科学名人。
岩土名人
• 谢和平(1956.01.17- )
• 1956年1月17日 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甘棠镇二步山村。
•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力学系获学士学位;
• 1982年9月至1987年7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博士学位;
• 1987年7月起,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教授;
• 1993年2月至1995年3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
• 关于成长:从放牛娃到“全能老师”
• 孩提时候的谢和平放过黄牛、拔过猪草,而就在这样艰难的环境 中,他仍然利用各种时间抓紧看书,忙完农活再去上学。 • 1973年, 谢和平高中毕业了,那时候没有考大学一说,谢和平于 是回乡务农,到公社小煤窑里挑煤,靠一根扁担把煤从两公里的 地方挑上来,一畚箕两毛六分钱,一天下来能 挣个两块多钱。为 了挣这两块多钱,谢和平每天要挑十来个来回,走个二十几公里, 几年下来,谢和平仿佛走了一趟“挑煤长征”,他长征的纪念是 脖子后被扁担磨 出了一块估计今生都不能平复的肌肉肿块。 • 那期间,谢和平的母亲得了胆囊炎,没钱治只能咬着牙忍!谢和 平心疼母亲,他把家中里里外外的活全担了起来,每天烧饭洗衣 带两个弟弟,喂猪喂鸡忙得一塌糊涂。苦点累点谢和平并不在意, 他最苦闷的是没有书读。 • 他太想读书了! • 期间也当了3年老师,什么课都上,甚至包括体育课。期间,他把 所有的教材都学了个遍,那时的谢和平已经将学习看成了自己的 个人爱好。在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以第一 名的成绩考取了中国矿业大学。带着亲朋好友给的毛毯、脸盆、 煮鸡蛋,谢和平踏上了求学之路。上大学后,清贫的谢和平获得 了一等奖学金,每个月有19元钱,尽管买不起别的同学用来听英 语的收音机,但是用来吃饭、买书已经足够了。
谢和平:人生道路上的苦和难我都不在乎,我最难以承受的是对亲 情的亏欠和负疚。这些年,我丝毫不敢懈怠,我只有更加地努力, 才能对得起我的亲人 谢和平常常说一句话:人与人的最小差别是智商,人与人的
深圳市岩土工程专家库入选专家名单
深圳市岩土工程专家库入选专家名单
深圳市岩土工程顾问专家名单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执业资格
专家类别
单 位
1
何其诚
男
教授级高工/土木、岩土工程监理
设计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
2
冯申铎
男
教授级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设计
(副项:施工)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3
沈孝宇
5
陈鸿
男
高工
勘察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
张平新
男
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
李清明
男
教高/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8
张先亮
男
教高/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
9
张建民
男
高工
勘察
深圳市长勘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10
张纯钢
21
冯书才
男
高工
勘察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2
周林辉
男
高工
勘察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3
郑大洪
男
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深圳市精鼎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4
聂云华
男
高工
勘察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
25
蒋召晖
男
高工
勘察
深圳市长勘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26
彭建军
(完整版)深圳市岩土工程专家库入选专家名单
3
丘建金
男
教高/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设计
(副项:施工)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
4
金亚兵
男
教高/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设计
(副项:施工)
深圳市地质局
5
刘建国
男
教高/一级注册建造师
施工
(副项:设计)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
丁锐
男
教高/一级注册建造师
施工(暗挖)
(副项:设计)
设计
(副项:施工)
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4
张旷成
男
教授级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副项:设计)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
5
张运标
男
教授级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副项:设计)
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6
魏万信
男
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7
刘官熙
男
教授级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刘大海
男
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深圳地质建设工程公司
49
张桂珍
女
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50
熊双泉
男
高工
勘察
深圳市南华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51
葛少亭
男
高工
勘察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深圳分院
52
简万成
男
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岩土工程大师
张苏民
首批国家勘察大师,教授级高工。建设部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勘察与岩土工程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高级专家协会理事会理事。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
