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材料 第1章 物质磁性概述
磁性物理学第一章物质磁性概述-磁性物理
![磁性物理学第一章物质磁性概述-磁性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15d2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4.png)
如氧、铝、铂等金属,以及某些非金属如氮、氧等。
顺磁性特点
顺磁性物质的磁化率比抗磁性物质大,但仍然是微弱的。它们同样 不会自发磁化,且在外磁场撤去后无剩磁。
铁磁性物质
01
铁磁性定义
铁磁性是指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能产生很强磁化现象,且可以自发磁
化形成磁畴。
02
铁磁性物质举例
如铁、钴、镍及其合金等。
物质磁性影响因素分
04
析
温度对物质磁性影响
居里温度
物质磁性随温度变化的重要参数,当温度高于居里温度时,铁磁性物质转变为顺 磁性。
磁化率与温度关系
对于顺磁性物质,磁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对于铁磁性物质,在居里温度以下 磁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居里温度以上转变为顺磁性。
压力对物质磁性影响
压力效应
磁性分类
根据物质在磁场中的表现,可分为铁 磁性、亚铁磁性、反铁磁性、顺磁性 和抗磁性等。
物质磁性来源
电子自旋磁矩
电子自旋产生的磁矩是物质磁性的主要来源。
电子轨道磁矩
电子绕原子核运动时产生的磁矩,对物质磁性有 贡献但通常较小。
原子核自旋磁矩
原子核自旋产生的磁矩,对物质磁性的贡献极小, 通常可忽略不计。
尔元件等,实现非接触式测量和自动控制。
磁记录材料应用领域
硬盘驱动器
磁记录材料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的存储介质,实现数据的长期可 靠存储。
磁带
利用磁记录材料的磁化特性,制造磁带等线性存储设备,用于数 据的备份和归档。
磁卡
磁记录材料用于制造各种磁卡,如信用卡、门禁卡等,实现身份 识别和交易安全。
总结与展望
物质在压力作用下,原子间距减小,电子云重叠增加,导致 交换作用增强,从而影响物质的磁性。
钕铁硼基本知识
![钕铁硼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2c0d6f3f705cc1755270918.png)
磁材基本知识讲座主要内容:第一章磁物理基础第二章磁性材料的发展概况第三章钕铁硼的主要特点及应用第四章钕铁硼的主要成份组成第五章钕铁硼生产工艺及设备第六章性能参数测量原理及设备第七章机械加工工艺及设备第八章表面处理工艺及设备第九章充磁包装第一章磁物理基础1 物质的磁现象磁性材料:magnetic material钕铁硼磁铁:nd-fe-b magnet铁氧体磁铁:ferrite magnet牛磁棒:magnetic bar for cattle?磁力架:magnetic separator物质的磁性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研究领域,约在三千年前就已受到人们的注意。
中国是最早应用磁性的国家,公元前四世纪,我国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成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磁学史上第一部关于磁性的专著是英国(WGilbert)吉耳伯特的《论磁石》(1600年),这本书介绍了那时书籍有关的磁性知识。
然而,磁性作为一门科学却到19世纪前半期才开始发展。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磁电之间联系的序幕;1820年末,法国物理学安培证明通电圆形线圈和普通的磁铁一样具有吸引和排斥的现象。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电磁感应定律,从而揭示电和磁之间的内在联系;后来,苏格兰科学家麦克斯韦,将电磁的联系建立起严密的电磁场理论。
他发展了法拉第的思想,用数学的形式总结出电场和磁场的联系,即麦克斯韦方程。
2 磁性的起源物质的磁性起源于原子磁矩。
原子物理学告诉我们,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是原子,原子又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
电子的排布遵循三大原则:1 洪特规则,2泡利不相容规则,3 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中的电子绕着原子核进行高速运转,电子运转时同时有两种运动形式,即电子绕原子核的轨道运动和电子绕本身轴的旋转。
前者叫电子轨道运动,后者叫电子自旋。
处于旋转运动状态的电子相当于电流闭合回路,必然伴随有磁矩的发生,电子轨道和电子自旋产生的总磁矩称为原子磁矩。
磁性材料基础知识
![磁性材料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422224658fafab069dc0261.png)
磁性材料基础知识(入门)磁性材料:概述:磁性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
磁性现象是与各种形式的电荷运动相关联的,由于物质内部的电子运动和自旋会产生一定大小的磁场,因而产生磁性。
一切物质都具有磁性。
自然界的按磁性的不同可以分为顺磁性物质,抗磁性物质,铁磁性物质,反铁磁性物质,以及亚铁磁性物质,其中铁磁性物质和亚铁磁性物质属于强磁性物质,通常将这两类物质统称为磁性材料。
1.磁性材料的分类,性能特点和用途:铁氧体磁性材料,一般是指氧化铁和其他金属氧化物的符合氧化物。
