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论文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文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文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文范文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跨越国界和超越同一文化背景的文学思潮、流派、运动、作家、作品以及和文学发展有关的各种现象的学科。
总而言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这一学科的名称存在很大学术问题。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文篇1浅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质疑研究摘要:目前,在很多高校中都设置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这一专业,然而,国内很多学者对这一专业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对其利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本文则主要针对这一名称提出了质疑。
关键词:高校;专业名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一、前言教育部于1998年大规模地调整了二级学科,其中,《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这两个二级学科进行了合并,即《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置于现在中国语言文学的一级学科下。
在该课程名称诞生伊始,国内的学者就提出了各不相同的观点。
例如,谢振天指出,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学科,强行把它们合并在一起,对学科发展产生了很大阻碍。
一方面,导致认识论的混乱,很多师生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一学科的实质,从而将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同等对待,认为两者的教学研究是一样的。
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教学研究过程中也造成了混乱,在很多师生眼中,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是相同的,理所当然地把外国文学的相关教学、论著看做是比较文学的教研成果。
再如,孟华指出,把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捆绑起来进行学科设置,对于比较文学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从本质上来看,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并不是一个学科体系的范畴,而教育行政部门在全国教育系统中把这两个学科强制地合并成为一个学科,并没有经过学术意识的公众论证。
然而,在我国的综合性大学中,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基本上原来的“外国文学”课程均变为了现在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那些“外国文学”的教师也随之成为“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教学者和研究者。
1、比较文学的内涵从某种角度来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一学科的设置是混乱的,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定位就是“非学术性”的,另一方面,一些教学研究者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没有形成正确科学的“比较思维”。
比较文学相关的论文例文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比较文学大致可分为法国的影响比较文学、美国的平行比较文学、俄苏的类比比较文学和中国的阐发比较文学等四大派别。
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篇1 浅析比较文学的源流摘要: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自此,开始了比较文学的研究。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法国学派,法国学派以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操作模式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
由于其局限性,法国学派的弊端日益凸显,由此美国学派登场。
美国学派以平行研究的方式对作品、现象加以比较分析,探讨并发现其内在联系、共同规律和民族独特性等。
关键词:比较文学 ;研究;源流一、引言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
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比较文学》一书,该书对文学的本质、相对性、发展的原理、比较研究等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并从氏族文学、城市文学、世界文学、国家文学等角度出发,对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作了比较考察,堪称比较文学的先驱。
标志着比较文学已真正成为一门学科。
二、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跨越国界和超越同一文化背景的文学思潮、流派、运动、作家、作品以及和文学发展有关的各种现象的学问。
作为一门学科,它和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一样,都是文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追溯当今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
1、法国学派按照学者们通常的看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由法国学派所奠定的“影响研究”。
法国学派是形成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
法国学派的先驱者,如基内、维尔曼和安培等人的讲座和课程,戴克斯特(J.Texte)的第一本专著《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为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发展并成为大学体制性的课程作出了很好的铺垫。
比较文学论文
比较文学论文篇一:比较文学论文天津理工大学比较文学结课论文姓名:韦丽学号:20112478年级:2011级浅析《饮酒》和《茵纳斯弗利岛》两首所体现的中西方文化摘要《饮酒》的作者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陶渊明,这首诗是诗人以酒为题,写出其对现实境遇的不满和对田园宁静生活的喜爱向往。
可以说,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
而另一首《茵纳斯弗利岛》的作者则是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威廉·巴特勒·叶芝。
这首诗被称为叶芝早期唯美主义浪漫风格最具代表的名作,全诗以朴素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对城市生活的厌弃,渴望去过真正的生活。
两首诗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又各自保持其特点,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魅力。
