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风设计
建筑物结构抗风设计与控制研究
建筑物结构抗风设计与控制研究建筑物的抗风设计与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涉及到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高楼大厦的不断涌现,建筑物的抗风能力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结构抗风设计与控制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建筑物结构抗风设计的必要性建筑物在面对风力的作用时,会产生风压和风载等力学效应,这些力学效应对建筑物的结构和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风力是一种随机的、非定常的外部荷载,其大小和方向是时刻变化的,因此,建筑物的结构必须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风场环境。
抗风设计的必要性在于保护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性。
一方面,抗风设计可以保证建筑物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不受损害,不倒塌,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抗风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减少噪音和震动,增加居住和办公的舒适度。
二、建筑物结构抗风设计的研究方法建筑物结构抗风设计的研究方法通常包括结构分析、风灾风险评估、结构优化设计等。
首先,结构分析是抗风设计的基础。
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可以对建筑物在风力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进行预测和分析,了解结构的载荷、变形、振动等性能。
其次,风灾风险评估是为了确定建筑物的抗风能力和安全等级。
通过对风力的分析和建筑物的物理参数进行计算,可以评估风灾风险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最后,结构优化设计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风能力和使用性能。
通过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材料和附加设备,优化结构的刚度、强度和动态特性,可以使建筑物具备更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三、建筑物结构抗风控制的实践应用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建筑物结构抗风控制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对于高层建筑,通常会采用框架结构、剪力墙或斜撑等抗风技术,以保证建筑物在高风速下的稳定性;对于大跨度结构,通常会采用风洞试验和风工程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风荷载和结构响应的研究和优化设计。
此外,建筑物结构抗风控制还与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建筑结构稳定性与抗风设计
建筑结构稳定性与抗风设计建筑结构稳定性是指建筑物在外力作用下保持稳定的能力,而抗风设计是建筑物在大风环境下能够抵御风力作用的能力。
在建筑设计中,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稳定性和抗风设计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建筑结构稳定性建筑结构稳定性是建筑物能够承受设计荷载并保持稳定的能力。
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持久性非常重要。
1.1 地基承载力地基是支撑建筑物的基础,地基的承载力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根据地基的性质和地质条件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
1.2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建筑物稳定性的核心,包括结构的选择、布局和材料的选用等。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物所承受的荷载类型和大小,并进行结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1.3 抗震设计地震是严重威胁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自然灾害。
在地震区域,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采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增加抗震构造和使用抗震材料等手段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二、抗风设计抗风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在强风环境下能够稳定承受风力作用的能力。
风力是建筑结构最常见的外力之一,通过合理的抗风设计可以有效保护建筑物的安全。
2.1 风荷载计算抗风设计的首要任务是计算出建筑物所受到的风荷载,并根据风荷载的大小进行结构计算。
风荷载的计算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形状、地理位置等因素,采用相应的风荷载标准和方法进行计算。
2.2 结构抗风性能建筑物的结构抗风性能是指建筑物所具有的抵抗风力作用的能力。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使建筑物具备良好的抗风性能,例如采用风洞试验和风挡设施等手段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风能力。
2.3 风载体系风载体系是指建筑物在受到风力作用时所形成的力学系统。
通过合理设计风载体系,使建筑物能够在受到风力作用时实现合理的排力和传力,增强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三、建筑结构稳定性与抗风设计的关系建筑结构稳定性和抗风设计是密切相关的。
土建工程中的建筑物抗风设计原则
土建工程中的建筑物抗风设计原则在土建工程中,建筑物的抗风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风力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力量,经常会对建筑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合理的抗风设计旨在提高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以防止风灾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土建工程中的建筑物抗风设计原则。
1. 建筑物抗风设计的意义在设计建筑物时,考虑到风力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强风可能会对建筑物产生诸如结构破坏、倾斜、拱形变形和飞溅物的影响,甚至导致建筑物倒塌。
因此,合理的抗风设计可以保证建筑物在强风环境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建筑物抗风设计的基本原则(1)结构稳定性: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具有足够的抗风能力,能够承受强风的冲击,避免结构的破坏。
建筑物的核心结构应该充分考虑加固和加强。
(2)风荷载计算: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所受到的风荷载进行精确计算。
风荷载的计算应考虑到建筑物的高度、形状、位置等因素,以便准确评估风的作用。
(3)风向和风速:应根据当地的气象数据和风环境条件,确定设计风速和设计风向。
合理选择适当的设计风速和风向对建筑物的抗风能力至关重要。
(4)抵抗风压和风荷载: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顶应设计成能够抵抗风压和风荷载的结构。
