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案看临床如何准确辨证
临床诊断辨证思维要诀心法
临床诊断辨证思维要诀心法辨证是中医的特色,这种特色靠的是中医的思维。
笔者行医35年来,在临床工作的摸爬滚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辨证思维模式,愿与同道探讨。
辨证之首,注意主症辨证之首,首先应抓其主症,因为主症是辨证的要点、治疗的重心。
抓主症应从几方面着手。
一是主症多在一般问讯病人何处不适时的第一句回答中出现,既是病人希望你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常见疾病的主要问题,如胃痛、头痛;二是在证中找主症,如病人反映心烦、心慌、头晕、耳鸣、入睡难,显然失眠是其主症;三是病人不知道什么是主症,医者多费心思,尽量找出主症与主因。
辨证之性,注意兼症辨证,既要辨病位,又要辨病性。
而辨别疾病的性质,实际上就是辨疾病的寒热虚实。
而辨证之性,主要是辨兼症之性质。
如胃脘痛者,病位在胃,其兼症中喜温为寒,喜按为虚,合而辨之,谓之虚寒。
当然,辨疾病之性,也可辨舌苔和脉象。
如脉沉迟无力,其沉主里,其迟主寒,无力主虚,合而辨之,谓里虚寒证。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有主症与兼症病性不一致或相反的情况,这就要求医者仔细琢磨,既要主兼分明,真伪分明,又要辨清病位与病性。
辨证中证,注意联系辨证之中,多见证中有证。
如胃肠不适病人,既有寒凝气滞型胃脘痛,又有肾阳虚之五更泻。
一为新病,一为久病;一为实证,一为虚证;一在上腹,一在下腹;一以温散,一以温补。
故选方既选良附丸主治胃痛,又选四神丸兼顾泄泻。
待胃脘痛愈,又在主选四神丸的基础上合理中汤治疗五更泻。
故辨证之中,一定要注意证中之证。
只有掌握好两个证型之间的联系,才能抓好主治、兼治、合治、先治、后治之机。
辨证外之证,注意夹杂所谓证外之证,是指临床表现中有两个系统以上的疾病证候群。
如内科证候、妇科证候、五官科证候同时并存。
怎么辨?其辨证原则是在先治某一系统疾病的证候时,一定要兼顾其他疾病的证候,尤其是在主辨证候与兼顾证候病性不一致或相反时,更要注意其错杂、繁杂的特点。
如胃脘为虚寒、肠道为湿热、咽喉为实火,在多证并存、证外有证的情况下,一定要统筹兼顾,主次分明,千万不能顾此失彼。
中医诊断如何运用辨证论治的原则
中医诊断如何运用辨证论治的原则中医诊断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环节,而辨证论治则是中医诊断的核心原则。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那么,中医诊断究竟是如何运用辨证论治这一原则的呢?辨证论治,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患者症状、体征、病史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等,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首先,中医诊断中的“辨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
这需要医生仔细收集患者的各种信息。
比如,通过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舌苔等;闻诊,听患者的声音、呼吸,闻患者身上的气味;问诊,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发生时间、频率、加重或缓解的因素,以及饮食、睡眠、二便等情况;切诊,触摸患者的脉象、按压身体的某些部位以了解疼痛、肿块等情况。
以感冒为例,同样是感冒,有的患者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脉浮紧,这可能被辨证为风寒感冒;而有的患者发热重、恶寒轻、有汗、口渴、咽痛、脉浮数,则可能被辨证为风热感冒。
再比如,同样是咳嗽,有的是因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有的是因为肺热壅盛,炼液为痰;还有的是因为肺阴亏虚,虚火灼肺。
在收集完这些信息后,医生会运用中医的理论进行分析和判断。
中医的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
比如,根据阴阳的理论,判断疾病的寒热属性;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分析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根据气血津液的运行和盈亏情况,了解身体的生理病理变化。
以胃脘痛为例,如果患者胃脘疼痛,喜温喜按,得食则减,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中医会认为这是脾胃虚寒所致。
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脾胃虚寒,运化无力,就会导致胃脘疼痛。
而如果患者胃脘疼痛,痛势急迫,灼热拒按,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这可能是胃火炽盛所致。
因为胃火炽盛,灼伤胃络,就会引起胃脘疼痛。
在完成辨证之后,就是“论治”环节。
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方剂。
中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拔罐、食疗等。
经纬定,方证立:从一则医案学习经方的辨证思维
经纬定,方证立:从一则医案学习经方的辨证思维| 编者按:胡希恕经方医学的临证思路,强调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
临床当先辨病位(表、里、半表半里),再辨病性(大的方面是阴阳,具体为寒热、虚实),病位与病性辨明,如同经纬相交,准确定位,方证亦随之而出。
本期为大家分享马家驹老师的验案一则,马老师结合病案详细阐述辨证立方过程,梳理临证应用经方的思路。
(编辑:木易火耳)胡希恕经方医学壹病案介绍李某,男性,78岁,于2017年2月27日首诊:患者有间质性肺病病史,在外院服用中药治疗后,因汗出过多而就诊。
近1周活动及饮热后汗出明显,汗出后恶风恶寒;上腭干,喜饮热水;一侧鼻孔有青涕;便溏,纳可;舌淡苔根厚,左脉沉,右脉沉濡。
辨证过程:本案为老年患者,间质性肺病,此次就诊以汗出过多为主诉。
经方临证,当先辨六经,继辨方证。
患者恶风恶寒,流青涕,辨为表证;便溏、脉沉、饮热水,为里寒阴证之太阴病。
整体病性属虚、属寒,属于阴证。
本病为少阴太阴合病,汗出多,故给予桂枝加附子汤加减。
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10g,大枣10g,黑附片10g,炒白术15g,茯苓15g,生姜3片7剂,水煎服,日1剂2017年3月13日二诊:汗出大减,恶风恶寒减,上腭干减轻,大便未成型。
右脉沉濡,左脉沉弱;舌根苔黄,厚腻。
处方如下: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10g,大枣10g,黑附片10g,炒白术15g,茯苓15g,生姜3片,焦三仙15g,佩兰10g 7剂,水煎服,日1剂贰临证思维《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冯世纶教授指出:“人体所患疾病,在表的病证可概括为两类,一类为阳实热之体,正气相对旺盛,症状反应有发热恶寒者,为在表的阳证,也即太阳病;一类为阴虚寒之体,气血沉衰,反应有无发热而恶寒者,为在表的阴证,与太阳相对,当指少阴病。
”并进一步明确:“经方的少阴病是属六经的表阴证,即邪在表而呈虚寒一类证候者。
中医诊断之辨证与病案
中医诊断之辨证与病案正常字体放大字体辨证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也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方法。
辨证与论治是两个密切相联的步骤,辨证是论治的前提,辨证为论治提供依据,要有效地治疗疾病,就要有一个正确的辨证。
所谓辨证就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尤其是四诊八纲及各种辨证方法,对疾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从而揭示疾病本质的过程。
