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1949年迁台始末

合集下载

司母戊鼎 遗落大陆

司母戊鼎 遗落大陆

谁阻止了司母戊大鼎迁往台湾【导视】: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为躲避战火,国民党南京行政院决定将大批大陆文物分三次迁往台湾。

在那兵荒马乱的时代,一批批珍贵文物是如何被运抵台湾的?这一路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和风险?而当时在南京博物馆的青铜器中,有一件旷世珍品、被称为“国之重器”的司母戊大方鼎却侥幸没有被运走,而是留在了大陆。

究其原因,只因其太大、太重,事实果真如此吗?区区几百斤的大鼎就真的无法远距离运送吗?究竟是《谁阻止了司母戊大鼎迁往台湾》呢?本期《档案》即将为您讲述。

【短片】:1949年4月21日零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全线发起渡江战役。

当天,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第二天,国民党当局弃守南京,部署退却。

23日,代总统李宗仁撤离南京,国民政府发言人在何应钦公馆宣布撤离南京。

至此,国民党政府定都22年的首都南京,不到三天时间就被解放军解放。

当解放军部队攻入南京飞机场时,在一侧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体型巨大的木头箱子,箱子四周被装订的严严实实,这个大箱子里装的会是什么呢?【讲述人1】:(背景板)观众朋友,欢迎打开今天的《档案》。

当解放军现场拆开铁钉,打开木箱子一看,现场所有的人都愣住了。

这里面装的不是别的,正是1939年在安阳小屯出土的、有着“镇国之宝”美誉的、并且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

见此情景,解放军赶紧再将木头箱子原封不动地封好,小心翼翼将大鼎护送到了南京博物馆保存。

那么,这装订好的司母戊大鼎原本打算是要运往哪里的?它最终又为何会遗留在了南京机场呢?【短片】:1948年是中国近代史演进最为激烈的一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了,南京的人们再也坐不住了,四天之后,南京市鼓楼区的一所寻常院落当中,一个秘密会议正在召开。

参与人员有当时的行政院院长翁文灏、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兼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秘书杭立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教育部长朱家骅、外交部长王世杰、考古学家李济等8人。

抗战建国纲领

抗战建国纲领

1、《抗战建国纲领》:抗战初期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指导抗战的纲领性文件,是国民党抗战时期的政治纲领。

该纲领系统阐述了国民党的抗战政策,除前言外,分为总则、外交、军事、政治、经济、民众动员、教育七项,共33条。

其总口号是“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强调抗战和建国应同时并进。

在抗日方面表现了积极态度,但对发展民众抗日运动加以种种限制。

它集中反映了国民党实行的片面抗战的指导路线。

2、减租减息:中共在抗战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政策。

其主要内容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这一政策的实施,既团结了地主,增强了抗战力量,也改善了农民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

3、精兵简政:抗战时期,中共为解决财政困难而实行的一项政策。

精兵,就是缩编主力部队,充实连队,加强地方部队和发展民兵。

简政。

即为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实行合署办公。

通过精兵简政,提高了主力部队的战斗力,增强了政府机关的行政效能,减轻了人民负担。

4、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是以文教界中上层知识分子为主的政党,爱国民主党派之一。

1941年3月在重庆秘密成立,定名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944年秋,改称“中国民主同盟”。

解放战争时期,民盟起着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核心作用。

1947年10月,国民党内政部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民盟总部被迫解散。

1948年1月,在香港重建组织,成员主要是文教界知识分子。

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建国后,团结、推动盟员及所联系的群众,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5、乡村建设派: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一批以晏阳初、梁漱溟为代表的中间派别知识分子为了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面貌,提倡并实践的一种对乡村的文化教育运动。

晏阳初主张用教育手段来复兴农村、复兴中国,并在河北省定县搞了平民教育、县政建设试点。

梁漱溟试图用儒家思想解决中国落后问题。

他系统提出乡村建设理论并在山东省搞了试点。

台湾民国档案收藏的现状与特点

台湾民国档案收藏的现状与特点

台湾民国档案收藏的现状与特点作者:方新德来源:《档案管理》2008年第02期摘要:本文对“国史馆”等3个主要档案机构的收藏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认为其对历史档案的管理以为史学研究服务为出发点,总体上以欧美国家的档案工作为楷模,并积极引进应用信息化技术,但也保留了一些旧中国时期的做法,可供我们参考借鉴。

关键词:民国档案台湾1949年蒋介石政权撤离大陆时,将其党政中枢机构包括蒋介石本人的大批重要档案携带到台湾,这使台湾成为民国档案的主要收藏地之一。

收藏这些材料的机构主要有“国史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和中国国民党党史馆。

3个馆因其馆藏的重要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台湾对历史档案的管理水平。

2007年11月间,我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之邀,到台湾查阅民国时期史料,顺便也考察了上述机构。

“国史馆”的历史可追溯到辛亥革命时期,1947年正式成立于南京,1957年在台复馆。

它位于台北市南远离市区的大崎脚山脚下,馆舍建在颇陡的山坡上。

几幢小楼分别以历任馆长的名字命名。

从我住的中研院到那里要坐公交车转两次地铁。

再转乘公交车方能到达。

这样的选址恐怕也是出于“备战”的考虑。

该馆主要职能是“掌理纂修国史事宜”,故在没有“国家档案馆”的情况下。

由它负责收藏国民政府和各部会及台湾省政府的档案。

据介绍,它的库房面积约2000平方米,馆藏有1000多万件,130多个全宗,分为一般档案和特藏档案。

其中最著名的是蒋介石档案。

蒋介石一生比较注重积累保存其个人材料,来台后这些档案存放在大溪,故以“大溪档案”闻名于世。

1995年移交给“国史馆”。

后正式命名为“蒋中正总统档案”。

现已向学术界提供利用,开放的文件有12,437份,照片5万余张。

近史所收藏的主要是自清末、北洋到国民政府的外交、经济部门的档案,还有一些名人捐赠的个人文献。

其中外交、经济两方面的档案有34万余份。

中央研究院迁台后,1955年2月成立近代史研究所筹备处,1965年4月正式设所。

中国战区台湾受降始末

中国战区台湾受降始末

中国战区台湾受降始末准备1943年12月1日,由中、美、英三国首脑签署的《开罗宣言》正式公布。

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重申了《开罗会议》的原则。

开罗会议后,国民政府即着手收复台湾的准备工作。

1944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了台湾调查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调查台湾省情,训练干部。