外墙和屋顶材料的选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有效地分散风力作用。
(5)减少风力集中效应:通过合理的设计措施,减少或避免风力的集中作用。
如采用适当的变形缝、几何形状的设计等,可以有效地减轻风力的影响。
(6)风洞实验和计算模拟: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建筑物在风环境中的表现,可以进行风洞实验和计算模拟。
通过模拟不同风速和风向下的风力作用,优化建筑物的抗风设计。
3. 建筑物抗风设计的案例分析以某高层建筑为例,该建筑位于海滨地区,经常受到强风的影响。
设计团队根据当地气象数据和风环境条件,采取了以下抗风措施:(1)增加结构强度: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同时,在结构设计中考虑了不同风向和风速下的风荷载,确保结构能够承受强大的风力冲击。
建筑结构的抗风与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的抗风与抗震设计建筑结构的抗风与抗震设计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建筑结构的抗风与抗震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以确保建筑物在自然灾害或其他外部力量的影响下能够保持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探讨抗风与抗震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实践,并强调其对建筑结构的重要性。
一、抗风设计1. 风对建筑结构的影响风是一种具有强大力量的自然力量,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气压分布、风速、气流等。
风力的大小和方向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抗风设计的原则为了确保建筑物在强风环境下的稳定性,抗风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结构整体稳定性:建筑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包括纵向和横向稳定性,以抵抗侧向风力的作用。
(2) 槽口设计:对于高层建筑,应采用疏风的槽口设计,减少风力对建筑等的作用。
(3) 风洞试验: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借助风洞试验模拟不同风速下的风力对建筑物的作用,从而确定合适的抗风设计方案。
二、抗震设计1. 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地震是地球表面破裂释放能量的现象,其产生的地震波通过介质传播,对建筑物产生打击和摇晃。
地震力的大小和频率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 抗震设计的原则为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能够保持稳定和安全,抗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结构的韧性:建筑结构应具备一定的韧性,能够承受地震波的冲击和变形,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保护建筑物本身。
(2) 剪力墙和框架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应采用剪力墙和框架结构等抗震措施,以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3) 地基处理:合理的地基处理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如采用升降变换地基或灌注桩等。
三、抗风与抗震设计的实践1. 结构选择与材料选用在抗风与抗震设计实践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例如,在地震易发区,应选择更加柔韧的结构形式和较好的抗震性能的材料,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 合理的结构布局合理的结构布局能够减少风力和地震力对建筑物的影响。
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与控制
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与控制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抗风设计与控制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原理、措施与方法,并分析其对建筑的影响和作用。
1. 抗风设计的重要性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考虑到气象条件和气候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设计原则,使建筑物能够抵御风力的作用,确保其在长期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抗风设计对于建筑结构来说至关重要,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2. 抗风设计原理抗风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减小风力对建筑物的影响,降低风力对建筑物结构的作用,增强建筑物的抵抗力和稳定性。
其主要原理包括:2.1 稳定原理:通过设计合理的结构形式、选择适当的材料和构造,使建筑具有足够的抗倾覆和抗倒塌能力。
2.2 减小风力影响原理:通过合理的立面设计、减小建筑物与风的迎角、设置遮挡物等方法,降低风力对建筑物的作用。
2.3 控制风振原理:通过合理选择阻尼系统、增加刚度和强度,控制风振的产生和传递,保证建筑物结构在风载荷作用下的稳定性。
3. 抗风设计的措施与方法为了实现建筑结构的良好抗风性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与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与方法:3.1 合理的建筑形态设计:选择具有较小风力影响的建筑形态,如流线型、圆形、卵形等,并避免棱角过多的设计。
3.2 优化构造设计:通过合理的结构配置和布置,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风性能。
例如增加立杆、加强柱子和梁的抗风刚度。
3.3 选择合适的材料:选用具有良好抗风性能的材料,例如高强度混凝土、结构钢等。
3.4 设置风挡和遮阳装置:在建筑物的外立面或周边设置适当的风挡和遮阳装置,减小风力对建筑物的直接作用。
3.5 增加阻尼措施:在建筑物结构中增加适当的阻尼系统,如阻尼器、减震墩等,以减小风振效应。
4. 抗风设计对建筑的影响与作用抗风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风能力,还可以对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和舒适度产生积极影响。
建筑抗风设计
建筑抗风设计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物在面对自然灾害,如台风和龙卷风等风灾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抗风能力。
建筑抗风设计成为了建筑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建筑抗风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在不同类型建筑中的应用。
一、抗风设计原则建筑抗风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建筑物在强风环境下的安全可靠。
以下是四个基本原则:1.结构稳定性:建筑物应具备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以抵御风力的作用。
这可以通过选择和布局适当的结构材料和构件来实现。
2.气动稳定性:适当的建筑造型和外形设计可以降低风阻力,减少对建筑物的风力作用。
建筑物的较佳气动性能可以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来研究和优化。
