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化探图件编制
化探工作方法简介2003版资料
![化探工作方法简介2003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68c637f9ec3d5bbfc0a7446.png)
化探工作方法简介主讲赵玉明化探工作在地、物、化、遥四大专业找矿工作中占有很重要位置。
它与其它三项找矿工作比较具有明显的直观性、有效性、经济和快捷性的特点,是在覆盖区域找矿不可缺少的重要找矿方法。
一、化探工作分类及其野外工作方法(一)按工作性质和测区范围的分类1、区域化探(战略踏勘性化探)。
目的是为了发现找矿远景区(带)、大型矿田、大中型矿床的大致区域和了解区域控矿因素(地层、构造和火山岩)。
面积数千平方千米或更大。
工作比例尺:1:10万、1:20万、1:50万。
采样密度分别是:2点/Km2、0.25-1点/Km2、0.4-0.8点/Km2。
2、地球化学普查(普查化探)。
目的是在区域化深成果基础上为了查明成矿有利地区和取得与成矿有关的地球化学特征资料等,在区域异常区内优选出一定面积的找矿靶区,进一步做化探工作。
工作面积数千平方千米或数百平方千米。
工作比例尺:1:2.5万、1:5万。
采样是采集水系沉积物质,密度为2-8点/Km23、地球化学详查或异常检查(详细化探)。
目的是在前两类化探异常区内,进一步查明异常与矿体之间的关系,或证实是不是矿化异常,为山地工程布设查证定位提供依据。
面积:0.几平方千米—几十平方千米。
比例尺:1:5千、1:1万。
采样主要是采取土壤。
密度100点----200点/Km2或>200点/Km2。
点线距为50X20~100X20m。
(二)按采样介质和野外工作方法不同进行的分类1、气体测量:寻找能产生气体的矿产。
如氡气、汞蒸气、甲烷气等2、植物测量:目前不采用。
用于沼泽、湿地、草原和森林区。
取植物样,灰化,测灰中金属含量。
3、水化学测量:目前不采用。
用于水网密集发育区,取水样,测定水中金属含量。
4、水系沉积物测量:用于区域化探和普查化探中。
比例尺:1:5万~20万之间。
测区应是水系发育(网状)或沟谷河道发育区。
采取表层以下(20cm)淤泥和粉砂为主。
采样一般粒径为-0.216mm(60目)或-0.172mm(80目)细粒物质。
化探数据处理与制图
![化探数据处理与制图](https://img.taocdn.com/s3/m/0c6caef1700abb68a982fb79.png)
化探数据处理与制图
1、将实际采样点点位信息(X/Y/Z)及各元素化验结果整理好放在excel 表格中;在excel中选择数据—数据分析—描述统计(填写好相应内容)—得到统计结果,如下:
2、采用统计出的平均值与标准偏差计算背景值与异常下限:
①、首先剔除(替换)异常高值与异常低值,使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方法如下:
用迭代法检验数据列中是否存在大于或者小于“平均值±3*标准偏差”的数据,若存在,则用平均值替换大于或者小于“平均值±3*标准偏差”的数据,然后对该列数据再次进行描述统计,然后再次检验是否存在大于或者小于“平均值±3*标准偏差”的数据,同理,再次对数据进行替换,直到不再出现大于或者小于“平均值±3*标准偏差”的数,最终得出:Cu平均值21.20;标准偏差7.01。
②、此时的平均值即为背景值(取整为21.20),可用“平均值+ 2*标准偏差”作为异常下限。
(背景值为X,异常下限为T=X+2S)
3、制作单元素异常图
将异常分为7个色区:
①、≦X-2S为低值区,着蓝色,色标65号;
②、在X-2S至X-0.5S为低背景区,着浅蓝色,色标63号;
③、在X-0.5S至X+0.5S为背景区,着黄色,色标128号;
④、在X+0.5S至X+2S为高背景区,着浅红褐色,色标157号;
⑤、在T至2T为外带,着浅红色,色标190号;
⑥、在2T至4T为中带,着红色,色标191号;
⑦、≧4T为内带,着深红色,色标194号。
矿区综合地质编录(含多种图件编制),一篇搞定!