那末,在辨证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辨主要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症状组成的,在这些众多的症状中有的具有定性意义,有的具有定位意义,有的反映了疾病的本质,有的反映了疾病的主要矛盾。
辨主要症状就是围绕对这些主症的辨别,明确疾病的本质,为治疗提供依据。
如发热是外感热病的主要症状,不同的热型代表了不同的病证。
以六经辨证为例,发热恶寒是病在太阳,往来寒热是病在少阳,但热不寒是病在阳明,无热恶寒是病在少阴,潮热是阳明腑实证。
通过对热型的辨别就可明确是什么病。
如果进一步对伴有症状的辨别可以明确疾病的证型,如发热恶寒伴有无汗、脉浮紧的是太阳病伤寒证,伴有汗出、脉浮缓者是太阳病中风证,但热不寒伴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的是阳明经证,潮热伴心烦、谵语、便秘、腹满硬痛、脉沉实的是阳明腑证。
因此,围绕主要症状辨证是十分重要的方法。
◆辨疾病的发展变化每一种疾病都有发生发展的规律,从疾病的发生到痊愈,可以经过不同的阶段,整个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
同一种疾病由于病邪性质、患者体质及治疗的不同,在各个时期可以有不同的表现。
这就要求医生要用动态的观点去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
如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是温病四个不同阶段的不同证型,反映了温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临床上遇到温病的患者,要考虑到有上述四个阶段传变的可能性,还要考虑到有不循一般规律传变的可能,如卫分证虽有“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一般传变规律,也有“逆传心包”的特殊传变。
而《伤寒论》的六经传变中,既有按一般发展规律的循经传,也有不按一般规律的越经传,更有合病、并病的出现。
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步骤与技巧
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步骤与技巧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独特的诊疗方法,通过辨别病情、辨证论治来达到治疗目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步骤与技巧。
一、基本步骤1. 病史询问: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时间、病情变化、症状表现等。
这有助于医生初步了解病情,并帮助医生确定辨证的方向。
2. 望诊:中医辨证论治中的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脉象等来辨别病情。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面色和舌苔的颜色变化,判断患者体内的病理变化。
3. 听诊与闻诊:中医辨证论治中的听诊与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语言与声音、咳嗽等来辨别病情。
医生可以通过患者的声音判断患者是否有嗓音嘶哑、咳嗽声等,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
4. 问诊:问诊是中医辨证论治中的重要环节,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情况、排泄情况等,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5. 切诊:切诊是中医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方法,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医生可以通过脉搏的频率、强度等来判断患者的气血状况,以确定辨证的依据。
二、辨证技巧1. 以整体观察为主:中医辨证论治注重整体观察,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各种症状表现与体征,而非片面看待。
只有从整体上进行分析,才能准确判断患者的辨证类型。
2. 辩证分型:辩证分型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它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患者的病症归类。
辨证分型有助于医生确定治疗的方向和方法。
3. 注重辨别:中医辨证论治需要从各个方面辨别患者的病情,包括外观特征、症状表现、舌苔、脉象等。
医生需要仔细观察、辩别患者的病情,以确保辨证准确。
4. 善于归纳:中医辨证论治需要医生善于归纳患者的症状表现与体征,以形成系统、全面的辨证结果。
医生通过对患者的辨证归纳,才能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5. 针对病因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强调针对病因治疗,即从病因入手,找出患者的体内病理变化,以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通过治疗病因,可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总结: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诊疗方法,需要医生通过多种技巧和步骤来全面辨别患者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中医临证程序与辨证思维方法
中医临证程序与辨证思维方法中医临证程序是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一种规范化操作流程,它对于确诊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辨证思维方法则是中医临床诊断的核心思维方式,通过观察、问诊、望诊、切诊等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病情,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一、中医临证程序中医临证程序是指在中医诊疗过程中,医生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它主要包括四个环节:病历采集、辨证施治、用药治疗和随访观察。
1. 病历采集:医生首先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询问病情、病史、生活习惯等信息,同时进行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观察手段,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2. 辨证施治:通过分析病历资料,医生运用辨证施治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分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辨证施治是中医诊疗的核心环节,它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脉象、面色等症状,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进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用药治疗:根据辨证施治的结果,医生选择合适的草药或中成药进行治疗。
中药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手段,因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而被广泛应用。
