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 错颌畸形的预防和早期矫治
[ 诊断 ] 早萌牙有轻度松动,X 线片现示牙根
长度不足1/3。
[ 矫治 ] 用阻萌器阻止早萌牙萌出,直至牙根
形成1/2以上。
(2) 恒牙迟萌、阻生、异位萌出
[ 诊断 ] x 线片显示,未萌恒牙牙根已大部形成,
位置异常,部分或全部阻生在牙槽骨中。
[ 矫治 ]
① 拔除滞留乳牙 ② 切龈助萌 ③ 开窗或开窗导萌
乳牙早失
缺隙保持器
适应证:
(1)乳牙早失,恒牙胚牙根形成不足1/2,牙冠上覆盖有 较厚的骨组织。间隙已缩小或有缩小趋势的患者。 (2)一侧或双侧多数乳磨牙早失,影响患儿咀嚼功能。
制作要求:
(1) 不妨碍牙及牙槽骨高度及宽度的正常发育 (2) 能保持牙弓长度 (3) 能恢复一定的咀嚼功能
类型①
矫治前
矫治后
矫治前
矫治后
4、偏侧咀嚼习惯
(二)婴儿期
1、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45°斜卧位或半卧位 人工哺乳时注意奶孔大小和形状
(二)婴儿期
2、睡眠姿势:经常更换体位。 3、不良习惯:避免口腔不良习 惯的形成并尽早破除。
(三)儿童期
1、注意营养,充分运用口腔咀嚼功能。 2、防治影响全身和牙颌面生长发育的疾病
及呼吸道疾病。 3、注意口腔卫生,防治龋病。
开窗导萌
3、唇系带附着异常
[ 诊断 ] ① 唇系带粗大,且中切牙有间隙。 ② 牵拉上唇时,可见切牙乳头发白。 ③ X片检查,可见中切牙间腭中缝处牙 槽嵴有“ V ” 形缺口。
[ 矫治 ] 从牙槽嵴顶处切断唇系带及全部纤维
组织,间隙大者可用矫正器关闭间隙。
阻断性矫治(定义)
在乳牙期、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对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畸形
替牙障碍的处理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面部美观
矫治后面部轮廓协调,微笑自 然,无畸形外观。
X光检查与评估
牙槽骨健康状况
矫治后牙槽骨无明显吸收或增 生,保持健康状态。
颞下颌关节状况
矫治后颞下颌关节结构正常, 无异常声响或疼痛。
根尖周组织状况
矫治后根尖周组织无炎症或病 变,牙根发育良好。
牙周状况
矫治后牙周组织健康,牙龈无 红肿或萎缩。
患者满意度调查
言障碍。
PART 02
矫治前的评估
患者病史收集
01
02
03
询问患者家族史
了解患者家族中是否存在 错颌畸形或其他相关疾病, 有助于判断遗传因素对错 颌畸形的影响。
询问生长发育情况
了解患者的生长发育过程, 包括身高、体重、骨骼发 育等,有助于判断错颌畸 形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询问口腔卫生习惯
了解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 如刷牙频率、牙线使用等, 有助于判断口腔卫生状况 对错颌畸形的影响。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在矫治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患 者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采取相应措 施进行处理。
PART 05
矫治效果评估
矫治后的临床检查与评估
01
02
03
04
牙齿排列整齐度
矫治后牙齿排列整齐,无拥挤 或间隙。
咬合关系
上下牙齿咬合紧密,无错位或 过度覆盖。
咀嚼功能
矫治后牙齿能够正常行使咀嚼 功能,无疼痛或不适感。
饮食注意
尽量避免吃过硬、过黏、过甜的食物,以免损坏 矫治器和牙齿。
应急处理
如矫治器损坏或脱落,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 以免影响矫治效果。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2023-2026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课件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课件
20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排齐牙齿,使牙齿之间的接触点正确 2确定牙位及牙量 3分牙 4去釉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课件
21
邻面去釉注意事项
1保护好软组织 2从后往前 3告知患者去釉后保持口腔卫生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课件
22
拔牙矫治 发 展 : 20世纪初Angle以正常合为矫治目标,他认为不
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课件
1
一、牙列拥挤
牙列拥挤是最常见的错颌畸形的表现。大多数错颌畸形都 存在着牙列拥挤。牙列拥挤也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其他 错颌畸形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课件
2
单纯拥挤因牙弓内间隙不足而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牙齿
扭转。可能影响到牙弓形态及咬合关系。一般不伴有上下 牙弓的不调。磨牙关系为中性。患者侧貌正常。为安氏Ⅰ 类错合畸形。
拔牙完全可以获得稳定而整齐的牙齿排列和美的侧貌。没 有必要进行拔牙矫治。
20世纪40年代,他的两个学生Tweed和Begg先后经追 踪研究发现,部分病例出现拥挤复发,后提出拔牙矫治的 观念并逐渐流行开来。20世纪60~70年代,拔牙病例超过 50%。近年来比例明显回落。
拔牙矫治的依据? 为何近年来拔牙的病例减少了?
