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 (doc 125页)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 (doc 125页)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 (doc 125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二○○八年十一月十二日目录第一章总则........................................................................................1 一、制定目的与依据..........................................................................1 二、相关定义 ......................................................................................1 三、申报企业管理层的责任 ..............................................................2 四、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3 五、职业道德要求..............................................................................3 六、职业怀疑态度..............................................................................3 七、审计目标......................................................................................3 八、总体要求......................................................................................4 九、合理保证......................................................................................4 十、适用范围......................................................................................5 第二章初步业务活动............................................................................6 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 (6)(一)初步业务活动的基本要求 (6)(二)接受委托时应当考虑的事项 (6)二、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 (6)三、业务约定书 (7)(一)签订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总体要求 (8)(二)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8)第三章计划审计工作..........................................................................10 一、总体审计策略 ............................................................................10 (一)审计范围 .. (10)(二)审计时间 (10)(三)审计方向 (10)(四)审计资源调配 ..................................................................12 二、具体审计计划 . (12)(一)研究开发费用支出 (12)(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 (13)三、更改审计计划 (13)第四章风险评估..................................................................................15 一、了解申报企业及其环境 (15)(一)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15(二)申报企业的性质 (16)(三)申报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 (17)(四)申报企业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18)(五)申报企业财务业绩的衡量与评价 (18)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9)(一)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 (19)(二)识别与评估申报明细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19)(三)识别与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20)(四)内部控制对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20)(五)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21)(六)考虑与特别风险相关的控制 (21)(七)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22)第五章了解内部控制............................................................................23 一、内部控制要素 ............................................................................23 (一)控制环境 (24)(二)风险评估过程 (25)(三)信息系统与沟通 (26)(四)控制活动 (27)(五)对控制的监督 (27)二、了解和评价与研究开发费用相关的控制活动和信息系统 (28)(一)了解业务流程的主要步骤 (28)(二)确定错报可能发生的环节 (30)(三)了解和识别相关控制 (32)(四)执行穿行测试 (32)三、了解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相关的控制活动和信息系统 (33)(一)了解业务流程的主要步骤 (33)(二)确定错报可能发生的环节 ..............................................35 (三)了解和识别相关控制 (36)(四)执行穿行测试 (36)第六章对研究开发费用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38)一、控制测试 (38)(一)一般要求 (38)(二)控制测试的程序 (40)二、实质性程序 (44)(一)一般要求 (44)(二)审计目标和实质性程序 (45)第七章对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54)一、控制测试 (54)(一)一般要求 (54)(二)控制测试的程序 (54)二、实质性程序 (57)(一)一般要求 (57)(二)审计目标和实质性程序 (58)第八章专项审计报告..........................................................................66 一、完成审计工作 ............................................................................66 二、专项审计报告的要素 ................................................................71 (一)标题 . (71)(二)收件人 (72)(三)引言段 (72)(四)管理层的责任段 (72)(五)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 (73)(六)说明段 (74)(七)审计意见段 (74)(八)编制基础及使用限制段 (74)(九)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 (74)(十)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 (75)(十一)报告日期 ......................................................................75 三、专项审计报告的类型 (75)(一)无保留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 (76)(二)带强调事项段的专项审计报告 ......................................77 (三)保留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 (78)(四)否定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 (80)(五)无法表示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 ......................................80 四、出具专项审计报告的特殊考虑 (81)(一)专项审计报告不应后附整套财务报表 (81)(二)对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特殊考虑 (81)第九章附则 (82)附录1: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参考格式 (83)附录2:专项审计报告参考格式 (90)附录3: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及其编制说明参考格式 (104)第一章总则一、制定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增强申报企业财务信息的可信度,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需要,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制定本指引。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审计指引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审计指引认定审核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重要环节,取得认定结果是决定高新技术企业成否成功运行维护的重要依据。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审计是依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备案及审定管理办法对已经按照备案及审定程序通过备案和审定申请的企业进行的抽查审计。