用药治疗时,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配伍药物,以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4. 随访观察:治疗结束后,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复诊或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观察是为了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并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辨证思维方法辨证思维方法是中医临床诊断中的核心思维方法,它通过观察、问诊、望诊、切诊等手段,全面、系统地分析病情,揭示疾病的内在本质。
辨证思维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辨证分析、辨证论治、辨证施治和辨证评估。
1. 辨证分析:辨证分析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外在症状,结合问诊、望诊、切诊等手段,分析病情,寻找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病位。
辨证分析是辨证思维的基础,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可以推测病因,进而指导治疗。
2.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指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强调个体化,因此在辨证论治时,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从医案看辨证
杏苑琐忆从医案看辨证 何 任浙江中医学院 杭州 310053 摘要 阅读名家医案对临床辨证施治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作用。
具体列举了中风和健忘症两种病症的医案,包括了理、法、方、药,引用了《内经》、《医林改错》、《金匮要略》的理论,讨论了瘀症的辨证论治,分别予以补阳还五汤和血府逐瘀汤加减。
关键词 医案 中风 健忘症 辨证论治 补阳还五汤 医案是记载医家的学术思想、辨证治疗方法的。
它反映各个医家的经验,用方用药的特色。
因而读医案也如随医临症一样有益。
读医案是学习了解医家对疾病的总体判断即包括对病证的观察、诊断、辨证、分析、治疗原则、方法,乃至具体用方用药。
尽管有些医案文字简短,但方药明白无误,也可以从中得到医家对该病的辨治法则、方药。
可从医案看出理、法、方、药。
有些医案,文字虽不多,却少而简朴、直接而不加雕琢修饰,内容简单,但亦可就理而推之。
特别是有些名家诊务繁忙,除初诊病人外,复诊医案自多从简,但往往以药推证,亦可得其八九。
举医案病则如下。
1 中风患者,女,49岁,肖山农妇。
初诊,有高血压史,1周前突然左半身不遂,行动迟钝,足手均极冷。
神志清,口角流涎,大便较干燥。
C T 诊为右脑干栓塞。
苔淡白、脉濡缓。
乃处方:黄芪40g ,赤芍20g ,地龙15g ,天麻10g ,女贞子15g ,当归10g ,川芎10g ,桃仁15g ,麻仁15g ,莶草20g ,秦艽10g ,伸筋草15g ,木瓜10g ,藏红花3g 。
15剂。
二诊,上方服15剂后,流涎已少,大便通顺,手足冷较轻,神情舒快,能自己缓慢行走。
续予该方:黄芪40g ,赤芍20g ,地龙15g ,天麻10g ,女贞子15g ,当归10g ,川芎12g ,桃仁15g ,莶草20g ,秦艽10g ,牛膝10g ,伸筋草15g ,藏红花3g 。
15剂。
三诊,上方服15剂后,诸症再见轻舒。
由于家住山区,外出欠便。
将二诊处方又自行购服15剂。
四诊,服上方30剂后,神情清朗,左侧臂腿活动已明显改善,手足已温,左臂持物已正常。
临床诊断中的疾病鉴别与辨证论治
临床诊断中的疾病鉴别与辨证论治在临床诊断中,准确进行疾病鉴别与辨证论治是医药专家的核心能力之一。
疾病鉴别的核心是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确定疾病的具体类型。
而辨证论治则是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个体的体质、病因与病机等方面的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就临床诊断中的疾病鉴别与辨证论治,详细介绍一些方法与具体技巧。
一、疾病鉴别的方法与技巧1. 观察病史: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发生的起始时间、病情的进展过程、既往治疗情况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对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将可能的疾病进行筛查。
2. 分析症状: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例如出现的部位、性质、程度、与时间的关系等。
将这些症状进行系统、全面的整理与总结,有助于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进行鉴别。
3. 评估体征:通过仔细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理指标,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多的线索。
体征的异常变化往往与特定疾病密切相关,从而对疾病进行鉴别。
4. 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血液学、尿液学、影像学等。
通过检查检验结果,医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进行更准确的疾病鉴别。
二、疾病鉴别的具体技巧1. 掌握典型症状:对于一些常见疾病,医生应该熟悉其典型症状与体征,以便能够快速正确地进行鉴别。
例如,胸痛可能是心绞痛、肺炎、胃溃疡的症状,医生需要通过详细询问,结合其他信息进行鉴别。
2. 强调综合分析:在鉴别疾病时,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一个症状或体征,而应该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综合考虑症状的性质、扩展范围、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助于缩小可能疾病的范围。
3. 注意排除其他疾病:一些疾病可能具有相似的症状与体征,容易发生混淆。
因此,在进行鉴别时,医生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以减少误诊的概率。
三、辨证论治的方法与技巧1. 中医四诊合参: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理论是四诊合参,即望、闻、问、切。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望诊信息,倾听患者的言语、咳嗽声音等闻诊信息,询问患者的症状、病情等问诊信息,以及通过按压患者的相应穴位来判断脉象,从而获得疾病的辩证结果。
中医经典案例分析与诊疗经验总结
中医经典案例分析与诊疗经验总结引言:中医药历经几千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经典案例是中医医案中的珍贵资源,可以为今后的临床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通过对中医经典案例的分析,总结其中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一、病案分析在中医经典案例中,病案是关键部分。
通过对病案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病情、病因、病机和治疗经验。
1. 病情描述病情描述是对患者症状和体征的详细描述。
中医注重细微的变化,因此病情描述应包括病程、病位、病机等方面的内容。
2. 病因分析病因分析是对病情发生的原因进行探究。
中医认为病因有内在和外在因素,通过深入研究病因,可以改善治疗方案的准确性。
3. 病机理论病机理论是中医疾病观的核心。
通过从气血、阴阳、脏腑等方面分析病情的发展和变化,可以为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4. 治疗经验治疗经验包括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方药选择等方面。