国民政府还举办了台湾行政干部、警察干部等各类训练班,为接收台湾培训干部。

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

国民政府开始实施收复台湾的工作。

8月27日,国民政府任命陈仪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兼台湾警备总司令。

9月1日,陈仪在重庆国府路140号成立了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及警备总司令部临时办事处,派警备总司令部参谋长柯远芬具体负责,开始筹划去台受降接收的各种事宜。

9月3日,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以“中字第18号备忘录”致冈村宁次,“奉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委员长命令,派陈仪为台湾及澎湖列岛受降主官”。

9月9日,侵华日军中国战区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秘书长葛敬恩作为台湾省代表参加了签字仪式。

在南京期间,葛敬恩约见了代表台湾日军出席投降仪式的日军驻台第十方面军参谋长谏山春树中将,令其做好中方入台接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9月16日,何应钦任命张伯爵为台湾南部第22地区空军司令、林文奎为台湾北部第23地区空军司令,在空军第一路司令张廷孟的带领下,于9月17日飞抵台湾澎湖列岛。

据当时报纸报道:“飞机降落在机场上的一刹那,早巳等候在机场上的同胞报以热烈的掌声与激情的欢呼。

美丽的澎湖,风光旖旎,海港的雄壮,回归祖国的激动心情,非笔墨所能形容。

” 9月28日,陈仪在重庆成立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与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前进指挥所,由行政长官公署秘书长葛敬恩、警备总司令部副参谋长范诵尧分任正副主任。

10月5日,葛敬臣、范诵尧率领前进指挥所官兵71人分乘5架运输机,于下午4时飞抵台北松山机场。

推荐-台北故宫解说词 第15集 精品

推荐-台北故宫解说词 第15集 精品

《台北故宫》解说词第1-5集《台北故宫》解说词第1集国宝迁台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

随着解放战争中,国民党部队的节节败退,此时的南京城里,很多国民党官兵家属想着离开这个城市撤往台湾。

搭乘飞机已经成了奢望,水路更是人满为患。

“中鼎号”靠岸的消息不胫而走,船刚停稳,国民党海军司令部的官兵家属就一拥而上,把船占得满满当当。

下关码头的混乱局面,急坏了一个人,他就是杭立武。

杭立武时任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兼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秘书,他的任务就是让这700多个箱子能尽快出港。

情急之下,他打电话给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桂永清。

桂永清赶到码头,登上“中鼎号”,劝大家说,箱子里都是非同一般的珍宝,急需运走。

终于,人们听了桂永清的话,下了船。

1948年12月22日清晨, “中鼎号”装载完毕,终于启航了,这次航行的终点是台湾岛的基隆港。

看着远去的“中鼎号”,杭立武松了一口气,从接到文物迁台的任务起,他就一直为这些箱子的安全忐忑不安。

这些箱子共有712个,里面装的是来自五个机构的顶级国宝,其中包括故宫博物院的皇家收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安阳殷墟出土文物、中央图书馆的宋元古籍以及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大批珍贵文物。

此外,60箱重要的外交档案和国际条约文本也随船前往,这里就有那份着名的《南京条约》。

这些珍贵的文物之所以能从遥远的北京来到南京,事情还得从三十年代说起。

1933年,为躲避日军战火,故宫博物院等几家机构精选了一万九千多箱珍贵文物紧急南下。

这次大迁徙历经14年,辗转贵州、四川、陕西等地,行程十几万里,直到1947年12月又被全部运回南京,暂时存放在南京水西门内的朝天宫。

1937年故宫博物院在这里设立了南京分院。

作为那次文物大迁徙的主要负责人,杭立武万万没有想到,一年之后,这些国宝又将开始新一轮的颠沛流离,而且这次是漂洋过海。

1948年11月10日,南京市一处不寻常的院落中正在召开一个秘密的会议。

来开会的一共8个人: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院长翁文灏, 这所官邸的主人, 教育部次长杭立武,这次会议的倡导者,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教育部长朱家骅、外交部长王世杰、考古学家李济、中央图书馆馆长蒋复璁、故宫博物院的古物馆馆长徐鸿宝。

1949年国民党政权“迁都”广州始末

1949年国民党政权“迁都”广州始末

1949年国民党政权“迁都”广州始末作者:陈晓平来源:《文萃报·周二版》2020年第10期从1949年2月起,国民党政权各“中央”机构陆续南迁广州,至10月14日广州解放,8个月的偏安局面遂告结束。

这次“迁都”广州过程,把国民党各派系互相拆台、互相掣肘的黑幕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加剧了人心涣散,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

府院之争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发表“引退”文告,随即带领少数亲信回到浙江。

李宗仁以副总统身份代行总统职权,但却无法指挥蒋的嫡系部队,无权任免重要官员,也无法动用蒋所控制的经济资源。

行前,蒋介石对广东人事作了布置,命亲信将领余汉谋为广州绥靖公署主任,让薛岳出任广东省主席。

总统府与行政院之间随即发生“府院之争”。

行政院长孙科得蒋介石授意,于1月25日正式宣布将政府南迁广州。

此舉明显是拆李宗仁的台。

2月4日,行政院长孙科偕同副院长吴铁城、国民党秘书长郑彦棻,乘坐中航飞机抵达广州白云机场,余汉谋前来迎接。

孙科的“迁都”行动纯属突然袭击,“代总统”李宗仁意见很大,认为解放军尚未渡江,“中央”机关都跑了,剩下“总统府”孤零零留在南京,不仅工作无法开展,对和谈也极为不利。

2月20日,他追到广州跟孙科交涉,要求首脑人物仍回南京办公,未获满意答复。

对不听话的孙科内阁,李宗仁甚为恼怒,遂发动倒孙运动。

3月8日孙科提出辞职。

然而,李宗仁想组织“听话内阁”的企图仍然失败,往复协商的结果,接替孙科的是蒋介石嫡系何应钦。

4月21日,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李宗仁、何应钦召集行政、立法、监察三院正副院长及秘书长举行联席会议,“与会者咸以和谈破裂,首都将受炮火威胁,政府势须迁往广州,当决定即日起紧急疏散,行政院除国防部暂迁上海外,其余各部会均迁往广州,立法院亦决定迁穂。

至总统府则准备先迁至上海,再向广州移动。

”4月24日凌晨,解放军进入南京。

14个小时后,何应钦乘“中美001号”专机飞抵广州天河机场。

两天后,监察院长于右任、立法院长童冠贤、经济部长孙越崎等也相继抵穗。

从武汉到台湾 国民党逃台军人的辛酸历程(上)

从武汉到台湾 国民党逃台军人的辛酸历程(上)

