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五大典型特点
真菌性角膜溃疡
真菌性角膜溃疡
*导读:本病是因真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角膜炎。
为真菌直接侵害角膜所致,常见的有曲霉菌,镰九菌、念珠菌等。
病情重,治疗难,预后不良。
中医学有湿翳之病名,乃湿热毒邪所致。
……
[诊断要点]
1.从事农业性劳动并有外伤史,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抗生素治疗无效。
2.疼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较轻,与局部体征重不相称,即症状与体征不成正比。
3.角膜溃面较大,坏死物较多而粗糙溃区边缘不整齐,中心病灶周围上皮下可有羽毛状混浊,侵入邻近角膜基质,称伪足。
远离主病灶的透明基质中有点状混浊,称卫星灶。
4.角膜后壁有块状胶样沉着物,伴有稠厚的前房积脓。
5.涂片检查找真菌丝或真菌培养找到致病的真菌。
6.溃疡愈合后又可以复发,此点与细菌性角膜溃疡不同。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细菌性角膜炎鉴别,本病病程长,有植物性外伤史,抗生素等治疗无效,有伪足和卫星灶,愈后可复发等与后者不同。
实验室检查是最可靠的鉴别诊断。
[注意事项]
1.不滥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
2.防止植物性角膜外伤,受伤后勿用脏手擦眼,密切观察病情。
[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主证] 角膜大片溃疡,表面如腐渣样,粗糙干涩。
可伴前房积脓,眼前节混合充血。
疼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较轻,与局部体征重不相称。
口苦,舌苔黄腻,脉濡。
[治法] 清热祛湿,解毒退翳。
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
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田甜;田鹏鹏【摘要】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的分布,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5-07在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98例98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真菌性角膜炎最主要由植物外伤引起,其次是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隐形眼镜的不当使用。
几乎所有患者出现菌丝苔被、伪足、免疫环、卫星灶等体征,少数患者出现内皮斑和前房积脓。
真菌性角膜炎的致病菌主要以镰刀菌属为主(73.5%),其次为曲霉属(13.2%)、念珠菌属(9.2%),其他菌属4.1%。
65例65眼患者在选择5%那他霉素滴眼液后治愈,15例15眼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其余18例18眼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联合伏立康唑后13例13眼病情好转,5例5眼病情继续恶化,最终3例3眼羊膜遮盖,2例2眼眼球摘除。
结论:真菌性角膜炎在荆州地区的主要流行菌种为镰刀菌。
那他霉素眼液可作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真菌性角膜炎首选药物。
临床医师应加强对真菌性角膜炎的了解,以便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IinicaI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s in patients with fungaI keratiti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METHODS:The cIinicaI data of 98 cases (98 eyes) with fungaI keratitis from January 2012to JuIy 2015 in the First AffiIiated HospitaI of Yangtze University were retrospectiveIy reviewed. RESULTS:The main cause for fungaI keratitis was corneaI injury by pIants. The inappropriate use of contact Ienses and gIucocorticoids therapy were the next cause. AImost aII of the patients had hyphae moss, pseudopodia, immune ring, and sateIIite signs. A few of patients had endotheIiaI pIaque and anterior chamber empyema. Themajority pathogens of fungaI keratitis was Fusarium spp(73. 5%),foIIowed by Aspergillus spp (13. 2%),Candida spp(9. 2%) and others(4. 1%). Sixty-five patients (65 eyes) treated with 5% natamycin were cured. The condition of 15 patients was improved. Eighteen patients were invaIid, in which 13 patients became better and 5 patients became worse after voriconazoIe was added into the therapy, Ieading to amniotic membrance cover in 3 patients and eyebaII removaI in 2 patients at Iast. CONCLUSION: Fusarium genus is the predominant pathogen for fungaI keratitis in Jingzhou. Natamycin can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drug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fungaI keratitis. The cIinicians shouId pay attention to the fungaI keratitis, in order to earIy diagnosis and timeIy treatment.【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124-126)【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那他霉素;回顾性分析【作者】田甜;田鹏鹏【作者单位】434000 中国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434000 中国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临床报告·Citation:Tian T, Tian PP.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ofpathogens in fungal keratitis.GuojiYankeZazhi(IntEyeSci) 2016;16(1):124-126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的分布,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真菌性角膜溃疡危害及预防课件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视力损伤 ,甚至失明。
溃疡可能会穿透角膜,形成瘢痕,影响光线 进入眼睛。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危害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患者可能会因为视力问题而影响日常生活和 工作。
生活质量的下降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如 焦虑和抑郁。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危害
医疗成本
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需要长期的医疗干预, 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什么是真菌性角膜溃疡?
病因
常见的致病真菌包括曲霉、酵母菌等,感染通常 发生在角膜受到损伤后。
环境因素如湿度、温度和卫生条件也会影响真菌 的生长。
什么是真菌性角膜溃疡? 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痛、视力模糊、流泪和红眼等 症状。
有些患者可能还会感到眼睛异物感。
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角膜溃疡的危害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危害
谁容易感染?