3.连接和固定: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和构件之间的连接和固定必须足够强固,以确保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合适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经验和实践来确定。
4.材料选择: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抗风的要求。
例如,在抗风建筑中,钢材和混凝土多用于结构和柱基建设,以增强整体抗风能力。
二、抗风设计方法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建筑抗风设计方法:1.风洞试验:通过风洞试验,可以模拟实际风场并测试建筑物的抗风性能。
风洞试验可以提供关于风荷载和结构响应的详细数据,为设计提供依据。
2.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等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对建筑物在不同风速下的气动性能进行模拟和分析。
数值模拟可以辅助风洞试验并提供更全面的设计信息。
3.结构优化:根据风压分布和结构参数,使用结构优化方法对建筑物进行重新设计,以提高抗风性能。
这可以通过增加结构材料的强度或调整构件和连接方式来实现。
4.风阻器和缓冲设施:在建筑物的设计中,可以引入风阻器和缓冲设施,以减少风力对建筑物的作用。
这包括设置遮挡物、风险缓冲区和减震装置等。
三、建筑抗风设计的应用建筑抗风设计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物中。
下面是几个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风设计应用示例:1.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由于自身的高度和结构特点,需要考虑更严格的抗风设计要求。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中,高层建筑如同一座座巍峨的巨人矗立着。
然而,这些高耸入云的建筑在面临强风时,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风,这个看似无形的力量,对于高层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成为了建筑领域中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
风对高层建筑的作用是复杂而多样的。
首先,风会在建筑表面产生压力差,从而形成风荷载。
这种风荷载会使建筑结构产生水平位移和振动,如果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结构的损坏甚至倒塌。
其次,风的漩涡脱落和湍流等现象也会引起建筑的振动,特别是在某些特定的风速下,可能会引发共振,对建筑造成严重的破坏。
此外,高层建筑的形状、高度和周围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风的流动特性,进而影响风对建筑的作用。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工程师们在进行抗风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建筑的外形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流线型的建筑外形能够有效地减少风的阻力,降低风荷载的作用。
例如,圆形、椭圆形或带有倒角的建筑外形通常比方形或矩形的建筑更有利于抗风。
此外,通过在建筑表面设置凹角、凸缘或其他扰流装置,可以改变风的流动路径,减少风的漩涡脱落和湍流,从而降低风振响应。
建筑的高度也是影响抗风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风荷载也会显著增大。
因此,对于超高层建筑,需要采用更加先进的抗风设计方法和技术。
例如,采用风洞试验来模拟真实的风环境,获取准确的风荷载数据。
风洞试验是一种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风的流动来研究物体在风中行为的方法。
在风洞试验中,将建筑模型放置在风洞中,通过测量模型表面的压力和风速等参数,可以精确地计算出风荷载的大小和分布。
除了外形和高度,建筑的结构体系也对其抗风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在抵抗风荷载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例如,筒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能够有效地抵抗风荷载引起的水平位移和振动。
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
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在建筑工程中,抗风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高风速的风力对建筑物产生的压力和风载影响可能导致建筑结构的倒塌和损坏,给人员和财产带来巨大的风险。
因此,合理的抗风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的关键措施之一。
本文将介绍建筑结构抗风设计的重要性、影响因素和常用的设计方法。
1. 重要性建筑结构抗风设计在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遭受强风袭击时,建筑物若没有经过合理的抗风设计,可能产生严重变形、位移或倾覆,引发人员伤亡事故。
此外,受强风的冲击,建筑物的墙体、屋顶、窗户等易受损件也容易发生破坏,进而对建筑物内部设备和财产造成损失。
因此,通过合理的抗风设计,能有效减少风灾带来的损害。
2. 影响因素建筑结构抗风设计的成功与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1 地理环境特征地理环境特征是抗风设计的首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如海拔、气候、地形等)会导致当地风速和风向的差别,因此,抗风设计需要结合具体地理环境特征进行。
2.2 建筑物形式和高度建筑物的形式和高度对其抗风能力有直接影响。
例如,高层建筑由于面积较大,截风面积也相应增大,因此需要更强的抗风设计。
此外,建筑物的形式(如平面形状、结构形式等)也会影响到其抗风性能。
2.3 结构材料和构造方式建筑物所采用的结构材料和构造方式直接关系到其承载能力和抗风性能。
结构材料的抗风能力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不同构造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抗风效果。
因此,在抗风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构造方式。
3. 设计方法为了确保建筑物具备较好的抗风能力,设计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3.1 强度设计法强度设计法是最常用的抗风设计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计算建筑物受到的风荷载,并根据结构材料的强度和抗拉性能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3.2 风洞试验风洞试验是一种能够模拟真实风场条件的实验方法,通过在缩比模型中对建筑物进行风洞试验,可以精确评估建筑物所承受的风荷载和风力效应。
建筑物抗风设计
建筑物抗风设计引言: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自然灾害的威胁始终存在。
其中,风灾是一种普遍且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经常伴随着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因此,在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时,抗风设计成为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抗风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技巧,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风能力,减少损失。
一、抗风设计的原理1. 风力的作用风是由大气层中气压差所引起的空气运动,其对建筑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风压和风扬力两个方面。