他们大多具有亚铁磁性。
特点:电阻率远比金属高,约为1-10(12次方)欧/厘米,因此涡损和趋肤效应小,适于高频使用。
饱和磁化强度低,不适合高磁密度场合使用。
居里温度比较低。
2 铁磁性材料:指具有铁磁性的材料。
例如铁镍钴及其合金,某些稀土元素的合金。
在居里温度以下,加外磁时材料具有较大的磁化强度。
3 亚铁磁性材料:指具有亚铁磁性的材料,例如各种铁氧体,在奈尔温度以下,加外磁时材料具有较大的磁化强度。
4 永磁材料:磁体被磁化厚去除外磁场仍具有较强的磁性,特点是矫顽力高和磁能积大。
可分为三类,金属永磁,例,铝镍钴,稀土钴,铷铁硼等。
铁氧体永磁,例,钡铁氧体,锶铁氧体,其他永磁,如塑料等。
5软磁材料:容易磁化和退磁的材料。
锰锌铁氧体软磁材料,其工作频率在1K-10M之间。
镍锌铁氧体软磁材料,工作频率一般在1-300MHZ6.金属软磁材料:同铁氧体相比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和低的矫顽力,例如工程纯铁,铁铝合金,铁钴合金,铁镍合金等,常用于变压器等。
术语:1 饱和磁感应强度:(饱和磁通密度)磁性体被磁化到饱和状态时的磁感应强度。
在实际应用中,饱和磁感应强度往往是指某一指定磁场(基本上达到磁饱和时的磁场)下的磁感应强度。
2 剩磁感应强度:从磁性体的饱和状态,把磁场(包括自退磁场)单调的减小到0的磁感应强度。
3 磁通密度矫顽力,他是从磁性体的饱和磁化状态,沿饱和磁滞回线单调改变磁场强度,使磁感应强度B减小到0时的磁感应强度。
磁性
![磁性](https://img.taocdn.com/s3/m/031bbe4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68.png)
磁性
物理学名词
01 概念起源
03 分类 05 检验实验
目录
02 概念 04 材料
基本信息
磁性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物质可分为抗磁性、顺磁性、铁磁性、反铁磁性和亚铁磁性物质。磁性材料是 生产、生活、国防科学技术中广泛使用的材料。磁性材料按性质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类,前者主要有电工钢、镍 基合金和稀土合金等,后者主要是铁氧体材料。
物质的磁性不但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多种多样的,并因此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人的身体和周边的物质, 各种星体和星际中的物质,微观世界的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宏观世界的各种材料,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磁 性。
分类
分类
一般说来,物质的磁性可以分为抗磁性、顺磁性、铁磁性、反铁磁性和亚铁磁性。
1.抗磁性
当磁化强度M为负时,固体表现为抗磁性。Bi、Cu、Ag、Au等金属具有这种性质。在外磁场中,这类磁化了 的介质内部的磁感应强度小于真空中的磁感应强度M。抗磁性物质的原子(离子)的磁矩应为零,即不存在永久磁 矩。当抗磁性物质放入外磁场中,外磁场使电子轨道改变,感生一个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磁矩,表现为抗磁性。 所以抗磁性来源于原子中电子轨道状态的变化。抗磁性物质的抗磁性一般很微弱,磁化率H一般约为-10^-5,为 负值。
永磁材料有合金、铁氧体和金属间化合物三类。①合金类:包括铸造、烧结和可加工合金。铸造合金的主要 品种有:AlNi(Co)、FeCr(Co)、FeCrMo、FeAlC、FeCo(V)(W);烧结合金有:Re-Co(Re代表稀土元素)、Re- Fe以及AlNi(Co)、FeCrCo等;可加工合金有:FeCrCo、PtCo、MnAlC、CuNiFe和AlMnAg等,后两种中BHC较低 者亦称半永磁材料。②铁氧体类:主要成分为MO·6,M代表Ba、Sr、Pb或SrCa、LaCa等复合组分。③金属间化合 物类:主要以MnBi为代表。
磁性材料概论
![磁性材料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1cd8c2fb4028915f814dc219.png)
磁性物体的
把物体置于外加磁场物体被磁化,这种被磁化的 物体称为磁性物体 根据磁铁的磁化率和符号划分性质:
抗磁性 顺磁性 弱 磁 性
物质的磁性
反铁磁性
铁磁性 强磁性 亚铁磁性
磁性材料
磁性认知的发展
• 十七世纪:英国,威廉.吉伯 :《磁体》 • 1899年:法国,居里提出居里温度,磁性转变。 • 1905:法国,郎之万基于统计力学理论解释了顺磁性随温度的变 化。 • 1921:奥地利,泡利提出玻尔磁子作为原子磁矩的基本单位。 • 1928:英国,狄拉克用相对论量子力学完美地解释了电子的内禀 自旋和磁矩,并与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一起证明了静电起源的交换 力的存在,奠定了现代磁学的基础。 • 1936:苏联,郎道完成了巨著《理论物理学教程》,其中包含全 面而精彩地论述现代电磁学和铁磁学的篇章。 • 1936-1948:法国,奈耳提出反铁磁性和亚铁磁性的概念。 • 1967:奥地利,斯奈特在量子磁学的指导下发现了磁能积空前 高的稀土磁体(SmCo5),从而揭开了永磁材料发展的新篇章。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磁性材料的分类
第四小组
概述
磁性材料一直是国民经济、国防工业的重要支柱 与基础,广泛地应用于电信、自动控制、通讯、 家用电器等领域,在微机、大型计算机中的应用 具有重要地位。 • • • • • 何为磁性物体? 磁性物体有什么性质? 何为磁性材料? 磁性材料如何分类? 每一种磁性材料有何性质与应用?
