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软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关节软骨组织再生修复技术新进展

关节软骨组织再生修复技术新进展

关节软骨组织再生修复技术新进展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是一个长期困扰的医学难题,生物移植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软骨再生修复带来新的希望,利用负载生长因子的特殊可降解软骨支架材料调动内源干细胞来实现软骨组织再生修复的新技术,易于实现产业化操作,也预示着软骨缺损的再生修复治疗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标签:关节软骨修复;软骨组织工程;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可降解生物材料支架软骨组织内无血管,软骨细胞在无血运环境中缺乏迁徙能力。

因此,关节软骨一旦遭到破坏,便很难得到修复。

目前,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仍缺乏理想有效的方法。

临床上关节病变患者的巨大需求,促使研究者不断探索可行的方法。

1 传统刺激方法促进再生修复1.1 软骨下骨钻孔、软骨磨蚀和微骨折这类方法可使骨髓中的软骨源性、骨源性细胞及细胞因子渗透到软骨损伤区域,促进软骨细胞的分化,产生纤维软骨。

这类方法操作简单,对于小面积软骨损伤的治疗结果在某种意义上相对比较满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但研究同时表明,软骨磨蚀、骨髓刺激等软骨愈合形成的纤维软骨组织与透明软骨是不同的,不仅机械性能逊色于关节软骨,而且容易退化[1]。

1.2 持续被动运动持续被动运动作为一种促进软骨愈合的辅助手段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持续被动运动(CPM)能促进较小的软骨全层缺损修复,产生一种在形态上、组织化学上类似透明软骨的组织,但对关节软骨表浅缺损没有明显的修复作用[2]。

1.3 玻璃酸钠注射关节腔内局部注射关节黏弹性补充剂——玻璃酸钠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认可。

其不仅可以提供关节黏弹润滑作用,恢复关节滑液流变学特性,还能产生一系列有益的生物学效应,有助于关节软骨组织的修复。

宋一平等[3]使用关节腔内注射几丁糖治疗骨关节炎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但从临床上看确有治疗价值。

目前尚未发现治疗修复广泛性关节软骨损伤的有效药物。

2 组织和细胞移植2.1 软骨组织移植软骨组织移植是最直接的软骨修复方法,即取自体健康软骨修剪成合适的形状后再重新植回体内,或以自体软骨膜、异体骨膜移植,或异体骨软骨片移植等,都取得了一定疗效。

骨髓的充质干细胞应用于软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骨髓的充质干细胞应用于软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B MS C 的 纯 度会 影 响 其在 组 织 工程 中的 应 用 ,因此 如 何 获 得一 种 效 率 高 的分 离 方 法显 得 尤 其重 要 ,同时探 索 一 种 在 培养 、增 殖过 程 中仍保 持 其 表 型特 征 和生 物 学 功能 的
少 ,患者 避 免 了再次 损 伤 ; ② 可 根 据修 复损 伤 的需 要 将 植
的 产生 。 因此 软 骨组 织 工 程 成 为近 年 来 生物 医学 研 究 的热 点 ,正 日益 受 到 科研 T作 者 和 临床 医生 的 广泛 关 注 。软 骨 组 织 工 程 包括 种 子 细胞 的选 择 、生 物相 容 性 良好 的支 架 材 料 的应 用和 培养环 境 3方面 口 _ 3 】 。其 中选 择合 适 的种子 细胞 对 于构 建 组织 工 程 软 骨 至关 重 要 。种 子 细胞 的 研 究 十分 活
向B MS C s
生 长条 件 也尤 其重 要 。 目前 常用 的分 离 方法 有贴 壁筛 选法 、 密 度梯 度离 心 法 、特制 培 养板 筛选法 、免疫 磁珠 分离法 等 。 贴 壁 筛选 法 与 密 度梯 度 离 心法 相 结合 是 目前较 为常 用 的方 法 ; 然 而上 述方法 分离 得到 的细胞 中常包括 多种祖 细胞 ,其 部 分特 征 与 B MS C s 极为 相 似 ,从 而 对研 究 和临 床应 用带 来 定影 响 。Ga n e等利 用骨髓 间充质 干细 胞表 面抗 原 S S E A . 4
关键词 :骨髓 间充质干 细胞 ;软 骨组 织工程 ; 分化 ;诱导 因子 中图分类号 :R3 1 8 . 0 8 文献标识码 :B DO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4 . 2 3 . 0 2 0

