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9731c00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a.png)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染色体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DNA所组成的结构,它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着重要的变化。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发生的变化模型有所不同。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有丝分裂,也称为有丝分裂,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纤维化、对分、分裂和回归。
纤维化阶段1.:在有丝分裂开始时,染色体开始进行准备,变得更加紧密。
染色质逐渐缩减并变为染色体,形成X形结构。
这个过程被称为染色体纤维化。
对分阶段2.:在染色体纤维化之后,在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在细胞中对分成两部分,每部分称为染色体的姊妹染色体。
姊妹染色体通过中央的着丝粒连接在一起,形成X形结构。
这个过程被称为染色体的对分。
分裂阶段3.: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姊妹染色体分开,开始移动到细胞的两极。
分裂的过程由纺锤体控制,纺锤体会拉动姊妹染色体,使其分开。
这个过程被称为染色体的分裂。
回归阶段4.:在有丝分裂结束时,染色体已经分裂完全,姊妹染色体达到了细胞的两极。
此时,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开始恢复到其原始的形态,变得松散。
这个过程被称为染色体的回归。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减数分裂,也称为减数分裂或卵子生成分裂,是生殖细胞(卵子和精子)形成的过程。
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减数分裂一和减数分裂二。
减数分裂一1.:减数分裂一,也称为红分裂,是减数分裂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染色体经历同源染色体互换的过程,称为交叉互换。
交叉互换可以增加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并且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获取不同的基因组合。
最终,染色体对分开,每个细胞得到了一半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二2.:减数分裂二是减数分裂中的第二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染色体进行类似于有丝分裂的对分和分裂。
然而,不同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二的细胞并不会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而是形成四个具有不同遗传信息的细胞,每个细胞包含单套染色体。
综上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
笔记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笔记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05e86040be1e650e52ea99ef.png)
5.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有丝分裂 相同
分裂的细胞 分裂次数 细胞数 染色体 2 体细胞 1次 次 体细胞 4 精
减数分裂
精(卵 )原细胞 2次 次 1 卵细胞 、 分体 分体 同 分同 同 分
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染色体复制一次
不 同
减 有同 染色 Ⅰ 体 分 减Ⅱ
6.关于细胞分裂的相关识图 关于细胞分裂的相关识图
2.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原 始 的 生 殖 染色体复制 细 胞 细 胞 前:联会、四分体 联会、 中:四分体在赤道 四分体在赤道 面上 后:同源染色体分离 胞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第一次分裂 细 生 分姐妹 殖 细 胞
间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
3.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辨时期 Ⅰ Ⅱ 中 找特例 期
找
后 期
6.关于细胞分裂的相关识图 关于细胞分裂的相关识图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7.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的概念
7.1减数分裂的生物: 减数分裂的生物: 减数分裂的生物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7.2时间: 时间: 时间 原始的生殖细胞 成熟的生殖细胞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fb11a6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9.png)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这个过程,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从而保持了一种恒定的染色体数目。
减数分裂主要是由两个相继的细胞分裂步骤组成,它们分别是减数第一分裂(Meiosis I)和减数第二分裂(Meiosis II)。
在这两个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会发生变化。
在减数第一分裂中,染色体的数目会减半。
在人类的体细胞中,每个细胞有46条染色体,即两套互补的23条染色体。
在减数第一分裂中,每对染色体都会由于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发生染色体的重组。
这一过程称为基因重组(crossover),它增加了遗传多样性。
然后,在减数第一分裂的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细胞,每个细胞中只有一套染色体,即23条。
然后是减数第二分裂。
在这一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再次分裂,形成四个细胞,每个细胞中只有一半的染色体,即23条。