磁性材料基础知识-ppt课件
![磁性材料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f4032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a.png)
求其轴线上一点 p 的磁感强度的方向和大小.
Idl
r
dB
B
o
R
p B
x
*
x
I
dB 0
4π
Idl r2
解: 根据对称性分析
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2
Idl
sin R
R
o
r
x
dB
*p x
r2 R
B0I
4π
r 2 x2
sindl
l r2
dB x
dB 0
4π
Idl r2
dB xdsBin4 π 0Isri2 n dl
0I dl
2πR l
I B
dl
oR
l
l 设 l 与 I 成右螺旋
关系
3.3 安培环路定理-应用
求载流螺绕环内的磁场 (已知 n N I)
1) 对称性分析;环内 B 线为同心圆,环外 B 为零.
2 )选 回路(顺时针圆周) .
lB d Bl 2 0π NR I B 0 NI
2π R
d
令L2πRB0NIL
内部交流报告
磁性材料基础知识
提纲
1 磁性材料的发展简史
2 磁学基本常识
磁性来源 磁学基本概念 磁性材料分类
3 电磁学主要定律-恒稳/交变磁场
4 磁性材料性能分析
5 磁性材料应用实例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一、磁性材料发展简史(续)
• 1946年 Bioembergen发现NMR效应 • 1948年 Neel建立亜铁磁理论
第1章磁学与磁性材料基础知识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1章磁学与磁性材料基础知识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8540e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30.png)
( )
H
d
=
NxM xi
+ NyMy
j
+ NzMzk
( )
Fd
=
1 2
m0
N
x
M
2 x
+
N
yM
2 y
+
NzM
2 z
N x + N y + N z = 1
球体:Fd = (1/ 6)m0M 2
( ) 细长圆柱体:Fd = (1/ 4)m0 M x2 + M y2
薄圆板片:Fd = (1/ 2)m0M z2
适用条件:磁体内部均匀一致,磁化均匀。
16
1.2. 材料的磁化
▼磁化曲线
表示磁场强度H与所感生的B或M之间的关系 O点:H=0、B=0、M=0,磁中性或原始退磁状态 OA段:近似线性,起始磁化阶段 AB段:较陡峭,表明急剧磁化 H<Hm时,二曲线基本重合。 H>Hm后,M逐渐趋于一定值 MS(饱和磁化强度),而B 则仍不断增大(原因?) 由B-H(M-H)曲线可求 出μ或 χ
FeO, MnO, NiO, CoO, Cr2O3, FeCl2, FeF2, MnF2, FeS, MnS
右图是1938 年测到的MnO 磁化率温度曲线,它是被 发现的第一个反铁磁物质, 转变温度 122K。
38
T
p
该表取自Kittel 书2005中文版p236,从中看出反铁磁物质的 转变温度一般较低,只能在低温下才观察到反铁磁性。
2
磁极和电流周围都存在磁场,磁场可以用磁力线表示:
磁力线特点:
从N极出发,进入与其最邻近的S极,并形成闭合回路; 通常呈直线或曲线,不存在呈直角拐弯的磁力线; 任意二条同向磁力线之间相互排斥,因此不存在相交的磁力线;
第1章磁学与磁性材料基础知识汇总
![第1章磁学与磁性材料基础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7356226f46527d3250ce028.png)
★ 静磁现象
磁矩 磁化强度M 磁场强度H和磁感应强度B 磁化率和磁导率 退磁场 静磁能
★ 材料的磁化 磁化曲线
磁滞回线
物质的磁性分类
★ 磁性与磁性材料的分类
磁性材料分类
1
1.1 静磁现象
▼磁场 电荷周围存在电场,可以用电力线来表示
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F
k
q1q2 r2
那么磁场呢?是否有和电场相似的性质呢?
