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的经典案例【最新版】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案例分享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6df00bc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3.png)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案例分享案例一:“游戏的约定”我家那小子,上初中了,特别迷游戏。
一放学就想往电脑前凑,作业也不积极写。
有一次,我就跟他说:“儿子啊,你看游戏就像个小怪兽,它老是想把你的时间都吃光光,你要是一直跟着它跑,可就被它牵着鼻子走喽。
”儿子听了,有点不服气,说:“爸/妈,游戏可好玩了,我就想玩一会儿。
”我就笑着说:“行,玩可以,咱得定个规则。
就像你在游戏里也有规则一样。
你每天先把作业高质量完成,复习好功课,我就给你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咋样?”他想了想,觉得还算公平,就答应了。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有点想耍赖,但是我就提醒他:“咱们可是说好了的,男子汉大丈夫,可不能说话不算话。
”慢慢地,他就养成习惯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因为他知道完成任务就能玩游戏,玩游戏的时候也特别珍惜那一个小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没节制。
案例二:“关于梦想的畅谈”我女儿是个很有想法的孩子,有一天晚上,我们一起在小区里散步。
她突然很认真地跟我说:“妈/爸,我以后想当画家,可是我又怕我画得不好,当不了。
”我就拉着她的手说:“宝贝啊,你知道吗?每个人刚学走路的时候都会摔跤的,难道就因为怕摔跤就不学走路了吗?你想当画家,这就是个特别棒的梦想啊。
你现在画得可能没那么好,但是只要你一直画,就像你玩拼图一样,一块一块地把你的绘画技能拼起来,总有一天,你能画出超级美的画。
”她眼睛亮晶晶的,又有点担心地说:“可是要是我努力了还是不行呢?”我刮了下她的鼻子说:“你呀,要是你努力了还不行,那说明你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更有趣的东西呢。
也许你就变成了一个很厉害的美术老师,教出好多好多小画家,那也是超级酷的呀。
不管怎么样,只要你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走,爸爸妈妈就永远支持你。
”从那以后,她画画更积极了,还经常拿着她的小作品给我讲她画里的故事。
案例三:“成绩不理想时的沟通”我孩子上次考试成绩不太好,特别是数学,比上次下降了好多分。
他自己也特别沮丧,回家后就闷头不说话。
亲子沟通案例
![亲子沟通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2fac23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2.png)
亲子沟通案例1. 哎呀,说起亲子沟通,那可真是一门大学问啊!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又甜蜜又头疼的话题。
别看沟通只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儿,可做起来,有时候比登天还难!不过别怕,我给大家准备了几个生动有趣的案例,保准让你和孩子的对话从此不再像鸡同鸭讲。
2. 案例一:小明的数学作业 小明刚上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总是做不完。
妈妈着急啊,看到小明又在发呆,忍不住就说: "你怎么又在发呆?作业写完了吗?" 小明委屈巴巴地说:"没有。
" 妈妈一听就急了:"你看看都几点了,怎么还没写完?是不是又在偷懒?" 小明低下头,不说话了。
3. 哎呀,这位妈妈的沟通方式可真是杀伤力爆表啊!就像往小明心里扎了一堆小刺猬,又扎又痒的。
咱们来看看怎么改进: 妈妈走过去,蹲下来平视小明:"嘿,小家伙,看你皱着眉头,是不是遇到什么难题了?" 小明点点头:"嗯,这道题我不会做。
" 妈妈笑着说:"没关系,咱们一起来看看。
你觉得哪里不明白?"4. 瞧瞧,这下气氛多轻松啊!妈妈没有一上来就指责,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
这就像给小明的心里铺了一层软绵绵的地毯,走起路来多舒服啊!5. 案例二:小红不爱吃蔬菜 小红今年5岁,挑食得很,特别是不爱吃蔬菜。
爸爸看不下去了,吃饭时说: "小红,你怎么又不吃青菜?不吃青菜长不高的!" 小红撅着嘴说:"我不要吃,难吃死了!" 爸爸生气了:"不吃就不准吃肉!" 小红一听,哇的一声就哭了。
6. 哎呀呀,这位爸爸的沟通简直就像往小红嘴里塞了一大把苦瓜,又苦又涩的。
咱们来看看怎么化解这个僵局: 爸爸笑眯眯地说:"小红,你知道吗?这些青菜可是超级英雄变身的秘密武器哦!" 小红好奇地问:"真的吗?" 爸爸神秘兮兮地说:"当然啦!你看这个西兰花,像不像一棵小树?吃了它,你就能像树一样长得又高又壮。
为孩子立界线亲子案例
![为孩子立界线亲子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589ba1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5.png)
为孩子立界线亲子案例一、案例背景。
我家有个调皮的小神兽,叫阳阳,今年6岁,正是精力旺盛又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
这小子啊,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时间观念,玩起来就忘乎所以。
二、问题呈现。
就说每天晚上睡觉前吧,让他去洗漱,那简直就像要拉一头倔强的小牛犊一样困难。
他会在客厅里继续摆弄他的玩具,一会儿说“再玩五分钟”,可这五分钟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永远过不完。
等我们催急了,他就开始耍赖,要么哭,要么躲起来。
这可愁坏了我和他妈妈。
三、立界线的过程。
1. 明确规则。
我们决定给他立个界线。
和他坐下来好好谈了一次。
我用很严肃但又简单的话告诉他:“阳阳,从今天开始,晚上8点半就是洗漱时间,到了这个时间,不管你在做什么,都要去洗漱。
如果8点40分还没开始洗漱,那明天就少玩10分钟你最喜欢的玩具。
”他当时眼睛睁得大大的,有点不太相信我们会这么“狠心”。
2. 第一次执行。
第一天晚上,8点半的闹钟响了。
阳阳就像没听见一样,还在地上滚着他的小皮球。
我走过去,提醒他:“阳阳,洗漱时间到了哦。
”他看了我一眼,说:“爸爸,我再玩一小会儿。
”我坚定地说:“不行,我们说好的规则,现在已经8点半了。
”他开始有点不情愿地放下球,慢慢走向卫生间。
虽然嘴里还嘟囔着,但还是开始洗漱了。
这第一步,算是成功了。
3. 遇到挑战。
可是没过几天,他的小毛病又犯了。
8点半到了,他还是坐在电视前纹丝不动。
我再次提醒他,他居然大哭起来,说:“我不想洗漱,电视还没看完呢。
”这时候,他妈妈也过来了,我们没有被他的哭声动摇。
我平静地说:“阳阳,你哭也没有用,按照规则,你现在不去洗漱,明天就少玩10分钟玩具。
”他哭得更厉害了,但是我们就站在旁边看着他,没有妥协。
过了一会儿,他可能知道哭也没用,就抽泣着去洗漱了。
4. 坚持与调整。
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阳阳慢慢养成了8点半洗漱的习惯。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新问题,有时候他洗漱会特别磨蹭,本来10分钟就能搞定的事情,他能拖到20分钟。
亲子关系处理好的事例
![亲子关系处理好的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99d7098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e.png)