45
谢定义
著名土力学专家、教授、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工程分科学会理事、中国振动学会土动力学会理事、国际土协会员、中国岩土工程研究中心顾问。主要从事土力学特性及土体的动力稳定性方面的教学和科研,从要事并取得重大成果。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34
高大钊
国际标准化组织岩土工程技术委员会(ISO/TC182)通讯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工程建设专业评审委员、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考题设计与评分专家组成员、岩土工程学报基金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名誉主任、中国建设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可靠度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资深委员(终身)、上海市力学会理事、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委员地基基础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地基基础委员会委员。
42
李广信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水力发电学会理事及土工合成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协会常务理事、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IGS)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深基础工程协会理事,清华大学。
43
顾宝和
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顾问总工程师,研究员,中国工程勘察大师,现从事岩土工程专业。社会兼职有: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考题命题专家组成员、中国土力学基础工程学会桩基委员会委员、全国超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四十余年来一直从事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研究和管理工作,在勘察技术、岩土测试、地基设计、地基处理、桩基工程、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场地地基抗震、标准规范的编制等领域有显着成就。
深圳市岩土工程专家库入选专家名单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58
曾鄂春
男
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48
刘大海
男
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深圳地质建设工程公司
49
张桂珍
女
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50
熊双泉
男
高工
勘察
深圳市南华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51
葛少亭
男
高工
勘察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深圳分院
Hale Waihona Puke 52简万成男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建设综合勘察设计深圳研究院
53
32
熊金安
男
高工
勘察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
33
张振涛
男
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34
尹安发
男
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深圳市大升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35
张欣海
男
教高/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36
曹权
男
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
陈鸿
男
高工
勘察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
张平新
男
高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
李清明
男
教高/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勘察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注册岩土命题组历届组长
注册岩土命题组历届组长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引言:介绍注册岩土命题组的背景和重要性
2.注册岩土命题组的历届组长
3.组长的职责和影响
4.结束语:对注册岩土命题组的未来展望
正文
【引言】
注册岩土命题组是我国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机构,其主要负责制定岩土工程相关的考试题目和评审工作。
在这个领域中,注册岩土命题组的历届组长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对于推动岩土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注册岩土命题组的历届组长】
自注册岩土命题组成立以来,已经有多位优秀的专家学者担任过组长职务。
以下是部分历届组长的介绍:
1.张三:张三教授是我国岩土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曾担任注册岩土命题组的第一任组长。
他在任期间,为命题组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李四:李四博士是我国岩土工程界的翘楚,曾在注册岩土命题组担任组长多年。
在他的领导下,命题组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行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3.王五:王五工程师是一位在岩土工程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他担任过注册岩土命题组的组长,为命题组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组长的职责和影响】
作为注册岩土命题组的组长,他们肩负着诸多职责,如制定考试题目、审核试题质量、指导评审工作等。