•牙量骨量不调的发生机制 •拥挤度 •错颌畸形的类型 •牙体的健康状况 •颌面部的发育状态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课件
13
牙弓扩展
牙弓周长与牙弓的长度和宽度有关。牙弓的扩展包括长度 和宽度扩展。
长度扩展 ①推磨牙向远中:通过矫治器向远中竖立磨牙或者整体移 动恒磨牙。一般牙弓单侧可获得3~6mm间隙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课件
第八章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
二、 临床表现
1 .牙齿拥挤与错位 牙列拥挤的患者,牙 齿可呈现出不同方向的重叠排列,牙弓形 状不规则,上前牙唇向错位时可导致覆盖 过大;舌向错位时可呈反合关系;高位或 低位时可导致覆合过深或无咬合接触;后 牙拥挤错位可造成对刃合、反合、锁合等。
临床表现
• 2.牙体、牙周组织的变化 牙列拥挤时,牙 齿的自洁作用较差,容易诱发龋病、牙髓炎、 根尖周炎;还可以引起牙龈红肿、出血,严 重时可伴有咬合创伤、牙槽骨吸收、牙齿松 动脱落等。
• 3. 面型的改变 单纯牙列拥挤对患者的面 型无明显的影响,但牙列拥挤如伴有其他类 型的错合(如反合、开合、深覆合、深覆盖 等)时面型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7) 拔除下切牙 适用于单纯下前牙拥挤,拔除一颗在牙列之 外的下切牙可得到快速稳定的结果;也用于 上下前牙Bolton指数不协调,如上颌侧切牙 过小的;此外安氏Ⅲ类错合有时拔除一颗下 切牙,建立前牙覆盖关系并保持稳定。
减少牙量
2、邻面去釉
邻面去釉不同于传统的片切或减径方法。邻面去 釉一般是针对第一恒磨牙之前的所有牙齿,而不 是某一两颗牙齿;邻面去除釉质的厚度仅仅为 0.25mm,而不是1mm或更多;此外邻面去釉与减 径使用的器械和治疗程序也有区别。 牙齿邻面釉质的厚度为0.75-1.25mm,同时邻面 釉质存在正常的生理磨耗,这是邻面去釉方法的 解剖生理基础。在两个第一恒磨牙之间邻面去釉 共可得到5-6mm的牙弓间隙。
1)牙弓突度:使前突的切牙向舌侧移动, 恢复正常位置时需要牙弓间隙。下切牙切缘 每向舌侧移动1mm,需要有2mm的牙弓间隙。 切牙越前突,拔牙的可能性越大。
2) Spee曲线高度:在下颌牙弓模型上测 量第二前磨牙颊尖至下前牙与第二恒磨牙颊 沟形成的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Spee曲线 高度。每整平1mm Spee曲线,需要1mm的牙弓 间隙。
骨性二类矫正方案
骨性二类矫正方案骨性二类错颌是一种常见的颌面畸形,指的是上下颌骨之间的关系异常,特别是下颌骨后缘与上颌骨前缘形成不良前伸关系。
这种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面容美观,还可能导致咀嚼功能障碍、语言障碍,以及颞下颌关节疼痛等不良症状。
因此,为了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和面貌外观,骨性二类错颌矫正方案显得非常重要。
骨性二类错颌矫正方案主要包括正畸治疗和颌面外科手术治疗两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方面的治疗方法。
正畸治疗是骨性二类错颌矫正的第一步。
正畸治疗主要通过牙齿的移动来调整上下颌骨之间的关系。
在正畸治疗中,常用的矫治器包括传统的固定矫治器、隐形矫治器以及功能矫治器等。
传统的固定矫治器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矫治方法之一。
它通常由金属或陶瓷制成,在牙齿表面粘贴的金属托槽通过银丝或弹簧与牙齿相连,通过施加适当的力量调整牙齿的位置。
在骨性二类错颌的正畸治疗中,固定矫治器通常需要配合外科手术治疗来达到最佳的效果。
隐形矫治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先进的矫治器。
它由透明的塑料制成,可以准确地套在患者的牙齿上,通过逐渐更换不同形状的矫治器来逐步调整牙齿的位置。
隐形矫治器具有外观美观、方便拆卸、避免了固定矫治器的不便等优点,但在治疗骨性二类错颌时,其矫治效果相对有限。
功能矫治器主要通过调整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和功能来改善颌面骨性错颌。
它通常由活动部件和固定部件组成,通过调整固定部件与活动部件的关系,使颞下颌关节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促进正常发育和生长。
功能矫治器适用于部分骨性二类错颌患者,但在其他情况下,其矫正效果相对有限。
除了正畸治疗外,颌面外科手术治疗也是骨性二类错颌矫正的重要手段之一。
外科手术治疗主要通过切割、修整或移位上下颌骨来改善骨性错颌畸形。
外科手术治疗对于那些只能通过正畸治疗无法完全矫正的骨性二类错颌患者来说,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外科手术治疗通常在正畸治疗完成后进行,以确保牙齿的最佳位置。
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如颞下颌关节置换、颌骨切割术、垂直增高手术等。
错颌畸形案例问题
错颌畸形案例分析一、诊断与评估患者张某,男,17岁,主诉牙齿不齐,影响咀嚼和发音。
经过临床检查和X光检查,医生诊断为安氏II类错颌畸形,具体表现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
二、病因分析错颌畸形的形成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
