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立宪
历史趣谈立宪运动的结果和意义清末立宪运动有什么影响
历史趣谈立宪运动的结果和意义清末立宪运动有什么影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立宪运动的结果和意义清末立宪运动有什么影响
导语:大清立宪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其意义仍然重大:首先,这是中国二千年封建与专制向“宪制”的第一次“和平过渡”,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政治近
大清立宪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其意义仍然重大:
首先,这是中国二千年封建与专制向“宪制”的第一次“和平过渡”,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政治近代化性质的改革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中国二千年爆发了无数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新王朝,但从来都是一个专制代替另一个专制,一个“农民帝王”取代另一个“农民帝王”,从来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宪制”。
“宪制”与“专制”完全不同,“宪制”主要有“君主宪制”和“共和宪制”,在封建与专制社会里,皇帝的“言”与“行”就是国家的“法律”,在这种没有“宪制”的条件下,不仅皇帝的权力是无限的,至高的,也是没有限制的。
“在一个“宪制制度”下,皇帝的权力首先受到国家“宪法”的限制。
虽然大清立宪准备实行的是“君主宪制”,但“君主宪制”也是一种“宪政制度”,实际上它是一种按不同国家的历史而产生的“宪政制度”,是不同国家按实际历史条件的产物。
同时,在大清立宪的过程中,清政府对经济方面宣称要奖励实业,令各省设立商会,并创立大清银行。
在军事方面,编练新军,裁汰旧军。
在文化教育方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并于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此外,还准许满汉通婚,劝止妇女缠足,戊戌变法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一下子实现了不少。
虽然,清政府并不是真心进行改革,不过是装点门面,以求维持残局。
但是像废科举、兴学校等措施,在改变
生活常识分享。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
【题目】
清末“预备立宪”的目的是
A.改革官僚制度
B.引进西方政体
C.适应舆论要求
D.维护专制皇权
【参考答案】
D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能力。
解答的关键应从预备立宪的背景和实行的情况去分析。
为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1901年初,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但并没有因此摆脱内外困境。
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清政府又决定实行“预备立宪”。
先是派官员出洋考察宪政,下诏“预备仿行立宪”,后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但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在立宪派一再要求下,1911年,清政府终于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但却是个“皇族内阁”。
清政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加强封建皇权。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是:延续清政府的统治。
预备立宪指的是清政府迫于压力,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亦称“筹备立宪”。
晚清政府之所以实行预备立宪,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预备立宪内容
预备立宪的工作相当艰巨,非一朝一夕,清末的“预备立宪”,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政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其核心是官制改革;二是设立议会;三是实行地方自治。
预备立宪后果
晚清预备立宪这项政治活动有着保守性和欺骗性,这场宪政改革涉及的内容极其庞杂,触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预备立宪的措施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
预备立宪的直接后果: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催生了新的政治制度。
关于清末立宪的反思
关于清末立宪的反思清末立宪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变革。
自19世纪末以来,清朝面临了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国力日益衰退,民众生活困苦。
为了挽救危局,清廷实行改革,其中之一就是试图通过立宪来引领国家走向现代化。
清末立宪的尝试并未取得成功,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这一历史事件的原因和教训。
清末立宪的失败与政治环境和社会现实相背离有很大关系。
当时,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下,政治文化保守,政治观念落后,民众对于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而立宪所需要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制度的建设,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清廷在政治体制改革上的犹豫不决,对立宪的态度摇摆不定,既没有坚定的决心,也没有制定明确的政策,这使得清末立宪的进程异常困难。
清末立宪的失败也与外部压力和民族斗争的影响密切相关。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扩张,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而立宪要求社会各阶层的共识和协调,需要各民族团结一致,这对于当时正处于民族斗争中的中国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清末的反帝斗争虽然有一定的成就,但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挣扎迫使清末立宪出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
列强的干预和干涉也进一步破坏了清末立宪的进程和希望。
清末立宪的失败也与清廷的顽固和腐败有关。
虽然清政府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来挽救国家,但是清廷内部的腐败和权力斗争依然存在,并未根本上解决。
清廷对立宪的推进缺乏坚定的决心,往往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而假装进行改革,对于真正的政治改革并未全力以赴。
这种对改革的态度和行为也进一步阻碍了清末立宪的进程。
从清末立宪的失败中,我们需要深刻反思和吸取教训。
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转变是实现政治制度改革的前提条件,需要通过教育和社会推动来培养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
政治改革需要坚定的决心和明确的政策,不能动摇不定。
政府应当坚持廉洁和反腐败的原则,并推动政治体制的完善,加强权力监督和制衡。
政治改革不仅需要国内的努力,还需要国际环境的有利支持和外部压力的减弱。
清末立宪(1)
日俄战争
五大臣出洋
(1)清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七月,清廷派遣镇国 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 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出洋考察,由于革命党人 吴樾的暗杀破坏。清廷遂于1905年派载泽、端方、 戴鸿慈、尚其亨、李盛铎五大臣出洋考察。五大臣 分别出访了日本、美国、德国、英国和俄国等数十 国,考察列强宪政,史称“五大臣出洋”。五大臣 “裒辑列国政要百三十三卷、欧美政治要义十八