![矿区综合地质编录(含多种图件编制),一篇搞定!](https://img.taocdn.com/s3/m/d6562a1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8.png)
矿区综合地质编录(含多种图件编制),一篇搞定!矿区综合地质编录(含多种图件编制)1、勘探剖面图类最基本的两种勘探剖面图件:勘探线剖面图与中段(或水平断面)地质平面图。
实际勘探剖面图编制:与设计勘探剖面图的编制方法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前者的勘探工程是实际完成的、数量较多;后者是设计的、数量往往较少;其编制的目的和作用不同。
将原设计剖面上设计工程施工所获得的原始编录资料正确反映在勘探剖面上;根据各相邻工程所揭露的地质构造现象和矿化取样资料,经过合乎地质规律的综合分析与对比研究,再将所有地质构造和矿体界线点对应连接与合理推断,从而编制出相应的勘探剖面图。
纵剖面图编制:除了勘探线剖面(或称横剖面)图和水平断面图两种勘探剖面图外,时常还编制沿矿体总体走向,在矿体上盘一定位置的铅垂剖面图,称为纵剖面图(也可用矿体纵投影图代替),用以反映矿体走向上的总体边界形态、产状变化情况及其地质构造特点。
纵剖面图编制依据:矿区地形地质图和在该纵剖面线上及其附近的勘探工程的原始编录资料。
其具体编制,总体上类同于勘探线剖面图的编制方法和步骤,只是应注意改变了的作图方位。
在生产勘探过程中,以采矿块段或采场为单元,将提供的反映该块段或采场矿体细部特征的各二个以上横剖面图、水平地质平面图和一个纵剖面图(或纵投影图),合称为“三面图”,是采矿设计与生产管理的基本资料依据。
1.1勘探剖面图件编制的基本内容:1)控制性测量内容:包括坐标线、网,控制点及地质测点、地形地物等。
2)地质构造内容:地层、岩性、岩体、岩相界线、各类构造线及其产状;矿体、夹石,矿石类型、品级边界及其分布等。
3)勘探工作及工程类:包括勘探线、基线、探(采)矿工程、取样工程位置、编号及测试结果等。
4)其它规定内容:如图例、比例尺、责任表等。
1.2 勘探剖面图的编制1) 编制的目的及基础编制目的:为了根据所确定的勘探工作任务,沿勘探线剖面正确地设计勘探工程。
编制依据资料:矿区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反映勘探线位置从地表到深部地质构造的已有探矿取样工程及物化探成果的编录资料;或已有的相邻勘探线剖面图、中段地质平面图等。
如何进行测绘图件的编制与归档
![如何进行测绘图件的编制与归档](https://img.taocdn.com/s3/m/1da9bf9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e.png)
如何进行测绘图件的编制与归档导语:测绘图件的编制与归档是测绘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关系到测绘成果的安全保存,也是地理空间信息的有效管理。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测绘图件的编制与归档,以及相关的操作技巧。
一、测绘图件的编制测绘图件的编制是依据测绘任务的要求,将实地测量、数据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结果等内容进行整理和表达的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测绘任务的目标和要求,根据任务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进行实地测量。
然后,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提取出需要表达的数据和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和整理。
最后,根据测绘规范和标准,进行图件的绘制和编码,确保图件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1.1 实地测量实地测量是测绘图件编制的基础,它是通过测量仪器和手工工具对地表现象进行观测和记录的过程。
实地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如全站仪、GPS 测量仪、经纬仪等。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包括坐标、高程、角度、距离等信息。
1.2 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是将实地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提取的过程,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和分析算法,提取出需要表达的数据和信息。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筛选、修正和平滑等,以及数据的校验和验证。
数据分析则是对数据进行统计、空间分析和模型分析等,以获得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1.3 图件的绘制和编码图件的绘制和编码是将测量结果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可视化表达的过程。
绘图需要选择合适的绘图软件和工具,根据任务要求绘制点线面要素,进行符号标注和文本注记。
同时,为了方便图件的管理和查询,需要为图件进行编码和分类,如行政区划编码、地物编码等。