对于张某的案例,病因分析如下:1. 遗传因素:父母的错颌畸形有可能遗传给子女。
2. 习惯因素:儿童时期的口腔不良习惯,如吮指、口呼吸等,可能导致错颌畸形的发生。
3. 环境因素:生长环境的变化,如慢性疾病、外伤等,也可能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
三、治疗方案根据张某的具体情况,医生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1. 正畸治疗:通过戴矫治器,调整上下颌骨的位置,改善牙齿排列。
2. 正颌手术:对于严重错颌畸形,可能需要结合正颌手术进行矫正。
3. 保持:治疗结束后,需要佩戴保持器一段时间,以稳定治疗效果。
四、矫治器选择矫治器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张某的情况,医生选择了以下矫治器:1. 固定矫治器:通过粘接剂将矫治器固定在牙齿上,患者不能自行取下。
2. 功能矫治器:通过改变口腔功能来影响颌骨发育,适用于早期治疗。
五、治疗过程与效果治疗过程如下:1. 戴矫治器:患者按照医生的指导戴矫治器,并定期复诊。
2. 调整矫治器:根据治疗进度,医生会适时调整矫治器的位置和力度。
3. 手术: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医生会安排手术时间。
4. 保持: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佩戴保持器一段时间。
治疗效果如下:1. 牙齿排列整齐,咀嚼效率提高。
2. 面部美观改善,自信心增强。
3. 发音清晰度提高。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通用课件
03 矫治方法与技术
矫治器的选择与使用
01
02
03
矫治器的种类
根据错颌畸形的类型和程 度,选择合适的矫治器, 如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 器和功能矫治器等。
矫治器的适应症
了解每种矫治器的适应症, 如活动矫治器适用于简单 错颌畸形,固定矫治器适 用于复杂错颌畸形等。
矫治器的使用方法
掌握矫治器的正确使用方 法,包括佩戴时间、调整 位置和更换周期等,以确 保矫治效果。
矫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在矫治过程中,定期到医 院进行复查,以便医生了 解矫治进展和调整矫治方案。
口腔卫生
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清洁 矫治器和牙齿,以防止牙 菌斑和龋齿等并发症。
饮食调整
在矫治期间,避免吃过硬、 过黏、过甜的食物,以免 损坏矫治器和影响矫治效果。
矫治效果的评估与调整
矫治效果评估
通过X光片、牙齿模型和面部照片等手段,对矫治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达到预 期目标。
拥挤畸形的矫治案例
通过扩大牙弓或减少牙齿数量来排齐牙齿
拥挤畸形表现为牙齿排列不整齐,难以清洁和维护。矫治案例中,患者采用活动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扩 大牙弓或减少牙齿数量来排齐牙齿,提高口腔卫生和功能。
开颌畸形的矫治案例
通过矫治器改善上下颌骨垂直位置关系
开颌畸形表现为上下颌骨垂直距离过大,影响咀嚼和语言功能。矫治案例中,患者采用固定矫治器和 功能矫治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逐渐调整矫治器参数,使上下颌骨垂直距离逐渐恢复正常,改善咀嚼 和语言功能。
偏颌畸形的矫治案例
通过矫治器改善面部左右对称性
偏颌畸形表现为面部左右不对称,影响美观和功能。矫治案 例中,患者采用活动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相结合的方法,通 过逐渐调整矫治器参数,使面部左右对称性逐渐恢复正常, 改善面部外观和功能。
口腔正畸学:第九章 常见错牙合畸形矫治-前牙反牙合
.
2 、颌骨发育与颅面关系异常
(1)下颌长度:下颌综合长度、下颌体长度也比正常牙合大。 形态 :下颌角大,颏角减小。 位置: 下颌整体位置前移,颌关节、升支、下颌角、颏部靠前。
(2)上颌与中面部:上颌向前发育不足,长度减小,位置后缩。 (3)上下颌间关系异常:Ⅲ类骨面型(Class Ⅲ skeletal pattern) (4)颅底位置异常:后颅底相对于前颅底向前、下倾斜 (5)上中切牙唇倾、下前牙舌倾: 代偿前牙反牙合关系
下颌虽可后退,但 ANB角<00 有不同程度的颌骨大小、 形态异常 位置异常 前牙代偿明显
功能性 磨牙关系轻度近中 轻度Ⅲ类骨面型 下颌可后退至上下前牙对刃关系 ANB角>00(多数) 颌骨大小、形态正常 但位置靠前 前牙代偿不明显
(2) 前牙反牙合的颅面类型
矢状类型 :六种 垂直类 型:三种
A、上颌正常、下颌前突型 46% B、下颌正常、上颌后缩型 21% C、上、下颌均正常型 15% D、上颌后缩、下颌前突型 13% E、上、下颌均前突型 3% F、上、下颌均后缩型 2%
(前部)
(整体)
2、按骨骼型分类:根据骨骼位置 (1)骨骼Ⅰ型:ANB角≥0 (2)骨骼Ⅲ型:ANB角≺0 N
A
B
N
A B
.
3.按致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分类
(1)牙源性(牙性):牙萌出、替换障碍,上、下切牙的位置异常 造成前牙反牙合。磨牙关系中性,颌骨颜面基本正常,预后好。
(2)功能性(肌能性、假性):有神经-肌肉参与、下颌向前移位 所形成的前牙反牙合。如咬合干扰和早接触、口腔不良习惯、不 正确哺乳等原因。磨牙轻度近中关系,反覆盖小,反覆牙合深。 下颌骨大小、形态基本正常,但位置前移,轻度Ⅲ类骨面型。下 颌可后退至上下前牙对刃关系,预后好。
