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每课时含教学反思)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二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二](https://img.taocdn.com/s3/m/05321d2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8.png)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二冀教版数学上册教案 3教学目标:1、经历猜测、实验、数据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3、积极参加摸棋子活动,在用可能性描述事件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生谈话,由围棋子是什么颜色的引出把6个黑棋子,4个白棋子放在盒子中和“说一说”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由围棋子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入学习活动,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是摸棋子活动的准备。
)二、摸棋子实验A1、教师提出摸棋子的活动和用“正”字记录黑白棋子的出现次数的要求,全班同学轮流摸棋子。
(设计意图:学生猜并摸出棋子,亲身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2、交流学生统计的情况,把结果记录在表(一)合计栏。
(设计意图: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的过程,为下面的交流作铺垫。
)3、提出:观察全班摸棋子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从全班统计结果的描述中,感受统计的意义,为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积累直观经验和素材。
)三、摸棋子实验B1、提出:如果把盒子中的棋子换成9个黑的,1个白的,会出现什么结果?学生发表意见后,全班进行摸棋子实验。
然后整理统计记录。
(设计意图:改变事物的条件,让学生猜测,再摸,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理推理能力,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2、让学生观察描述统计结果。
然后提出: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次摸出黑色棋子多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在观察描述摸棋子结果的过程中,感受摸棋子实验的意义,初步体验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的次数和盒子中放的这种颜色的棋子个数有关系。
)四、摸棋子实验C1、提出:如果把盒子中的棋子换成1个黑的,9个白的,让学生猜一猜摸中哪种颜色棋子的次数多,再摸。
然后整理统计结果,填在表(三)合计栏中,并和大家猜的结果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活动经验的背景下,进行猜测、实验,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秀教案-每课时含教学反思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秀教案-每课时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4eecd07e2bd960590c67728.png)
第一单元方向与路线教材分析“方向与路线”是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图形与位置”部分的内容,本单元让学生在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并认识包含八个方向的简单的路线图,并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具体情景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这些知识内容,既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常识和经验,又是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首先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自己生存的空间。
同时学会描述并确定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人们进行交流,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必备知识。
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获得必备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
看懂路线图更是需要学生不仅能用方向和角度描述和确定物体的位置,更要具有判定该物体位置的大体走向的空间感知能力。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2.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循序渐进的构建思想,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本单元在学生已有认识平面图,会用八个方向描述物体位置的基础上,学习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这样有序的讲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教学目标1.根据平面图,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3.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
4.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方向和路线的简单实际问题。
5.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可以借助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重点、难点重点:用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根据给定的平面图描述行走路线。
难点:有条理的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本单元主要将学生已有的西南、西北、东南、东北等方式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南偏西(东)若干度等来描述物体位置与行走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04ebe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0.png)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第1单元方向与路线第1课时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及练一练第1~3题.【教学目标】1。
经历观察平面示意图,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过程.2。
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体会用平面图表示事物和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的作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用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情境引入师:介绍图上方向并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除了东西南北外,还有四个方向并板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描述物体的方向一般从南或北说起。
师:在日常生活中,火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在火车站南来北往的人特别多。
为了给旅客提供方便,在火车站的周围都会设置一些服务设施。
二、读示意图出示PPT课件教材例1的示意图,请学生认真观察示意图,师提出问题.1.谁能说一说在火车站周围都有哪些服务设施?2.如果以中心花坛为观测点,你能说出这些服务设施所在的方向吗?提出这两个问题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再同桌进行交流。
接着提问:3。
出站口和托运处的位置都在中心花坛的东北方向,但它们又不在同一个地方,怎样描述它们的方向才更准确呢?三、描述方向1.让学生看教材第2页的含有角度的示意图,让学生用角度描述出站口、托运处在花坛的什么方向?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描述方法的机会。
2。
汇报结果并板书:出站口的位置:出站口在花坛的北偏东30°。
托运处的位置:托运处在花坛的北偏东45°。
提示:描述物体的方向,一般从南或北说起。
3.做游戏。
让学生每四个人为一个小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相对于另外一个人的位置。
