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PPT
合集下载
歇后语 课件(苏教版六上)
![歇后语 课件(苏教版六上)](https://img.taocdn.com/s3/m/af520c84d0d233d4b14e69d6.png)
你还积累了哪些歇后语呢?快点 介绍给大家吧!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 兔子尾巴——长不了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支票上没盖章——难对付 芝麻开花——节节高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头顶上长眼睛——旁若无人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窗户上的纸——一捅就破 按下葫芦起瓢——顾此失彼 吃了秤砣——铁了心肠 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叹(炭)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腊月天气——动(冻)手动(冻)脚 河边洗黄莲——何(河)苦 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飞飞)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猩猩)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圆) 碗底的豆子——历历(粒粒)在目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量) 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锯) 唱戏的骑马——不(步)行 从河南到湖南——难(南)上加难(南)
还记得《三国演义》中积累的歇
后语吗?考考你的记忆力!
诸葛亮三气周瑜—— 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 有借无还
诸葛亮弹琴——
计上心来
顾全大局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关公喝酒——
不怕脸红
关公降曹操—— 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云长走麦城—— 大难临头 关公面前耍大刀—— 自不量力
张飞穿针—— 粗中有细 张飞抓耗子—— 大眼瞪小眼 张飞战关公—— 忘了旧情 张飞卖秤锤—— 人强货硬
曹操败走华客道—— 不出所料 刘备借荆州—— 有借无还
鲁肃讨荆州—— 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司马懿破八卦阵—— 不懂装懂
草船借箭—— 坐享其成 东吴招亲—— 弄假成真
看三国掉泪—— 替古人担忧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有趣的汉字之谐音歇后语PPT课件
![有趣的汉字之谐音歇后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36f7f7192e45361066f5e2.png)
•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 穷木匠开张———— 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 砖窑里失火————谣言(窑烟)
• 灯盏无油————枉费心(枉费芯)
.
8
.
9
• 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
5
•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 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 秀才的毛巾————包输(包书)
• 粪船过江————装死。(装屎)
• 针尖上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 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 电线杆上绑鸡毛———— 好大的胆长:曾玉颖 • 小组组员:章子腾、胡黄震、李浩洋
.
2
• 小组组长:邢惋
• 编辑人员:邢惋
• 设计人员:邢惋
• 材料人员:邢惋、曾玉颖、章子腾、胡黄 震、李浩洋
.
3
•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 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 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 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 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 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是熟 语的一种,相对于成语、谚语而言,用字比较通 俗、口语化,富有鲜明、生动、活泼的特点,有 时语带相关,更添几分幽默,因此较容易引起人 们的兴趣。我们除了可以把歇后语视作一种文字 游戏外,也能从歇后语看出我们的生活文化。
• 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
• 六月戴手套————保守(保手)
• 生花生———— 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 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 何家姑娘嫁给郑家———— 正合适(郑何氏)
歇后语PPT课件
![歇后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c8b98de53a580216fcfee7.png)
: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积累 一些歇后语,让大家都成 为幽默风趣的人。 1、 看图说歇后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巧连歇后语:
泥菩萨过 河 一窍不通
六月间的扇
子 猪八戒照镜 子 七窍通了六 窍 九毛加一 毛 里外不是人 猪鼻子插根 装象 自身难保 时髦
歇后语有点像谜语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像谜语的谜面起到了打比方的作用后半部分又像谜语的谜底起到了形象生动说明事物的作用
沂源县中心小学 张照芳
歇后语有点像谜语,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像谜语的谜面起到了 打比方的作用,后半部分又像谜语的谜底,起到了形象生动说明事 物的作用。不同的是说歇后语时可以把两部分都说出来,也可以只 说前一部分。 歇后语在使用时往往只用前半部分的比喻,而“歇”去了后半部 分的说明,让听话的人、看书的人自己去揣摩领会,“歇后语”的 名称正是这样得来的。“他要是能办成这件事,那是西边出太 阳。”“西边出太阳”,比喻说明“不可能”。“歇”去了“不可 能”,话说得既简洁,又含蓄,真叫一举两得。这也就使歇后语具 有诙谐幽默、富有哲理的特点。
歇后语有的是说甲是乙。即(谐音歇后语) 是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者近音构成了另一个意 思,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旧” 就是借“舅”的同音而表示按照以前的规矩。 下面有一些歇后语,请你填出与划线字同音 或近音的字。 如: 1. 三月的杨柳--分外(亲)青 2. 飞机上吹喇叭--空(想)响 3.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晴却 有(情)晴 4.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5. 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有的歇后语是故事歇后语,即借用大家熟 悉的典故、成语、历史传说、寓言等故 事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来作比方的。 下面请你根据故事对出歇后语的后半部 分。 如: 1.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 亡羊补牢--为期不晚 3.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突如其来 4.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趣谈歇后语PPT课件.ppt
![趣谈歇后语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9af0a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d.png)
☆牛刀小试
1.根据歇后语的前一部分,说出后
一部分
卢沟桥的狮子——泥菩萨过江——
数不清
自身难保
姜太公钓鱼—— 聋子的耳朵——
愿者上钩
摆设
外甥打灯笼—— 二十一天不出鸡——
照旧 【舅】 坏蛋
山中无老虎—— 窗户边吹喇叭——
猴子称大王 名声在外
☆有关动物的歇后语
风箱里的老鼠—— 龙王翻脸——
两头受气
要变天
☆歇后语的特点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语言文化之一,它 集幽默诙谐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 民的聪明智慧
歇后语最大的特点就是谐音和比喻,比如“外甥 打灯笼——照旧【舅】”,还有“泥菩萨过 河——自身难保”
歇后语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 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比如说“黄鼠狼给鸡拜 年——没安好心”
☆根据图画的内容,说一句最恰 当的歇后语
对牛弹琴 —— 一窍不通
老鼠进书房 —— 咬文嚼字
两虎相争 —— 必有一伤
龙王爷出海 —— 兴风作浪
狗咬吕洞宾 —— 不识好人心
看《水浒》掉泪 —— 替古人担忧
☆赏析与运用
1、根据以下各种情况,说一句最恰当的歇后语。
a.小明这学期各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大家 都夸他有进步,小明这叫……
☆什么时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古代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 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 趣、形象的语句。它一般有两部分构成,前 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而后半截是解 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通常说出前半截, “歇”去后半截,就可以猜出或领会它的本 意,所以称之为“歇后语”。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蒋干盗书—— 聪明反被聪明误 关羽降曹操 —— 身在曹营心在汉 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发 张飞吃秤砣—— 铁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