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专升本语文袁宏道徐文长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段落层次及大意
第一部分交待写作缘起及对徐渭诗画等的赞赏。字里 行间,既有相见恨晚之憾,又有不胜喜悦之情。
阅读反映的描写:惊喜欢跃情状,两人跳起来,灯影 下一面读,一面叫,将已睡的僮仆都惊醒,
第二部分写徐渭的非凡才略及豪放个性深为胡宗宪 倚重和喜爱,深得信任,但“大试辄不利”,一再 失意于科场。
第三部分,介绍、评述徐渭在诗、文、书、画诸 方面的成就,以其杰出的才能与其坎坷的遭遇作 对比映照,哀其不幸。
袁宏道年辈比徐渭略晚,与徐渭素昧平生,但对其 才略品行由衷钦佩,对其不幸遭际深抱同情,他将惺惺相 惜之意托诸笔端,写下了这篇《徐文长传》。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 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 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 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等别 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
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 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议者方之刘真 长、杜少陵云。
1请指出这段文字所刻画的徐文长个性特征:徐文长恃才傲物, 不因自己是一介布衣与幕僚身份就不敢直面胡总督 2文中胡宗宪与其幕僚部属的行为举止,对刻画徐文长起什么作 用?请分别加以说明:侧面烘托,既用胡公大喜来衬托徐文长 不仅是艺文全才,还能救军国大事侃侃而谈,且不乏真知灼见 ;又用胡总督的“介胄之士”居然“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来反衬徐文长傲气十足,毫无卑躬屈膝之态 3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与描写手法:比喻;肖像、表情及细 节描写
1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本文作为传记文有什么特点:以论传人(或:不做平 铺直叙的记述,而融入作者的感情) 2“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这句话有何含义: 高度概括徐渭一生特立独行,怀抱奇才异能而终归于失意的不幸遭遇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徐文长的敬意和强烈的同情 (1由此来分析作者对徐文长表达什么感慨:同情他极其坎坷,极其悲凉的身 世,佩服他杰出的才华 2翻译这句话“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徐文长没有什么不奇异的,因为什么都成奇异,所以也就什么都不顺利 了 3体现了袁宏道从徐文长的遭遇领悟到一个什么道理:百世而下,自有定论)
2、以奇立骨 本文仅千余字,叙及的范围却较广,举凡徐文长之生平
遭际、为人行事、才略性情、游踪嗜好及其诗歌、书画的成 就,无不关涉。
但又极其精炼,何故?
笔墨行止也就紧扣一个宗旨——突出徐渭之“奇”。
“奇”
(1)才能奇异。 (2)性情奇怪。 (3)遭际奇特。
举具体的事例分析
(1)才能奇异 一是有经世济时之才,所谓“纵谈天下事”、“好奇计,
(3)遭际奇特
徐渭虽怀旷世之才,然“大试辄不利”,“不得 志于有司”,“数奇”,终生与功名无缘,“竟以不Fra Baidu bibliotek 志于时,抱愤而卒”。
综上所述,可见作者的意图非常明确,他既以“奇 ”字为绳墨来取舍材料,又以“奇”字为骨架来结构文 章,因而尽管所记事例纷杂,但文章却显得骨力劲健, 神气凝聚。
3、以事传人
但是真正的主旨,应该是传中所写的徐文长“雅 不与时调合”这六个字。
科举的不利,使徐文长成为一个失意的人,愤世 嫉俗的人。他“屡试屡蹶”,终生只是一个秀才 ,“不得志于有司”,当然无法发挥他的才能, 实现他的抱负。
因此《徐文长传》主要叙述的是这样一个怀才不 遇的封建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描写他的 狂放与悲愤,以及他不惜以生命与世俗相抗衡的 悲剧命运。这才是《徐文长传》的主旨。
其实,袁宏道与徐渭一样,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自由本色的 歌者,他们共同构成了我们为文写作的榜样。
徐渭才气超人,术有专攻,业有专精,但在科举考试中 却“不得志于有司”,一再落选。长期怀才不遇的遭际, 使他精神压抑、性情乖张,以致发为狂疾,抱愤而卒。
其实,徐渭“独立一时”的才气与他数困于科场的遭 际,还从侧面昭示了当时科举制度的腐朽,揭示了在封建 社会中,一个优秀人物往往会横遭埋没、扼杀的悲剧性命 运。
阅读感受
《徐文长传》文笔疏荡写意、形神兼备,读来 又骨意森然、铿锵有力。
这种骨力是徐渭人格力量的外化,使文章呈现 出一种内外交融的艺术魅力。
正如清代林云铭所评价“悲壮淋漓,文如其人 ,且令天下后世负才不遇者读之,一齐下泪” 。
文学史上的地位
袁宏道的《徐文长传》体现了公安派文人在文学上的个性 追求,袁氏与徐渭心灵上的共鸣使文章渗透了作者深切的 个人体念,情感丰富、笔意深重。
文章以简捷明快的笔调生动地描述了 徐文长横放杰出的才能、豪放不羁的 个性、屡试屡败的遭遇和在文艺创作 上所取得的多方面成就,表露出作者 对徐渭才气性情的钦佩激赏和对其遭 际境遇的怜悯同情。
徐渭故居——绍兴青藤书屋内景
此文是为徐渭做传,那么写出了怎 样的一位人物?