10、 皇帝直接统率海陆军,但对内使用时,须依 国会议决之特别条件。 11、 不得以命令代法律。但除紧急命令外,以执行 法律,及法律委任者为限。 12、 国际条约,非经国会议决,不得缔结。但宣战 构和,不在国会会期内,得由国会追认之。 13、官制官规,定自宪法。 14、 每年出入预算,必经国会议决,不得自由处分。 15、 皇室经费之制定及增减,概依国会议决。 16、 皇室大典,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17、 国务员裁判机关,由两院组织之。 18、 国会议决事项,由皇帝宣布之。 19、第八条至第十六各条,国会未开以前,资政院 适用之。
清 末 立 宪
法 学 院 三 班 六 小 组
清末立宪的宪法
一.预备立宪的原因及历史背景
二.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
三.《钦定宪法大纲背 景 及
内忧(国内形势) 外患(国际环境)
五 大 臣 出 洋
直接 原 因
|
|
国内形势
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正在兴起, 革命派与立宪派希望通过立宪 获得 权利。清政府察到,如再不作任何 “革新”的表示,必将“全局糜烂”, “溃决难收”,必慎重选择“善后之策”, 才能苟延残喘,保持危在旦夕的统治地位。 而所谓“善后之策”,就是“一曰用严峻 之法,摧锄逆拭氛,二曰行公溥之政,潜 消戾气”,即在加强镇压的同时,用“政 治上导以希 望”的策略,欺骗人民,瓦解 革命,拉拢立宪派。
清末预备立宪的内容
清末预备立宪的内容清末预备立宪。
清朝晚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国家经济落后、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外国列强则纷纷侵略中国领土,使得清朝政府不得不面对国家危机,寻求变革之路。
在这一背景下,清朝政府开始着手进行预备立宪的改革探索,试图通过立宪来振兴国家,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
预备立宪是指在实行宪政制度之前,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和试验性的改革探索。
清朝预备立宪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法律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
其中,政治体制改革是最为核心和关键的一环。
清政府试图在保留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上,引进西方的宪政制度,以期实现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和民主化。
在这一过程中,清政府成立了许多新设的官员职位,试图通过这些新设的官员职位来实现政治改革的目标。
同时,清政府还试图通过设立宪政学堂,培养宪政人才,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
在法律制度改革方面,清政府试图通过颁布新的法律法规,来逐步调整和改善国家的法律制度。
同时,清政府还试图通过改革司法体制,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以期实现法治国家的目标。
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清政府试图通过推行新的教育政策,改革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国家所需的人才,以期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目标。
然而,清朝预备立宪的改革探索并未取得成功,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主要是由于清政府在进行预备立宪的改革探索时,面临了许多内外部因素的阻碍和挑战。
首先,清政府在进行预备立宪的改革探索时,面临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巨大阻力,使得政治改革难以推进。
其次,清政府在进行预备立宪的改革探索时,还面临了外国列强的压力和干涉,使得国家改革难以顺利进行。
最后,清政府在进行预备立宪的改革探索时,还面临了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的严重局面,使得国家改革难以取得社会的支持和认同。
总的来说,清朝预备立宪的改革探索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却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推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和经验。
预备立宪的改革探索使得中国人民开始意识到了现代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3、影响: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没有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传统政体下的政策创新
讨论:通过对于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
立宪”的学习,对清政府在20世纪初的所作所为
你有什么看法?
总结:虽然这是清政府迫不得已所采取的措
施,从主观上看是为了继续维护其封建统治,但
在客观上却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中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一、清末“新政” (1901——1905)
1.背景: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国内出现立宪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2.目的:对外取媚洋人,对内笼络人心,挽救清朝危局, 以维持其专制统治 3.主要措施:
一、清末新政:
3、新政措施: 1)时间:1901年——1905年 2)代表人物: 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 3)改革内容: ①教育:废科举、办学堂、派游学 ——近代化知识分子 ②政治:改革官制、修订刑律 ③军事:编练新军、开办警政。 ④经济:奖励实业
二、预备立宪:
1、领导者: 资产阶级立宪派 2、过程: 1)五大臣出洋考察(载泽、端方等到欧
美、日本考察宪政)
皇位永固、外敌渐轻、内乱可糜 2)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①预备的内容:从改革管制入手 ②成立“编制馆” ——有名无实
“大清帝国系朕由祖宗继承之并传至子 孙以垂于无穷” ——1908年《钦定宪 法大纲》 (资产阶级彻底与朝廷对立 ) 内阁13名成员中,满蒙贵族9人,其中 皇族又占7人。 ——皇族内阁 (汉族官僚反对) 新政 (人民反对)
一、“新政”(1901年)
实质: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 作用:部分地吸收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 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以 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结果:增加捐税,加重人民负担,促使 人民不断反抗,革命形势日益高涨
关于清末立宪的反思
关于清末立宪的反思清朝末年,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振荡和动荡,这一时期的政治变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清朝的立宪运动。
清朝立宪运动是中国政治变革的一次尝试,其目的是通过建立宪政制度来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和民主化。
由于当时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极其复杂,清朝立宪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对于清末立宪运动的反思,我们不仅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加以审视,更需要从当今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思考。
