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绘画中“形”

合集下载

“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简析中国传统绘画中形与神的关系

“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简析中国传统绘画中形与神的关系

“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简析中国传统绘画中形与神的关系摘要:关键词:“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简析中国传统绘画中形与神的关系方澄广州市马尊视觉艺术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250长久以来,形神兼备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审美的理想追求。

历代画论都会把形神问题放在首要的地位加以阐释,但对于形神的阐释,各家又互有出入,互有对立。

它们孰先孰后,孰轻孰重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看法。

一.何谓“形”?何谓“神”?平日里,我们常会听到“形神兼备”才能称之为一幅好画的说法,但是什么是形什么是神我们又是否知道呢?直接的从字面上理解:形即形状,神即精神。

它们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两大元素,一个是揭示事物的外延的,一个是揭示事物内涵的,一个外在一个内在,两者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形无神,则为木偶,陷于自然主义;有神无形,则为虚幻,容易脱离现实,形成唯心主义。

形是神的基础,神亦是形的统率。

形神兼备,才能成为一幅好画。

在我国古典画论中,“形”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韩非子论画》中:“客有为齐王画者?’曰:‘犬马难。

孰易者?’曰:‘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磬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磬与前,故易之也。

”犬马是有形的东西,我们早晚都能看见,不容易画像;鬼魅是无形的,比较容易画,因为没人见过就不用管像不像。

由此,我们可知,形是指画中客观事物的外在视觉现象,形是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

神,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尽相同的内涵,但概括来说神有三方面涵义——画家自身的精神,所画对象的精神,画上表现出来的精神。

石鲁先生的《学画录·造型章》中曾这么阐释“神”的内涵:他认为“画贵全神,而神有我神他神,入他神者我化为物,入我神者物化为我,然合二为一则全矣。

”这里说的“我神”就是画家自身的精神,“他神”就是对象的精神,我神、他神的合二为一就是绘画表现出来的精神。

总的来说,形是相对事物外部而言的,是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神则是相对事物内部而言,是指精神、气质、品德等因素。

浅析中国画中的“形似”与“神似”的关系

浅析中国画中的“形似”与“神似”的关系

浅析中国画中的“形似”与“神似”的关系【摘要】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注重形似和神似的结合。

形似是指画面的具象表现,神似则是指画家对事物内在精神和神韵的把握。

形似与神似在中国画中早已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不同画派对于形似与神似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在具体作品中,形似与神似的体现更多地展现了画家对于自然和情感的理解与表达。

形似与神似的审美价值也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形似与神似的关系值得深入探讨,其共同点和区别也体现了中国画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

形似与神似的关系对中国画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表现力。

形似与神似的共同点和区别也体现了中国画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和变革。

【关键词】中国画,形似,神似,历史渊源,画派,具体作品,审美价值,关系探讨,影响,共同点,区别。

1. 引言1.1 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

它以线条勾勒形态,追求形式的简约和含蓄,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

中国画强调意境和情感传达,注重画家内心的体验和表达。

在中国画中,形式与精神常常是相互贯穿、相互补充的关系,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体系。

中国画的特点主要包括:笔墨意境、采用水墨、力图写意、有神有形、重视意境。

中国画强调笔墨的运用,通过不同的笔法、墨色和纸张表现出画家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中国画注重写意,不拘泥于形态的表现,而追求画家内心的情感和精神体验,强调“神似”而非“形似”。

在中国画中,“形似”与“神似”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形式和精神相互交融。

形式要表现精神,精神要通过形式得以呈现。

这种关系体现了中国画的独特审美理念,使得中国画在丰富多彩的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1.2 形似与神似的概念在中国画中,"形似"与"神似"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形似"指的是画家在绘画时要求形态、结构、比例等方面与实物相似,即要求画作在形式上与实物一致。

论中国绘画的形构特质

论中国绘画的形构特质

!语言文学艺术期六第年六""二!!!!!!!!!!!!!!!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论中国绘画的形构特质#$李炬",李彤#!["$四川师范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成都%"&""&;#$四川美术学院,重庆’&&&()]摘!要:中国悠久的绘画历史,积淀了丰富的笔墨技法。

它的程序性和符号性凝聚了中国文化的品位和气质。

作画者一旦熟练地掌握工具和笔墨技法,他的作品将光彩夺目。

关键词:线条;笔墨;视觉界定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线条,是人类在物质媒介上用图像区分大千世界的基本手段,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既具象又抽象的表达方式,同时又是最古老、最鲜活、最具表现力的绘画语言。

从原始先民们遗留下来的洞穴崖画到现代儿童幼稚的涂鸦,都是用线条来表现他们的所想所思,也寄托着他们的愿望和理想。

我们至今还能看到旧石器时代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洞穴壁画中的野牛、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的彩陶,那些线条是何等的生动、何等的富有魅力。

用现代人的眼光加以审视,我们仍会惊叹原始先民们何以在那个时代就如此谙熟这些美的法则。

中国绘画更是一种以线条为造型法则的艺术形式。

几千年线条的运用绵延不绝,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视觉界定。

并随着书法艺术(纯粹线的艺术)的高度成熟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书法艺术极大地促进和丰富了绘画领域里线条的表现力,同时也提升了线条的审美价值。

中国人对线条的钟爱,源于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

清代画家石涛说:“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此一画收尽鸿壑之外”。

这里,包含着一笔之精微,万笔之宏大。

从一笔开始,笔笔相承,气脉贯通,生生不息。

线随着情感在画面上的演变,可生发为千万条,而千万条线的表达又可为一条线。

绘画里中国答案论中国的绘画阅读答案

绘画里中国答案论中国的绘画阅读答案

绘画里中国答案论中国的绘画阅读答案论中国的绘画阅读答案论中国的绘画阅读答案《论中国的绘画》阅读材料中国绘画里所表现的最深心灵究竟是什么答曰,它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的现实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追求,烦闷苦恼,彷徨不安。