关键词:《饮酒》《茵纳斯弗利岛》文笔特色中西文化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茵纳斯弗利岛叶芝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独个儿住着,茵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从朝雾到蟋蟀歌唱的地方;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都在我心灵的深处听见这声音。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
曾做过几年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是田园诗派创始人。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
在他的饮酒诗中大多是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我们今天所要比较的这首《饮酒》则是表达作者对田园风光的无限热爱,更是对所过的闲适隐居生活的喜爱。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精选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精选比较文学是一门正处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国内外学界至今都很难对其做出准确的定位。
不过,由于跨越性是比较文学学科成立的核心属性,国内学界倾向于根据其“跨越性”特征来界定比较文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比较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一: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教学思路[摘要]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离不开丰富的跨文化、跨语言、跨区域的实例。
将当代广东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的教学中,既能形成较有岭南特色的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又能彰显教学改革实践中比较文学课程的民族文化资源整合特色。
本文就此展开教学实例研究,以期实现比较文学特色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比较文学教学;瑶族文学;实例研究比较文学课程是当代高校中文系课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
比较文学相对其他分门别类的文学课程而言,其最鲜明的课程特色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国别、跨区域,这一课程特色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的通识指向,区域特色资源整合利用到比较文学的教学之中,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广东高校的比较文学教学中,将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的课程实践,有着广泛的学科基础和地缘优势。
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大多来自广东省连南、乳源等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学生,其对民族文学加入教学内容的接受也更为清晰。
因此在比较文学课程中,结合少数民族文学、尤其是当代瑶族文学与文化的内容,是可行而且必要的。
本文试图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全方位展示比较文学教学与当代广东瑶族文学相结合的教学实例研究。
一、教学目标无论在以文学文科为主的高等院校,还是师范类高等院校,以及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始终有着通识教育的帽子。
因此教学目的并非功利,也并不明确具体。
本人在教授比较文学的课程中,既经历过作为选修课的比较文学教学,也经历过作为必修课的比较文学教学。
中文专业本科和中文师范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有所不同,虽然都有比较文学的课程,但前者是作为必修课程设置,而后者是作为选修课程设置,因此教学目标也因课程设置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在全球化的时代,民族文学的趋势是走向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它特有的研究对象及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对研究世界文学并对抑制文化霸权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比较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一:浅谈“天人合一”与“人天合一”的文明相通性异质性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华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
作为东西方不通文化代表的老庄学说“天人合一”同希腊神话中体现的人本主义精神的“人天合一”同样具有相通的跨文明异质性,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在坚持传统老庄学说中的同时还能不断接受西方文明中的合理成分。
然而,虽然这两种精神具有异质性而同时他们又是各自独立的。
一、“天人合一”中的“天”与“人天合一”中的“天”老庄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天”。
“天”的概念最早出自于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和“女娲补天”,《千字文》开宗名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时的“天”是一个浑沌不清的大园筒,先民们把“天”看成一种绝对的力量来崇拜;到了周朝,对“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周文王作《易经》卦一:“乾。
元享,利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天”是一个相当于河图、洛书的天园地方的宇宙,相当于“太极”阴阳两极相抱旋转的球,是一个造生万物的主体“一”。
所以古人造字的时候,把“天”写作'天'就是一人头顶“一”,“一”就是“天”,“天,颠也。
至高无上”;老子庄子则把它与“人”联系起来,多指是人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老庄的“天”多指与人类共存的自然,按造字会意拆字讲“天”字可有二种理解:(1)“一大”就是“天”最大;(2)“一人一”就是“天人合一”之意。
“人”,按文字学看它由一撇一捺组成。
按《易经》的观点这一撇一捺就是一阴一阳、一男一女的相互支撑与相互抵抗,它是阴阳相斗相和的产物。
按现在观点讲人是自然界中有智慧有意志的高级主体。
比较文学论文 (3)
比较文学论文1. 引言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学作品之间差异和共同点的学科,旨在通过对比和分析来深入理解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的文学作品。
作为一种跨文化的研究方法,比较文学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
本文将探讨比较文学的意义和方法,并以两个经典文学作品为例进行比较分析。
2. 比较文学的意义比较文学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和时代的文学作品。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作品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进一步理解文学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此外,比较文学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加深我们对世界文学的全球化认识。
