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工程与设备论文

合集下载

粉体技术及设备现状与发展

粉体技术及设备现状与发展

粉体技术及设备现状与发展一、引言粉体技术是一门研究粉体物料的制备、加工、表征和应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材料、能源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粉体技术及设备的现状与发展。

二、粉体技术的定义和特点粉体是指颗粒尺寸在1微米至1毫米之间的固体物料。

粉体技术是通过物料的细化、混合、分散和改性等工艺,使得粉体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满足特定的工艺和应用要求。

粉体技术的特点包括粒度小、比表面积大、流动性好、分散性强等。

三、粉体技术的应用领域1. 化工领域:粉体技术在化工领域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吸附剂、颜料、涂料、染料等的制备与应用。

2. 冶金领域:粉体冶金技术是一种利用粉末作为原料,通过压制、烧结等工艺制备金属和合金制品的技术。

3. 材料领域:粉体技术在材料领域应用广泛,如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的制备与加工。

4. 能源领域:粉体技术在能源领域主要应用于燃烧、电池、储能材料等方面。

四、粉体技术的制备方法1. 粉碎法:通过机械力对物料进行破碎、粉碎,得到所需的粉体。

2. 分散法:通过悬浮剂、分散剂等对物料进行分散处理,使其呈现出均匀分散的状态。

3. 气相法:通过气相反应或气相沉积等方法,将气体中的物质转化为粉体。

4. 液相法:通过溶液中的沉淀、结晶等过程,制备出所需的粉体。

五、粉体技术设备的分类和特点1. 粉碎设备:包括破碎机、磨粉机等,用于物料的粉碎和细化。

2. 分散设备:包括搅拌机、分散机等,用于物料的分散和混合。

3. 干燥设备:包括喷雾干燥机、流化床干燥机等,用于物料的干燥和除湿。

4. 烧结设备:包括烧结炉、烧结机等,用于物料的烧结和热处理。

5. 表征设备:包括粒度分析仪、比表面积仪等,用于对粉体物料进行表征和分析。

六、粉体技术设备的发展趋势1. 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粉体技术设备将越来越多地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绿色环保的要求:粉体技术设备将越来越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环保要求,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粉体工程论文

粉体工程论文

粉体工程导论论文题目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纳米ZrO2粉体学院名称化学化工学院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职称教授班级学号学生姓名2015年11月26日目录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ZrO2的研究讨论 (3)一、醇-水溶液加热法简介 (3)1.工艺流程(如图2) (4)2.反应机理 (4)二、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ZrO2粉体的特点 (4)三、不同条件对制备ZrO2粉体的影响 (6)1.加热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6)2.加热时间对反应过程和粉体的影响 (6)3.醇-水比对粉体的影响 (7)4.表面活性剂对粉体的影响 (7)5.ZrOCl2浓度对粉体的影响 (8)6.醇的种类的影响 (8)结论 (10)参考文献 (11)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ZrO2的研究讨论一、醇-水溶液加热法简介醇-水溶液加热法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纳米ZrO2粉体的方法。

ZrOCl2的醇-水溶液在加热时,由于溶液的介电常数下降,使得ZrOCl2的溶解度下降而产生沉淀。

这一特性最早被用于制备单分散球形ZrO2粉体。

同样,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制备纳米ZrO2(3Y)粉体。

如图1所示为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的纳米ZrO2(3Y)粉体的TEM(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所示为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纳米ZrO2(3Y)的工艺流程。

采用ZrOCl2·8H2O和Y(NO3)3·6H2O为反应物,按Y2O3含量为3%的组成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混合溶液,按醇:水的比例为5:1加入无水乙醇,同时加入适量的PEG为分散剂。

将配好的醇-水溶液置于恒温水浴中缓慢加热至75℃,溶液很快变为不透明。

保温一段适当时间后,溶液转变为白色凝胶状沉淀。

将沉淀取出,在机械搅拌的同时加入氨水到PH>9后陈化12小时,然后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凝胶至无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再用无水乙醇洗3次后烘干,最后煅烧得到ZrO2(3Y)粉体。

1.工艺流程(如图2)2.反应机理第一步,水解反应:主要反应机理为4 ZrOCl2+6H2O=== Zr4O2(OH)8Cl4+4HCl第二步,沉淀反应:以氨水作为沉淀剂进行沉淀反应,反应机理为Zr4O2(OH)8Cl4+4NH3·H2O+2H2O===4Zr(OH)4+4NH4Cl第三步,焙烧:焙烧过程即氧化锆前躯体的高温分解,反应机理为Zr(OH)4===ZrO2+2H2O二、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ZrO2粉体的特点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醇-水溶液加热法的特点可从粉体的XRD(X射线衍射图)反映出来。

2024年粉体工程总结范文(三篇)

2024年粉体工程总结范文(三篇)

2024年粉体工程总结范文____年粉体工程总结____年是粉体工程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在过去的一年里,粉体工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突破,不断推动着行业的创新与进步。

本文将对____年粉体工程的发展进行总结,探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粉体加工技术的突破在____年,粉体加工技术迎来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

首先,新型的粉体颗粒表面改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改变粉体颗粒的表面性质,可以实现材料的附着性、分散性和相容性等方面的改善,从而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品质。

其次,高效的粉体分散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新型的分散剂和分散设备使得粉体颗粒的分散效果明显提高,从而降低了粉体制备过程中的能耗和成本。

此外,纳米级粉体制备技术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实现了对粉体尺寸和形状的精确控制,为材料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粉体工程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粉体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制备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____年,粉体工程在材料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首先,粉体冶金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新型的合金粉末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其次,粉体陶瓷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通过粉体制备、成型、烧结等工艺步骤,可以制备出具有高温、耐腐蚀和耐磨损等特性的陶瓷材料,用于电子器件、光学元件等领域。