本指引规定,当高新技术企业登记审定工作开展时,按有关规定和本指引的要求,国家科技部门将对企业认定情况进行审计,对审计结果将给予结论性总结。
一、认定审计指导原则(一)坚持以实践场景为导向,按照正常审定步骤认真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形成矛盾的情况;(二)坚持客观公正,审计结果中不得存在与企业的审计资料不一致的情况;(三)坚持以记录为依据,按照决定结果进行追踪审计;(四)坚持精准审计,对已经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审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影响认定情况的因素,避免出现认定无效的情况;(五)坚持规范审核,审核人应严格遵守审核程序和要求,确保认定结果的可靠性。
二、认定审计内容1.编制认定审核程序表,明确审核程序,提高审核效率;2.认真调研和考核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成果,审核其经营业绩符合有关标准要求;3.审核高新技术企业的运行维护情况,确保符合认定要求;4.检查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机制,确保在经营和维护中遵循有关制度要求;5.审核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技术条件,确保实施其新型技术成果;6.审核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要求,以及质量体系文件及管理要求;7.审核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济指标,确保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9.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收支、财务报表、税金缴纳等进行检查,审计其财务状况;10.审核高新技术企业的审定表,确保认定结果有效。
三、审计结论审计结论是认定审核发挥作用的重要依据。
审计结论中应包括审核结果、审核建议等内容,并以印章表示审核人员和审计机构的同意。
审计结议的书写、注解和署章,都必须有明确的审计机构主管领导批示审批,以便保证审计结论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

第一章总则一、制定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增强申报企业财务信息的可信度,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需要,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制定本指引;二、相关定义本指引所称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本指引所称申报企业,是指拟向有关部门申请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被审计单位;本指引所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申报企业委托,对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的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进行审计,并出具专项审计报告;本指引所称申报明细表,是指在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框架下,申报企业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规定编制的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及有关编制说明;申报明细表是以申报企业个别财务报表相关数据为基础编制的;本指引所称研究开发活动,是指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活动; 本指引所称研究开发项目,是指不重复的,具有独立时间、财务安排和人员配置的研究开发活动;三、申报企业管理层的责任在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框架下,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规定,如实编制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是申报企业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一设计、实施和维护与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二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三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四恰当界定研究开发项目、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具体范围;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规定,申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有关核算体系,正确归集研究开发费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提供相关凭证及明细表,如实反映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情况;四、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按照本指引的要求,对申报企业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的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进行审计,并对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发表审计意见,出具专项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五、职业道德要求注册会计师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应当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 六、职业怀疑态度在计划和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导致申报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发生重大错报的情形;注册会计师应当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相互矛盾的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管理层和治理层提供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七、审计目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审计工作对申报企业申报明细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一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是否在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框架下,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规定编制;二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申报企业在所审计期间的研究开发费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情况;八、总体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申报企业基本情况,考虑自身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在初步评估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是否接受业务委托;在承接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与申报企业就业务性质、审计范围、时间要求、审计收费、专项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