清朝立宪运动的失败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自身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状况对于立宪运动的成功起到了阻碍作用。
当时的中国,尤其是清朝统治者对于西方思想和政治体制的认知程度较低,国内政治、社会和经济机制也长期以来被封建思想和制度所固化,这使得清朝立宪运动的推进面临着重重困难。
当时的中国社会结构极为复杂,地方势力极为庞大,加之外国列强的干涉,这些复杂的因素造成了清朝政府的无力和混乱。
这些困难制约了清朝立宪运动的进程,使其最终以失败告终。
清朝立宪运动的失败还反映了中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对于政治变革的影响。
当时的中国正值晚清时期,内忧外患,国家衰落,这为政治变革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因素。
外部因素方面,列强的侵略和干涉使得中国面临严重的领土和民族危机,这使得清朝政府必须首先应对国家的危机,而不得不将政治变革放在次要的位置。
内部因素方面,境内百姓的不满和反抗、地方派系的对立和冲突等问题也给政治变革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这些困难的存在,使得立宪运动的推进失去了社会的坚定支持,最终难以持续下去。
清朝立宪运动的失败还给我们以启示:政治变革需要有坚定的领导和广泛的社会支持。
政治变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强大的领导力和统一的领导思想,同时也需要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支持。
在当时的中国,由于种种原因,清朝政府缺乏坚定有力的领导力,社会也缺乏坚定的支持,这使得立宪运动的推进失去了稳固性和持续性。
政治变革需要有坚定的领导和广泛的社会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政治变革,实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关于清末立宪的反思
关于清末立宪的反思清末立宪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近代政治变革的一次重要尝试。
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国内外各种问题的压力,政治制度的落后成为了制约国家发展的瓶颈。
清末政府试图通过推行立宪制度来改革政治体制,以期实现国家的强盛和繁荣。
立宪运动却在中国历史上以失败告终,留下了诸多反思和思考。
清末立宪的失败归因于当时的政治实力。
清朝末年,国力已经相当弱小,政府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而军阀割据、民族内争、外部侵略等问题也给政府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想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得到各方的支持和配合。
当时的社会政治力量十分复杂,难以形成统一的合力,各种意见和利益的冲突严重阻碍了政府的改革进程。
在这种政治环境下,立宪运动很难顺利进行,也难以成功推行。
清末立宪的失败与时代发展的不适应有关。
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过渡期,封建的统治体制和观念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心中,社会上尚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意识和制度。
就在社会政治的观念和体制发生根本性转变之前,要完全建立起现代化的政治制度是相当困难的。
当时的国民经济和文化素养也十分欠缺,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有一个相对较高的文化和经济基础作为支撑。
在这种情况下,立宪运动的倡导者在推行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和支持,不易获得成功。
清末立宪的失败也与外部势力的干涉有关。
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压力,而这些列强也十分不希望中国能够建立起一个稳定而强大的政治制度。
它们长期以来在中国的政治中进行着种种干预和排外,使得中国的政治制度无法得到有效的改革和定型。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政治改革会受到更多的外部干扰和摩擦,也难以取得真正的成功。
清末立宪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启示。
它的失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重要的反思,而这些反思也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对这段历史的关注和思考,以期在今后的政治改革中能够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促使中国的政治体制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完善。
简析清末立宪运动
简析 清 末 立 宪 运 动
李 洁
摘 要 :清末立宪运动是晚清政府在 内忧外 患的严峻形势下,为摆脱危机 、维护统治而进行的改革运动 ,尽 管最终 失败 了,但 其在 中 国近 代 史 上 的 地位 和 意 义却 不 容 小觑 ,如何 正确 看 待 这 场 改 革 运 动 至 关 重要 。 关键词 :简析 ;清末立 宪;重要作用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血泪 的屈辱史 ,也是一部不屈不挠 的抗 争与 探索史 。自从 1 8 4 0年 鸦片 战争 的爆发 ,清王朝惨 败 于 “ 英夷 ”之 手 , 签定 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南京条约》后 ,法 、美 、俄等西方列强 ,甚 至一 向依附于中国的 日本也群起效尤 ,相继胁迫清王朝签 约 ,攫取 各项 特权 。这些严酷现实,刺激 了那些并不守残抱缺而又关心 国家命 运的有 识之士先后提出了一系列 的救 国改革方案。其 中晚清 的立宪 活动尤 其值 得关注 ,这次改革虽然失败 了,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 的地位 和影 响。本文将从清政府立宪 的背景 、领导者的态度及其成果几方 面来 论述 如何看待其立宪活动。 首先 ,从清政府实行立宪 的背景 来看。1 8 9 8年 9月 2 1 E l ,慈禧 发 动反动政变 ,囚禁光绪帝 ,宣布重新训政 ,并残酷迫 害维新 人士。慈禧 的倒行逆施使当时的忧 时之士再也无法沉默了 ,他们不顾慈禧 的高压恐 怖政策 ,公开要求实行戊戌时期 的新政 ,归政光绪 。1 9 0 0年八 国联军侵 华事件 ,在社会上层人 士特别是资产阶级维新 派看来 ,完全是 由于慈禧 推 翻戊戌新政 ,重用顽 固守 旧大 臣,实行反动政策 造成 的。抚今思 昔 , 他们急切要求慈禧下台 , 归政光绪力行变法 。这表 明慈禧 的反 动政策遭 到 了社会各阶级各阶层 的激烈反对 ,她已无力 照旧统治下去 了。 除 了国内人民要求 慈禧归政外 ,列强也对其完全失去信 心。 自从慈 禧重 出训政 ,列强就颇有微词 ,他们甚至表示 只认 “ 光绪”二字 。日本 天 皇在致光绪皇帝的国书中,甚至公然提出让 光绪 明降谕 旨,建 立全新 的政 府 。可 见 这 是 对 慈禧 的彻 底 否 定 。 在这种 国难 在 即,内忧 外患 之下 ,慈禧 不得 不将 改 革提 上 日程。 1 9 0 1年后 ,清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 ,如派遣留学生,建立新 式学堂 ,建立新军 ,大力发展工商等等 。这些措施 的实施使得社会 经济 迈 出了新 的一步 ,同时也使立宪派倍 感光 明,开始 为维新 的前途 奔波 。 由此可见 ,尽管清政府实行立宪 ,是在 国家危机严 峻、立 宪思潮 高涨的 形 势下被迫进行的 ,其主要 目的是为 了维护清政府 的 ,但 不可否认 ,顽 固守1 日的清政府终于有所进步 ,开始主动且缓慢地 向资本 主义发展 ,这 对于接受 了几千年封建儒家思想 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非常进步的。 其次 ,从清廷统治者的态度来看 。当时清政府 的最高统 治者慈禧并 不像抱残守缺 的顽固派那样,坚决反对对封建制度 的任何 变革。其实早 在戊戌变法时期 ,慈禧已有这样 的表现 。如变法准备 及初 期阶段 ,对于 只要不违祖制 的改革 ,慈禧并 未强加 干涉 。这 就说 明只要不 威胁 其统 治 ,慈禧并不反对变法。