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版十二怒汉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版十二怒汉观后感
俄版《十二怒汉》取材自好莱坞名导薛尼卢梅的同名旧作,将时空搬移至21世纪的俄国,导演米哈尔科夫试图通过讲述一名陪审团员为一名被控谋杀的车臣少年奔走翻案的故事,暗喻如今已重拾当年荣耀繁盛的大国俄罗斯,在面对‘车臣问题’所应有的宽容与大度。导演不但亲自挑选俄国一流演员演出片中的11名陪审员,自己更亲自出饰‘陪审团主席’一角,俄国版的电影海报也由他亲自上阵。下面是俄版《十二怒汉》的观后感,欢迎阅读。
俄版十二怒汉观后感曾在有关老人家希德尼鲁迈特影片的影评中,不止一次地提及他的执导初体验于1957年公映的《十二努汉》。去年,该片推出了50周年数码修复版,重温后发觉,这部精彩且经典的法庭戏,至今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于方寸之间尽显了事物的渐变发展、辗转腾挪和跌宕起伏,每个演员都给出了适合角色的表演及情绪收放,而鲁迈特那独特的表现技法、风格鲜明的影像风格,以及对影片节奏的准确把握,依旧令人感佩万千。
在相对单一的场景下,营造出多变而繁复的剧情氛围、人物特色及心态状况,黑白影像《十二怒汉》不仅做到了于简练直接中凸显惊心迷离、环环相扣,还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从中彰显了鲁迈特在打造法庭戏方面的天赋,展示了他于相对密闭的空间里上演群戏的掌控能力。影片时长一个半小
时,主要场景只有简单的四处,其中三处,有关法院门口、法庭和洗手间的戏,加起来也不过五分钟,重要的戏份都集中在陪审团审议室里,这个单一到惊人的场景,却被鲁迈特运用多种技法,如心理分段或视觉分段,重点刻画或群像构图,呈现出了多姿多彩、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境界,也令这出原本枯燥乏味又背景沉闷的法庭戏,出脱得远远脱离了烦闷的概念。
影片始于一起凶杀案件的庭审结束,陪审团需要达成一致意见之时,对于整个案件的发生过程,观众是通过陪审团在合议时断断续续的表述才间接获知的,从而捕捉了观影注意力。一开始,影片就给出了一个闷热午后的环境氛围,狭小的陪审团审议室里,电风扇也处在罢工状态,12个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纪、拥有不同心态和成见的男人,大汗淋漓地开始对这起谋杀案做出判断。燥热的环境烘托出了人物想早点做出统一结论的迫切感,而亨利方达饰演的建筑工程师却在这个时候投出了唯一的否定票,从而将激烈辩驳和成员间的矛盾拉开了序幕。接着,这12个男人在斗室里展开了相当精彩的辩驳,仿佛一场炽热的关乎逻辑推理、口才表述、内心良知、人文观念的角力,又似一副反映彼时社会不同阶层人物心态的图画。
在此过程中,每个人物的言谈举止无不透露出此人的社会身份和心理层面,其间不乏波涛汹涌的阶层撞击和性格
对抗,认定“有罪”和“无罪”的票数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当它达到6:6时,一场暴雨突然降临,它猛烈地冲击着窗棂,送来阵阵凉爽,此时室内灯的开启和电风扇的复工,似乎也流淌出一丝明快的气息,也暗示着这场激烈的辩论将以一个相对合理、相对美好的方式结束。
在如此狭窄密闭的空间里,鲁迈特通过人物的姿态、走动和不同的构图布局,来促使剧情层层递进,这种频换的多种视角,既再现了事件的全貌,还剖析了人性的多面,更捕捉了特定心理的微妙变化过程,令影片既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又显得浑然一体。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彼时的鲁迈特对西方法律体系的认可和维护。
本人在曾在旧影评《《判我有罪》:坚守忠诚下的留白》里这样称赞鲁迈特及其作品“作为影史上最好的法庭戏导演,自1957年拍摄被誉为影史教科书的法庭片《12怒汉》后,鲁迈特又奉献出无数经典影片,如《冲突》(1973年)、《东方列车谋杀案》(1974年)、《热天午后》(1975年)、《城市王子》(1981年)、《大审判》(1982年)、《铁案风云》(1990年)等。倘若少了这位大师的捉刀,罪案题材类影片即便不是后继乏人,也会显得十分寂寞,在05年获终身成就奖之后,老爷子壮心不已、宝刀未老,连续推出了《判我有罪》和《在魔鬼知道你死前》,依旧手法精到,引人入胜,却在寓意和观感上带入了新的内容,似乎不再那么明确地维护什
么,不再那么坚定地表述一种符合社会价值判断的理念,而是更加放开地呈现出更多面的人类世界,有那么点历经岁月后的深省和悲怆,于光影之间还存有留白和残念。这些气息的出现,或许和这位84岁老人的反思有关,而这两部影片所表现的情感和道德的矛盾,也让观众在不知不觉间想了很多。”
当人类面对被赋予的神圣权利时,将以何种心态做何种决断,谁可胜任此种权利,什么是选取的标准,谁又有相对可取的立场,那么,谁又能纯真如水般地判定他人的罪孽?纵观老人家的影片,从坚定的认可到深刻的反思并留白,大师已然留下他思考的印记,或许在回溯经典的瞬间,不妨偶尔思虑一下。
俄版十二怒汉观后感人之初,性本善。我始终相信这句话。
《十二怒汉》深刻而鲜明地反映了美国的陪审制度。十二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聚集在一起,作为一个指控杀害了自己父亲的十八岁男孩这一案件的陪审团。十二名陪审员中有十一个人认定男孩有罪,唯独八号陪审员提出了他的合理怀疑,最终将11:1的开场扭转成0:12全票认定无罪的结局。
影片一开头就用广角镜头为观众展现出法院正门场景,庄严肃穆。审判庭里,法官宣布陪审团离席讨论结果。当人
们都大步快走离开法庭时,唯有一个人驻足回望了那个坐在被告席上的男孩,他看见了男孩眼里没有流下的泪和对生的渴望。接下来的场景便只有一个,一间只有几十平方的陪审团合议室。陪审员陆续进入合议室,狭小的空间,闷热的天气,窗外火车的轰鸣,使得所有人或多或少地产生了焦躁的情绪。他们其中有人提出,五分钟搞定结果,这样他们便可以不用再在这鬼地方待下去了,但事情却不像大多数人所期待的的那样发展。八号陪审员用理性的分析,事发现场的模拟,合理怀疑的推断,使得其他一开始就认定了男孩有罪的陪审员们重新审视自己所作出的决定。
这种“罪疑从无”、“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的精神无疑是弥足珍贵的;这种必须听见异口同声的一致意见时才能做出最后定论的制度无疑也是值得学习的。每个人都有人权,甚至包括死刑犯也不例外。没有人有权利随随便便地剥夺他人的生命,无论是非法还是合法。面对生命,我们要做的就是多一些崇敬,再多一些崇敬。前不久我在《人物》上看到一篇标题为《作为一名法官,最后宣判别人死刑是怎样一种感受》的文章,受访者是北师大的卢建平教授,同时他也是最高法院刑事三庭的副庭长。他在文中说道:“因为学者和法官的双重身份,他不断地经历着灵魂之苦。作为法学教授,他主张废除死刑;作为法官,他却不得不一次次在死刑复核裁定书上写下“核”字,在他眼里,“核”即“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