此外,粉体涂覆技术在防腐蚀、耐磨损等方面的应用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三、粉体工程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粉体工程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探索。

在____年,粉体工程在环境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粉体吸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和废气处理。

通过制备具有高吸附性能的粉体吸附剂,可以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其次,粉体固化技术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具有稳定性和可利用性的固体材料,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此外,粉体过滤技术和粉体分离技术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粉体工程1[合集5篇]

粉体工程1[合集5篇]

粉体工程1[合集5篇]第一篇:粉体工程1一、粉体的性能与表征1.粒径的表示方式:几何学粒径、投影经(Feret经、Martin经、割线经、投影面积相当经、投影周长相当经)、筛分径、球当量经(等表面积当量经、等体积当量经、等比表面积当量经、Stokes经、光散射当量经)2.粒径分布表示:频率分布和累积分布。

频率分布表示各个粒径范围内对应的颗粒百分含量、;累计分布表示大于或小于某粒径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百分含量与该粒径的关系。

粒径:粉末体中,颗粒的大小用其在空间范围所占据的线性尺寸表示,称为粒径。

粒径分布:若干个按大小顺序排列的一定范围内颗粒量占颗粒群总量的百分数,它是用简单的表格、绘图或函数的形式给出的颗粒群粒径的分布状态。

3.平均粒径:将粒径不等的颗粒群想象成有直径为D的均一球形颗粒组成。

4.粒径的测量方法(常用)观察法(显微镜法)测量结果:粒径、粒径分布的形状参数筛分法测量结果:粒径分布直方图沉降法(重力法、离心法)测量结果:粒径、粒径分布激光法测量结果:粒径、粒径分布5.粉体的堆积性质粉体中得颗粒以某种空间排列组合形式构成一定的堆积形态,并表现出诸如孔隙率、容积密度、填充物的存在形态、空隙的分布状态等堆积性质颗粒的真密度:颗粒的质量除以不包括开孔、闭孔在内的颗粒真体积,即颗粒的理论密度颗粒的表观密度:颗粒的质量除以包含闭孔在内的颗粒体积安息角又称休止角、堆积角,它是指粉体自然堆积时的自由表面在静止平面状态下与水平面所形成上网最大角度,它可用来衡量和评价粉体的流动性,即可把它视为粉体的粘度;安息角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注入角或称堆积角,是指在一定高度下将粉体注入一理论上无限大的平板上所形成的休止角;另一种称为排出角,是指将粉体注入某一直径有限的园板上,当粉体堆积到圆板边缘时,如再注入粉体,则多余的粉体将由圆板边缘排出,而在圆板边缘行测安息角;一般而言,粒径均匀的颗粒所形成的两种安息角基本相近,但对于粒度分布宽的粉体,其排出角高于注入角。

粉体论文

粉体论文

粉碎机械力化学研究进展摘要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机械力化学涉及固体物理学、材料化学、表面化学、矿物加工学及粉体科学等多学科和领域,虽然其理论和应用研究尚不成熟,但仍具有广泛的前景,应用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展。

在简单介绍机械力化学的基础上,对其理论和应用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字粉碎机械力化学理论研究应用1、前言固体物质在各种形式的机械力作用下所诱发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变化称为机械力化学效应,与热、光、电、磁化学等化学分支一样,研究粉碎过程中伴随的机械力化学效应的学科称为粉碎机械力化学,简称机械力化学。

机械力化学效应的发现可追溯至19世纪90年代。

1893年,Lea在研磨HgCl2时发现有少量Cl2逸出,说明在研磨过程中部分HgCl2发生了分解[1]。

本世纪初,Ostwald提出了由机械力诱发化学反应的机械力化学分支,当时只是从化学分类的角度提出这一概念,面对机械力化学的基本原理不十分清楚,直至19世纪60年代,Peters等作了大量关于机械力化学诱发化学反应的研究工作,明确指出机械力化学反应是机械力诱发的化学反应,强调了机械力的作用,才使得机械力化学引起了全世界广泛的关注[2]。

至Peters的论文发表至今,机械力化学在基础与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2、粉碎机械力化学基础研究在采用机械粉碎法制备粉体的过程中,从表观上看由于物料被粉碎,导致颗粒细化和比表面积增大。

但对粉碎,尤其是对微粉碎的认识,不能仅认为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物理过程,而应当看作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因为在粉碎过程中,对颗粒施加的能量导致了颗粒出现畸变、晶格缺陷、无定形化、晶形转变、微颗粒的塑性变形,同时还可能伴随表面游离基形成、外激电子放出等现象[3]。

2.1 物理化学性质变化物料经粉碎后,粒度变小,表面积增大,表面能增加;同时对物料性质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在空气中粉碎时,粉体表面会形成无定形膜,并随着粉碎过程的进行膜增厚,石英、锐钛矿等都会发生这种情况[4]。

粉体工程1

粉体工程1

粉体工程粉体工程是一门涉及粉末物料的制备、处理、传输、储存、包装、流动、混合等各个方面的工程领域。

它是一种独特而复杂的工艺,需要灵巧的工艺技能和深厚的理论知识。

粉体工程器件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医药、化工、食品、环保、能源等各个行业。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粉体工程的设备、原理、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一、粉体工程设备1、粉碎设备粉末的制备是粉体工程的首要任务,通过粉碎设备将原料破碎成粉末是最基本的粉末制备方法。

常用的粉碎设备有:颚式破碎机、圆锥式破碎机、滚筒式破碎机等。

这些破碎机可以将原材料破碎成均匀细小的颗粒,为后续的加工和处理提供了条件。

2、混合设备粉末混合是粉体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操作,混合器主要作用是将相同或不同种类的粉末物料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物料。