错颌畸形的早期矫治
2,早期矫治的临床特点 (1)矫治时机十分重要 (2)矫治力应适宜 (3)矫治疗效不宜太长 (4)矫治目标有限:判断和评价早期是否 成功的标准主要包括:a,原发性原因是 否得到控制 b,牙齿位置是否正常或有足 够的必需间隙,并可持续到牙齿替换结 束,c, 原有的颌骨异常是否得到控制和 改善,并持续到骨骼生长结束。
1)吮指 2)吮其他指 3)吮咬唇 4)吮吸颊 5)咬物
(2)预防方法
2,异常吞咽及吐舌习惯 (1)临床表现
1)异常吞咽 2)吐舌习惯
(2)防治方法 3,口呼吸习惯 (1)临床表现
(2)临床检查 (3)防治方法
4,偏侧咀嚼习惯 (1)临床表现 (2)防治方法 (二)牙数目异常的早期治疗 1,多生牙 (1)诊断 (2)矫治 2,先天缺牙 (1)诊断 (2)矫治
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
一 概述 (一)早期矫治的概念 早期矫治是指在儿童早期生长发育阶段 (一般是指青春生长发育高峰前及高峰 期阶段),对已表现出的牙颌畸形,畸 形趋势及可导致牙颌畸形的病因进行的 预防,阻断,矫正和引导治疗。
重点内容
1早期矫治的概念及特点(包括有利 和不利因素及临床特点) 2早期预防及预防性矫治(诊断和治 疗) 3早期阻断矫治(诊断和方法) 4早期生长控制和颌骨矫形治疗的 方法
(三) 早期矫治的方法 1,简单矫治器治疗 (1)不良习惯的阻断: (2)间隙保持及阻萌 (3)牙弓不调的调整 2,功能矫治器治疗 根据作用分为 (1)消除异常肌张力的矫治器 (2)矫正错位牙齿的矫治器 (3)导引(促进或抑止)颌骨或牙弓趋于正常 发育的矫治器
3,口外矫形力装置治疗
(1)抑制上颌发育的矫治器 (2)促进上颌发育的矫治器 (3)抑制下颌发育的矫治器
(二)早期矫治的特点 1,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危害
容貌异常 咀嚼功能差 嘴唇闭拢困难 损伤或折断 被嘲笑,性格乖僻 发 病 率 高 : 占 就 诊 人 数 的 17%
Ⅱ1
前牙深覆盖的分度
1度,3-5mm 2度,5-7mm 3 度 , >7mm
Ⅱ1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表现
上颌牙齿或颌骨前突;深覆盖
口呼吸等 功能性矫治器 活动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24法:压低下前牙,内收上前牙
Ⅱ 口 外 弓 、 J 钩 、 二 类 颌 间 牵 引 等 1
翼外肌训练方法
教患者确定好中性颌关系,将后退的下 颌缓慢前伸,尽可能伸至反合位,停留 10秒钟,再缓慢退至中性位,再前伸, 反复练习,每日早晚各20-30次,至肌肉 感到疲劳为止。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矫治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正畸科 杨美祥
前言
Ⅱ1
Ⅱ1
二类一分类错颌畸形的病因
遗传因素 不良习惯(口呼吸,吮指习惯,舔牙习
惯,咬下唇习惯) 外伤;TMJ病变;翼外肌功能不足 上颌发育过度,下颌发育不足 下颌缺牙;甲状腺功能不全症
上 牙 弓 狭 窄 , 下 牙 弓 较 Ⅱ宽1
尖窝相对,咬合紧密 稳定性好
Ⅱ1
拔牙的目的
消除牙弓的拥挤 在上牙弓,为前牙后移提供间隙 在下牙弓,可为直立下切牙、矫正
磨牙关系提供间隙
Ⅱ1
拔牙模式
U4U4
U4U4+L5L5
U4U4+L4L4
其
他
Ⅱ1
矫正深覆合
低角病例不拔牙,升高后牙
高角病例应避免后牙升高,防止下
颌向下、向后旋转,要以轻力原理,
谢谢大家!
错颌畸形的矫治方法
错颌畸形的矫治方法
错颌畸形是一种牙齿和颅面骨骼不协调的情况,需要进行正畸矫治来调整牙齿和颌骨的位置,恢复咬合功能和面部美观。
以下是常见的错颌畸形的矫治方法:
1. 固定矫治:使用牙轮、矫治器、压力板等装置固定在牙齿上,通过施加轻微的力量,逐渐调整牙齿和颌骨的位置。
这是最常见的矫治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错颌畸形患者。
2. 手术矫治:对于严重的错颌畸形,可能需要进行手术矫治。
手术通常包括切割和移动颌骨,然后使用金属板和螺钉固定骨块。
手术矫治常常结合固定矫治进行。
3. 正颌外科矫治:这是一种特殊的手术矫治方法,适用于患有颅面骨骼异常发育的患者。
通过切割和移动颌骨,将骨骼重建到正常的位置。
4. 扩弓矫治:对于上颌骨过窄的患者,可以通过扩弓矫治来增加上颌骨宽度。
常见的扩弓方法包括矫治器、外展矫正、外科手术等。
5. 辅助矫治:有时候,正畸矫治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来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牙片、种植牙、修复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情况是不同的,矫治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
需要进行个体化制定。
只有经过专业的正畸医生评估和诊断后,才能确定最合适的矫治方法。
常见错颌畸形的矫治ppt课件
二前磨牙 ⑤ 拔除上颌两个第二前磨牙、下颌两个第
一前磨牙 ⑥ 拔除下切牙
17
后牙反
1. 病因 2. 矫治方法
(1)单侧后牙反 的矫治
上颌单侧 垫式矫治器 上颌四圈扩弓簧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Ⅰ度:上切齿切端至下前齿唇面的最大 水平距离<5mm。
Ⅱ度:上切齿切端至下前齿唇面的最大 水平距离在5-8mm之间.