二、测绘图件的归档图件的归档是将测绘成果进行分类、整理和储存的过程,它是测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
测绘图件的归档有助于提高图件的利用率,减少冗余工作,保证图件的长期保存和维护。
2.1 分类和整理测绘图件的归档需要进行分类和整理,以便于图件的管理和检索。
化探数据处理方法
![化探数据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75d41555270722192ef776.png)
内蒙古扎赉特旗东芒合矿和哈拉街吐矿化探数据处理及图件编制方法1 化探数据质量评价的数据处理(分矿区)⑴统计重采样和重分析抽查样所占样品总数的比例比例 = (重采样和重分析抽查样数/工作样总数)100%⑵作出SSPS数据文件将重采样和重分析样分别作成SSPS数据文件。
文件中列出项目为:①重采抽查样重采样号元素含量相应的工作样号元素含量②重分析抽查样重分析样号元素含量相应的工作样号元素含量⑶计算各元素相对误差重采样和重分析抽查样相对误差均按RE(%) = |C1-C2|/0.5×(C1+C2)×100%计算。
C1为重采样或重分析抽查样的分析含量C2为重采样或重分析抽查样的相应的工作样的分析含量| |为绝对值RE(%)≤30%为合格,>30为超差(不合格);(Au:RE(%)≤50%为合格,>50为超差)⑷计算各元素的合格率η= (抽查样品中合格的样品数/抽查样品的总数)100%合格率(η)应>80%,即这批样品的分析结果是可信的。
⑸列表表示检查或分析质量结果表××化探重采样抽查各元素的合格率(%)Cu Pb Zn Cr Ni Co Sn V Ag Ti2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数据处理(以哈拉街吐为例)⑴作出SSPS数据文件作出下列SSPS数据文件:①文件1:整个矿区数据文件;②文件2:矿区地层数据文件;③文件3:矿区岩浆岩数据文件;④文件4 :下二叠统大石寨组(P1d)数据文件;⑤文件5 :下白垩统大磨拐河含煤组(K1d)数据文件;⑥文件6 :华力西晚期侵入岩数据文件;⑦文件7 :燕山期早期侵入岩数据文件;⑧文件8 :燕山期晚期侵入岩数据文件;⑨文件9:已知矿附近一定范围数据文件每一数据文件的内容项目包括:序号野外号 X坐标 Y坐标各元素的含量⑵整个矿区和各地质单元(各地层、各岩浆岩)样品各元素含量特征统计统计的参数包括:①元素含量平均值;②最大值;③最小值;④标准离差;⑤变化系数(标准离差/含量平均值);⑥浓度克拉克值(元素含量平均值/该元素的克拉克值)整个矿区和各地质单元统计结果含量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用表表示。
化探数据处理及图件编制
![化探数据处理及图件编制](https://img.taocdn.com/s3/m/ba3814d4a0116c175e0e483e.png)
化探数据处理及图件编制第二节分析方法及质量评述一、分析方法本次扫面和异常查证的全部样品均交由四川省地矿局华阳地矿检测中心测试,根据任务书要求共分析测试元素14种。
样品从加工到测试到质量监控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0130-1994《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ISSN-1870《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及质量管理指导性规程》和2002年新疆地勘局试验管理科《1?5万化探样品分析质量过程管理规则报告》进行。
14种元素的分析方法见表3,3。
二、技术要求1、报出率十四种元素的总报出率应大于95%。
2、外检样对已测试样品,测试单位按照3%的比率进行外检。
3、分析质量检查及质量监控方案为了有重点地监控元素的分析质量,实验室在送样单位确定的分析元素中,要再选择若干种主要监控元素并根据这些元素在本省制备的全部GRS二级标样中选择四个在元素含量范围及基体组成均为合适的GRD二级标样作为本图幅质量检查监控之用。
主要监控元素和二级标样的选择均应和送样单位协商进行。
每一大批样品测定完毕后,应将数据交给质量管理人员,对每一小批中插入的四个二级标样及四个重复分析(内部检查)样进行统计计算,并及时绘制日常质量监控图,在日常金的分析工作中,必须进行不小于10%的内检抽查。
为满足在一个较大范围的成矿远景区带内的1?5万图幅的拼接,应对分析的准确度进行检查和考核,为此实验室应在每一个1?5万普查化探项目完成后,分析8个GSD一级标样一次,痕金分析也应用金标样作准确度检查。
准确度和精密度计算结果应符合表3,2的要求。
4、微量金由于金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均匀度和赋存状态对分析检测影响比较大,为确保金元素的分析质量,化验室特采用两种监控措施:第一,在每一分析批次的50个样品中插入两个国家?级标准物质GBW系列,用以计算实测值与推荐值之间的对数偏差:ΔlgC,lgC,lgC; 定值实测值第二,该地区样品分析结果结束或阶段性结束后,再对高、低异常点进行随机抽样检查约20%.5、?级标样为严格监控各元素的分析质量,实验室选取了四个不同含量的GRD系列监控样,每批次50个样品密码插入一组,与样品同时分析。
化探异常圈定判别查证方法
![化探异常圈定判别查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7627edbf5335a8103d2200f.png)
异常圈定与判别
? “高、大、全”异常评价易,弱小异常评价难!浅部矿化异常评价易, 深部矿(包括隐伏矿和盲矿)异常评价难!