以及专项审计报告的分发和使用等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业务约定书;在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识别和评估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的重大错报风险;风险评估程序本身并不足以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基础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实施控制测试必要时或决定测试时和实质性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九、合理保证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和本指引的规定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能够对申报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由于审计中存在的固有限制影响注册会计师发现重大错报的能力,注册会计师不能对申报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绝对保证;十、适用范围本指引适用于注册会计师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可以结合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实施专项审计业务,也可以单独实施专项审计业务;如果单独实施专项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除遵守本指引外,还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是否实施其他必要的审计程序; 本指引着重规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的特殊方面,对于专项审计业务涉及的事项而本指引未予规范的,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相关审计准则的规定;。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二○○八年十一月十二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制定目的与依据 ..........................................................................1 二、相关定义 ......................................................................................1 三、申报企业管理层的责任 ..............................................................2 四、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3 五、职业道德要求 ..............................................................................3 六、职业怀疑态度..............................................................................3 七、审计目标......................................................................................3 八、总体要求......................................................................................4 九、合理保证......................................................................................4 十、适用范围 ......................................................................................5 第二章初步业务活动............................................................................6 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 (6)(一)初步业务活动的基本要求 (6)(二)接受委托时应当考虑的事项 (6)二、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 (6)三、业务约定书 (7)(一)签订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总体要求 (8)(二)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8)第三章计划审计工作 (10)一、总体审计策略 ............................................................................10 (一)审计范围 .. (10)(二)审计时间 (10)(三)审计方向 (10)(四)审计资源调配 ..................................................................12 二、具体审计计划 . (12)(一)研究开发费用支出 (12)(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 (13)三、更改审计计划............................................................................13 第四章风险评估..................................................................................15 一、了解申报企业及其环境 (15)(一)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15(二)申报企业的性质 (16)(三)申报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 (17)(四)申报企业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18)(五)申报企业财务业绩的衡量与评价 (18)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9)(一)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 (19)(二)识别与评估申报明细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19)(三)识别与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20)(四)内部控制对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20)(五)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21)(六)考虑与特别风险相关的控制 ..........................................21 (七)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22)第五章了解内部控制............................................................................23 一、内部控制要素 ............................................................................23 (一)控制环境 (24)(二)风险评估过程 (25)(三)信息系统与沟通..............................................................26 (四)控制活动 (27)(五)对控制的监督 (27)二、了解和评价与研究开发费用相关的控制活动和信息系统 (28)(一)了解业务流程的主要步骤 (28)(二)确定错报可能发生的环节..............................................30 (三)了解和识别相关控制......................................................32 (四)执行穿行测试 (32)三、了解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相关的控制活动和信息系统 (33)(一)了解业务流程的主要步骤 (33)(二)确定错报可能发生的环节 ..............................................35 (三)了解和识别相关控制 (36)(四)执行穿行测试 (36)第六章对研究开发费用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38)一、控制测试 (38)(一)一般要求 ..........................................................................38 (二)控制测试的程序 (40)二、实质性程序 (44)(一)一般要求 (44)(二)审计目标和实质性程序 (45)第七章对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54)一、控制测试 (54)(一)一般要求 (54)(二)控制测试的程序 (54)二、实质性程序 (57)(一)一般要求 (57)(二)审计目标和实质性程序 (58)第八章专项审计报告 (66)一、完成审计工作 (66)二、专项审计报告的要素 (71)(一)标题 (71)(二)收件人 (72)(三)引言段 (72)(四)管理层的责任段 (72)(五)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 (73)(六)说明段 (74)(七)审计意见段 (74)(八)编制基础及使用限制段 ..................................................74 (九)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 . (74)(十)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 (75)(十一)报告日期 ......................................................................75 三、专项审计报告的类型 (75)(一)无保留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 (76)(二)带强调事项段的专项审计报告 ......................................77 (三)保留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 . (78)(四)否定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 (80)(五)无法表示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 ......................................80 四、出具专项审计报告的特殊考虑 (81)(一)专项审计报告不应后附整套财务报表 (81)(二)对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特殊考虑 (81)第九章附则 (82)附录1: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参考格式 ...............................................83 附录2:专项审计报告参考格式 (90)附录3: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及其编制说明参考格式 (104)第一章总则一、制定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增强申报企业财务信息的可信度,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需要,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制定本指引。
高新技术企业—专项审计涉税事项指引

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 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和中共中央、国务院《 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 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配合落实2007 2007年 主创新能力的决定》,配合落实2007年3月全国人大通 过的《企业所得税法》 过的《企业所得税法》有关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 ,科技部在总结以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基 础上,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制定了新的《 础上,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制定了新的《高 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并于2008 2008年 14日正式 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并于2008年4月14日正式 发布。 发布。 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时企业应提供与审计相关的材料 : (一)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 年度研究开发费用、近一个会计年度高新技术产品( 年度研究开发费用、近一个会计年度高新技术产品( 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报告。 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报告。
高新技术企业—专项审计指引 高新技术企业 专项审计指引
科学研究活动:是指为获得科学技术的新知 科学研究活动:是指为获得科学技术的新知 获得 创造性地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 探索技 科学技术新知识、 识、创造性地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探索技 术的重大改进而从事的有计划的调查 调查、 术的重大改进而从事的有计划的调查、分析 实验活动 活动; 和实验活动; 技术开发活动:是指为了实质性改进技术、 实质性改进技术 技术开发活动:是指为了实质性改进技术、 研成果转化为质量可靠 产品和服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质量可靠、 产品和服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质量可靠、 成本可行、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材料、 成本可行、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材料、装置 工艺和服务的系统性活动。 、工艺和服务的系统性活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培训资料(DOC 124页)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培训资料(DOC 124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二○○八年十一月十二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制定目的与依据 (1)二、相关定义 (1)三、申报企业管理层的责任 (2)四、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3)五、职业道德要求 (3)六、职业怀疑态度 (3)七、审计目标 (3)八、总体要求 (4)九、合理保证 (4)十、适用范围 (5)第二章初步业务活动 (6)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 (6)(一)初步业务活动的基本要求 (6)(二)接受委托时应当考虑的事项 (6)二、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 (6)三、业务约定书 (7)(一)签订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总体要求 (8)(二)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8)第三章计划审计工作 (10)一、总体审计策略 (10)(一)审计范围 (10)(二)审计时间 (10)(三)审计方向 (10)(四)审计资源调配 (12)二、具体审计计划 (12)(一)研究开发费用支出 (12)(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 (13)三、更改审计计划 (13)第四章风险评估 (15)一、了解申报企业及其环境 (15)(一)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15(二)申报企业的性质 (16)(三)申报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 (17)(四)申报企业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18)(五)申报企业财务业绩的衡量与评价 (18)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9)(一)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 (19)(二)识别与评估申报明细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19)(三)识别与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20)(四)内部控制对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20)(五)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21)(六)考虑与特别风险相关的控制 (21)(七)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22)第五章了解内部控制 (23)一、内部控制要素 (23)(一)控制环境 (24)(二)风险评估过程 (25)(三)信息系统与沟通 (26)(四)控制活动 (27)(五)对控制的监督 (27)二、了解和评价与研究开发费用相关的控制活动和信息系统 (28)(一)了解业务流程的主要步骤 (28)(二)确定错报可能发生的环节 (30)(三)了解和识别相关控制 (32)(四)执行穿行测试 (33)三、了解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相关的控制活动和信息系统 (33)(一)了解业务流程的主要步骤 (34)(二)确定错报可能发生的环节 (35)(三)了解和识别相关控制 (37)(四)执行穿行测试 (37)第六章对研究开发费用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39)一、控制测试 (39)(一)一般要求 (39)(二)控制测试的程序 (41)二、实质性程序 (49)(一)一般要求 (49)(二)审计目标和实质性程序 (49)第七章对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58)一、控制测试 (58)(一)一般要求 (58)(二)控制测试的程序 (58)二、实质性程序 (61)(一)一般要求 (61)(二)审计目标和实质性程序 (62)第八章专项审计报告 (70)一、完成审计工作 (70)二、专项审计报告的要素 (75)(一)标题 (75)(二)收件人 (76)(三)引言段 (76)(四)管理层的责任段 (76)(五)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 (77)(六)说明段 (78)(七)审计意见段 (78)(八)编制基础及使用限制段 (78)(九)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 (78)(十)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 (79)(十一)报告日期 (79)三、专项审计报告的类型 (79)(一)无保留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 (80)(二)带强调事项段的专项审计报告 (81)(三)保留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 (82)(四)否定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 (84)(五)无法表示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 (84)四、出具专项审计报告的特殊考虑 (85)(一)专项审计报告不应后附整套财务报表 (85)(二)对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特殊考虑 (85)第九章附则 (86)附录1: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参考格式 (87)附录2:专项审计报告参考格式 (94)附录3: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及其编制说明参考格式 (108)第一章总则一、制定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增强申报企业财务信息的可信度,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需要,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制定本指引。
精编【财务内部审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

【财务内部审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二○○八年十一月十二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制定目的与依据 (1)二、相关定义 (1)三、申报企业管理层的责任 (2)四、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3)五、职业道德要求 (3)六、职业怀疑态度 (3)七、审计目标 (3)八、总体要求 (4)九、合理保证 (4)十、适用范围 (5)第二章初步业务活动 (6)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 (6)(一)初步业务活动的基本要求 (6)(二)接受委托时应当考虑的事项 (6)二、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 (6)三、业务约定书 (7)(一)签订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总体要求 (8)(二)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8)第三章计划审计工作 (10)一、总体审计策略 (10)(一)审计范围 (10)(二)审计时间 (10)(三)审计方向 (10)(四)审计资源调配 (12)二、具体审计计划 (12)(一)研究开发费用支出 (12)(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 (13)三、更改审计计划 (13)第四章风险评估 (15)一、了解申报企业及其环境 (15)(一)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15 (二)申报企业的性质 (16)(三)申报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 (17)(四)申报企业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18)(五)申报企业财务业绩的衡量与评价 (18)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9)(一)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 (19)(二)识别与评估申报明细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19)(三)识别与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20)(四)内部控制对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20)(五)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21)(六)考虑与特别风险相关的控制 (21)(七)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22)第五章了解内部控制 (23)一、内部控制要素 (23)(一)控制环境 (24)(二)风险评估过程 (25)(三)信息系统与沟通 (26)(四)控制活动 (27)(五)对控制的监督 (27)二、了解和评价与研究开发费用相关的控制活动和信息系统 (28)(一)了解业务流程的主要步骤 (28)(二)确定错报可能发生的环节 (30)(三)了解和识别相关控制 (32)(四)执行穿行测试 (33)三、了解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相关的控制活动和信息系统 33 (一)了解业务流程的主要步骤 (34)(二)确定错报可能发生的环节 (35)(三)了解和识别相关控制 (37)(四)执行穿行测试 (37)第六章对研究开发费用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39)一、控制测试 (39)(一)一般要求 (39)(二)控制测试的程序 (41)二、实质性程序 (49)(一)一般要求 (49)(二)审计目标和实质性程序 (49)第七章对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58)一、控制测试 (58)(一)一般要求 (58)(二)控制测试的程序 (58)二、实质性程序 (61)(一)一般要求 (61)(二)审计目标和实质性程序 (62)第八章专项审计报告 (70)一、完成审计工作 (70)二、专项审计报告的要素 (75)(一)标题 (75)(二)收件人 (76)(三)引言段 (76)(四)管理层的责任段 (76)(五)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 (77)(六)说明段 (78)(七)审计意见段 (78)(八)编制基础及使用限制段 (78)(九)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 (78)(十)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 (79)(十一)报告日期 (79)三、专项审计报告的类型 (79)(一)无保留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 (80)(二)带强调事项段的专项审计报告 (81)(三)保留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 (82)(四)否定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 (84)(五)无法表示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 (84)四、出具专项审计报告的特殊考虑 (85)(一)专项审计报告不应后附整套财务报表 (85)(二)对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特殊考虑 (85)第九章附则 (86)附录1: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参考格式 (87)附录2:专项审计报告参考格式 (94)附录3: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及其编制说明参考格式 (108)第一章总则一、制定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增强申报企业财务信息的可信度,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需要,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制定本指引。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二(初步业务活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二(初步业务活动)第二章初步业务活动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一)初步业务活动的基本要求开展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是帮助注册会计师制定审计计划,确保在计划审计工作时达到下列要求:1.注册会计师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2.不存在因申报企业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承接该项业务意愿的情况;3.与申报企业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