从武汉到台湾国民党逃台军人的辛酸历程(上)作者:雷炎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20年第18期雷炎1948~1949年,中国进入“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历史性时刻。

解放战争进入最后胜利阶段,国民党兵败如山倒。

在此期间,那些最终逃到台湾的国民党溃兵究竟看见什么,思考什么,在七十年后的今天其实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国民党逃台军人杨承祖从武汉到台湾的经历,就具有这样的意义,作为站在历史性失败集团一边的个人,他所反映的“东鳞西爪”也是印证历史必然的重要证据,那就是中国人民选择共产党,选择新中国是不可阻挡的意志。

徐蚌战败,华中危急1948年秋,杨承祖考北大、清华、武大都落榜,到鄂城教了一个多月小学,10月初回武汉。

正好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因鄂西共产党游击队壮大而迁来汉口,10月才招生,杨承祖考上国文系。

当时国民党军节节败退,东北全失,华北和华中也连吃败仗,百姓人心惶惶,支持共产党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相信共产党胜了,社会会公平,穷人会翻身。

有一种说法,叫“三生有幸”——先生、学生和医生将受到重视。

杨承祖考师范学院,也想等到共产党来时会安全些,不会像无业者被国民党抓丁当兵。

国民政府不但军事失利,经济方面也因滥发金元券加速货币贬值和商品惜售。

母亲因杨承祖考上师院,想送他一只新手表,结果钟表行都不开门,还是托了朋友才买到一只英纳格表。

杨家住在武昌后长街房子里,楼下租给胡琏指挥的第18军留守处,先是副师长覃道善住过,以后团长尹俊的两位太太也住过,最后是留守处办公。

胡琏的部队扩充为第12兵团时,上面派黄维当司令,胡琏为副司令。

黄维在国民党军中资历深,曾是胡的上司,但多年未带兵作战,当时是中央训练团武汉分团主任,胡琏遂以就医留在上海了(蒋介石用人有偏爱老部下的习惯,黄维曾为胡琏直接上级,加上胡琏在抗战任师长时参加鄂西石牌战役,期间某团长阵亡,胡指定自己的部下升任团长,有传言说蒋介石向来亲自任命团长以上军官,胡琏“越俎代庖”,遂为蒋所忌,因此虽然逃台后多次与解放军交战“有功”,但终不得大用,后来干脆安排去当台湾驻南越“大使”)。

1949-2000年台湾当局大陆事务机构之演变

1949-2000年台湾当局大陆事务机构之演变
段大陆政策案行政院和国民党中央分别于8月l8日而行政院方面则在1990年10月10日修正通过了和8月30日先后成立行政院大陆工作会报和国民党大大陆工作会报所提请的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组织条例陆工作指导小组作为台湾当局执行大陆政策的党政部门草案及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暂行组织规程之后即宣布正的机构党中央设大陆工作指导小组主要的功能是制定式挂牌成立陆委会11月26日陆委会召开第一政策
单位提供 的大 陆方 面的资 料 , 进行 研 拟 、 议 , 会议 记 录 决 其
委员会组织条例》 国民党中央党部改组为一处、 , 七会、 四 呈报“ 行政院长” 批准后分送有关 行政单位。“ 力行小组” 个委员会。其中设立大陆工作会做 为国民党负责对大陆 属于 “ 联席 会议 ” 的性质 , 注重 协 调 、 通 的功 能 。不 过 需 沟
历 了三个 时期 , 别 是党 务 部 门包 办 时期 , 政 部 门协 调 分 党
在 “ . 过海外 基地争 取并 吸收 大陆 的驻外 人 员 、 1透 留学 生 、 知识 分子 。2 派遣 专 业 的 心 战人 员 直 接 至 大 陆从 事 心 战 . 活 动。3 每年派遣 一些 ‘ 通 专勤 ’ 大 陆 活 动。4 去 大 . 交 至 .
21 0 0年 第 0 期 l ( 总第 12期 ) 9
世 纪桥
No 01, 01 . 2 0
S i i io h J Qa
( eea N .9 ) G nrl o1 2
14 - 2 0 9 - 0 0年 台湾 当局 大 陆 事 务 机 构 之 演 变 9
王 鑫 宏
动 ” p 。15 …【 ‘ ’ 9 2年 , 民党七 大 召开 , 国 又一 次 改组 “中央 党部 ” “ , 中央党 部 ” 一处 、 设 六组 , 中第二 组为 “ 其 敌后 ” 党 务组 , 管 了国 民党“ 造委员 会 ” 接 改 时期 的第六 组工 作 。2 O

永远的大师----中央研究院第一届81名院士的风采(连载)

永远的大师----中央研究院第一届81名院士的风采(连载)

永远的大师----中央研究院第一届81名院士的风采(连载)1948年4月1日,中央研究院正式公布了中国第一届81名院士的名单,真可谓大师如云,星光闪烁。

其中最长者是83岁的吴稚晖,最年轻的是37岁的陈省身,到2009年10月29日为止,最后一名107岁的院士贝时璋辞世。

如今,这批在战火硝烟中产生的院士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随着大学的远去,留下的是钱学森世纪之问: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大师来?当然新中国会出含泪大师,可以出鬼诗人。

问题出在哪里?这一问题恐怕不难回答,答案就在很多人的心中,就是没人敢说,没人愿意说而已。

早在清末的时候,章太炎就已经提出了教育独立的设想:“学校者,使人知识精明,道行坚厉,不当隶政府,惟小学与海陆军学校属之,其他学校皆独立。

”北大校长蔡元培更是明确提出:“教育事业应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

”胡适对于“教育应该独立”的意见则干脆提出了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三点意见:1.现任官吏不得做公、私立大学校长、董事长;更不得滥用政治势力以国家公款津贴所长的学校。

2.政治的势力不得侵入学校。

中小学校长的选择与中小学教员的聘任,皆不得受党派势力的影响。

3.中央应禁止无知疆吏用他的偏见干涉教育,如提倡小学读经之类。

1928年4月2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专家治国为标榜和践行的国民政府开始积极从事国家教育建设。

尽管期间内乱外患不断,但由于国民政府对学术自由始终的尊重,这一时期涌现出来大批大师巨星,光彩夺目,照耀千古,仅就当时的中央研究院而言,就足可窥见一斑。

1928年6月,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在上海成立,蔡元培为第一任院长,集中了时有享誉国内外的顶尖学者百余人。

中央研究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为一体的国家科学研究院,直隶于南京国民政府,与教育部平行,代表中国与国际学术界对话。