使用不当的眼部产品
使用过期或不安全的眼药水、隐形眼镜护理液会 增加感染风险。
保持良好的眼部卫生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如何预防真菌性角膜溃疡?
如何预防真菌性角膜溃疡?
保持眼部卫生
勤洗手,避免用手触碰眼睛,定期清洁和消 毒隐形眼镜。
使用合适的眼部护理产品,确保其有效性和 安全性。
如何预防真菌性角膜溃疡?
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加重病情。
如果感染了该如何应对? 遵循医生建议
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服用抗真菌药物,保持良好 的用药习惯。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如果感染了该如何应对? 照顾眼睛
在治疗期间,避免过度用眼,保护眼睛,减少视 力负担。
使用眼罩或眼药水以减轻不适。
谢谢观看
包括药物治疗、定期检查以及可能的手术费 用。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及真菌学研究
1 F / l 3 涂 布方 法 : 照 K B法 , 0C U m 。( ) 参 — 涂好 后 0m n 贴 4 ) 标 准 : 据 广州乐 通 泰生 物 科 技公 司提 供 的判 断标 根
准, 见表 1 。
表 3 6株真菌类 别及药物敏感一览表 4
w c b a n d fo te c l v t n 7 p f n w o d a n s d w t u g 1c r e  ̄u c r n es n i vt st n i n i h h o ti e r m u t a o so 5 a e  ̄ h ig o e i f n a on a l e ,a d t e st i e a t u — h i i f i h h i i o f
于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2 置 6℃、 3 7℃孵箱各
1管 , 养 5~1 。按 菌 落与镜 下 特点行 形 态学 鉴 培 0d 定 。必 要时转 种葡 萄 糖 马铃 薯 琼脂 培 养 基 , 菌种 鉴
B的敏感率为 3 .1 , 26 % 见表 3 6 。4 株真菌对伊 曲康
唑、 两性 霉素 B 酮 康唑 和氟康 唑 的总敏 感性 分 别 为 、 8.3 、0 8 % 、69 % 和 2 .4 , 04 % 6 .7 3 .6 17 % 差异 有 统计
月在 我 院诊 断为真 菌性 角膜 溃疡 患者 的临床 资料 及
竹等崩 伤 8例 ( 眼) 1 .4 ) 8只 (4 o % 。 3 发病 特点 : 者 以农 民和园艺 工作 者居 多 ,8 . 患 4 例 占 8 . 1 , 龄 以青 壮 年 (0~4 4 2% 年 2 9岁 ) 主 , 为 占 5 .5 , 数 患 者 (3 1% ) 植 物 性 角 膜 擦 伤 96 % 多 6.6 有 史 , 病 以秋 冬 季 为 多 , 7 . 8 , 中 9~1 发 占 0 1% 其 1月
真菌性角膜溃疡护理查房PPT
04
护理措施与实施
眼部清洁与消毒措施
眼部清洁: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眼药水清洁眼部,避免使用刺激性较强的清洁产品。 消毒措施:使用无菌棉签蘸取消毒液,轻轻擦拭眼部周围皮肤,避免直接接触角膜。 眼部护理:使用无菌纱布或眼罩覆盖眼部,防止细菌感染。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眼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药物治疗与观察
疾病认知教育
什么是真菌性角膜溃疡?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症状和危害? 如何预防真菌性角膜溃疡?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方法?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护理注意事项?
眼部保健知识宣教
避免长时间用眼:每隔一段 时间让眼睛休息,避免长时 间使用电子产品
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 搓眼睛,使用干净的毛巾和 纸巾擦拭眼睛
分析问题:分析护理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分析 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包括 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 技能等
实施改进:实施改进措施, 并持续监测护理效果
评估改进效果:评估改进 措施的效果,并根据评估 结果调整改进计划
感谢观看
汇报人: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 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年龄等 因素确定药物剂量
药物使用方式:口服、滴眼液、眼 膏等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 角膜溃疡面积、视力、疼痛程度等
药物调整: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 药物剂量和种类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副作用,如 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等
改进措施及建议提出
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 率和质量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 疾病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 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