3. 比较文学的方法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比较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3.1 主题比较主题比较是比较文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主题或者概念,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进行比较。
通过对不同作品中相同主题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的作品在对待同一主题时的差异和共同点。
3.2 文体比较文体比较是比较文学中另一种常见的方法。
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文学形式,如诗歌、小说、剧本等,在各种文学作品中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不同文体的作品,我们可以探讨不同文学形式对文学作品表达和传达信息的影响。
3.3 时代比较时代比较是比较文学中关注时代变化的一种方法。
我们可以选择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从而研究文学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演变和发展。
通过比较不同时代的作品,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期文学作品在社会和文化变迁中的反映和回应。
4. 比较文学案例分析在本部分,我们将以两个经典文学作品为例进行比较分析。
4.1 《傲慢与偏见》与《红楼梦》比较分析《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而《红楼梦》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虽然这两部作品背景和文化差异很大,但它们都围绕着社会地位、爱情与婚姻等主题展开,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41个比较文学论文选题
141个比较文学论文选题比较文学论文选题范例一:1、文本文学与文化: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动力2、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3、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4、关于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若干问题5、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对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6、关于比较文学的对象与方法7、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辩证观念8、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美国比较文学研究趋势9、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10、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11、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发展12、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及元—泛比较文学论13、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14、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15、跨文明研究: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16、诠释学与比较文学的发展17、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18、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19、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20、比较文学“危机说”辨21、浅论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22、文化文学与教育:比较文学在教学中应用的现时性23、也谈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与曹顺庆先生商榷24、语言文学文化的互为载体关系与"比较文学"研究25、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化热”26、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文化透析27、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视野28、《简明比较文学原理》与《比较文学》的比较研究——从比较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入手29、文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教学研究30、梁启超的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31、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32、基于比较文学的中俄文学文化内涵分析3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比较文学的发展──著名学者乐黛云先生访谈录34、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现代化中国想象——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35、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的一项重大工程——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36、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的一项重大工程——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37、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38、中西比较文学实证性影响研究中“游”的精神文化阐释39、东西文化场域间的探索——日本当代比较文学研究之一40、以宏观视野看待比较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41、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42、比较文学概论43、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44、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45、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46、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47、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48、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49、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50、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51、中西比较文学教程52、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53、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54、比较文学译文集55、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56、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57、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58、