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章节习题
中国教育史考研习题及答案(大全)
![中国教育史考研习题及答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5c05ce07c1cfad6195fa73a.png)
中国教育史考研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二、简答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答: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教育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原始人的群居生活为成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本条件,有利于年长一代向年青一代传授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经验,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原始生活的需要和生产技能是相应的。
原始人类的教育意识是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
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将知识传授给别人、向别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很低,但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发现和积累,教育的意识性、目的性、计划性不断得到加强,最终摆脱教育与生活混同的状态。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答:(1)生产劳动教育(2)生活习俗的教育(3)原始宗教教育(4)原始艺术教育(5)体格和军事教育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2)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
(3)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四、名词解释题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8章 明朝的教育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8章 明朝的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019b61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2.png)
第8章明朝的教育1.述评明朝的文教政策及其具体表现。
答:(1)文教政策明太祖朱元璋深刻地认识到学校教育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
因此,早在立国之初,就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
(2)具体表现①广设学校,培育人才明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学校教育。
在中央,明朝便有南北两个国子监,同时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学校,从而从京师到郡县以及乡村地区,建立起了学校教育网络。
明初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个朝代。
②重视科举,选拔人才明朝选拔人才的制度原来主要有两种:荐举和科举。
后科举日重,荐举日轻,士人都以科举登进为荣,而荐举则名存实亡。
科举日益成为明朝最主要的选士制度。
明朝科举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
“科举必由学校这样,科举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学校以科举考试为目的,两者紧密结合,共同为当时的社会政治服务。
③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明朝统治者广设学校,重视科举,是为了培养和选拔他们所需要的治术人才。
因此,在积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同时,也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重要的有以下三点:a推崇程朱,删节《孟子》;b严格管理学校,禁止学生议政:c屡兴文字狱。
2.明朝官学制度具有哪些主要特点?答:明朝官学按其设置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类,官学体制较为完备。
明朝官学制度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作为最高学府的国子监有许多新发展①放松学生入学资格的限制,根据学生的不同来源,分为举监、贡监、扇监和例监等;②创立监生历事制度,使学校培养人才与业务部门使用人才直接挂钩,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提高人才素质;③实行积分法,使起源于宋,发展于元的这一方法,更为完善。
(2)地方官学得到空前发展官学不仅按地方行政区域设学,而且也按军队编制设学,“教武臣子弟”,还在全国谷物财货集散地和土著民族聚居地设学。
因此,明朝地方学校的普及,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朝代。
(3)社学制度更趋完善社学产生于元朝,明朝继承和发展了元朝的社学制度,大加提倡,在全国城镇和乡村地区广泛设立,并在招生择师、学习内容、教学活动等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成为对民间儿童进行初步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
中国教育史习题集
![中国教育史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b408ad390912a21614792976.png)
中国教育史习题(三)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唐太宗诏令颜师古、孔颖达等考定五经文字,并对五经经义进行统一解释,由皇帝钦定,题名为《五经正义》,颁行天下,成为儒生学习的正宗课本,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
2.唐玄宗发布《求儒学诏》,亲自注《孝经》,颁布行天下。
唐文宗还镌刻石经,以维护儒经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史称“ 开成石经”。
3.唐代来日本来唐学习的人员可分为三类,分别是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
4.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书学和广文馆。
5.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6、科举考试中的殿试、武举、糊名等制度方法都是武则天统治的时期开创的。
7、经过唐朝200多年的发展,科举考试终于形成了口试、贴经、墨义、策问和诗赋五种考试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C )1、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历史时期?A、魏晋南北朝B、唐朝C、隋朝D、宋朝(C )8、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A、人才思想B、教学思想C、师道思想D、“性三品”思想(C )6、“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A、隋代B、宋代C、唐代D、汉代三、判断题(╳)1、唐朝初年科举制度的创立,实现了选士制度由推荐录用向考试录用的大转变。
四、名词解释题1、六学二馆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展,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和广文馆一馆。
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
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
广文馆则是为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提供学习的地方。
这些学校构成了唐代中央官学的主题,都直属国子监统领。
五、论述题1、试述唐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
(1)教育管理的加强A国子监的设立。
B地方官学由专职官员长史管理。
C部门对口管理。
D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2)规范教学内容A结合专业的划分,确定必修和选修课程。
B规定各门课程的学习年限。