平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 者的需求和建议,及时调整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护理体会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8-09-21T11:23:55.45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作者:杜娟[导读] 分析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护理情况。
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82例作为研究组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杜娟 638500【摘要】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护理情况。
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82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方式及结果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经一系列护理干预,成功治愈76例,护理有效率92.68%,因各种原因感染无法控制进行眼内容物剜除术6例,护理效果良好。
结论:对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进行综合有效的护理,能够在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的同时,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真菌;角膜溃疡;护理体会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由于致病菌导致眼部感染,治疗相对困难且致盲率较高,在临床治疗和护理期间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治疗离不开对患者的护理干预,通过临床护理了解患者眼部真菌治疗情况,并对患者是否按时用药以及用药后的感受进行有效的记录,通过护理干预能够保证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效率[1]。
为进一步了解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护理相关内容,本文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82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方式及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82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中男性38例,女性44例,年龄13—62岁,平均年龄(48.9±2.6)岁,患者经眼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发现真菌菌丝,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
1.2 方法1.2.1 心理护理真菌性角膜溃疡具有治疗时间长且致盲率高等特点,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产生恐慌、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首先应当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讲,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真菌性角膜溃疡,并告知患者按时用药的重要性等,取得患者在治疗上的配合。
角膜溃疡的分类
角膜溃疡的分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角膜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是由于角膜受到感染或损伤导致的炎症反应,形成溃疡。
角膜溃疡的分类主要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来划分,下面将详细介绍角膜溃疡的分类。
一、根据病因分类1. 感染性角膜溃疡:感染性角膜溃疡是由细菌、真菌、病毒或原虫感染引起的。
常见的致病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胞菌、卡他莫吉隆菌等。
感染性角膜溃疡呈现溃疡灶,伴有结膜充血、眼痛、异物感等症状。
2. 非感染性角膜溃疡:非感染性角膜溃疡主要是由于机械性损伤、缺氧、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的。
在角膜受到损伤后,角膜上皮细胞和基底膜受到破坏,形成溃疡。
非感染性角膜溃疡的治疗主要是保护角膜,促进角膜上皮修复。
二、根据临床表现分类1. 沿神经性角膜溃疡:沿神经性角膜溃疡是由于眼部感觉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
患者常感眼部麻木、异物感,角膜溃疡往往出现在中心或近中心部位。
治疗重点是保护角膜神经、促进角膜愈合。
2. 中心性角膜溃疡:中心性角膜溃疡一般发生于角膜中心区域,常见于中老年人。
患者表现为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易发生感染。
治疗中心性角膜溃疡时需要密切监测疾病进展,及时处理并防止感染。
三、根据治疗方案分类1. 消化性角膜溃疡:消化性角膜溃疡是由于消化性溃疡疾病转移至眼部引起的。
患者常伴有胃肠道症状,角膜溃疡多发生在边缘部位。
治疗消化性角膜溃疡的关键在于处理原发病,同时对眼部溃疡进行局部治疗。
2. 对称性角膜溃疡:对称性角膜溃疡又称为Mooren溃疡,是一种少见的角膜溃疡疾病,常见于中年以上女性。
患者双眼对称性发病,角膜溃疡呈周边性或圆形边缘,进展迅速。
综合治疗包括局部抗炎、免疫调节治疗等。
以上便是关于角膜溃疡的分类介绍,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的不同,角膜溃疡呈现出多种不同类型。
患者在发现角膜溃疡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同事也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因眼部感染或损伤引起角膜溃疡的发生。
真菌性角膜炎(角膜真菌病)