HCl,NO,有机化合物中的自由基 少数含有偶数个电子的化合物:
O2,有机物中的双自由基等
35
3. 反铁磁性(Antiferromagnetism)
反铁磁性是1936年首先由法国科学家Neel从理论上预言、 1938年发现,1949年被中子实验证实的,它的基本特征是存在 一个磁性转变温度,在此点磁化率温度关系出现峰值。
上世纪 70 年代以后,随着非晶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兴起, 又发现了一些新的磁性类型,对它们的研究尚在深化之中, 课程只做初步介绍。
27
▼物质的磁性分类
按磁化率的大小,可将物质磁性分为五个种类:
★抗磁性 ★顺磁性 ★反铁磁性
普遍性 c 0 且绝对值也很小 d
遵守居里-外斯定律:c
P
T
C TP
0
存在奈尔温度 TN
(或离子),具有一定的磁矩,是无规分布的原子磁矩在外磁
场中的取向产生了顺磁性。此外,传导电子也具有一定的顺磁
性。
33
顺磁性
磁 场
顺磁性 cm=10-6 ~10-3 磁矩的排列与磁性的关系
34
顺磁性物质也很多,常见的顺磁性物质: 过渡族元素、稀土元素和锕系元素金属:Mn,Cr,W,La,Nd,
材料的磁学
![材料的磁学](https://img.taocdn.com/s3/m/bdf33921647d27284b735184.png)
在MnO晶体结构中,相邻Mn2+离子的磁矩都成反向平行排列, 结果磁矩相互对消,整个固体材料的总磁矩为零
对于反铁磁性与亚铁磁性的晶体(如:NiO、 FeF2、Fe3O4),其晶格结构是磁性离子与 非磁性离子相互交叉排列。两个磁性离子被 非磁性离子隔开,磁性离子间距很大,故自 发磁化难以用d-d交换作用模型解释,此 时磁性离子间的交换作用是以隔在中间的非 磁性离子为媒介来实现的。 ——超交换作用
交换能与铁磁性的关系 居里点:铁磁体的铁磁性只在某一温度以下才表现出来,超 过这一温度,由于物质内部热骚动破坏电子自旋磁矩的平行 取向,因而自发磁化强度变为0,铁磁性消失。这一温度称为 居里点TC。在居里点以上,材料表现为强顺磁性,其磁化率 与温度的关系服从居里-外斯定律,
=C/(T-Tc)
式中C为居里常数
在真空中,磁感应强度为
B0 0 H
式中μ0为真空磁导率,其值: 4π×10-7 H/m
三、磁导率
1.磁导率的物理意义:
表示材料在单位磁场强度的外磁场作用下,材料内部的磁通量 密度。是材料的特征常数。 2. 有两种表示方法:
① 绝对磁导率µ
② 相对磁导率µ = µ /µ r 0
3.相对磁导率μr 定义: 材料的磁导率μ与真空磁导率μ0之比。
二、特征: 所感应的磁矩很小,方向与外磁场相反,即磁化强度M为很小 的负值。
相对磁导率μ
r
<1,磁化率χ <0(为负值)。
在抗磁体内部的磁感应强度B比真空中的小。抗磁体的磁化率 χ 约为-10-5数量级。 所有材料都有抗磁性。因为它很弱,只有当其它类型的磁性 完全消失时才能被观察。 如Bi,Cu,Ag,Au
例如:反铁磁性MnO
Mn 2+ :3s 2 3d 5 , L 0, S 5 / 2, 2 S B 5 B
磁性物理学 课后习题(宛德褔 马兴隆)
![磁性物理学 课后习题(宛德褔 马兴隆)](https://img.taocdn.com/s3/m/475c3250561252d380eb6ef5.png)
磁性物理学课后习题(宛德褔马兴隆)第一章物质磁性概述1.1 在一小磁铁的垂直方向R处,测得它的磁场强度为H,试求这磁铁的次偶极矩j m和磁矩μm。
1.2 垂直板面方向磁化的大薄片磁性材料在去掉磁化场后,它的磁极化强度是1[Wb·m-2],试计算板中心的退磁场H d等于多少?1.3 退磁因子N d与哪些因素有关? 试证处于均匀磁化的铁磁球形体的退磁因子N d=1/3。
设该球形铁磁体的磁化强度M在球表面面积元ds上可产生磁极dm,在球心有一单位磁极m1,它与dm的作用服从磁的库伦定律。
1.4设铁磁体为开有小缺口l1的圆环,其圆环轴线周长为l2,当沿圆环周均匀磁化时,该铁磁体磁化强度为M,试证在缺口处产生的退磁场H d为:H d=-l1l1+l2M第二章磁性起源2.1 试计算自由原子Fe、Co、Ni、Gd、Dy等的基态具有的原子磁矩μJ各为多少?2.2 为什么铁族元素有的有效玻尔磁子数n f的实验值与理论公式n f = g J[J(J+1)]1/2不符合而与公式n f = 2[S(S+1)]1/2较为一致?2.3 何谓轨道角动量冻结现象?2.4 证明g J = 1 + J(J+1)+S(S+1)-L(L+1)2J(J+1)第三章自发磁化理论3.1推导居里-外斯定律x=CT−T P,说明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
3.2铁(金属)原子的玻尔磁子数为 2.22,铁原子量为55.9,密度为7.86×103 [kg·m-3],求出在0(K)下的饱和磁化强度。
3.3铁氧体的N型M s(T)曲线有什么特点?试比较抵消点温度T d和居里温度T c 的异同。
3.4 计算下列铁氧体的分子磁矩:Fe3O4, CuFe2O4, ZnFe2O4,CoFe2O4, NiFe2O4, BaFe12O19和GdFe5O123.5 自发磁化的物理本质是什么? 材料具有铁磁性的充要条件是什么?3.6超交换作用有哪些类型?为什么A-B类型作用最强?3.7 论述各类磁性χ-T的相互关系3.8设图示中的次晶格A-B间的交换作用小于B1-B2次晶格内的交换作用。