根据混合粉末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混合设备。

如:普通型搅拌机、飞散混合机、双轴式强制混合机、高剪切混合机、流化床混合机等等。

3、流化床设备粉体工程中的流化床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设备,主要用于熔融制备、干燥、喷雾干燥、颗粒化等工艺。

流化床的工作原理是将气体或液体流经粉末床层,产生流化状态,使粉末均匀分布并形成充分的接触,从而加快化学反应和热传递。

流化床的设备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有圆形、方形、长条形等不同的类型,通常都包含燃烧室、气体分布装置和颗粒床层组成。

4、烘干设备在粉体工程中,烘干是一项重要工艺,目的是去除物料中的水分,使其满足后续加工的需要。

常见的烘干设备有:传统的批式烘干器、连续式烘干器、真空烘干器、气流式烘干器、喷雾烘干器等。

这些烘干设备在不同的工艺操作中都有着特定的用途和优缺点,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二、粉体工程原理1、粉末物理学物理学原理是所有粉体工程操作的基础,它理解了物料的粒度、形状、密度等基本特性,并建立了与这些属性相关的工艺知识。

物理学原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密度、粒度分布和物料流动性等,对粉末的特性和操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科教育论文 《粉体材料与工程》课堂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学科教育论文 《粉体材料与工程》课堂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学科教育论文《粉体材料与工程》课堂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Abstract】Powder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is one of specialized courses for undergraduates who major in material science. Lessons with experiments together will help them to understand pow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mprove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master basic research skills and know the working situation.【Key words】Powder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Teaching benefits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Lea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粉体材料与工程》是我校材料科学专业本科生主干专业课程之一,集理论概括性与跨学科交叉性于一身,同时也与基础学科和应用科学紧密相连[1],综合运用现有教学技术和手段,结合前沿专题与实验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就业与科研工作,同样具有认知与过渡的重要作用。

1 粉体材料与工程在国民经济与前沿科学中的重要意义粉体材料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遍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从古至今,从生产到科研,从工业到农业,无处不在。

无论中华文明中的陶瓷与火药,制墨与印染,还是现代工业的选矿与煤炭运输,石油业的催化与超硬材料的磨料磨具,粉体材料与技术都在默默的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随着现代检测与微观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产业的迅速崛起,人们对于粉体有了更为广阔的分类(块体,颗粒,超细/超微颗粒,纳米颗粒,皮米/飞米颗粒)[2]。

粉体工程论文

粉体工程论文

粉体工程论文第一篇:粉体工程论文粉体工程在环保中的应用环境问题是当今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从广义上讲,其研究领域及其广泛,不仅与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存、生态有关,而且与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狭义上讲,环境工程作为一门工程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三废”的治理上,即“废气、废水、废渣”。

粉体技术(也叫粉体工程、颗粒工程等)则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边缘学科,因其综合性、交叉性的特点,便与环境工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粉体工程的研究领域涉及化工、冶金、建材、医药、食品、航空航天等许多部门和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从而也带动了其它技术的发展。

目前,粉体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包括气固分离、固液分离、颗粒制备与处理等诸多方面,涉及到的具体课题则包括含尘气体的净化、气态污染物的净化、污泥污水的处理、各种工业废渣的处理等。

现在我们环境工程系借助粉体技术开展的环保课题有:各种除尘器的研制、废旧橡胶轮胎的处理、废旧印刷线路板的处理、各种粉尘颗粒的发生、纳米材料、气体的净化和污水的处理等方面。

新的粉体技术应用于环境工程中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垃圾(包括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等等)的处理问题,在粉体技术的研究中。

对材料的粉碎、分级、造粒等都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和工艺,将这些技术和工艺应用于环境方面,不仅变废为宝、为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又起到美化环境、净化大气的良好作用,由此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现在比较热门的纳米技术参与到环境保护中米可以导致产品微型化,从而使所需资源减少,达到资源利用的持续化,以实现资源消耗率的“零增长”;同时用纳米技术还可制成非常好的催化剂,其催化效率极高,用于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可使汽油燃烧时不再产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使尾气排放无害化。

新型的纳米级净水剂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铁锈、异昧等污染物除去,达到污水处理纯净化。

粉体工程课程论文题目及要求(1)

粉体工程课程论文题目及要求(1)

《粉体工程》课程论文题目粉体工程相关问题探讨(黑体,小二号)——论XXXXXXX(黑体,三号)论文要求内容及格式要求:论文字数要求在4500-5000;参考文献10篇以上,时间应为2006年以后的,且需随论文一起打包提交。

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且需要在论文中正确标注(右上标形式,如[1])。

论文中严禁出现任何形式的乱码、上下标错误等明显问题。

将评分标准装订在第2页。

【1】摘要和关键词摘要: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练。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同时要有中、英文对照摘要,中文摘要约50-80汉字;英文摘要相对应汉字。

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分别附于中、英文摘要后。

在摘要的上方写上论文题目;在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对应,英文关键词用逗号隔开。

摘要包括:1.论文题目:黑体小二号字,居中,三倍行距。

2.“摘要”字样:居行首,黑体四号,后加冒号,紧跟摘要正文: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3.关键词:“关键词”居行首,黑体四号,后加冒号,后跟关键词的具体内容为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4.英文标题、摘要(Abstract)及关键词(Key Words),英文部分可紧随放在中文关键词之后,也可放在论文参考文献之后。

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行间距等与中文相一致。

【2】标题及正文正文段落一律取“1.5倍行距”,不设段前与段后间距,宋体小四号字。

具体格式及要求如下: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如“1”)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如“1.1”)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如“1.1.1”)三级标题全部设置3倍行距。