才子 奇人 命运的不公
四、艺术特点
1、以情贯注 2、以奇立骨 3、以事传人
1、以情贯注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始至终充溢着作者 的强烈感情。开篇伊始,作者就以与陶望龄共读徐渭诗集“ 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直至“童仆睡者皆惊起”的狂 喜情态,鲜明地表示出他对徐渭诗歌的爱慕。尔后或叙或议 ,又时时表露出他对徐渭才气性情的折服激赏。如言其为人 行事,是“信心而行,恣臆谈谑”;言其诗,是“如水鸣峡 ,如种出土”;评论其书画,则是“笔意奔放”、“超逸有 致”。在行文中,作者还每每情不自禁,平添感叹。
第一段 余一夕坐陶太史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 首,不觉惊跃,急呼周望:“《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 耶?”周望曰:“此余乡徐文长先生书也。”两人跃起,灯影 下读复叫,叫复读,童仆睡者皆惊起。盖不佞生三十年, 而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因以所闻 于越人者,略为次第,为《徐文长传》。
如写其在胡宗宪幕府时,作者以“文长乃葛衣乌巾,长 揖就坐,纵谈天下事”的正面描述和“介胄之士,膝语蛇行 ,不敢举头”的烘托反衬,来显现徐渭“信心而行,恣意谈 谑,了无忌惮”,负恃才略,清高自重,不“摧眉折腰事权 贵”的个性。
又如写徐渭落笔千言,出口成章的才气,以“童仆续纸 丈余进”,“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一座大惊”; 写他晚年用斧银自戕的癫狂,则以“血流被面,头骨皆折, 揉之有声”,“锥其两耳,深入寸余”。
从表面上看,袁宏道在这篇传中突出写了徐文长的奇 ,其人奇,其事奇,他在传末总括一句说:“余谓文 长无之而不奇者也。”
传中用“奇”字的地方,达八九处之多:“奇其才” ,“益奇之”,“好奇计”,“诗文益奇”,“病奇 于人,人奇于诗”,“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 ”。
徐文长不平凡,他的一生也不平凡;突出写他的奇, 自然是抓住了这个人的性格与行事的特征。
谈兵多中”,胡宗宪延其为幕僚,且甚为信任;二是有文艺才 能,诗赋书画皆能,且有个性。
(2)性情奇怪 “自负才略”,“眼空千古”,“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
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寄人篱下之时,谒见 上司,每“葛衣乌巾”,长揖不拜;科场落第之后,则“放浪 曲蘖,恣情山水”,将英雄失意之悲寓托于诗。晚年“愤益深 ,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兴来饮酒,则“呼 下隶与饮”,甚至以斧自戕。
1这段文字突出了袁宏道对文长诗歌作品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表达作者对文长相见恨晚,作为文坛领袖对文长诗歌作 品的艺术才华深深折服的这种感受 2为了表达这种感受,这段文字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细节 描写、侧面烘托 3这段文字体现了传记文章的什么特点:文中有我
第二段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
第五段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 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 ,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 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 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 ,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 ,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徐文长传》
袁宏道
朱盈蓓
考点:
(1)理解徐文长独立一时、卓而不群的奇特个 性,和忧愤成疾、颠狂自戕的悲惨命运。 (2)理解本文“文中有我”,感情强烈的总体 特色。 (3)分析本文“以事传人”与“以论传人”相 结合的写人方法。
袁宏道(1568~1610) 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
第四部分,列举徐渭晚年的二三行事,说明他因不 容于时而性格扭曲,发为狂疾。多次自残其身,最 终抱愤而卒。并对其诗文著述未能全部刊行于世深 表遗憾。
第五部分,效法司马迁,对传主进行评价。 认为徐渭生前虽未及荣华富贵,但声名远播,至于朝 廷;文章伟丽,独步当时;足以不朽。文末三次重复 “无之而不奇”,对徐渭其人其事,感慨至深。
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与其兄袁宗道、弟 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开创了“公安派” 这一明代著名的文学流派。
他们反对当时摹仿秦汉的伪古文,而提倡清新的文体 。这种文体,被称为公安体。
“历诋往哲,遍排时流”
因而,当他看到徐渭的诗文书画充溢着作者的真情真 性而深为激赏。而他之所以为徐渭刊印文集及为其立传, 也正是为了宣扬“独抒性灵”的主张。
作为一篇人物传记,本文吸取了《史记》、《汉书》等 史传文“以事传人”的优长,选择了传主生平事迹中有代表 性的事例来展现他的才华与个性。然而,作者对这些事例的 记述又不像史书那样具体完整,只是以极简省的三言两语粗 陈梗概,意到即止。在此同时,作者往往抓住所记之事的突 出特征,赋以一两笔简洁而生动的描绘,凸现出徐渭其人的 独特个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