真菌性角膜炎(角膜真菌病)【病因】(一)发病原因一般情况下,真菌不会侵犯正常角膜,但当眼外伤、手术或长期局部使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以及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角膜炎症后及干眼症等,可使非致病的真菌变为致病菌,引起角膜继发性真菌感染;或当角膜被真菌污染的农作物如谷物、枯草、树枝等擦伤及角膜异物挑除后引起真菌感染。
常见的致病菌以曲霉菌多见,其次是镰刀菌、白色念珠菌、头芽孢菌及链丝菌等。
1.一般特性真菌是一种真核细胞微生物,细胞结构较完整,有细胞壁及完整的核。
真菌分为单细胞与多细胞两类。
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常见于酵母菌类,以出芽方式繁殖。
多细胞真菌大多长出菌丝与孢子。
有些真菌可因环境条件的改变,两种形态互相转变,称二相性真菌,如球孢子菌等。
各类真菌都可侵犯角膜,丝状菌是角膜的主要致病菌。
各种多细胞真菌的菌丝与孢子形态不同,是鉴别真菌的重要标志。
真菌培养的要求不高,常用Sabouraud培养基就可生长,一般1~2周就可形成典型菌落。
2.致病性真菌感染角膜有3种途径:(1)外源性:常有植物、泥土外伤史。
(2)眼附属器的感染蔓延。
(3)内源性:身体其他部位深部真菌感染,血行扩散。
大多数学者认为真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因为正常结膜囊内可以培养出真菌,检查阳性率高达27%,但不发病,只有长期使用抗生素,致结膜囊内菌群失调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使局部免疫力低下以及角膜的外伤等情况下,才引起真菌性角膜炎。
3.正常角膜即使将培养的真菌液滴入眼内,也不会引起FK,只有在角膜上皮遭到损伤或眼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才会引起真菌机会感染。
常见的发病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种:(1)植物性眼外伤:以稻谷伤最常见,其次是植物枝叶擦伤和尘埃、泥土、砂石等异物所致。
(2)糖皮质激素滴眼:长期应用不但可引起角膜表层点状糜烂,促进结膜囊内真菌异常增殖,还可导致眼部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真菌的机会性感染。
(3)广谱抗菌药应用:长期局部和全身应用抗菌药,可引起结膜囊内菌交替症发生,促进真菌生长。
眼科真菌性角膜炎诊疗技术
眼科真菌性角膜炎诊疗技术真菌性角膜炎(funga1keratitis)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由于发病与植物外伤有关,中国是农业大国,目前真菌性角膜炎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首位的感染致病菌。
一、真菌的一般特性真菌是一种真核细胞微生物,细胞结构比较完整,有细胞壁和完整的核,少数为单细胞,大多为多细胞,由丝状体和抱子组成。
真菌种类繁多,有10余万种,引起人类疾病约200余种,有报道70余种可引起角膜的感染。
二、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真菌与细菌在结构、形态及组成上有很大的差别。
真菌比细菌大几倍至几十倍,体外有一层坚硬的细胞壁,一般由四层不同结构组成,最外层是糖菌类;第二层是糖蛋白;第三层是蛋白质;第四层是几丁质的微原纤维。
各种真菌细胞壁的结构不完全相同,菌丝与抱子外的细胞壁结构也不相同。
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称酵母菌。
多细胞真菌大多长出菌丝与电子,交织成团,称丝状菌或霉菌。
有些真菌可因环境条件的改变,两种形态可以互变。
酵母菌的形态与结构,外形与细胞很相似,以出芽方式繁殖,芽生抱子成熟后脱落成独立体。
角膜很少有酵母菌感染。
丝状菌能长出菌丝,菌丝延伸分枝,长出抱子,各种丝状菌长出的菌丝与泡子形态不同,是鉴别的重要标志。
(一)菌丝真菌的泡子以出芽方式繁殖,逐渐延长至丝状,按菌丝的功能可分为营养菌丝,为部分向下生长深入被寄生的组织或培养基中,吸取和合成养料的菌丝。
按菌丝的结构分为有隔和无隔菌丝两类。
(二)抱子是真菌的繁殖器官,一条菌丝上可长出多个泡子。
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泡子又可发芽伸出芽管,发育成菌丝体。
电子又分;①分生抱子:由生殖菌丝末漏细胞分裂或收缩形成,也可在菌丝侧面出芽形成;②叶状抱子:由菌丝内细胞直接形成;③抱子囊泡子:为菌丝末漏膨大成抱子囊,内含许多抱子。
三、致病性(1)致病性感染:主要是一些外源性真菌感染,角膜感染以外源性为多见,通过机械刺激和代谢产物作用,引起局部的炎症和病变。
(2)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常见于眼科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后继发感染。
真菌性角膜炎的护理1
⑵术后护理:①参照眼科术后护理常规。建 议戴上硬性眼罩保护术眼,尤其是睡眠或 打盹时。②手术24小时后,每天换药。若 植片平整,可改用眼垫包扎,至刺激症状 基本消退为止;若植片不平整,应适当延 长包扎时间。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 是角膜感染和角膜排斥反应征象。如病人 主诉眼痛、头痛、畏光、流泪、视力突然 下降,眼球充血、眼压升高或角膜植片由 透明变为混浊、水肿,并向外膨隆等现象, 应立即报告医生。④眼压监测:定时测量 眼压,观察眼压变化。⑤药物护理
2、手术治疗 (1)穿透性角膜移植:适用于 有角膜溃疡穿孔危险或已穿孔者。(2)板 层角膜移植:通过角膜板层切除,可以清 除病灶。(3)结膜瓣遮盖术:清除角膜病 灶,利用结膜瓣的丰富血供,高角膜局 部的药物浓度,但遗留角膜瘢痕。
护理诊断
1、急性疼痛 与角膜炎症刺激有关。 2、潜在并发症 角膜穿孔、眼内炎。 3、感知紊乱 视力下降,与角膜炎症影响有 关。 4、焦虑 与病情反复,担心预后不良有关。 5、知识缺乏 缺乏真菌性角膜炎的防治知识。
护理目标
1、眼痛、畏光、流泪减轻或消失。 2、无并发症发生或并发症得到及时治疗。 3、视力提高或恢复正常。 4、病人理解真菌性角膜炎的病情发展,情绪 平稳。 5、病人及家属获得真菌性角膜炎的防治知识。
护理措施