中医经典案例中的治疗经验是中医医生的宝贵财富,对于今后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经典案例分析通过对中医经典案例的分析,可以找到其中的共同点和特点,总结其中的诊疗经验。
1. “张子枉夜啼”案例分析这个经典案例描述了一个婴儿夜间频繁哭闹的情况。
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该病例属于肾虚证,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方药选择。
2. “杨氏五唾病”案例分析该案例描述了一位年轻女性的病情,包括唾液过多、口干等症状。
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该病例属于胃热证,并提出了清热化痰的治疗方案。
3. “杨中行刺案”案例分析这是一桩明代名医杨中行处理奸杀案的典型案例。
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杨中行医术精湛、善于诊断和治疗的特点。
三、诊疗经验总结通过对多个中医经典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条诊疗经验。
1. 细致入微的病情分析中医注重细心观察和详细的病情分析,包括舌诊、脉诊等细致入微的诊断方法。
2. 辨证论治的原则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方药。
中医病案分析与证治技巧
中医病案分析与证治技巧(正文)中医病案分析与证治技巧是中医临床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病案的仔细分析和正确的证治技巧,中医医生可以准确判断疾病性质,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本文将探讨中医病案分析的基本原则以及一些常用的证治技巧。
一、中医病案分析的基本原则中医病案分析是基于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理论的,它强调对患者的个体化观察和综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的基本原则如下:1. 辨证论治:中医病案分析的核心是辨证论治。
医生应通过四诊望、闻、问、切等方式,详细了解患者的脉象、舌象、体征等信息,以确定疾病的证候类型和辩证依据。
2. 个体化分析:中医病案分析注重个体化的观察与分析。
医生应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化的疾病表现进行分析。
3. 判断疾病性质:在病案分析中,医生需要判断疾病是属于气虚、阳虚、气郁、湿热等不同的病机,以便针对性地选用治疗方法。
4. 观察疗效:中医病案分析不仅注重疾病的辨证施治,还需要观察治疗效果。
医生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
以上是中医病案分析的基本原则,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证治技巧。
二、常用的证治技巧1. 辨证论治:在中医病案分析中,辨证论治是必不可少的技巧。
它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个方面。
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等;闻诊主要借助嗅觉来判断患者的气味;问诊则通过与患者的对话来了解病情;切诊则是通过切脉来判断脉象的变化。
2. 反证施治:中医病案分析中,反证施治是一种重要的技巧。
反证施治是指针对某种证候加以相反的治疗方法。
比如,对于虚证患者,可以采用补益的治疗方法;对于实证患者,则可选用清热解毒等方法。
3. 中西医结合:在中医病案分析中,中西医结合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技巧。
中医和西医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上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综合运用中、西医知识,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4. 辨证施治的顺序:中医病案分析中,辨证施治的顺序也是一种重要的技巧。
病案范文中的中医辨证施治分析
病案范文中的中医辨证施治分析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也是中医临床实践的基础。
在病案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有关中医辨证施治的内容。
本文将从病案文书中提取相关材料,对中医辨证施治进行分析和总结。
首先,中医辨证施治强调“辨证”。
辨证即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分析,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以及病史、体征等方面的综合观察,进行疾病辨证。
在病案范文中,医生们经常会详细描述患者的病史、主诉以及四诊结果。
例如,某病例中的“面色苍白,唇色淡白,舌质淡”,是一种典型的中医辨证表现,可以初步判断为气血不足。
通过进一步的询问和切诊,可以进一步明确辨证的结果。
其次,中医辨证施治注重“辨病”。
辨病即通过对疾病类型的判断,确定病机和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病案范文中,医生们会通过病症的描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病机的推测和诊断。
例如,某病例中的“寒湿之邪袭//陷肺经”,就明确了病因和病机,指导了后续的治疗方案。
辨病的结果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也是药物和治疗方式的根本依据。
然后,中医辨证施治强调“施治”。
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进行治疗。
在病案范文中,医生们会详细描述使用的药物和治疗措施。
例如,某病例中的“中药方剂为四君子汤加黄芪、白术、茯苓、川芎”,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案。
同时,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效果来调整治疗方案,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灵活性和个体化。
最后,中医辨证施治强调“观察效果”。
观察效果即对治疗效果的观察和评价,包括对患者症状的改善、体征的变化以及辨证的调整等方面的观察。
在病案范文中,医生们经常会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和疗效。
例如,某病例中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面色红润,唇色红润,舌苔清淡,精神状态好”,说明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观察效果的过程既是对治疗效果的验证,也是对辨证施治的反馈。
综上所述,病案范文中的中医辨证施治分析主要包括辨证、辨病、施治和观察效果四个方面。
中医临证辨证要点及经验分享
中医临证辨证要点及经验分享中医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在临床实践中重视辨证论治。
临证辨证是指通过患者病情的切实表现,辨明病机,准确施治的过程。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辨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篇将从辨证的要点以及经验分享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医临证辨证的要点1. 病情辨证:辨别病情的轻重缓急,病情较轻者可选用温补药物或调理养生,病情较重者应采用清热解毒、攻下导出的治疗法。
同时,对急性疾病应迅速予以治疗,而对慢性病则要注意因势利导,以保证疗效。
2. 辨别寒热: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寒热辨别。