磁性物理第一章磁学基础知识
![磁性物理第一章磁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7f1b53af705cc17552709e0.png)
17
磁导率的不同定义: 1、起始磁导率μi 2、最大磁导率μmax
3、复数磁导率 ~
4、振幅磁导率μa
lim i
1
0
H0
B H
max
1
0
B
Hmax
~'i''
a
1
0
Ba Ha
18
5、增量磁导率μΔ
1 0
B H
6、可逆磁导率μrev
revlim H0
所有磁导率的值都是H的函数:
19
第二节 磁化状态下磁体中的静磁能量
4
用环形电流描述磁偶极子:
磁矩:μm iA单位:A ∙m2
二者的物理意义:
表j征m磁偶0μ极m子磁性强弱与方向
o 410-7Hm1
电子的轨道运动相当于一个恒定的电流回路,必 有一个磁矩(轨道磁矩),但自旋也会产生磁矩(自 旋磁矩),自旋磁矩是基本粒子的固有磁矩。
5
二、磁化强度 M (magnetization)
21
即,磁偶极子在磁场中磁位能:
U W Ld m lH sin d
mlH cos c, (取 c 0)
jm H
22
∴单位体积中外磁场能(即磁场能量密度)
FU
V
jm H
V J H
0M H 0M H cos
(J/m 3 )
FH 是各向异性的能量
23
二、退磁场与退磁场能量
d
磁矩为零。在外磁场作用下,电子运
动将产生一个附加的运动(由电磁感
O
T
应定律而定),出现附加角动量,感
生出与H反向的磁矩。因此:χd<0,且 | χd|~10-5,与H、T无关。
磁性材料的分类
![磁性材料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6d0e90f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5.png)
5 亚铁磁性:宏观磁性和铁磁性相同,量级100~103,在 温度低于TC 时的磁化率不如铁磁体那么大,它的自发磁 化强度也没有铁磁体的大,典型的亚铁磁材料是铁氧体, 如Fe3O4,
二、五种磁性物质的磁化率-温度曲线
抗磁性
顺磁性
反铁磁性
Tp
铁磁性
Tp 亚铁磁性
1.3 磁性和磁性材料的分类
三、五种磁性物质的磁结构
外斯定律,反铁磁性物质:过渡族元素的盐类及化合物,
如MnO、CoO等,
O
H
4 铁磁性:磁化率是特别大的正数,量级101~106,在某个临 界温度TC 以下,即使没有外加磁场,材料中也会产生自发的磁 化强度,在高于TC 的温度,它变成顺磁体,磁化率服从CurieWeiss 定律,11个纯元素晶体具有铁磁性:Fe,Co,Ni, Gd, Td, Dy, Ho, Er,Tm,面心立方Pr,和面心立方的Nd,
等,
2 顺磁性:磁化率是数值比较小的正数,量 M
级10-3~10-6,顺磁性物质:大部分金属、稀土金
属、铁族元素的盐类,
O
H
3 反铁磁性:这类材料的磁化率是小的正数,在温度低
于反铁磁转变温度-Néel温度TN 时,χ随温度的降低而下
降,并且它的磁化率同磁场的取向有关;在温度高于TN M
时,它的行为是顺磁性的,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服从居里-
四、磁性材料的分类:
1、软磁材料: 软磁材料的特征:
1 高的µi和高的µmax 2 低的Hc 3 高Ms和低Br 4 低的铁损 5 低的磁滞伸缩系数 6 低的磁各向异性常数
2、硬磁材料: 硬磁材料的特征:
材料的磁性
![材料的磁性](https://img.taocdn.com/s3/m/2f3c96376c175f0e7cd137d2.png)
法拉第-电磁感应
居里(P Curie)
量子力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把物质磁性的认识建立在原子及电子 的基础上,海森伯用静电性的交换作用对铁磁体的分子场性质给 出了正确的解释,揭开了现代磁学的篇章。
20世纪50年代,铁氧体为代表的亚铁磁体的发现,改变了100多 年来金属铁磁性材料独占强磁体领域的局面。强磁材料的研究及 应用发展到高频和微波领域。非晶合金磁性的发展,开拓了优质 软磁材料的领域。 近20年,磁记录材料和磁光记录材料正在迅猛发展。在多层膜 中发现巨磁电阻以来,自旋相关导电等新材料及器件不断发展 有机铁磁体、C60化合物铁磁体和室温下铁磁体半导体的发现 预示了磁学与磁性材料的发展前景。
M(B)与H的变化关系
开始M的增加比较缓慢,后来增加较快 最后达到Ms(饱和磁化强度) 纵坐标改为磁感应强度B,则对应于平 衡值Ms的磁感应强度值称为饱和磁感 应强度(Bs ) 磁导率μ随H的变化
H增加,磁域界移动,磁域逐渐 改变,磁矩方向转向,渐与磁场 平行,单一磁域(饱和磁化)
磁导率μ是B-H曲线上的斜率 在B-H曲线上,当H→0时的斜率称为初(起)始磁导率µi 初(起)始场作用时,原子磁矩能通过旋转而沿外场方向择优取向, 表现出宏观磁性,这种磁性称为顺磁性。 有固有磁矩,没有相互作用 材料中的原子磁矩无序排列,材料表现不出宏观磁性; 居里定律
C T
C-居里常数
抗磁体和顺磁体对于磁性材料应用来说都视为无磁性。
3、反铁磁性