蔡元培在最初筹备中研院时就计划特设名誉会员和外国名誉通讯员,“其职权虽不尽如院士之重要,但重视学术专家及国家学院制度,实出一贯”,但院士荣誉制度却在1948年才得以践行,还没有充分的人才基础再加上动荡的时局影响是关键原因。

九三沪汉缘是这位先贤把九三学社组织从上海发展到武汉

九三沪汉缘是这位先贤把九三学社组织从上海发展到武汉

262020年第4期 总第185期九三论坛九三沪汉缘:是这位先贤把九三学社组织从上海发展到武汉◎ 何一舟不论过去还是今天,九三学社对祖国的贡献,就是由这样一个个低调、朴素的片段组成的。

所谓手足之情,就像一家人一样,平时并不用高调表达,但在有需要的时候,总是义无反顾地支持。

今年是九三学社创建75周年。

九三学社的前身成立在抗战后期,创建者受五四精神影响,以民主、科学为宗旨,主张“团结民主,抗战到底”,为中国实现人民民主主义、发展科学而奋斗。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一批九三先贤积极投入祖国建设。

他们不仅在自身专业领域颇有建树,更是发展壮大了九三学社组织,将组织从几个点的星星之火,发展到全国。

他们的故事不该被忘却。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1954年武汉市九三学社组织,是由一位上海奉贤的社员发展起来的。

他的科研足迹,与祖国发展、社组织发展的足迹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他一生中的三个重大决定,直接影响了中国原生动物学的发展进程。

他就是中国原生动物学的奠基人、前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武汉分院)副院长王家楫先生。

原生动物是体积最小的动物,也就是单细胞动物,我们经常听到的词语如轮虫、草履虫、血吸虫、寄生虫等,其实都是原生动物的不同细分类型。

原生动物广泛分布于水域,原生动物研究对鱼类养殖、水质环境检测、人类传染病防治都具有重要作用。

王家楫的一生跨越清末、民国与新中国三个时期。

他于1898年出生于原江苏奉贤,即今上海奉贤区。

尽管时代风云变幻,他却从未改变初心,作出了三个伟大的决定,用今天的话说,他是“最美逆行者”。

一、回到祖国1923年,在获得国立东南大学农学学士学位后,王家楫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生,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动物系深造。

1928年他获博士学位,并任耶鲁大学斯特林研究员。

但是,在他得知外国将派遣科学考察团到中国采集标本时,他的民族意识被唤醒了。

王家楫说:“我们应当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自己的事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的生物资源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开采。

国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1949年迁台始末

国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1949年迁台始末

国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1949年迁台始末2010年05月13日15:06时代周报1948年9月,国立中央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研院”)代院长朱家骅邀请新当选的首届院士到南京参加第一次院士会议。

此时,辽沈战役已经打响,有的当选院士是在炮火纷飞中从东北、华北坐船到的南京。

尽管一路担惊受怕,但多数人的情绪未受大挫。

(来源:时代周报)中研院是国民政府“最高学术研究机关”,1928年6月9日在上海成立,首任院长蔡元培。

总办事处设在南京,研究所在南京有气象所、天文所、自然历史博物馆、社科所、地质所、史语所,在上海有物理所、化学所、工程所,心理所在北平。

有人曾这样评价当时的中研院:“生物组接近世界最高水平,数理组与世界顶尖水平不相上下,人文组几乎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中研院评议会于1935年6月成立,至1948年9月的13年间,成立了三届评议会,遴选了第二任院长人选,设立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奖,改选了各届评议会聘任评议员。

尤其是在1948年,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经过评议员几轮投票,选出了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完成了国家科学院以院士为构成主体的学术体制建设。

盛宴惊雷1948年4月1日,中研院正式公布了81位首届院士名单。

最长者为83岁的吴稚晖,最年轻的是37岁的陈省身,皆为国中望重之士。

如数理学组微分几何的开拓者苏步青,微分几何的奠基人陈省身,国际公认的数论权威华罗庚,在临床生化、免疫化学、营养学以及氨基酸等方面有重要贡献的吴宪,有机化学的微分析奠基人庄长恭,对于地质学和古生物学贡献卓越的李四光、翁文灏、杨锺健、章鸿钊等,中国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创始人竺可桢,中国最有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研究制碱堪称世界一流的化学工程师侯德榜等;生物学组有我国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以研究麻黄素闻名的陈克恢,体质人类学家吴定良,生物学家童第周等;人文组有哲学家冯友兰、金岳霖、汤用彤,政治学家萧公权、钱瑞生,其中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当选的有史学家陈寅恪、傅斯年,语言学家李方桂、赵元任,考古学家李济、梁思永、董作宾等人。

留学生与国立中央研究院(1928-1949)

留学生与国立中央研究院(1928-1949)
y a sfo 1 28 t 1 4 r t r e t e t i r a e lo r o t Fr m h nta o o a , e r r m o 9,e u n d sud n sd d a g e td a fwo k fr i 9 9 o t e i i lpr p s l i

j n s e sm n e re td nsgv diea dsget n ,n civd m n c iv— i ga l a ayrt n d s e t aea v n u gs os ad ahee a yahee a w l u u c i
m e t n t e s r e m . rn h a fRe itnc r t r e t e s a s me h e p nsb lt n s i h ho tr Du g t e W r o ssa e, eu n d sud nt s u d t e 生 与 国 立 中央 研 究院 ( 8 14 ) 12 - 9 9 9
魏善玲
( 州 师 范 大 学 留 学 生 与 近 代 中 国研 究 中心 , 苏 徐 州 徐 江 2 11) 2 16
摘要 : 国立 中央研 究院是近代 中国第一个全 国性的最 高学术研 究机 构 , 成立标志 着 中国近代 有 系统的 其 科学研究事业的开端。从其 12 98年正式成立到 14 9 9年迁 台未果 , 这 2 在 0余年 间, 归国留学生为其做 了大量 工作 。从 最初 的拟议 、 筹备到成立后初期 的运行发展 , 蔡元培院长 、 杨铨 和丁文江等总干事 以及担任筹备委 员
第4 4卷第 l 期
2 1 年 2月 01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学社会科学版 ) 哲 Junl f i gi oma U i rt( oi c ne) ora o J nx N r l nv s y Sca S i cs a ei l e

司母戊鼎 遗落大陆

司母戊鼎 遗落大陆

谁阻止了司母戊大鼎迁往台湾【导视】: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为躲避战火,国民党南京行政院决定将大批大陆文物分三次迁往台湾。