正文:宋体小四号表题与图题:黑体五号参考文献:黑体四号参考文献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注: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三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编号的末尾不加标点。

粉体工程与设备导论

粉体工程与设备导论

(一) 粉体工程基础
• • • • • • 1.粉体的定义 2.粉体的种类 3.单个颗粒的大小表示方法 4.颗粒的形状 5.颗粒粒度的分布 6.颗粒粒度的测量方法
• • • • • • •
7.粉体的堆积特性 8.粉体的润湿特性 9.粉体的静压力计算 10.粉体的内摩擦角 11.粉体的重力流动 12.料仓的设计 13.粉体的偏析
2.粉体的定义
• 工程上常把在常态下以较细的粉 粒状态存在的物料,称为粉体物 料,简称粉体。
粉体颗粒的大小表示方法
• (1)用线度表示:单位“微米” • (2)用“目” 表示:目是每英寸长的 标准试验筛筛网上的筛孔数量。如, “+325目0.5%”,表示有0.5%的粗大颗粒 通不过325目筛,称为筛余量。 • (3)用比表面积表示:
第1章 概论
• • • • 1.粉体工程研究的内容 2.粉体的定义 3.粉体的种类 4.与粉体有关的产业
1.粉体工程研究的内容
• • • • 古代的情况 现代的情况(日本、美国) 中国的情况 山东省的情况
研究粉体工程的目的
• (1) 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与控制水 平 • (2)节能降耗,促进粉体加工技术的 发展 • (3)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二)粉体基本操作
• • • • 1.粉碎操作:破碎、粉磨 2.输运过程:气力输送 3.分级分离过程: 4.混合与造粒过程:
(三)主要设备
• • • • • • • 1.破碎机 2.磨机 3.气力输送设备:斜槽、气力泵 4.筛子 5.选粉机 6.混合设备 7.造粒设备
• • • • • •
8.胶带输送机 9.螺旋输送机 10.斗式提升机 11.链板输送机 12.喂料机 13.计量设备
3.粉体颗粒的种类

粉体工程及设备

粉体工程及设备

粉体工程及设备粉体工程是一门研究颗粒性物料(包括粉体和颗粒)、其加工与处理设备以及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的科学。

颗粒物料的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成分和颗粒结构,包括颗粒大小、形状、孔隙结构、表面活性等。

这门学科的主要目标是以物理、化学和数学等原理为基础,提供粉体和颗粒材料加工(如干燥、混合、粉碎、筛分、分离、流态化、热处理等)的理论、设计与实施。

颗粒物料包括各种各样的产品和废料,例如聚合物、金属、陶瓷、矿物、食品和药品。

它们在很多工业领域都有应用,例如在塑料、橡胶、涂料、油漆、化肥、化学、医药、陶瓷、矿物加工、食品和饮料等。

现代粉体工程和设备科学开展的现象研究包括颗粒之间的接触力学、颗粒群体的流动(也称为颗粒流动)、颗粒的破碎、颗粒的聚集、颗粒的过滤和颗粒的振动行为。

粉体工程设备是指用于制备或处理粉状物质的设备,包括破碎设备(如破碎机、研磨机)、筛分设备(如振动筛、气流筛)、混合设备(如混合器、混凝土搅拌机)、烘干设备(如流动床干燥器、旋转干燥器)、除尘设备(如袋式除尘器、电除尘器)以及输送设备(如螺旋输送机、气力输送机)等。

由于颗粒材料的特性和应用广泛,粉体工程和设备在很多重要的工业生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例如,在化学工业中,大部分的原料和产品都是颗粒材料,它们的孔隙结构、颗粒大小和形状对化学反应过程、物料传递和产品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食品和制药工业也大量使用颗粒物料,它们的加工过程中涉及到颗粒物料的干燥、混合、破碎和筛分等各种操作。

由于粉体工程和设备涉及的问题复杂多变,尤其是涉及颗粒与颗粒之间,颗粒与设备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此,这个领域需要对流体动力学、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材料科学、微观力学以及计算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

总的来说,粉体工程是一门涉及到计算机模拟、实验研究和工业应用的交叉学科,它的目标是通过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为粉体和颗粒材料加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高效的工程解决方法。

它的研究不仅能够推动颗粒材料加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也对提高我们对颗粒和粉体物质性质和行为的理解,增进我们对颗粒和粉体工程设备性能和设计的知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粉体设备论文

粉体设备论文

粉体工艺设备综述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粉体的加工工艺流程、粉碎的意义、粉碎的分类,重点阐述了几种常用的破碎机械及其工作原理并附图,如:颚式破碎机、圆锥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还有粉磨机械及其原理如:笼式破碎机、轮碾机、立式磨、球磨机、自磨机、锤击磨等。

简单介绍了超细粉体制备设备。

此外,还阐述了目前粉体工艺设备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工艺流程破碎机械粉磨机械超细粉体设备原理问题发展前景Abstract:In this paper,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process flow of the powder, crushed significance, crushed classification, focusing on several commonly used crusher and how it works and drawings, such as: jaw crusher, cone crusher,roll crusher, hammer crusher, impact crusher machine, as well as grinding machinery and principles such as: cage crusher, roller-mill, vertical mill, ball mill, since the mill, hammer mill.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preparation of ultrafine powders device. Also addressed are the problems of the powder process equipment, dire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Keywords: broken process ultra-fine powder of mechanical grinding machinery equipment principle development prospects一、简介:粉体加工是过程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破碎、粉磨、均化、分级、干燥、收捕、混合、存储、装运以及某些粉体产品的改性造粒等工序,各工序间还有输送(计量)作业。