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发展59、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60、比较文学视域下的文化差异——以《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差异为例61、古典文献学养与跨文化视野的相遇--读严绍璗《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62、比较文学视域中我国的跨文化研究63、评严绍璗教授《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64、古典与现代:站在美国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最前沿——美国南方比较文学学会来访纪要65、从比较文学角度看《爱莲说》的文化内涵66、比较文学下中英文化中的女性独立意识67、文化·文学·人格──比较文学的本性及障碍68、比较文学视角下语言文学文化的互为载体关系研究69、从比较文学到跨文化交流——访香港着名学者李达三教授70、小议比较文学中的跨文化研究比较文学论文选题范例二:71、面对文化转型的思考72、从比较文学角度浅析中国对联文化内涵73、跨文化研究的世纪盛会74、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之于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意义75、“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乐山举行76、中日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新史料:《和刻本中国古逸书丛刊》出版77、文化异质性及其对比较文学的影响78、双向融摄:跨文化研究与中国比较文学79、文化对话:跨越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障碍80、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81、后殖义时期的比较文学82、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83、比较文学教程84、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85、外国文学就是比较文学86、文学与疾病——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方面87、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88、比较文学与21世纪人文精神89、新辩证观念:中国比较文学与多元文化对话90、论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91、重申文学性:对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思考92、流散文学与比较文学:机理及联结93、译介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新视野94、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建构95、比较文学新编96、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97、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98、生态批评与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视域中的西方生态批评99、全球语境中的比较文学:中国的视角100、比较文学论文题目大全101、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 叶维廉比较文学论文选102、比较文学的国际性和民族性103、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学术背景与理论构想104、比较文学的不变与变105、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教师的素质建设106、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整体观107、建构比较文学学科研究新范式108、关于比较文学学科基本理论的再思考109、中国比较文学发展透视110、我的比较文学之路111、“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112、论比较文学的翻译转向113、比较文学与学术创新——曹顺庆教授访谈114、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115、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危机与转机——比较文学视野116、吴宓——中国比较文学之父117、比较文学研究资料118、比较文学的问题意识:以"和而不同"的尴尬现状为例119、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看文化软实力120、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121、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经典阐释与文化沟通122、比较文学与文化转型时期123、跨文化对话:新世纪比较文学发展必由之路124、文化研究视域中的比较文学125、在多元互动的比较中审视中国文化126、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文化考察127、比较文学:走向现代文论与文化研究128、文化研究背景下的中国比较文学批评129、关于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课题的思考130、中国文化的三次转型与中国比较文学源流131、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132、跨文化观念发生学研究与原典实证--读严绍璗先生的《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133、文化研究/比较文学:挑战还是超越?134、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年会纪要135、中国文化和文学走出去:人文学者的使命——读王宁新着《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136、比较文学的奇葩——读《新文学作家与外国文化》137、比较文学视野中的日本文化:严绍璗海外讲演录138、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比较文学观建立139、现代意识与民族文化: 比较文学研究文集140、从比较文学到文化研究──西方比较文学发展三人谈141、“文化对话”的主旨和策略─—转型期中国比较文学的定位与选择。
比较文学的论文
⽐较⽂学的论⽂⽐较⽂学的论⽂ 在各领域中,⼤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吧,通过论⽂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
写论⽂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是⼩编精⼼整理的⽐较⽂学的论⽂,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较⽂学的论⽂1 内容摘要: ⽐较⽂学是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的⼀类艺术研究形式,对诗歌来说,采取⽐较⽂学视阈的核⼼正是跨⽂化体系的艺术分析和研判。
中英爱情诗歌因其各⾃悠久的历史进程⽽产⽣了各⾃独特的个性化发展特征,但同属诗歌领域的艺术本质却⼜使⼆者间存在⼀定的内在联系。
本⽂尝试从中英爱情诗歌的相似与不同处着⼿进⾏跨⽂化的研究分析,从⽽得以更好地鉴赏与品评东西⽅爱情诗歌艺术跨⽂化的个性特质。
关键词: ⽐较⽂学;中英;爱情;诗歌 ⼀、⽐较⽂学视阈下中英诗 歌跨⽂化影响因素同样属于诗歌艺术领域,中英爱情诗歌之所以在内在关联性之上存在种种不同,本质原因正是跨⽂化因素的深刻影响。
以英国为代表的主要英语国家都是起源于海洋⽂化的岛屿或半岛国家,如英伦三岛,在其本⼟⽂化发展及其后来向外扩张占领⼀个个殖民地的过程中,海洋都是其开疆拓⼟的主要路径甚⾄唯⼀通道。