1、药物护理①按医嘱选择抗真菌药物:白天 用眼药水滴眼,每1/2~1小时滴眼一次,睡 前涂眼膏。症状严重者,可进行结膜下注 射给药,如咪康唑或二性霉素B。临床治愈 后仍要坚持用药1~2周,以防复发。② 注 意观察药物眼表毒性作用:结膜充血水肿, 点状角膜上皮脱落等。③有虹膜睫状体炎 时,应用散瞳剂,可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 或1%阿托品滴眼液。有穿孔危险者不宜散 瞳。
3、健康指导 告诉病人如有植片引起角膜 外伤,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 素眼药水或眼膏者,应注意眼部病情变化, 避免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生。
真菌性角膜炎
概述
▪ 近20年来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不断增加,已经成为重要的致盲性角膜 疾病。目前,认为真菌性角膜炎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抗生素及糖皮质 激素的广泛应用,改变了眼局部的微环境,以及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 土壤真菌生态平衡破坏所致。同时与眼科工作者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深 入研究及不断认识,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也有关系。
真菌性角膜炎典型的角膜病变 ▪ 1.菌丝苔被 表现为角膜感染病灶呈灰白色
轻度隆起,外观干燥无光泽,有的为羊脂 状与下方炎症组织粘连紧密
▪。
▪ 2.伪足 在感染角膜病灶周围有伪足,像树 枝状浸润
▪ 3.卫星灶 为角膜大感染灶周围,出现与病 灶之间没有联系的小的圆形感染灶。
▪ 4.免疫环 常表现为感染灶周围的环形浸润 此环与感染灶之间有一模糊的透明带
治疗浅表的角膜感染灶 ▪ 那他霉素难溶于水,临床常用5%混悬液 ▪ 对视网膜有严重的毒性作用
▪ 2.手术治疗 ▪ (1)板层角膜移植术
▪ (2)穿透性角膜移植
其他治疗
▪ 溃疡搔刮清除 碘酊烧灼 ▪ 阿托品散瞳 ▪ 继发青光眼或有角膜穿孔危险时,应用降眼
压药物 ▪ 不能局部应用皮质激素
▪ 本病若能早期诊断早期给予合理的治疗对于轻、中症病例可取得满意 效果。但往往由于误诊、误治,错过时机,导致角膜基质坏死、前房 积脓、眼内炎及青光眼发生,严重者丧失眼球。本病的预后和转归如
流行病学
▪ 真菌性角膜炎在我国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 势,这在以农业人口占主要成分的省份更 显得突出。患者中以青壮年男性居多,达 75%以上。农民患者所占比例多达70%以 上。
病因
▪ 1.一般特性 真菌是一种真核细胞微生物, 细胞结构较完整,有细胞壁及完整的核真 菌分为单细胞与多细胞两类。单细胞真菌 呈圆形或卵圆形,常见于酵母菌类,以出 芽方式繁殖多细胞真菌大多长出菌丝与孢 子。有些真菌可因环境条件的改变,两种 形态互相转变称二相性真菌,如球孢子菌 等。各类真菌都可侵犯角膜。丝状菌是角 膜的主要致病菌,各种多细胞真菌的菌丝 与孢子形态不同,是鉴别真菌的重要标志
真菌性角膜炎
中华眼科杂志 "$$> 年 &$ 月第 >D 卷第 &$ 期! RG*- S I0G<G)+(L+,I3<L2.; "$$>,TL+ >D,ULE &$
·继续教育园地·
真菌性角膜炎
谢立信
! ! 真菌性角膜炎( 81-9)+ :.;)<*<*7)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在 我国,农民患者居多。目前,眼科医师对该病的临床诊治经 验欠缺、有效治疗药物不足,尚需积累经验、深入研究。现就 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治特征概述如下。
;6 培养:角膜刮片或组织培养阳性是诊断真菌感染的 最可靠依据,同时可鉴定真菌菌种。大多数角膜感染的真菌 ; < 内即能生长,部分为 = > ? <,约 ! @ A 真菌需 % 周以上时间 才能生长,因此真菌培养基应保存 ; 周时间[%]。B’C)+,’+< 培养基、血琼 脂 培 养 基 和 巧 克 力 培 养 基 比 较 常 用。 在 室 温 下,加入庆大霉素、不含放线菌酮的 B’C)+,’+< 培养基是最敏 感的眼部真菌分离培养基,阳性率 =%7 > ?D7[E,!5]。血琼脂 培养基适于分离念珠菌、双相菌及部分丝状菌。
·F;D·
荧光显微镜染色 法:( ! )吖 啶 橙 染 色 法:可 快 速 检 测 真 菌,吖啶橙染料与真菌 "#$ 结合,在黑色背景下显示橙绿 色真菌。(%)二苯乙烯荧光增白剂( &’(&)*(+), -./01,234) 染色:234 与真菌胞壁的几丁质和纤维素紧密结合,使真菌 呈现强烈发亮的淡绿色,若加入 56 !7 891: 蓝,则在橘红色 背景上可更清晰地识别发亮的淡绿色真菌。
细菌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的鉴别
细菌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的鉴别
细菌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
起病急骤慢、单眼反复缓慢
诱因外伤、异物感冒、抵抗力差植物性外伤
症状与体征①疼痛、睑痉、充血水肿剧烈②中等刺激、可睁眼、结膜反应轻
③睁眼自如而病灶严重
溃疡形态特征圆形树枝或地图状,表面干净不规则表面粗糙牙膏状边缘清楚前房积脓多为黄绿色稀少、灰白色、随头位移动粘稠、正中高、两侧低
病原体检查刮片可见细菌分离可检测病毒刮方可见菌丝
治疗反应抗生素有效抗病毒有效抗真菌有效。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护理ppt课件
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多进食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类和易消化的食物, 如瘦肉、鸡蛋、鱼、牛奶等。多吃水果、蔬菜促进 角膜上皮生长及保持大便通畅
心理护理 真菌性角膜溃疡病程长,大多数患者情绪焦虑、抑 郁,应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治疗的效果及配合方法,多给予安慰、鼓励、使患 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护理
The nursing of fungal corneal ulcer
Thinking
什么是真菌? 真菌有何特点? 什么是真菌性角膜溃பைடு நூலகம்?
真菌性角膜溃疡如何治疗?如何护理?