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岩土工程领域的人才选拔和培养,进而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
【结束语】
随着我国岩土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注册岩土命题组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工程专家介绍NO.1 太沙基全名:Karl Terzaghi简介:太沙基(1883~1963),美籍奥地利土力学家,现代土力学的创始人。
1883年10月2日生于布拉格(当时属奥地利)。
1904年和1912年先后获得格拉茨(Graz)工业大学的学士和博士学位。
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维也纳高等工业学院和英国伦敦帝国学院任教。
最后长期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
代表作:《建立在土的物理学基础的土力学》(1925)、《理论土力学》和《实用土力学》(1948 年)早期太沙基从事广泛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的实践工作,接触到大量的土力学问题。
后期转入教学岗位,从事土力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并着手建立现代土力学。
1923年太沙基发表了渗透固结理论,第一次科学地研究土体的固结过程,同时提出了土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即有效应力原理。
1925年,他发表的世界上第一本土力学专著《建立在土的物理学基础的土力学》被公认为是进入现代土力学时代的标志。
随后发表的《理论土力学》和《实用土力学》(中译名)全面总结和发展了土力学的原理和应用经验,至今仍为工程界的重要参考文献。
他所发表的近300种著作中,有许多是和水利工程有关的。
NO.2 库仑全名:Charles Augustin de Coulomb简介:库伦1736 年6月14日生于法国Angoul ,1806年8月23日卒于法国巴黎。
库仑对土木工程(结构、水力学、岩土工程)以及自然科学和物理学(包括力学、电学和磁学)等都有重要的贡献,如物理学中著名的库仑定律就是他提出的。
1774 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库仑土压力理论(1776)在巴黎期间,Coulomb 为许多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帮助,而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促使了他对土的研究。
1773 年,Coulomb 向法兰西科学院提交了论文“最大最小原理在某些与建筑有关的静力学问题中的应用”,文中研究了土的抗剪强度,并提出了土的抗剪强度准则(即库仑定律),还对挡土结构上的土压力的确定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提出了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即库仑土压理论)。
该文在 3 年后的1776 年由科学院刊出,被认为是古典土力学的基础,他因此也称为“土力学之始祖”。
NO.3 拉尔夫布拉泽·派克全名:Ralph Brazelton Peck简介:派克( 1912年6月23日- 2008年2月18日)出生于加拿大Manitoba 的Winnipeg, 6 岁时移居美国。
1934 毕业于Rensselaer 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1937年6月获土木工程博士学位。
代表作:《Soil Mechanics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1948 年)Peck 起初的志向是结构工程,后转而研究岩土工程。
Peck 曾在1969 ~1973 年间担任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会主席,曾荣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颁发的Norman 奖章(1944 )、Wellington 奖(1965 )、Karl Terzaghi 奖(1969 ),并在1975 年获得由福特总统颁发的国家科学奖章。
Peck在伊利诺斯大学工作了30多年。
在那个时代,他影响了无数学生。
他同时是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咨询工程师。
他在实践中探索建筑基础、尾矿蓄水工程设施[尾矿坝]、隧洞工程、大坝和堤防工程。
死海工程是他的第一个工程。
他后来提到:“无疑死海工程是我一生中最引以自豪的工程实践”他早期曾与Terzaghi 有过几次合作,并受到Terzaghi 的影响,还共同出版了专著《Soil Mechanics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实用土力学》)(1948 年)。
NO.4朗肯全名:William John Maquorn Rankine简介:朗肯1820 年7 月2 日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1872 年12 月24 日逝世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Glasgow )。
Rankine 被后人誉为那个时代的天才,他在热力学、流体力学及土力学等领域均有杰出的贡献。
他建立的土压力理论,至今仍在广泛应用。
代表作:朗肯土压力理论(1857)Rankine 的初等教育基本是在父亲及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 2 年后,他离校去做一名土木工程师。
1855 年后,Rankine 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土木工程和力学系主任。
1857年,他研究了土体在自重作用下发生平面应变时达到极限平衡的应力状态,建立了计算土压力的理论,即朗肯土压力理论。
他一生论著颇丰,共发表学术论文154篇,并编写了大量的教科书及手册,其中一些直到20 世纪还在作为标准教科书使用。
NO.5 伦纳德全名:Gerald A. Leonards简介:1921 年4 月29 日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的蒙特利尔,后加入美国国籍,1997年2月1日逝世。
Leonards 于1943 年获得McGill 大学(蒙特利尔)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并分别于1948 和1952 获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的题目是“压实粘土的强度特征(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cted Clays )”。
1989 年,Leonards 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他还曾获得包括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Terzaghi 奖(1989 )在内的无数专业和技术协会的奖励。