Ⅲ度:上切齿切端至下前齿唇面的最大 水平距离在8mm以上
35
前牙深覆盖的分类
2、前牙深覆盖的分类
牙型 功能型 骨型
3、前牙深覆盖错 的颅面骨骼分型
上颌正常,下颌后缩 下颌正常,上颌前突 上颌前突,下颌后缩
矫治方法:
①对替牙期或恒牙期的病例,采用上颌活动矫治器。在 内倾的上前牙舌侧设计双曲舌簧,舌簧上附平面导板。 ②对于恒牙期患者可以开始就用固定矫正装置, 先纠正上 颌切牙长轴,形成一定程度正常覆盖后再黏结下颌托槽, 排齐下切牙并整平下牙弓Spee氏曲线,最后建立良好的 前牙覆 、覆盖关系。
52
53
56
骨型深覆 :
1)矫治原则:纠正上前牙牙轴,整平Spee氏 曲线,协调上下颌骨关系。
2)矫治方法:①轻度骨性深覆 的患者可利用正畸进
45
1.牙齿 前牙区表现为上中切牙牙轴垂直或内倾、 上颌侧切牙唇倾。上牙列拥挤,下切牙内倾拥 挤;在磨牙区,由于下颌发育受限,下颌被迫 处于远中位,磨牙常呈远中关系;如仅为牙弓 前段不调,磨牙亦可呈中性关系。
2.牙弓 上下牙弓呈方形,切牙内倾导致牙弓 长度变短。下颌牙弓矢状 曲线过大;上牙弓 因切牙内倾矢状曲线常呈反向曲线。
错颌畸形矫治的标准
错颌畸形矫治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平衡:错颌畸形是牙颌颅面结构关系之间失调的结果,经过治疗后,牙颌颅面形态和功能应取得新的平衡和协调关系。
在形态方面,上下牙弓形态正常,牙齿排列整齐,上下前牙、后牙覆合覆盖正常,尖牙、磨牙中性关系,上下颌间位置及与颅面位置关系基本正常。
在功能方面,首选是咬合运动正常,咬合运动时无早接触及颌干扰。
正中关系位与正中颌位关系正常,原来有因错颌造成的聂下颌关节功能、下颌运动、吞咽运动等异常均应恢复正常。
2. 稳定:稳定是正畸治疗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因为任何错颌畸形矫治过程中都存在着牙周组织或颌骨位置的改建和改变,这种改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取得稳定的治疗结果,不能只靠矫治后戴用保持器,与错颌的诊断、矫治设计、矫治技术的正确使用等过程有重要关系。
3. 美观:随着牙颌畸形的矫正,颅面侧貌形态将得到改善,这也是正畸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
总的来说,一个高水平的正畸治疗完成后,牙颌颅面形态和功能取得新的平衡和协调关系,平衡和协调即正常。
正畸第9章
第九章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牙列拥挤:概述:单纯拥挤复杂拥挤病因:牙量骨量不调: 牙量相对大,骨量相对小。
进化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诊断:拥挤度:轻度(Ⅰº): ≤4 mm 中度(Ⅱº): 4-8 mm 重度 (Ⅲº): >8 mm 拥挤度的测量——模型测量:牙弓应有长度−现有长度矫治原则:增加骨量:扩展牙弓长度、扩展牙弓宽度、其他(前方牵引、功能刺激、骨牵张)减少牙量:减少牙齿数量、减小牙齿体积、减小牙齿占据空间矫治方法:扩展牙弓长度: 1. 推磨牙向远中:适应证(第一恒磨牙前移、磨牙关系需改善、第二恒磨牙未萌或初萌、最好无第三磨牙)矫治器:口外弓矫治器、摆式矫治器、下颌唇挡、下颌舌弓、螺旋弹簧 2. 切牙唇向开展扩展牙弓宽度:1.矫形扩展:①适应症:严重宽度不调,后牙反合;8-14岁替牙或年轻恒牙合;鼻气道阻塞②开展速度:快速:2次/日,连续2星期慢速:4次/星期,连续两月③效果:磨牙区宽度增加10mm,50%为牙效应,50%为骨效应2.正畸扩展:无骨缝效应的宽度开展四角簧、菱形簧分裂基托活动矫治器3.功能性扩展减小牙量:减少牙齿体积--邻面去釉①适应症:轻中度拥挤,低角病例,不宜拔牙;牙齿较宽,或牙齿Bolton比例失调;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成年患者②方法:分牙—减径—抛光③效果:将每个邻间隙磨去釉质,全牙弓可提供5-6mm间隙。
决定正畸拔牙与否应考虑的因素:牙列拥挤度、牙弓突度、Spee’s曲度、支抗、垂直骨面型、矢状骨面型、软组织侧貌、生长发育牙弓突度:下切牙应直立于牙槽基骨之上,牙齿越唇倾,凸度越大,拔牙的可能性越大。
下切牙切缘舌向移动1mm,转矩减小º,需要2mm间隙Spee’s曲度(Curve of Spee):每整平1mm Spee’s曲度,需要1mm间隙支抗(Anchorage):支抗选择磨牙前移占据拔牙间隙的量强支抗 <1/4中支抗 1/4~1/2弱支抗 >1/2种植支抗≈0垂直骨面型:分型 MP-SN MP-FH高角(High angle) >40 º >32低角(Low angle) <29 º <22 º均角(Nornal angle) 29 º ~ 40 º 22 º ~ 32º软组织侧貌:E线、Z线、鼻唇角生长发育:年龄、身高、牙龄、骨龄、手腕骨片、颈椎片、第二性征拔牙矫治应遵循原则:拔牙保守原则、病牙优先原则、左右对称原则、上下协调原则、牙位的选择前牙反合(Anterior crossbite)病因:遗传因素、唇腭裂、全身性疾病、呼吸道疾病、乳尖牙磨耗不足、替牙期局部障碍、口腔不良习惯临床表现:牙合关系异常(前牙反牙合;后牙中性或近中关系;单侧或双侧后牙反牙合;前牙拥挤、唇倾;下前牙排列整齐或有间隙;下前牙舌倾)、颌骨发育与颅面关系异常(下颌发育过度:下颌长度增加、下颌位置前移、下颌角增大;上颌与面中部发育不足;ANB < 0 º,Ⅲ类骨面型;后颅底相对前颅底向前下倾斜;牙齿代偿)、软组织侧貌异常(代偿:上唇厚,下唇及颏部软组织薄;失代偿:凹面型)、口颌系统功能异常(咀嚼肌活动不协调、咀嚼效率低、MD)分类诊断:①牙型分类:(不涉及颌骨、颅面关系)Angle’s division:Ⅰ类、Ⅲ类Mao’s division: Ⅱ1、Ⅱ3 ②骨骼型分类:Ⅰ型: ANB ≥ 0 ºⅢ型: ANB < 0 º③机制分类:牙源性:前牙反合,后牙中性关系功能性:前牙反合,下颌前移,可退至前牙对刃骨骼性:前牙反合,后牙近中,下颌前突,无法后退骨性前牙反合的诊断标准:磨牙近中关系、ANB < 0 º、Ⅲ类骨面型、下颌不能退至前牙对刃,或后退后ANB < 0 º、伴颌骨、颅面关系异常、前牙代偿明显功能性前牙反合的诊断标准:检查下颌关闭道,找出不协调因素(合创伤、早接触),下颌常可退至对刃关系,神山氏功能分析法:I-I’/SN <76 º P243正畸与外科正畸患者的鉴别:三类骨面型明显;下切牙代偿明显;伴有面高失调,前牙开合ANB<-4 º,L1-MP<82 º,SNP>83 º,颏角<69 º,CV<201 º。