亲子关系处理好的事例1. 周末的时候,我们一家人会一起去郊外野餐,哇,那场面可温馨啦!就像春天里最灿烂的阳光一样温暖。
孩子在草地上奔跑嬉戏,我们大人则坐在一旁看着,时不时地喊上一句:“宝贝,小心点呀!”这难道不是亲子关系处理好的表现吗?2. 有一次孩子考试没考好,情绪很低落,我没有责骂他,而是轻轻地抱着他说:“没关系呀,咱下次努力就好啦!”这就好比是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温暖的种子。
这不就是在用心维护亲子关系吗?3.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给孩子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看着他在我的故事里慢慢入睡,哎呀,那种感觉真的太幸福啦!就像沉浸在甜甜的蜜糖里。
这就是亲子之间美好的互动呀!4. 孩子特别喜欢画画,我就专门给他腾出一面墙,让他可以自由地创作,哇塞,那面墙简直成了他的艺术天地!这和给他一双翅膀有啥区别呢?这就是对他爱好的支持,也是亲子关系好的体现呀!5. 有一回孩子犯了个小错误,他主动来跟我承认,我笑着摸摸他的头说:“知道错啦就好呀,以后改正就行啦!”这多像朋友之间的信任呀!亲子关系不就该这样吗?6. 我们会一起做家务,孩子擦桌子,我扫地,哈哈,那场景可欢乐啦!就像一场有趣的游戏。
这能增进亲子感情不是吗?7. 孩子学校有活动,我再忙也会去参加,看着他在台上开心的样子,我心里也美滋滋的,哎呀,这不就是对他最好的支持吗?这就是良好亲子关系的一部分呀!8. 有时候我会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做出来的东西虽然不完美,但我们都很开心呀!这就像共同创造了一个小世界。
这样的亲子时光多难得呀!9. 孩子过生日,我精心给他准备了一个小惊喜,他那惊喜的表情,我到现在都忘不了呢!这和给他阳光雨露有啥不一样呢?这就是亲子关系好的证明呀!10. 当孩子遇到困难,我不会直接帮他解决,而是引导他自己去思考,哇,看着他最后解决问题后的笑容,真的太欣慰啦!这不就是在帮助他成长吗?亲子关系就是这样在日常中越来越好的呀!我的观点结论:亲子关系的处理需要用心、用爱,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去营造和维护,这样才能让亲子之间的情感更加深厚和美好。
教育孩子的亲子沟通案例(2篇)
![教育孩子的亲子沟通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92556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a.png)
第1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良好的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的教育孩子的亲子沟通案例,探讨亲子沟通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案例背景小王是一名8岁的男孩,活泼好动,聪明伶俐。
然而,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数学成绩,总是徘徊在及格边缘。
这让小王的父母非常着急,但他们并没有采取严厉的教育方式,而是通过亲子沟通,引导小王找到学习上的问题,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二、案例经过1. 发现问题一天,小王的父母发现小王在做数学题时,总是草草了事,没有认真思考。
于是,他们决定找小王谈谈。
父母:小王,我发现你做数学题时总是很快地写答案,好像不太认真思考。
小王:是啊,我觉得数学题挺简单的,不用想那么多。
父母:但是,如果你只是草草地写答案,可能会错过很多重要的知识点。
你有没有觉得数学成绩不太理想呢?小王:嗯,我确实觉得数学成绩不太好。
2. 分析原因父母意识到,小王之所以成绩不理想,是因为他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于是,他们开始分析小王的学习习惯,并找出问题所在。
父母:小王,你觉得你为什么数学成绩不好呢?小王:可能是因为我不太喜欢数学吧。
父母:那你觉得是不是因为你的学习方法不对呢?小王:可能是吧,我总是喜欢先做简单的题,然后草草地写答案。
3. 制定解决方案针对小王的问题,父母与他一起制定了以下解决方案:(1)制定学习计划: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并复习当天所学内容。
(2)合理安排时间:将学习时间与其他活动时间进行合理分配。
(3)认真思考:在做题时,要认真思考,不急于求成。
(4)请教他人: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
4. 亲子沟通在实施解决方案的过程中,父母与小王保持了良好的亲子沟通。
(1)关注小王的学习进度:父母每天都会询问小王的学习情况,了解他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鼓励小王:在小王取得进步时,父母会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3)共同解决困难:当小王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父母会与他一起分析原因,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亲子关系心理咨询真实案例
![亲子关系心理咨询真实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7ec6d5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32.png)
亲子关系心理咨询真实案例一、案例背景。
小张家有个13岁的儿子叫小辉,正处于青春期的小辉像个小刺猬,让小张夫妇头疼不已。
小张是个传统的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方式比较严厉,而妈妈则比较溺爱小辉。
二、问题呈现。
1. 父子冲突不断。
有一次,小辉在学校和同学打架,原因是同学嘲笑他的新发型。
小张知道后,二话不说就把小辉骂了一顿,说他不懂事,还让他在墙角罚站。
小辉当时就顶嘴说:“你就知道骂我,你根本不关心我为什么打架!”父子俩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吵起来,差点动起手来。
2. 小辉的叛逆行为。
小辉开始频繁地不按时回家,晚上七八点才到家,问他去哪了,他就说在同学家玩。
而且他在学校的成绩也一落千丈,从班级的中上游掉到了下游。
老师也多次找小张夫妇谈话,说小辉在课堂上总是走神,还和周围的同学交头接耳,影响课堂纪律。
3. 家庭氛围紧张。
家里每天都弥漫着压抑的气氛。
小张一看到小辉就忍不住想数落他几句,而小辉则对爸爸充满了抵触情绪,只要爸爸一开口,他就躲进自己的房间,还把门锁上。
妈妈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想缓和父子俩的关系,却不知道该怎么做。
三、心理咨询过程。
1. 初次咨询:倾听与宣泄。
小张带着小辉来到了心理咨询室。
一开始,小辉坐在那里一声不吭,双手抱在胸前,满脸的不情愿。
我先和小张聊了聊他对小辉的教育理念,小张还是坚持自己的严厉教育没有错,只是小辉太叛逆了。
然后我把话题转向小辉,轻声问他:“小辉,你想说说你的想法吗?今天这里就像一个安全的小角落,你可以把心里的委屈和不满都倒出来。
”小辉看了我一眼,然后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
他说:“我爸根本就不理解我,在学校被人欺负了,他还骂我。
他只关心我的成绩,可我每天都很不开心,那些学习的东西我根本就没心思去弄。
”小辉说着说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我递给他一张纸巾,让他继续说下去。
他又说:“我妈虽然对我好,但是她也不明白我真正想要什么,我想要的是他们能尊重我,把我当成一个大人一样看待。