于是海洋成为其区域⽂明、民族⽂化最核⼼的组成甚⾄主导,⽽在与喜怒⽆常的⼤海争夺⽣存权、控制权的历程中,勇往直前、热爱冒险、敢闯敢拼渐渐成为了欧美地区最主要的民族个性,并且对其包括诗歌在内的各项艺术领域产⽣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具体来说,英语诗歌创作往往直抒胸臆、简单直⽩,情感浓烈到⼀⽬了然、⽆所掩藏,且绝⼤多数在形式上长短不⼀,虽在每句结尾处常以相同韵律的词结束,但整句⽤字数量相对随意等。
反观中国,⼏千年农耕⽂明为主的⼤陆⽂化属性诞⽣了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华夏⽂明,“喜怒哀乐之未发”、“发⽽皆中节”的“中庸之道”贯穿了儒家⽂化始终。
“君⼦戒慎乎其所不暏,恐惧乎其所不闻”的谨⼩慎微决定了中国古典诗歌对格律近乎苛刻的要求,⽆论五⾔或七⾔,古典诗歌在字数上讲究完全⼀致,在韵律则要求对仗⼯整。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集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集比较文学是一门正处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国内外学界至今都很难对其做出准确的定位。
下文是店铺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比较文学论文范文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比较文学论文范文集篇1浅探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与文学变异摘要:形象学研究一直未能合理地解释两个本质性的问题,一是文本意义上的他国形象与现实社会、历史文献有异;二是接受过程中读者所还原的形象与作家所塑造的形象有异。
本文认为形象在塑造、传递过程中产生了多重变异现象,变异的深层原因是不同文化语境的影响与制约。
关键词:形象学;法国学派;集体想象物;文学变异传统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形象学发展于1880年代的欧陆诸国,由卡雷创立,经巴柔、莫哈、基亚等人的不断努力,当代已成为比较文学领域颇具扩张力的学科。
然而,传统的形象学研究局限于历史研究方法,一味强调事实关系,囿于文本,繁琐考证,将鲜活的文学文本当做纯粹的历史文献,忽视文学形象的美学价值,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狭隘民族主义、欧洲中心主义等,都限制了形象学研究的发展。
事实上,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只是文本意义上的形象,它是作家主体情感与思想的混合物,也是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反映,是一种文化形象,代表了一国对另一国的态度和看法。
异国形象的建构包含了作者对异国文化的总体认识,同时在潜意识中又代表一个群体对异国文化的精神观照,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言说。
另一方面,形象本身与形象建构,也透露出作家和本国人的心态,“他者”形象是反观“自我”形象的一面镜子。
正如当代文艺理论家佛克马所指出的那样,“赫胥黎的《海岛》中对东方的描写受到赛义德的批评,因为这部作品所表现的东方实际上是构想出的东方。
”一集体想象物如何实证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在形象学研究上是求“同”的,其基本方法是实证,本文认为形象学是“异”的研究,异国形象是想象,是集体想象物,image就是something imagined,所以形象学研究就是辩“异”。
具体问题有三个:一是描述形象之“异”的具体表现。
比较文学论文
《活着》与《老人与海》命运抗争意识比较余华的作品《活着》主要讲述福贵从青年到老年一生命运遭遇,历经挫折,时间跨越相当长,从民国到文革这段波澜壮阔背景。
福贵在时代变换中几次抗争,遭受失败,忍受生离死别的痛苦。
而在海明威笔下的圣地亚哥,他与自然进行抗争,为保马林鱼,不惜生命与鲨鱼搏斗,赢回自己尊严。
一、农民与渔夫在《活着》里主人公福贵,他出生在地主家庭,是地主家的儿子。
他整天游手好闲、吃喝嫖赌,将家产败光,他的身份由地主变成农民。
他以农民身份试图去抗争命运,但他失败了。
农民,作为社会普通民众的代表,他们生产活动充分体现农耕文化印记。
福贵逆来顺受、隐忍的性格,折射出人物塑造上典型民族性格特征和文化。
其实对于农民来说,他们只是期望社会安定,那他们就可以安居乐业,这种思想能够对应在主人公福贵面对厄运所采取行为。
在《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是渔夫,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连续没有捕到鱼,圣地亚哥很是着急,一方面他要自己生计,另一方他也要兑现他向小男孩承诺。
圣地亚哥出海后捕到马林鱼,面对重重困难,表现出大无畏冒险的精神和英雄气概。
这种主人公气质充满海洋文化气息,人从陆地进入海洋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挑战,征服海洋会培养和激发人进取精神。
对于依赖海洋生活的人们来说,他们只有从海洋中获取,才能让生活下去,这也是圣地亚哥与鲨鱼拼死搏斗的重要理由之一。
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这两种不同文化深刻影响小说人物塑造,无论《活着》中福贵默默忍受社会变更,还是《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不顾性命冒险精神与自然搏斗,体现不同价值选择和面对苦难人生态度。
同时,福贵、圣地亚哥两者均有共同之处,两者均是小人物,一个是农民,另一个是渔夫,他们都遭受厄运,对命运抗争。
无论海明威还是余华,两位作者从塑造小人物为出发点,展现人内心深处特质,特别对生命的思考。
二、群体与个人福贵作为《活着》当中的主人公,其实他开始并不孤独,有家珍、老母亲等人陪伴,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个个离而他去,他成为单独的个体。
大学比较文学本科论文范文
作为大学比较文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是不可避免的考验。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从而形成独到的见解和结论。
下面我将以我的毕业论文为例,来谈谈我在撰写中的一些体会。
关于选题。
我选择的是比较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和英国文学经典《简·爱》之间的性别表达。
选择这个话题的原因很简单,一是由于我对这两部作品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喜爱,二是这两部作品走的是不同的文学道路,一个是中国古典小说,一个是英国文学现实主义小说,它们所表现的性别观念自然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给比较带来了更多的内容和意义。
在撰写论文之前,我深入阅读了两部作品以及相关的研究文献,以此为基础,展开了我的比较分析。
作品介绍,对两部小说的背景、主要内容、人物关系等进行介绍和梳理,以此为基础,分别从“女性形象的塑造”、“性别意识的展现”、“爱情观念的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并结合作者的作品生命和社会背景进行解读。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最值得注意的是语言的表达和逻辑的连贯。
一方面,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需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恰当性,不能够随意使用流行的网络语言或者口语化的方言,同时,也不能够出现中英语混杂的现象。
另一方面,本文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需要在文章结构、段落分隔等方面考虑得当,以便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在写作过程中,我结合了老师的指导,采用了清晰简洁、层次分明的表达方式,同时注意段落之间的连贯性和转换,以此来保证文章的整体质量和可读性。
对于好的毕业论文来说,除了归纳总结自己的分析和比较结论,也需要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比如,对于我的研究,从两部作品中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性别观念方面存在差异,但人类对于性别的认知和表达具有普遍性,在文学比较中,我们可以尝试用这种普遍性来解读文学作品,发现人类精神园林中一些共同的主题和形象,这对于文学批评、文化研究等领域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比较文学论文