多元素规模
Σ NAP
序数
1.49
10
3.28
8
0.4
18
4.13
7
4.28
6
0.73
14
1.6
9
0.89
13
19.98
2
8.22
5
86.33
1
1.04
12
0.44
16
13.03
3
1.12
11
11.91
4
0.26பைடு நூலகம்
21
0.24
22
0.4
17
0.61
15
0.31
20
0.35
19
某地局部异常特征排序表
浓度分带
异常圈定与判别
? 元素异常下限确定 根据测区地质和景观特征,选择使用整个测区或划分子区来确定异 常下限。
? 对勘查区面积不大,地质情况比较简单,元素呈明显单峰或有一个 单一的背景全域和一个异常全域分布,就可以在区内剔除高、低值 含量(X±nS)根据工作区情况,n值一般为1.5-3,计算出一个统一 的背景平均值(X0)和异常下限(T);累积频率85%或95%对应的含 量,目估法经验判断。无论何种方法确定仅作为参考值,以能否客 观反映本测区(或子区)矿产和矿化分布特征为依据,作适当修正。
地球化学图和原始图件的编制规范(正式)
![地球化学图和原始图件的编制规范(正式)](https://img.taocdn.com/s3/m/ba8616282af90242a895e58b.png)
a.采样点要分布均匀、合理。要使1:50000地形图上按1km2划出的采样格子(称小格)中的绝大多数(95%以上)小格内都有采样点分布,应做到基本不出现或很少出现连续3个以上空白小格。采样密度平均为1~2个点/km2时,小格内样品数一般不要超过2个。采样点分布均匀并不意味着将采样点布置在采样格子中央,而应将采样点布置在每一个格子中能最大限度控制汇水面积处(见图2);
GB/T14839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符号
3总则
3.1区域化探是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之一。工作范围应覆盖我国全部可工作的国土面积。其调查成果,主要为区域矿产勘查中成矿远景区和中大型找矿靶区的圈定、资源潜力预测、地质填图与基础地质研究、环境与土地质量评价以及社会其它行业和领域的应用提供数十种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的地球化学资料。此项工作按国际分幅部署测区。基本工作比例尺为1:250000,交通很不发达、工作条件困难的边远地区也可采用1:500000工作比例尺。它们的基本采样密度(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例)分别为1点/1~4km2和1点/16km2。成果图件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和不同群体对地球化学资料的需求,可制作任意比例尺和不同图示表达形式的图件(册)提供应用。
d.重要异常的查证:包括拟采用的查证方法、使用的现场分析手段和设备、查证程度、提交异常查证的成果图件、简报等。
e.技术、经济指标:包括设备、材料计划、经济预算、组织编制和工作进度安排等;
f.提交成果的内容与时间:包括计划上交的报告、图件等资料,提交时间等。
4.5区域化探项目都应单独编写设计书。设计书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写。
3.2按地理特点和区域化探工作条件,可把我国大致分为以下两类地区(见图1):
a.内地及沿海中低山、丘陵地区;
化探数据处理与编图流程
![化探数据处理与编图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bce4e77f46527d3240ce020.png)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与图件编制方法流程一、指导思想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研究就是从地球化学特征出发,借助已建立的地球化学信息提取技术,充分利用地球化学调查所获得的海量数据信息,提取有关反应成矿地质背景条件的地球化学信息,并编制相应地球化学图及相应的推断解释图件,为资源潜力评价有关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提供地球化学支撑。
二、工作内容(一)基础图件成矿地质背景条件的地球化学信息提取首先是要编制有关基础地球化学图件。
主要有:1. 39种元素(化合物)地球化学图2. 地球化学组合异常图3. 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图(二)解释推断图件地球化学解释推断图件,内容包括:1. 地球化学推断解译地质图2. 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图三、工作方法(一)数据校正处理由于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受地理景观、采样介质、分析手段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产生明显的系统误差,尤其是涉及到区域性的化探数据,这种误差更为突出。
因此,在各省进行数据处理与专题地球化学图编制之前,有必要分别对各元素进行系统误差的处理,以便能更好地反映地质现象和矿产信息。