一般来说,表现为体温升高、面色潮红、口干咽燥等属于内热,可选用清热解毒的药物;而体温下降、面色苍白、畏寒等属于内寒,可选用温补的药物。
3. 虚实辩证:虚实辨证是指辨别疾病是属于实证还是虚证,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实证一般表现为症状明显、舌质红、舌苔黄等,可选用清热解毒、攻下导出的方法;虚证则是症状不明显、舌质淡白、脉象弱等,可选用益气养血、温补药物。
4. 辨别寒热湿燥:中医辨证需要辨别病情是否受寒热湿燥等因素的影响。
如寒邪入侵,表现为寒症状明显,可选用驱寒的草药;湿热病情明显时,可选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干燥所致的病情需用滋阴润燥的药物进行治疗。
二、中医临证辨证的经验分享1. 辨证经验: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自身丰富的经验来辨别患者的病情。
这包括观察患者的病情、询问病史以及仔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等。
通过多年的实践,医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2. 典型病例分享:临床经验的积累往往伴随着医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病例。
医生可以将自己成功治愈的典型病例与其他医生进行分享,从而促进经验的交流和学术的进步。
同时,这也是医生提升自身临床水平的一种方式。
3. 辨证与西医检查结合:中西医结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的辨证论治与西医的检查手段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临证程序与临床辩证思维方法
中医临证程序与临床辩证思维方法中医临证程序与临床辨证思维方法中医临证程序是指中医师在诊断与治疗疾病时所遵循的一套系统性的步骤和方法。
这些步骤包括四诊合参、辩证施治、辨症定治等环节。
中医的辨证施治是其独特的特色,即是基于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以及辩证思维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设计。
中医临床辩证思维方法是中医师辨别疾病本质和病因病机,制定治疗方案的主要思维方式。
中医辩证的思维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察观辩证:中医药疗法的特点是“以辩证为主”,即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观察病情,辩证施治。
察观辩证是中医辩证的基础,也是临床上最重要的一环。
2. 辨证施治:中医辩证施治是根据病情的辨别,结合患者的体质、病史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施治强调“因病因人”,根据具体病情和患者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3. 辨症定治:中医临床辩证思维方法是对病证特点的辨别,以确定病位、病性、病因、病机为基础,确定治疗方案和处方。
4. 病机辨识:中医辩证施治强调辨证求因,追溯病本病源,找出病机的根本,进行病因病机的辨证,为治疗提供依据。
5. 症候辨识:中医辩证施治强调辨证求势,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明确症状和病情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做出正确的决策。
中医的辨证施治是一种综合的思维方式,包括从整体出发,重视全面分析病情,综合运用四诊合参等多种方法。
在日常的临床实践中,中医师需要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更好地服务患者。
总之,中医临证程序与临床辨证思维方法是中医临床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师处理疾病所遵循的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和步骤。
中医的辨证施治思维方式独具匠心,深受患者的信赖和好评,是中医药疗法的独特魅力所在。
中医师应该不断深化对中医临证程序与临床辨证思维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为患者的健康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临证程序与辨证思维方法
中医临证程序与辨证思维方法中医临证程序与辨证思维方法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临证程序和辨证思维方法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说明各种方法,并介绍其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1. 中医临证程序中医的临证程序指的是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评估、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观察观察是中医临证的开始环节,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形态、舌苔、舌质、脉搏等外部表现,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整体体质和病情。
望诊望诊是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目光等,从中寻找与疾病相关的线索,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
闻诊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声、咳嗽声等,以及闻取患者的体味,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体质。
问诊问诊是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病史、主诉、症状及病情变化等,进一步确定患者的病情。
切诊切诊是通过对患者的脉搏进行触诊,以确定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病机。
诊断在以上步骤完成后,根据观察、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的结果,综合分析,进一步确定患者的病证,提出相应的中医诊断。
治疗根据中医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方剂、针灸、推拿、艾灸等治疗方法,以及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辅助治疗措施。
2. 辨证思维方法辨证思维方法是中医临床实践的基本思维方式,是根据中医理论指导,通过辨析患者的症状、体征,确定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等的思考方式。
辨证分型辨证分型是将患者的症状、体征按照中医的分类方式进行归纳和总结,确定患者所属的具体证型,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基础。
辨别病因通过观察、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方法,找出患者疾病的病因,包括寒邪、湿邪、热邪、风邪等,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