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

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顺着自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与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

它所描写的对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都充满着生命的动——气韵生动。

但因为自然是顺法则的,画家是默契自然的,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

就是尺幅里的花鸟、虫鱼,也都像是沉落遗忘于宇宙悠渺的太空中,意境旷邈幽深。

至于山水画如倪云林的一丘一壑,简之又简,譬如为道,损之又损,所得着的是一片空明中金刚不灭的精萃。

它表现着无限的寂静,也同时表示着是自然最深最后的结构。

有如柏拉图的观念,纵然天地毁灭,此山此水的观念是毁灭不动的。

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动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

老、庄名之为“道”、为“自然”、为“虚无”,儒家名之为“天”。

万象皆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

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

西洋油画先用颜色全部涂抹画底,然后在上面依据远近法(或名“透视法”)幻现出目可睹手可捉摸的真景。

它的境界是世界中有限的具体的一域。

中国画则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不知是人物在空间,还是空间因人物而显。

人与空间,溶成一片,俱是无尽的气韵生动。

我们觉得在这无边的世界里,只有这几个人,并不嫌其少。

而这几个人在这空白的环境里,并不觉得没有世界。

因为中国画底的空白在画的整个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

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

它是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

中国山水画是最客观的,超脱了小己主观地位的远近法以写大自然千里山川。

浅论中国画的形与神

浅论中国画的形与神

浅论中国画的形与神【摘要】:传统中国画一直以来就将”形”与”神”作为描绘的重点,了解中国画是”重神轻形”还是注重”形神兼备”不仅仅对品评古人的绘画作品有着重要的价值,对我国现代的中国画发展也能起到深远的指导意义。

首先,文章解释了”形”与”神”的确切涵义,然后具体阐述了”形”与”神”在中国各时代的主题地位,最后论证了要想追求艺术的自由王国就必须做到”形”与”神”的统一。

【关键词】:”形”与”神”主题地位;统一“形”与“神”是中国画论中两个基本的概念。

自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后,这一理论便成为后世中国画创作的原则之一。

后历代书画理论家,各有己见。

直至今日,有关中国画“重神轻形”还是追求“形神兼备”都是画家和理论家常讨论的话题。

要想融合百家意见最终形成自己深刻而又精髓的理论见解就必须先探究“形”与“神”的具体涵义。

中国画论中的“形”与“神”源于中国哲学。

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

“形”这一概念引伸到绘画中,是指画中客观事物的外在视觉形象,不仅仅是单个视觉形象,更应包括画面中所有视觉要素及之间的关系。

画论中“形”的概念最早出现在《韩非子》中:“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难。

孰易者?’曰:‘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罄与前,故易之也。

”“形”在这里虽然指的是单个犬马鬼魅,但不能将“形”这一概念仅仅理解为视觉形象。

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到山水画的两种毛病,一种是无形病,指的是画面气韵不足,另一种是有形病,在谈到有形病时,他说:“有形病者,花木不时,屋小人大,或树高于山,桥不登于岸。

”这里讨论的就是画面中的全部视觉要素的组合关系,可见“形”应该包括全部视觉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形”是相对事物外部而言的,“神”则是相对事物内部而言的。

“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尽相同的内涵,但总的来说,“神”是指事物内部的一种状态。

浅析中国画中的“形似”与“神似”的关系

浅析中国画中的“形似”与“神似”的关系

浅析中国画中的“形似”与“神似”的关系1. 引言1.1 介绍中国画中的“形似”与“神似”的概念中国画是一种古老而博大精深的艺术形式,在其表现方式中,往往会涉及到“形似”与“神似”这两个重要概念。

在中国画中,“形似”指的是画作表现对象的外在形态和结构,着重于形象的精确描绘和真实再现;而“神似”则强调着画家对对象内在精神特质和情感氛围的把握,追求作品的灵气与情感表达。

这两个概念在中国画艺术中常常交相辉映,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国画作品独特的审美特色。

“形似”与“神似”的关系在中国画中被视为一种辩证统一,形神合一的创作理念。

画家在绘画中通过对形态结构的准确描绘和对情感氛围的把握,力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形神兼备的艺术之美。

这种形神合一的表现方式,不仅使作品在形式上更具有鲜活感和立体感,同时也赋予作品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形似”与“神似”的关系在中国画中被视为至关重要,是中国画家们追求艺术境界和表现方式的重要路径之一。

2. 正文2.1 形似与神似在中国画艺术中的定义和起源形似与神似是中国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核心之一。

形似指的是画家在创作时,对物象的外表特征进行准确描绘,力求形象相似,即形式上的相似。

而神似则是指画家在表现作品时,不拘泥于形似,而是通过艺术手法去传达内在的精神境界或情感表达,追求画面背后的意境与内涵。

形似与神似的关系可谓相辅相成,在绘画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交融。

形似与神似的概念起源于古代中国绘画理论,最早出现在《论画赞》中,提出了“形似而神不似,神似而形不似”的理念。

在古代中国画中,形似与神似的平衡取舍始终是画家们一直探讨的课题。

形似在古代画家眼中是作品的基础,通过形似去表达神似,形成一种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神似则是超越形似,表达更深层次的意蕴与情感,使作品更具有灵性与思想性。

这种形似与神似的平衡关系在古代中国画艺术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成为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2.2 形似与神似的表现技巧与特点形似与神似在中国画中的表现技巧包括线条运用、色彩运用、构图和造型等方面。