比较文学论文
引言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跨文化研究领域,旨在探讨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性和差
异性,从而深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创作。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多样,研究对象丰富,探讨内容广泛,是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分支。
本文将对比较文学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
研究意义
比较文学的研究有助于扩大我们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促进文学交流与互鉴。
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的主题、风格、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可以深入探讨各种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意涵,从而增进我们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理解。
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文本比较、主题对比、形式对比等。
其中,文本比较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比不同文学作品的文本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可以揭示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此外,主题和形式对比也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揭示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共性和特殊性。
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比较文学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未来,比较文学研
究将会更加多元化和深入化。
同时,比较文学研究也将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形成跨学科的研究模式。
未来的比较文学研究将更加注重跨文化交流与对话,促进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融合与共生。
结论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研究领域,对拓展我们的文化视野、促进文学研究的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学者投身于比较文学的研究,为丰富我们的文学研究领域贡献新的智慧和见解。
比较文学毕业论文
比较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一:比较文学下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掌握汉语基本知识,例如阅读、理解以及写作等能力,还要求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良好培养。
而这种教学理念和比较文学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比较文学视野下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比较文学一、比较文学理念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比较文学起源于国外,在经历了引进、介绍以及改造后在国内开始发展起来,并且呈现出日趋完善的趋势。
目前在国内比较文学研究方面,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是其两大主要支柱,跨学科研究和阐发研究则是比较文学中十分重要的两种研究方法。
目前对于比较文学的定义,较为典型的定义是:所谓比较文学,主要是基于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来对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以及不同学科间的跨越式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其主要采用的是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以及跨文明研究的方法,对跨越式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以及互补性等进行详细探究,通过发现文学规律及特性,促进世界文学加强了解和整合,最终全面推动世界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近来来,随着比较文学在国内的逐渐发展,将人文精神理念积极融入到比较文学中,进一步彰显人文素养,推动文学理念朝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这样充分说明了比较文学的强劲发展势头以及新鲜的学术活力。
高中语文教学的理念在于通过文学教育手段,运用综合性和边缘性的学科整合,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格以及审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重视对人类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在中学语文新课标中也明确规定了,中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而这种教学理念正和比较文学中“兼容并包”和“和而不同”、“尊重生命”、“新人文精神”等理念不谋而合。
可以说,比较文学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理念是高度契合的。
二、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结合的实施策略一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要素和教师的学历构成特点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参与主体是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其中学生的主导地位是无可争议的。
关于比较文学论文
关于比较文学论文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它特有的研究对象及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对研究世界文学并对抑制文化霸权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比较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比较文学论文范文一:比较文学课程改革探究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比较文学发展的历程还十分短暂,自1998年国务院将其与世界文学合并为一个专业以来,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并归为中国语言文学类的二级学科。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争相开设比较文学课程,其重要性也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来。
虽然其作为高校文学专业必修课开设已久,但是与其他主干课程相比,无论是从学科体系方面,还是教学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在讲授这门新兴学科的时候,如何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的关系,“采取何种教学方法”等问题成为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难点和挑战。