学习目标:
了解真菌的类型及其特点 熟悉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定义、病因及临床表 现 熟悉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用药治疗 掌握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护理措施
眼的解剖:
定义: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由致病真菌感染所致的一种致 盲率很高的角膜疾患。
真菌
镰孢菌 弯孢菌 曲霉属 念珠菌属
最适温度 22℃~36℃ 相对湿度95 %~100 % 最适 pH5.0 ~6.5
病因:
植物性外伤
B
机体抵抗 力下降
A 病因
C
抗生素
角膜接触 镜佩戴史
E
D
糖皮质激 素
临床表现:
护理措施:
③点眼时,如泪液过多或有分泌物,应先 用消毒棉签吸干泪液及抹去分泌物再点眼。 点眼时动作轻巧,不施压于眼球,以免溃 疡穿孔。 ④滴眼液时,切不可 直接滴在角膜表面, 以免刺激角膜。混悬 液要充分摇匀,滴头 离眼球 1 ~2 厘米, 不可接触眼部,防交 叉感染。
护理措施:
眼部护理
①保持眼部及周围皮肤清洁,患者应向患眼侧卧位休 息,避免分泌物流向健眼,以防交叉感染; ②检查、治疗及护理操作动作要轻巧,切不能加压眼 球,不能翻转眼睑以免溃疡穿孔
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临床分析
疡病 程 ; 使用 2 / g L氟康 唑滴 眼 , 次 / . ~ 1 o ; 氯芬酸 钠 眼水 点眼 , 1 05 .h双 1 次 / h 复 方托 品卡胺 滴 眼 , 次 / 2; 2 d以 散瞳 。如 果 溃疡 面较 大 , 3 > mm 者 , 给予 氟康唑 结膜 下注 射 1次 / 。 ③对 角 膜 溃疡 面 积 大 , l 周 濒 临穿孔 , 身 全 药 物及 局部 治疗效 果差 者 , 于结 膜瓣 遮盖术 。 给 1 3 疗效 标准 : 愈 : 疡 愈合 , 房积 脓 、 . 治 溃 前 角膜 水 肿及 后 弹 力 层 皱 褶 均 消失 ; 好转 : 疡大 部分 愈 合 , 溃 前房 积 脓 减少 或 消失 ; 效 : 疡 无 变 无 溃
.
临床医学
21年1月 第2卷 第1期 0o 2 3 2
菇 医学信 息 来自蠹 彝 真 菌性 角膜 溃 疡治 疗 临床 分 析
向 红
【 摘要】目的 : 探讨 真 茵性 角膜 溃疡的 临床 表现 及诊 疗特 点。 方法 : 对我 院确诊 的 8 例 9 5 O眼真 茵性 角膜 溃疡 , 比较 不 同面积 溃 疡者病 情 特点 ; 予 给 抗 真茵规 范 药物治 疗 , 角膜 溃疡 面积大 , 对 药物效 果差 者 , 于结膜 瓣遮盖 术 , 讨 治疗 效果 。结果 : 给 探 角膜 溃疡  ̄ , mm2 , 房积 脓 、 质脓 疡及 眼 >6 者 前 基 压 方 面 , 溃 疡面积 <6 者严 重 , 较 mm 差异 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 <O 0 。治愈 4 P .5 5眼 , 转 3 好 3眼 , 效 1 无 2眼 。其 中 6 行结 膜辩 遮盖术 , 例 2例行 眼 内容 剜 出 术。结 论 : 茸性 角膜 溃 疡早期 明确诊 断 , 予积 极有 效 的药物 治疗 , 真 给 进行 必要 的手 术治 疗 , 可预 防 穿孔 , 取得 良好 效果 。
角膜真菌病早期诊断综合治疗
角膜真菌病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摘要】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的综合治疗方法和效果。
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真菌性角膜炎27例进行诊断,运用综合方法治疗,结果:27例真菌性角膜经治疗,26例患者角膜溃疡愈合,角膜上皮遗留不同程度云或癍翳,1例角膜穿孔。
结论:角膜刮片镜检是早期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综合治疗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关键词】感染;角膜真菌病;诊断;综合冶疗【中图分类号】r7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78-02真菌性角膜炎是由致病真菌感染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一种角膜病变,真菌性角膜炎病程相对较慢,多有植物性外伤史或角膜接触镜佩戴史,临床症状上有一些特征性表现,但与细菌及病毒性角膜炎有相似的眼部刺激症状,并且有较多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不典型或合并多重感染,在疾病早期易误诊、漏诊。
临床诊断的失误会造成治疗的失误、延迟,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如角膜溃疡穿孔、眼内炎甚至眼内容物剜除,这些都是真菌性角膜炎致盲的重要因素。
所以该病的早期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是病情发展转归的关键,因此,在临床上积极采取综合治疗,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复明率。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角膜真菌病患者27例。