错颌畸形的早期矫治ppt
04
早期矫治的效果与影响
对颌骨发育的影响
促进颌骨正常生长
提高咬合功能
早期矫治能够纠正错颌畸形,引导颌 骨向正常方向生长,避免颌骨发育不 良或畸形。
早期矫治能够改善咬合关系,使牙齿 更好地咬合,提高咀嚼效率和口腔健 康。
预防颌骨发育过度或不足
通过早期矫治,可以预防颌骨发育过 度或不足的情况,保持颌骨与面部的 协调和平衡。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口腔检查
家长应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错颌畸形,并采取相应的矫治措 施。
早期矫治
错颌畸形的矫治越早进行,效果越好。因此,一旦发现错颌畸形,应尽早寻求专 业医生的建议和治疗。
纠正不良习惯
纠正不良习惯
不良习惯如咬手指、咬唇等可能导致 错颌畸形。家长应关注儿童的行为习 惯,及时纠正这些不良习惯。
替牙期矫治的目标是纠正错颌 畸形,改善咀嚼和呼吸功能, 并为恒牙期矫治打下基础。
恒牙期矫治
恒牙期矫治主要针对12岁及以 上的青少年和成人,此时牙齿和 骨骼已经基本发育完成,错颌畸
形较为固定。
治疗方法包括:牙齿矫正器、正 畸治疗和外科手术等,以改善咀
嚼、呼吸和面部美观。
恒牙期矫治的目标是纠正错颌畸 形,改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
儿童期习惯
儿童期的口腔习惯,如咬唇、吮指、 吐舌等,也可能导致错颌畸形的发生 。
口腔不良习惯
长期张口呼吸
长期张口呼吸会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导致上颌骨变长、下 颌骨后缩等错颌畸形。
异常吞咽习惯
异常吞咽习惯可能导致牙齿排列不整齐、上下牙弓关系异常 等错颌畸形。
03
早期矫治的时机和方法
乳牙期矫治
乳牙期矫治是针对3-6岁儿童的错颌畸形治疗,此时孩子的骨骼和牙齿尚未完全发育, 可塑性强,矫治效果较好。
安氏三类教案
安氏三类教案是一种针对安氏三类错颌畸形的矫治方案。
安氏三类错颌畸形
是指上下颌第一磨牙为远中关系,上前牙舌向倾斜,下前牙唇向倾斜,是较为常见的牙颌畸形之一。
安氏三类教案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诊断:首先对患者的牙颌畸形进行详细的诊断,包括拍摄X光片、制作
牙模等。
了解患者的牙齿排列、咬合关系以及骨骼结构等情况。
2. 制定矫治计划: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矫治计划。
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a. 拔牙:为了腾出空间来移动牙齿,可能需要在特定的位置拔掉一些牙齿。
b. 牙齿移动:使用矫治器(如金属托槽、隐形矫治器等)来移动牙齿,使
其排列整齐。
c. 调整咬合关系:通过调整上下颌牙齿的相对位置,使其达到正常的咬合
关系。
d. 维持矫正效果:在完成矫治后,通常需要佩戴保持器一段时间,以巩固
矫正效果。
3. 开始矫治:根据制定的矫治计划,开始实施矫治。
通常需要定期到医院
进行复查,以便医生根据情况调整矫治器或者进行其他必要的治疗。
4. 完成矫治:经过一段时间的矫治后,当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关系正常时,就可以结束治疗了。
然而,为了保持效果,通常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佩戴保持器一段时间。
以上是安氏三类教案的一般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错颌畸形矫正活动方案
错颌畸形矫正活动方案引言错颌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是指上下颌骨之间的关系异常,导致牙齿排列不齐或不正常。
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貌美观,还可能引发咀嚼功能障碍、语言发音困难等问题。
因此,针对错颌畸形的矫正活动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种基于Markdown文本格式的错颌畸形矫正活动方案,旨在协助医生和患者有效地进行矫正治疗。
矫正目标矫正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恢复患者的咬合功能和面容美观。
具体而言,我们希望通过矫正活动实现以下目标:1.上颌和下颌的骨骼关系恢复正常;2.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关系良好;3.面部轮廓美观,改善患者外貌。
矫正方案基于Markdown文本格式的错颌畸形矫正活动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评估:医生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影像学评估,了解患者的错颌畸形类型和程度。