粉体工程研究进展的综述论文

粉体工程研究进展的综述论文

粉体工程研究进展的综述摘要:非金属矿物粉体是现代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现代产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非金属矿物粉体工业已形成相当的规模, 各类非金属矿物粉体的年总产量达上亿吨, 已经在高技术新材料产业以及造纸、塑料、橡胶、涂料、建材、冶金、轻工、化工等传统产业及环保产业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粉体制备粉体加工工艺Powder engineering reviewAbstract: non-metallic mineral powder is a modern new material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in modern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Non metallic mineral powder industry has formed a considerable scale, various types of non-metallic mineral powder of the annual output of100 million tons, has been in the high technology and new materials industry and papermaking, plastics, rubber, paints, building materials, metallurgy, light industry, chemical industry and traditional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to be widely applied.Key words: powder preparation powder processing technology1.我国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的加工应用现状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尤其是功能性超细粉体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和工业应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粉体技术及设备现状与发展

粉体技术及设备现状与发展

粉体技术及设备现状与发展粉体技术是一门涉及粉体物料的制备、特性、处理和应用的学科。

粉体物料是指颗粒尺寸在1微米到1毫米之间的物质,包括粉末、颗粒和颗粒状物料。

粉体技术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化工、冶金、材料科学、食品工程等。

一、粉体技术的现状1. 粉体物料的制备技术:粉体物料的制备技术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研磨、粉碎、喷雾干燥等,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目前,粉体物料的制备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2. 粉体物料的特性研究:粉体物料的特性研究包括颗粒形状、颗粒大小分布、颗粒表面性质等。

这些特性对于粉体物料的应用具有重要影响,比如颗粒形状对流体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有显著影响。

目前,通过电子显微镜、粒度分析仪等先进设备,可以对粉体物料的特性进行精确测量。

3. 粉体物料的处理技术:粉体物料的处理技术包括压制成型、干燥、烧结等。

压制成型是将粉体物料通过压力使其形成所需形状的过程,干燥是将湿粉体物料中的水分去除的过程,烧结是将压制成型后的粉体物料在高温下进行结合的过程。

目前,这些处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且不断有新的技术和设备被引入,提高了处理效率和产品质量。

4. 粉体物料的应用领域:粉体物料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化工领域,粉体物料被用于催化剂、吸附剂、填料等;在冶金领域,粉体物料被用于金属粉末冶金、陶瓷创造等;在材料科学领域,粉体物料被用于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在食品工程领域,粉体物料被用于食品添加剂、调味品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粉体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

二、粉体技术的发展趋势1. 粉体物料的纳米化: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粉体物料的纳米化成为一种趋势。

纳米粉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应用于催化剂、传感器、电子器件等领域。

目前,纳米粉体的制备技术和表征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可以实现对粉体物料的精确控制。

2. 粉体物料的功能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对粉体物料的功能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机械设计中的粉体与颗粒流动分析

机械设计中的粉体与颗粒流动分析

机械设计中的粉体与颗粒流动分析一、引言在机械设计过程中,粉体与颗粒流动的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掌握粉体和颗粒在不同机械设备中的流动规律,对于优化设备设计、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机械设计中的粉体与颗粒流动分析进行探讨。

二、粉体流动分析粉体流动是指粉状物料在容器或管道中的运动过程。

粉体材料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但其流动特性却是十分复杂的。

常见的粉体流动行为有堆积、坍塌、流化等,而这些行为又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比如颗粒形状、大小、表面积等。

因此,在机械设计中,对于粉体流动的分析需要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设计。

1. 粉体流动的基本理论粉体流动的基本理论包括黏滞性流体力学、颗粒细观运动学、颗粒间作用力学等。

黏滞性流体力学可以描述粉体的流动性以及黏滞性的影响;颗粒细观运动学则关注颗粒的运动状态,比如堆密度、坍塌角等;颗粒间作用力学主要研究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如表面张力、摩擦力等。

掌握这些基本理论,有助于理解粉体流动的规律,为机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 粉体流动的模拟与分析方法粉体流动的模拟与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两种。

数值模拟通过建立粉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可以得到粉体流动的速度、压力、流动路径等重要参数。

实验模拟则通过设计实际试验,观察粉体流动的现象,获得流动特性的实验数据。

两种方法可以相互结合,互相验证,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三、颗粒流动分析颗粒流动是指固态颗粒在机械设备中的运动过程。

不同于粉体流动的是,颗粒流动更受到重力和机械力的影响。

在机械设计中,对于颗粒流动的分析需要考虑颗粒与机械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

1. 颗粒流动的基本规律颗粒流动的基本规律包括颗粒的堆积、倾流、液化等。

颗粒堆积是指颗粒在容器中自然形成一定高度的现象;倾流是指颗粒在斜面上流动的现象;液化是指一定条件下颗粒形成液状流动的现象。

对于这些基本规律的研究,可以为机械设备的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粉体技术的研究进展

粉体技术的研究进展

粉体技术的研究进展粉体技术是一门研究粉体、颗粒及它们相互作用的科学,涵盖了粉体和颗粒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运动行为,自上世纪50年代起,粉体技术已经成为科学技术中的重要领域,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在这一领域中被开发出来。

近年来,粉体技术的研究发展迅速,在一些新兴领域如新材料、生物工程、环保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新材料科学领域,粉体技术在制备纳米材料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生物工程领域,粉体技术可以提供制造药物的工艺和设备。

在环保工程领域,粉体技术可以为处理废弃物、废水和废气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目前,粉体技术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粉体材料制备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对高纯度、高性能的粉体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例如,在纳米材料的制备中,通过粉体技术,我们可以制造出尺寸小、分散性好、纯度高的纳米颗粒。