风压是指风对建筑物垂直表面产生的压力,风扬力指风对建筑物水平表面产生的拉力。
建筑物抗风设计的关键在于合理分布和使用这两种力。
2. 建筑物的结构强度抗风设计的基础是建筑物的结构强度。
建筑物的结构强度是指建筑物对外界荷载的抵抗能力,包括重力、水平力和风力等。
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材料、合理的构造和加固方法是确保建筑物结构强度的关键。
3. 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为了准确评估建筑物的抗风能力,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段。
风洞试验可以模拟真实的风力环境,通过观测模型结构的变形和应力状况,评估建筑物的稳定性。
数值模拟则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预测和分析建筑物在不同风速下的响应。
二、抗风设计的方法和技巧1. 形状设计建筑物的形状对其抗风能力有直接影响。
流线型的外形可以减小风阻力,降低风压对建筑物的作用。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棱角和突出物,优化建筑物的气动特性。
2. 避免共振共振是指建筑物在特定频率下受到外部激励时,振动幅度不断增大的现象。
共振会导致建筑物结构的破坏和崩溃。
为了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结构的固有频率,选取合适的抗振措施。
3. 强化连接建筑物的连接部位是脆弱的地方,容易受到风力的破坏。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如增加连接的强度和刚性,确保连接部位的稳定性。
4. 防护措施除了在建筑物设计中增强结构抗风能力外,还可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来减小风灾的影响。
例如,在建筑物周围种植防风林带,设置风抑制构筑物等,都可以有效地降低风力的作用。
建筑物抗风设计规范
建筑物抗风设计规范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的天际线上。
然而,这些高大的建筑也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威胁,其中之一就是风灾。
合理设计建筑物的抗风能力,成为了建筑师和工程师们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建筑物抗风设计规范进行论述,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基本概念、设计原则、风力标准、建筑材料选择和风洞模拟实验。
一、基本概念1.1 风荷载:指风对建筑物表面所施加的力量,通常用风压、风速和风向来表示。
1.2 风荷载系数:标志着建筑结构和风荷载之间的关系,包含平面风荷载系数、立面风荷载系数和屋面风荷载系数等。
二、设计原则2.1 安全: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安全因素的影响。
确保建筑物在极端风灾情况下不会倒塌或发生结构失稳。
2.2 稳定:建筑物需要具备稳定性,即在风载作用下保持平衡。
在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到风的方向和速度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采取恰当的措施提高其稳定性。
2.3 经济性:在满足安全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建筑物的抗风性能。
三、风力标准3.1 国家标准:根据《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09)的规定,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复杂程度和风力等级,制定了相应的抗风设计规范。
3.2 地方标准:一些地方性的标准也会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进行修订,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四、建筑材料选择4.1 钢结构:钢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适用于设计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
4.2 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在设计中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等级的混凝土。
4.3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结合了钢条的延性和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建筑物抗风能力较好的结构形式之一。
五、风洞模拟实验为了验证建筑物在各种风灾条件下的抗风能力,可以借助风洞模拟实验进行风荷载的测试和建筑物结构的优化设计。
5.1 风洞模型制作:根据实际建筑物的尺寸和比例,制作相对应的风洞模型。
5.2 风洞实验:将风洞模型放入设计好的风洞中,对其进行不同风速、风向和风压的测试。
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与施工
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与施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兴起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一大亮点。
然而,高层建筑在面临自然灾害中尤其是风灾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
建筑的抗风设计与施工成为了保障建筑安全与稳定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的角度,探讨抗风设计与施工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一、风的影响及建筑结构抗风的重要性风是一种破坏性的自然力量,在面临强风时,建筑结构需要承受风荷载,这对建筑的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抗风设计与施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1 风的力学特性风的力学特性主要包括风压和风荷载。
风压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直接作用于建筑表面,而风荷载则是指风对建筑物产生的荷载。
了解风的力学特性是进行合理抗风设计的基础。
1.2 抗风设计的重要性抗风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降低风灾风险。
建筑结构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根据风压和风荷载进行合理的抗风设计,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二、抗风设计与施工的方法和技术抗风设计与施工是建筑领域中一门重要的技术,它涉及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手段。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抗风设计与施工方法和技术。
2.1 结构形式与构造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构造是抗风设计的基础。
多重结构形式和合理配置构造可以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例如,在高层建筑中采用剪力墙、框架结构等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风性能。
2.2 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风洞试验是抗风设计与施工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风洞试验可以模拟真实环境中的风场情况,进而研究建筑物在不同风速下的变形和应力情况。
此外,数值模拟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建筑结构在风场中的响应,来评估其抗风性能。