这四个细胞每一个都是独立的配子,它们每一个都具有父母细胞的一半染色体数目。
总结起来,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如下:-减数第一分裂前一对同源染色体发生重组,增加了遗传多样性。
-减数第一分裂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细胞,每个细胞中只有一套染色体,即23条。
-减数第二分裂,细胞质再次分裂,形成四个细胞,每个细胞中只有一半的染色体,即23条。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非常重要,因为它保证了正常的配子数目,并且有助于维持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种群在适应环境变化和进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如果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没有减半,配子会有多余的染色体,这将导致染色体异常和遗传疾病的发生。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分裂步骤实现的。
这些步骤包括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的重组、染色体的分离和细胞质的分裂。
减数分裂的每个步骤都受到严格的调控,并与其他细胞分裂过程相互作用,以确保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和遗传稳定性。
对于人类和其他多细胞生物来说,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的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0f1432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c.png)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变化
减数分裂是生物体为了产生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即来自父母双方的相同染色体)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确保了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从而保证了后代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即两条同源染色体通过交换部分片段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这个过程被称为联会,它确保了同源染色体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能够正确地分离。
随着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进行,同源染色体在中期时会排列在赤道板上。
到了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这个过程是减数分裂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它确保了每个生殖细胞只获得了一半的染色体数目。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已经分离的同源染色体再次进行分离,形成最终的生殖细胞。
这个过程与有丝分裂类似,但没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交换过程。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变化,不仅保证了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还通过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交换,增加了遗传物质的多样性,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可能。
同时,这种机制也确保了后代能够继承到来自父母双方的遗传信息,维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1)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1)](https://img.taocdn.com/s3/m/cf2f9ad652ea551811a6870f.png)
体 出现四分 对地排 同源染色
的 体,常出 列在赤 体自由组
复 现交叉互 道板上, 合,四分
制 换。
有四分 体消失。
体。
无同 源染 色体
着丝 粒整 齐排 在赤 道板
着丝粒 分裂, 子染色 体移向 两极
6
请你按照减数分裂过程排序,并指出每幅图的时间。
末期Ⅰ 末期Ⅱ
后期Ⅰ
间期
中期Ⅱ
后期Ⅱ
中期Ⅰ
前期Ⅱ
前期Ⅰ
27
(1)图A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依次 为 4、8、8 。
(2)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 A、B 。
(3)含有四分体的是图
A。
(4)A图表示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 中 期;B图表
示 有丝分裂 分裂的
中期;C图表示
减数第二次分裂 的
中 期。
28
■说出下列各图的细胞名称
次级精(卵)母 精(卵)细胞、 初级精(卵) 体细胞
25
细胞分裂图象的判断 ●细胞种类的判断: ●同源染色体的判断( ①数②形③源)
●判断程序:
26
甲细胞处于_减__数__第__一__次_分裂的__后期,子细胞为__次__级__精__母__细_ 胞 乙细胞处于_减__数__第__二__次_分裂的__后期,子细胞为__精__细__胞__或__第_ 二极体 丙细胞处于____有__丝____分裂的__后期,子细胞为__体__细__胞_____ 丁细胞处于_减__数__第__二__次_分裂的__后期,子细胞为___卵__细__胞__和__第二极体
17
书33页二题
该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的特点: 两两相。同,
即能形成 种2 精子或 种卵1细胞。
而且互补。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bcad17edb9f3f90f76c61be0.png)
色体)的精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2种
•一个有2对同源染色体AaBb(A和a、B和b表
示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
的精子?
2种
•一个有3对同源染色体AaBbCc的精原细胞能 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2种
•一个有n 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能产生 几种类型的精子?