辨别病机辨别病机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因等,判断疾病的发展过程、病理变化及致病机制,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辨别病位辨别病位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确定疾病的发生部位,包括肺、脾、肝、肾等,以便将治疗重点放在具体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大病历辨证要点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大病历辨证要点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大病历辨证要点导语在中医执业医师的实践中,病历辨证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症状、辨别病机,中医执业医师能够精确判断疾病的发展及其所属的证候类型,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介绍中医执业医师在病历辨证方面的要点和技巧。
一、深度探究:中医病证辨析的基本原则1. 根据病情分析辨证依据在病历中,中医执业医师要仔细分析病情,根据病人的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结合其脉象、舌象等病证表现,寻找辨证依据。
2. 辨别病机及寻找病因中医执业医师需要通过辨证,找出疾病的病因和病机,即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过程。
病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病机是指疾病的发展过程。
3. 区分病证类型基于辨证依据和病因病机,中医执业医师需要准确区分出病证类型,如寒证、热证、虚证、实证等。
还需进一步细分,比如痰湿阻滞、气血亏虚等。
二、广度探索: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的提升1. 充实基础理论知识在病历辨证的过程中,中医执业医师需要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如病理学、诊断学、方剂学等。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才能在实践中更精确地判断疾病种类和路径。
2. 注重临床实践经验除了理论知识,中医执业医师的实践经验也非常重要。
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和临床实践,医师可以更加熟悉各种病症的辨证要点和规律。
这样,当面对不同的病历时,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特点和发展。
3. 与他人交流与研讨中医执业医师应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研讨,与同行分享实践和心得。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不断吸收其他医师的经验和建议,能够开拓自己的思维,提升病历辨证的能力。
个人观点与理解对于中医执业医师来说,病历辨证是技能和经验的结合。
仅仅依靠理论知识,很难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认为不断加强实践经验和与他人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也需要注重病案的系统整理和总结,以便在日后的实践中能更好地借鉴和应用。
回顾与总结中医执业医师在病历辨证方面有着重要的职责和作用。
学经典,做临床—从病例谈辨证论治(八)
学经典,做临床—从病例谈辨证论治(八)三、真寒假热现在的寒热真假在门诊看不到表现特别重的,不像过去,或者在病房,大寒、大虚、大热、大实的表现者很多,但是现在很多症状,离不开寒热真假,如果搞不清楚,治病则无从下手。
病案1:肢体灼热赵某,男,肢体发热近1年。
患者2013年先后出现足、胸腹、后背、咽部灼热,并放射至双肩,心烦意乱,曾服用中成药参松养心胶囊,服清热养阴、潜镇的中草药300多剂,包括龟甲、鳖甲、鹿角胶、地骨皮、珍珠母、丹皮等,只是背部的灼热稍微好了一点,其他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现症见双足、胸胁、后背灼热,心烦咽干,下午发作,一派阳热的症状;另外还有多梦、患病前足冷等;舌暗红苔白,左脉寸滑大、尺弱稍微有点紧,右脉沉弦细。
本例为真寒假热。
辨证思路:①寒之不寒者取之热。
②患病前足畏寒明显,现足部灼热,背和胸胁现热而原来不热。
③灼热多发于午后。
④现症:面色暗黄,胃怕凉,下肢乏力,稍微有点畏寒,左脉寸滑大、尺弱紧,右脉沉弦细。
⑤症状之有余和不足的取舍。
一般来讲,有余多假,不足多真。
证属脾肾阳虚,虚阳躁动,治以温补脾肾。
方用附子理中汤:党参20g,炒白术30g,干姜30g,炮附子60g,肉桂30g。
3剂。
我告诉患者先吃3剂,如果不舒服给我打电话,如果吃完了没什么不舒服,就再接着服。
结果,这个患者一直没有给我反馈,可能有效,也可能没效。
但这就是我的思路。
病案2:肢体灼热王某,78岁,肢体灼热17年,经过多家医院治疗,看了许多名医,诊断不详,口服消炎药、中药,效果不详。
现症见肢体灼热(胃不适则灼热甚,灼热则胃不适),喜热饮食,眠差,口流涎,背时凉,畏寒,怕吹空调,恶心,呃逆,口干苦,舌红暗干,脉弦细紧无力。
辨证思路:①久病17年,迭经中西医药治疗。
②治疗多用抗生素及清热中药。
③辨证要点:胃中不适则全身灼热,全身灼热必会出现胃中不适。
本案证属中焦阳虚,胃阳虚燥,治以温中健脾、摄纳虚阳。
方用理中汤加减:党参15g,炒白术20g,炮姜15g,炙甘草10g,山药20g,大枣15g。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技巧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技巧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它通过中药、针灸、拔罐等手段来治疗疾病,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
在中医行业工作中,掌握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的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技巧进行探讨和阐述。
一、中医诊断技巧1. 医案观察法中医的诊断重点在于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表现,从而推断出患者的病情。
医生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是否出现色素沉着或苍白现象,舌苔是否厚重或有明显的斑点,脉搏是否有力等。
通过仔细观察这些细节,医生能够初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后续的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2. 望诊法望诊是中医常见的一种诊断方法。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舌苔、舌色等,来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
例如,若患者面部出现红斑或白斑,可能说明患者存在热毒或寒邪的问题;若舌苔呈现厚重或黄色,可能说明患者存在湿热或痰湿的问题。
医生需要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分析患者的望诊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辨证施治方案。
3. 闻诊法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和腹部等部位的声音,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疾病类型。
例如,若患者的咳嗽声音低沉并带有痰音,可能说明患者存在湿热或痰湿的问题;若患者的腹部出现响声,可能说明患者存在气滞或湿气的问题。
医生需要倾听这些细微的声音变化,以帮助患者进行准确的中医诊断。
二、辨证施治技巧1. 中药治疗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是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疾病类型,医生可以开出不同的中药方剂。