在那兵荒马乱的时代,一批批珍贵文物是如何被运抵台湾的?这一路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和风险?而当时在南京博物馆的青铜器中,有一件旷世珍品、被称为“国之重器”的司母戊大方鼎却侥幸没有被运走,而是留在了大陆。

究其原因,只因其太大、太重,事实果真如此吗?区区几百斤的大鼎就真的无法远距离运送吗?究竟是《谁阻止了司母戊大鼎迁往台湾》呢?本期《档案》即将为您讲述。

【短片】:1949年4月21日零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全线发起渡江战役。

当天,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第二天,国民党当局弃守南京,部署退却。

23日,代总统李宗仁撤离南京,国民政府发言人在何应钦公馆宣布撤离南京。

至此,国民党政府定都22年的首都南京,不到三天时间就被解放军解放。

当解放军部队攻入南京飞机场时,在一侧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体型巨大的木头箱子,箱子四周被装订的严严实实,这个大箱子里装的会是什么呢?【讲述人1】:(背景板)观众朋友,欢迎打开今天的《档案》。

当解放军现场拆开铁钉,打开木箱子一看,现场所有的人都愣住了。

这里面装的不是别的,正是1939年在安阳小屯出土的、有着“镇国之宝”美誉的、并且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

见此情景,解放军赶紧再将木头箱子原封不动地封好,小心翼翼将大鼎护送到了南京博物馆保存。

那么,这装订好的司母戊大鼎原本打算是要运往哪里的?它最终又为何会遗留在了南京机场呢?【短片】:1948年是中国近代史演进最为激烈的一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了,南京的人们再也坐不住了,四天之后,南京市鼓楼区的一所寻常院落当中,一个秘密会议正在召开。

参与人员有当时的行政院院长翁文灏、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兼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秘书杭立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教育部长朱家骅、外交部长王世杰、考古学家李济等8人。

汉人迁台及开发台湾的历史过程

汉人迁台及开发台湾的历史过程

汉人迁台及开发台湾的历史过程台湾人口如今共两千三百多万人,人口由相对多数的民族汉民族(98.2%)此系和相对少数由二十几个不同的诸民族(1.8%)概括而称的台湾南岛语族此系所组成。

其中汉族可再依据迁移来源与风土民情而概分为同时来台的闽南人(67%)、及客家人(13%)、二战后来台的外省人三大族群。

台湾人有如此多的汉人的原因,并非偶然的相聚,而是由历史上许多的大事件导致汉人迁移到台湾而形成的。

这包括隋唐、宋元、明代以及清代汉族人民的东移。

隋唐至宋元时期称台湾为“流求”。

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

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

由于福建人多地少、寺院经济恶性膨胀、战乱等原因,福建有不少居民选择移民到台湾。

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

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

公元12世纪,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

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

宋元时期,台湾尚属早期开发时期,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与大陆虽有经济来往,只是零星的、小规模的交易。

宋代海上贸易发达,泉州港当时为全国大港,至少在南宋之前,大陆人民与当地人民已经有贸易关系了。

明代汉人向台彭的移民和开发,分三个时期。

第一期的移民情况:明初为防止方国珍、张士诚逃亡海上残余势力的卷土重来和倭寇的骚扰,在东南沿海,实施“迁界”政策,台彭也在迁界范围内,但并不能组织福建沿海人民继续迁居台彭。

永乐年间,朱棣派郑和几次下西洋,途中到过台彭。

明中叶时期,台彭成为大陆海商的根据地,也有部分渔民定居于此。

明政府也曾募民到台彭开荒。

第二期移民情况:首先荷兰占领时期,由于战乱及大量农民破产,台湾出现了更大规模的移民运动。

郑芝龙于崇祯年间得到福建巡抚熊文灿的允许,运送大量饥民到台湾垦荒。

又有荷兰人在台建立据点后,为解决粮食问题和生产更多的蔗糖以供出口,积极引诱和奖励大陆汉人移居台湾定居。

最后还有一些汉人是从南洋群岛迁居台湾的。

退台初期国民党高层人事纠纷几桩个案的再解读:侧重从陈诚的角度

退台初期国民党高层人事纠纷几桩个案的再解读:侧重从陈诚的角度

退台初期国民党高层人事纠纷几桩个案的再解读:侧重从陈诚的角度作者:左双文文章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2期更新时间:2011年09月04日1949年1月初,受蒋介石重托,陈诚出任台湾省主席,年底因故离任,1950年3月初,又被蒋选中出任行政院长。

短短几年时间,陈诚为稳定在台湾的局面,提出“人民至上,民生第一”的治台方针,在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地方自治、生产建设等,取得了明显成效。

这些情况,已有一些论著作了阐述,笔者在此不拟再展开讨论,而是想就这几年中发生的与陈诚有关无关的几件事情,提出来略作梳理,使我们可以大致感受一下、领略一下,陈诚是在一个什么背景之下、什么样的政治氛围、政治处境下,来做那些事,从而了解到,这其中的难度和挑战,甚至超出了做这些事情本身。

一、陈诚是否不欢迎蒋介石来台1949年5月初国民党军即将撤离上海前夕,蒋介石于6日上船,7日乘蒋经国让招商局准备的轮船“江静轮”离开上海,由蒋经国陪同,一路向南,9日到舟山群岛定海、普陀一带,巡游数日,盘桓至17日午餐后,由江静轮登岸,下午1时半自定海机场出发,4时50分飞抵(澎湖)马公降落,驻于马公宾馆。

21日,陈诚、俞鸿钧、蒋鼎文到马公见蒋。

26日,自马公飞台南冈山,转高雄寿山。

6月14日,又专程到离高雄100多公里的四重溪察看,“此地为恒春之风景区,四面环山,中有温泉,清甘可饮,更可涤身,周围景物,酷似江南。

”蒋在此歇宿一晚。

蒋介石在台湾南部走走停停前后近一月,于6月21日下午离开高雄,自冈山飞至桃园,转至大溪镇。

“大溪镇有山有溪,风景与气氛很像家乡溪口”。

24日上午,离开大溪,到台北参加东南区军事会议,并于当日迁居台北草山。

①这时距从上海出发,已近50余日了。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蒋为何不直接去台北?主要是出于一种什么考虑?照吴国桢的说法,是因为陈诚未及时表示欢迎态度,引起了蒋的疑心。

1949年哪些人能够去台湾?

1949年哪些人能够去台湾?