2种
•一个有1对同源染色体Aa(A和a、表示同源染 色体)的卵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数目: 2n 2n 2n 2n n
核内 DNA含量:
2c→4c
4c
4c
4c 2c
后期Ⅱ
2n n
2c c
4n(c) 2n(c)
间期
减Ⅰ
减Ⅱ
时间
4n(c) 2n(c)
间期
减Ⅰ
初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减Ⅱ
时间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染色单
间期 前期Ⅰ 中期Ⅰ 后期Ⅰ 中期Ⅱ 后期Ⅱ
体数目: 0→4n 4n 4n 4n 2n 0 0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那么人在形成精 子
或卵细胞时,可能产生多少种类型的配子呢22?3
如果再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考虑进去 配子种类就更多了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减数分裂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课本P32) 有利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进化
•一个有1对同源染色体Aa(A和a、表示同源染
同源染色 体对数:
n对
n
n
n0
00
练习
1、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Ⅰ后 期,同时非同源 染
自由组合
色
减Ⅱ后
体发生
,染色单体的分一开发生在
减数分裂过程及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及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d4b1eba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6.png)
减数分裂过程及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变化减数分裂是生物体繁殖过程中的一种细胞分裂形式,通过该过程形成的细胞称为生殖细胞。
在人类和其他多细胞生物的生殖过程中,减数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形成过程中。
减数分裂包括两个连续的细胞分裂过程: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
这两次分裂过程都包括减数分裂的特点: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减少到一半。
以下将详细介绍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变化。
第一次减数分裂是一种长达数小时或数天的复杂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染色体开始在细胞核中排列成对。
每一对染色体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染色体二分体,称为四价体。
这些染色体二分体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互相交换段,这个过程叫做染色体交叉。
染色体交叉的发生增加了基因的重新组合,从而使个体产生多样性。
第一次减数分裂的最终阶段是细胞的分裂。
在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被分开,并成为两个独立的细胞。
每个细胞包含一半的染色体数目,此时称为单一体。
这两个单一体细胞进入第二次减数分裂。
第二次减数分裂是第一次分裂后的继续,仅只有一次DNA复制。
这意味着每个单一体细胞的染色体在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并不复制,直接参与分裂。
在分裂过程中,单一体细胞的染色体再次分开,形成两个无性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子),它们只包含原始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综上,减数分裂过程中的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变化包括:DNA复制,染色体交叉和染色体的分离。
这些变化使得生殖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减少了染色体数目,形成了单一体细胞,从而保证了基因的重新组合和个体的多样性。
减数分裂的发生对于生物的繁殖和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高二】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与考点例析
![【高二】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与考点例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33c76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69.png)
【高二】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与考点例析一、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重要概念当染色体在细胞核中呈高度螺旋状分裂时,染色体呈杆状。
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式。
同源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其形态、大小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联会(配对):指第一次减数分裂早期的同源染色体彼此接近并配对。
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由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配对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都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二、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三、减数第一次分裂与第二次分裂比较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前期有同源染色体和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中央中期有同源染色体且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心的赤道板上后期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被分离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的变化2n→nN→2n→N核dna数目的变化2a→4a→2a2a→a四、考点分析1.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
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a、 1:1b.1:2c.1:3d.0:4【解析】本题涉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异常的结果分析。
要分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的过程中,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必须要从整个减数分裂过程入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可以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产生两个异常精细胞(一个多了一条染色体,而另一个少了一条染色体);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正常,形成了两个正常的精细胞,所以在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有2个正常精细胞和2个异常精细胞,故比例为1:1.[答]:a【特别提示】在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异常的分析中,要注重与正常的分裂的比较,从而得出其产生的子代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遗传学实验实验一 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遗传学实验实验一 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58a6cf3bcd126fff7050bd3.png)