(二)接受委托时应当考虑的事项在接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委托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事项:1.与申报企业管理层和治理层讨论有关申报明细表审计的重大问题,包括这些重大问题对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影响;2.针对预见到的特别风险,分派熟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专业胜任能力较强的人员;3.根据会计师事务所有关接受专项审计委托的质量控制制度实施的其他程序;4.申报企业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财务报表接受审计的情况。
二、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注册会计师在开展初步业务活动中应当考虑下列主要事项:(一)申报企业的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和治理层是否诚信注册会计师应当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判断申报企业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和治理层的诚信情况。
(二)项目组是否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及必要的时间和资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具备财务、会计、审计方面的经验并熟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相关政策,在评价专业胜任能力时,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考虑是否接受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的相关培训。
(三)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组能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初步业务活动。
质量控制准则对包括独立性在内的有关职业道德问题提出了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其规定执行。
职业道德规范要求项目组成员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审计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审计过程中情况会发生变化,因此注册会计师对上述事项的考虑应当贯穿审计业务的全过程。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 (2)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1. 简介本文档是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的指引。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估,对于企业在技术领域的地位和创新能力的认可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过程的一部分,专项审计在评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时起到重要作用。
本指引旨在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的流程和要点,以便审计机构和企业能够更好地实施专项审计。
2. 专项审计流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确定审计范围在进行专项审计之前,审计机构需要明确审计范围。
审计范围应包括企业科技创新的各个方面,例如研发投入、技术人员数量、创新项目等。
同时,审计机构还需要了解相关法规和准则,以确保审计工作符合要求。
2.2 收集审计证据在确定审计范围后,审计机构需要收集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相关的审计证据。
这包括企业的财务报表、研发投入明细、技术人员名单等。
审计机构应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在收集证据过程中确保高效和准确。
2.3 进行审计测试收集到审计证据后,审计机构需要进行审计测试。
审计测试的目的是验证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审计机构可以采用抽样和检查的方式,检查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创新项目的进展等。
2.4 制作审计报告审计测试完成后,审计机构应编制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包括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估,以及对存在问题的提醒和建议。
审计报告应以清晰、准确的文案进行描述,以便企业和相关部门能够理解和处理。
3. 专项审计要点在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时,以下几个要点需要特别关注:3.1 研发投入情况企业的研发投入是评估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审计机构应仔细检查企业的研发投入明细,并验证投入金额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3.2 技术人员数量和结构企业的技术人员数量和结构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审计机构应检查企业的技术人员名单,验证技术人员的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3.3 创新项目进展情况审计机构还需要检查创新项目的进展情况。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1. 认识高新技术企业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可能有点儿复杂,但其实很有意思的话题——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你可能会想,这是什么鬼?其实,它就是为了帮助那些在技术上牛逼哄哄的公司,给他们一块金字招牌,让他们在市场上更好地展示自己,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客户。
这就像是给你的优秀学生发奖状,大家一看,哇,真棒!这背后可有不少门道呢。
1.1 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首先,要想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得满足一些标准。
简单来说,就是你得在技术上有点儿过人之处,像什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转化能力等。
这些都是评定的重要指标。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高大上?其实不然,只要你在技术领域努力耕耘,辛勤付出,就有机会。
就像种地,种出好庄稼,收获的自然是金黄的稻谷。
1.2 认定的好处那么,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有什么好处呢?说白了,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享受一系列的支持,比如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等。
这就好比你考上了重点大学,学费便宜不说,还有各种奖学金等着你。
嘿,谁不想多一份轻松,少一份压力呢?2. 审计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得说说审计。
这可不是那种让人头疼的东西,反而是对企业进行“体检”。
通过审计,可以看出你企业在各个方面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在高新技术的认定上,审计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审计就像是你家里的医生,定期给你做检查,确保你身体棒棒的。
2.1 审计的目的审计的目的,简单说就是为了验证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的资质。
通过专业的审计,可以确保你企业的技术水平、科研成果都是实打实的,不是纸上谈兵。
这一点尤其关键,因为谁都不想让自己的企业被认为是“山寨”的高新技术企业,对吧?所以,审计就像是一道防线,守护着企业的良好形象。
2.2 如何进行审计说到审计,怎么进行呢?一般来说,企业会找一些专业的审计机构,这些机构就像专业的队伍,帮你梳理企业的技术情况,做出专业的分析和建议。