政府公务员最终抵台者,“通常不及原机关的十分之一人数”近日,电影《太平轮》上映,一段沉痛的内战往事——1949年百万大陆军民仓皇迁台——重新获得诠释。

电影之外,今人多已未必了解,什么样的人,当年才能获得一张去台的船(机)票。

至晚在1948年10月,陈诚被任命为台湾省政府主席时,蒋介石已有意将台湾作为日后退守之地。

除军队之外,中央研究院是蒋介石最先指示迁台的机构。

国民政府拨款三百万,作为中研院的应变经费。

但中研院成功迁台的仅总办事处、历史语言研究所和数学所,其他12个自然科学研究所与社会学所,都选择留在了大陆。

在81名院士中,仅朱家骅、傅斯年、李济等9人选择赴台,陈寅恪、李四光、陈垣等60人留在大陆。

另有胡适等12人去美。

拒绝赴台的学者中,辅仁大学校长陈垣比较有代表性。

陈垣读《西行漫记》后,“看到了老解放区十几年前就有了良好的政治……深深的受到感动”。

北平围城期间,他给儿子写信说,“政府来电并派飞机来接,都未成行,后又敦促数次,均婉谢,因无走之必要也。

”①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是除军队外,政府组织的迁台群体的主体。

但国民政府行政院,当时对所属各机关的迁徙,并无任何统筹计划,以致于各单位只得各自为政,结果不但资料损失惨重,人员流失也相当严重——人员流失主要有两大原因,其一,当时国民政府随战争局势一再播迁,先至广州,再至重庆、成都,许多公务人员往往因生活困顿,不愿随迁,选择脱离。

其二,各机关组织迁台能力不一,但总体上均甚为困难,名额有限,故迁台前均曾大规模编遣内部职员。

当时赴台一票难求的情形,可参考张大千回忆。

据张说:“原以为到了机场,就可飞离险境,那有如此简单的事啊!一看机场堆的都是行李,外加筹了一大堆扶老携幼的人。

大家注意的是一位……点名的军官,叫到谁的名字,谁就可以上飞机了,人人都在想自己的名字,盼望被叫出来的那份急盼神情,真是不好形容……”②大略而言,最后国民政府五院十二部,“到台湾者通常不及原机关的十分之一人数”,“家眷未能随行者比比皆是”。

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名录

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名录

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名录研究院, 名录, 院士, 中央共81人,1948年3月25日~27日选举产生)数理组(28人)姜立夫、许宝騄、陈省身、华罗庚、苏步青、吴大猷、吴有训、李书华、叶企孙、赵忠尧、严济慈、饶毓泰、吴宪、吴学周、庄长恭、曾昭抡、朱家骅、李四光、翁文灏、黄汲清、杨钟健、谢家荣、竺可桢、周仁、侯德榜、茅以升、凌鸿勋、萨本栋生物组(25人)王家楫、伍献文、贝时章、秉志、陈桢、童第周、胡先、殷宏章、张景钺、钱崇澍、戴芳澜、罗宗洛、李宗恩、袁贻瑾、张孝骞、陈克恢、吴定良、汪敬熙、林可胜、汤佩松、冯德培、蔡翘、李先闻、俞大绂、邓叔群人文组(28人)吴敬恒、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余嘉锡、胡适、张元济、杨树达、柳诒徵、陈垣、陈寅恪、傅斯年、顾颉刚、李方桂、赵元任、李济、梁思永、郭沫若、董作宾、梁思成、王世杰、王宠惠、周鲠生、钱端升、萧公权、马寅初、陈达、陶孟和中华民国国立中央研究院简介国立中央研究院(1928年6月-1949年4月)是民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直隶于国民政府。

其任务主要有二方面:一是实行科学研究;二是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

设有特任级院长一人,其下设行政、研究、评议三机构。

1928年6月中央研究院成立后,陆续按学科分科设置各研究所,到1937年抗战发生时为止,已设立物理、化学、工程、地质、天文、气象、历史语言、心理、社会科学及动植物等十个研究所。

理、化、工三研究所设在上海,其余各所均设于南京,并在南京成贤街旧法制局内设立总办事处(北极阁新址落成后,办事处迁往新址办公),以办理全院一般行政事宜。

抗战期间,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分设于重庆、北碚、李庄、昆明四区。

抗战胜利后,数学研究所筹备处、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医学研究所筹备处、工学研究所、心理学研究所等八单位,暂设于上海,总办事处及天文、地质、气象、历史语言、社会科学等五研究所,共六单位,设于南京。

中央研究院设院长一人,综理全院行政事宜一人,承院长之命,处理全院行政事宜。

迁台记忆 专题

迁台记忆 专题

迁台记忆专题(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介绍迁台记忆专题的背景和意义二、迁台记忆的定义和特点三、迁台记忆的主要内容四、迁台记忆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五、迁台记忆的传承和发扬六、结语:对迁台记忆专题的总结和展望正文一、引言迁台记忆,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名词,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凝结着两岸人民的共同记忆。

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段历史,因为政治的原因,使得许多台湾同胞被迫离开家乡,迁徙至大陆。

这段历史,就是迁台记忆。

这个专题,旨在回顾这段历史,挖掘其中的人物和故事,探讨迁台记忆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迁台记忆的定义和特点迁台记忆,指的是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因为国共内战,许多台湾同胞被迫离开家乡,迁徙至大陆的生活记忆。

这段历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被迫性,二是大规模,三是长时间,四是涉及面广。

三、迁台记忆的主要内容迁台记忆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台湾同胞在大陆的生活情况,他们在大陆的奋斗历程,他们在大陆的适应和融入过程,以及他们与大陆人民的交流和互动。

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迁台记忆的内涵,也使得迁台记忆更具有现实意义。

四、迁台记忆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迁台记忆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对那段历史的真实记录和反映,它是我们了解那段历史的重要资料。

而迁台记忆的现实意义则体现在它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和启示,它是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五、迁台记忆的传承和发扬作为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忆,迁台记忆的传承和发扬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如建立纪念馆、拍摄纪录片、举办研讨会等,来传承和发扬迁台记忆,使其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资源。

六、结语总的来说,迁台记忆是一段厚重的历史,它承载着台湾同胞的血泪和汗水,也见证了两岸人民的交流和互动。

中央研究院名词解释

中央研究院名词解释

中央研究院名词解释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成立于1927年,是中国学术研究科研机关。

中研院在组织上统合全国学术研究机关,并担负有联络、协调、整合的责任;在实质上,不仅从事研究工作,且兼顾学术出版及奖励业务。

一、历史背景中央研究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7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当时为了更好地推动科学研究为国家建设服务,中央研究院的前身中央科学研究机关随之成立。

经过数年的发展与调整,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中央研究院在台湾继续发展并逐渐成为岛内最重要的科研机构之一。