用洁净的刀片或镊子压在花药上向一端轻轻抹 去,将花粉母细胞压挤出来,或者用大头针钝端直 接捣碎花药,把花粉母细胞(呈半透明胶状)在小范 围内涂成薄层。
10
4.染色 在涂好的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或半滴染液
(视滴管大小而定,由于花粉母细胞在压片过 程中特别容易随染液溢出,所以滴加染液宜 少不宜多),静置染色8-10分钟,染色结束剔 除花药残体。
3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保证了有性生殖生物个 体世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为有性生殖过程中 创造变异提供了遗传的物质基础。
减数分裂细胞染色体制片取材以高等动、植物雄性 生殖分裂较为方便。在适当的时机采集动物精巢或植 物花蕾(花序),经适当技术处理,压片就可在显微镜 下观察到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4
和方法。 2.通过观察进一步熟悉减数分裂的全过程及各个时 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和形态特征。
2
二 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繁殖的动植物性母细胞成
熟、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进行两次连续的 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Ⅰ)和减数第 二次分裂(减数Ⅱ);每次分裂都可分为紧密衔接 的前、中、后、末四个时期,以前期Ⅰ变化最为复 杂,又可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 终变期。通过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四分体细胞(或雌、 雄配子),其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
7
取材时间主要看植物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 而定。气温过低会影响减数分裂的正常进行, 这时取材细胞常常处于前期、末期等时期,而 终变期、后期、中期图像少;温度过高(30℃ 以上)时植株新陈代谢旺盛,减数分裂周期缩短, 核质粘连严重,也不易获得理想的制片和观察 效果。为了获得理想的减数分裂图像,取材时 间一般是上午8:00~10:00。
实验二 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实验二 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cb1ad215901020207409c73.png)
三、材料
大葱葱花(2n=16):花外膜没打开,成黄绿色,处于减 数分裂阶段。
四、方法步骤
取花药于载玻片上; 用解剖针把花药剥开,将其中的花粉母细胞挤出; 挤出花粉母细胞后,再滴卡宝品红染色5-10min; 加上盖玻片,再放上滤纸,用拇指适当加压,并把周围 染液吸干; 显微镜下观察。
五、结果观察
绘制减数分裂前Ⅰ、中Ⅰ、中Ⅱ、后Ⅱ、末Ⅱ图任意两幅 图。
五、观察结果——大葱减数分裂
五、观察果——大葱减数分裂
五、观察结果——大葱减数分裂
实验二 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掌握减数分裂的全过程,观察染色体形态特征,掌握花粉 减数分裂制片技术。
二、原理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仅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 特点一:连续进行两次核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形成4个 核,每个核只含有单倍数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数减少一半,所以称作 减数分裂。 特点二:前期特别长,而且变化复杂,包括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交换 与分离。 细线期: 染色质浓缩为几条细而长的细线; 偶线期: 同源染色体开始配对; 粗线期: 染色体继续缩短变粗,双价体形成; 双线期: 非姐妹染色单体开始分开; 浓缩期: 双价体开始向赤道面移动,纺锤体开始形成。
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85e40debaeaad1f346933f39.png)
山东大学遗传学实验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摘要为了了解生物性母细胞减数分裂的一般规律及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的动态变化过程,本次实验通过苯酚品红染蝗虫精巢中的细胞,观察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不同状态,观察染色体行为。
简介减数分裂(meiosis)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
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
减数分裂的特点:1、连续两次核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产生了四个核,染色体数目减半。
2、前期特别长,而且染色体的变化复杂,经过一个逐步螺旋、折叠和浓缩的过程及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交换和分离的过程。
前期Ⅰ(prophase)变化最为复杂,呈现出减数分裂的许多特征,包括(1) 细线期(leptotene stage),染色质凝集,出现螺旋丝。
该期染色体排列多变。
(2) 偶线期(zygotene stage) ,又称配对期(pairing stage)。
细线期终了阶段,染色体渐渐缩短变粗。
来自父本、母本各自相对应的染色体,其形态、结构相似,成为同源染色体(homologus chromosomes)。
同源染色体进行配对,即联会,是该期的主要特征。
当同源染色体配对完成后,在两者之间便形成一个复合结构,即联会复合体(synatonemal complex,SC)。
(3) 粗线期(pachytene stage) ,又称重组期(recombination stage)。
染色体明显变粗变短,结合紧密,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DNA的片段交换,产生新的等位基因的组合。
(4) 双线期(diplotene stage) ,同源染色体分开,可见到四分体,每个染色体上含有一对姊妹染色单体,因而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两对姊妹染色单体共4个染色单体,故称四分体(tetrad)。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ea93c5f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4.png)