在审计过程中,要准备好各类资料,比如技术文档、研发费用等等,真是要花点儿功夫。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培训资料(DOC 124页)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培训资料(DOC 124页)部门: xxx时间: xxx拟稿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二○○八年十一月十二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制定目的与依据 (1)二、相关定义 (1)三、申报企业管理层的责任 (2)四、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3)五、职业道德要求 (3)六、职业怀疑态度 (3)七、审计目标 (3)八、总体要求 (4)九、合理保证 (5)十、适用范围 (5)第二章初步业务活动 (6)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 (6)(一)初步业务活动的基本要求 (6)(二)接受委托时应当考虑的事项 (6)二、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 (7)三、业务约定书 (8)(一)签订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总体要求 (8)(二)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8)第三章计划审计工作 (10)一、总体审计策略 (10)(一)审计范围 (10)(二)审计时间 (10)(三)审计方向 (10)(四)审计资源调配 (12)二、具体审计计划 (12)(一)研究开发费用支出 (12)(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 (13)三、更改审计计划 (14)第四章风险评估 (15)一、了解申报企业及其环境 (15)(一)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15(二)申报企业的性质 (16)(三)申报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 (17)(四)申报企业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18)(五)申报企业财务业绩的衡量与评价 (18)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9)(一)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 (19)(二)识别与评估申报明细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19)(三)识别与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20)(四)内部控制对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21)(五)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21)(六)考虑与特别风险相关的控制 (22)(七)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22)第五章了解内部控制 (23)一、内部控制要素 (23)(一)控制环境 (24)(二)风险评估过程 (25)(三)信息系统与沟通 (26)(四)控制活动 (27)(五)对控制的监督 (27)二、了解和评价与研究开发费用相关的控制活动和信息系统. 28(一)了解业务流程的主要步骤 (28)(二)确定错报可能发生的环节 (30)(三)了解和识别相关控制 (32)(四)执行穿行测试 (32)三、了解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相关的控制活动和信息系统 (33)(一)了解业务流程的主要步骤 (33)(二)确定错报可能发生的环节 (35)(三)了解和识别相关控制 (36)(四)执行穿行测试 (37)第六章对研究开发费用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38)一、控制测试 (38)(一)一般要求 (38)(二)控制测试的程序 (40)二、实质性程序 (44)(一)一般要求 (44)(二)审计目标和实质性程序 (45)第七章对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 54一、控制测试 (54)(一)一般要求 (54)(二)控制测试的程序 (54)二、实质性程序 (58)(一)一般要求 (58)(二)审计目标和实质性程序 (59)第八章专项审计报告 (67)一、完成审计工作 (67)二、专项审计报告的要素 (72)(一)标题 (73)(二)收件人 (73)(三)引言段 (73)(四)管理层的责任段 (73)(五)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 (74)(六)说明段 (75)(七)审计意见段 (75)(八)编制基础及使用限制段 (75)(九)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 (76)(十)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 (76)(十一)报告日期 (76)三、专项审计报告的类型 (77)(一)无保留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 (77)(二)带强调事项段的专项审计报告 (78)(三)保留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 (79)(四)否定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 (81)(五)无法表示意见的专项审计报告 (81)四、出具专项审计报告的特殊考虑 (82)(一)专项审计报告不应后附整套财务报表 (82)(二)对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特殊考虑 (82)第九章附则 (84)附录1: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参考格式 (85)附录2:专项审计报告参考格式 (92)附录3: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及其编制说明参考格式 (106)第一章总则一、制定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增强申报企业财务信息的可信度,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需要,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制定本指引。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

第四章 风险评估
(四)内部控制对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 险的影响
(五)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六)考虑与特别风险相关的控制 (七)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
报风险
第五章 了解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要素 (1)控制环境; (2)风险评估过程; (3)信息系统与沟通; (4)控制活动; (5)对控制的监督。
第五章 了解内部控制
(四)执行穿行测试 例如,针对人工费用,追踪从职工薪酬标 准采用→员工人数统计→工时统计→支付 审批→项目工时归集→项目人工费用分配 →各研究开发项目人工费用数据生成的整 个流程,考虑之前对相关内部控制的了解 是否正确和完整,并确定相关控制是否得 到执行。
第五章 了解内部控制
《工作指引》中介机构的职责:
(1)接受企业委托,依据《认定办法》和《工作 指引》客观公正的对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和高新 技术产品(服务)收入进行专项审计,出具审计 报告。
(2)中介机构应据实出具专项审计报告,发现有 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取消其参与认定工作资格, 并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公告。
(4)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 计年度的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 分配表、现金流量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 际经营年限);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工作指引》复审程序: 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须提交近三个会计年度 开展研究开发等技术创新活动的报告,经 具有资质并符合本《工作指引》相关条件 的中介机构出具的近三个会计年度企业研 究与开发费用、近一个会计年度高新技术 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报告。
第五章 了解内部控制
二、了解和评价与研究开发费用相关的控制活动和 信息系统
(一)了解业务流程的主要环节 研究开发业务流程通常包括下列主要活动: 1、立项和预算管理 2、人员管理 3、设备、材料管理 4、委托外部研究开发 5、结项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专项审计工作指引

高新技术企业专项审计操作指引一、审计前准备1、了解三份文件。
文件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2、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义。