如A同学在B同学的什么方向上,而B同学在A同学的什么方向上。
四、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鼓励学生描述其他场馆所在的方向。
第2题:指导学生先用量角器测量出每个同学家所在方向与方向线所构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然后再填空.第3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确定某地所在的方向。
(数学教案)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efa85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8.png)
冀教版五班级上册数学教案本节课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阿凡提在一次施行途中,遇到了一件事。
一父亲把土地分给三个儿子。
大儿子分到田地的1/3,二儿子分到了田地的2/6,三儿子分到了田地的3/9。
大儿子和二儿子嫌少,同父亲争吵了起来。
一起看看冀教版五班级上册数学教案!欢送查阅! 冀教版五班级上册数学教案1一、复习旧知,横跨温旧引新的桥梁。
在备课时,我就深知根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有着亲密的联系。
所以在上课伊始,我就让同学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在课件中呈现,并由同学齐读。
为了更好的到达温习旧知的目的,我又设计了两道习题,同学在此根底上加深了商不变的规律的印象,为引新起到了很好地铺垫和桥梁的作用。
二、创设情境,激发同学爱好。
本节课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阿凡提在一次施行途中,遇到了一件事。
一父亲把土地分给三个儿子。
大儿子分到田地的1/3,二儿子分到了田地的2/6,三儿子分到了田地的3/9。
大儿子和二儿子嫌少,同父亲争吵了起来。
阿凡提听后大笑,说了几句话,他们马上停止了争吵。
随后问:“阿凡提大笑他说了些什么〞引生猜想。
同学在新颖好玩的故事情境中布满了古怪心,很快将思维转到比拟1/3, 2/6, 3/9的大小上来。
老师创设悬念:学完了本节课,你就知道了。
同学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学习新学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手脑并用,在实践中深化感知。
老师让同学用一个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即平均分成4份,给其中的3份涂色,并用表示出来。
同学在动手的同时也在动脑,得出3/4,因势利导,在两次对折的根底上再对折,那么阴影局部的面积是多少(6/8)再次对折呢(12/16)……挥手一指:长方形的纸有没有变化(没有)阴影局部的面积有没有变化(没有)那么得到了什么结论同学很简洁得出:3/4=6/8=12/16,引导同学观看分子、分母的变化,经过总结得出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大小不变。
同学对此进行稳固后,再引导同学说出:0除外。
在此过程中,同学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动脑思考,很快地突破了重难点,取得很好的效果。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1cd12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4.png)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冀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1一、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3、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二、重点难点重点: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指定条件的图形。
三、教学准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剪刀、三角板四、教学设计(一)情境设计,导入课题1、同学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2、现在老师有一个平行四边形,我想把它剪成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应怎么剪呢?同学们动手试试。
3、出示课题《动手做》(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小组内探讨剪切的方法。
2、师巡视。
3、小组汇报。
4、课堂内总结:(三)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高1、回忆刚才你们是怎样剪平行四边形的,你们剪得边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2、总结:(1)平行四边形:从一组平行边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2)三角形:从一个顶点到对应边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3)梯形:从上底的一点到对边(下底)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梯形的高;(四)巩固练习1、 P21试一试第一题。
学生依次标出各个图形中的高是哪条线段,再找出它所对应的底。
2、 P21练一练第一题、第二题。
画出给定底的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继续从设计上讲,仍然采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学形式,先让学生大胆猜测、推导,从自己的演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但在画高时,学生们做的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不会用三角板去画高。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能直接在方格纸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将复杂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简便性。
教学难点:如何将整体图形转化为部分的图形。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e5b324385901020207409c8f.png)
教学
重难
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乘10、100、1000的乘法,会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
教具
板
书
设
计
小数点位置变化
扩大10倍向右一位
扩大100倍向右两位
扩大1000倍向右三位
1、(1)题,让学生先观察书中的两组图,说一说有什么,
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些事务中有哪些平移现象。
自由说
先观察书中的两组图,说一说有什么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平移图形
发现了什么,然后判断那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重点说一说图形是怎样平移的。
2、第(2)题:
(1)先让学生弄清题的要求,然后在书中独立完成。
运用规律
试一试
练一练
3、提出:把5米彩带平均分成100份、1000份,每份各是多少米?要求学生写出除法算式、结果用小数表示。
4、交流学生列出的算式和结果。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教师板书算式。
1、提出:观察着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2、师生共同总结小数点相左移动的规律。然后,比较小数点相左、向右移动的规律。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纽扣问题
1、提出:1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多少钱?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答。
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师生写出乘法算式:0.05×10=0.5(元)
用自己的方法解答
交流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总结规律
运用规律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34ddb7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14.png)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在五年级上册教学中,冀教版数学作为教材被广泛采用。
这个教材内容涵盖了数学知识的各个方面,包括了基础知识、拓展知识和应用题目等。
二、教学效果评价1. 教材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广泛,包括了整数、小数、分数、算式、度量衡、面积等知识点。