2.粉体流动性研究。

粉体流动性影响着粉体材料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因此,对粉体流动性的深入了解和精确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粉体表面和界面特性研究。

粉体颗粒表面的吸附和湿润特性,粉体颗粒之间的黏附力和摩擦力等,都对粉体的性能和粉体工艺的执行产生直接影响。

4.多相流动和反应工程。

在粉体技术中,粉体与气体、液体共同存在和流动是一种常见现象,这种多相流动的特性和规律,以及多相反应发生的条件和效率,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5.粉体环保技术。

在环保领域,粉体技术可以用于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的再利用,为保护环境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随着科技的发展,粉体技术已经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化工、冶金、能源等领域,而是向生命科学、环保科学、信息科学等新领域延伸。

在未来的研究中,粉体技术肯定会与这些新兴领域相融合,产生更大的创新和发展。

粉体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的深入,同时也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

我们期待粉体技术在未来能够带来更多的科学突破和实际应用。

《粉体科学与工程基础》工业生产中粒径等因素对粉体流动性的影响

《粉体科学与工程基础》工业生产中粒径等因素对粉体流动性的影响

《粉体科学与工程基础》工业生产中粒径等因素对粉体流动性的影响一、研究背景粉体的流动性及变形行为是研究粉体工程的基础,是联系粉体材料性质与许多关于粉体技术单元操作如下科、输送的纽带。

目前己有许多仪器可W直接测量出粉体颗粒的物理特性,包括颗粒粒度、湿含量、颗粒形状、比表面积等。

在大量实验工作的基础上,研究者们通过建立相关的流动性判据,实现了基本物性对于粉体流动性的经验性表征。

但是在粉体技术的研究领域中,对于粉体流变特性的研究和表征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对于粉体的流动性能研究多处于物理特性、静力学层面,缺乏将粉体的流变行为与粉体的基本物性及不同条件联系在一起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因此,要分析和揭示粉体的流动性能,为料仓设计及优化提供指导,只有建立粉体的宏观特性、重力流动与颗粒的尺寸、材料属性及接触物理属性、空间分布等因素的联系,从颗粒微观特性研究颗粒群的宏观行为,分析各种物理参数对粉体流动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提供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结果。

因此研究粉体的流动性,建立相应的粒级标准对于工业供料过程及相关设备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学术价值。

粉末流动性它对生产流程的设计十分重要,自动压力机压制复杂零件时,如果粉末流动性差,则不能保证自动压制的装粉速率,或容易产生搭桥现象,而使压坯尺寸或密度达不到要求,甚至局部不能成形或开裂,影响产品质量。

二、研究现状(1)目前关于粒径对于黏附性粉体流动性的影响,其所研究的粒径分布较宽且均采用平均粒径,未对其粒径分布的影响进行详细的探讨。

此外较少有学者定量分析粉体的堆积特性对其流动性的影响。

(2)近几年较多学者研究细颗粒对纔合粉体堆积及流动性的影响,但是其中相应的作用机理及其对下料特性的影响较少有学者进行详细研究,并且对于下料过程中细颗粒的临界含量也鲜有相应的定量标准。

(3)对颗粒流特性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对现象的认识,较少有学者对其内在的机理进行详细的探讨。

粉体工程与设备POWDERENGINEERINGANDEQUIPMENTS

粉体工程与设备POWDERENGINEERINGANDEQUIPMENTS

(8-3)
若以单位质量的流体介质中所含固体颗粒的质量表示,有
Cwˊ=固体颗粒的质量/流体介质的质量=
(8-4)
若已知两相流的密度ρm,则上述各式可直接用密度表示:
Cv p f
m f
(8-5)
m f C v p m
(8-6)
m f p p Cw Cv p m f m
在对气流的脉动速度均有相互影响;
(5)由于流场中压力和速度梯度的存在、颗粒形状不规则、颗 粒之间及颗粒与器壁间的相互碰撞等原因,会导致颗粒的旋转, 从而产生升力效应。
8.1 两相流的基本性质(Fundamental features of two phases flow)


7.1.1 两相流的浓度(Concentration)
式中,Cpf和Cvf分别为颗粒相和液体相的定容比热。
(3)两相流的比热比
Cw 1 C pm C ppCw C pf 1Cw 1Cw K Cvm C C C 1C Cw vp w vf w 1 K 1Cw


式中,K=Cpf/Cvf 和δ=Cpp/Cpf是相对比热,颗粒相的Cpp=Cpv=C。 K和δ是常数,而Cw不是常数。 由上式的第二种形式可见,γ总比K小,且与颗粒浓度无关。当 Cw>0.8时,γ迅速接近于 1,而 γ=1的流动是等温流动,因此, 质量浓度大的气固两相流动可看成是等温流动。 等温流动的性质: 因颗粒热容量大,混合物膨胀或压缩引起的气体温度变化
(8-10)
8.1.2 两相流的密度(Density)

单位体积的两相流中所含固体颗粒和流体介质的质量分别称为 颗粒相和介质相的密度,分别以 和 表示。

粉体工程与设备(设备部分)