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23~65岁,多数有角膜外伤史,病变部位的色泽及形态与霉菌菌株不同,感染时间的长短以及个体差异悬殊很大[1]。
但仍有其共性和特征:自觉症状轻,眼局部反应重,浅层炎症即可出现角膜实质水肿,角膜内皮皱褶,房水混浊;溃疡面垢状,色灰白,表面干燥,边缘组织坏死脱落形成窄沟;溃疡进展时,周围可见分枝状基质浸润、浆糊状kp、前房灰白积脓、眼痛剧烈、真菌性眼内炎[2]。
1.2 诊断依据①角膜外伤史:麦秆、玉米叶、树枝扎伤较多。
②裂隙灯检查:角膜表面干性溃疡、树根状卫星灶、分界沟、免疫反应环、内皮斑、前房积脓。
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体会
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0年8月我科治疗的17例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6例痊愈,1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角膜炎并发真菌感染患者无效转院治疗。
结论:fk的首诊涂片检查是fk明确诊断的捷径。
加强局部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可使绝大多数早期轻症fk患者临床治愈。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62-01目前,真菌性角膜炎仅次于白内障成为感染性角膜炎中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对该病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2007年8月~2010年8月我科收治了17例fk患者,现将早期诊治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7例17眼,经涂片检查发现真菌菌丝和/或孢子而确诊,均为早期轻症患者。
男12人,女5人;年龄19~73岁,均龄46.5岁;均为单眼;农民15例,其他2例;植物外伤13例,非植物外伤4例。
1.2诊断依据。
①角膜外伤史,特别是植物(农作物)致伤史。
②裂隙灯检查见角膜表面干性溃疡、伪足、卫星灶、分界沟、免疫反应环、内皮斑、前房积脓。
症状体征分离:自觉症状轻,病灶感染情况严重。
③刮片细胞学染色或真菌培养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
1.3检查方法。
首诊患者患眼表面麻醉后,采用5ml注射器无菌针头侧刃或无菌圆刀片于溃疡病灶进行缘处刮取标本,裂隙灯显微镜下无菌操作完成,切忌在溃疡深处取标本。
然后制成生理盐水涂片和10%氢氧化钾涂片进行真菌、细菌、棘阿米巴原虫检查。
1.4治疗方法。
涂片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者,确诊为fk,给予1%氟康唑眼液1次/h,0.25%二性霉素b或5%那他霉素混浊液点眼1次/4h;前房反应严重者给予托品酰胺散瞳和口服里素劳100mg2次/日;至溃疡完全愈合、角膜上皮完整,基质仍有炎性浸润时加用0.1%双氯芬酸钠眼液4次/d;溃疡基本愈合、角膜上皮尚不完整时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4次/d。
真菌性角膜溃疡62例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稀 释 , 低 烧 灼 效 果 。静 脉 滴 注 氟 康 唑 时 , 度 要 慢 , 降 速
20 gh为 宜 , 避 免 药 物 对 肝 脏 的 损 害 。 0 m/ 以
3 2 心理护理 .
进行 耐心 、 细致 的护理 和解释 , 向其讲 明多
数 患者 通过治疗可 以抑制 真菌 生长 , 进角膜 上皮 愈合 , 促 缓 6 2例真菌性角膜溃疡均为单 眼发病 , 中 , 其 解疼痛 , 使其积极配合 治疗 , 增加 战胜疾病 的信 心。
3 1 治疗 中的护理 .
操作 中认真 观察 患者 的反 应 , 出现 如
送供应室统一处置后行 高压蒸 汽灭菌 。
参 考 文 献
[ ] 张 文华. 1 感染 性 角膜 疾病 [ ] 中华 眼科 杂 志 ,95, 1 2) J. 19 3 ( :
1 5. 3
面色苍 白、 出汗等 暂停治疗 , 时测量 生命体 征 , 及 指压人 中、 保暖 , 数分 钟即可缓解 。切忌 空腹 接受 治疗 , 以避 免 出现低 血糖反应 。操作前训 练患 者双 目注视 , 解 紧张情 绪 , 缓 患者 取平卧位 , 常规用倍诺喜 表面麻醉 , 睑器开 睑 , 开 充分暴 露角 膜, 用有齿镊 固定眼球 , 避免眼球转 动。在碘酊烧 灼过程 中 , 反 射性 引起 泪液分泌增 多 , 应及 时 吸除泪 液 , 以免 碘酊 浓度
脓 吸收 5~1 d 7。
3 护 理
3 6 防止 感染 .
严格 实行 床边隔 离 , 日常用 品及所用 药 品
固定专用 , 限制患者 的活 动范围。医务人员 接触患者 前后洗 手, 点眼时滴管 口距 眼 球 2~3 m, 可触 及 眼睑 、 毛。休 c 不 睫 息时 , 嘱患者头偏 向患侧 。换药所 用器械 , 用黄塑 料袋包装 ,
真菌性角膜溃疡预防和措施
如何识别早期症状?
如何识别早期症状? 定期眼部检查
定期看眼科医生,尤其是有高风险因素的人 群。
医生可通过专业检查发现早期症状。
如何识别早期症状? 注意异常症状
如果出现眼痛、视力变化或红肿,及时就医 。
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
如何识别早期症状? 自我监测
掌握自我检查的方法,注意眼部健康变化。
如何进行预防?