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创 伤 修 复 的 传 统 模 式 , 以 少 量 组 织 细 胞 修 复 大 块 能
1 2 h D C h D C 作 为 种 子 细 胞 , 些 年 来 也 . A S s A S s 近
越 来越 成为人 们 关 注 的 焦点 , 最早 由 Z k等 在 其 u 脂肪 组 织的血 管基 质 片段 中分 离得 到 , 些 细胞 与 这 来 源 于骨髓 的 间充质 干 细 胞 具 有相 似 的形 态、 疫 免
定 的 微 血 管 复 合 皮 瓣 成 功 的 对 一 老 年 男性 患 者 因 巨
1 种 子细胞 的来源 与选择
种 子 细胞是 骨 组 织 工 程研 究 中 最基 本 的 环 节 ,
也 是 骨组 织工 程 学研 究 的 热 点 问题 之 一 , 种子 细胞
应 具 有 取 材 简便 、 瘤 变 、 殖 能 力 强 并 能 耐 受 机 体 无 增 免 疫 等 特 点 。 目前 在 组 织 工 程 领 域 应 用 较 多 的 主 要
解 放 军 医药 杂 志 2 1 0 2年 8月 第 2 4卷 第 8期 Me P am J d& hr

. ! :! g . Q
: :
懑 撇
组 织 工 程 修 复 骨 缺 损 的研 究 进 展
陈建 常
[ 键 词 ] 组 织 工 程 ; 复 外科 手 术 ; 再 生 关 修 骨
表 型 以及 多 向 分 化 的 潜 能 , 于 自体 脂 肪 含 量 丰 富 , 由
组 织 缺 损 , 可 按 需 塑 形 达 到 理 想 形 态 , 实现 创 伤 并 为
修 复及 完美的 生物 学重 建提供 了理论 和方 法 。本 文
就 骨 组 织 工 程 中种 子 细 胞 、 物 支 架 和 细 胞 因 子 共 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细胞 外 支 架 构 建 组 织 工 程 软 骨 , 探 讨 其 在 软 骨 组 织 工程 中 的应 用 。 方 法 :分 离 兔 B M— MS C s并进 行 体 外传 代 培 养 。观 察 细 胞 形 态及 其 变化 , 检 测 免 疫表 型 c D7 1的 表 达 ; 绘 制 并 比较 不 同代 次 细胞 的 生 长 曲 线 。 传 代 培 养 后 , 检测第 2 、 3 、 4代 B M— MS C s 的软 骨特 异 性 Ⅱ型 胶 原 ( c o l l a g e n l I, C o 1 I I ) 的r n R NA 的表 达 。取 6只 新 西 兰 成 年 白兔 , 随机 分 为 两组 , A 组 为 单 纯 壳 聚糖 支
论著
骨 髓 间 充 质 干 细 胞 构 建 组 织 工 程 软 骨 修 复 兔 关 节 软 骨 缺 损 的 实 验 研 究
( 1 . 复旦 大 学 附属 上 海 市第五 人 民 医院骨科 , 上海
洪 洋 霍建 忠 郭 常安。 陈峥嵘。 董有 海 2 0 0 2 4 0 ; 2 . 复旦 大 学附属 中 山医院骨 科 , 上海
中 国临 床 医 学 2 0 1 3 年 8 月 第 2 O卷
第 4 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 Me d i c i n e , 2 0 1 3 . V o 1 . 2 0 , N o . 4
4 5 7
gi ne e r i n g c a r t i l a ge s u pp or t e d by c hi t os a n, a n d t o i nv e s t i ga t e t he a p pl i c a t i on of i t i n c a r t i l a ge t i s s ue e ngi ne e r i ng .Me t ho ds : BM —