”2. 深入剖析:家庭关系模式。
亲子教育沟通案例(2篇)
![亲子教育沟通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c49ce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5.png)
第1篇一、背景介绍小明(化名),10岁,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近期,小明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与同学关系紧张等。
小明的父母对此十分担忧,希望通过有效的亲子教育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二、案例分析1. 沟通前准备在沟通前,小明的父母首先了解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期望,明确了沟通的目标。
他们希望通过沟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沟通过程(1)倾听孩子的想法沟通开始时,小明父母耐心地倾听小明的心声,让他讲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和烦恼。
在倾听过程中,父母注意保持耐心,不打断孩子的话语,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2)肯定孩子的优点在了解孩子的问题后,小明父母及时肯定了小明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优点,如勤奋、有责任感等。
这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其积极性。
(3)指出问题,分析原因针对小明存在的问题,父母耐心地指出其不足之处,如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等。
同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让孩子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
(4)共同制定改进计划在分析问题原因后,小明父母与孩子共同制定了改进计划。
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等;③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④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
(5)关注孩子的进步,给予鼓励在实施改进计划的过程中,小明父母密切关注孩子的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当孩子取得进步时,父母会适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孩子不断超越自我。
三、沟通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亲子教育沟通,小明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了显著进步。
以下为具体表现:1. 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作业完成质量明显改善;2. 学习态度变得端正,对学习充满热情;3. 与同学关系更加融洽,人际关系得到改善;4. 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四、总结亲子教育沟通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托班亲子家庭教育案例(3篇)
![托班亲子家庭教育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3dbed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e.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将孩子送入托班接受早期教育。
然而,在托班教育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家庭教育,成为许多家长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某托班为例,探讨亲子家庭教育在托班教育中的实践案例。
二、案例介绍某托班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该班共有幼儿30名,年龄在2-3岁之间。
该托班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将亲子家庭教育作为班级特色之一。
以下为该托班亲子家庭教育案例:1. 案例一:亲子阅读活动为了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托班每周举办一次亲子阅读活动。
活动当天,家长和孩子一同来到托班,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家长陪伴孩子,引导孩子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此外,托班还为家长提供亲子阅读指导手册,帮助家长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2. 案例二:亲子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该托班定期举办亲子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贺卡、绘画、剪纸等。
在活动中,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互相学习,共同完成作品。
这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使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案例三:亲子运动会为了增强幼儿的体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该托班每年举办一次亲子运动会。
活动当天,家长和孩子一同参加各种趣味比赛,如拔河、接力跑、亲子投篮等。
在比赛中,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使幼儿在运动中体验快乐,培养团队意识。
4. 案例四:亲子讲座为了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该托班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开展亲子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家庭教育方法、幼儿心理发展、安全教育等。
通过讲座,家长了解到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了家庭教育水平。
三、案例分析与启示1. 案例分析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该托班在亲子家庭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亲子阅读活动、亲子手工制作、亲子运动会、亲子讲座等活动的开展,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2. 启示(1)亲子家庭教育是托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应积极参与其中。
(2)托班应注重开展多样化的亲子活动,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亲子沟通家庭教育教育案例范文