论中国古代绘画“形”“神”兼重的思想

论中国古代绘画“形”“神”兼重的思想
他 提 出 来 的 。 那 么 , 恺 之 提 出 的 “ ” “ ” 指 顾 形 与 神 是
念代 替着“ 这个 概念 。 神” 汉朝 王逸之子 王延 寿在作于公元 10年前后 的 5
哪些 内容 、 “ ” “ 关 系 的认 识 又是 怎 样 呢? 对 形 与 神” 我们不 妨来探 究一下 。
中 国古代绘 画“ 形 神” 兼重 的思想可 分为三 个
阶段 : 汉朝 时期为 “ ” 神” 形 “ 兼重 绘 画思 想 的提 出时 期, 魏晋南北 朝时期 为 “ ” 神” 形 “ 兼重 绘 画思 想 的 发 展 时期 , 唐朝 时期 为“ 形 ‘ ” 重绘 画 思想 的深 化 神 兼
时 期 。 试 申论 之 。

《 鲁灵 光 殿 赋 》 , 于 “ 画天 地 ” 进一 步提 出 了 中 对 图 ,
“ 载其状 , 写 托之丹 青” 和 “ , 随色象 类 , 曲得其 情 ” 的
般地来说 ,形 ” “ 就是被描 绘对象 的外 部形象 ,
它包括对 象 的形 状 、 征 、 特 结构 、 习性 、 质地 。然顾恺 之所说 的“ , 据 当时人 们 的普 遍认 识 以及顾 恺 形” 依
则 三者 伤矣 。 ( 淮南子 ・ ”《 原道训 》这种 思想也贯 穿 ) 在 他们 的绘画美 学 思 想 中。他 们表 示 反对 作 画 、 特
别 是作 “ 常之外 ” 寻 的大 画 “ 画者 谨 毛 而 失 貌 ” 《 南 (淮
( ) 一 顾恺之 的“ 以形 写神” 说
顾恺 之 是东 晋 时期 著名 的 画家 , 的绘 画思 想 他 集 中地反 映在他 的三篇 画论之 中 :魏晋胜 流 画赞 》 《 、 《 画 》 《 云 台 山记 》 论 和 画 。除此 之 外 , 世 说 新 语 》 《 、

试论中国画的“以形写神神形兼备”的审美意蕴

试论中国画的“以形写神神形兼备”的审美意蕴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赵晓宇试论中国画的“以形写神,神形兼备”的审美意蕴摘要:中国画为了更好得写心、寄情、传神,表现事物的内涵和精神,描绘事物不求形似,而是通过对描绘事物的了解,结合自己的审美情趣,积极主动的对事物进行取舍、加工,从而使得事物形象更加典型,更具有意义,更传神。

本文以“以形写神”的绘画手法入手,主要阐述了何为“形神”,以及“以形写神,神形兼备”的由来与发展,从而唤起民众对中国画魅力的深入了解。

关键词:造型;传神;以形写神;神形兼备;中国画长久以来,“形神兼备”一直都是中国传统绘画审美的理想追求。

“形神”是中国古代美学的艺术范畴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之一。

“形神兼备”是中国绘画美学的主要理论问题之一。

东晋顾恺之的“传神写照”,这是中国画“以形写神,神形兼备”的原则性画理,更是“迁想妙得”的衍射和推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态度。

1何为“形神”在我国古典画论中,关于“形”战国时期《韩非子论画》中曾提到:“客有为齐王画者?’曰:‘犬马难。

孰易者?’曰:‘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磬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磬与前,故易之也。

”就是说,犬和马是有形的东西,我们都能够看的见,不容易把它画的很像;鬼魅是无形的,比较容易画,因为他是存在于我们想象之中没人见过,因此就不用管他像还是不像。

由此可知,形是指画中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外在视觉现象,形是作者的主观描述。

“神”,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内涵,但总的来说神有三方面涵义——画家自身的情感传达,所画对象的内在精神,画上表现出来的内涵。

石鲁在《学画录·造型章》中解释“神”的内涵:“画贵全神,而神有我神他神,入他神者我化为物,入我神者物化为我,然合二为一则全矣。

”这里的“我神”就是画家自身的情感,“他神”就是对象的内在精神,我神和他神的和谐统一就是绘画所表现出来的内涵。

2以形写神通过中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绘画注重表现“神韵”,西方绘画注重表现“形象”,因此,为了达到形神俱佳,中国绘画不拘泥与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临摹和再现,而是注重强调客观事物的内在精神和作者的观感,以及情感的产生、寄托与传达。

论传统中国画中的“形”“神”“意”

论传统中国画中的“形”“神”“意”

体心意的一种艺术表达。
现物象之神以外,形已无足轻重,这一点 诗歌一样,成为抒情达意的一种艺术,而
传统中国画是画家根据生活原型,通 是明显的。谢赫提出不能“拘以体物”,甚 非简单地传达事物形状的技艺。
过表象表达意境、思想。那么,中国画画 至其“六法”也存在轻形倾向:除了把“气
“形”“神”“意”在传统中国画中体现
家也是在提炼、概括当中,寻求自我的解 韵生动”置于各法之首,“骨法用笔”注重 了一种联系,画家为了使作品出“神”,必
放。如,八大的鸟总是冷眼傲视,板桥所 用笔的笔法,“应物象形”也是重在“应 先有“形”,再用“意”表达,而更多的时候
作皆是竹石相交成景,人物画的表达更有 物”,明确“物以状分”的道理。六朝时期 甚至可以牺牲“形”,直抒其“意”,最终目
关键词:传统中国画 形 神 意
人物画是传统中国画中较早出现的 “饰貌以强类者失形”;唐人提出“若忖短 征的表达,而首要的就是如何表“意”。
画科,一般通过简单的线条、二维平面的 长于隘度,算妍媸于陋目,凝觚吮墨,依违
“ 意 ”是 中 国 画 达 到 神 似 的 重 要 条
手法表现人物的神情特征。人物画看似 良久,乃绘物之赘疣”;等等。这些观念都 件。《说文解字》以“意”“志”互训:“意,志
现与再现、抒情与求真的关系中,中国画 晋 顾 恺 之 是 这 个 时 期 杰 出 的 人 物 画 代 欣赏者的遐想也就不复存在,格调、品位
较为强调主观表现、抒情等,偏重于创作 表。首先,他提出“以形写神”论;其次,他 自然较低。所以,以“意”写“神”才是重
主体方面的因素;西画则强调客观再现、 要求画家在表现生活时,必须通过“实对” 点,也是中国画的高级之处,它不在乎形
求真,偏重于对象客体方面的因素。中国 准确描绘对象并揭示对象的生命情感。 似,虽然“逸笔草草”,却足以表“意”和