(3)学校类型和设置形式的多样化A学校类型的多样化。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打印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e10c3a270066f5335a8121d8.png)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3.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7.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A.辟雍B.泮宫C.瞽宗D.庠8.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A.楚国B.燕国C.齐国D.秦国4.对稷下学宫的性质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由官方出资兴办的官学B.以私人讲学为主,因而是私学性质C.是在一种学术交流机构,而非学校的性质D.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5.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A.利B.仁C.德D.信6.“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的概括。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11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11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7b4d0d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2.png)
第11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1.概述维新教育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内容,它对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有何历史意义?答:洋务运动开始后,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以及近代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思想界涌动着一股资产阶级启蒙思潮,即人们常说的早期改良主义思潮。
以及后来应用西方思想进行维新运动,并把这种思想指导实践改革活动的维新派,他们在对社会的改良过程中也触及到教育领域。
(1)维新教育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内容维新教育的发展过程包括三个主要阶段,即早期改良派阶段、维新教育实践阶段以及维新变法时期,在每个阶段都独立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并付诸实践。
其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改良派维新教育总的特点是渐次推进的,以薛福成、郑观应、马建忠等为代表的早期改良派在改革封建传统教育制度,培养新型人才上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实现整体改革方案,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改革科举制度、建立近代学制、倡导女子教育等。
○2维新教育实践维新派普遍认为改革教育、培养新式人才是实现变法维新的基础,因此,维新教育实践活动便成为维新运动的基本内容。
主要措施包括:兴办学堂,一类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另一类学堂是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洋务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的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维新派还通过创办各种学会和发行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主要有《万国公报》、《强学报》、《时务报》等。
○3维新变法运动维新变法针对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设立京师大学堂,对大学堂的性质、办学宗旨、课程、入学条件、学成出身、教习聘用、机构设置、经费筹措及使用都作了详细规定;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设立经济特科,以选拔维新人才;讲求学习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计划设立铁路、农务、茶务、蚕桑等实业学堂,广派人员出国游学游历,设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奖励开设报馆,开放言论,书籍、报纸免税等。
(2)维新教育的历史意义○1早期改良派的教育思想启蒙,导致甲午战争后维新教育思潮的一触即发,并迅速转化为维新教育运动。
中国教育史课后习题(选择题)
![中国教育史课后习题(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e05e3f5e964bcf84b9d57b5f.png)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官学的的衰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A.西周B.春秋C.战国D.东周2.私学的教学场所一般是()。
A.固定的B.不固定的C.在都城D.在乡村3.在教育对象的问题上,()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
A.墨子B.孔子C.老子D.孟子4.“六经”中除了《诗经》、《尚书》、《礼》、《乐经》和《春秋》外,还有()。
A.《左传》B.《道德经》C.《中庸》D.《易经》5.对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孔子提出了最著名的()原则。
A.深造自得B.教亦多术C.专心致志D.启发诱导6.孔子认为,学生学习要做到学问结合、学思结合和()。
A.学行结合B.学教结合C.学辩结合D.学与反省结合7.孔子的道德教育要求,对于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行为准则,要作到()。
A.仁B.忠恕C.孝悌D.爱8.《论语》“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指的是()。
A.荀子B.子贡C.颜渊D.子思9.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克己内省”,也就是说要()。
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B.“过而勿惮改”C.立志D.力行10.孔子讲的温故知新的“故”指的是()A.刚学过的书本知识B.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C.刚了解的社会知识D.过时的知识11.我国古代学校的萌芽是()。
A.庠序之学B.国学C.私学D.泮宫12.奴隶社会的教育特点是()。
A.私学盛行B.教育平等C.刚刚萌芽D.学在官府13.西周的学校教育体系由国学和()构成。
A.畴人之学B.乡学C.家庭教育D.大学教育14.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典章制度教育和()。
A.武功之学B.生产劳动教育C.艺术教育D.礼乐教育15.私学发端于()。
A.西周B.春秋中叶C.春秋末期D.战国初期(二)多项选择题1.孔丘总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A.学、思、行结合B.启发诱导C.因材施教D.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E. 持志养气2.春秋战国时的“显学”是指()。
《中国教育史》郑大远程题库和答案
![《中国教育史》郑大远程题库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e68ca00975f46527d3e1c5.png)
现代远程教育《中国教育史》课程学习指导书作者:王献玲06年10 月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远古教育的起源;2.了解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3.了解学校的产生;(二)本章重点、要点1.理解: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同时产生的;教育直接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
2.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教育权利平等、教育主要为生产劳动服务、教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教育是极端原始的。