![亲子沟通家庭教育教育案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a476ea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9.png)
亲子沟通家庭教育教育案例范文在我家,曾经有这么一对“欢喜冤家”,那就是我和我家那正值青春期的娃。
就说那次关于手机使用的事儿吧,那可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家庭小剧场。
一、矛盾爆发。
那天,我下班回到家,看到娃又在沙发上捧着手机玩游戏,那专注的小眼神儿,仿佛整个世界就剩下手机屏幕那一块地儿了。
我这心里的火啊,“噌”地一下就冒起来了。
我黑着脸走过去,一把夺过手机,没好气地说:“你这一天天的,就知道玩手机,眼睛还要不要了?学习都不管了?”娃呢,本来玩得正嗨,被我这么一搅和,也急眼了。
他像只被踩了尾巴的小猫,跳起来喊道:“我就玩一会儿怎么了?我学习都完成了,你怎么这么不讲理!”他这一喊,我更气了,声音也提高了八度:“完成作业就没事了?你不知道预习复习啊,整天就知道玩!”这时候,家里的气氛那叫一个紧张,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
二、冷静反思。
在和娃吵完架后,我心里其实也不好受。
我坐在房间里,冷静下来后就开始反思自己。
我突然意识到,我这样直接冲过去抢手机,而且上来就一顿数落,确实有点太粗暴了。
娃都这么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尊,我应该尊重他才对。
而且我也没好好听听他的想法,就这么不由分说地批评他,他肯定不服气啊。
而娃呢,在自己房间里生闷气的时候,估计也在想,自己可能确实玩得时间有点长了,而且跟我说话的态度也不好。
不过他肯定觉得我这个当家长的也太霸道了,一点都不理解他。
三、重新沟通。
想明白了这些,我决定主动去和娃和解。
我轻轻敲了敲他的房门,听到里面传来一声闷闷的“进来”。
我推开门,看到他坐在床上,别着头不看我。
我走到他身边坐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儿子啊,刚刚爸爸(妈妈)有点冲动了,不应该那么粗暴地抢你手机,也没听你解释就发火。
你看你能不能原谅爸爸(妈妈)啊?”娃听我这么一说,有点惊讶地转过头看着我。
我接着说:“不过你也要理解爸爸(妈妈)的担心呀,长时间玩手机对眼睛不好,而且你现在学习任务也挺重的,要合理安排时间对吧?”娃这时候也软了下来,小声说:“其实我知道,我就是玩得有点入迷了。
亲子关系案例素材
![亲子关系案例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eb9ad1d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d.png)
亲子关系案例素材以下是 6 条亲子关系案例素材:1. 你知道吗,我有个朋友,他们家每次吃饭就像一场战争。
孩子挑食得厉害,死活不肯吃蔬菜,妈妈在那苦口婆心地劝啊,“宝贝,吃点青菜对身体好呀!”可孩子就是不听,还直嚷嚷,“我不要吃!”爸爸呢,则在一旁干着急。
这像不像你家有时候的场景呢?观点:亲子间在饮食习惯上的沟通和引导真的很重要啊。
2. 哎呀呀,我邻居家那对父子可有意思啦!有次爸爸带儿子去公园玩,儿子看到别的小朋友有个很酷的玩具,就闹着也要。
爸爸就说,“咱家里不是有很多玩具了嘛!”儿子可不干,“我就要那个!”然后就开始大哭大闹。
这和你遇到过的情况像不像呀?观点:孩子的欲望和家长的理性如何平衡,这是个大问题。
3. 我表弟家呀,有次开家长会,表弟考得不太好,回家路上他特别害怕跟爸妈说。
果不其然,回到家爸妈一看成绩,脸就黑了。
妈妈生气地说,“你怎么考成这样啊!”表弟低着头不敢说话。
这情节是不是很熟悉呢?观点:成绩真的不应该成为亲子关系紧张的导火索啊。
4. 上次去我闺蜜家玩,她和她女儿在做手工。
女儿不小心把胶水弄得到处都是,闺蜜有点发火,“哎呀,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呀!”女儿马上眼泪汪汪的,“我不是故意的。
”这场面,是不是也在你家发生过呀?观点:家长应该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和宽容呀。
5. 有个同事跟我说,他儿子特别喜欢玩手机游戏,怎么说都不听。
有次他直接把手机没收了,儿子那叫一个气呀,“你干嘛拿走我的手机!”同事也很无奈,“你整天就知道玩手机!”这像极了很多家庭的情况吧?观点:如何让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是父母要好好思考的课题。
6. 我听说一事儿,有个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回家却不敢跟爸妈说。
后来还是老师发现了告诉家长,家长心疼得不行。
爸爸问孩子,“你为啥不跟我们说呀?”孩子小声说,“我怕你们骂我。
”这真的很让人揪心呐!观点: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无论怎样,家是最温暖的港湾。
亲子关系家校沟通案例
![亲子关系家校沟通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c83409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1.png)
亲子关系家校沟通案例案例一家长:老师,我家孩子最近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啊?老师:哎呀,您家孩子可活泼啦,上课特别积极,总是抢着回答问题。
家长:那太好了,不过他回家做作业可磨蹭了,这可咋办?老师:别着急,孩子可能在学校学习一天累了,回家就想放松放松。
您可以给他定个小计划,比如每完成一项作业休息五分钟。
家长:这能行吗?我怕他休息着休息着就玩起来了。
老师:您先试试嘛,要是效果不好咱们再想别的办法。
对了,孩子在学校和同学相处得也不错,就是有时候有点小粗心。
家长:那老师您多费心,帮他改改这粗心的毛病。
老师:放心吧,咱们一起努力。
我发现他对画画挺感兴趣的,您可以在家多鼓励鼓励他。
家长:好嘞,谢谢老师,那我回去试试您说的方法。
老师:不客气,有啥问题随时联系我。
过了一段时间家长:老师,您说的方法真管用,孩子做作业不那么磨蹭了。
老师:太好了,继续保持呀!家长:不过他这粗心的毛病还是没改多少。
老师:这得慢慢来,平时您可以多让他做一些需要细心的小任务,锻炼锻炼。
家长:行,我听您的。
老师:孩子的进步离不开您的配合,咱们继续加油!案例二老师:家长您好,想跟您聊聊孩子最近的情况。
家长:老师您说,我听着呢。
老师:孩子在学校挺乖的,就是不太爱主动和同学交流。
家长:这可咋办呀,他在家话挺多的。
老师:可能在学校还没完全放开,您可以多鼓励他参加一些集体活动。
家长:嗯嗯,我知道了。
老师:还有啊,孩子学习上有点偏科,数学成绩不太理想。
家长:唉,我也头疼这事儿,给他报了辅导班也没啥效果。
老师:别着急,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太对。
您可以让他多做一些基础题,把知识点巩固好。
家长:那我回去让他多练练。
老师:对了,孩子的字写得不太工整,这也会影响考试成绩的。
家长:是呀,我平时也说他,可他不听。
老师:您可以给他买一些字帖,每天练一会儿,养成好习惯。
家长:行,我试试。
过了一阵子家长:老师,孩子最近主动和同学玩了,可高兴了。
老师:太好了,继续保持。
家长:数学成绩也有点提高了,多亏您的建议。
与孩子共情的对话案例
![与孩子共情的对话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62ad76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4.png)
与孩子共情的对话案例案例一:孩子在幼儿园被抢了玩具。
孩子:(哭着跑过来)妈妈,小明抢了我的玩具,我都没得玩了。
孩子:(擦着眼泪点头)嗯,我还想玩呢。
妈妈:妈妈知道,那是你心爱的玩具呀。
那你有没有告诉小明这个玩具是你先拿到的,你还没玩够呢?孩子:我说了,可是他不听。
妈妈:他这样做可不对呢。
要是我呀,也会很生气的。