外对市爱戴阳光实验学校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一〕1.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时,产生的四分体个数是A.46 B.23 C.4D.02.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A.复制→别离→联会→分裂 B.联会→复制→别离→分裂C.联会→复制→分裂→别离 D.复制→联会→别离→分裂3.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与体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数,但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A.第一次分裂中期 B.第一次分裂后期 C.第二次分裂前期D.第二次分裂后期4. 以下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别离而减半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5. 某种生物的体细胞有四对同源染色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仅含有父方染色体的配子占总数的A.1/4 B.1/8 C.1/2D.1/166.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A.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B.同源染色体分开 C.染色体复制 D.同源染色体联会7.以下有关同源染色体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同源染色体总是成对存在于生物细胞中 B.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总存在位基因C.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态都相同 D.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E.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F.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8.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
以下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A.①② B.②③ C.④②D.③④9. 以下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A.③一⑥一④一①一②一⑤ B.⑥一③一②一④一①一⑤C.③一⑥一④一②一①一⑤ D.③一⑥一②一④一①一⑤10. 人的一个上皮细胞中DNA含量约为× 10—6ug,那么人的一个受精卵、成熟红细胞和精子中的DNA含量分别约为A.×10—6、×10—6和×10—6 ug B.×10—6、0和×10—6 ug C.×10—6、×10—6和×10—6 ug D.1×10—6、0和×10—6 ug11. 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23b6c13a300a6c30c229f66.png)
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12级生科李笃财 201200140048 2014/9/18摘要:动植物的减数分裂相对于有丝分裂更加复杂,里面的很多过程和步骤都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
复制一次分裂两次,最后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然后通过受精是才会恢复到体细胞一样的染色体数目,在复制和分裂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特殊的时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本次实验我们会通过观察蝗虫的曲细精管中的细胞来找出细胞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其中在前期1有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
还有中期1,后期1,末期1。
之后有前期2,中期2,后期2,末期2。
在不断观察和探讨的过程中我们会对减数分裂有更深刻的认识。
引言:有丝分裂在动植物的一生都在进行中,但减数分裂仅发生在生命周期某一特殊阶段,它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仅复制一次连续分裂两次,两次分裂中分别将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体分给子细胞,使最终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仅为性母细胞的一半,受精时配子结合,恢复亲代染色体数,从而保持了物种染色体的稳定!实验材料:显微镜一台眼科镊一只解刨针载玻片,盖玻片,虑纸片,染液固定的蝗虫精巢实验步骤:取材:一般每年7到11月,在蝗虫的繁殖季节,捕捉蝗虫,选出其中的雄虫,剪去双翅,再又腹部的背面剖开,其中橘黄色的团块就是一对精巢。
固定:将剔去的脂肪的精巢投入卡诺固定液中,室温下固定2到6个小时,至精巢发白,转入70%乙醇,存入4摄氏度冰箱中备用。
制片和镜检:取2到3个精巢小管于载玻片上,加入1到2滴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时间一般为6到10分钟,压片,镜检。
实验结果与分析:这幅图右下角应该是细线期,染色质凝缩成可见的细线蝗虫细线团中有一深色粒,是X染色体形成的,一直保留到偶线期。
中部是偶线期,同源染色体沿着纵长方向紧密配对,形成联会复合体,比细线期的粗,但是每个成员很难分开看清。
线期的粗,但是每个成员很难分开看清。
必修2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判断
![必修2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4f5d5495336c1eb91b375d00.png)
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1.对于同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等都是相对恒定的,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一个溢缩的着丝粒部位。
()2.根据染色体的变化特征,人们将减数分裂分为MI和MⅡ两个时期。
()3.每个四分体含有四条染色体,人体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46个四分体。
()4.受精卵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能联会的肯定是同源染色体。
()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前期I和前期Ⅱ经历的时间都相对较长。
()*7.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与DNA数量的增加不可能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同一个时期;DNA数目的减半与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可以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8.某一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同时细胞质也在进行均等的分配,则该细胞一定是初级精母细胞。
()9.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核DNA与染色体数目之比为2的时期包括G2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10.若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则要想在同一装片既能观察到染色体数为n,又能观察到染色体数为4n的实验材料,可以选精巢或卵巢。
()11.基因型为AaBb的肝细胞最多可能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
()1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3.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细胞融合,关键是精核和卵核的融合。
()*1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都有着丝粒分裂导致核DNA数目加倍的现象。
()15.精子、卵细胞均没有细胞周期现象。
()16.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通过交叉导致片段交换。
()17.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包括了连续的两次分裂,第二次分裂相当于有丝分裂,最后形成4个子细胞。