这些内容本身是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可以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
2. 学生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的学习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他们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熟练,对于拓展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而且在应用题目中,学生也能够较为流畅地解决问题。
3.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练习、游戏等,使得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三、教学反思1. 知识深度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内容虽然广泛,但是在一些知识点上缺乏深度。
在学习整数、小数、分数等基础知识时,教材的讲解比较简单,缺乏一些深入的拓展和应用。
需要加强对知识深度的挖掘和引导。
2. 学生思维培养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开拓和问题解决。
学生不仅仅需要知识的灌输,更需要对知识进行运用和思考。
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启发性和拓展性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 教师角色转变在教学中,老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需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启发者。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更多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作为数学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有一定帮助的。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知识深度和学生思维培养的引导,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总结回顾在教学中,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是一个比较好的教材,它的内容比较完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知识深度和学生思维培养的引导,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ecf1ed1a1c7aa00b52acbca.png)
重难1000的乘法,会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
右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
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学总结规律
3、解决问题(2)。
先估算
鼓励学生自己试着用竖
4、交流学生自主计算的结
计栏。
么这次摸出黑色棋子多呢?鼓励
三、摸球游戏行对话和引导。
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有什么
出示情景图二列式
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并板书竖式,提出:0.34有两位小数,
运算的顺序有什么关系。
2、师生共同完成158÷7的
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式并尝
5、归纳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让
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
-75×3加上小括号?给学
学具
向从哪儿到哪儿是100米
学具
自己用计算器计算。
教具
教具
学具
2、提出“小组合作,用纸片代替动手操作
学具
生了解改写的假分数的分子与整
点。
2018年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2018年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00cb13accbff121dd3683cd.png)
第一单元方向与路线第1课时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教学内容:教材1~3页。
教学目标:1.学生在情境中初步理解南偏东、北偏西等方向的含义,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学生经历探索描述物体具体位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能力。
3.体会用平面图表示事物和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的作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难点: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准备:三角板、量角器、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都乘坐过火车吧,为了给旅客提供方便,火车站的周围建了好多服务设施,谁能说一说在火车站的周围都有哪些服务设施?二、探索新知。
师:习惯上,在确定位置时,常把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中心花坛的北偏东方向就是以中心花坛的正北方向为标准,向东偏的方向。
根据人们描述方向的习惯,一般从南或北说起。
学生交流西北、东南、西南指的是什么方向。
生:西北指的是北偏西方向。
生:东南指的是南偏东方向。
生:西南指的是南偏西方向。
学生用手演示。
(演示正确给予鼓励)师:既然出站口和托运处都在中心花坛的北偏东方向,那它们的不同在什么地方?(出示课件,呈现P2含有角度的示意图。
)师:观察一下这幅图,看一看与上幅图有什么不同?生:这幅图花坛与出站口、托运处之间有连线,并且还分别标明角度。
师:谁能用角度来描述出站口和托运处的位置?(指名说一说)生:托运处在花坛的北偏东45°。
生:出站口在花坛的北偏东30°。
师:同学们刚才很准确的描述出了托运处和出站口的具体位置,考虑一下其他设施的怎样用角度来具体描述出它的位置。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指着示意图说说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生:售票处在花坛的北偏西45°。
生:招待所在花坛的南偏东60°。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背景下,顺势理解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14624b77232f60ddcca19d.png)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方向与路线》单元分析(一)单元教育目标1.能读懂平面示意图,能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根据示意图描述物体的方向和运动路线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能回答教材中提出的行走路线问题,能设计自己的出行方案,并清楚地说明出行的路线。
4.了解日常生活中许多事物都可以借助平面示意图表达和交流,感受方向、路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单元教材说明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会用八个方向词描述平面示意图中相对于某个观测点的物体所在的方向,以及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基础上学习的。
主要内容包括:在示意图上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方向与路线,是图形与几何部分“图形与位置”中的内容。
本学段《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方向与路线的课程内容要求有两条:第一,要求学生能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第二,要求学生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这些知识和内容,即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常识和经验,又是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还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素材。
在教材安排上,考虑到“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用到比例尺的知识,所以本套教材落实“课程内容”第1章的要求分两次来编排。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会用八个方向描述物体位置的基础上,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六年级上册学习了比例尺以后,再安排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根据示意图设计游览的线路。