二、组织架构中央研究院的组织架构经过多次调整,目前主要由各研究所、中心和办公室组成。

研究所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应用科学等多个领域,如历史语言研究所、数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等。

此外,中央研究院还设有多个研究中心和办公室,负责协调全院的研究工作和管理事务。

三、研究领域中央研究院的研究领域广泛,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应用科学等多个领域。

具体包括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人类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地球科学、天文科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等领域。

四、成果与影响中央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甲骨文研究、数学研究所的代数几何研究、物理研究所的粒子物理研究等都具有国际影响力。

此外,中央研究院还出版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期刊,为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做出了贡献。

五、与其他科研机构的关系中央研究院在台湾的科研机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与其他科研机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

例如,与台湾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有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究项目和培养人才。

此外,中央研究院还与国际上的许多知名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六、评价与影响中央研究院作为台湾最重要的科研机构之一,对台湾的科技发展和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和贡献。

许多中央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研究人员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1949年迁台始末中研院是国民政府“最高学术研究机关”,1928年6月9日在上海成立,首任院长蔡元培。

总办事处设在南京,研究所在南京有气象所、天文所、自然历史博物馆、社科所、地质所、史语所,在上海有物理所、化学所、工程所,心理所在北平。

有人曾这样评价当时的中研院:“生物组接近世界最高水平,数理组与世界顶尖水平不相上下,人文组几乎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中研院评议会于1935年6月成立,至1948年9月的1 3年间,成立了三届评议会,遴选了第二任院长人选,设立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奖,改选了各届评议会聘任评议员。

尤其是在1948年,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经过评议员几轮投票,选出了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完成了国家科学院以院士为构成主体的学术体制建设。

盛宴惊雷1948年4月1日,中研院正式公布了81位首届院士名单。

最长者为83岁的吴稚晖,最年轻的是37岁的陈省身,皆为国中望重之士。

如数理学组微分几何的开拓者苏步青,微分几何的奠基人陈省身,国际公认的数论权威华罗庚,在临床生化、免疫化学、营养学以及氨基酸等方面有重要贡献的吴宪,有机化学的微分析奠基人庄长恭,对于地质学和古生物学贡献卓越的李四光、翁文灏、杨锺健、章鸿钊等,中国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创始人竺可桢,中国最有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研究制碱堪称世界一流的化学工程师侯德榜等;生物学组有我国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以研究麻黄素闻名的陈克恢,体质人类学家吴定良,生物学家童第周等;人文组有哲学家冯友兰、金岳霖、汤用彤,政治学家萧公权、钱瑞生,其中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当选的有史学家陈寅恪、傅斯年,语言学家李方桂、赵元任,考古学家李济、梁思永、董作宾等人。

1948年9月23日上午10时,“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第二十周年纪念会暨第一次院士会议”在南京鸡鸣寺中研院礼堂举行。

蒋介石在阴雨朦朦中前来主持典礼,政府要员何应钦以及教育界名流张伯苓、吴贻芳等也参加了开幕礼。

8l位院士中只有51位出席。

会场布置简朴,未摆设鲜花,天气很阴,亦未开灯。

此次民国史上最重要的科学盛会,颇有些“美人迟暮”的意味。

院士代表发言,推举年长的张元济和望重的胡适。

83岁的张元济为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大半生主持商务印书馆,是清末民初中国出版界的龙头。

他对硝烟弥漫的国共内战忧心忡忡,他说:“倘若再打下去,别的不用说,我恐怕这个中央研究院,免不了要关门。

”这番话使在场者相顾失色。

当晚,举行宴会。

据史语所考古组石璋如回忆:从总办事处到地质研究所前头的空旷处,桌子一路排开,放上酒跟点心,夜里灯火通明,称作游园会。

刚开始的时候人很多,爱去哪桌吃,喝酒都可以,可是天候不巧,打了响雷下起阵雨,大家就集中到总办事处的讲演大厅去……那道惊雷仿佛是不祥的预兆,形势很快就急转直下。

紧急应对首届院士会议闭幕前,国民党军队已在山东济南的防守战中溃败,防线退到淮海地区。

朱家骅预感到下一步的战局将持续恶化,长江天堑难恃,宁沪都将不保,于是考虑再度将中研院搬迁到安全地区,当时拟定的目的地是广州、桂林、重庆和台北四地。

他曾以中研院代院长兼教育部长的身份“视察台湾教育”,确定应变策略:以台湾大学为基地,安排由内地迁台的研究院所和专家、教授等,并初步考虑傅斯年为台湾大学校长人选。

到了1948年11月,淮海战役胜败已判,南京岌岌可危。

朱家骅出面,在鸡鸣寺一号中研院总办事处连续召开“在京人员谈话会”,中研院总干事兼物理所所长萨本栋主持会议,在南京的七个研究所的负责人姜立夫、陈省身、张钰哲、俞建章、罗宗洛、赵九章、陶孟和、傅斯年等与会,商定了紧急应对措施:一是立即停止南京九华山中研院的数学、化学和物理三个研究所的基建工程,将装修房屋的木料改钉木箱以备搬迁之需。

二是各所尽快征询同人意见,眷属可自行疏散,或于十日内迁往上海,可能出国者尽量襄助其成。

三是南京地区文物、图书、仪器、文卷先集中上海,由安全小组封存,再伺机南运。

四是搬迁经费,一个月前国民党当局实行金圆券改革,提拨了400万圆供中研院使用,决定用这笔钱作搬迁经费。

随即,朱家骅以教育部部长之名义,任命史语所所长傅斯年兼任台湾大学校长。

九华山物理所工地,寄托着国民党当局建立核科学的梦想。

1946年年初,美国宣布将在太平洋比基尼岛试爆原子弹,朱家骅派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前往参观。

参观后转往美国本土,设法购买近代物理研究所需的图书、仪器和设备。

赵忠尧曾是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叶企孙的助手,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抗战中回国,任中央大学物理系主任。

作为观察员赵忠尧在比基尼群岛参观了美国在太平洋上进行的原子弹试验后,又到美国的一些核物理实验室访问,了解核物理实验的新进展,并做一些研究工作。

1948年院士选举告一段落后,总干事兼物理所所长萨本栋也急赴美国考察原子能研究,寻求技术支援。

但不久国民党当局已如风中残烛,萨本栋也在19 49年底以胃癌撒手人寰。

留在美国的赵忠尧决定不去台湾,返回中国大陆。

后来他成了中共核弹研究的领军人物。

仓皇去乡1948年秋冬之交,国内战争的焦点逼近长江,国民党当局的机关单位纷纷南迁。

中研院植物研究所李先闻院士率家人首先离去。

临行前,他告别同仁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劝他不要走,认为国民党失去政权只是改朝换代,共产党来了也同样要从事科学研究,没有必要千辛万苦地离开。