论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在中国绘画美学中的发展

论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在中国绘画美学中的发展

论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在中国绘画美学中的发展受时代的影响,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传神写照”的理论,“形”与“神”这一核心问题贯穿了中国画论的整个发展过程,经由历代画论家的发展,最终演变为当代画家齐白石所提出“似与不似”的理论。

标签:传神写照;顾恺之;形;神“传神写照”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重要绘画思想。

这一思想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并对当时乃至后世的绘画理论影响深远。

一、“传神写照”思想的提出与背景《世说新语·巧艺》中记载:“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

顾曰:‘四体妍蚩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1]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提出了“传神写照”这一重要的绘画思想。

这与当时整个社会思潮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虽然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战乱时期,但其间的文学艺术却奇迹般的飞速发展,真正进入了自觉的阶段。

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因为动乱社会与艰难人生等客观现实造成了知識分子思想上的普遍消极,佛教的迅速蔓延,老、庄哲学的渐次盛行,使曾经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学逐渐被玄学所代替。

据《文心雕龙》记载:“迄至正始,务欲守文;何晏之徒,始盛元论。

于是聃周当路,与尼父争涂矣。

”[2]玄论之风大盛,清谈玄理之风日浓。

同时,由于当时的统治者残酷镇压异己,新兴士人不敢妄谈朝政,只得转而品评人的形貌、容止及风神才情。

再加上六朝时的绘画以人物为主,重视人物的精神才貌成为时代的主流。

顾恺之的“传神写照”理论遍应运而生。

二、绘画中的“形”与“神”探源“传神写照”中的“神”是指人的风神,即描绘对象的内在个性和气质;“照”指描绘对象的外在形体和形象。

“传神写照”传达的实质是绘画中的“形”与“神”即形体和精神的相互关系。

这是中国传统画论的精髓。

汉代以前,中国绘画以“写形”为主,自魏晋南北朝始,进入了以“传神”为表现核心的阶段并延续至今。

需要指出的是,顾恺之重“神”但轻“形”,恰恰相反,他主张“以形写神”。

他在《魏晋盛流画赞》中强调:“若长短、刚软、深浅、广狭与点睛之节,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就会“神气与之俱变矣”[3]。

论中国绘画中的透视艺术观

论中国绘画中的透视艺术观

论中国绘画中的透视艺术观中国绘画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绘画以线描为主,大量使用平面色彩,这使得其绘画具有强烈的装饰性。

与此同时,透视艺术观在西方绘画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这并不代表透视在中国绘画中没有应用。

实际上,中国绘画中也蕴含着透视艺术观的精华,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绘画中透视的运用及其艺术意义。

一、透视在中国绘画中的运用透视是指通过视线,将画面中各元素的大小、位置和空间关系予以合理安排的一种艺术方法。

在中国绘画中,景物被绘制于纸面上,因此CD端画的透视法也适用于中国绘画。

透视的表现有总体透视和局部透视两种形式。

1、总体透视中国绘画中的总体透视是指通过在画面中排列大小不同的景物,给人以清晰的层次感。

在《清明上河图》中,作者通过画出河岸两侧的房屋、警卫和船只等物体来展现景深的感觉。

画面中前面的房舍强烈,后面的比较微弱,景物以生动的细节呈现出深浅。

2、局部透视在中国绘画中,局部透视指作者通过表现近距离物体和远距离物体的尺寸和位置关系,使人眼前的物体似乎有立体的感觉。

例如,在《黄山迎客松图》中,作者将松树放置在左边,建筑放置在右边,这使得画面的左侧有一种向远处扩展的倾斜感觉。

二、透视在中国绘画中的艺术意义透视在中国绘画中虽然没有像西方绘画那样广泛使用,但仍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依托于中国美术史上独特的审美信仰,中国绘画也注重“画的神韵”的表现,这种“神韵”是用目的性传达,不执著于纯粹的透视效果。

因此,透视在中国绘画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创造与意义的连贯性透视可以对观众进行虚实的区分,从而使得画面更易于理解和阅读。

通过透视画的场景立体化,不仅使得画面中的人物和物体更加生动,还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

2、自由表现内容的方式透视使画面更加自由,可以跨越当时的时间和空间界限,将不同的景象和时代带入画家的创作当中。

“印象派”绘画就是这一方面的代表。

3、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透视在中国绘画中应用的程度不如西方绘画那样广泛,这与中国文化中所植根的审美观念有关。

论中国早期绘画中的形似与神似-形似与神似

论中国早期绘画中的形似与神似-形似与神似

论ZG早期绘画中的形似与神似|形似与神似:一写实问题是人类追求和向往的目标在照相术发明以前,写实问题始终是人类刻意追求和向往的目标之一,也是画家们讨论和探讨的最多的一个方面。