这样安排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规律,有利于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共安排2课时,具体内容编排如下:第1课时(教材1页~3页),在平面图上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材呈现了北京火车站西客站图片,通过兔博士的话“你知道火车站都有哪些服务设施吗”引出例1的平面图。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3篇)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ced19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5.png)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3篇)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篇1一、复习:老师先在黑板上分别画一组平行四边形,(图略,底和高分别为:3和2,2和3,1和6,6和1)学生观察后,说说这一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形状不同、面积相同)指出:作业中有这类题的要求,有的学生只能画一些比较雷同的平行四边形。
(举例几种比较雷同的形状)小结:做这类题应该怎么思考?二、学习三角形的面积:1、取其中一个三角形,示范“沿对角线”分。
观察后说说得到了什么?(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为什么说是完全一样?(方法一:分别用底和高是多少来考虑。
同时可以得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同底和同高的。
方法二:可以用剪好的平行四边形来分一分,比一比。
……)2、说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指出: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只要除以2就得到了三角形的面积。
3、利用黑板上的平行四边形,画好对角线,分别告诉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说说三角形的面积;或是告诉三角形面积,让学生说说对应的平行四边形面积。
三、操作、练习:1、取例4的三张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分别列式算出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交流。
注意要让学生用综合算式来列式。
2、取第127页上的六个三角形。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
老师巡视、指导。
提问:找其中最小的平行四边形,其中一半是多少面积?的呢?剩下的呢?补充:把这些三角形打乱,选两个不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呢?你有什么发现?(1、只有完全相等的三角形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2、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3、完成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底×高÷2字母表示:ah÷2四、巩固练习:1、完成试一试。
学生把算式写在书上,指名交流。
2、完成练一练。
指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1~3题。
指名交流。
五、全课总结: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是将来进一步学习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5篇】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14771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5.png)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白话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过程:1、通过回顾与整理,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建立关于圆的认知结构。
2、通过练习与运用,进一步熟练运用圆的有关知识及相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建立关于圆的认知结构。
教学难点:运用圆的有关知识及相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整理1、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具体的知识?将你学到的圆的知识有条理地整理出来。
2、学生在小组中整理。
3、小组汇报,教师板书(1)圆的基本特征。
(2)圆的周长计算。
(3)圆的面积计算。
(4)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4、根据整理的知识点,指名说说每个知识点具体的内容。
5、小结:学是为了用,我们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一些相关的问题。
二、练习与应用1、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题。
(l)学生独立在本子上完成。
(2)说说画圆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是怎样算的。
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4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交流。
(3)追问: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5题。
(1)理解题意。
(2)独立计算。
(3)集体交流。
(4)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与圆有关的自然现象?5、完成练习与应用第6题。
(1)理解题意。
(2)独立计算。
(3)集体交流。
6、完成练习与应用第7题。
(1)提问:要求“从小方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首先要知道什么?根据题中的信息,怎样求有多少米呢?(2)学生独立计算。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28812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67.png)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看、争论、操作的活动中,经受生疏简洁图形旋转的过程。
2、了解顺时针、逆时针的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简洁的图形旋转90°。
3、在探究图形旋转并用语言描述的过程中,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了解顺时针、逆时针的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简洁的图形旋转90°。
课前修改:教学过程:一、旋转方向1、观看喷洒的情境图,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旋转现象,是怎样旋转的。
教师结合钟表上表针的转动介绍顺时针、逆时针转动。
2、拿一把转椅,按不同方向实际转一转,让学生描述旋转方向。
二、旋转90°1、教师简笔画分步演示喷头顺时针旋转90°的画面,让学生生疏并描述旋转了多少度。
2、再次旋转转椅,分别从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旋转90°,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转椅是沿怎样的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
说一说1、观看书中的两组图形,了解书中有什么。
教师提出“说一说”的问题,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推断的时间。
2、沟通,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推断的,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时机。
三、图形旋转1、提出画图的要求,并提示画图时要先确定旋转方向,再考虑旋转90°后的位置。
2、呈现画出的图形,沟通画的方法。
教师介绍先确定两条直角边旋转后的位置,最终连另一条边的方法。
3、让学生看书中画的三角形旋转90°后的图形。
练一练1、弄清题目要求后,再推断。
2、学生在书中独立完成,教师辅导后进。
3、先引导学生了解图的特点,鼓舞学生自己设计图案。