不过呢,咱们可以一起想想办法,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比如说,我们可以找老师来帮忙,让老师告诉小明要学会分享,不能抢别人的东西。
案例二:孩子害怕打针。
孩子:(站在医院的注射室门口,不肯进去,身体瑟瑟发抖)爸爸,我不想打针,打针好疼的。
爸爸:(摸摸孩子的头)儿子,爸爸懂你的害怕。
打针看起来确实有点吓人,就像有个小怪兽要扎你一下似的。
爸爸小时候也和你一样,每次打针都怕得不行呢。
孩子:(眼睛睁得大大的)真的吗?爸爸也害怕?爸爸:那当然啦。
可是你知道吗?虽然打针的时候会有一点点疼,就像被小蚂蚁轻轻咬了一口,但是打完针之后呢,身体里就会有小卫士来打败那些让你生病的坏家伙,这样你就能很快好起来,又可以活蹦乱跳地去玩啦。
孩子:(还是有点犹豫)可是我还是很害怕。
爸爸:那这样吧,爸爸陪着你一起进去,你紧紧握着爸爸的手,要是疼的话,你就用力捏爸爸的手,好不好?案例三:孩子因为比赛输了不开心。
孩子:(垂头丧气地走进家门)妈妈,今天跑步比赛我输了,我跑得很慢。
妈妈:(拉着孩子的手坐在沙发上)宝贝呀,比赛输了肯定不好受,就像你满心期待能吃到甜甜的冰淇淋,结果冰淇淋掉地上了一样失落呢。
不过你能参加比赛就已经很勇敢啦。
孩子:可是我想赢的。
妈妈:想赢是很棒的想法呀。
你看,虽然这次输了,但是你在比赛的过程中肯定学到了一些东西对不对?比如说怎么跑得更快的小技巧。
而且呀,下次还有机会呢,我们可以在这段时间多多练习,到时候肯定能像小火箭一样冲在前面。
孩子:(眼睛里有了一点光亮)真的吗?妈妈:当然是真的啦。
妈妈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亲子建立信任的案例
![亲子建立信任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30643b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7.png)
亲子建立信任的案例案例一:诚实认错的力量。
我有个朋友叫小敏,她儿子小明上小学三年级。
有一次,小明在学校和同学打闹,不小心把教室的窗户玻璃打破了。
他特别害怕,回到家也一直心神不宁。
小敏发现儿子不太对劲,就问他怎么了。
小明犹豫了好久,最后还是鼓起勇气说:“妈妈,我今天在学校把窗户玻璃弄破了,我知道错了。
”小敏当时心里是有点生气的,但她看到儿子诚实的眼神,就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温和地说:“宝贝,你能主动告诉妈妈,这非常棒。
每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要勇于承认并且承担后果。
”于是小敏带着小明去学校,让他向老师道歉,并且用自己的零花钱来赔偿玻璃。
从那以后,小明知道不管自己犯了什么错,只要诚实告诉妈妈,妈妈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责怪他,反而会引导他正确处理。
这种信任就慢慢建立起来了,小明有什么事都会第一时间和妈妈说。
案例二:尊重孩子的小秘密。
我邻居家的小孩叫朵朵,是个很有想法的小女孩。
有一天,朵朵的妈妈发现她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神神秘秘的,好像在藏什么东西。
妈妈没有直接冲进去质问,而是敲敲门说:“朵朵呀,妈妈可以进来吗?”朵朵有点慌张地说:“等一下妈妈。
”过了一会儿,朵朵才让妈妈进去。
妈妈笑着说:“宝贝,妈妈感觉你好像有自己的小秘密呢。
如果这是你很私人的事情,你不想说也没关系,只要你知道妈妈永远爱你,你可以信任妈妈就好。
”朵朵听了这话,眼睛一亮,想了想就对妈妈说:“妈妈,其实我在给你做一个生日贺卡,我想给你个惊喜。
”妈妈特别感动,她很庆幸自己没有强行去探究朵朵的秘密。
从那以后,朵朵更加信任妈妈了,有什么心事都会和妈妈分享,哪怕是那些她觉得有点难以启齿的小烦恼。
案例三: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
我表哥和他儿子小辉之间的故事也很感人。
小辉参加学校的科技比赛,要做一个小发明。
可是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小辉都快急哭了。
表哥知道后,对小辉说:“儿子,别怕,咱们一起想办法。
爸爸虽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咱们可以一起查资料,一起动手做实验。
亲子关系好的案例
![亲子关系好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df429b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b.png)
亲子关系好的案例我有个朋友叫大强,他和他老爸那关系简直绝了。
大强呢,特别喜欢玩游戏,一般家长可能就会各种禁止,觉得玩游戏不务正业。
但他老爸不一样啊。
有一次,大强在玩一款特别难的冒险游戏,卡在一个关卡好久了。
他老爸下班回来,看到大强愁眉苦脸的,就问咋回事。
大强就把游戏的事一讲,他老爸眼睛一亮,说:“儿子,让老爸也来试试。
”然后父子俩就轮流坐在电脑前,一起研究这个关卡的攻略。
他老爸还会像个孩子一样,在成功过关的时候,跟大强击掌欢呼,“耶!儿子,咱爷俩太牛了!”而且他们还会互相打趣。
大强要是操作失误了,他老爸就会笑着说:“儿子,你这手是不是刚刚摸了黄油,咋这么滑呢,这么简单都失误。
”大强也不甘示弱,回一句:“老爸,你那老花眼是不是又犯了,刚刚那宝藏就在你眼皮子底下,你都看不见。
”还有啊,大强他们学校有个亲子运动会。
别的家长和孩子参加都是规规矩矩的,可他们父子俩就像是来搞笑的。
接力比赛的时候,大强老爸拿着接力棒跑起来,那姿势就像个喝醉的大鹅,一摇一摆的。
大强在旁边笑得直不起腰,等他接到棒跑的时候,他老爸就在旁边喊:“儿子,跑快点,你要是跑不过那个小胖子,今天晚上就没肉吃啦!”最后虽然没拿到名次,但是父子俩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他们家每周还有个固定的“父子电影夜”。
大强和他老爸会一起选一部电影,然后买上一堆爆米花和饮料,窝在沙发上看。
不管是搞笑片还是恐怖片,他们都会一起讨论剧情,分享感受。
有时候还会因为对某个角色的看法不一样争得面红耳赤,不过争完之后又会互相抱抱,说“不管咋样,咱们还是好父子”。
你看,大强和他老爸这种相处模式,就像朋友一样,充满了欢笑和互相理解,这亲子关系能不好吗?。
经典亲子教育案例(2篇)
![经典亲子教育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990ca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c.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今年10岁。
她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但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
小明父母都是上班族,工作繁忙,陪伴她的时间较少。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往往忙于工作,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小明父母决定利用周末时间,与孩子共度美好时光,增进亲子关系。
二、案例实施1. 案例目标(1)增进亲子关系,让小明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培养小明的兴趣爱好,提高她的综合素质。
(3)提高小明的社交能力,让她更加自信。
2. 案例实施过程(1)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实施案例之前,小明父母首先与孩子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了解她的兴趣爱好。
经过一番了解,他们发现小明喜欢绘画、阅读和户外运动。
(2)制定活动计划根据小明的兴趣爱好,父母制定了以下活动计划:周末上午:参观博物馆,了解历史和文化。
周末下午:去公园散步、放风筝,锻炼身体。