误差处理主要针对图幅间(包括分析批次)明显的系统分析误差(必须处理)和地质景观环境差异影响解释的效果(根据解释的需要确定)。
1. 系统误差特征及处理原则(1)分析误差源,所展示的数据误差与周边数据值具有明显的台阶状。
(2)数据误差在空间上具有区域性特点,区域、图幅或分析批次。
(3)在数据值的分布上,掩盖了地球化学特征和地质特征展布的延续性和规律性。
(4)在数据处理方法上,尽可能地选择线性校正,通过简单的计算可以复原数据。
2. 系统误差处理步骤(1)按原始点位采用符号分级的方式生成元素的符号图,分级方法采用累计频率方式。
(2)通过校正图示窗浏览原始数据全图,确定具有明显的数据台阶区域,区域的确定原则是由区域->图幅->批次;采用图形编辑工具,在图上直接圈定要处理的区域(用面的方式表示)。
(3)确定局部图幅和分析批次范围产生的系统误差,校正单元由系统提供的工具直接在显示窗中勾绘,确定完所有需要校正单元,各校正单元的ID需设定为唯一。
化探制样作业指导书
![化探制样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2a33130a8114431b90dd8df.png)
化探制样作业指导书
一样品验收
制样室管理人员对照送样单认真清点样品,发现问题及时与送样单位联系。
妥善处理,验收合格后签字,并对所收样品进行状态描述。
(1:5万样品不低于60g、1:20万样品要求送样120g)二化探样品制备
1:5万和1:20万水系沉积物、土壤样品均应采用玛瑙球磨机具进行制备。
岩石样品要求先用配备有高铝瓷衬的颚式破碎机初碎后,再用无污染的球磨机制备成至所需的试样粒度。
其试样细碎加工粒度要求达到-0.074mm(200目)。
符合200目粒度要求的试样质量不应小于加工前试样质量的90%。
过200目筛检查试样时候达到标准粒度。
个别达不到粒度要求的用玛瑙研钵研细混匀,潮湿的样品加工前应在60℃以下烘干或晾干后再进行制备,尽量减少易挥发物质的损失。
三制样员工要求
制样员工要服从领导,服从分配。
保时、保量、保质完成本职工作,并要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必须佩戴防护口罩,着工作服生产)。
严格交接手续,做到样品、委托单、样袋几对照。
避免和杜绝混样、错号,撒样、丢失样品的现象发生,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报告。
四质量监控
加工人员应对样品的加工质量负责,严防样品沾污(每个样
品加工后要清洗器具)。
样品加工必须符合规定的质量,认真做好质量记录,室副主任负责样品制备质量的日常监管,质量管理部定期抽查样品制备质量。
五仪器设备与环境
爱护仪器设备,必须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搞好日常仪器维护和保养。
每日工作前要先打扫车间卫生,每月一次大扫除,确保车间清洁、整齐。
化探异常图制作
![化探异常图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d9adff787fd5360cba1adb13.png)
化探数据处理步骤:
1、数据整理
2 、利用Excel 表进行“均值(=A VERAGE(C3:C132) )”“方差(=STDEV(C3:C132))”和“异常下限(=均值+2 倍的方差)”的计算。
3、打开MAPGIS 的“空间分析”“DTM 分析”工作窗口
4、打开三角剖分文件
4、打开三角剖分文件,即“Au.det”文件,
5 点击Tin 模型工具栏,选择“快速生成三角剖分网”
6 删除三角剖分边,整理三角剖分网,删除不相关联线
7、追踪剖分等值线, 选择等值线套区等地设置后金星等值线层的设置后点击确定(等值线层的设置是按照异常下限、2s、4s、8s 三级异常进行设置)。
8、分别另存点、线、面文件即可
化探数据处理步骤.rar
出处华夏土地网:/thread-7329923-1-1.html。
地质化探资料整理及图件制作
![地质化探资料整理及图件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e4b3650c7cd184254b3535a3.png)
聚类分析
根据需分类事物个体之间的关系疏密或相似程度用 聚合的办法将分类对象作出分类。
刘红杰作品
分布检验
检验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刘红杰作品
地球化学图件的编制
1、实际材料图(点位图) 2、原始数据图 3、异常剖析图 4、等值线图(地球化学图) 5、组合异常图(套地质底图) 6、综合异常及找矿远景图(地质、工程等等)
刘红杰作品
地球化学图的制作
1、等值线间隔的确定 数据集呈对数正态分布的一般使用0.1log含量间隔勾绘等值线成图, 部分宏量元素及数据变化范围较小的元素可采用0.05log含量间隔勾绘等 值线成图。图上等量线间隔不小于0.7mm。
刘红杰作品
2、色区划分 划分原则:
采用制作地球化学图的数据,剔除特异值后,求出 其算术平均值(X)及标准离差,采用如下图所示的间 隔划分色区。
刘红杰作品
直方图制作
直方图如果为双峰,说明数据来自两个不同 的母体 直方图不一致严格符合正态分布,大体符合 就可以了,微量元素为对数。 直方图数据统计(样品数≥30件) 金、汞单位为10-9,其余单位为10-6. 统计时保留所有的高值点。 直方图组距正直百分位为7,负值百分位为3.