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让,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
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到,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从产品领域的认定转向技术领域的认定,支持企业从事研究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等特点。
3、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⑴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⑵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⑶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⑷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①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②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③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⑸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4、了解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具体有哪些,申请企业的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是否符合上述范围。
5、要求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对照《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自行评分表》自行评分,评分结果必须高于七十分才能进行审计。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简介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注册会计师》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为指导和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明确工
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需要,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08年11月12日发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
《指引》发布以来,社会反响强烈。
为帮助广大注册会计师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指引》,我们专门组织部分专家撰文,对《指引》进行全方位的深入解读,现予以刊发。
【总页数】3页(P42-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9.244.4
【相关文献】
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风险 [J], 丘翠华
2.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难点及应对策略探讨 [J], 郭春光
3.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 [J], 靳晓岚
4.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研究 [J], 龚亚华
5.浅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的几点体会 [J], 龚亚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二○○八年十一
月十二日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一、制定目的与依据..........................................................................1 二、相关定义......................................................................................1 三、申报企业管理层的责任..............................................................2 四、注册会计师的责任......................................................................3 五、职业道德要求..............................................................................3 六、职业怀疑态度..............................................................................3 七、审计目标......................................................................................3 八、总体要求......................................................................................4 九、合理保证......................................................................................4 十、适用范围......................................................................................5 第二章初步业务活动............................................................................6 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 (6)
(一)初步业务活动的基本要求 (6)
(二)接受委托时应当考虑的事项 (6)
二、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 (6)
三、业务约定书 (7)
(一)签订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总体要求 (8)
(二)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8)
第三章计划审计工作 (10)
一、总体审计策
略............................................................................10 (一)审计范围.. (10)
(二)审计时间 (10)
(三)审计方向 (10)
(四)审计资源调配..................................................................12 二、具体审计计划. (12)
(一)研究开发费用支出 (12)
(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 (13)
三、更改审计计划............................................................................13 第四章风险评估..................................................................................15 一、了解申报企业及其环境 (15)
(一)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15 (二)申报企业的性质 (16)
(三)申报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 (17)
(四)申报企业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18)
(五)申报企业财务业绩的衡量与评价 (18)
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9)
(一)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 (19)
(二)识别与评估申报明细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19)
(三)识别与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20)
(四)内部控制对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20)
(五)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21)
(六)考虑与特别风险相关的控制 (21)
(七)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22)
第五章了解内部控制............................................................................23 一、内部控制要素............................................................................23 (一)控制环
境 (24)
(二)风险评估过程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