3.文字的产生对教育的新的要求,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提出什么理论?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那些?3.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说明:各章的练习题和思考题包含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是非判断、问答题四部分。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非判断题可参考教学课件中的每章的自测题。
本指导书每章只列出问答题部分。
问答题答案学员自己整理。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本章学习目标奴隶制社会的教育的发展兴衰过程;奴隶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历史上称之为“学在官府”;三代教育实践经验的逐步积累;西周教育的特点和“六艺”教育内容;了解西周的教育制度;孔丘教育思想。
(二)本章重点、要点1.了解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2.了解官学的衰败原因;3.了解私学在中国兴起的过程、原因和特点;4.掌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1.六艺的教育内容是什么?2.奴隶社会的教育特征?3.孔子在教育史上有那些贡献?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一)本章学习目标1.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与意义2.了解“百家争鸣”时期的稷下学宫的教育状况;3.了解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4.了解墨子的科技教育思想;5.掌握《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二)本章重点、要点重在对教育、学校、私学起源和先秦诸子各派教育思想基本特点的了解上,打好学习教育史的基础。
中国教育史章节习题
![中国教育史章节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b5730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9.png)
中国教育史章节习题第一篇:中国教育史章节习题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和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简答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臵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和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和。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 ”。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_》、《___》、《__》、《》、《__》、《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六经)二、单项选择题()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 商代B夏代 C西周 D东周()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A、射 B、御 C、诗 D、数()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三、判断题()1、西周时期所谓的“乡学”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14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14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27ce3b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2.png)
第14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1.评述国民政府的教育宗旨。
答:(1)“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产生1929年3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提出《教育方针及实施原则案》,认为应当确立全国统一的教育方针和实施原则,并指出“中华民国今后之教育,应为三民主义之国民教育”。
经大会议决的教育宗旨和实施原则,于4月26日由南京国民政府正式以《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通令颁行,其宗旨为:“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同时配套公布的还有《三民主义教育实施方针》,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如何落实“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作出了具体规定。
至此,“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最终形成。
(2)“三民主义”教育的实施原则为了落实和强化“三民主义”教育,1931年6月,在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以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了民国教育宗旨及其方针政策。
同年9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57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分别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社会教育、蒙藏教育、华侨教育、派遣留学生等八个方面,规定了具体的实施“目标”和“纲要”(包括课程、训育、设备三个细目)。
1931年11月,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1929年与教育宗旨配套公布的实施方针进行修订,并再次公布“三民主义”教育实施方针。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及其实施原则与方针至此完备。
2.国民政府为加强对学校教育的管理和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答: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由于注意教育问题,并能根据政治和经济需要来发展教育,其统治时期和统治区域的学校教育事业较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有所发展。
(1)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与废止1927年6月,国民党教育行政委员会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模式,在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地方试行大学区,以取代民国以来中央政府教育部和省级教育厅。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5章 魏晋商北朝时期的教育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5章 魏晋商北朝时期的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a93b62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2.png)
第5章魏晋商北朝时期的教育1.试述魏晋时期教育制度方面出现的新变化。
答:魏晋时期的教育事业,总体上呈衰落景况,但仍有许多值得后世承继的教育特色和教育成就,在教育制度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科教育得到发展。
设了律学、书学、算学、文学、医学等实用学科的学校,丰富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内容,也拓展了教育的职能,使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地方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不仅普遍设置州郡学,而且建立了州郡学校教育制度,这是我国正式实行地方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
(3)私学得到发展,并成为教育的台柱。
私学多为名师大儒开办,不仅质量与规模超过官学,而且分布面更广,类型多样化。