而如今 固有统治 已濒临崩 塌 ,再 加上立宪派和 主张变革 的官员 的动员 ,特别 是 日俄战争 中俄国的惨败都使 慈禧的思想 发生了变化 。尽管并不情愿 ,但 改革势在必行。 慈禧 之所 以支持立宪 ,除了她 自己意识到宪政 改革的必要性外 ,朝 廷官僚 的奏请也是一个极为重要 的原 因。日俄战争爆 发后 ,为保障东三 省主权 ,吕海寰 、岑春煊 、魏光焘 、端方 、盛宣怀等就曾联衔具奏请求 变法。同时以张謇为首的主张立宪的官员们 ,积极讨 论立宪 问题 ,并得 到了张之洞和瞿鸿机等官员 的支持 ,他们 的态度 也影响 了慈禧 的决策 。 而考察政治归来 的官员 ,了解 了西方先 进 的政 治制度 和科 学技术 等优 势 ,希望通过学 习西方达到强盛的 目的,他们外患永除 、内乱可消 、皇 权永固的说辞深深打动 了慈禧 ,成为慈禧最终决定改革的关键 。 可见 ,无论是最高统治者慈禧,还是开 明派官僚 ,他 们在无路可走 的情况下 ,都开始积极主动地仿效西方 ,推行宪政改革。他们支持 的态 度无疑是清末立宪运动得以开展的最重要原 因。 最后 ,从清末立宪 的成果来看。清末立宪最重要的成果集中表现在 颁布的 《 钦定宪法大纲》上 。诚然 ,《 钦 定宪法大纲》保 留 了大量君主 特权 ,受到了激进革命派的攻击 ,但也不能简单地说它就是为了维护封 建专制而设。因为封建专制和皇室利 益并不等 同。清廷颁 布 《 钦定宪法 大纲》,保留了大量君 主特权 ,更 多是为维护满清皇族的利益 。 从宪法性文件来看 , 《 钦定宪法大 纲》是 清末第一个 宪法性文件 , 目的是作为正式立宪 的纲领 。该 文件共 2 3条 ,其 中有 1 4条 涉及 “君 上” ,所附 “ 臣民权力义务”共 9条 ,其 中 3条是义务 。以今 天民主宪 政 的眼光来看 ,这一宪法 性文件 的宪法 限权 、限政 的功能 大大弱化 了。 但 《 钦定宪法大纲》 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君主专制 的否定 ,它赋予君 主 “ 总揽”权力 ,已不同于专制 时代的 “ 专权” 。君主在行使权力时必 须 受 议 院 、政 府 和 法 院 的制 约 ,这 正 是 宪政 的优 越 性 。 此外 ,从宪法文本来看 ,说清末立 宪是为 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也 未免武断 。《 钦定宪法大纲》 中,与维护封建专 制统治关系 最密切 的是 君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条款 。但承认皇帝 的特权并不意味着封建专制 ,相 反这正是君主立宪的特 点。君 主立宪 的特 点在于肯定君 主特权 的同时, 对 皇帝 的封建权力进行 限制 ,这本身就是对封建专制的一种否定 。事实 上, 这些君主特权在两年后 的 《 重大 信条 十九条 》 中,也有 了重 大改 变。同时 ,《 钦定宪法大纲》 不仅有 君主大权 ,而且规定 了臣 民的权力 和义务 。因此说清末立宪是为 了维护封建专制 ,并不准确。 可见 ,清末立宪的进程 ,本身就是清政府在面临严峻的 民族危机 和 立 宪派 的推动下 ,为挽救危亡而实行的。其颁布 的宪法大纲尽管还很保 守 ,但 已经走出了迈向资本主义 的重要一步,为 中国的近代化做 出了重 要 贡献 。 从 以上清末立宪的背景 、统治者的态度及其取得 的成果 ,我们也应 看 到预备立宪是清末统治者在 自由意志下作 出的自主选择 。它表 明清末 统 治者 已经意识到不能按 照原来 的君主专制方式维护 自己的统 治,从 而 具有 一定 的改革意识。我们必须肯定这场变革运动在中 国现代化进程 中 的进 步意义 ,它涉及的内容极其庞杂 ,触动了社会的方方面 面。在造 成 极 大混乱 的同时 ,直接加 速了清朝的灭亡并为催生新的政治制度作好 了 准备,在客观上开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也 给国人进行 了一场深 刻的 民主政治启蒙教育 。(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 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趣谈清末立宪运动具体做什么?立宪运动只是空口号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末立宪运动具体做什么?立宪运动只是空口号
吗
导语:清朝末年,由于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清政府的统治者同资产阶级,人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资产阶级纷纷要求清政府向
清朝末年,由于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清政府的统治者同资产阶级,人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资产阶级纷纷要求清政府向世界先进的国家学习,改革国家的政治制度,往立宪的政体方向发展,清政府迫于民众的压力,不得不向西方学习,因此,清末立宪运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1905年,清政府派出了以载泽为首的五大臣出国考察各国立宪政策,五大臣后将自己考察的结果上奏,清政府开始了颁布了相关的谕旨,开始准备走向立宪的道路。
由于清政府的妥协,清末立宪运动在立宪派的宣传推动下走向了不断发展的阶段。
国内外纷纷建立相关的团体来支持立宪派的运动。
在清政府的引诱下,支持立宪运动的资产阶级开始了国会请愿运动,请求清政府建立国会,而清政府也假意颁布了相关的立宪法则,准备成立内阁,召开国会。
清末立宪运动中,资产阶级除了要求清政府提高民众参与政治,谈论政治的权利,也要求在各乡镇推广学堂,让更多的民众能有学习的机会,提高国民的教育普及率。
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国家大事中。
但是1911年,随着清政府不断驱逐各地的请愿代表,资产阶级立宪派的主张最终失败,资产阶级革命派于1911年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清末立宪派支持的立宪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立宪运动其实是晚清的政坛上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它曾经引发了
生活常识分享。
清末立宪ppt
.探讨实行清末立宪之淵源
清末思想界首先对 “立宪” 进行了理论上的界定,“夫所 谓宪者何?法也。所谓立宪者何 ?立法也。立 宪国者何 ?法 治国也。法治国者何 ?以所立之法,为一 国最高之主权之机 关。”概言之, 立宪者, 制定法律, 以法治国。接着, 其从三 个方面对立宪与中国政 治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1.立宪作为多数国民竞争 力的手段,是御侮救亡的途径。 2.立宪政治可剪除专制政治的弊端, 弥补专制政 治的缺陷。 3.第三,实行立宪,可最大限度地保障多数人的 利益, 并进而 可造福于国家。 实行立宪,就是要遍采舆论,形成公正。否则, 凡事仅以“一 人或少数人之意思, 左右多数人, 则多数人易蒙损害, 而社会 秩序因以不可确保, 国家危 险莫过于斯。”
1909年,各督、抚次第奏报举行各省咨议局选举。
1910 年,资政院举行第一次开院礼。资政院开议前后,国会请愿运动也进入 最高潮。十八个督抚、将军、都统由东三省总督锡良领衔联名奏请立即组织内 阁、翌年开设国会。清朝廷震惊之下,于11月14日宣布缩短预备立宪期限为 五年,国会开设之前先设责任内阁。 1911 年,清政府废除军机处,发布内阁官制与任命总理、诸大臣。成员名单 中过半数为清宗室与满人,被讥嘲为“皇族内阁”。立宪派、舆论对此多感失 望,乃逐渐同情、倾向革命事业。清政府遂于是年(1912 年)垮台,中华民 国就此诞生。
其在第一、二条中规定了 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和皇帝神圣不可侵犯,被有些 人认为它的基本精神和《钦定宪法大纲》是完全一致的,依然坚持以确保封建 皇权为前提,实行君主立宪政治。但是其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的。 首先,《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其在限制君权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第三 条规定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第四条则以宪法规定皇位的继承顺序; 第八条更限制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并各省行政长官。对君主权 利的限制,深为英宪之“国王在法律之下”之精髓。 其次,确认了“议院主权”。 规定:宪法又资政院起草决议;国会拥有宪法 修正提案权;总理大臣由国会选举; 皇帝是陆海空三军统率,对内需要使用 军队时,必须依照国会议决的特别授权进行,此外则无权调遣;国际条约,非 经国会议决,不得缔结;还规定了国会决议 预算权等。可以看出,这些都是 立宪派人士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议会”之治。 也是英国议会政治之异彩所 在。但是,遗憾的是,这个本应绽放烁彩的花朵,却结出迟来的果实,只得沦 为文本中条文。也告诉我们,宪政的生命在于实践,如 果没有实践,那么 “宪法”永远都只是“纸上的权利”。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是完成清末民主改革,保障清末民主宪政革