2.3 材料选择与加固措施合理选择建筑材料是抗风设计与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使用具有较高抗风性能的材料,如高强度钢材、钢筋混凝土等,可以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此外,加固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增加梁柱尺寸、设置加强筋等方式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风能力。
2.4 系统监测与维护在建筑物完工后,进行系统的监测与维护是确保其抗风性能的关键。
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
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抗风设计在建筑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风力对建筑物的影响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抗风设计的基本原理、抗风设计中的关键要素以及未来抗风设计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本原理在进行抗风设计时,需要考虑风荷载的作用。
风荷载由于其不确定性和变化性,成为了抗风设计的主要难点。
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设计师需要确定适用的风荷载标准,并结合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形式进行合理分析。
抗风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风荷载的计算、风力对建筑物的作用分析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的设计。
建筑物所受到的风力主要包括气压力和气动力。
气压力作用于建筑物的表面,而气动力则是由于风与建筑物之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
通过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设计,可以保证建筑物在风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关键要素(一)建筑结构形式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对抗风设计的要求不同。
例如,高层建筑通常采用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而大跨度建筑常采用悬索结构或空间网壳结构。
结构形式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抗风能力。
(二)风荷载计算风荷载计算是抗风设计的重要环节。
风荷载计算需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地理位置、气象条件等因素,并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合理的计算。
风荷载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抗风性能。
(三)结构材料与构件设计结构材料和构件的选择与设计也对抗风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结构材料包括钢材和混凝土,而构件设计则需要考虑风荷载的传递和分配。
合理的结构材料选择和构件设计可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风能力。
(四)风振问题大风作用下,建筑结构容易产生振动现象,即风振。
风振问题会对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危及其安全性。
因此,抗风设计中需要考虑风振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如加装阻尼器或控制振动装置。
三、未来发展方向(一)气候变化的考虑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现象频发,抗风设计需要更加关注气候变化对风荷载的影响。
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分析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然而其巨大的高度和细长的结构也带来了对抗风设计的挑战。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进行分析,从风荷载计算、风振响应和结构设计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风荷载计算风荷载是指风力作用在建筑结构上产生的力。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风荷载应按照气象条件、建筑高度和形状以及结构特性进行计算。
常用的风荷载计算方法有气象风荷载法和结构风荷载法。
气象风荷载法根据气象条件进行风力参数的计算,而结构风荷载法则根据建筑结构特性进行风荷载的推导。
合理准确地计算风荷载是高层建筑抗风设计的基础和前提。
二、风振响应高层建筑在强风作用下容易产生结构振动现象,即风振响应。
风振响应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结构安全。
对风振响应的分析可以采用风洞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方法。
风洞试验是一种直接观测风荷载和风振响应的方法,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数值模拟则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风场和建筑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得出风振响应。
理论分析则基于结构动力学理论,通过计算和分析来推测风振响应的程度和影响。
三、结构设计在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中,结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风能力。
常见的结构设计方法有刚度控制设计、阻尼控制设计和减振控制设计。
刚度控制设计通过增大结构刚度来抵抗风力作用;阻尼控制设计则通过增加结构阻尼来削弱风振效应;减振控制设计则采用减振器等装置,来减少风振响应。
这些设计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综合应用,根据具体的建筑结构和风荷载来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合理计算风荷载,准确分析风振响应,以及采用科学的结构设计方法,可以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可靠。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规范的完善,高层建筑抗风设计将进一步提高,为人们提供更安全、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建筑工程中的抗风设计与结构
建筑工程中的抗风设计与结构在建筑工程中,抗风设计与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抗风设计成为了建筑师和工程师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的抗风设计与结构,并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一、设计原则抗风设计的目的是确保建筑物在强风的作用下保持稳定和安全。
在进行抗风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强度原则:建筑物的结构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外部风力的作用。
2. 稳定原则:建筑物的结构要设计成稳定的形态,能够抵抗风力引起的倾覆和倒塌。
3. 阻尼原则:通过合理的减振系统来消耗风力能量,减小风对建筑物的作用。
4. 最不利风向原则:抗风设计应以建筑物所在地区最不利的风向和风速为依据。
5. 弹性原则:建筑物在受风力作用下,应具备一定的变形能力,以减小结构的应力和变形。
二、抗风设计方法在实际工程中,抗风设计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刚性抗风设计:采用刚性墙体或框架结构来承受风力,通过提高结构刚度和强度来增加抗风能力。