(4)家庭教育得到重视。
士族十分重视家族教育,并以家学为专业,出现了许多儒学世家,家训、家诫等有关家教的著述也大量出现。
(5)落后地区文化教育事业起步与发展。
当时随着人口大迁移,文化教育也南迁西移,这样促进了文教事业在落后区域的传播与发展。
(6)少数民族教育的兴盛。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重视儒学教育,大力发展学校教育事业,这些措施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准,加速了这些地区的封建化进程,促使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融合,形成共同的文化、思想。
2.比较南北朝学校教育之异同。
答:南北朝时期处于长期的分裂和朝代更替的过程中,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包括北魏、北齐、北周。
南北朝之间的教育既具有共同点,又具有不同点,具体分析如下:(1)南北朝教育的相同点①南北朝的各个朝代中,都注重对教育的发展和兴盛,推进教育体制的完善,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来一个较为完善的教育体制,保障教育的质量和进步。
同时由于朝代的更替,战乱的发生,学校教育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在乱世中也没有发挥出自身的正常作用。
②南北朝无论中央官学,还是地方官学,都崇尚学校教育中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基本上是以经学为主要教授内容。
③不论南朝还是北朝,都盛行博涉的学风,以至罕有纯粹的儒门学者,官学学官也大多为博学洽闻之士,这是与汉代学风不同之处。
中国教育史习题集
![中国教育史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8c6d704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6.png)
中国教育史习题集一、选择题1. 中国最早的教育制度起源于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春秋战国时期d) 秦朝2. 下列哪一项揭示了古代中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a) 孔子的教育思想b) 科举制度的实施c) 扶贫救灾政策的推行d)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群众运动3. 唐朝时期,出现了哪种教育形式?a) 儒学教育b) 寺庙学校教育c) 民间传统教育d) 私塾教育4. 宋朝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a) 儒家经典的诵读和解释b) 科学知识的传授c) 文学艺术的培养d) 体育和军事训练5. 儒家教育的核心思想是?a) 人性本恶b) 人性本善c) 地主阶级统治d) 等级制度二、填空题1. 秦朝时期由谁颁布了《曲阳法》?答案:李斯2. 南北朝时期,官府创办的学校称为______。
答案:国子监3. 唐朝时期的进士考试是基于______制度。
答案:科举4. 宋朝时期,私塾的教授称为______。
答案:儒生5. 中国古代的乡村学校称为______。
答案:私塾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盛行于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
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选拔官员。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对应着不同层次的考试。
科举制度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推广,塑造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形象。
2. 宋朝时期的教育与唐朝时期有何不同?答:宋朝时期,教育的核心从唐朝时期的经义转变为文学。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更多文学才华的官员,同时推崇文学艺术的创作和传承。
在这个时期,私塾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不再局限于教授儒家经典,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才华。
3. 山东泰安的孔庙和孔府是什么意义?答:山东泰安的孔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孔庙建筑群,是供奉孔子的地方。
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象征,孔庙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孔府是孔子的后裔居住的地方,展示了当时士人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四、论述题请结合中国教育史,谈谈儒家教育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
中国教育史各章填空题复习资料解读
![中国教育史各章填空题复习资料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237aa5ab307e87101f69630.png)
第五章填空题
1.南朝宋元嘉十五年(438年开儒学馆,翌年又设立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改变了汉代官
学中儒家独尊的格局,也反映了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实际变化。
2.《颜氏家训》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
的颜之推。
第六章填空题
1.唐太宗诏令颜师古、孔颖达等考定五经文字,并对五经经义进行统一解释,由皇帝钦定,题名
(2苏维埃大学,1933年8月成立,是培养各类干部的综合性大学。
(3红军大学,1933年11成立,为苏区最高军事学府。
2.1936年6月创办于陕北瓦窑堡的红军大学,后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
被誉为培养革命干部的熔炉,它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4.明代府、州、县学中的生员一般分附学生、增广生和廪膳生三种。
5.明初国子监还实行“历事制度”,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
6.明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令在乡社中设立社学,“延师儒以教民间子弟”。
第九章填空题
1.清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树立儒学和理学的权威地位,顺治帝封孔子为“至圣先师”,康熙帝亲书
5、福建船政学堂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制造与驾驶学校被誉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6、1872年,清政府派遣的首批留美幼童詹天佑等出发赴美学习。
7、1890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大会,决定将1877年年成立的“学校与考教科书
委员会”改组成为“中华教育会”。
8、张之洞在他的著作《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为《五经正义》,颁行天下,成为儒生学习的正宗课本,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12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12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2165de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0.png)
第12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1.评述《壬子癸丑学制》的内容、性质和特点。
答:1912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民国学制系统的结构框架,因当年为阴历壬子年,故称该系统框架为“壬子学制”。
“壬子学制”公布后至1913年8月,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一系列法令规程,综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全面完整的学制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这套学制的内容、性质和特点主要表现在:(1)学制的基本内容学制规定整个教育期限为17〜18年,纵的方面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包括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两级);中等教育4年(一级);高等教育(也只一级,但分预科3年、本科3~4年)。