在有些材料中,相邻原子或离子的磁矩呈反方向平行排列,结果 总磁矩为零,叫反铁磁性。反铁磁性物质有某些金属如Mn,Cr等, 某些陶瓷如MnO,NiO等以及某些铁氧体如ZnFe2O4等。 以氧化锰(MnO)为例,它是离子型陶瓷材料,由Mn2+和O2-离子 组成, O2-离子没有净磁矩,因为其电子的自旋磁矩和轨道磁矩 全部都对消了;Mn2+离子有未成对3d电子贡献的净磁矩。 在MnO晶体结构中,相邻Mn2+离子的磁矩都成反向平行排列, 结果磁矩相互对消,整个固体材料的总磁矩为零。
钕铁硼磁性材料知识
![钕铁硼磁性材料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917826f1711cc7931b71612.png)
极靴:放置在磁极处的用来约束磁束的分布及改变其流向的铁磁性材料。
涡流:当磁场发生变化时,传导电流之中所产生的环形电流称之为涡流。涡流能产生反向磁场。涡流对于转动速度或者其它大多数磁路设计都是有害的,故涡流应尽量降低到最小。
漏磁通:磁体回路中未能通过工作气隙而被泄漏的那部分磁通。
磁场强度:指空间某处磁场的大小,用H表示,它的单位是安/米(A/m)。
相对磁导率:媒介磁导率相对于真空磁导率的比值,即μr=μ/μo,在CGS单位制中,μo=1。另外,空气的磁导率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值取为1。
磁导:磁通Φ与磁动势F的比值,类似于电路中的电导。是反映材料导磁能力的一个物理量。
5、磁性材料从形态上分为:粉体材料、液体材料、块体材料、反应磁性材料基本磁性能的有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和磁损耗等。
各向同性磁体:任何方向磁性能都相同的磁体。
各向异性磁体:不同方向上磁性能会有不同;且存在一个方向,在该方向取向时所得磁性能最高的磁体。烧结钕铁硼永磁体是各向异性磁体。
气隙:磁回路中磁导率为1的间隙部分,一般为空气间隙,但是也可为其它介质。
气隙长度-Lg:磁路中气隙的长度。
磁动势-F:它是磁路中任意两点间磁势的差值,类似于电路中的电压。
磁阻-R:磁动势与磁通的比值称为磁阻,即R=F/ξ(类似于欧姆定律),其中F是磁动势,ξ是磁通(CGS单位制)。类同于电路中的电阻。
安/米(A/m)
10-3
相对磁化率
相对导磁率
1
退磁因子
N(CGS)、D(SI)
真空导磁率
1
磁阻
Rm
(奥·厘米)/麦克斯韦
磁性材料 第 章 物质磁性概述
![磁性材料 第 章 物质磁性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79082a3bcd126fff7050ba5.png)
diff
1
0
dB dH
NOTE:所有磁导率都是磁场强度H的函数
第二节 物质按磁性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Magnetic Materials
一. 物质磁性的分类
为了方便研究物质磁性的起因,我们可以按其在磁场 中的表现把物质进行分类, 例如依据磁化率的正负、大小 及其与温度的关系来进行分类,分类是否科学取决于是否 反映了内在磁性机理上的不同。随着研究的深入,分类也 在不断完善和细化,到上个世纪 70 年代为止,在晶状固 体里,共发现了五种主要类型的磁结构物质,它们的形成 机理和宏观特征各不相同,对它们的成功解释形成了今天 的磁性物理学核心内容。
顺磁性物质也很多,常见的顺磁性物质: 过渡族元素、稀土元素和锕系元素金属:Mn,Cr,W,La,Nd,
Pt,Pa, 含有以上元素的化合物:MnSO4,FeCl3,FeSO4,Gd2O3,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Li,Na,K,Ru,Cs,Mg,Ca,Sr,Ba 包含有奇数个电子的原子或分子:
HCl,NO,有机化合物中的自由基 少数含有偶数个电子的化合物:
i
磁场强度Hu被r 定义为:
uur H
F
单位:Oe
m
在Guass单位制中,M 和H 都有 明确的物理意义,是基本物理
量,而B只是一个导出量
引入磁感应强度B,使之 满足如下关系:
u B ru H u r 4 u M u r
四、磁化率 与 磁导率
磁体置于外磁场中磁化强度M将发生变化(磁化)
MH,M
H 其中称为磁体的磁化率(susceptibility),是单位磁场强度 H在磁体内感生的M,表征磁体磁化难易程度的物理量
FeO, MnO, NiO, CoO, Cr2O3, FeCl2, FeF2, MnF2, FeS, MnS
磁学与磁性材料基础知识-文档资料
![磁学与磁性材料基础知识-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8ecbb1969eae009591bec3a.png)
在更多场合,确定场效应的量是磁感应强度B(磁通 密度)。在SI单位制中,B的定义为:
B= µo(H+M) T or Wb•m2
7
应用中常用电流来产生磁场,有以下三种形式: 无限长载流直导线的磁场强度 H=I/2pr 载流环行线圈圆心的磁场强度 H=I/2r 无限长载流螺线管的磁场强度 H=n I
FH0M Hcos
高能量态 F=mH
l
F=mH H
低能量态
F=mH -m
+m F=mH
H
14
显然,磁性体在磁化过程中,也将受到自身退磁场的作