()18.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的原始生殖细胞成为成熟生殖细胞过程中必须经历的。
()*19.减数分裂与一般有丝分裂相比,染色体变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
高一生物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教案4(浙教版必修2)
![高一生物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教案4(浙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0cf7f492ad51f01dc281f1d8.png)
回忆所学
进入新的 学习情境
提出主题 1 一、首先要研究染色体
复习
1.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思考 回顾旧知
问题推进 讲解
2.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图 1:光镜下人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图 如何确定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图 2:人体染色体组型图 依据: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以及着丝粒的位置
观察 思考
讨论 对比观察
提出概念 设疑反馈 总结
激发研究 兴趣
引导学生 猜想
猜想 1
总结 推论
1. 染色体减半后细胞中的染色体组合情况? 请学生用模型演示结果并解释说明
学生活动
针对学生的猜想结果,围绕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进行 即时反馈
猜想 2
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2. 由猜想 1 的结果,减数分裂是否已完成?
继续推测
归纳总结
图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讨论 回答
问题推进
亲子代之间如何维持染色体数的恒定呢?
亲代
(46)
(23)
减 数 精子
分 裂 卵细胞
(23)
有
受精卵
丝 分
裂
子 代 回忆旧知 ( 46)
总结
问题推进 提出主题 2 引入模型
亲代细胞以减数分裂的方式产生染色体减半的精 子或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为子代,恢复染色 体数目。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如何减半? 减少的是哪一半呢?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出示模型(已复制的 2 对同源染色体) 以此 4 条染色体为例, 利用模型引导学生进行下述猜想:
问题延伸 板书设计
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第一节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一、染色体 1.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2.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3.亲子代的染色体数目关系 二、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1.猜想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244e2bce83d049649b6658ae.png)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的重点、难点,是学习遗传基本规律的基础。
(1)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染色体由(图5—5),染色体数目不变(2N),DNA数目由2C→4C。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期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行为到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次级精(卵)母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减半,由2N→N,DNA数目也随之减半,由4C→2C,减半的关键原因在于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
③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由
(图5—6)染色体数目仍是N,DNA数目再次减半由2C→C,减半的原因在于着丝点分开,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
结果是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只复制一次,所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目只有原来的一半。
(2)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图表:
①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和DNA含量的变化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南中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Ⅰ、基于标准的学习目标分析高三年级上册 2019年1月11日课题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设计人李俊丽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①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a:对象 b:时期 c、特点 d、结果);
②说明高等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a: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 b: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变化曲线)
(2)能力培养
①通过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别减数分裂各时期图和绘制减I、减II中后期图的能力;
②通过课前制作精子形成过程中的贴图,培养学生的分析、动手、协作的能力;
(3)情感培养
①通过对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原理、科学态度的教育,使之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确对待自然界。
②通过演示多媒体动画,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生物“奥妙”的探索品质。
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Ⅱ、基于标准的教学过程设计
邀请每组代表到讲台上展示本组的减数分裂过程贴图,其他组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练习1:(1)该图所示的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
___________ 。
(2)一个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 分子= 条脱氧核苷酸链
(3)1号和2号染色体在联会前相同位置上携带一对等位基因,在联会后1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基因是否肯定
相同?为什么?
通过ppt 展示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动态变化,师生共同总结:
精子是在雄性动物的睾丸内形成的
减I :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4
3 1 2
备课组长签名:________________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