从线到面,从面到明暗,从明暗到色彩,从二维到三维空间,人们创立了很多绘画理论和方法,使绘画中的形象,越来越接近客观,越来越吻合人类的视觉感应。

尤其是近现代的自然主义和超级写实主义绘画的出现,以至使画中事物的形象到达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画家们每对客观事物进一步深入的写实,都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和艰辛的劳动。

二“犬马论〞的提出不管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在现代派艺术出现以前,人类的绘画史几乎是一部如何使用绘画材料,实行相应手段在平面上表现事物真实的历史,以此揭示历史的原来面目,像透视学、明暗法、解剖学、色彩学、晕染法、皴法、三远法等等都是如此。

不过,ZG先XX时期的绘画写实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当时的条件下,画家们能把客观事物画得基本相像,能让人们分辨出是什么事物就已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了。

先XX典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有一段故事,就是商量关于绘画的写实问题的,如XX:“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

’‘孰最易?’曰:‘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

旦暮罄于前,不行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也。

〞这段文字的意思就是说:有个为齐王画画的人,一次齐王问他说:“画什么最难?〞画家说:“画狗画马之类的最难。

〞齐王又问:“画什么最简单?〞画家回答说:“画鬼怪最简单。

〞这是因为狗、马是人们都知道的,它们常常出如今人们的面前,不行能充分的进行表现,所以就难;鬼怪是无形的东西,人们谁也没有见过,画了谁也讲不出像不像,所以就简单画。

在ZG画论的进展过程中,这段文字是最早的提出了关于绘画与客观的关系的,也是“论画以形似〞论的最初发端。

三“形似〞在ZG绘画进展中的认识依据绘画起源的“模仿说〞,人类最初的绘画是对客观事物的模仿。

绘画中的六法论

绘画中的六法论

绘画中的六法论
绘画中的六法论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一般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1、气韵生动: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

2、骨法用笔:指绘画中通过用笔所表现出来的物象的骨相结构,代表着用笔的法则。

3、应物象形:指画家在描绘物体时,要根据物体的形状、比例、色彩和态势,真实地描绘出物体的形象。

4、随类赋彩:指画家在描绘物体时,要根据物体的固有色彩和光线的变化,赋予物体相应的色彩。

5、经营位置:指画家在描绘物体时,要根据画面的需要,合理地安排物体的位置和比例,使画面具有节奏感和秩序感。

6、传移模写:指画家在描绘物体时,要根据物体的特点和形态,真实地描绘出物体的形象,并能够准确地传达出物体的神态和情感。

六法论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述中国绘画的审美特色

论述中国绘画的审美特色

论述中国绘画的审美特色
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色。

以下是其中的几点:
1. 画面的气韵生动。

中国绘画强调表现意境、境界,注重留白
和意境,所以画面具有气韵生动、灵动自如的特点。

2. 形式、色彩的简约。

中国绘画不会使用繁琐的线条和复杂的
构图,而是注重捕捉事物的本质特点,尽可能地把握大处着眼,简
洁明快;色彩同样偏向大方平和之感。

3. 视角的独特。

中国绘画更多的是从作者的角度、感觉和思考
来创作,而不是客观地呈现事物。

在具体的绘制对象上,表达出中
国独特的审美情趣。

4. 探求人性的深层次。

中国绘画注重在绘制人物时,描摹人物
心理状态,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在世界,从而呈现出人性美。

5.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中国绘画在表现自然景观和人文底蕴时,尤其注重两者的良好融合状态,既有自然的神奇之致,也有人文的
情感意味的显现。

总之,中国绘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审美特色,是中
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蕴含着作者对世界的感性认知与思考,
同时也代表了中国社会、文化与人民的历程与精神。

中国传统绘的题材与艺术形式

中国传统绘的题材与艺术形式

中国传统绘的题材与艺术形式中国传统绘画的题材与艺术形式中国传统绘画拥有丰富的题材和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其独特之处在于对自然、人文和哲学的深刻思考与表达。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题材选择以及艺术形式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之处。

一、历史背景中国传统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通过千百年的演变和发展中,传统绘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历代皇室和士人都对绘画有着深厚的研究和关注,使得中国传统绘画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并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二、题材选择中国传统绘画的题材广泛多样,主要包括山水、花鸟、人物、古代神话传说等。

其中,山水画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之一,因其表现大自然的山水景观而得名。

山水画通过描绘景色、气氛和意境,使观者得以沉浸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

花鸟画则以描绘花卉、鸟类和昆虫为主,追求细腻、形神兼备的表现方式。

人物画则以描绘人物的容貌、仪态和神态为主,通过人物的形象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古代神话传说常常被用于绘画,以表现中国民间的传统信仰和文化观念。

三、艺术形式中国传统绘画有着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包括工笔、写意、水墨和重彩等。

工笔画以细腻的线条和细致的色彩渲染为特点,追求精确的表现。

写意画则以寥朴的笔触和简约的线条为主,重点表达对象的神、形和意境。

水墨画以墨、水、纸为基本工具,通过深浅浓淡、笔墨干湿的运用来表现对象的形象和气韵。

重彩则着重于色彩的运用,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

这些艺术形式各具特色,但都以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风格表达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审美追求。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绘画以其丰富多样的题材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其历史背景、题材选择和艺术形式的融合,为中国传统绘画带来了独特的魅力与韵味。

在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绘画一直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方式,为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愉悦与满足。

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日常生活中,中国传统绘画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力。