晚上:一起观看电影,增进感情。
(3)实施活动周末,小明父母带着她去了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他们一起参观了各个展厅,了解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
小明听得津津有味,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下午,他们来到了公园。
小明父母陪着她在草地上放风筝,欢声笑语回荡在公园里。
在户外运动中,小明的身体得到了锻炼,心情也变得愉悦。
晚上,一家人观看了电影。
在观影过程中,父母与孩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4)活动总结在活动结束后,小明父母与孩子一起总结了这次亲子活动的收获。
他们发现,通过这次活动,小明变得更加开朗、自信,与家人的关系也更加融洽。
三、案例效果1. 亲子关系得到增进通过这次活动,小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得到了提升。
他们发现,原来与孩子共度时光是如此美好,今后会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孩子。
2. 小明的兴趣爱好得到发展在活动中,小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父母也鼓励她继续发展自己的特长,为她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3. 小明的社交能力得到提高通过与父母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动,小明逐渐学会了与人沟通,变得更加自信。
关于亲子关系的真实案例
![关于亲子关系的真实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e566a6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0.png)
关于亲子关系的真实案例
好嘞,以下是一篇关于亲子关系的真实案例:
嘿,咱就来说说我邻居张叔家那事儿!张叔和张婶那是老来得子,对这宝贝儿子,那真叫一个宠啊。
张叔就像护犊的老牛,啥事都依着他儿子。
有一回啊,我路过他家院子,就听到张叔大声说:“儿子,那玩具咱买,不就几个钱嘛!”你说说,这得多宠。
可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问题来了。
这孩子变得特别任性,想要啥就得有啥,不然就大哭大闹。
张婶也发愁啊,说:“哎呀,咱是不是宠过头了?”张叔却还不当回事儿,说:“孩子嘛,大了就好了。
”真的能好吗?这不就像那温室里的花儿,没经受过一点风雨,能长得结实吗?
有次学校组织活动,这孩子非要穿双特别贵的鞋子去,张婶说家里那双也能穿啊。
嘿,这孩子就不干了,躺在地上打滚。
张叔在旁边心疼得不行,最后还是给买了新鞋。
这像不像那溺爱孩子的家长们,总在孩子一闹就妥协?
我就想啊,亲子关系可不是这么简单的啊!你光宠着不行,也得有规矩啊!就好比划船,宠是风,推着船往前走,但没有规矩这个舵,那不就乱撞嘛!
张叔家的这个例子,真的让人深思。
父母爱孩子没错,但不能毫无原则地溺爱啊。
要给孩子立规矩,让他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不然,等孩子长大了,踏入社会了,谁还会像父母那样无条件地宠着他们呢?这就是我的观点,亲子关系得找到那个平衡,既要爱,也要有原则,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啊!你们觉得呢?。
亲子心理教育案例(2篇)
![亲子心理教育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7a072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a.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今年8岁。
他在学校里表现良好,成绩优异,但与父母的关系却并不融洽。
小明父母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在与父母的沟通中,小明常常感到不被理解,甚至有时被误解。
这让小明倍感压力,逐渐产生了逆反心理。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中存在的问题(1)亲子沟通不畅:小明与父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彼此无法理解对方的想法和需求。
(2)亲子关系紧张:由于沟通不畅,小明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逐渐紧张,逆反心理逐渐加剧。
(3)家庭教育缺失:小明父母忙于工作,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小明在心理成长过程中缺乏指导。
2. 案例原因分析(1)父母工作繁忙:小明父母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导致他们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
(2)教育观念差异:小明父母的教育观念与孩子之间存在差异,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3)缺乏亲子沟通技巧:小明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往往采用命令式或指责式的方式,使得孩子难以接受。
三、解决方案1. 增强亲子沟通(1)设定固定时间:父母应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2)倾听孩子心声:在沟通中,父母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
(3)采用开放式问题: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应采用开放式问题,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改善亲子关系(1)表达爱意:父母要经常向孩子表达爱意,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共同参与活动:父母可以与孩子共同参与一些活动,增进亲子感情。
(3)尊重孩子: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3. 加强家庭教育(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
(2)以身作则: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学校生活,与老师保持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四、实施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与父母的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
小明不再逆反,开始主动与父母沟通,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王金海亲子教育案例(2篇)
![王金海亲子教育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07c14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5.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王金海,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有两个孩子,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王金海遇到了许多亲子教育的问题,但她始终坚持以身作则,注重与孩子的沟通,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找到了适合自己家庭的亲子教育方法。