刘红杰作品
刘红杰作品
变化系数(CV)
元素变化系数反映在地质体内的变异程度,变化系 数的大小亦可从侧面显示元素成矿希望的大小 前苏联学者对于变化系数的分析,变化系数低于 0.25的元素属均匀分布,0.25~0.50之间的元素属均匀分 异,0.50~0.75之间的元素属不均匀分异,大于0.75的属 极不均匀分布 变化系数( )采用S/X求取 变化系数(CV)采用 求取
化探资料整理
————内蒙古第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刘红杰
3 化探图件编制
![3 化探图件编制](https://img.taocdn.com/s3/m/e7f6f330647d27284b735190.png)
地球化学图色区划分(2015版)
色区及(区名) 深蓝(强低值区) 蓝(低值区) 浅蓝(低背景区) 浅黄(背景区) 浅红(高背景区) 红(高值区) 深红(强高值区) 元素含量范围(g/g 或 ng/g) < X 0-2.5S0 元素累积频率 <1.5% 1.5%~<15% 15%~<25% >25%~≤75% >75%~≤95% >95%~≤98.5% >98.5%
6、找矿预测图
在综合异常基础上,结合测区地层,构造,岩浆 岩分布和围岩蚀变特征,以及已知矿床(点)的异常
特征,物探异常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对各个异常进行
综合评价,确定其找矿前景,最终根据异常的分布特 并注明靶区名称及找矿种类。
征,圈出找矿靶区,用 A,B,C 三类表示其找矿前景,
地球化学参数 l、总体平均值 x1及均方差S1(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及均方差) 2、背景平均值 x2及标准离差S2(经 x+2S 或 x+3S 反复剔除
后的平均值及均方差) 3、变异系数 CV(S/x) 4.各异常浓集系数(异常平均值与背景平均值之比值) 5、各异常衬度(最大值与异常下限值或背景平均值之比值)
6、各异常平均值(异常区内的元素平均值)
7、各异常面积(一级浓度即T值圈的面积) 8.异常面金属量(异常面积与异常平均值之积) 9.叠加强度D
组合异常图
组合元素异常图是在单元素异常的基础上,根据研究 对象的元素组合特征,选择3~5个元素编绘。同时确 定一个主要元素,用面色表示内、中、外带;其他元 素按异常下限圈定,用线表示,并用不同颜色区分。
综合异常图
X
综合异常图是在组合异常图的基础上,研究几组元素 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综合性图件。将空间上密切相伴、 同种成因的所有元素异常,归并为一个综合异常,并 对异常进行分类。每个综合异常代表几组异常的集合 表现,用线圈闭异常范围,并将元素组合标于线上, 如:Au-Cu-Pb-Zn。
图件编制(地质培训讲稿)
![图件编制(地质培训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6e6c594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d.png)
图件编制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图件编制随着地质学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从早期的手工绘制到现代的计算机绘 图,图件编制的技术和手段不断更新和完善。
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图件编制正朝着数字化、信息化和智 能化的方向发展,为地质研究和决策提供了更加高效、准确和可视化的支持。
02
地质图件编制
地质图件的类型
地质图件编制的流程
01
02
03
04
资料收集与整理
收集相关地质资料,包括野外 调查数据、钻孔资料、遥感影 像等,并进行整理和分类。
地图制作与编辑
利用GIS软件进行地图制作与 编辑,包括地图符号设计、地
图注记、地图整饰等。
数据分析和处理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空间分析、图像处理等,提取
有用的信息。
地质图件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地质图件在科研领域的应用
地质构造分析
地质图件能够清晰地展示地质构造特征,为科研人员提供 重要的地质信息,有助于深入了解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历史。
矿产资源研究
地质图件能够反映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为矿产资源 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发现新的矿产资源并评估其开 发潜力。
地球化学研究
地质图件的信息化服务
1 2
数据查询与检索