人BMSCs复合载体支架修复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人BMSCs复合载体支架修复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海南医学2 0 1 4年 1 月第 2 5 卷第 1 期
Ha i n a n Me d J , J a n .2 0 1 4 ,Vo 1 . 2 5 ,No .1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3 — 6 3 5 0 . 2 0 1 4 . 0 1 . 0 0 2 1
由于外伤 、 创伤后慢性损伤 、 退行性变 、 关节退化 等原 因造成 的关节软骨受损在临床上 日 趋 常见 。根 据国际软骨修复协会建立的软骨损伤评价体系 , 将软 骨损伤按严重程度分为五级 。其 中特别是缺损完全 穿透软骨 , 到达软骨下骨更是临床难题 。而关节软骨 本身 的再生修 复能力十分微弱“ , 一旦受损 , 组织破 坏往往从关节表 面持续延展 的关节深层 。这样继续 发展将导致关节性病变或骨关节炎, 更严重 的晚期只 能进行关节置换治疗口 。以往常用的骨髓刺激技术 、 自体或异体骨软骨移植 、 骨膜软骨膜移植等治疗方法 因存在着纤维化 、 退化或者二期骨化 的问题 , 都难 以 取得理 想的效果口 】 。组 织 工 程 再 生 医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为其提供了一条新 的思维方向。因此 , 如何修复软骨 缺 损成 为 目前 组织 工程 研究 的热点 之一 。 组织工程研究 由种子细胞 、 支架材料 、 组织构建 和细胞 生长调节因子 四大基本要素构 成 。 目前软 骨细胞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主要包括 : 寻找理 想的种子细胞及其培养扩增方法、 提供适当的细胞载 体支架及固定方法 和明确各 种细胞 因子的调控机理 并诱 导 种子 细胞 分 化 等 。 1 种 子 细胞 的选 择 软 骨 再 生 的 潜 在 细胞 源 包 括 : 同源 软 骨 细胞 、 间 充质干细胞 、 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 等。间充 质 干细 胞是 最 常用 的软骨 组织 工 程种 子细 胞 , 具 有 良 好 的多 向分 化 潜 能和增 值 能力 。它可 以从 骨 髓 、 脐 血 等全身多处组织中分离提取 , 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以为 细胞提供 黏 附及 生长繁 殖的 空间 有利 于组织的再 生[ 1 6
许 多研 究都 表 明 MS s 合 栽 体 后 的 成 骨 能 力 明 显 优 于 单 用 C 复 载 体 和 单 用 MS s 目前 对 支 架 材 料 研 宄较 多的 主要 是 生 物 陶 C
骨折局部聚集数量 足够的 MS s然 而, C, 尽管骨折 周围 内也存在
2 MS 的 生 物 学 特 性 Cs
瓷和 可降解高分子有机 材料等 。 rd r Bu e 等m] 将表面覆盖有 骨髓
MS s 多孔 陶 瓷 支 架植 入 狗 股 骨 缺 损 处 . 与 单 纯 植 入 陶 瓷 支 C 的 架相 比 , 者 获得 更 好 的 效 果 。康 非 吾 等 L] 人 骨 生物 衍 生 材 前 m将
骨 化 形 式 [: 骨 内成 骨和 膜 内成 骨 。 软 骨 内成 骨 先 由 间 充 质 6软 ]
±30 个月 ,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 P<0 5 .) 0
33 运 用 B C 构 建骨组 织工程 骨 由于没 有细胞载 体 , _ MS s 单
干 细胞 ( snh m l t e s M C ) 聚集并 分化 成软 骨细 meec y a s m cl , S s e l 胞, 形成软 骨组 织 , 然后 由骨 组 织取代 软 骨组 织 , 最终 完 成骨
给 予 的 MS s 以 迁 移 聚 集 到 骨 折 区域 的 血 肿 组 织 内 C 可
32 向骨折部位 直接注射 B c 由于骨髓 MS s 集方便 . . Ms C 采 具有流动性 . 因此不 少学者采用局部骨髓 注射 的方法来治疗骨 缺损 周志玲等 l 在临床 实践 中通过将 自体骨髓 M C 短期浓 1 5 ] Ss 缩分 离纯化 , x线透视下经皮向骨不连部位注射 , 并行 简单 有效 的外 固定 . 治疗骨不连取得 了良好 效果 在他们进行的 10例骨 4 不连 治疗的 临床 实践观察 中, 自体 骨髓 MS s C 移植组平均愈合

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修复骨缺损的完美技术

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修复骨缺损的完美技术

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修复骨缺损的完美技术李凯【摘要】骨组织工程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临床上骨缺损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纵观骨组织工程研究的二十多年里,其构成的三大要素:种子细胞方面、支架材料方面和组织构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距离组织工程骨在临床中正式使用尚有一定距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就目前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现状及最新进展作一综述.%Bone tissue engineering has developed rapidly since the 1980s and brought new hope for the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s. Throughout twenty years, the three major elements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seed cells, scaffolds and organizations to build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certain distance for tissue engineered bone to be used officially in clinic.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tatus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are reviewed.【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2(009)018【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骨组织工程;骨缺损;研究进展【作者】李凯【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2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骨缺损很常见,然而修复骨缺损的惟一方法是通过骨移植来实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关键词】骨髓干细胞骨组织工程学研究内容要紧包括三方面a)种子细胞的研究;b)支架材料的研究;c)组织工程化骨的临床应用。