例如,对于寒邪侵入人体导致的感冒,医生可以选用温阳解表的中药方剂,如银翘散;对于湿热痰湿引起的咳嗽,医生可以选用清热化湿的中药方剂,如葛根芩连汤。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辨证施治时灵活运用各种中药。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用针进行刺激,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例如,针灸可以帮助平衡人体的阴阳,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六个医案背后的中医辩证思维
六个医案背后的中医辩证思维“有句老话叫,病分科,医不分科,这是中医的传统和特色。
历史上的大医学家没有一个是专治某一个病的,至少一科为主,兼通多科。
多科疾病的治疗经验,可以提高对专科疾病的辨治水平,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3月17日中国国医节当天,全国名老中医谷越涛谈起中医辨证思维时说到。
局部病变,乃全身失调在一特定部位的反应。
比如穴位,是生理上气血的结聚点。
如能早早察觉,这些反应点,穴位的异常,会有助及早发现疾病,早早进行准确的辨证治疗。
谷越涛用六个事例通俗地讲解了中医辩证思维。
从这样的病例,我们应该好好体会中医理论的价值,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我们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思维能力。
1太阳经头疼一根银针瞬间解决一个月来的痛苦。
一名35岁的妇女,初只说头痛,一个多月了。
再问头的哪个部位痛?她说右眼痛。
再细问其右眼的哪个部位痛?她说:大眼角痛,并连及右眉棱骨亦痛。
再问她是否感冒引起的?回答说,是。
“我随即取针,针其右足至阴穴。
针感迅速上行。
问她:到膝了不?到了。
到背了不?到了。
到头了不?到了。
还痛不?不痛了。
”谷越涛说,患者描述:原先从眼角到眉棱骨,就像有一根竹签子插进去,又胀又痛,现在就像把竹签子抽走了,一点也不痛了。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止于足小指爪甲外侧端的至阴穴。
经气根于下,结于上。
外感后,太阳经邪气未尽,结于睛明穴,刺本经井穴,从下引上,釜底抽薪,才可一针治愈。
经络的循行路线、穴位,对辨证的治疗,很有指导价值,要熟记背熟。
“医者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此话不假。
2肝硬化大衄血鲜萝卜捣汁兑米酒搅匀服用有奇效。
1965年,谷越涛参加省委社教工作团,到日照县搞社教,社教工作团纪律中有一条:谁也不能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有一个身份--省委社教工作团团员。
谷越涛负责的生产队有一位男贫协会员,姓许,45岁左右,肝硬化腹水,已数年,无钱服药治疗,任其发展。
病人面如紫茄,唇紫绀,几乎天天鼻衄,他本人说,每次衄血有一碗。
中医临证程序与辨证思维方法
中医临证程序与辨证思维方法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
中医临证程序与辨证思维方法是中医师在诊断和治疗疾病过程中的基本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中医临证程序中医临证程序是指中医师在面对患者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步骤,从收集病史、观察、问诊、望闻切等方面获取病情信息,以便进行准确的辨证分析和诊断。
中医临证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病史:通过询问患者病情、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为后续的辨证提供基础信息。
2. 观察: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目光、肢体活动等,寻找异常表现,如面色苍白、舌苔厚腻等,以辅助诊断。
3. 问诊:通过与患者的交谈,了解病情的详细情况,包括发病时间、症状表现、疼痛程度等,以便进一步确定病因和辨证。
4. 望闻切:通过望、闻、切等方法,进一步获取病情信息。
望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等;闻指闻其气味,如口臭等;切指按摩患者的脉搏,了解脉象特点。
5. 辨证分型:根据收集到的病史和观察、问诊、望闻切等所获得的信息,将患者的症状归纳为某种中医病证类型,如风寒感冒、湿热病等,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6. 治疗方案:根据辨证分型的结果,结合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中药汤剂等。
7. 随访观察:治疗开始后,中医师需要进行随访观察,了解疗效和患者的反应,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治疗方案。
中医临证程序的每一个步骤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各个步骤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完整过程。
只有经过详细的临证程序,才能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准确判断病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二、辨证思维方法辨证思维方法是中医师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
中医辨证思维方法的核心是辨证分型,即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将其归纳为某种中医病证类型,并根据病因病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方论坛】从医案看临床如何准确辨证原创2017-06-16 刘志龙中医出版1.导言《伤寒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以及方证对应的六经辨证方法。
六经辨证为中医临床辨证之首创,为后世各种辨证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为后世树立了法度与标准。
但我们辨证论治的水平,既有客观因素制约,也有主观因素影响,如医者的“悟性”。
那何为“悟性”?“医者,意也。
”可谓中医之“悟性”,后因郭玉传而广之。
《后汉书·郭玉传》云:“医之为言意也。
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
”唐代医家孙思邈更称之为:“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
”2.抓主证(1)抓住主证:定时发病案先来看看《首席医官》小妮的怪病:小妮此时又犯了病,整个人一副无意识的状态,趴在曾毅的肩膀上软得跟面条似的,四肢掉在那里。
两个月了,犯病的时间很有规律,每天中午12点左右发作一次,晚上12点左右发作一次。
过上一个多小时就会自然苏醒,跟正常人一样。
检查报告有七八斤重,孩子两手满是针眼。
曾毅把十几个重要检查报告翻完,脑电图、脑地形图、心电图、脑CT、血清……并没有发现可以确诊的依据,至少不能诊断为神经官能症、脑发育不全、高血压、脑颅脑器质损伤之类的。
黄灿老中医诊为阴阳失调。
处方:小柴胡汤。
刘渡舟曾说,“抓主证”是辨证的最高水平。
抓住了主证,治好了病,也就发展了《伤寒论》的治疗范围,扩大了经方使用。
要做到抓主证:第一,要明伤寒之理,理明则能辨证论治,从而达到抓住主证的目的。
第二,要熟读《伤寒论》原文,反复诵读,能够把主证记熟,在临床时才能得心应手。
《伤寒论》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临床上,小柴胡汤的证眼除了“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之外,脉弦也是证眼,胁痛也是证眼,休作有时也是证眼……特别要强调的是,“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不仅适用于小柴胡汤证,也适用于所有经方方证。
我在《100首经方方证要点》中提炼小柴胡汤的证眼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