2. 弹性抗风设计:采用弹性材料和减振器等来消耗风力能量,同时使建筑物能够在风力作用下发生一定的变形。
3. 基础抗风设计:采用适当的基础形式和加固措施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4. 防护抗风设计:采用遮挡墙、减风架等措施,减小风对建筑物的直接作用。
三、抗风结构设计抗风结构设计是指将抗风设计原则和方法应用于具体的建筑结构设计中。
在抗风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形状、材料等因素,并进行力学分析和工程计算。
1. 高层建筑抗风设计: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较大,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
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中,要考虑结构的抗倾覆和抗倒塌能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固支撑结构、增加刚性墙体等。
2. 桥梁抗风设计:桥梁作为横跨在水面或谷地之上的特殊建筑物,其抗风设计更加重要。
在桥梁的设计中,要考虑风荷载、结构的稳定性和aerodynamic damping 等因素,并采取合适的结构形式和减振措施。
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风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风设计一、引言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风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增加,建筑物面临的风力挑战日益严峻。
本文将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风设计,包括设计原则、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常用的抗风设计方法。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抗风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适当的设计风速,并根据这个风速进行结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年限,采用合理的强度设计,以确保建筑物在极端风力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经济性原则除了安全性,抗风设计还要考虑经济性。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风设计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材料、成本和能源的消耗。
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优化设计的方法,可以在不影响建筑物稳定性的情况下,降低工程造价。
三、影响因素1.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一个风洞效应的重要因素。
地形、地势和地表覆盖物的不同都会对风的流动产生影响。
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因素,合理调整建筑物的高度、体型和朝向,以减小风对建筑物的影响。
2. 建筑物特性建筑物的形状、高度、体积和材料等都会对其抗风性能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流线型的建筑物比较能够减小风的阻力,从而减小风力对建筑物的载荷。
另外,采用轻质材料、减少建筑物表面的突出部分,也能有效减小风力作用。
3. 风力特性风的强度和方向是抗风设计的重要依据。
通过风洞试验、数值模拟等手段,可以获取当地风的统计数据,确定设计风速。
此外,建筑物所在地的历史风灾情况也需要考虑,以便更好地评估风对建筑物的影响。
四、常用的抗风设计方法1. 设计风速根据当地的气象数据和风洞试验结果,确定合理的设计风速。
通常采用不同的风区划分,确定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的设计风速。
2. 结构体系选择根据建筑物的形态和所处环境,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筒体结构、拱形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对风的响应有不同的特点和抗风性能。
3. 结构布置和优化合理的结构布置可以改善建筑物的抗风性能。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风规范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风规范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物在城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人们工作、生活的场所,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显得至关重要。
其中,抗风规范要求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风规范要求,以及其在保障建筑物稳定和安全方面的作用。
一、抗风规范概述抗风规范是指建筑结构设计时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旨在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风力产生的影响,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抗风规范通常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并加以执行。
二、影响抗风设计的因素在进行抗风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决定了建筑所面临的风速和风向。
不同地区的抗风规范要求可能不同。
2. 建筑类型: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风的响应程度不同,因此抗风设计需根据建筑物类型进行相应调整。
3. 高度:建筑物的高度也会影响其受风能力。
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需要更严格的抗风设计。
4. 建筑形状:建筑物的形状对风力的分布和流动起到重要作用。
建筑物的外形应尽量减小风的作用力。
三、抗风规范的具体要求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风规范通常包括以下要求:1. 设计风速:规定建筑物所在地区的设计基本风速,用于计算抗风设计参数。
2. 结构强度:建筑结构需要足够强大,以承受设计风速所产生的压力和力矩。
使用适当的材料和结构形式,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3. 接缝处理:建筑结构的接缝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以防止风力的侵入和风雨的渗透。
4. 承重墙体:合理设置承重墙体,在建筑结构中起到分散风力作用的作用,增强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
5. 防风设施:在建筑物的周围设置防风设施,如风帘墙、防风网等,可以减小风对建筑物的冲击力。
四、抗风规范的作用抗风规范对建筑结构设计具有重要作用:1. 提高安全性:抗风规范要求建筑物在风力作用下能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从而确保住户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2. 延长使用寿命:合理设计的建筑结构能够减小风力对建筑物的侵害,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建筑抗风设计抵御自然灾害的必备策略
建筑抗风设计抵御自然灾害的必备策略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自然灾害频发成为了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