命的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从远古时代到一千多年前,立宪一直是政治变
革的重要手段,它也是改革最根本的依据。
清末预备立宪,也是清朝时期
这种只重视传统的政治体制,而把宪政体制忽视的政治变革的结果。
清末的统治者们意识到他们必须要改革,从清朝传统的封建制度转变
为近代国家,推动政治制度的民主,给予人民更多的参与权和把握国家大
事的权利,维护民主政体所具有的法治和公正等。
但清政府由于改革面临
前所未有的困难,并且官僚机构和民族贵族反对改革,清末帝国垮台前后
还经历了大量的政治讨论和斗争,更重要的是,被被益寿等统治者拒绝放
弃的封建统治制度和政治体系,民族贵族的反对以及分裂主义及变革派的
举措,更使改革难以顺利进行。
清朝的大政治变革应当以宪政为重点,完成封建民主的历史使命,就
必然要立宪制度,规范政治生活,囡立一个新的国家规程,既要兼顾传统,又要吸收近代新理念,这就必须在民主性原则和宪政体系之间建立平衡,
这样才能使政治生活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上,保证清朝民主改革向前进发展。
因此,在清末时期,立宪成为实现民主宪政国家改革的必要手段。
只
有清末预备立宪,从而将封建统治的传统和民主宪政的制度有机结合,改
革才能在清末得到更好的发展,确立新的政治决策体系,保护民主权利,实现政治变革,成就清末民主宪政革命。
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
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1901——1911)一、背景1、帝国主义加深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列强对华政治控制的加强和经济势力的扩展)1902至1903年,英、美、日等国先后与清政府签订新的《通商航海条约》,取得免征厘金、增开商埠、扩大内河航行等一系列新的特权。
为外国资本家对华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1903年,英国派军侵略西藏。
日俄战争(1904—1905):《朴茨矛斯条约》规定俄国将旅大租借地、长春至旅顺口铁路(南满条路)及其他相关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
2.义和团运动3.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4.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资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5.来自西方的变革压力列强也要求清政府实行某些新政,因为一个顽固守旧的政府是不利于它们的“以华治华”方针的,而仿行西方的新政,在本质上就是按照它们的需要来改造中国,去掉那些不便于它们在华扩张的制度,建立起适合它们扩张的制度,二、内容(一)清末新政:1901——19051.目的:抵制革命,维护清朝的统治;2.内容:①经济:奖励实业,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商法;1903年设立商部,后改为农工商部,并制订商律,先后颁行《商部章程》、《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破产律》等一系列商法;提倡奖励实业,振兴商务,鼓励私人出资兴办企业、交通等。
②教育:废科举,办学堂(高等学堂、中小学堂、女子学堂、各类职业技术学堂);派遣留学生;推行新学制:壬寅学制、癸卯学制。
③军事:建立练兵处,编练新军;铁良和袁世凯在北京训练八旗兵军制改革的意义:1、一支与旧式军队完全不同的现代化军队开始具备了基础。
有知识的军事学堂毕业生于军事留学生排斥与取代了旧式军官而成为军队的骨干,从而奠定了中国近代军官制度的基础。
2、大量军事学堂的建立与军事留学浪潮,为清末的中国造就了一大批掌握了近代军事指挥艺术,具有专门技术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为军队现代化的前途提供了人才的保证。
3、军事改革,从根本上对中国社会重文轻武的传统观念有所冲击。
关于清末立宪的反思
关于清末立宪的反思清末立宪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其影响深远,至今仍然是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和历史观念的更新,对清末立宪的反思也越来越多。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清末立宪进行反思和探讨。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其政治体制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
在清朝晚期,由于外族压力和内部动荡,革命思潮日益兴起。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清政府开始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最具有标志性的就是清末立宪。
立宪的观念最早由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提出,并逐渐成为晚清思想界的主流。
清末立宪意味着君主立宪、宪政民主和法治思想的传入,对当时的政治现状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清末立宪的失败?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立宪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清政府对立宪缺乏真诚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
清政府动辄更换政策,朝令夕改,给立宪运动制造了巨大的困难。
社会民众对立宪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当时,中国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许多人对立宪的概念和实践并不了解,不能很好地支持和参与立宪运动。
外部势力的干扰和破坏也是导致立宪失败的原因之一。
在当时,列强对中国的干预和控制日益加剧,给立宪运动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清末立宪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宪政民主和法治思想在中国的根本无望。
事实上,立宪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为后来的革命和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和思想基础。
立宪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留下的历史遗产和经验教训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对清末立宪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能够引发对当今政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立宪运动失败的原因虽然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缺乏国家根本利益和公民意愿之间的沟通和平衡。
只有建立起真正民主的意识形态,才能使宪政思想真正融入国家治理之中,从而全面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
清末立宪的反思,也提醒我们要审慎对待政治改革和社会变革。
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
1907年预备立宪公会
立宪运动的过程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1909年咨议局选举
1910年资政院开院礼 1911年任命内阁
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