本文拟就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比较文学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问题提出些自己的观点,以期对比较文学课程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比较文学课程的背景与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文化不断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面临两方面的危机:一方面是全球一体化所产生的对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使得全球一体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趋势的冲击下,有的民族文化被其他民族文化所同化,丢掉了本民族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而有的民族文化则被彻底遗忘、抛弃,成为历史;另一方面,有些民族则为了保护本身文化的独立性而采取封闭、孤立的态度,他们拒绝与外界文化交流、接触,以此来维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纯洁性。
面对这种趋势,当务之急就是增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使其能够面对全球化的冲击,适应新的发展需要,这些现实都为比较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发展平台。
按比较文学所建构的比较视域来看,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需要其他文化的存在,而一旦有了“他者”的对比,“自我”才能更加明确自己的存在意义。
比较文学论文比较文学与文学教育
比较文学论文比较文学与文学教育胡亚敏,著名文学教育家,本刊顾问。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社长, __中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一直从事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具体领域为叙事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中外文学批评研究。
出版专著《叙事学》等多部。
近年来多次获得国家和 __奖励,《叙事学》、“詹姆逊研究系列论文”等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比较文学(parative literature)作为一门新型的边缘学科,诞生不过百年左右,但它已在世界文坛站稳了脚跟,并以其独特的理论建树和批评方式,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帮助人们从更开阔的视野总结文学的普遍规律,概括丰富的文学现象,从而在更宏阔的背景下认识文学。
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说,了解比较文学的有关知识,也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文学教育。
我先说说什么是比较文学。
给比较文学下定义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一些比较文学家认为比较文学这个词本身就是当初未起好的名称,容易造成误解。
韦勒克认为,“比较是所有的批评和科学都使用的方法,它无论如何也不能充分地叙述文学研究的特殊过程”。
同时,由于各国对“比较文学”一词在表达和翻译上的差异,使其所强调的重点也有所区别。
如“比较文学”中的“比较”在法语中是过去分词(pare),它暗指的是文学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各国文学关系;在英国,parative是作为literature 的修饰语,是形容词;而在中国,“汉语中的‘比较’二字更容易让人想到比较的动作,同时,汉语中比较文学一词字面上也没有文学研究的含义”。
尽管各国对比较文学的理解不尽相同,但由于语言本身的契约性,“比较文学”这一概念已在世界各国约定俗成,人们普遍接受了这一简略说法。
在本书中,“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一词被理解为方法的代名词,它包括考证、演绎、统计、对比等多种方法;“文学”在这里也是广义的,它不仅仅指作品,也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批评等,即具有文学的综合性研究之意。
[浅谈我对比较文学的认识-大学论文] 比较文学经典论文
[浅谈我对比较文学的认识-大学论文] 比较文学经典论文浅谈我对比较文学的认识-大学论文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正式接触它以前,在我的观念里,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比较,然后找出它们所表达的相同点或者不同点的学科。
可是,对此做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才发现这是一门有着其自身的“原则”和“态度”的学科,并且孜孜不倦地想要揭开其“神秘的面纱”的学者也不在少数。
在大一到现在,我们分别学习了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从不同的方面和领域来学习和研究文学,而比较文学,就是提供不同于以上的视角和途径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文学。
什么是比较文学呢?从该学科诞生至今,这个问题在国际学术界几乎从未中断过。
回顾历史上对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法国学派为核心的“影响研究”。
影响研究源于19世纪的法国,是比较文学最早出现的一种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
其主要代表人是梵·第根、卡雷和基亚。
在不断的发展中,影响研究确立了由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三大支柱构成的实证性研究方法。
这三大方法分别从接受者、放送者和中介者的角度出发,纵向研究国别文学史,横向比较研究不同国家文学体系之间的国际文学关系史,形成人类文学发展的网状结构。
比如我国家喻户晓的孙悟空,有学者就发现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可能渊源于《罗摩衍那》中工巧神猿“那罗”造桥渡海故事的影响。
此类例子甚多,可以看出文学的世界性必定会带来各个国家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但是此学派抛弃了“文学性”的分析,试图从文学艺术外部研究来揭示其内部的规律性的这种方法受到了许多学者的批判。
第二、美国学派为核心的“平行研究”。
平行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雷马克和韦勒克,主张对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论述其异同点,总结出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及文学发展规律性的东西,以及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揭示出人类文化的共通性和文学性。
比较文学有关论文范文
比较文学有关论文范文浅谈比较文学与对话思想摘要:比较文学是一门不断建构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学科,不论是其跨民族、跨文化的文学研究,还是其跨学科界限的文学研究都具有显著的对话性,因此研究比较文学必须持有一种对话的思想,只有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作为思想的指导,它才能不断发展、迅速前进。
关键词:比较文学对话性对话思想对话理论是巴赫金对全人类的一大贡献,在“哲学―美学”中,巴赫金提出了对话哲学的两个核心概念――“超视”与“外位性”,并阐明了“我”与“他者”的关系和主体建构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个个体都是唯一而不可替代的,并有着“他者”所没有的“超视”,这决定了任何一个个体都必须依赖“他者”而存在,但任何一个个体相对于“他者”都必须保持“外位性”,不能相互融合、成为一体,否则这个个体与“他者”之间的互补优势就会消失,从而丧失个体主体建构或者说主体发展的机会。