简论中国传统绘画的形象与造型特征

简论中国传统绘画的形象与造型特征

中 国汉 字 至 今 仍 保 留பைடு நூலகம் 原 始绘 画 的 痕 迹 。像 这 样
大夫们很 容易将 自己的艺术 才能从诗 文扩展 到绘 画 .
将文字 与绘 画有机结 合起来 的形象 ,在其他 国家 的艺 于 是 在 文 人 的 带 领 下 形 成 了一 股 潮 流 和 风 气 ,即 中 国
术 中非 常 少 见 。唐 代 张彦 远 的 《 史 名 画 记 》 载 : 颜 历 记 “
再 次 , 同 的创 作 主体 。在 先 秦 两 汉 时 期 , 画 多 共 绘
是 画 工 所 为 . 六 朝 以 至 唐 宋 , 来 越 多 的 文 人 士 大 夫 经 越


用 笔 的 书 法 性
开 始 学 习 绘 画 。 由于 书 与 画 都 以 毛 笔 为 工 具 , 以 , 所 士
型 手 法 , 时线 的运 用 又具 有 自身 的 审美 价 值 , 种 价 同 这 值 除 体 现 物 象 的轮 廓 形 质 外 ,还 具 有 一 种线 本 身 的 形 式 美 感 。 种 美 感 的 获 得 是 作 者 根 据 不 同的 物 象 , 据 这 根
首 先 . 笔是 书 写 和 绘 画 共 同 使 用 的 工 具 。 笔 有 毛 毛 极 强 的 吸水 性 能 , 使 它 在 点 、 、 、 时 能够 得 心 应 这 画 勾 勒 手 地 表 现 出抑 扬 顿 挫 、 柔 曲直 的节 奏 变 化 。 正 是 毛 刚 也
形 象 与 造 型 , 某 种 意 义 上 是 同义 词 。 们 习惯 用 在 人
以保 存 且 进 一 步发 扬 光 大 。 到 现 在 , 们 仍 将 线 视 为 直 人
“ 型 ” 示 无 生 命 物 体 的 形 象 , “ 象 ” 注 重 指 人 造 表 而 形 多 物 精 神 内涵 层 面 。 义 上 讲 , 论 是 人 还 是 物 在 绘 画 中 广 无 均 可 视 为 一 种 “ 象 ” 也 可 称 为 “ 型 ” 中 国传 统 绘 画 形 . 造 。 基 于 文 化 基 础 和 使 用 工 具 等 因素 ,其 形 象 与 造 型 具 有

浅论中国绘画的“形神论”

浅论中国绘画的“形神论”

| 文化艺术浅论中国绘画的“形神论”□杨敏/文“形”和“神”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十分重要的概念,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思想家提出,后东晋顾恺之明确提出“形神论”。

“形神论”对后世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

许多画家以此理论为基础,创作出不少艺术典型。

同样,“形神论”也成为不少绘画评论家的品评标准。

基于此,本文浅论中国绘画的“形神论”。

0 引言形神之说在先秦时期,就有思想家将其与绘画艺术联系起来。

第一位在论述绘画时提及“形”的是韩非子。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韩非子提到:“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意思是,犬和马在现实中是存在的,是人已经对其建立了感官认知的,如果画得不像将很难辨认,因此非常难画。

而鬼魅则恰恰相反,鬼魅是人们从没有见过的,可以根据想象而画,所以反而最容易画。

韩非子的这一理论,见得韩非子对绘画中“形”的重视,也说明这一时期的绘画已经对“形似”有所要求。

但此时“形神论”的概念并不明确。

东晋顾恺之在其画论著作《论画》中明确提出了“形神论”,他也是我国绘画理论中第一个明确形神的画家。

自此,“形神论”诞生并在后世的应用实践中不断发展延伸,对传统绘画乃至当代绘画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顾恺之“形神论”的具体内容魏晋时期,战乱频仍,儒家伦理受到冲击,文人思想得到解放。

当时很多士人过着隐居的生活,尝试在物质外的精神层面寻求解脱。

他们崇尚安逸悠闲的田野生活,不再看重儒家所倡导的文学艺术的“经世致用”的功能,这一思想对当时的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得文学艺术领域变得空前开放与活跃,与动荡的社会形势形成了鲜明的倒错。

宗白华在《美学漫步》中,形容这一时期: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琴曲),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朓的诗,郦道元、杨炫之的写景文,云岗、龙门壮伟的造像,洛阳和南朝的闳丽的寺院,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

论中国绘画形、神、色之差异

论中国绘画形、神、色之差异
象 的 表 现 转 向 了主 观 情 感 、 气质 、 神 的 表 现 。 西 方 绘 画 中 的 形 体 代 表 了 形 体 本 身 的 比 例 、 构 的 和 谐 与 秩 序 , 精 结 强 调 色 彩 的 视 觉 真 实 , 求 科 学 的 色 彩规 律 , 而 形 成 了以 写 实 主 义 绘 画 为 传 统 的 西方 绘 画 体 系。 追 从
主要研 究 的是 中 国与 西方 绘 画在 形 、 、 神 色方 面 的差
异。