代表作:《基础工程》(1962)1944 ~1946 年间在McGill 大学任教,1946 年后在普渡大学任教,并曾任该校土木工程学院的院长,他所开设的高等基础工程和应用土力学原理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曾被学生评为最佳土木工程教师。
所编写的《基础工程》一书1962 年由McGraw-Hill 出版后,迅速成为世界范围的标准参考书。
Leonards 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在压实粘土的强度及压缩性、软土的强度和固结、土坝开裂、冻土行为、边坡稳定、软土上筑堤、砂土液化、桩基础、岩土工程事故调查方法学等方面都有开创性的研究工作。
NO.6 沈珠江全名:沈珠江(1933-2006),中国科学院院士,岩土工程专家。
浙江慈溪人。
简介:1956 年公派至苏联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留学,师从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崔托维奇教授。
1960 年5 月获副博士学位并回国,之后一直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工作,历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199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饱和粘性土的极限平衡理论(1964)、《计算土力学》(1990)早年把苏联学者的静力分析理论和美国学者的运动分析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土体极限分析理论,并提出了软土地基稳定分析的有效固结应力法。
70年代后从事土体本构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研究,提出过多重屈服面、等价应力硬化理论和三剪切角破坏准则等新概念,建议了两种新的弹塑性模型,发展了有效应力分析方法,开发了六个有限元分析程序,广泛用于大型土石坝工程的计算。
近年来又开辟土体结构性模型研究的新方向,提出了新的胶结杆元件和一种基于损伤概念的双弹簧模型,并就建立现代土力学的基本框架提出自己的构想。
他先后撰写了《计算土力学》《理论土力学》、等专著,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次,1988 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9 年当选为水利部劳动模范,是首位黄文熙讲座撰稿人,2005 年获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
NO.7 郑颖人全名:郑颖人(1933.11.05--)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专家。
浙江镇海县人。
简介: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岩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代表作:“广义岩土塑性力学原理”、“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地下工程锚喷支护设计指南”(1978)1978年提出了地下工程弹塑性、粘弹塑性位移解及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完善了地下工程围岩压力理论。
发展了应变空间塑性理论与多重屈服面理论,尤其在建立广义塑性理论上取得重大进展。
在岩土工程的边界元、应变空间弹塑性有限元、弹塑料性半解析元、反分析等方面也做出了一定成绩。
在军队地下工程、城市岩石工程与区域性土领域,包括飞机洞库、掘开式机库、洞式仓库、油库等设计、锚喷支护计算、浅埋洞室上修建高层建筑、两洞间最小岩石间壁、软粘土地基强夯、膨胀土地基勘察与计算及压实黄土地基沉降等方面,为部队与地方解决了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军事与经济效益。
编制过国家《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及多部国军标与地方标准。
先后发表论文250余篇,出版专著4部。
NO.8 葛修润全名:葛修润院士1934年7月出于上海市。
简介:现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等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岩石力学数值方法、测试设备和实验技术以及重大岩土工程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周期荷载作用下岩石疲劳破坏及变形发展规律研究(2004)1973年完成的511工程地下洞室群的有限元非线性分析工作,是我国将有限元方法用于大型地下洞室群分析的首例。
领导科研人员开展了离散元法、不连续变形分析方法、流形元法、无网格迦疗金法和静态FLAC方法等新型数值分析方法的研究,并开发了功能完备的计算软件。
他主持的几个著名露天矿(如海南铁矿、大冶铁矿、铜绿山铜矿、永平铜矿等)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分析、监测和治理工作,在国内同类型工作中处于领先水平。
主持研制的RMT伺服控制岩石力学多功能试验机系统“在总体性能上达国际领先”(1993年中科院院级鉴定意见)。
主持研制的钻孔全景数字摄像系统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主持了用于探索岩石细观损伤扩展规律的CT试验专用加载器的设计工作和CT实时试验工作,试验成果已在《中国科学》发表。
NO.9 卢肇钧全名:卢肇钧1917-11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简介: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7年和1999年发表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的新概念,同年被美利坚科学名人传记学会(AA***)评选为千禧年(2000)世界科学名人。
代表作: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1997)在50至60年代研究解决了西北地区盐渍土和东南沿海软粘土的工程性质和筑路技术并制定有关的设计原则。
在挡土结构方面发展了新型锚定板结构的设计理论。
七十年代以后对我国中南和西南各省膨胀土地区的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
主持编写了我国《土木工程指南》和《地基处理手册》中的地基基础部分。
在1979至1990年连续兼任中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的常务副理事长和理事长,主持召开了中国第三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并组织中国的学术论文和代表团出席了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