其实,他的走是为了去台湾研究热带植物,他在台试验推广甘蔗的新品种已有数年,被台湾人誉为“甘蔗之神”。

11月,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理事长翁文灏在其南京住宅召开谈话会,研究文物去向,与会者有故宫博物院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以下简称“中博院”)的理事朱家骅、傅斯年、李济、徐森玉、杭立武等人,会议作出了选择精品文物运往台湾的决议。

初步决定精挑文物600箱,后扩大挑选范围,选出文物3824箱,其中北平故宫博物院2972箱,中博院852箱,还有中央图书馆及北平图书馆的善本图书和外交部条约档案等。

与会者还商定利用此便,将史语所和数学所的图书、文物和仪器也迁移到台湾,包括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和铜器、汉代居延汉简、宋代以来的善本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拓片7万纸、民间文学逾万册,和中西文图书约15万册,装了两千多箱。

所有物资,分三批陆续运往台湾。

当时,中博院总干事曾昭燏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博物馆协会,听说文物将运往台湾,她认为十分不妥,于12月7日致函筹备处主任杭立武:此次遵照理事会决议……运出文物在途中或到台之后,万一有何损失则主持此事者,永为民族罪人,职对此事虽无责任,然为本院保管文物已七八年,对于诸物有浓厚之感情,知有各种危险,岂可缄然。

12月22日,国民党海军首次派出“中鼎”轮装载文物起航,由李济督运开往台湾,于28日抵基隆港。

1 949年1月6日,运载文物图书资料的“海沪”轮起航,9日驶抵基隆港。

中研院社会所所长陶孟和得知文物图书运台的消息后,在1949年3月6日的《大公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搬回古物图书》。

他说,对于这种搬迁,“我们积极地反对,我们严厉地予以斥责。

我们主张应该由政府尽速将它运回”,“这些古物与图书决不是属于任何个人,任何党派”,“它们是属于国家的,属于整个民族的,属于一切人民的”。

在这个改朝换代的易辙之时,史语所人心惶惶,就是傅斯年也曾一度动摇。

据陈槃回忆:自三十八(应为三十七—作者注)年冬,首都告警,群情惶急,不知所以为计。

一日,师(傅斯年)召集同人会议,惨然曰:“研究所生命,恐遂如此告终矣。

余之精力遂消亡,且宿疾未愈,虽欲再将研究所迁至适当地区,使国家学术中心维持得以不坠,然余竟不克荷此繁剧矣。

今当筹商遣散。

虽然如此,诸先生之工作,斯年仍愿尽其最大努力,妥为介绍安置。

”同人此时,以学术自由之环境已受威胁,于多年生命所寄托之研究所,亦不胜其依恋可惜。

一时满座情绪,至严肃悲哀,有热泪为之盈眶者。

师于是不觉大感动,毅然曰:“诸先生之贞志乃尔,则斯年之残年何足惜,当力命以付诸先生之望耳。

”本所迁移之议,于是遂决。

史语所历史组王叔岷在渡海前夕写下自己的感受:史语所连同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中央图书馆珍贵文物搬运上船,由下关出发,驶往台湾,茫茫沧海,碧鸥绕樯翔舞,久久不去。

去乡之情,情何以堪!狂饮佳酿史语所大部分人已迁台,手忙脚乱的朱家骅又让傅斯年临危受命,负责抢运平津的一批学人。

当时运输工具十分紧张。

1948年11月10日,傅斯年直接面见蒋介石。

蒋指定此事由傅斯年、陈雪屏、蒋经国三人共同负责。

当时他们商定,要接的学者分四类:各院校馆所的行政负责人;因政治关系必须离开者;中研院院士;在学术上有贡献者。

史语所秘书那廉君参与此事,据他后来回忆:1948年末,北平局势紧张,孟真先生那时在南京,千方百计联络接出尚在北平的一些学人……而替他办事的,却只有我一个人,因为那时候史语所同仁早已到了台湾……我跟孟真先生东奔西跑。

他整天地跑教育部、国防部、交通部、青年部,其辛劳情形除非实际参与其事者,无法加以想象。

有时候跑到中午,赶不及回去吃饭,照例的是在新街口“三六九”各吃一笼包子,孟真先生心事重重,彼此对坐闷吃,默默无语。

一直到最后一批飞机从北平飞到了南京,我们招待这些学人住在史语所的大楼里面,这才松了一口气。

被接出北平城的有钱思亮、陈寅恪、毛子水、英千里等人,多数是知名学者。

12月17日,在南京的中研院礼堂,从北平仓皇出逃的胡适出席了北大同学会五十周年校庆大会。

胡适在会上痛哭致辞,据次日《申报》报道:胡氏之报告,一再说明渠如一逃兵,不能与多灾多难之学校同度艰难。

……且称“乃一不名誉之逃兵”。

声泪俱下,与会者几同声一哭。

……旋复由朱家骅、狄膺致词后,即至隔室痛饮佳酿,据校友会报告,所储佳酿共计百斤,但愿狂饮,不欲剩余……1949年元旦之夜,南京城中一派死寂。

胡适与傅斯年共度岁末,置酒对饮,瞻念前途,潸然垂泪。

1月5日,陈诚就任台湾省主席,即致电傅斯年,要他迅速赴任,接手台大,“共负钜艰”。

离开南京的那个寒夜,胡适、傅斯年夫妇在前,那廉君随后,相继走出史语所的红门,众人心事重重默然无语,工友老裴红着眼圈,对他们说:“等着你们快些回来!”被列为学人抢救头号人物的史学大家陈寅恪,离开北平后先到上海,后留在广州,再没有继续南下。

弃暗投明“弃暗投明”,是中研院社会所所长陶孟和的公开宣称。

他反对迁台,主张留守南京。

1948年11月30日,他参加在京人员谈话会时就义正辞严地提出,“搬不搬要同全所同人商量,以多数人意见为依归”。

12月9日,朱家骅主持临时院务会议时,陶孟和汇报说,社会所以“全所人员多一票”的结果决定不迁。

朱家骅以“出席人员中包括助理研究员不符合规定”为借口,企图否定陶孟和的意见。

陶孟和针锋相对,批评朱家骅推翻社会所多数人不同意搬迁的决定,是置多数人的意志和权利于不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