教后反思: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2教学目标:1、初步生疏分数,生疏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2、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洁的分数,知道分数各局部的名称;3、体会分数来自实际生活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惊异心与兴趣;4、培育学生的求异思想与制造思维力气。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_1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b650c11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9.png)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篇一: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驾驭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沟通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
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干脆相加减。
教学打算:长方形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他俩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两个人一起在同一张图片上画出自己所用的纸的大小。
笑笑首先在纸上画出了这张纸的1/2,调皮接着画出这张纸的1/4。
二、启发思索1、引导学生视察黑板上的算式,提问学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减法学问是否可以解出这个分数。
学生回答道,不行的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这个分数的分母一个是2一个是4不相同。
2、探讨详细的计算方法。
3、汇报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4、进一步小结。
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可以干脆想加减。
三、拓展思索笑笑比调皮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笑笑用了纸的1/2、调皮用了纸的1/4,所以依据题意笑笑比调皮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当用减法计算。
利用上面的方法接着解题。
四、小结通分的实质就是讲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
五、练一练折纸教学反思: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先视察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假如不同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减了。
篇二: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经验揣测、试验、数据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体验事务发生的可能性。
2、知道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洁事务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料,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3、主动参与摸棋子活动,在用可能性描述事务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实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生谈话,由围棋子是什么颜色的引出把6个黑棋子,4个白棋子放在盒子中和“说一说”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数学教案)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学教案)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32b52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c.png)
冀教版五班级数学上册教案通过大量动手操作活动来挂念同学生疏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底和高,让同学主动积累高的表象,并形成高的概念,为今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良好根底,并在活动过程中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动手操作力量和沟通力量。
一起看看冀教版五班级数学上册教案!欢送查阅!冀教版五班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动手做等活动,生疏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底和高。
2、力量目标:会用三角板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3、情感目标:培育同学动手操作、概括、语言表达等力量,树立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由于同学对几何图形方面的学问了解不多,其认知水平还处于形式水平阶段,所以我把重点定为:通过动手操作生疏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同学在学习几何图形方面的学问时,同学的操作力量和思维力量往往都存在肯定的困难。
所以我认为教学难点是:会用三角板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教法学法:在教学中,好的教、学法往往会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接受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融观摩、操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让同学体验对平形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探究,留意让同学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教具预备:为了更好地让本节课所授的学问能够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同学面前,到达抱负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预备了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卡片,剪刀,三角板,尺子等教具与学具。
教学过程:依据本节课内容特点,并结合五班级同学的认知心理特征,我将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为4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课件出示万能阿曼接到求助的情境。
通过同学生疏的卡通形像,以及好玩的故事情境的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使同学产生猛烈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新课标强调,要让同学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依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三个活动,让同学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活动一:做桌面我出示活动要求,问同学你们愿不情愿和阿曼一起挂念解决这个困难好,让我们来动手做一做。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5f805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4.png)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五年级数学上册中的相关知识,
包括加减法、乘法、除法等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方法,难点是在解决
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册、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
习热情。
学习新知: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者讲解,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减
法和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讲解并练习:教师讲解完毕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计一
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小黑板上进行计算,并相互交流讨论。
解决问题: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培养学生
的解决问题能力。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教学延伸: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适当延伸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拓展学