粉体工程与设备(设备部分)
1、可以提高物理作用的效果及化学反应 的速度。
2、几种固体物料的混合,也必须在细粉 状态下才能得到均匀的效果。
3、固体物科经粉碎后,为烘干、混合、 运输和储存等操作难备好有利条件。
粉碎过程的对象:
数量很大的固体原料、燃料和半成品等 需要经过各种不同程度的粉碎,使其块度达 到各工序所要求的大小,以便操作加工。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1.6. 3021.6 .3015 :28:1 315:2 8:13J une 30,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 21年6 月30 日星期 三下午3 时28分 13秒1 5:28: 1321. 6.30
粗碎圆锥破碎机的缺点是结构复杂,价格 较高,检修比较困难,修理费用较高;机 身较高,使厂房、基础构筑物的费用增加。
因此,粗碎圆锥破碎机适宜在生产能力较 大的工厂及采掘场中使用。通常用一台颚 式破碎机能满足产量要求,则选用颚式破 碎机,除非在需要两台颚式破碎机时,才 选用旋回破碎机。
液压圆锥破碎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如图3—9和凶3—10所示。其破碎过程与 弹簧圆锥破碎机相同。但在动锥立轴下部 设有一个单缸液压活塞,承受动锥总质量 和破碎总负荷,兼调节装置和保险装置的 作用:一个单缸活塞就代替了弹簧圆锥破 碎机的碗形轴承、调节装置、锁紧装置和 弹簧保险装置,使用构大为简化,有利于 生产操作和维修。
中细碎圆锥破碎机的规格用带衬板的动锥部 直径D来表示。例如ø2200 mm圆锥破碎机,表 示其动锥底部直径D等于2200mm。
在硅酸盐工业中,圆锥破碎机主要用来粉碎 熟料、矾土、矿渣等,有时也用硬质物料的第二 级破碎用(如石灰石的中细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粉体工程与设备论文论文题目:1000吨/年铝基复合材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5 摘要铝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密度小、熔化温度低、高导热性且成本低等特性,已经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研究并日趋工业化。

同时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不吸潮、不老化、气密性好、耐有机液体和溶剂侵蚀等一系列优点。

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光学等工业领域关键字:铝基复合材料目录引言 (3)第1章项目总论 (3)1.1项目名称 (3)1.2项目背景 (4)1.3 项目建设意义 (4)1.4 项目拟建地区和地点 (4)1.5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4)第2章铝基复合材料及制品市场调查 (4)2.1国内市场调查 (4)2.2国外市场调查 (5)第3章产品技术方案 (5)3.1 产品介绍…………………………………………………………………5.3.2 生产工艺流程 (6)3.3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7.3.4 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 (8)3.5 燃料及动力供应 (8)第四章成本核算4.1主要价格的数据 (8)4.2 员工岗位的设定 (9)4.3生产成本的估算 (9)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4.4 年度销售收入的估算 (10)4.5损益估算 (10)第五章效益分析 (11)第六章销售渠道 (12)第七章环境保护 (19)第八章未来发展 (25)致谢 (25)参考文献 (25)25引言颗粒增强型铝基复合材料以其高比强度、比刚度、热膨胀系数低、良好的耐磨性能等优良性能成为传统耐磨材料代替品。

目前,较常见的基体材料有Al-Si 、Al-Cu 、Al-Mg 等系铝合金,增强体的材料大致分成以下几类:氧化物,如Al2O3、、MgO 、SiO2等;碳化物,如SiC 、TiC 、B4C 、Al4C3等;氮化物,如Si3N4、Al N 等;以及其它类型的增强体,例如碳纳米管、TiB2、ZrB2等等,由于其低廉的成本和良好的制造和加工性能,使得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因此铝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成为各国材料工作者研究的点。

第一章 项目总论1.1项目名称1000吨/年铝基复合材料建设投资项目1.2项目背景铝基复合材料(MMC )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新型工程材料,其中低密度铝基复合材料以其低密度、高的比刚、比强度,高的耐磨性及高温强度等优越性能而得到普遍重视。

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较为广泛,在空、天飞行器、汽车、轻工产品、建筑等行业有极大的市场开发前景,在军事工业、国防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国外研究及应用,除军事工业方面国外,特别是美国,对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非常重视,而且处于领先地位。

它的扩大应用表明它已达到成熟程度,然而为实现它们的全部潜力,这些复合材料应受到更多注意和支持”。

80年10月美国成立了金属基复合材料情报分析中心(MMCLAC ),其主要任务是为向从事国防金属基复合材料计划的研究人员提供信息及有关金属基复合材料工艺发展的技术情报分析等。

该中心认为: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使一系列国防用金属结构材料和工程设计产生一次革命性转变,从而大大减轻结构重量并提高其效能。

1.3项目建设意义 该项目开发的铝基复合材料是顺应现代工业向“轻质、高强、高速、高性能”方向发展的理想材料,也是产品更新换代,实现高技术化、高性能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我国已成为世界铝轮产量第一大国。

但,铝轮出口量很小,主要是随整车出口,部分进入国际维修市场。

其原因主要是质量档次太低。

颗普铝基复合材料的开发能广泛应用于发动机蛉部件及车轮、刹车盘等,可替代进口,节约外汇,更重要的是提高国内产品档次,提高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达到出口创汇。

其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意义重大。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1.4项目拟建地区和地点经综合考虑和调查我们认为西安是最好的建厂地点,生产场地应尽量傍河而建,尽量利用原有交通运输条件,减少该项目的道路及车场投资1.5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合作开发,资金入股。

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及向社会投资士招资。

第2章铝基复合材料及制品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2.1国内市场调查国内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与开发一般在民用方面寻求产品;军工应用方面,有数家单位对几个产品进行了研究。

因此,加快我国轻质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材料在我国汽车、轻工、建筑及军工产品中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内的潜在应用市场(民用)从国内市场调研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首先加以考虑:1各类型材铝基复合材料的最大特点是其性能的可设计性,即根据产品(或构件)的需要设计材料的成分与组织,以满足其所需性能:如可用作轻型自行车、山地车大梁的高比刚(是钢的约1.5倍)、比强度(约为一般结构钢的3倍)的各种规格的管材,以及要求轻质(质量密度是钢的1/3)高耐磨的各类型材(例如门、窗的下滑轨道),其成本与现用铝合金型材基本相当。