建立地质数据管理系统,提供数据查询、检索和 导出功能,方便用户获取所需的地质信息。
空间分析服务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供地形分析、矿产 资源评价、地质灾害预警等方面的服务。
3
决策支持系统
基于地质数据和模型,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矿产资 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决策支持。
基础地质图件
包括区域地质图、地层 柱状图、古生物图等, 用于描述区域地质背景
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勘查
![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勘查](https://img.taocdn.com/s3/m/fe469ec06137ee06eff9184a.png)
(2)化探普查(水系沉积物),采样密 度4-8件/km2,分析与找矿有关的10种左 右的元素。主要用于找矿勘查。 3、土壤测量,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其微量 元素含量用以找矿的方法,按采样密度 可划分为两类,主要用于找矿勘查。 (1)土壤化探普查,比例尺1:5万,采 样密度8-20件/km2 ,分析与找矿有关的 10种左右的元素。有色金属矿广泛应用 化探普查,确定找矿靶区。
(4)可控源变频大地电磁(EH4):观测人工 和天然电磁场进行找矿和研究基础地质问题的 方法称可控源变频大地电磁(EH4),适用地下 水、煤田、金属矿探测,以及环境调查,探测 深度可达1000米,浅层,<500米利用人工源, >500米利用天然电磁场。计算电阻率参数。仪 器较轻便。
(5)可控源大地
局部异常的划分:先计算一个区域的平均 值,(需剔除较高值,多次迭代求取), 也称背景值,测点观测值减去背景值即为 局部异常值。有意义异常的分离:物探异 常往往由目的物、目标物和干扰因素综合 引起,尚有深部地质体形成的背景异常, 迭加在一起。以大红铁铜矿磁异常为例说 明异常的复杂性,异常分为三级,一级为 深部变基性火山岩引起的大范围异常,二 级为铁铜矿引起强度较大的异常,三级异 常为出露地表磁铁矿小矿层形成强度较高、 范围狭小的异常。
(3)瞬变电磁法(TEM)利用不接地回线 向地下发送脉冲式电磁场,用仪器观测由 地下矿体、地质体产生的感应电磁场,计 算电阻率,用以找矿和解决地质问题的方 法,称瞬变电磁法(TEM)。适用于划分 岩性层,探测含矿破碎带以及直接找低阻 矿体和含水层。仪器较轻便,探测深度较 大,可达500米以上。
(2)采用合理配套分析方案,进行多元 素分析,例如,Au元素采用化学光谱分析, 检出限0.3×10-9;X荧光分析10余种元素; ICP分析多个元素;光谱撒样法、原子吸 收法等。 (3)严格的质量监控措施,样品分析过 程中要插入省级二级标样,区域化探还要 插入国家级一级标样,以计算分析结果的 准确度。并进行内检、密码样品分析,重 复样品分析。根据需要还要进行外检样品 分析。
测绘图件规范与编制要点
![测绘图件规范与编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f79a0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a.png)
测绘图件规范与编制要点测绘图件是测绘工作中最直观的成果之一,它能够清晰地展现地理信息和地貌特征,为工程设计、土地利用规划以及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因此,准确、规范地编制测绘图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测绘图件的规范要求以及编制要点,希望能为测绘工作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第一部分:测绘图件规范要求1. 符号规范:测绘图件中使用的符号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并统一标注符号说明。
对于特殊符号或自定义符号,应在图件中加以说明,并提供符号字典以供参考。
2. 图件比例:测绘图件的比例应根据具体需求确定,但一般要求保持一致。
常用的比例有1:1000、1:2000、1:5000等,比例越大,图件细节越清晰,但范围越小。
3. 图面尺寸:图面尺寸应根据项目要求确定,一般应符合可打印或可复制的标准尺寸。
在设计图面尺寸时,应考虑实际使用情况和后期的编辑、修改需求。
4. 线宽和字号:线宽和字号应根据图件的比例和绘图方式进行确定,以保证测绘图件的清晰度和易读性。
通常,线宽和字号应适当加粗,以确保在复制和放大缩小时不会造成信息模糊。
5. 标注规范:在图件中的标注应准确、简洁清晰,符合规范。
标注应包括基本信息、坐标信息、测量信息等,且标注文字应与图件比例相匹配,避免过大或过小。