用,产生退磁场能,它是在磁化强度逐步增加的过程中外 界做功逐步积累起来的,单位体积内
J
M
F d0H ddJ00 H ddM
对于均匀材料制成的磁体,容易得出;
在不同的磁化条件下,磁导率被分为以下四种: (1)起始磁导率 :
1 lim B
i
H 0 H
0
(2)最大磁导率:
max
1
0
B H
max
(3)增量磁导率:
1
B H
0
(4)可逆磁导率:
B
max
B H
0
i
H
lim
rev H0
10
▼退磁场
材料被磁化时,两端的自由磁极会产 生与磁化反方向的磁场,即退磁场
Fd0 0MNM dM1 20NM 2
N 是磁化方向的退磁因子。对于非球形样品,沿不同方向磁 化时退磁场能大小不同,这种由形状造成的退磁场能随磁化 方向的变化,通常也称形状各向异性能。退磁能的存在是自 发磁化后的强磁体出现磁畴的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变磁感应强度的峰值 交变磁场强度的峰值
(5)可逆磁导率rev:交变磁场趋于0时,Δ的极限值
rev lim (6)微分磁导率diff:起始磁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H 0
diff
1 dB 0 dH
NOTE:所有磁导率都是磁场强度H的函数
第二节 物质按磁性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Magnetic Materials
+m
l
磁偶极矩: jm ml
方向:-m指向+m
单位:Wb∙m
-m
安培提出了磁偶极子与电流回路元在磁性上的相当性原
理,并根据它认为宏观物质的磁性起源于“分子电流”假说,
磁矩:m
i A 单位:A ∙m2
二者的物理意义: 表征磁偶极子磁性强弱与方向
jm 0 m
F m1 m2 1 H ,F k r , 其中 k 3 m r 40
计算磁偶极子产生的磁场强度:
H
H1
Hdr
r
H
Hr
r
F m dr k 2 dr r m2 r
r2
-m l
H2
r r1
km m r 40 r
3. 铁磁性(Ferromagnetism)
这是人类最早发现并利用的强磁性,它的主要特征是:
0 5 1. >>0,磁化率数值很大, 10 10
2. 磁化率数值是温度和磁场的函数; 3. 存在磁性转变的特征温度——居里温度TC,温度低于居里 温度时呈铁磁性,高于居里温度时表现为顺磁性,其磁化 率温度关系服从居里-外斯定律。 C T Tp 4. 在居里温度附近出现比热等性质的反常。 5. 磁化强度M和磁场H之间不是单值函数,存在磁滞效应。 构成这类物质的原子也有一定的磁矩,但宏观表现却完 全不同于顺磁性,解释铁磁性的成因已成为对人类智力的最 大挑战,虽然经过近100年的努力已经有了比较成功的理论, 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后人去解决。
自然界中很多物质都是抗磁性物质:周期表中三分之一的 元素、绝大多数的有机材料和生物材料都是抗磁性物质。 包括: 稀有气体:He,Ne.Ar,Kr,Xe 多数非金属和少数金属:Si,Ge,S,P, Cu,Ag,Au, 不含过渡族元素的离子晶体:NaCl,KBr, 不含过渡族元素的共价键化合物:H2,CO2,CH4 等 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和生物组织: 水; 反常抗磁性物质:Bi,Ga,Zn,Pb,磁化率与磁场、温度有关。
表现为铁磁性的元素物质只有以下几种:
一些过渡族元素和稀土元素金属:
室温以上,只有4种元素是铁磁性的。 但以上面元素为主构成的铁磁性合金和化合物是很多的,它 们构成了磁性材料的主体,在技术上有着重要作用,例如: Fe-Ni, Fe-Si, Fe-Co, AlNiCo, CrO2, EuO, GdCl3,
广义地说,超导体也是一种抗磁性物质,=-1 ,它的机理 完全不同,不在我们讨论之内。
见姜书p25 CGS单位制克分子磁化率
密度 原子量 ρ
-1.9 -7.2 -19.4
体积磁化率
×10-6
n
0.205 4 1.51 20.18 1.77 39.95 3.09 83.80 3.78 131.3
Kittel 书数据(2002)
o 4 10-7 H m 1
二、磁化强度 M (Magnetization)
说明:描述宏观磁体磁性强弱程度的物理量
单位体积的磁体内,所有磁偶极子的 jm或磁矩μm的矢
量和 ,分别为:
磁极化强度: J m
jmi
n i 1
V n mi 磁 化 强 度: M = i=1 V
(2)、直流环形线圈圆心:
I H 2r
r为环形圆圈半径, 方向由右 手螺旋法则确定。
(3)、无限长直流螺线管:
H nI
n:单位长度的线 圈匝数, 方向沿螺线管的 轴线方向
2、磁感应强度B (magnetic flux density): 预备知识:SI (MKSA) 单位制和Gauss (CGS) 单位制 A、SI单位制:主要磁 学量都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定 义,其中磁感应强度B为主 磁感应强度B的定义可由
第一章 磁性概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基本磁学量 磁性材料分类 强磁材料的宏观磁性