以下是她的一则亲子教育案例。
二、案例描述1. 问题出现王金海的儿子小明,今年8岁,在上小学二年级。
小明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经常出错,与同学关系紧张等。
王金海发现,这些问题都与亲子教育有关。
2. 问题分析(1)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王金海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很少关心小明的学习和生活,对小明的教育主要依靠学校和老师,导致小明在家庭教育方面缺失。
(2)亲子沟通不足:王金海与小明的沟通主要围绕学习和生活琐事,缺乏深入的交流,导致小明对王金海缺乏信任,不愿意与她分享自己的困惑和烦恼。
(3)榜样作用缺失:王金海自身工作繁忙,很少抽出时间陪伴小明,导致小明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
3. 解决方案(1)改变家庭教育方式:王金海开始关注小明的学习和生活,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陪伴他,关心他的成长。
同时,她还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努力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
(2)加强亲子沟通:王金海与小明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每天晚上都会与他分享一天的所见所闻,倾听他的想法和困惑。
她还鼓励小明主动与她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发挥榜样作用:王金海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小明,陪他玩耍、学习,关心他的成长。
她还以身作则,勤奋工作,培养小明独立、自信的品质。
4. 案例实施(1)制定家庭规则:王金海与小明共同制定了家庭规则,如:按时完成作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
她还定期检查小明的执行情况,给予表扬或鼓励。
(2)关注学习:王金海帮助小明制定学习计划,监督他按时完成作业。
她还鼓励小明参加课外活动,培养他的兴趣爱好。
(3)亲子活动:王金海定期组织亲子活动,如:一起看电影、旅行、参加亲子运动会等,增进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温馨教育案例(2篇)
![亲子关系温馨教育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02ed6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d.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结构、教育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亲子关系逐渐成为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议题。
本案例以一对母子为例,通过温馨的教育方式,使他们在相互关爱、尊重的基础上,共同成长。
二、案例主体1. 母亲:张女士,35岁,从事教师工作,性格开朗,热爱生活。
2. 儿子:小明,8岁,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但在绘画、音乐方面有特长。
三、案例经过1. 发现问题一天,张女士发现小明在学校表现不佳,成绩下滑,情绪低落。
经过与老师的沟通,张女士了解到小明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与同学关系紧张,甚至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面对这些问题,张女士意识到亲子关系对小明成长的重要性。
2. 分析原因张女士通过反思,发现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过于关注小明的学习成绩,忽视了他在其他方面的特长。
(2)对小明的期望过高,导致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3)在与小明沟通时,缺乏耐心,容易发火。
3. 制定教育方案针对以上问题,张女士制定了以下教育方案:(1)调整教育观念,关注小明的全面发展。
(2)降低对小明的期望值,让他学会自我接纳。
(3)改善亲子沟通方式,增进母子感情。
4. 实施教育方案(1)关注小明在其他方面的特长。
张女士发现小明在绘画、音乐方面有天赋,便鼓励他参加相关兴趣班,并在家里为他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参加兴趣班,小明的自信心逐渐增强,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2)降低期望值,让小明学会自我接纳。
张女士开始关注小明的内心感受,鼓励他勇敢面对困难,学会自我调节。
在遇到问题时,张女士不再一味指责,而是与小明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
(3)改善亲子沟通方式。
张女士学会了倾听,耐心地倾听小明的想法,尊重他的选择。
在沟通时,张女士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失控。
同时,她还鼓励小明表达自己的观点,增进母子感情。
5. 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1)学习成绩稳步提高,与同学关系融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子沟通的经典案例【经典案例01】学会“欣赏”孩子很重要!欣赏的力量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
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
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以思考:当我们给予他人以尊重、理解和欣赏时,你就启动了他人心灵的力量,赋予了他人自我修正的空间。
事情本无对与错,你用积极的思维去欣赏他人时,你就在所有的经历中在彼此心中种植了美好的记忆!【经典案例02】妈妈们,别做孩子的监工一家长说:孩子五年级,今天要期末考试了,昨天晚上,让她把重点复习一下,早点睡,结果进去一看,又在看什么儿童文学,我的情绪一下就上来了,照着她的手臂就抽了了好几下。
对她说:“你已经破坏了我对你的信任”。
今早她还对我气鼓鼓的,正确的我应该怎么处理呢?我感受到妈妈真的很在乎孩子的考试,所以看到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期待复习功课就会很生气,导致说出了那样一句话,那句话真的像是咒语,绝不可经常带出口。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孩子感觉到的是妈妈不再信任我了,既然你都不相信我,那以后我也没必要去获取你的信任。
而孩子早上还气鼓鼓的,说明已经影响了她去考试的心情。
如果我是这位家长,我想象着这个情形,我会去做些什么呢?和所有妈妈一样,我会去关心TA,可能我会这样去表达:宝贝,明天要期末考试了,今晚有什么计划?”那么引发TA的是去思考而不是要求。
当我进去看到TA在看儿童文学,说实话,我会很欣赏孩子的心态,因为我就是一个以前一要考试就很紧张的人,所以非常羡慕那些不紧张的同学。
孩子还能坦然地看儿童文学,说明TA并没有把考试太当一回事,其实从长远来看,有这样的心态是一件好事。