此外,下设蒙养院,上有大学院。
横的方面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统,师范教育分师范学校和高级师范学校两级。
实业教育有甲种实业学校和乙种实业学校两种,分农业、工业、商业、商船等类。
(2)学制的性质“壬子癸丑学制”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较全面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
它也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到1922年新的学制出台前,虽有局部调整,但其整体结构框架基本保持不变。
(3)学制的特点壬子癸丑学制仍保持以小学一大学教育为骨干,兼重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的整体结构。
其明显特点是:○1缩短了学制年限。
主要表现在初、中等教育段,初等小学校、高等小学校、中学校各比癸卯学制减少了1年,有利于普通教育的普及和平民化发展,学制总年限缩短了3年。
○2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
突破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限制,体现了资本主义文化的男女平等观念。
○3取消对毕业生奖励科举出身,废止清末高等教育中的所谓保人制度,大学不设经科,有利于消除教育中的封建等级性、科举名位思想和复古气息。
○4规定一学年度为三个学期,另外,壬子癸丑学制不采纳清末中学的文、实分科的做法,取消高等学堂,只设大学预科,这都是较大的改革。
2.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对清末教育进行了哪些重要改革?并分析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答: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1月3日,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
中国教育史练习题
![中国教育史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f202e981a37f111f1855b68.png)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1、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和。
2、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二、简答题1、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422、孔子的教师观?453、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47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
2、孟轲提出的“五伦”分别是“”。
3、《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4、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二、名词解释题1、稷下学宫:552、三纲领八条目:91三、论述题1、试述《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972、论述墨翟的科学教育思想。
62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王充将当时的知识分子分成五个级别,其中能够精通儒家经书中的一种,称作,知识分子中最高级的一层,称作。
2、作为两汉仕进制度主体的制是从汉文帝时开始的。
二、名词解释题1、三大文教政策:2、太学:1093、鸿都门学:110三、简答题1、概述董仲舒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119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
2、刘劭是曹魏时期的名理学家,其代表作《人物志》以人物品鉴为主题,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人才教育理论的专著。
二、简答题1、颜之推在儿童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152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广文馆。
2、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基本任务是。
3、经过唐朝200多年的发展,科举考试终于形成了五种考试方法。
二、论述题1、试述唐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
1752、评述隋唐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1793、评析韩愈《师说》关于教师的论述。
中国教育史习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db0cf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a.png)
中国教育史习题及答案中国教育史习题及答案1. ( 单选题 ) 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本题3.0分)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32. ( 单选题 ) 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本题3.0分)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33. ( 单选题 ) 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本题3.0分)A、辟雍B、瞽宗C、序D、庠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4. ( 单选题 ) 我国教育萌芽于()(本题3.0分)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35. ( 单选题) 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本题3.0分)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36. ( 单选题 )《理想国》的作者是( )(本题3.0分)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夸美纽斯D、卢梭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7. ( 单选题 )洋务派最早创立的军事学堂是( ) (本题3.0分)A、福建船政学堂B、天津水师学堂C、广东水陆师学堂D、江南水师学堂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38. ( 单选题 )抗日根据地教育的总方针和政策是( ) (本题3.0分)A、教育要为抗战服务B、教育为生产劳动服务C、教育为劳动人民服务D、教育为统一战线服务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39. ( 单选题 )抗日战争时期,驰名中外的一所高等军事学校是( ) (本题3.0分)A、鲁迅艺术学校B、延安大学C、陕北公学D、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得分:310. ( 单选题 )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又称 ( )(本题3.0分)A、壬子学制B、壬戌学制C、癸丑学制D、壬寅学制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311. ( 单选题 )制定《白鹿洞书院教条》的教育家是( )(本题3.0分)A、王守仁B、吕祖谦C、朱熹D、陆九渊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312. ( 单选题 )民国初年提出“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教育家是( ) (本题3.0分)A、陶行知B、蔡元培C、杨贤江D、范源濂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313. ( 单选题 )维新派创建的新式学堂是( )A、万木草堂B、南洋公学C、浦东中学堂D、南开中学堂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014. ( 单选题 )明清时期使用最为广泛的蒙学教材是( ) (本题3.0分)A、《蒙求》B、《幼学琼林》C、《小儿语》D、“三、百、千、千”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315. ( 单选题 )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016. ( 单选题 )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是( )(本题3.0分)A、《弟子职》B、《弟子规》C、《劝学篇》D、《学记》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317. ( 单选题 )宋代蔡京主持的兴学运动是( ) (本题3.0分)B、熙宁兴学C、元丰兴学D、庆历兴学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318. ( 单选题 )唐代专门管理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是( ) (本题3.0分)A、崇文馆B、弘文馆C、礼部D、国子监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319. ( 单选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是( ) (本题3.0分)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科举制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320. ( 单选题 )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所专科学校是汉代的( ) (本题3.0分)A、四姓小侯学B、鸿都门学C、太学D、郡国学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321. ( 单选题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颁布的教育法令是()(本题4.0分)A、《教育令》B、《学制令》C、《帝国大学令》D、《学校令》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422. ( 单选题 )法国提出高教改革三大原则的法案是()(本题4.0分)A、《郎之万一华伦法案》B、《富尔法案》C、《国家与私立学校关系法案》D、《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案》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423. ( 单选题 )主张在综合中学实行能力分组的美国教育家是()(本题4.0分) B、巴纳德C、杜威D、贺拉斯·曼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424. ( 单选题 )日本教育行政制度的类型是()(本题4.0分)A、中央集权型B、地方分权型C、中央、地方合作型D、州集权型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425. ( 单选题 )学按收费昂贵.学生寄宿,培养大贵族子弟的独立学校是英国的()(本题4.0分)B、公学C、技术中学D、现代中学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426. ( 单选题 )西方第一个全面阐述“学制”的教育家是( )(本题4.0分)A、夸美纽斯B、亚里士多德C、拉伯雷D、赫尔巴特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427. ( 单选题 ) 道尔顿制的创始人是()(本题4.0分)A、帕克赫斯特B、克伯屈C、帕克D、华虚朋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428. ( 单选题 )学习科目为哲学、法律、数学、修辞、天文、音乐的古罗马学校正()(本题4.0分)A、初级学校B、文法学校C、修辞学校D、音乐学校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429. ( 单选题 )提出“要素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本题4.0分)A、夸美纽斯B、柏拉图C、裴斯泰洛齐D、卢梭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430. ( 单选题 )西周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 (本题4.0分)A、“六艺”B、《四书五经》C、“七艺”D、“七技”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4。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打印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93dd1d3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2.png)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3.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7.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A.辟雍B.泮宫C.瞽宗D.庠8.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A.楚国B.燕国C.齐国D.秦国4.对稷下学宫的性质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由官方出资兴办的官学B.以私人讲学为主,因而是私学性质C.是在一种学术交流机构,而非学校的性质D.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5.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A.利B.仁C.德D.信6.“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的概括。
中国教育史考研习题及答案(大全)
![中国教育史考研习题及答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054be4ce45c3b3567ec8b44.png)
中国教育史考研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和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简答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和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和。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_》、《___》、《__》、《》、《__》、《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A、射B、御C、诗D、数()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A、孝B、礼C、忠D、仁()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A、孟子B、孔子C、荀子D、老子三、判断题()1、西周时期所谓的“乡学”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测试试题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测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b01c70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a.png)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测试试题中国教育史第一章测试试题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 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3.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7.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A.辟雍B.泮宫C.瞽宗D.庠8.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9、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教育特征()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10、西周时期的乡学是指()A.为贵族子弟设立的高等学府B.在诸侯所在的都城设立的小学C.在都称之外为庶民设立的学校D.在都城之外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学校11、古代,原为养马之地,后用于军事训练和习武场所的学校形态是()A.校B.序C.庠D.瞽宗12、古代西周还没有出现的教育是()A.女子教育B.家庭教育C.小学教育D.大学教育13、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A.瞽宗B.书院C.辟雍D.泮宫14、是我国学校教育最初的养老形态,标志着我国教育的萌生。