其中,风灾是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建筑物带来巨大的破坏和危害。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抗风设计成为了建筑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策略。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设计、选材以及风洞试验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大家介绍建筑抗风设计的必备策略。
一、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抗风设计的核心在于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应该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风力风速,采取适当的结构形式和设计措施。
例如,在高风速地区,建筑物可以采用剪力墙、框架结构以及支撑系统等抗风设计手段,来增加抵抗风力的能力。
二、选材的重要性在建筑抗风设计中,选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材料应具备抗风的性能,并且能够承受外部的冲击力。
例如,混凝土、钢材等具有较好的抗风性能,常用于高风区的建筑物中。
此外,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型材料,如复合材料和增强材料,它们具备更高的抗风性能,能够有效减轻风灾对建筑物的影响。
三、风洞试验的应用风洞试验是建筑抗风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通过模拟实际风场环境,风洞试验可以对建筑物在不同风速下的响应进行测试和评估。
试验结果可以用于验证和改进设计方案,为抗风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此外,风洞试验还可以探究建筑物与风的相互作用,研究风场中的流动特性,为建筑抗风设计提供更深入的认识。
四、适当考虑维修和保养在建筑抗风设计中,我们还应该适当考虑建筑物的维修和保养问题。
建筑物的长期使用必然会导致一些破损和老化问题,这会降低建筑物的抗风性能。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合理设置检修通道、提供便于维修和保养的设施,以便及时修复和加固受损部位。
五、与其他设计要素的协调在进行建筑抗风设计时,我们还应考虑与其他设计要素的协调。
例如,建筑物的外观设计可以采用动线流畅、圆滑的造型,以减少风的阻力和风载,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同时,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建筑的排水系统以及地基的抗风设计等也是与风灾抗击息息相关的。
建筑结构抗风设计与风荷载分析
建筑结构抗风设计与风荷载分析引言: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与风荷载分析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而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对风的抵抗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建筑结构抗风设计与风荷载分析成为了建筑工程师必须要深入研究的领域。
一、风荷载的定义与作用风荷载是指风对建筑物表面所产生的压力和力矩。
风荷载是建筑物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风荷载的大小与建筑物的形状、高度、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
二、风荷载的计算方法风荷载的计算方法主要有静风法和动风法两种。
静风法是指根据风速和建筑物的特性,通过计算得到建筑物的风荷载。
动风法是指通过模拟风场的变化,计算建筑物在不同风速下的风荷载。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建筑结构抗风设计的原则1.合理选择结构形式:不同的结构形式对风荷载的抵抗能力不同,建筑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提高建筑物的抗风能力。
2.合理布置结构构件:结构构件的布置对建筑物的抗风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布置结构构件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风能力。
3.合理选择材料:不同材料的抗风能力也有所不同,建筑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提高建筑物的抗风能力。
4.合理设置风阻设施:风阻设施可以有效地减小风荷载对建筑物的影响,建筑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合适的风阻设施。
四、建筑结构抗风设计的实践建筑结构抗风设计的实践需要建筑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在实践中,建筑师需要根据风荷载的计算结果,合理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结构构件的布置和材料的选择等。
同时,建筑师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合适的风阻设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风能力。
五、建筑结构抗风设计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建筑工程的发展,建筑结构抗风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建筑师将更加注重风荷载的计算精确性和建筑物的抗风能力。
同时,随着新材料的应用和新技术的发展,建筑师将有更多的手段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场网架屋盖结构风振浅析XXX(学校,南京,210016)摘要:伴随着的材料科学发展和土木工程施工工艺的进步,新建的体育场看台多用外形美观、结构新颖的大跨度柔性结构方向发展,这不仅满足了结构使用功能的需要,同时也给观众提供了开阔的视野。
大跨度网架屋盖结构在风荷载下会受到强大的吸力,并引起柔性屋面的振动。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跨结构表面风压分布特征,风致破坏机理和风洞试验在大跨屋盖结构的应用。
关键词:大跨网架屋盖结构;风致破坏;风洞试验A Brief Analysis of Study on Wind Induced Dynamic Responseof Long Span Grid Roof StructuresXXX( College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 China)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stands of stadium are often covered with long—span flexible roof structures with beautiful shapes and new structural systems.It not noly meets the function of use,but also provide the audience with good view.When wind flows around roofs,the airflow will be separated to form a high suction zone,and the flexible roofs will suffer from wind—induced buffeting response.The article mad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issueKey words:Long-span grid structures;wind damage;wind tunnel test引言风灾是自然灾害的主要灾种之一,虽然其作用幅度比一般地震荷载小,但其作用频度却比地震荷载高得多。
随着结构规模的增加,风荷载变得越来越重要,以至于最后成为结构设计中控制性荷载,近年来,国内外建造了大量的重大工程建筑结构,在这些重大工程的设计中,强风作用下结构的风荷载往往决定着结构的安全性能。
典型的实例是大跨度网架屋盖结构,此类结构不断出现在体育场馆、机场、文体活动中心和展览馆等大型公共建筑中。