其中种子细胞是组织工程研究中首要的、最大体的环节。

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理想种子细胞,应具有以下特点:a)结构比较简单,是不具有特定性能的原始细胞;b)取材容易,对机体损伤小;c)体外培育增殖能力强;d)可在必然条件下向特定方向转化;e)稳固表达到骨细胞表型;f)植入人体后能继续产生成骨活性;g)无致瘤性[1~2]。

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证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BMSCs)具有自我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且具有来源普遍、取材简单、分化成骨的潜能强等特点,成为目前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研究的重点。

1 BMSCs体外增殖的生物学特性及培育BMSCs的体外增殖生物学特性干细胞是指那些具有高度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组织细胞的细胞;组织干细胞是指发育成熟的个体内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目前比较明确的能够转化的组织干细胞主若是BMSCs。

对BMSCs的细胞周期研究说明,其大约有20%为静止期细胞,即G0期细胞。

这说明BMSCs具有壮大的增殖能力,每传一代细胞数量就增加2~4倍。

但有文献报导,高度传代(大于25代)的BMSCs中有一部份已经表现出凋亡特性。

BMSCs的体外培育Freiden stein发觉了骨髓培育中有呈纺锤状的少量贴壁细胞,能够分化形成多种中胚层组织,包括:骨、软骨、肌腱、肌肉组织、骨髓基质结缔组织等,这种形成集落的初始骨髓基质细胞被称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 firbroblastic,CFU F)。

Minguell[3]以为BMSCs为存在于骨髓基质中的非造血来源的细胞亚群,Ashton称其为骨髓基质成纤维细胞。

BMSCs对营养条件要求高,而且含量很低,约为%~%,要利用BMSCs就必需实现其体外分离培育及扩增[4]。

间充质干细胞在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间充质干细胞在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维普资讯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 0 8年 8月
第 4卷 第 4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31 ・

综 述 ・
间充质 干细 胞 在 关 节 软 骨 缺 损 修 复 中 的应 用
汪 洋 王 友
【 中图 分 类 号 】 Q 1、+ , 6 1 【 献 标 识 码 】 B 【 8 31 1R 8 、 3 文 文章 编 号 】 17 - 34 2 0 )0 - 2 10 6 3 0 6 (0 8- 4 0 3 - 3
而 , 骨 形 成 的程 度 却 存 在 支架 依 赖 性 1 C lma 软 9 o 3 e n等P 究 发 。 研
现 , MS s 藻 酸 盐 支 架 上 产 生 的 硫 酸 化 G G 比 在 琼 脂 糖 B C 在 A 凝胶支架上要多。迄今为止 , 经有多种支架 结合含 T F 1 已 G 一3 的 软 骨 培 养 基应 用 于 B C MS s的软 骨 形 成 。在 体 内 实 验 中 , 是 通过调控 T F 1 G 一 3的释 放 来 诱 导 软 骨 形 成 的 。3 7℃ ,在 P S B 中 .含 有 T F 1 的 藻 酸 盐 支 架 能 够 持 续 地 释 放 T F 1 达 G 一3 1 G 一 1 3 3 5d并 诱 导 软 骨 形 成 1 9 1 用 基 因疗 法 时 , 有 T F 1 。采 含 G 一 2基 因 3 的 B C 能 够 持 续 表 达 目的 基 因 4周 以 上 . 同时 可上 调 Ⅱ MS s 型 胶 原 和 聚集 蛋 白 聚糖 的 表 达并 促 进软 骨基 质 的 合 成㈣。也 有 学 者 研 究 了 B C 在 不 带 有 生 长 因 子 的 支 架 上 ( Al 、 MS s H l l 1 P A 、一 钙 磷 酸 盐 陶 瓷 支 架 【) G 旧 B 三 t 向软 骨 细 胞 分 化 的 情 况 。 o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当于成年 人体细胞总数。 具 有 多 向 分 化 潜 能 是 MS s最 重 要 的 生 物 学 特 性 [ C 4 1 。 Fidntn首先证 实了 MS s r esi e e C 具有 分化为骨 、 软骨 、 纤维 组织 的
2 骨髓 间充 质 干细胞 的发 现及 其 生物 学特 性
21 骨髓 间充 质 干 细 胞 的发 现 .
出生后 的骨髓腔 内含 有造血和基质 两大 系统 。前者 由造 血 干细胞及其 分化 的细胞组成 ,后者是一个 组成骨髓基质 的异质
细胞群体 , 包括成纤维 细胞 、 网状细胞 、 脂肪细胞 等 , 中含有 多 其
能干细胞 。早在 1 0年前德 国的 C h hi 3 on e m首次提 出了骨髓 中含 有一些参与组织损伤修复 的干细胞 的假设『 8 9年 , ojn通 1 6 ] 。1 G uo
2 2 代 0~ 5 细胞形态 、 生长 曲线、 免疫表 型仍无 明显变化 , 至此 每 个单 一的 M C已大约扩增为 55 0 个细胞 ;在此 以前未观察 S .X1s
惟 间充质分 布最 广。故问充质细胞可成 为组 织工程组织修 复和
再 建 中重 要 的 来 源 。
到细胞 凋亡特 点 ,但 2 0—2 5代 以后则 出现典 型 的凋亡 表现 。 C lr 报道极低密度培养 能保持 M C o e 等斟 t S s的增殖 能力 ,0 2mL的 骨髓样本经 3代 6周的培养可扩增 2X1 , 1 ” 细胞 , 0 倍 达 0 个 相
代 不改变生 物学特征 、 畏 小 、 抗 跬 组织修复能力强等。因此 , 在组
这些单个核细胞在经过 2 - 0 培养 周期后 ,仍然能保 持其多 03 个 向分化的潜 能。 18 , w r首 先将 这种贴壁生长的骨髓单核 9 4年 O e  ̄