那我或许会说上一句:宝贝,妈妈真的很欣赏你的心态啊,明天要考试了,还能静下心来看儿童文学,妈妈以前就做不到,紧张的很。
我说这番话,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完全没有任何别的想法,不是嘲讽也没有带任何其他目的。
那孩子可能会有什么反应:或许会告诉妈妈,妈妈我都复习很好了,想放松一下啊。
或许会很高兴地和妈妈探讨这本书的乐趣等等。
或许还会和妈妈开玩笑,原来妈妈以前是这样怕考试哈。
我坚持地认为,妈妈们如果能够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孩子可以在你面前没有任何顾忌,畅所欲言,所有的心思都会找你诉说,这比什么都重要。
因为一个内在被滋养着的孩子,一个有自信乐观的孩子,TA的爆发力是很强的。
孩子在学校里本来每天都是紧张兮兮的,回到家父母还以一种高姿态去要求,不断地去讲道理,要好好学习,体会不到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思,那么孩子真的倍感压抑,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越来越不能在你面前表露出真实的自己,TA 的心门向你关闭。
这注定是让父母心酸而又感到失败的。
【经典案例03】妈妈们,你有无意识地伤害孩子呢?一个妈妈和我聊到一个问题,周末晚上孩子上网玩游戏,妈妈问她什么时候睡,孩子说要等到“杀死”一个怪物,大概需要十分钟。
平时女儿都要和妈妈一起睡,非要妈妈等她不可,结果半小时过去了,孩子还没有关电脑,理由是那个东西还没有死。
妈妈已经很累也很困了,很生气,对女儿凶了几句,然后自己去睡觉了,可睡不着。
过了一会儿,女儿也来睡了,侧着身子,没有像往常那样和妈妈亲,妈妈觉得孩子还是有情绪。
在妈妈的信念里,孩子带着情绪睡觉是不好的,于是爬起来对女儿说:你起来,我问你,刚才你知道错了吗?女儿没有吭声,说要睡觉,不愿意起来,妈妈不甘心,继续拽着女儿,要她起来。
女儿实在忍不住了,爬起来,双手作揖的姿势,对着妈妈说:好了,饶了我吧,我错了,不行吗?妈妈看到这样情形更加生气了。
这明显不是诚心认错啊,于是冲突更加激烈,最后动起手来,关系陷入僵局。
妈妈对我说了一句,我看到女儿就想揍她。
这句话真让我心头一紧。
在这个案例当中,我们看到妈妈对孩子多玩一下电脑非常不接纳,觉得孩子没有遵守承诺,事实上,孩子已经表达了只是想杀死那个怪物,估计是10分钟,也没想到花了那么久的时间。
妈妈体会不到杀死怪物带来的那种成就感是很让人兴奋的。
如果我们多了解现在是个信息化的时代,在现在玩伴并不多的家庭环境,孩子喜欢网络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也许就没有这么大的情绪。
而妈妈又有一个信念:带着情绪睡觉是不好的。
所以就想把躺下的女儿拽起来,却没有意识到,这只是妈妈的一个固有思维模式。
孩子情绪是流动的,TA上个片刻是哭,下个片刻就笑了,没有大人想象的那么复杂,结果就是在自以为的想法当中付诸于行动,没有考虑是否尊重了孩子,是否给孩子带来了很大伤害。
因为如果习惯被迫向父母道歉的孩子慢慢就会失去自己的力量,或者慢慢处于一种低价值感和罪恶感,这种感觉是足以影响到成年。
我们一起看看如果换一种方式呢,妈妈看到女儿在玩游戏,心想周末多玩一下也没事,于是告诉她:女儿,妈妈今天很累了,妈妈先去睡觉了啊,如果女儿不肯,妈妈再次去表达:妈妈需要好好休息,妈妈没休息好,也容易发脾气,白天做事也没劲。
(这是后来了解到妈妈的需求)。
孩子在了解妈妈的想法后,一定能理解妈妈,也会爽快的答应。
再等到女儿去睡觉的时候,你问一句:怪物杀死了没?说不定她兴奋地说:妈妈我终于杀死了那个怪物,于是带着成就感很快进入了梦乡。
当妈妈很能理解孩子,孩子也会体谅父母,这是一定的,亲子导师说:不只是父母爱孩子,孩子也非常爱自己的父母,甚至愿意为自己的父母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经典案例04】与孩子相处:您会“听”和“说”吗?英国一个著名的明星,美女英格丽.褒曼,又一次跟丘吉尔还有萧伯纳一起参加一个晚宴,因为她是非常著名的电影明星,而且非常漂亮,就被安排在两位英国最有智慧的两个男人中间,左边坐着丘吉尔,右边坐着萧伯纳,然后第二天媒体采访她,询问这位大美女他们最感兴趣的问题:请问你昨天,跟英国最有智慧的两个男人坐在一起,你的感觉如何?他们两个人比较起来,谁更有智慧一点?英格丽.褒曼的回答也很有智慧,她说:丘吉尔跟我聊天的时候,让我觉得他真的是全世界最有智慧的男人。
当我跟萧伯纳聊天的时候,他让我觉得我是全世界最有智慧的女人。
所以丘吉尔的智慧在于说,萧伯纳的智慧在于听。
如何说,孩子才愿意听;如何听,孩子才愿意说。
说,指的是分享,而不是命令,指责,批评,教导等权威方式,而是在无问题区,透过分享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你对人事物的一些看法,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选择权在于孩子,并且父母要允许孩子自己去经验,探索,然后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观。
说不是只用嘴,更重要的是用心,陪伴,关怀,尊重,当父母具备了这些品质,就会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隔阂,孩子会敞开心扉吸收父母的这种品质,并且会真心的崇拜,敬仰和尊重父母。
听,不只是听到对方讲的话,一个有能力听的人,除了听到对方讲的话,还要能听到对方没有讲的话。
听,不只是用耳朵,更重要的也是要用心,用心感知,觉察,听她声音的变化,看着对方脸上的表情,细微的变化,肢体的语言,感知情绪的变化,然后认可,接纳,鼓励,支持,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懂自己的,就会像英格丽.褒曼一样跟你说的更多,孩子也会觉得自己是最有智慧的人。
当父母具备了这两种品质,此时你在孩子心中的影响力才会是最大化,才会是建设性的。
然后很多的困扰,麻烦等孩子不被接纳的行为,就不会产生,同时父母的接纳度也会跟着提升。
这个时候和谐的亲子关系就会建立。
不仅是亲子关系需要父母具备这两种能力,所有的人际关系都需要,具备了说和听这两种沟通的能力,在夫妻关系里,夫妻关系的品质会得到升华,老公会因老婆理解自己而更爱老婆,老婆会因老公爱自己而跟理解老公。
然后家和万事兴!预祝大家早日成为孩子心目中的丘吉尔和萧伯纳!【经典案例05】你为什么不能接受孩子“哭”?昨晚沙龙上一个爸爸说最怕的事情就是儿子哭,看到儿子哭心里就火了。
比如说本来约定周末一起去看电影,结果刮台风,下暴雨,根本无法出门,儿子就大声哭了起来,并且说一些气人的话:坏爸爸,说好了去又不去,骗人,骗人……结果爸爸也非常生气,和孩子陷入了僵局。
想想这个问题,我在想如果爸爸冒着大雨带孩子去看电影,这给孩子的人生带来一份多么难忘的体验,这种情景也许一辈子都难以忘记,而且一定会为爸爸所做的感动。
当然如果爸爸真不想去,那么孩子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听不进去任何话语的时候,爸爸能做的其实只需要陪伴,孩子平时呆在学校没有什么娱乐,好不容易想在周末看一场电影,结果泡汤,那种难过的心情大人无法体会。
让孩子完全释放掉情绪之后,爸爸可以再去聆听:今天没看成电影,你真的特别失落。
孩子释放掉情绪又被爸爸聆听和理解了,自然会慢慢平息下来。
爸爸说他实在没有办法接受男孩子哭闹,我说你小时候哭闹的时候一定没有被父母接纳过,这个爸爸突然很大声地说:是这样子。
“在我小时候,父母经常说男子汉不能哭,有一次印象特别深刻,我和姐姐在玩的时候,姐姐指着一块刚烤好的饼要我去拿,结果我一拿,手指被烫的要命,红通通的,我跑进房里大声哭,妈妈过来了反而责备我,说我自己不小心还好意思哭,当时极其委屈。
”正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中哭是不被允许和接纳的,所以现在我们才无法去面对孩子的哭闹。
父母只能去成长自己,正确认识和了解情绪。
亲子导师说:孩子的情绪是纯粹的情绪,没有好坏对错,只是当下的,真实的,流动的。
当我们成长了自己,那么以往的一代代教育模式就不会复制下去,而是给家族注入了新的能量和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