对话理论适合于比较文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可以作为指导它前进的一个理论基础。
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文学研究,其实质是不同文学之间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对话,是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精神产品的和谐相处。
笔者认为比较文学充分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对话精神,不论是其跨民族、跨文化的文学研究,还是其跨学科界限的文学研究都具有显著的对话性,失去对话性,比较文学就几乎失去了其发展的可能,也就失去了其内在的意义,因此比较文学离不开对话的思想,我们研究比较文学时需要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思想。
亨利・雷马克HenryRemak曾说过:“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从巴赫金对话理论的角度看,这里的“一国文学”和“别国文学”之间是互为“他者”的关系,都具有各自的“超视”。
每一学科或者说比较文学所研究的每一个对象,它们的存在,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特定的、唯一而不可取代的。
一个研究对象总有着其他研究对象所无法取代的视角,总有着其他研究对象所了解不到、掌握不到的东西――“超视”。
推荐比较文学论文题目117个
推荐比较文学论文题目117个 1、海明威战争小说中的人道主义分析 2、英美社会与文化论文 3、王子复仇记》主题分析 4、哈姆雷特之性格分析 5、论悲剧《李尔王》的艺术技巧 6、浪漫主义文学与新古典主义文学之对比研究 7、王国维的“出入说”与华兹华斯的诗论 8、由爱反映出的个性-《简.爱》中情爱的分析 9、浅析王尔德的文艺主张 10、托马斯.哈代-一个传统主义者还是现代主义者 11、苔丝:一个纯洁的女人 12、殖民地时期美国文学的特点 13、华盛.欧文-真正的美国文学之父 14、清教与美国文学 15、论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 16、论亨利詹姆斯的“国际题材” 17、美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特点 18、美国梦与美国噩梦-试析《大人物盖茨比》 19、当代汉语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联系 20、《章鱼》:有的放矢的一本小说 21、《第二十二条军规》与黑色幽默 22、从女权主义的视角解读《简.爱》 23、《红字》里的象征主义 24、解读《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 25、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子形象 26、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诗的比较 27、《榆树下的欲望》与《雷雨》的对比研究 28、尤金奥尼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29、价值观的碰撞-中美交流的根本冲突 30、《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个人主义 31、早期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初探 32、自由之旅-析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33、浅谈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性格”和“环境”的关系 34、海明威小说的叙述声音 35、从嘉莉妹妹的形象看德莱塞的女性观 36、《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形象解读 37、《白鲸》的宗教意义透视 38、《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的命运新析 39、从《永别了,武器》看海明威的写作技巧 40、论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41、《欲望号街车》的幻想与现实的对立 42、静水流深-----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 43、《喧哗与骚动》的象征意义 44、哈代小说中的自然主义 45、《太阳依旧升起》中“迷惘的一代” 46、白色和红色-----苔丝的双重象征色 47、挣扎于“围城”中的悲剧人物-方鸿渐 48、论《红字》中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对爱情、罪恶、生活的态度 49、关于斯佳丽的生活观 50、论哈克的流浪汉形象 51、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道德观 52、托马斯.哈代在《德伯 53、家的苔丝》中的悲观主义 54、《愤怒的葡萄》的中汤姆约德研究 55、浅析《汤姆索娅历险记》中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 56、《永别了,武器》的主题思想研究 57、《格列佛游记》的社会意义 58、论莎士比亚《麦克白》的心理刻画 59、《冷山》中执着的艾达 60、论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童话性与现实性 61、论《名利场》中利蓓加的悲喜一生 62、论《雾都孤儿》的幽默艺术 63、放荡而又善良的汤姆琼斯 64、论夏洛克的性格发展 65、评《汤姆琼斯》中的道德观与批评观 66、论《辛白林》中伊慕琴的新女性形象 67、论彭斯的爱情友谊观 68、珍妮特·温特森小说的身体美学研究 69、荷兰畅销小说中女性“情爱”主题研究 70、当代以色列小说中的圣城书写 71、论波伏娃女性主义伦理观 72、词典体小说叙述功能研究 73、面向“你”的承认:奥古斯丁《忏悔录》研究 74、论巴尔加斯·略萨《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的叙事伦理 75、三岛由纪夫和莫言作品中的暴力意识比较研究 76、从福柯的话语、权力观看其文学指向 77、斯特凡·格奥尔格唯美诗歌研究 78、异样的黑色光芒--海勒黑色幽默与王朔黑色幽默之比较研究 79、从“自然与本能”到“苦难与抗争”--浅析近代日本农民文学 80、狄更斯长篇小说中的苦难者形象 81、但丁在中国新时期的传播与接受 82、人道主义突围与进步困境--论克里山·钱达尔的小说创作 83、政治与性别的对峙--吉尔菲兰《我去上煤矿学院》研究 84、古希腊颂诗与西周颂诗的比较研究 85、内米洛夫斯基小说中的女性身份研究 86、空间理论视域下的《大都会》研究 87、赫塔·米勒小说多重主题研究 88、符号学视域下的兰州城市形象 89、《舞姬》与《家》中主人公感情悲剧之比较 90、马尔科姆·考利文艺思想研究 91、宪章派诗歌话语研究 92、《金字塔》的叙事艺术 93、意图、身份与叙事--论纪德的自传性写作 94、《丰乳肥臀》与《百年孤独》的比较研究 95、朝鲜朝汉文历史小说《姜虏传》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96、金学铁的《激情时代》形象学研究 97、论与谢芜村俳句中的中国绘画元素 98、论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的艺术继承与创新 99、莫里亚克小说中的基督教思想 100、民族文化建构语境中的日本平安女性日记文学 101、冯乃超对鹿地亘《和平村记》的译介 102、《黄龟渊民间故事》中的中国历史人物形象与中国历史文献互文性研究 103、论于尔克·舒比格作品中的亲近型不可靠叙述 104、《奥吉·马奇历险记》中的生命问题探讨 105、桑塔格小说的解构意识探究 106、澳大利亚土着女性诗歌研究 107、论《您忠实的舒里克》的激情主题 108、政治魔咒中的诗性奈保尔--奈保尔政治解读研究 109、英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影响--以布鲁姆斯伯里文人圈为例 110、论赫塔·米勒的边缘写作 111、论帕慕克作品中的苏菲神秘主义思想 112、水上勉的乡土世界--水上勉创作论 113、东渡之“梅”,风递幽香--论梅娘与日本文学 114、论《天真与经验之歌》的诗画复合艺术 115、《白鹿原》在蒙古族文学 116、《明智的孩子》的“反逻各斯中心主义诗学” 117、《玛拉和丹恩历险记》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