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与软骨组织疾病的研究进展

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与软骨组织疾病的研究进展

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与软骨组织疾病的研究进展JIN Zhenxiong;TANG Dezhi;XIAO Yanhua【摘要】近年来,随着细胞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受到关注和研究,具有易分离获取、培养过程相对简单等优点,并且能够自我更新并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包括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是较为理想的种子细胞.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量的研究基础上,脂肪、骨骼肌、滑膜等多种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也广泛应用在骨及软骨组织的体内研究和体外研究中.虽然间充质干细胞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了飞跃进展,但在临床推广应用干细胞治疗上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机理尚不明确,对其定向分化无法进行精确调控,且存在诸多限制骨和软骨再生的几个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治疗的效果,故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期刊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年(卷),期】2019(025)006【总页数】6页(P858-862,879)【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骨;软骨;干细胞治疗;组织修复【作者】JIN Zhenxiong;TANG Dezhi;XIAO Yanhua【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6现如今,组织工程技术在骨和软骨、血管、神经、皮肤、肌腱韧带等组织工程领域得到迅速发展。

干细胞(stem cell)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再生、更新、多向分化等能力的细胞。

正是因为它的多分化能力和再生潜力使其大量应用于干细胞研究和再生医学中[1]。

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大类,成体干细胞又可根据其特定组织来源分为造血干细胞、骨髓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脐血干细胞等。

其中以骨髓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科应用较为广泛。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的下降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内在再生潜能下降时,需要在创新疗法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因此基于细胞的修复策略已成为有希望的治疗策略[2]。

在正常情况下,它们保持静止状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机制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机制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机制研究进展张佳瑶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上海牙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072刘玛丽浙江杭州师范大学 310000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骨组织工程飞速发展,为骨修复带来了全新的期盼。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骨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通过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软骨细胞能够有效治疗骨关节炎、软骨缺损等疾病,由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不仅涉及众多信号通路,并且还会受到蛋白质、药物、RNA以及基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提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科学研究和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本篇文章将依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分化机制引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尚未分化充分的类中胚层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够在特定的条件下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心肌细胞以及神经元等[1-5]。

由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材方便、对身体损伤小并免疫原性相对较低,所以,它在组织工程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骨组织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种子细胞。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软骨病变、骨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病率显著提升,对广大老年人群的机体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软骨组织主要由细胞外基质和软骨细胞共同组成,属于一种结缔组织,由于该组织内缺少血管和神经支配,一般无法自我再生,再加之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也非常薄弱,所以,软骨损伤通常无法自我修复,如何有效治疗软骨相关疾病一直深受医学界的关注。

随着骨组织工程的高速发展,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在治疗软骨病变、骨关节炎等疾病中的优势作用日益凸显,但是,由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在分化过程中很容易因发生肥大变性而生成纤维软骨,从而导致治疗陷入中断或者失败,故此,总结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对于相关科学研究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6-10]。