生的数学视野。
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等多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5f38fa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3.png)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教学数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确立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学目标的设定非常关键。
在教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时,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我让学生明确了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意义,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具备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学数学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算术运算、计算技巧、几何图形等。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尽量做到生动有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数的读写时,我设计了一些生活实践中的例子,如购物结账等,让学生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数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
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数的大小比较时,我采用了“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巩固知识。
在教学计算技巧时,我注重在解题方法上的引导,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手段的运用在教学数学的过程中,教学手段的使用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尽量利用多媒体、教学实物、游戏等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环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教学几何图形时,我通过搭配教学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加深了学生对几何学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的方法在教学数学的过程中,教学评价的方法同样至关重要。
我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学习记录、作业练习等,在不断的评价中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
我也充分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过程的改进在教学数学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反思,我发现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主动性,有时候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不够全面等。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fde398e53a580216fcfeff.png)
图形旋转90°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8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判断、操作的活动中,经历认识简单图形旋转的过程。
2.了解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在探索图形旋转并用语言描述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圆形钟表、课件、有三角形的小方格纸、转椅。
教学方案:教学随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4、5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方向与路线教材分析“方向与路线”是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图形与位置”部分的内容,本单元让学生在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并认识包含八个方向的简单的路线图,并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具体情景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这些知识内容,既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常识和经验,又是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首先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自己生存的空间。
同时学会描述并确定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人们进行交流,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必备知识。
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获得必备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
看懂路线图更是需要学生不仅能用方向和角度描述和确定物体的位置,更要具有判定该物体位置的大体走向的空间感知能力。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2.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循序渐进的构建思想,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本单元在学生已有认识平面图,会用八个方向描述物体位置的基础上,学习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这样有序的讲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教学目标1.根据平面图,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3.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
4.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方向和路线的简单实际问题。
5.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可以借助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重点、难点重点:用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根据给定的平面图描述行走路线。
难点:有条理的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本单元主要将学生已有的西南、西北、东南、东北等方式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南偏西(东)若干度等来描述物体位置与行走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要注意一下方面。
1.让学生对物体的位置进行具体的量化。
学生虽然能用东、南、西、北、西南、西北、东南、东北八个方向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但这种定性的描述是模糊的,不具备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进行定量的描述,而“角度”的加入,使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被唯一确定了下来。
教材开始呈现了平面图,并给出了相应的角度,很好的满足了学生对量化的需求。
2.在实际情境中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结合当地情况,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
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创设学生熟悉的路线。
组织学生交流方向和路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时安排本单元用2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教学内容教材1~3页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教学提示学生已经认识了八个方向。