()A.序B.校C.庠D.学1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A.宗教教育B.生产劳动技能C.生活习俗教育D.伦理教育16、西周时期的国学和乡学体现了教育的()A.开放性B.等级性C.连续性D.公平性17、“六艺”教育中,体现封建伦理道德教育的是()A.乐B.礼C.书D.数18、《周礼》中记载的传说中的学校是?A 庠B序C成均D校19、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A《千字文》B《史籀篇》C《三字经》D《急就篇》20、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A、射B、御C、诗D、数21、“学在官府”产生的客观原因不包括以下哪项?A、唯官有书,而民无书B、唯官有器,而民无器C、唯官有学,而民无学D、奴隶社会生产力低下22、传说中的虞舜的原始部落产生的学校萌芽是?A、序B、校C、庠D、成均23、西周时期,贵族对未入校子女进行的家庭教育主要内容不包括?A、识字B、生活习惯C、基本礼义D、性别意识24、西周时期,周天子所设的大学称为()A.瞽宗B.书院C.辟雍D.泮宫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中国教育史》 习题答案
![《中国教育史》 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9e2b51a417866fb84a8ed2.png)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三、简答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答: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教育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原始人的群居生活为成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本条件,有利于年长一代向年青一代传授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经验,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原始生活的需要和生产技能是相应的。
原始人类的教育意识是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
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将知识传授给别人、向别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很低,但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发现和积累,教育的意识性、目的性、计划性不断得到加强,最终摆脱教育与生活混同的状态。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答:(1)生产劳动教育(2)生活习俗的教育(3)原始宗教教育(4)原始艺术教育(5)体格和军事教育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2)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
(3)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序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和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简答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臵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和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和。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_》、《___》、《__》、《》、《__》、《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六经)二、单项选择题()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A、射B、御C、诗D、数()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A、孝B、礼C、忠D、仁()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A、孟子B、孔子C、荀子D、老子三、判断题()1、西周时期所谓的“乡学”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
()2、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按年龄大小入不同类型学校的情况。
()3、孔丘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
( ) 4、孔丘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中,“性”是指先天素质,“习”是指行为习惯。
( ) 5、私学是出孔子首创的,这也是孔子中国传统教育的杰出对贡献之一。
()6、孔子所提倡的“爱”是无差别的“爱”,而墨子所提倡的“爱”是有差别的“爱。
()7、孔子的“六艺”教育中,“书”是指教学生识字、写字,以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
四、名词解释题1、学在官府:2、六艺:3、"有教无类":五、简答题1、为什么说学校的产生是奴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2、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
3、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六、论述题1、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2、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3.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学派和学派。
2、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
3、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
4、墨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或“贤士”,5、孟轲的教育理论基础是““6、孟轲提出的“五伦”分别是““、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是“”。
8、《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八条目”是、、、、、、、”。
9、《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10、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二、单项选择题()1、“学在官府”不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2、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哪个学派?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3、“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A、荀子B、孔子C、孟子D、庄子()4、“化性起伪”是谁提出的?A、荀子B、老子C、庄子D、孔子()5、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6、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7、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A、“不言之教”B、“以法为教”C、“兴利除害”D、“化性起伪”三、判断题( ) 1、孟子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扩充人固有的“善性”的过程。
() 2、墨家教育中所谓的“博乎道术”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文史知识的教育。
() 3、稷下学宫是战国初期文化教育中心,各家私学的集散地,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 4、荀子所讲的人性探讨的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类属性,也就是人类的社会性。
孟子所讲的人性探讨的是人先天带来的自然性。