中西绘 画对 形 体 的不 同理 解
中 国绘 画 ( 东方 绘 画 ) 的形 体 是 内在 人格 , 中 精
所渴 望 的人 体美 。 人体 美是 大 自然赋予 人类 最 完 美
的造 型 。人 体是 自然界 最复 杂 、 和谐 、 匀称 、 重 、 庄 灵 巧和 优 美 的有机 结 合整 体 , 表情 最 生动 微妙 , 富 有 最
同的文 化体 系造 就 了东西 绘 画 的不 同面 貌 。在 这里
西方 绘 画对 形体 美 的追 求 源于 希 腊文 化 中对 人 体 美 的崇 尚。这 一点 可 以从 希 腊神 话 中对诸 神 形象
的塑造 中看 出来 。 无 论 是 主 神 宙 斯 、 慧之 神 雅 典 智 娜 , 是太 阳神 阿波 罗 , 们可 以具 有 人类 品行 与 思 还 他 想上 的一 切缺 点 , 共 同特 点都 是 拥有 完美 的 人 类 但
是在 自身 传统 的 基础 上 , 收外 来 的 美术 的 营养 , 吸 形 成 了独具 风貌 的 绘 画样 式 , 响 了 E本 、 南 亚 , 影 t 东 可
化结 构 中形 成 的 。从 一开 始 就具 有重 形 上而 轻 形 下
的特 征 。无 论 是 儒 家 还 是 道 家 , 描 述 的 “ 人 ” 所 圣 、 “ 人” “ 人” 管 在 内涵上 有 所不 同 , 他 们无疑 神 、至 尽 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绘画中的“形”摘要中国艺术的形体不同于西方,中国绘画对于形的要求并不在于对外在客观事物的描摹,也不计较一笔一划的得失,中国绘画更加重视的是艺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内在感受,在论及中国绘画美学中的“形”时,总会和“神”、“意”联系在一起,也正是因为“形神兼备”,中国绘画才显现出极大的不同和极大的魅力。

关键词:形体形似形与神形与意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一中国绘画中的虚实运用与比较“中国艺术的形体不同与西方,米开朗基罗曾说过,一个好的雕刻作品就是从山上滚下来也滚不坏的,因为他们的雕刻是团块。

中国的就很不同了,中国的艺术家要打破团块,使它有虚有实、使它疏通,而中国画特别注重线条,是一个线条的组织。

中国汉字的‘形’字,旁边就是三根毛,以三根毛代表形体上的线条,这也是说明中国艺术的形象的组织是线纹”,“中国画是线条,线条之间就是空白”,“中国画很重视空白。

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是海,是天空,却并不感到空。

空白处更有意味。

中国书家也讲布白,要求‘计白当黑’。

中国戏剧舞台上也利用虚空,如‘刁窗’,不用真窗,而用手势配合音乐的节奏来表演,既真实又优美。

中国园林建筑更是注重布置空间、处理空间。

这些都说明,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这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以上几段话是引用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一书中所说的,他很好地论述了中国绘画、书法、戏曲、园林艺术中对“形”的重视。

这也正是表现了中国古典艺术不同于西方古典艺术的重要的美学特点。

形体,简言之便是物体的形状与体积,这种解释不单用于三维世界,在表现二维平面中也同样存在。

西方绘画中的形体是通过透视法,即所谓绘画内容的近大远小,焦点透视、解剖学等科学的法则来表现的。

而中国绘画则没有这些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法则,只有创作主体通过对所要表现物象的主观感受,在心中经过二次加工,再用创作主体所掌握的技法在画面中表现所要表现的物象。

这是一个较为复杂创作过程。

最终在创作完成时,物象的形体在经过加工的主观能动之后,可能已经不是最初所观察到的物象形体了。

所以,在论及中国绘画美学中的“形”时,总会和“神”、“意”联系在一起,也正是因为中国画的“形神兼备”,才使得中国绘画显现出极大的不同和极大的魅力。

二线条的作用和“形”与”神”的关系以线造型是中国绘画的手段,这与其所使用的工具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也是中国绘画的特征。

但是如何塑造好形体呢?早在中国绘画发展的早期阶段,古圣先贤也有对绘画的解释,《尔雅》云:“画,形也。

”当时的绘画主张以形似为主。

到了魏晋南北朝,人物画得到了发展,对形的掌握也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但不能以此为满足,顾恺之提出了“传神写照”的著名论点。

所谓传神,就是表现对象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在顾恺之之后,谢赫在“六法”中虽有“应物象形”一法,但却是以“气韵生动”为前提的,所以,虽然是要写物象之形,但还是要以传神为主。

形与神的关系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

形是具有表现物象外在的、表象的、具体的和可视的;而神具有表现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抽象的和蕴含的。

形是神赖以存在的躯壳,形无神而不活;神是形的生命灵魂,神无形而不存。

在形与神的关系中,神是主要的。

中国绘画中的人物肖像之所以称之为传神、写真、写心,而不叫写形、写貌就是这个道理。

人物的肖像画不仅要求传神,就连山水、花鸟画,也同样要求传神。

传神对于艺术作品讲得再准确些,就应该是艺术作品中“形”与“意”的把握,或者说是在艺术创作中处理“形”与“意”的关系。

三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形”与“意”六朝时期,宗炳提出的“澄怀味象”就是概括主体和客体之间审美关系的一个命题,也就是主体的神与客体的形之间的关系。

他在《画山水序》开篇讲到:“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

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

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

“圣人含道应物”,是说“圣人”把握了“道”,来面对客观世界,处理实际事物。

“贤者澄怀味象”,是说“贤者”从自然山水的形象中得到一种愉悦和享受。

宗炳在这里使用“味”这一概念,是一种精神性的、审美性的“味”。

也可以说是一种体验和感悟。

唐代的时候,张在回答人们询问自己如何创作的时候,归结出八个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虽然“心源”一词是借用佛家的术语,使他这一论点带有一些中国传统哲学的意味,但这却是在强调创作主体在艺术创作中的主观能动性。

“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在艺术审美创造中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符载在《江陵陆侍御宅燕集·观张员外()画松石序》中记述说:“员外居中,箕坐鼓气,神机始发。