”同样,我们还可以归纳:麻黄汤的证眼:无汗、脉浮紧;桂枝汤的证眼:自汗、脉浮缓;柴胡桂枝干姜汤的证眼为:口苦、胁痛、便溏;半夏泻心汤的证眼为:上呕、中痞、下利;葛根汤的证眼为:项背强几几;五苓散的证眼为:口渴、小便不利;乌梅丸的证眼为:腹泻、口干等。
(2)抓住主证:口苦少阳病的口苦,早上起来的时候最苦。
《伤寒贯珠集·少阳》:“足少阳,胆也,胆盛精汁三合,而其味苦,胆受邪而热,其气上嗌,故口苦。
”而《伤寒论》第272条曰:“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个人认为,此“欲解时”亦是“欲病时”。
也就是说,少阳病的病情缓解时间是晨起时。
即日出前后,相当于现在的早上3~9时,因为古人没有时钟,当时基本是依据太阳运行来推断大概时间。
而少阳病的病情加重时间,亦是日出前后(即从寅至辰上)。
因此,脉弦+早上晨起时口苦=小柴胡汤之证眼。
阳明病的口苦,是晚饭前后最苦。
为何阳明病之口苦是晚饭前后最苦?《伤寒论》第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
”而阳明病“欲病时”是什么时间?《伤寒论》第193条:“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由此可见,阳明病的病情加重是在晚饭前后,相当于现在的下午15~21时,即日落前后,此时可见口苦。
其治当清宣郁热,用栀子豉汤。
因此:腹满而喘+晚饭前后口苦=栀子豉汤之证眼。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此乃心肺阴虚内热证。
阴虚内热,邪热上攻所致口苦,当清心肺虚热育阴,治当百合知母汤。
因而:口苦+小便赤=百合知母汤之证眼。
(3)抓住主证:头晕坐着不晕,站起来头晕,眼前发黑。
如《伤寒论》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如坐舟车之上,坐着、躺着都天旋地转。
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头重脚轻,走路莫名其妙就摔一跤。
如《伤寒论》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
”少阳病“目眩”也是头晕。
但以目眩为主,目眩就是眼花,眼花就是看东西不清楚,如近视眼、飞蚊症、结膜炎、斜视、复视、角膜炎、青光眼等都可以说是“目眩”。
3.读懂症状:寒热往来这里的热可以理解为体温升高,也可以理解为病人自我感觉到的身体热感。
此外,这里的热也可以理解为恶热。
因为太阳是恶寒,阳明是恶热。
少阳是介于二者之间,一会儿恶寒(正胜则有太阳之恶寒,从太阳出表),一会儿恶热(邪胜则有阳明之恶热,从阳明入里)。
感冒的病人临床经常可以见到这种寒热往来的状况:一会恶寒,赶紧盖被子,一点凉也受不了;一会又恶热,赶紧掀被子,连被子的余热都受不了。
这种情况也可以理解为寒热往来。
而且寒热往来可以理解为恶寒与发热同时存在,也可以理解为发冷和发热交替。
除体温的变化外,尚包括患者心中自觉的寒热交替感(与体温无关):时而畏风发冷,时而面红烦热;或上半身发热,下半身畏冷;或心胸烦热,四肢冰冷;或覆被则烦躁发热、似汗非汗,而去被又觉寒冷至骨、肌肤粟起;以及对温度变化的自我感觉过敏。
4.打呼噜案:理解病机五苓散治疗打呼噜(儿童腺样体肥大)案罗姓朋友女儿,5岁,每晚必打呼噜,声音奇大,全家人不胜其扰。
到医院五官科检查,鼻甲肥厚,要求手术切除,家长不忍。
求中医。
脉细滑,舌苔白。
五苓散:白术5g,茯苓5g,泽泻10g,猪苓5g,桂枝5g。
30剂后,呼噜声大减,再30剂不再打呼。
后再随访:孩子已8岁,药后未再打呼。
这是运用五苓散原方治疗的一个案例,守方两个月。
此案用方是受了黄煌老师的影响,他认为这些肥大、水肿、肉瘤等,皆可视为水液代谢失常。
当时这个小孩是从老家来旅游时见到的,回家后服药两个月,就完全不打呼噜。
前几天清明回老家问起,说未再有打呼。
这个打呼噜其实是变态反应引起的组织增生水肿所致。
再如五苓散证的病机是太阳膀胱蓄水。
蓄于下则小便不利;蓄于中则见“心下痞”和水入则吐的“水逆”;蓄于上则见“吐涎沫而癫眩”;蓄于表则有汗出;蓄于肠则有下利;蓄于肌肤则有水肿。
至于现代医学中青光眼的眼压增高,梅尼埃综合征的内耳迷路的积水,以及脑积水、肝腹水、胸水、心包积液等,都可以认为是“蓄水”的表现形式。
对于蓄水的理解,完全可以活用此方。
如身体的某个部位有积液。
为了不让初学者迷惑,我戏称为身体的某个地方多了纯净水。
借助西医的诊断更好解释,比如脑积水、脑水肿、青光眼、梅尼埃综合征、胸水、腹水、下肢水肿、上肢水肿、特发性水肿、关节腔积液、睾丸鞘膜积液、盆腔积液、心包积液、肾积水、羊水过多等,或者说病人感觉胃里有水等。
身体的某个部位缺水干燥,比如口渴、眼干、舌燥、鼻子干、嗓子干、皮肤裂口、皮肤干燥等。
身体的某个部位流水,比如流眼泪、流清鼻涕、吐稀水样痰、耳朵流清水、皮肤渗液、大便水样泻,甚至遗尿。
遗尿实际上流的也是清水,皮肤慢性溃疡也流清水等。
注意五苓散治疗的是纯净水的问题。
如果病人大便呈黏条或大便的是血或大便的是脓,都不能用。
又如,小柴胡汤的病机是“血弱气尽、正邪分争”。
即邪气不能长驱直入,正气也不能一鼓祛邪外出,相持不下。
了解了这一点,就知道为什么徐灵胎会说:“小柴胡汤之妙在人参”。
《伤寒论》第97条说:“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
”这是小柴胡汤证的核心病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病在太阳时,正邪分争于表,如正气胜则邪退;如正气不足,血弱气尽、膜理开,邪气因入,则邪因乘虚进入半表半里,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因而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这就进入少阳病的病理阶段了。
所以,只要认识清楚了小柴胡汤的病机是“血弱气尽、正邪分争”,便可以灵活地把该方广泛应用于各种“体虚”的感冒,如经期感冒、产后感冒、老人感冒、小儿感冒、大病后感冒、手术后感冒等。
对此,刘渡舟教授曾经解释曰:“因虚人感冒之病因病机,与仲景所揭出的病因病机理无二致,此皆不任发汗,故可用小柴胡汤统治之。
方中参、草、枣补益中焦脾土,令谷气充沛,以为胜邪之本;合柴、芩、夏、姜,从少阳之枢,以达太阳之气,逐在外之邪。
此为扶正祛邪之妙用也。
”5.联系经络:忍尿则手掌心疼痛案郑某,女,68岁,长沙市人。
2006年5月28日初诊。
诉其小便较频,有尿必解,若稍忍不尿,则立觉双手掌心与手腕相连接的部位疼痛,而且胀痛逐渐加重,只要排尿后,其胀痛则随之消失。
由于稍有延缓不尿则手掌心胀痛,故不得不频频入厕,昼夜如此。
每隔1~2小时必须上1次厕所,病已月余不愈。
曾去医院做过多次检查:膀胱未发现任何病变,尿检无任何异常。
手掌部位经几次照片亦未发现异常。
诊断不明,用消炎、止痛药治疗无效。
询其小便色清不黄,小便时并无灼热涩痛感,察其手掌部并无红肿发热之象。
舌色淡紫,舌苔薄白,脉细。
辨证:膀胱气化不利,水气凌心,影响经脉。
治法:化气行水,兼通心脉。
主方:五苓散加丹参。
处方:丹参30g,茯苓20g,炒白术10g,猪苓10g,泽泻10g,桂枝6g。
7剂,水煎服。
按:手掌为神门、劳宫所处之位,手少阴心经与手厥阴心包经所过之处。
《灵枢·经脉》云:“心手少阴之脉……入掌内后廉……心所生病者,掌中热痛。
”又云:“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入掌中……是动则病手心热。
”小便者,膀胱所主;膀胱者,肾所主。
若膀胱气化不利,致水气盛,水盛可以凌心。
而此案患者却并无心下悸等水气凌心的症状,而是突出的表现在忍小便则掌中胀痛。
掌中者,心经经脉所达之位也。
如此推敲.岂不是由于水气所凌,影响到心经经脉所致的掌中胀痛吗?因此,取五苓散化气利水,并重加一味丹参,入心脉以达到通络止痛的目的。
《刘渡舟教授谈伤寒论经络》:“经络的问题,不是《伤寒论》单有的问题,那是中医的基础理论,学内科的要学经络,学外科的要学经络,学妇科的要学经络,学儿科的也要学经络。
所以说,经络并不是《伤寒论》所独有的,凡是学中医的,为了给以后的学术打下很好的基础,首先得先学好经络……如果有人提出来经络学说在中医上没有实用意义,可以叫它退出了,那就不只《伤寒论》的经络方面给废除了,所有的中医学基础都给废除了,这个关系是很大的。
”《内经》中有脏腑经络,讲脏腑就得讲经络,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观,都得用经络学说加以说明。
如果把经络给废了,“六经非经”了,那中医的理论——中医的整体观,一分为二、分阴分阳的辨证法,六经为体、八纲为用,体用的关系等不就都废了吗?最喜欢刘教授讲的证眼,对不太精通中医的人来说比较好对证!希望能多看到刘教授的精彩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