四、名词解释题1、稷下学宫:2、明人伦:3、虚壹而静:4、三纲领八条目:5、豫时孙摩:6、教学相长:四、简答题1.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2、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3.孟子关于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论述?五、论述题1.从“人性论”入手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作用观的异同。
2、试述《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在秦统一文字的过程中,狱吏_____对小篆进行改进,简化成为_____,这种字形和我们今天的楷书已经很接近了。
2、“立五经博士”的文教政策是_____统治的时期确立的。
3、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臵弟子员,标志着 _____的正式设立。
4、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_____。
5、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_____的形式。
6、汉灵帝时设立的_____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7、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经学会议,讨论结果经班固编成《》。
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的石经称“_____”。
8、在汉代识字教育所采用的字书中,流行最广且一直保存至今的只有《》,它的编者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_____。
9、王充的主要著作是《》,他理想的培养目标是_____。
二、单项选择题()4、“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A、汉武帝B、秦始皇C、周文王D、唐太宗()5、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4、“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A、唐代B、汉代C、秦代D、周代()8、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三、判断题()1、秦朝实施“以吏为师”的教育制度,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加强了民众的法制意识,因此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进步。
()2、秦始皇“书同文字”的文教政策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3、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的政治思想为汉高祖采纳,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文教政策使儒学成为封建教育的主流。
四、名词解释题1、三大文教政策:2、三纲五常:3、次相授受:4、文翁兴学:5、“设科射策”:五、简答题1、秦代在文教政策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2、概述董仲舒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六、论述题1、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NO)一、填空题1、魏文帝时制定“”,太学弟子每两年进行一次考试,按通经的多少授予不同等级的官职,将选官考试与教育考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2、西晋咸宁二年(276年)晋武帝下令立,以后发展成为与太学相区别、面向高层官僚子弟的学府,开中央官学教育分别士庶的先例。
3、南朝宋元嘉十五年(438年) 开儒学馆,翌年又设立、、,改变了汉代官学中儒家独尊的格局,也反映了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实际变化。
4.《》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
二、单项选择题()1、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什么?A、国子学B、宫邸学C、四门学D、鸿都门学()2、《颜氏家训》是由谁写的:A、颜之推B、颜渊C、颜元D、颜真卿三、判断题()1、东晋时期创办国子学的目的是为了“殊其士庶,异其贵贱”。
四、名词解释题1、九品中正制:五、简答题1、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六、论述题1、什么是“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它对教育有什么影响?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唐太宗诏令_____ 、_____等考定五经文字,并对五经经义进行统一解释,由皇帝钦定,题名为《》,颁行天下,成为儒生学习的正宗课本,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
2.唐玄宗发布《求儒学诏》,亲自注《》,颁布行天下。
唐文宗还镌刻石经,以维护儒经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史称“”。
3.唐代来日本来唐学习的人员可分为三类,分别是、、。
4.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和。
5.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基本任务是。
6、科举考试中的殿试、武举、糊名等制度方法都是统治的时期开创的。
7、经过唐朝200多年的发展,科举考试终于形成了、、、和五种考试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1、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历史时期?A、魏晋南北朝B、唐朝C、隋朝D、宋朝()8、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A、人才思想B、教学思想C、师道思想D、“性三品”思想()6、“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A、隋代B、宋代C、唐代D、汉代三、判断题()1、唐朝初年科举制度的创立,实现了选士制度由推荐录用向考试录用的大转变。
四、名词解释题1、六学二馆五、论述题1、试述唐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
2、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3、评析韩愈《师说》关于教师的论述。
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四书》包括《》、《》、《》、《》。
它是由编定的。
2.北宋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是主持发起,史称“”;第二次是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史称“”;第三次由主持发动,史称“”。
3.元代京都国子学中的,实际上是一所外语学校。
4.两宋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等。
5.宋元私塾中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有:《》、《》、《》等。
6.朱熹将人性分成“”与“”两个方面,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7、朱熹把学校教育明确划分为与两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1、“升舍”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2、“学田”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3、“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哪个朝代?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4、《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A、王守仁B、湛若水C、阮元D、朱熹()5、程朱理学控制科举与学校始于哪个朝代?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6、从“教”、“养”、“取”、“任”四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才的系统理论是由谁提出的?(NO)A、韩愈B、朱熹C、王安石D、王守仁三、判断题( ) 1、“国子监”既是宋朝最高教育管理机构,又是最高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