如何进行预防?
保持卫生
定期清洗眼睛周围区域,特别是在接触眼睛后。
使用清洁的毛巾,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
如何进行预防?
正确使用隐形眼镜
遵循隐形眼镜的佩戴和护理指南,不要超过推荐 的佩戴时间。
不在游泳、洗澡时佩戴隐形眼镜,以防感染。
如何进行预防?
避免眼睛暴露
在尘土飞扬或潮湿环境中,尽量佩戴护目镜。
常见病原体包括曲霉菌和念珠菌。
什么是真菌性角膜溃疡? 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眼痛、流泪、视力模糊和光敏感。
早期识别症状对于治疗至关重要。
什么是真菌性角膜溃疡? 风险因素
接触污染物、佩戴隐形眼镜以及免疫系统受损均 是增加风险的因素。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采取预防措施。
为什么要预防真菌性角膜溃疡 ?
为什么要预防真菌性角膜溃疡? 影响
治疗后遵循康复指导,进行定期复查。
保持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预防复发。
谢谢观看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预防和措施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真菌性角膜溃疡? 2. 为什么要预防真菌性角膜溃疡? 3. 如何进行预防? 4. 如何识别早期症状? 5. 采取何种措施进行治疗?
什么是真菌性角膜溃疡?Fra bibliotek什么是真菌性角膜溃疡? 定义
真菌性角膜溃疡护理业务学习
如何进行护理?
环境卫生
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避免接触可能的真菌 源,如潮湿的环境和腐烂的植物。
在户外活动时,佩戴护目镜可以有效保护眼 睛。
如何进行护理?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特别是高风险人群,应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评估。
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有助于早期干预。
为什么需要重视真菌性角膜溃 疡?
为什么需要重视真菌性角膜溃疡? 潜在危害
真菌性角膜溃疡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真菌性角膜溃疡?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4. 如何进行护理? 5. 为什么需要重视真菌性角膜溃疡?
什么是真菌性角膜溃疡?
什么是真菌性角膜溃疡?
定义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角膜表 面损伤,常见于免疫低下或角膜外伤患者。
通过教育和培训,能够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谢谢观看
保持隐形眼镜的卫生和正确使用也至关重要。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术后护理
如曾接受眼部手术的患者,若出现异常症状应立 刻就医。
术后定期复查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日常护理
保持手部清洁,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定期更 换隐形眼镜并做好消毒工作。
使用眼药水时,务必遵循医生的指示。
谁Hale Waihona Puke 受到影响?谁会受到影响?高风险人群
免疫系统受损者、长期使用隐形眼镜者以及 眼部外伤患者更易感染真菌性角膜溃疡。
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种情况更为 常见。
谁会受到影响?
年龄因素
虽然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感染,但老年人 和儿童因免疫力较弱,风险更高。
了解患者的年龄背景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护理 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五大典型特点
*导读:真菌性角膜溃疡于1878年首先由Leber报导。
以往由于发病率不高,文献上较少提及。
50年代以后,国面值外报
导逐渐增加。
近10年来,本病在我国亦有明显的增多趋势。
事
实上,在那些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所谓“匐行性角膜溃疡”病例中,有些就可能是真菌性的,值得重视。
……
真菌性角膜溃疡溃疡的特点比较典型,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临床工作中还是有很多的误诊的病人,我在门诊上就经常看到基层医院转上来误诊的病人,有一些医院不做任何检查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结果也不是真菌性角膜炎,这样很容易耽误患者的治疗时机,所以这里法帖自讨论一下真菌性角膜炎的典型特点,以利于初学者的诊断。
一般来说,真菌性角膜炎有植物外伤史,但是现在糖皮质激素
的广泛应用,有的患者的病史不是很典型,但是检查发现的体征一般很典型。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五大典型特点是:(不一定全部出现,但只要
出现一项,就要高度怀疑)
1) 角膜病灶的菌丝苔被----主要表现为溃疡表面由菌丝和坏死
组织形成边界清楚的灰白隆起病灶。
2) 角膜病灶的伪足----溃疡边缘可见树根样浸润。
3) 角膜病灶的卫星灶----溃疡边缘可见孤立的结节状浸润。
4) 角膜病灶的免疫环----菌丝灶周围有时出现灰白环形浸润,为机体对真菌的抗原、抗体反应。
5) 角膜病灶的内皮斑----菌丝灶后的角膜内皮面水肿皱折,可
见灰白斑块状沉着物。
此外,约50%患者早期出现前房积脓脓液粘稠,不易移动,可与内皮斑相连形成尖向上的三角形改变。
但要注意前房积脓不是真菌性角膜炎所特有,细菌性角膜溃疡也可以出现。
那么如何确诊真菌性角膜炎呢?最简单的,也是最便宜,但是诊
断阳性率最高的方法(我是这么认为)就是角膜刮片,只要几元钱,确诊率就能达到95%以上(包含两次刮片,我们对于有上述典型
症状的患者,一次刮片刮不到菌丝,就进行二次甚至三次刮片),基层医院可能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