国内著名的大悬挑屋盖体育场有上海虹口足球场、青岛体育中心、上海八万人体育场以及台州体育中心主体育场等,国外实例有意大利罗马体育场、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主体育场、加拿大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等。
此类建筑造价颇高,作为公共建筑,社会效益显著,多为当地标志性建筑。
此类体育场屋盖具有质量轻、跨度大、柔性大、阻尼小、自振频率低的特点,而且这类结构往往比较低矮,在大气边界层中处于风速变化大、湍流度高的区域,再加上屋顶形状多不规则,绕流和空气动力作用十分复杂,风在体育场内形成了一个大的三维空间的非定常湍流场,体育场内风流动的机理很复杂,所以这种大跨屋盖对风荷载十分敏感。
风荷载成为其设计的主要控制荷载。
大跨网架屋盖柔性大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考虑静风荷载以及风振惯性力的影响。
结构的静力风作用机理比较简单,结构的动力风作用机理则非常复杂,包括风致振动与自激振动两部分。
结构的风致振动主要是脉动风引起的抖振、尾流(漩涡脱落)与湍流引起的顺风向、横风向振动和扭转振动。
结构的自激振动是由于结构的运动使得风相对于建筑物的速度改变。
造成风力随结构振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由于建筑物的运动而产生的附加动荷载称为空气动力阻尼,空气动力作用改变了结构在振动过程中的阻尼力(该力为结构运动速度的函数)。
当结构受到的总阻尼力(即结构的阻尼力与空气动力阻尼之和)为负值时,结构的风自激振动就会趋于发散,即振幅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结构的破坏。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来风,作用在建筑物上的风只是靠近地面流动的风,从作用位置来分又称为近地风。
由于近地风靠近地面,其流经地区的地形和地貌不同,又加上风本身的变化,从而使得在不同空间和时间,风的流速和流向都是不同的,因此近地风对建筑物的作用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和紊乱性由风引起的强大吸力以及脉动风载在柔性屋盖结构上引起的振动,常常会使屋盖遭受破坏。
由于忽略风荷载的作用而使大跨屋盖结构受损的例子在现代建筑史上屡见不鲜。
著名的台风如1988年8月8日的8807号台风造成杭州市体育场屋顶严重损坏;1994年8月21日的9417号台风造成温州市屋面严重受损;2008年北京邮电大学体育馆屋顶被大风刮跑;2012年4月长春一体育馆屋顶铁皮被掀开。
这些破坏实例表明,大跨屋盖结构比主体结构更容易发生风致破坏,因此探讨其风荷载的分布规律和风振响应特性以保证结构的抗风安全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1.体育场大跨屋盖结构的主要形式及其表面风压分布特征目前,国内外常见的体育场屋盖结构形式主要有空间网架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薄膜结构、索膜结构以及组合结构。
屋盖形状通常以弧形屋盖为主。
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设施通常选择具有独特造型的弧形屋盖以满足美观的要求。
其局部风压系数,屋盖内外压及体型系数,对屋盖材料的选择和整体屋盖设计都至关重要。
但是由于体育场内风流动的机理很复杂,这种形式的屋盖的风压分布通常采用刚性模型和气弹性模型在风洞内进行实验研究,以期得到它的风压分布规律。
国内外对此类屋盖已经做了许多风洞试验,有了较为广泛的研究。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对意大利都灵体育场进行了屋盖刚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1]。
该体育场基本上呈椭圆形平面,东西平面距离290m,为预应力斜拉屋盖。
其静压力系数有如下几点主要的特征:(1)平均压力系数一般较小,其最大者约为0.5;(2)脉动风压较大,其最主要工况的峰值荷载为平均风压的5倍;(3)屋盖平面前缘荷载最大。
参考已有的大量实验研究可以看出,体育场屋盖的几何形状对屋盖表面风压分布有重大影响。
屋盖形式不同,其表面风压分布就会产生很大区别。
即使屋盖整体形式相似,但由于其局部构造和屋盖坡度的不同,其局部或整体风压分布仍可能有较大差别。
文献的研究表明,屋盖风荷载主要集中在屋盖悬挑部分,尤其是前缘处,前缘的负压最大且变化剧烈,其值与悬挑长度,悬挑部分水平倾角,前缘外形等有关。
2. 育场大跨屋盖结构的风致破坏机理在风荷载作用下,导致体育场大跨屋盖结构破坏的原因很多,但总的说来有以下三点。
2.1流动分离风荷载作用下,体育场屋盖常承受很大的负压。
当气流从正面吹向屋盖时,在上表面形成分离泡,屋盖上表面有一个从前缘延伸的大的负压区域,而在屋盖下表面的结构及主看台的影响均抑制了屋盖下表面的分离。
这样在它上下两个表面上的合成荷载效应成为一个向上的升力。
从各种形式的屋盖风压分布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出,凡是负压特别高的部位,总是有流动分离现象产生,特别是屋盖边缘等几何外形突变的部位,常产生流动的分离和再附。
可以说,由于屋盖几何外形的突变而引起的流动分离是导致屋盖破坏的最普遍原因。
2.2内外压力共同作用体育场屋盖相当于敞开结构,其上下表面均受到风荷载作用,屋盖的风压计算应同时考虑上下表面风压值叠加。
一般来说,体育场屋盖上下表匦均受吸力作用,即屋盖上表面受到的风压方向向上,而下表面受到的风压方向向下,净风载应小于只考虑上表面风压的计算荷载。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风向角下,屋盖的某些部位上下表面的风压方向会形成一致,压力系数及体型系数均大于平时状态,使得结构的受力状况发生大的变化,容易造成屋盖的破坏。
2.3屋盖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效应体育场看台屋盖均具有质量轻,柔性大,阻尼小等特点,屋盖结构自振周期与风速的长卓越周期较为接近,因此在风荷载作用下易发生风致振动破坏。
由于屋盖的柔性可降低其Helmholtz频率,同时引起较小的附加阻尼,这样内压紊流易产生H elmholtz共振,而附加阻尼不足以显著降低振动响应。
在台风多发地区,屋盖结构常发生Helmlaoltz共振破坏。
3.风洞试验在体育场大踌屋盖结构抗风设计中的应用由于大多数土木工程对于风流动表现为钝体形状,故风工程研究的重点是钝体空气动力学。
气流在大气边界层中的流动属湍流。
关于湍流,很难给出一个完整明确的定义,通常将具有大小不等漩涡的流动称为湍流,大涡由主流获得能量,涡旋运动使漩涡拉伸而不断分散为小涡,小涡的流动处于高频运动状态,流动的瞬时速度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处于不规则的剧烈脉动,表现出高度随机性。
而建筑物或结构物总是在地表边界层内的流场中存在,成为风流动中的障碍物,周围的流场很复杂,由撞击、分离、再附、环绕和漩涡等确定。
因此要深入了解流体流动所引起的许多复杂作用,特别是在结构风工程领域,大部分问题无法在理论上完整地解决,必须依赖风洞试验来解决或者获得其必须的气动参数,可以说风洞试验是结构风工程领域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
目前的实验方法可以分为数值风洞方法和物理实验测量方法:(1)数值风洞方法的核心内容是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虽然理论流体力学已经是很成熟的学科,但是它的计算方法还在发展当中。
尤其是计算风工程领域,虽然经过许多学者的努力,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具体的已经可以应用在绕钝体(建筑结构或桥面板)的速度和压力场的分析;绕建筑物近地面步行风问题的分析;城市和区域气候分析;绕建筑物或城区大气扩散分析以及流体和结构的耦合分析等。
但至今其研究还是属于比较困难的领域。
完全依赖理论计算模拟(数值风洞方法)在现阶段还是无法完全解决问题。
但是它与直接的风洞实验相比较,具有模拟真实风环境的能力,可以构造与建筑物实际尺寸相当的计算模型,可以按实际的风环境进行仿真和模拟,避免了风洞试验只能进行缩尺试验的不足,因此,数值风洞方法是当今结构风工程研究的热门领域。
(2)物理实验测量方法可分为全模型风洞试验方法和现场实测的方法,但由于现场实测所需时间长,花费也大,故很少被人采用。
尤其是许多建筑,尚处于设计阶段,无法进行现场实测。
所以现在基本上还只能采用全模型风洞试验的方法。
对于体育场大跨屋盖结构,由于其在边缘处出现来流附面层的分离而引起复杂的绕流现象,而且由于结构规模比较大,所以在确定作用在屋盖结构上的风荷载时,通常只能采用全模型风洞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