本课时主要学习用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体会方向的相对性,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在情境中初步理解南偏东、北偏西等方向的含义,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探索描述物体具体位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平面图表示事物和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的作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难点: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直尺,课件。
学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都乘坐过火车吧,为了给旅客提供方便,火车站的周围建了好多服务设施,谁能说一说在火车站的周围都有哪些服务设施?生:候车室、出站口、托运处、汽车站、商店……。
师:那么我们怎么找到这些服务设施呢?生:车站有平面图。
在平面图上确定好位置就可以找到。
师:本节课我们来研究确定物体具体位置的方法。
(板书: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求新知,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
课件出示某火车站广场周围主要服务设施示意图。
师:请学生们观察课件中的示意图,看一看这个火车站广场周围都有哪些服务设施?学生观察示意图,交流广场周围都有哪些服务设施。
生:候车室、出站口、售票处、快餐厅……师:我们知道了火车站周围的服务设施,假如以中心花坛为观测点,它们都在什么方向?生:商场在中心花坛的西南方向。
生:售票处和快餐厅都在中心花坛的西北方向。
生:出站口和托运处都在中心花坛的东北向。
……师:习惯上,在确定位置时,常把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中心花坛的北偏东方向就是以中心花坛的正北方向为标准,向东偏的方向。
根据人们描述方向的习惯,一般从南或北说起。
学生交流西北、东南、西南指的是什么方向。
生:西北指的是北偏西方向。
生:东南指的是南偏东方向。
生:西南指的是南偏西方向。
学生用手演示。
(演示正确给予鼓励)师:既然出站口和托运处都在中心花坛的北偏东方向,那它们的不同在什么地方?(出示课件,呈现P2含有角度的示意图。
)师:观察一下这幅图,看一看与上幅图有什么不同?生:这幅图花坛与出站口、托运处之间有连线,并且还分别标明角度。
师:谁能用角度来描述出站口和托运处的位置?(指名说一说)生:托运处在花坛的北偏东45°。
生:出站口在花坛的北偏东30°。
师:同学们刚才很准确的描述出了托运处和出站口的具体位置,考虑一下其他设施的怎样用角度来具体描述出它的位置。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指着示意图说说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生:售票处在花坛的北偏西45°。
生:招待所在花坛的南偏东60°。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背景下,顺势理解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逐步探索出用角度准确描述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2题。
(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2)指导学生先用量角器测量出每个同学家与东、西、南、北构成的角度,再填空。
(3)同学之间交流测量结果,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
2. 练一练,第3题。
(1)第1幅图。
学生观察示意图,连线并测量角度,用角度来具体描述物体的位置。
集体交流测量结果和用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
(2)第2幅图学生独立完成,并分析为什么两幅图中邮局的方向不同。
(观测点不同,物体所处的方向也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对比练习,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能力,发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达标反馈。
以过山车为观测点,填出其他游玩项目的位置。
(1).蹦床在过山车的( )偏()()°方向上。
(2).旋转木马在过山车的( )偏()()°方向上。
(3).海盗船在过山车的( )偏()( )°方向上。
(4).卡丁车在过山车的正()方。
答案:(1)东偏北45°(2)北偏西30°(3)西偏南20°(4)南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角度描述物体的方向。
谁能说说在平面图上怎么用角度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呢?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
最后,师生进行概括:1.确定观测点。
2.在观测点和要确定位置的物体之间作连线。
3.测量这条连线与北或南构成的角度。
六、布置作业1.如图,以O点为观测点,在O点西南方向的点是()。
A.①② B. ③ C. ④ D.⑤2.以O点为观测点,在O点西北方向的点是有()。
A.① B.② C. ③ D. ④3. 以O点为观测点,在O点东北方向的点是有()。
A.①② B.② C. ③ D. ④板书设计用角度描述物体的方向1.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2.托运处在花坛的北偏东45°3.确定某一点的位置,先交代观测点,再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反思本节课利用课件把学生带到火车站,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火车站示意图开始,分别让学生指出周围设施所在位置。
再结合角度描述出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
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认识简单路线教学内容:教材4—5页,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教学提示: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用角度描述物体的方向后安排的,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了城市公交车的行车路线图,通过利用路线图来快速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思考通过运用所学知识来描述行走路线,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出行,说说自己所在的位置,目的地,和所经过的路线,来经历认识简单路线图的过程,学会怎样出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观察和分析简单的平面图,进一步掌握用方向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的平面图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线路图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线路图在表达和交流问题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给定的平面图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难点:能有条理的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具准备:教材例2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大家都做过公交吧,来说说你对公交的了解。
生:公交车有固定的运行路线,每天往返在固定的路线上。
生:公交车里有运行路线图,标明途径的站点。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来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图问题。
板书: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说对公交车的了解,引出本课的学习重点,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了解路线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课本例2的示意图:某城市1路和5路的公交路线示意图。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小组交流说说从这张图中你了解到的信息。
指名汇报。
生:1路公交车的行车路线是蓝色的,从文化宫途径长途汽车站到火车站。
生:5路公交车的行车路线是红色的,从体育馆经商场到火车站。
生:从火车站到长途汽车站坐1路和5路都可以到达。
生:从文化宫到体育馆中间要倒车才能到达。
生:……师:张大爷要从长途汽车站去火车站,请你给张爷爷指指路。
生:组内交流,代表汇报。
生:张爷爷可以坐1路车先往北走到邮局再往西走到火车站。
生:张爷爷还可以坐5路车向西走到商场再向北走到火车站。
师:在大家的指引下,张爷爷到了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