7月16日,清政府正式打出“仿行宪政”旗号,发布上谕, “派载泽、端方等分东西洋考察政治”。直陈朝廷的难局:“方 今时局艰难,百端待理,朝廷屡下明诏,力图变法,锐意振 兴„„兹特简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等随带人员,分赴东 西洋各国考求一切政治,以期择善而从。” 由于受革命党人吴樾的炸弹影响,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名单稍有 调整,并分两路:载泽、尚其亨、李圣铎前往日本、英国、法国、 比利时;戴鸿慈、端方前往美国、德国、奥匈、俄国、意大利。 而其随员中,大都是后来历史上青史留名的大腕儿,诸如施肇基、 夏曾佑、熊希龄、伍光建等等。考察政治大臣出访约半年,考察 了14个国家。其间参观议院、行政机关、学校、监狱、工厂、农 场、银行、商会、邮局乃至博物馆、戏院、浴池、教会、动植物 园等,拜会政治家、学者听讲宪政原理,调查各项政治制度,搜 集各类图书和参考资料等。
第一部分:正文“君上大权”
1.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2.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3.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 而未奉 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4.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解散之时,即令国 民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之旧议员,即与齐民无异, 倘有抗违,量其情节以相当之法律处治。 5.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 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6.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君上调遣全国军队,制定 常备兵额,得以全权执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 预。 7.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使臣与认受使臣之权。国 交之事,由君上亲裁,不付议院议决。
清末预备立宪的内容
清末预备立宪的内容清末预备立宪。
清朝晚期,中国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内忧外患,国力日衰。
为了挽救国家危亡,清政府开始进行改革,其中预备立宪成为了当时的重要议题。
预备立宪,即在清朝进行宪政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以期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这一时期的预备立宪运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内在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清末预备立宪的背景是十分复杂的。
在外部压力方面,列强的侵略和侵略扩张,使得清政府在外交上陷入被动局面。
在内部方面,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社会动荡不安。
因此,清政府迫切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解决国家危机。
其次,清末预备立宪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传统政治体制下,封建专制统治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君主立宪制度的实施,为中国政治体制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能性。
它为中国政治体制的变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途径,为中国近代政治变革奠定了基础。
再次,清末预备立宪的意义还在于,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
预备立宪的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和政治觉醒,激发了人民的民主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它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清末预备立宪的历史价值在于,它为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尽管清末预备立宪最终未能成功,但它为中国政治体制的变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中国政治体制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总之,清末预备立宪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运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它为中国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为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理解清末预备立宪的重要意义,珍惜历史经验,不断推进政治体制的现代化进程,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清末立宪的原因和历史背景
清末立宪——宪政改革西风东渐的早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清末立宪的背景和原因,认为清末立宪不仅源于百日维新的立宪意识,也和当时日俄战争的结果分不开。
同时,在综合评述了五大臣出洋考察的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后,论述了在满清的最后几年清廷为宪政改革所做出的努力。
关键词:立宪、宪政改革、五大臣出洋一.清末立宪的原因和历史背景晚清立宪论滥觞于“百日维新”之时,实始于康有为。
康在深入研究了法国大革命及其动因之后,认为清朝应立即响应日俄改革,规避重蹈法国大革命“流血遍全国, 巴黎百日伏尸二十九万, 变法三次君权变复, 而绵祸八十年, 十万之贵族, 百万之富家,千万之中人, 暴骨如莽, 城市为墟。
至夫路易十六, 君后同囚, 并上断头之台, 盖大地杀戮变乱之祸, 未有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1的覆辙。
并建议光绪乾纲独断实施立宪。
“若立行乾断,不待民之请求迫协,明定宪法,君臣各得其分, 必有泰山磐石之安, 聆彭之寿,尧舜之誉,生死荣哀,天下后世,师之慕之”2。
在康的劝说下,光绪帝也决定“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毋徒袭其皮毛,毋竞腾其口说,总期化无用为有用,以成通经济变之才”3。
维新变法失败后,晚清立宪的步伐被迫中止。
然随着庚子国变,帝后西巡,使得清廷意识到西化改革的必要性。
随之而来的清末新政给了立宪一个绝佳的历史契机。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在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中,日本以一个“撮尔岛国”一举搬倒了老牌欧洲强国俄罗斯让国人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
经过反思,国人认为其原因是“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宪政改革使得日本一跃而成为能与欧洲列强匹敌的强国。
最早持这种看法的是末代状元张謇。
他在给袁世凯的信中说“不变政体,枝枝节节之补救无益也。
不及此日俄全局未定之先,求变政体,而为揖让救焚之迂图无益也⋯⋯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
今全球完全专制之国谁乎? 一专制当众立宪尚可幸乎?”4在这之后,又有驻法大臣孙宝琦、胡惟德、张德彝、杨兆鉴等人联名上书请求立宪。
立宪运动名词解释
立宪运动名词解释立宪运动名词解释:立宪是中国在清末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呼声中出现的一种社会政治思潮,也称君主立宪。
革命派希望通过实行君主立宪,以达到减轻民族危机,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而维新派认为君主立宪制下,可以防止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符合维新派“求富”的政治[gPARAGRAPH3]求。
1905年清政府宣布停止科举考试后,留日学生和归国士绅便成为了立宪运动的主要发起者,他们大多是维新派人士。