在此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正畸器材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矫正器材,如托槽、弓丝等。
这些器材可以被应用于患者的上颌和下颌,通过逐步调整来改善牙齿和颌骨的关系。
3.戴用指导:医生需要向患者详细介绍矫正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给予指导。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正确佩戴矫正器材,定期进行复诊。
4.定期调整:矫正器材的调整是矫正治疗的重要环节。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治疗进展,定期进行矫正器材的调整,以推动牙齿和颌骨的移动。
5.口腔卫生:在矫正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加强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洗漱,以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6.治疗结束:当牙齿和颌骨的关系达到预定目标后,医生会决定治疗结束,并给予相应的固定器材以保持矫正效果。
注意事项在进行错颌畸形矫正活动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1.个体差异:每个患者的错颌类型和程度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避免采用通用的标准矫正方案。
2.配合度:矫正治疗需要患者的主动配合,正确佩戴矫正器材并按时进行复诊,确保矫正效果的最大化。
3.口腔卫生:患者在矫正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洗漱,并避免进食过硬或黏性食物,以免损坏矫正器材或影响矫正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双颌前突发生的机制可分为单纯性双牙弓前突和复 杂性双颌前突两类。 单纯性双牙弓前突
由于口腔不良习惯、替牙障碍、正畸治疗不当等原因, 导致上下切牙或牙弓明显前倾,上下唇过突且闭合不全, 侧面型凸,但上下颌骨位置及矢状向关系正常,磨牙关系 中性,前牙覆合覆盖基本正常。矫治该类畸形较容易,预 后良好。 复杂性双颌前突
2.环境因素:鼻咽部阻塞性疾病如慢性鼻炎、腺样体肥大 等影响气道通畅,逐渐形成口呼吸习惯,一些原本可能为轻度 安氏Ⅲ类错合的患者表现为双颌前突,但更多为上牙弓狭窄、 前突、安氏Ⅱ类错合畸形。一些口腔不良习惯如舔牙、乐器使 用不当或全身疾病引起的舌体肥大等因素也可能使上下切牙前 倾,表现为双颌前突。上下乳磨牙早失导致恒磨牙前移,也可 造成上下牙弓前突或拥挤。另外,正畸医生针对中度或中度拥 挤病例,因治疗计划制定或治疗措施不当,如勉强采用扩弓治 疗,亦可能导致上下牙弓前突,面部侧貌恶化,造成医源性双 颌前突。
牙列拥挤的矫治
基本原则:应用各种正畸手段减少牙量和增加骨量。使牙 量和骨量趋于协调。同时兼顾颌he面的协调性。稳定性及 颜面美观。
减少牙量的方法有邻面去釉,减数拔牙。通过矫治扭 转的牙来减少牙齿所占据的空间。
增加骨量的方法有扩弓增加牙弓的长度和宽度。通过 口外力刺激颌骨及牙槽骨的生长改建。功能性矫治器刺激 颌骨及齿槽骨生长,骨膜牵张成骨术等外科手术使齿槽骨 生.遗传因素:双颌前突有明显的种族和家族倾向。研究表明, 黑人和黄种人中双颌前突的比例最高,南欧白种人及中东地区 的人群中该类患者比例较低,北欧白种人中双颌前突者的比例 最低。我国南方人双颌前突的比例较北方人高。另外,相当比 例的双颌前突患者一至三代的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有类似的畸 形存在。少数患者因遗传性上唇短缩、舌体肥大、牙体过大等, 亦可表现为双颌前突。
2环境因素: 1乳恒牙在替换过程中出现局部障碍 2一些口腔不良习惯也可以造成牙列拥挤,如长期咬下嘴 唇。长期食用精细柔软的食物。
牙列拥挤度分级
轻度拥挤:牙列拥挤小于4mm 中度拥挤:牙列拥挤度4~8mm 重度拥挤:拥挤度超过8mm
拥挤度的测量
恒牙列的拥挤度可以借助石膏模型来分析完成。替牙列可 以结合模型和Moyers预测分析完成。其拥挤度是由现有 牙弓长度和应由牙弓长度之差。整平spee曲线。改变前牙 唇倾度所需的间隙构成。
形态大小。功能性调节器去除了颊肌对牙弓的压力,使牙 弓在舌肌的作用下得以扩大。可达4mm。
成人牙弓宽度的扩展为有限的牙性扩展。成人的牙弓 宽度扩展需要配合外科手术完成。即密质骨切开牵张成骨
二、邻面去釉(片切) 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其他矫治措施如牙弓扩展,拔
牙矫治联合使用。邻面去釉厚度为0.75mm~1.25mm。 生理学基础:邻面釉质存在着正常的生理性磨耗。 适应症: ①轻中度拥挤 ②成年患者 ③牙齿近远中径大,邻接点偏向合向的牙齿 ④口腔卫生及牙周状况良好,龋坏牙少 ⑤上下牙弓大小比例失调
1矫形扩展 适应症:①年龄在15y前。 ②拥挤度在中重度之间或者伴有后牙反合 ③牙列拥挤伴有失状向不调 ④下颌平面角平均或者偏低,无开合趋势
2正畸扩展 当腭中缝骨缝效应缺乏时,通过扩弓器释放的力量作用
于两侧后牙,使之颊侧倾斜移动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刺激该 区域牙槽骨的生长。
3功能性扩展 牙弓内外的唇颊肌及舌肌功能影响牙弓的生长发育及
治疗方案的考虑因素
•牙量骨量不调的发生机制 •拥挤度 •错颌畸形的类型 •牙体的健康状况 •颌面部的发育状态
牙弓扩展
牙弓周长与牙弓的长度和宽度有关。牙弓的扩展包括长度 和宽度扩展。
长度扩展 ①推磨牙向远中:通过矫治器向远中竖立磨牙或者整体移 动恒磨牙。一般牙弓单侧可获得3~6mm间隙