第一节 基本磁学量
Basic Physical Quantity of Magnetism
一、磁矩m
(Magnetic Moment)
永磁体总是同时出现偶数个磁极
当磁体无限小时,体系定义为元磁偶极子:指强度相等, 极性相反并且其距离无限接近的一对“磁荷”
对电磁单位制):早年使
用的单位制,所有的磁学 量都是通过磁偶极子的概 念建立起来的 在Guass单位制中,M 和H 都有 明确的物理意义,是基本物理 量,而B只是一个导出量
M ( ml )i
i
单位:Guass
磁场强度H 被定义为:
F H m
单位:Oe
引入磁感应强度B,使之 满足如下关系:
上世纪 70 年代以后,随着非晶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兴 起,又发现了一些新的磁性类型,对它们的研究尚在深化 之中。
1. 抗磁性(Diamagnetism)
这是19世纪后半叶就已经发现并研究的一类弱磁性。它的 最基本特征是磁化率为负值且绝对值很小,<0, <<1 显示抗磁质在外磁场中产生的磁化强度和磁场反向,在不均匀 的磁场中被推向磁场减小的方向,所以又称逆磁性。典型抗磁 性物质的磁化率是常数,不随温度、磁场而变化。有少数的反 常。 深入研究发现,典型抗磁性是轨道电子在外磁场中受到电 磁作用而产生的,因而所有物质都具有的一定的抗磁性,但只 是在构成原子(离子)或分子的磁距为零,不存在其它磁性的 物质中, 才会在外磁场中显示出这种抗磁性。在外场中显示抗 磁性的物质称作抗磁性物质。除了轨道电子的抗磁性外,传导 电子也具有一定的抗磁性,并造成反常。
B 0 ( H H ) 1 0 H
令:磁导率(permeability) =(1+ )=B/ 0H (相对磁 导率,表征磁体磁性、导磁性及磁化难易程度)
磁导率的不同表达形式(不同磁化条件):
(1)起始磁导率i:磁中性状态下磁导率的极限值
B i lim 0 H 0 H
一. 物质磁性的分类
为了方便研究物质磁性的起因,我们可以按其在磁场
中的表现把物质进行分类, 例如依据磁化率的正负、大小 及其与温度的关系来进行分类,分类是否科学取决于是否 反映了内在磁性机理上的不同。随着研究的深入,分类也 在不断完善和细化,到上个世纪 70 年代为止,在晶状固 体里,共发现了五种主要类型的磁结构物质,它们的形成 机理和宏观特征各不相同,对它们的成功解释形成了今天 的磁性物理学核心内容。
B H 4 M
四、磁化率 与 磁导率
磁体置于外磁场中磁化强度M将发生变化(磁化) M M H, H 其中称为磁体的磁化率(susceptibility),是单位磁场强
度H在磁体内感生的M,表征磁体磁化难易程度的物理量
B 0 ( H M)
(Wb m 2 )
Jm 0 M
(A m 1 )
三、磁场强度 H 与磁感应强度 B
物理意义:均为描述空间任意一点的磁场参量(矢量)
1、磁场强度H (magnetic intensity):(静磁学定义) 为单
位点磁荷在该处所受的磁场力的大小,方向与正磁荷在该处 所受磁场力方向一致。
0.097 0.43 0.85 1.03 1.24
-28.0
-43
它们的电子壳层都是满壳层,所以原子磁矩为零。
在CGS单位制下,抗磁磁化率的典型值是10-6 cm3· mol-1 。
统一换成体积磁化率的数值,量级是10-6。 换成 SI 单位制下应乘以4π,量级在10-5。
一些抗磁性金属在20℃时的克分子磁化率(CGS单位):
安培公式得出:
d F Idl B
根据安培环路定理可定 义磁场强度 H:
导量(凡涉及到与其他物理
量的相互作用,都必须使用 B)
B H M
0
H为导出量,仅用于计算传导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不能代表磁场强度与外界发生作用
B、Guass单位制(绝
其中磁化强度M被定义为:
顺磁性物质也很多,常见的顺磁性物质: 过渡族元素、稀土元素和锕系元素金属:Mn,Cr,W,La,Nd, Pt,Pa, 含有以上元素的化合物:MnSO4,FeCl3,FeSO4,Gd2O3,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Li,Na,K,Ru,Cs,Mg,Ca,Sr,Ba
包含有奇数个电子的原子或分子: HCl,NO,有机化合物中的自由基 少数含有偶数个电子的化合物: O2,有机物中的双自由基等
jm 90 , H H 40 r 3
o
1
实际应用中,往往用电流产生磁场,并规定H的单位 在SI制中:用1A的电流通过直导线,在距离导线r=1/2π米
处,磁场强度即为1A /m。
常见的几种电流产生磁场的形式为: (1)、无限长载流直导线:
I H 2r
方向是切于与导线垂直的且以 导线为轴的圆周
H jm cos 1 jm cos er e 2 2 r 40 r r 40 r 1 2 jm cos 1 jm sin er e 3 40 r 40 r 3
+m
l r1 r cos 2
l r2 r cos 2
磁位势 :
m m 1 2 . 40 r1 40 r2 ml cos ml cos 2 2 2 l 40 r 40 r 2 1 2 cos 4r jm cos jm r 1 3 2 40 r 40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