1911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各省谘议局纷纷建立,清王朝的统治基础也随之确立。
中华民国成立后,于1913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这部法律基本承袭了清末的内容,只是把“中华民国”改为“中华民国”,恢复了满清皇帝年号,仿照日本帝国宪法的样式,将大总统改称为“大皇帝”。
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立宪运动影响了各省自治、预备立宪以及君主立宪等多种思想,加快了清朝走向覆亡的进程。
1、反对列强侵略与救亡图存3、“善后大借款”与预备立宪失败,导致清政府不得不放弃“立宪”主张,改为“预备立宪”。
然而,“预备立宪”完全流于形式,虽由责任内阁行使一部分立法权,但实际上的最高统治权始终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手里。
清政府为了延续和发展其封建统治,不顾中国人民的反对,又于1906年出台《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于1908年,成为清政府最高法律。
2、百日维新与预备立宪未果,直接原因是帝党势力的打击和顽固派的阻挠,根本原因则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官员的贪污腐败。
在这一阶段,光绪帝锐意改革,发布“明定国是诏”,提出变法修律等项主张。
但守旧派从中作梗,慈禧太后挟光绪帝之名,夺去变法大权,仅进行了103天的变法便夭折。
清政府对立宪运动采取严厉镇压态度。
1905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练兵处,对在新军进行特别训练,还开办武备学堂,培养新式军事人才。
1908年派载泽等人赴欧美考察政治,并向列强乞借军费。
清末立宪的原因和历史背景
清末立宪的原因和历史背景清朝自1644年建立以来,经历了260多年的统治。
到了19世纪末,清朝的统治已经丧失了对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社会问题愈发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清朝政府意识到必须进行来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因此,清末立宪成为他们的一个选择,以期通过政治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强大。
清朝立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内外压力:19世纪末,中国遭受了一系列外国列强的侵略,包括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入侵。
外国列强带来的压力使得清朝政府逐渐意识到自身的腐朽和无能,必须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来加强国家的实力和独立。
而在内部,农民起义和民间组织的兴起也对清朝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2.社会问题:19世纪末,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农民起义、民间组织的兴起、工商业的发展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清朝政府意识到传统的封建制度已经无法应对社会的需求,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来解决社会问题和巩固政权。
3.士大夫的思想变化:自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的士大夫们开始认识到必须现存的政治制度,以提高国家的实力和独立。
这些士大夫们借鉴了一些西方的政治理论,开始主张引进立宪制度。
他们认为,通过立宪,可以限制君主权力,保障个人权利,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在这个背景下,清朝政府开始了立宪的尝试。
1898年,慈禧太后派遣康有为和光绪皇帝的学者们进行考察,后来,1898年戊戌变法这场运动更是将立宪的呼声推上了高潮。
然而,由于保守势力对的抵制以及光绪皇帝的死亡,戊戌维新最终以失败告终。
1901年,慈禧太后和两位保守派官员抵制维新派,击败了维新,继续维持专制体制。
因此,直到1906年,当制度派成为中央举足轻重的门派,清王朝才重视立宪的缺陷,决定进行第二次的立宪运动。
第二次立宪运动伊始,慈禧太后骐骥一周,清廷内外士大夫群起响应,九千年封禁的言论风气顿时释放。
五七人士以民梦有权,首倡议政,式微粤鸿逵首倡取材于西方民主原则之四权(立法权、监察权、司法权、选举权),同时并引绳于史书的说四端之四法复明、晋三王、清至王位与天亲系,向世礼而觐体制的其中一种程度先声。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
清末筹备立宪,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
为了
保护、整理、研究这段历史,许多档案史料得以保留并广泛传播。
这
些史料丰富而详实,为今后研究和探究立宪过程提供了极大的指导意义。
清廷在筹备立宪过程中,制定了《帝国宪法草案》,这是清末立
宪运动的重要产物。
这份宪法草案明确规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
在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同时,宪法也规定了人民权利受到保障。
其中,
亚洲首部选举办法《省议会各列同选举法》被制定出来,这在当时是
前所未有的。
然而,立宪运动也受到来自内外部的挑战。
清廷内部官僚集团的
反对,以及列强的干预和抗议,都成为当时立宪运动的阻碍。
《安福
条约》和《辛丑条约》签订后,立宪运动步伐更被抑制。
尽管如此,清末的筹备立宪活动依旧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一页。
这段历史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打下重要基础,并为后人提供了历史经
验和教训。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记录了这段重要历史的极为珍贵
史实,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提供了参考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末立宪真实性及其积极影响
戊戌变法失败后,西方列强的肆意侵略和掠夺加剧, 国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清政府本身政治腐败进程的加快,使清廷面临统治的危机。
为了解决内外交困的危机, 清政府不得不对其腐朽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
然而, 对于政治改革, 清政府似乎也并不讳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清廷进行改革的决心, 这也说明清廷在主观动机上是希望通过制度的变革与创新而使中国富强。
清末新政中政治改革的序曲是其官制改革的进行。
从1901 年起, 开始对一些具体的官制进行改革, 到1906 年又拟定了改革官制的基本原则, 即: (一) 仿照君主立宪国家政体改定官制; (二) 官制改革的目标是“官无尸位, 事有专司, 以期各副责成, 尽心职守”; (三) 实行三权分立, 此次先实行行政、司法分立, 立法权的分立待议院成立方可实施; (四) 适时设立集贤院、资政院。
通过这一原则我们可以看出, 这一政体改革所涉及的幅度与深度是相当“惊人”的, 打破了人们传统的政治观念。
从这一政体改革原其实施的一些改革来看, 它反映了一种历史的必然, 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扩大了国家职能, 加强了国家对内的社会管理职能, 同时促进了国家体制的近代化发展。
在制度上它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这与西方资本主义政体模式相接轨; 在人事上,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等一些具有较先进思想的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渗入到中央和地方政权, 推动清廷改革的进行。
地方自治作为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之一, 清政府实行立宪政体的“基础设施”, 在新政中由清政府自上而下以行政命令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这对于处在封建专制统治下达两千年之久的, 在政治生活中既无民主又无自由, 只能被动地接受专制制度统治的中国国民来说, 开始有了机会和意识去关心和参与政治, 从而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打破了封建专制制度的铁笼。