牙弓宽度扩展
制定拔牙方案的基本原则
1拔牙保守原则 2患牙优先拔出原则 3左右对称 4上下协调
具体拔牙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下颌切牙。适应症:后牙关系良好,拥挤集中在前牙区 单个下切牙严重唇向错位,唇侧牙槽骨板裂开
禁忌症:替牙期不宜拔出下切牙。,因为替牙期存在诸多 变化因素。此外,替牙期难以发现Boloton不调。 2下颌尖牙。除非特别严重的下尖牙釉质发育不全或者异 位阻生病例,一般不拔出下尖牙 3下颌前磨牙。绝大多数牙列拥挤病例拔出第一前磨牙, 有利于前牙内收和解除拥挤。 禁忌症:考虑到中线的控制问题,一般不考虑单侧拔牙。 4下颌第一磨牙 适应症:存在龋坏或者严重的牙髓,牙周 病。开合 禁忌症:下6维持着垂直高度和咀嚼功能,除 上述情况外,不应拔出
由于遗传等因素导致上下牙弓及颌骨矢状向生长发育 过度,表现为上下颌骨及牙弓前突,上下切牙唇倾或直立。 上下唇闭合不全,侧面型明显凸,上下颌骨矢状向关系正 常或为轻度Ⅱ类关系,磨牙关系中性,前牙覆合覆盖基本 正常,矫治难度较大。
双颌前突 - 疾病治疗
•1. 单纯性双牙弓前突:可通过单纯正畸治疗,以减小上 下前牙和上下唇突度,改善侧面型和唇闭合功能。临床上 常常需要减数拔牙并且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减数拔牙及 部位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牙弓突度及拥挤度,一般情况下选 择4个第一前磨牙,以利于前牙内收。在支抗控制方面, 应根据牙弓突度、唇突度、拥挤度及垂直面型决定支抗强 度。若需要强支抗时,可选择上颌口外力支抗或微螺钉种 植体。
禁忌症 ①牙齿存在明显患龋倾向者 ②牙釉质发育不良的患者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排齐牙齿,使牙齿之间的接触点正确 2确定牙位及牙量 3分牙 4去釉
邻面去釉注意事项
1保护好软组织 2从后往前 3告知患者去釉后保持口腔卫生
拔牙矫治 发展:20世纪初Angle以正常合为矫治目标,他认为不
拔牙完全可以获得稳定而整齐的牙齿排列和美的侧貌。没 有必要进行拔牙矫治。
•2. 复杂性双颌前突:对于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可选择单纯 正畸治疗。由于上下颌基骨位置靠前,上下切牙根尖位置 亦靠前,若通过减数拔牙并采用固定矫治器内收上下切牙, 理论上需要对切牙进行较长距离的整体移动或控根移动, 临床上这一过程较单纯性双牙弓前突患者以倾斜移动为主 的切牙内收困难得多,矫治时间亦较长,并有可能导致切 牙根尖不同程度的吸收或变圆钝,也容易因用力不当导致 控根移动失败,表现为牙冠移动明显多于牙根移动,牙冠 凸距减小但颌骨突度未减小,切牙变得更加直立或舌倾, 而侧貌得不到改善。因此,正畸治疗难度较单纯性双牙弓 前突大,对前牙使用轻力和适宜的转矩控制是治疗成功的 关键。
复杂的错颌畸形除了因牙量不调外,伴有上下合关系 的不调。磨牙关系为远中或者近中。部分伴有口和系统功 能的异常。
病因
直接原因:牙量与骨量不调。牙量大于骨量 1遗传因素:在人类演化的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和食物结 构的精细化,咀嚼器官功能表现出逐步退化减弱的趋势。 而且各拒绝器官的退化不平衡。肌肉退化最快,颌骨次之, 牙齿退化最慢。另一方面,牙齿的形态大小和数目在一定 程度上与遗传也有关系。
双颌前突(bimaxillary protrusion)是正畸临床上较常见 的矢状向错合畸形。按照字面理解,双颌前突是指上下颌 骨同时前突,但临床上更常见的情况是单纯双牙弓前突 (bimaxillary dentoalveolar protrusion),或双牙弓前突 伴上下颌骨位置异常,磨牙关系均为中性,前牙覆合覆盖 基本正常,侧面型凸。我们通常将以上两种情况笼统地称 为双颌前突。
20世纪40年代,他的两个学生Tweed和Begg先后经追 踪研究发现,部分病例出现拥挤复发,后提出拔牙矫治的 观念并逐渐流行开来。20世纪60~70年代,拔牙病例超过 50%。近年来比例明显回落。
拔牙矫治的依据? 为何近年来拔牙的病例减少了?
决定正畸拔牙的因素:
1拥挤度 2支抗磨牙的近中移动 3颌骨的生长 4 spee曲线 5切牙内收 6上下磨牙,尖牙关系,中线偏斜的矫治 7垂直骨面型 8矢状骨面型 9软组织侧貌
禁忌症:如果治疗目标仅为解除牙列拥挤,则不应选择拔 除上2 上颌尖牙:上3拔出后该部位的牙槽骨隆突消失,口角的 硬组织支撑减少。严重影响美观。除非严重畸形或者异位 萌出一般不拔
上颌前磨牙上颌前突可选择拔除上4。 拔除上4后,保持其间容易再次出缝 上颌第一磨牙,同下6 上颌第二磨牙
上颌第三磨牙
双颌前突的矫治
下颌第二磨牙:同下6 禁忌症:患者不愿拔牙,拔除7后正畸时间长,患者不愿 接受。 下颌第三磨牙:远中移动下颌牙列,前牙段拥挤 禁忌症:下颌6或者7缺失,应下8前移,慎拔除8
上颌中切牙:严重外伤,大面积龋坏,严重牙冠形态异常
禁忌症:除了上述情形外,一般不拔除上1 上颌侧切:先天缺失或者畸形过小牙。严重影响美观且无 法通过修复弥补。
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
一、牙列拥挤
牙列拥挤是最常见的错颌畸形的表现。大多数错颌畸形都 存在着牙列拥挤。牙列拥挤也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其他 错颌畸形
单纯拥挤因牙弓内间隙不足而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牙齿
扭转。可能影响到牙弓形态及咬合关系。一般不伴有上下 牙弓的不调。磨牙关系为中性。患者侧貌正常。为安氏Ⅰ 类错合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