第二部分:测绘图件编制要点1. 测绘数据准备:在进行测绘图件的编制前,首先要对测绘数据进行整理和规约。
清理冗余数据,确定需要展现的内容和范围,并确保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图件模板设计:根据测绘图件的类型和内容,设计符合标准要求的图件模板。
模板应包括边界线、图例、比例尺等基本要素,并根据需要添加必要的注释和标识。
3. 图件布局规划:在图件编制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图件布局,将主要内容放置在中心位置,并注意保持图件整体的平衡和美观。
同时,要考虑到后续的编辑需求,预留足够的空间。
4. 符号绘制:根据符号规范,在图件上绘制各类符号。
绘制时要注意保持符号的形状准确、线条流畅,并避免符号之间的重叠或斑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0 .5 S
X 0 .5 S
X 1 .5 S
X 1 .5 S
X 2 .5 S
X 2 .5 S
深蓝 概率 0.62%
蓝
浅蓝
浅黄灰
淡红
深红
深红褐Βιβλιοθήκη 6.68%30.85%
69.15%
93.32% 99.38%
最新的色区划分及着色图
4、异常图
异常图的编制,在原始数据图上按2n-1*T(T 为异常下限,T=X+1.65S)勾绘异常等含量线, 分别以粉红、红、棕色表示n=1,2,3的三个浓度 级;
特殊情况下,也可用0.05Lg。
当等含量线较密普遍大于30条时,间距采 用0.2Lg(10-6、10-9); 异常区等含量线间距在图上不小于0.7mm, 否则应抽稀处理。
在地球化学图的图框外侧有元素含量直方图,直
方图坐标一律取对数,其组间距采用 0.1 Lg(10-6、 10-9),组端值规定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字为7,这样使 所有的数值皆落组端上,每个直方图上要标注元素符 号、样品数N、平均值X、标准离差S和变异系数CV。
在原始数据图上,根据元素含量直接勾绘 等含量线,等含量线间距一般为0.1Lg(10-6、 10-9); 两条等值线的含量相差为0.1对数间隔,即
以…0.1,0.12,0.15,0.2,0.25,0.3,0.4,0.5,0.6, 0.8,1,1.2,1.5,2,2.5,3,4,5,6,8,10,12, 15,20,25,30,40,50,60,80…。
6、找矿预测图
在综合异常基础上,结合测区地层,构造,岩浆 岩分布和围岩蚀变特征,以及已知矿床(点)的异常 特征,物探异常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对各个异常进行
综合评价,确定其找矿前景,最终根据异常的分布特
并注明靶区名称及找矿种类。
征,圈出找矿靶区,用A,B,C三类表示其找矿前景,
地球化学参数
l、总体平均值 x 1及均方差S1(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及均方差) 2、背景平均值 x 2 及标准离差S2(经 x+2S 或 x+3S 反复剔除 后的平均值及均方差) 3、变异系数 CV(S/x ) 4.各异常浓集系数(异常平均值与背景平均值之比值) 5、各异常衬度(最大值与异常下限值或背景平均值之比值) 6、各异常平均值(异常区内的元素平均值)
按(1/2)n-1*M(M为负异常上限,M=X-1.65S) 勾绘负异常等含量线,分别以浅蓝、蓝、深蓝色 表示n=1,2,3的三个浓度级;并按从左至右、从 上至下的顺序进行编号,以元素符号加数字号表 示。
5、综合异常图
对各单元素异常进行分析取舍后, 将主要成矿元素异常全部绘制在简化地 质图上。并按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顺 序进行编号,以AS加数字号表示。
三、化探图件编制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图件编制
1、实际材料图
内容包括:方格网、水系、采样点位及编 号、矿点、居民点和道路交通。
2、原始数据图
内容包括:方格网、水系、采样点位及点 位上的某元素(Cu、Pb、Zn、Au、Ag、Mo)分 析数据。
3、地球化学图
元素(Cu、Pb、Au等)地球化学图制作:
直方图用对数计算,而平均值X和标准离差S标出对
数和真数两种计算值,变异系数CV用真数计算。
在地球化学图上,凡是X土2S范围以外的极大或极
小值,均应标出其数值和正符号。
地球化学图色区划分表
色区着色(区名) 蓝色(低值区) 浅蓝色(低背景区) 浅黄色(背景区) 淡红色(高背景区) 深红色(高值区) 元 素 含 量 ( 10 、 10 ) <X-2S X-2S~ X-0.5S X-0.5S~ X+0.5S X+0.5S~ X+2S >X+2S
7、各异常面积(一级浓度即T值圈的面积)
8.异常面金属量(异常面积与异常平均值之积) 9.叠加强度D
D x1 S 1 x2 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