民主观念和制度在中国大地上孕育和萌芽, 为中国的政治生活注入了活力因素, 这是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一个创举, 是近代中国政治的极大进步。
随着地方自治的推行, 当时全国绝大部分省份都选举产生了省级代议机关—谘议局。
虽然其成立只是拘于形式, 成功程度并不高, 但这种政治行为的影响却是遍布于中国的基层, 使得传统中国国民的地域———依附性的政治文化心理受到第一次的震动, 这是一种意识和观念上的冲击和影响, 促进了民众的公民意识的提高, 调动了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起到了民主启蒙和政治动员的作用。
为近代中国政治的发展开启了思想观念上的枷锁, 为中国政治的近代化奠定了一个民众心理基石。
1908年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宣布实行立宪, 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1911 年, 又实行责任内阁, 不管效果如何, 它在形式上是对中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彻底否定。
就政体转型本身而言, 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在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带有许多顺应时代潮流特征的东西, 是政治正向变迁的具体体现。
在当时中国社会发展不成熟, 资本主义微不足道, 广大民众政治素质低下, 国际环境异常险恶的条件下, 清廷的改组内阁实在具有激进的色彩, 以致大大地推动着中国政治朝着积极正向变迁方向发展。
清末新政经济改革的资本主义性质十分明显, 其主要内容是振兴商务, 奖励实业, 也就是改变历代王朝奉行不替的重农抑商政策, 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商部的设立虽只是为了推动工商实业的发展, 挽救清王朝的财政危机, 维持其腐朽统治, 但实际上使清政府中央部门的职能专门化了, 显现了近代国家政体的雏形。
在经济改革的动力推动下, 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国家政治制度的近代化, 体现了我国近代政治的发展。
商部成立后, 1904 年颁布了《公司律》, 在中国历史上实属首创, 是中国最早的近代经济法规,从法律上确立了工商业者兴办实业受国家保护, 其应得利益他人不得随意侵犯, 并给予商办公司与官办、官商合办公司同等的法律地位。
这样,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及商人在中国社会中
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成了中国社会的上层, 同时体现了清政府对国家意识形态中出现的变化的承认。
官绅商相互结合, 形成了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在政治上觉悟了的绅商社会阶层, 使得他们的影响力增强, 并有利于其进入清王朝的高层体制, 参与国家决策, 把其比较先进的思想理念注入到国家的决策当中, 达到推动中国政治、经济近代化步伐的目的。
清末新政经济改革的另一措施是倡导和鼓励工商业者成立具有近代性质的新式社团, 以便更有效地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当时中国工商业不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封建行会的束缚限制, 以致“不特官与商隔阂, 即商与商亦不相闻问; 不特此业与彼业隔阂, 即同业之商亦不相闻问。
”商部意识到:商会一设, 不特可以去官与商隔膜之弊, 抑且可以去商与商隔膜之弊, 为益商务, 良非浅鲜。
”商会的设立, 成为工商各业的枢纽性机构, 成了联络工商各业的统一组织, 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使分散在各行业的资本家疑聚成为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 不但对推动工商业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重要的是打破了封建制下的狭隘地域、行业之分, 使得资产阶级的组织程度大为增强, 聚结合成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 有了较强烈的群体认同感, 较自觉的阶级意识和思想产生并日趋成熟和得以快速传播。
资产阶级能够有效地联合一致, 参与到清政府的改革活动中, 以资产阶级思想促使清廷加快改革进程, 不但要让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而且也使政治改革朝着近代化的方向前进, 推动中国政治发展朝着正向方向积极变迁。
新政期间的经济改革, 使当时的中国形成了一股投资兴办实业的热潮, 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 推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的发育和成长, 不但促进了中国市民社会的发育, 扩大了社会的活动空间, 使民间的政治力量得以发挥并调动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而且使民族资产阶级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经济、政治力量, 激发了他们的民族主义情绪和爱国主义情感, 阶级自觉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加, 并以一个整体形象开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从而对传统社会的习俗、信仰、价值观念等造成较大冲击。
在新兴经济力量的推动下, 中国的政治发展朝着近代化的方向快速前进, 并最终通过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而实现了中国政治史上的一次飞跃。
1905年, 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制, 标志着千百年来行之有效的传统社会政治整合手段的解体与破产。
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改革事件, 其影响是深远的。
新政中科举制的废除, 使得一大批新式学堂相继建立。
这些新式学堂不仅系统传播了先进的西方自然科学, 而且也介绍了资产阶级社会学说, 不但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而且培育出了一个相当规模的近代学生群体。
虽然清政府培养学生的目的在于为清朝的政治统治培植新资源, 以求进一步维系其对中国社会的管理和控制, 但结果是事与愿违,“种瓜得豆”, 学生群体的日益壮大给传统社会注入了活力十足、无法控制的震荡因子, 思想解放的洪流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先进文化的熏陶, 让人们向往建立更为先进的政治制度, 从无形中为中国政治的正向变迁注入了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理念, 实现国民的思想意识和知识结构的近代化, 使先进政治文化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为政治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清末新政促进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个重要初始阶段, 其资本主义性质十分突出, 使中国有了现代国家的雏形。
通过新政, 中国出现了一个更为开放的社会, 与外界的接触机会更多, 对西方的了解和学习也更深入, 人们的传统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 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传入我国, 并且由于近代化的发展,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我国产生并发展, 从而为中国政治发展创造了政治条件、思想文化条件、阶级条件等,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发展朝着正向的变迁前进的步伐。
舒福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