其市场是巨大的。

2小型汽油机和摩托车发动机零部件如汽油机缸套、活塞环、连杆等。

以单缸汽油机为例,广泛用作摩托车、割草机、喷雾器、油锯、森林灭火机、助力自行车等设备的发动机。

目前这类发动机缸体生产有两种途径:一是整体压力铸造,缸内电镀硬铬。

该工艺的主要问题是成品率低,仅达50-70%,而且污染环境。

二是内镶铸铁缸套,由于两种材料热膨胀率不同,会造成服役过程中松动、脱离,对寿命影响很大。

目前国产摩托车(50,70,80,90,100,125cc等)产量超过2000万辆/年,小型汽油机超过100万台/年,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3汽车发动机零件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小型汽车轻型化高速化的发展趋势,汽车发动机配件,如活塞、活塞环槽、连杆套、曲轴瓦、缸套等的数量及质量、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轻质、高性能的铝基复合材料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新一代替代材料4其它如交通运输车辆配件行业、农用机械行业、纺织配件行业,均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目前,我国尚无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工业化生产。

而在国外,民用级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主要由几家大公司生产,如加拿大铝业,价格十分昂贵。

军用级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主要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DWA等公司生产,由于这些公司都与美国国防部签有协议,对我国没有销售。

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可应用的领域和市场包括:飞机,高速列车,汽车,电子,电力,军工,市场十分广阔。

DWA公司供应美国国防部的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价格在16-35美元/磅不等,毛利率高达300%-500%252.2国外市场调查美国国防部每年用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约2000万美元,并逐年增加。

美国在航空、航天及其它武器装置上研究和应用的最多的是纤维及晶须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其中Al-B 复合材料研究最早,历史最长。

颗粒或短纤维、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以及近年来出现的自生增强体复合材料虽然出现较晚,但由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加之良好的二次成型(锻、轧、挤压)性能,可用一般的加工方法方便的制造出板、线、管材及形状复杂的构件。

就目前所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已将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用于制造轻型武器的托架、弹匣、枪托、军用直升机脚架,Martin 公司用TiB2颗粒增强铝制造机翼,英国航天公司从80年代起研究用颗粒和晶须增强铝合金制造三叉戟导弹元件。

美国DWA 司和英国BP 公司已制造出专门用于飞机和导弹的复合材料薄板、型材等。

另外,坦克潜望镜、反射镜、坦克车导向轮、履带板以及其它兵器构件也有应用。

民用工业方面民用工业应用主要集中于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自行车构架、体育器材等。

1)发小型汽油机和摩托车发动机零部件2)汽车发动机零件3)各类型材4)也可根据企业需要进行新产品开发,均有潜在市场开发。

第3章 产品技术方案3.1 产品介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封装和体育用品产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1-3]。

目前,复合材料制备的常用方法有粉末冶金法,喷射沉积法,浸渗法和搅拌铸造法等[4-6]。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优异,但其工艺流程长,工序复杂,金属粉末成本高,增强相与粉末混合易产生爆炸,同时制品的尺寸也受到限制[7]。

压力浸渗法是将颗粒增强相制成预制块,然后在压力作用下将熔体渗入预制件间隙中,颗粒增强相在复合材料中体积百分数可达50%。

该工艺存在的问题是:预制块在压力作用下易变形,制得的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不均匀,晶粒尺寸也比较大,有害界面反应难以控制[8]。

喷射沉积法制备的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有许多优点:几乎避免了有害界面反应, 材料含氧量及夹杂物含量少,被公认为是一种极有前景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缺点是工艺不够成熟,增强体含量受到一定限制[9]。

而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比较多,此法对设备要求低,工艺简单,可以满足规模生产需要。

因此,铸造法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项目采用搅拌铸造技术制备SiCp/6061Al 铝基复合材料,并在注模前对该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及性能进行鉴定,分析采用最佳搅拌铸造技术工艺;对SiC 进行预热, 排除表面吸附气体; 真空保护下熔化和搅拌; 控制Si 、Mg 含量,改善SiC 与铝合金的浸润性和界面结合质量; 选择合理的搅拌器形状和搅拌速度、搅拌温度、搅拌时间等工艺参数.。

采用喷射沉积或粉末冶金工艺,制备颗粒(SiC ,Al2O3等包括纳米级微粒)增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主要目的是提高铝合金弹性模量,锭坯制备工艺可防止增强体与基体的有害界面反应,可保证增强体分布基本均匀。

可加工成棒材,管材及锻件,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兵器及汽车等领域。

强度及弹性模量比基体材料提高20%~30%。

3.2 生产工艺流程原理:项目采用搅拌铸造技术制备SiCp/6061Al铝基复合材料,并在注模前对该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及性能进行鉴定,分析采用最佳搅拌铸造技术工艺;对SiC 进行预热, 排除表面吸附气体; 真空保护下熔化和搅拌; 控制Si、Mg 含量,改善SiC 与铝合金的浸润性和界面结合质量; 选择合理的搅拌器形状和搅拌速度、搅拌温度、搅拌时间等工艺参数.先将SiC 颗粒在真空电阻炉里进行加热预处理,其加热温度为650℃,保温3.5 h,并随炉冷却至室温。

然后,使用S62-7.5-12 坩埚电阻炉采用液态机械搅拌铸造法制备SiCp/6061Al 复合材料。

熔炼过程:熔化铝锭→添加合金元素→精炼→静置→边搅拌边加SiC→继续搅拌→静置→浇注。

本项目用氩气作为保护气氛,并用氩气将SiC颗粒输送到基体合金液中。

当即搅拌温度为760℃,搅拌速度为2 水平1200r/min,搅拌时间为3 水平25 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