其骇人也,若流电激空,惊飚戾天。

摧挫斡掣,霍瞥列。

毫飞墨喷,掌掌如裂。

离合惝恍,忽生怪状。

及其终也,则松鳞皴,石皴岩,水湛湛,云窈渺。

投笔而起,为之四顾;若雷雨之澄霁,见万物之情性。

观夫张公之艺,非画也,真道也。

当其有事。

已知夫遗去机巧,意冥玄化;而物在灵府,不在耳目。

故得于心,应于手;孤姿绝状,触毫而出。

气交冲漠,与神为徒。

若忖短长于隘度,算妍媸于陋目;凝觚舐墨,依违良久,乃绘物之赘疣也,宁置于齿牙间哉!……则知夫道精艺极,当得之于玄悟,不得之于糟粕”。

张要画出万物之情性,必须先有“外师造化”的能力,使万物形象进入灵府,也就是南朝姚最在《续画品》中所说的“立万象于胸怀”。

要使万象进入灵府,艺术主体必须屏除世俗的利害,把握万象的本体和生命——道。

这也正是宗炳所说的“澄怀味象”。

所以符载说张的艺术是“道”,而非“画”。

万物进入灵府,经过陶铸,化为胸中的意向。

这胸中的意象,已不同于自然形态的物象了。

明代画家王履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后归结出“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可以看出王履强调的是艺术主体的内心感受还有认识是通过眼睛的,而眼睛所反映的还是客观世界,他重视创作中心灵的能动作用,从而在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充分发展了张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王履将他的观点表达在其论著《华山画序》中,“画虽状物,主乎意,意不足谓之非形可也。

虽然,意在形,舍形何所求意?故得其形者,意溢乎形,失其形者形乎哉!”。

绘画作品描绘的是外在事物,但重要的是要有画家的感情,也就是“意”在里面。

如果缺乏“意”,就不能成为艺术形象。

虽然是这样,“意”又是寄寓于艺术形象之中的,创造了艺术形象,“意”就从形象中充分的显现出来。

艺术形象不成功,“意”也就无从存在和表现。

在这一点上,王履揭示了“意”与“形”之间的矛盾。

其后他又说道:“画物欲似物,岂可不识其面?古之人之名世,果得于暗中摸索耶?彼务于转摹者,多以纸素之识具足,而不之外,故愈远愈伪,形尚失之,况意?苟非识华山之形,我其能图耶?”王履对前人一味的“务于转摹者”和偏于“表现”的倾向表示出不满。

他要求绘画意象回归到“意”与“象”,“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上去,画家必须要对于外在的现实有直接的审美感受。

如果不能走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没有对所要表现的外在事物有直接的审美感受,就不可能画出真实的形象,也就无从谈起表现情感。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王履所谓的“意”并不是离开描写对象而无端抒发情感的主观世界,也不是对象本身的内在依据与规律性,他主张立意于现实,由特定景物所唤起的生活感受和审美理想。

王履还谈到了“形”与“意”是一个反复的、深刻的、复杂的创作过程。

他说:“既图矣,意犹未满,由是存乎静室,存乎行路,存乎床枕,存乎饮食,存乎外物,存乎听音,存乎应接之隙,存乎文章之中。

一日燕居,闻鼓吹过门,怵然而作曰:‘得之矣夫。

’遂麾旧而重图之。

”可见,王履认为“意”并不是画家心中所固有的、一成不变的东西。

“意”的产生和表现,要有一个触发和深化的过程,这种过程,又是和“形”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从“既图之”到“重图之”,从“意犹未乎满”到“得之矣”,这个为表达立意而朝斯夕斯,念兹在兹的过程,也说明了王履所理解的“意”,除去来自现实感受的意趣之外,也包括了为创造特定艺术形象而进行的意匠营造。

四“形”与“意象”在绘画中的体现与王履的艺术观点相近的是清代的画家郑燮。

他对竹的表现是经过了“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创作过程,使所要表现的客观事物充分的艺术化。

郑板桥在美学观点上是元气论,他说:“古之善画者,大都以造化为师。

天之所生,即吾之所画,总需一块元气团结而成”。

他又说:“何以入人之目?毕竟有皴法以见层次,有空白以见平整,空白之外又皴,然后大包小,小包大,构成全局,尤在用笔用墨用水之妙,所谓一块元气结而石成矣”。

郑板桥从自己的艺术观点和创作方法上解释了他的元气一元论。

郑板桥以造化为师,并不等于以物象为师,因为造化就是元气,而元气不仅在“象”,而且在“象”外,也就是说元气不仅在于有限的可视物象,而且在于可视物象之外的虚空。

造化是虚实结合、有无相生的形象。

所以他在论画时特别看重光和影。

他在题画跋中说:“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

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

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

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咚咚作小鼓声。

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的这一主张正是在王履“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理论基础上更加重视物象之外的虚空,也就是庄子所说的“象罔”,或是唐代所讲的“境”。

正是画家的“意”与“象罔”——“境”的结合,这样所创造出的就不是一般的“意象”,而是“意境”。

郑板桥对于绘画意境的创造在《郑板桥集·题画》中有著名的一段话,“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独画云乎哉!”。

他把绘画意境的创造分析成三个阶段:“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眼中之竹”是对自然的直接关照。

“胸中之竹”是经过画家审美意识的熔铸加工,以达到“情”“景”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手中之竹”则是画家运用艺术手法和技巧,把头脑中的意象加以物化,创造出艺术作品中的“意境”。

要使画面有这种“意境”,就必须有这样的三个过程,这也就是郑板桥所谓的“意在笔先”。

这一理论使郑板桥在艺术创作上,分清了主观与客观、现实与想象、真实与艺术的界限,使创作出的作品,既源于客观事物,又高于客观事物,达到更完美、更艺术化的境界。

五小结由此可见,中国绘画对形的要求并不在于对外在客观事物的描摹,也不计较一笔一划的得失,中国绘画更加重视的是艺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内在感受,经过复杂的审美加工,达到“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境界,使画面不单停留在表现“意象”的阶段,更要达到“意境”的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