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综述・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术2009年11月第47卷第3l期李向东-景尚斐2(1.内蒙古自治区林两县医院骨科,内蒙古林两025250;2.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外Ⅱ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摘要】骨缺损的治疗是困扰骨科临床的难点,传统的治疗方法极为困难。

随着组织工程学的迅速发展,骨髓基质干细胞是被研究最多的种子细胞,通过对其进行基因修饰、构建复合支架材料及促进组织工程骨早期血管化等方法,使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骨缺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现对其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组织工程;骨缺损;成骨细胞【中图分类号】R-332;Q8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09)31—26—03ResearchAdvancesinRepairofBoneDefectwithBoneMarrowStromalCell1.BoneSurgeryDepartment,LinxiCountyHospital,Linxi025250,China;2.TheSecondDepartmentofHandMicrosurgery,theSecondAflilieat-edHospitalofInnerMongoliaMedicalCoUege,Hohhot010010,China【AbstractlThetreatmentforbonedefectisdifficultinorthopaedicsclinic,anditishardfortraditionalmethods.Withrapiddevelopmentoftissueengineeringtechnique,repairofbonedefectwithtissueen6neeringhasbeenahotspot,suchasgenemodificationofseedceHs,construe—fionofcompositescaffoldandpromotingearlyperiodvascularizationoftissueengineeredboneelm.Thisartical矛Vesanoverviewtocurrentsit-uationandadvancesinitsresearch.IKeywordsJBonemarrowstromalcell;Tissueengineering;Bonedefect;Osteoblasts由于感染、创伤、肿瘤和先天性疾病造成的骨骼缺损是骨科最常见的治疗难题。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刘文彬摘要:骨性关节炎(OA )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其病理变化主要是细胞炎症介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软骨细胞外基质(ECM )降解。

由于间充质干细胞(MSC )在特定条件培养基诱导下可以分化为软骨细胞,基于此,MSC 细胞疗法给OA 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MSC 细胞疗法在技术上存在局限性,包括MSC 扩增时去分化,注射后再生效率降低,以及大规模细胞生产时质量控制不一致。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学者探讨了基于MSC 外泌体介导的软骨组织再生。

由于MSC 的外泌体为细胞间的通讯载体,能在细胞间传递脂质、核酸以及蛋白质等生物活性分子,因此可以作为治疗OA 的替代疗法。

近期的一系列体内研究表明,给予MSC 来源外泌体可有效减少软骨细胞中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加软骨ECM 成分的表达,最终增强软骨组织再生。

因此,本综述通过检索文献对MSC 来源外泌体治疗OA 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OA 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骨性关节炎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48(2021)03-0545-04doi :10.3969/j.issn.1007-6948.2021.03.036软骨组织是一种具有弹性的结缔组织,由透明质酸、胶原纤维、蛋白多糖和软骨细胞组成。

软骨组织无血管及神经结构。

这些结构特征往往限制了软骨中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充足供应,从而限制了受损软骨组织的有效再生[1-2]。

因此软骨组织在创伤、持续负重后易发生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 )[3-4]。

目前,OA 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因此,针对OA 的治疗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目前,OA 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关节镜清理术、截骨畸形矫正术、单髁表面置换术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这些手段往往存在外源植入物感染、植入物或组织替代物寿命短、需要二次手术、新形成组织与天然软骨界面不一致等 缺点[5]。

骨缺损的临床修复与研究进展

骨缺损的临床修复与研究进展

骨缺损的临床修复与研究进展在医学领域,骨缺损是一种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它可能由创伤、肿瘤切除、感染或先天性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

骨缺损不仅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肢体残疾、疼痛、关节不稳定等,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骨缺损的临床修复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骨缺损的分类骨缺损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根据缺损的大小可分为小缺损(< 2 cm)、中等缺损(2 5 cm)和大缺损(> 5 cm);根据缺损的部位可分为骨干缺损、干骺端缺损和关节面缺损;根据缺损的原因可分为创伤性骨缺损、病理性骨缺损和先天性骨缺损等。

不同类型的骨缺损需要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

二、骨缺损的传统修复方法1、自体骨移植自体骨移植是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它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骨诱导性和生物相容性。

常用的自体骨来源包括髂骨、腓骨和肋骨等。

自体骨移植的优点是骨愈合率高,缺点是供骨区可能会出现疼痛、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且骨量有限。

2、同种异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是指使用他人捐献的骨组织进行移植。

同种异体骨经过处理后可以降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风险,但仍存在传播疾病的可能,且骨愈合速度较慢。

3、人工骨替代材料人工骨替代材料包括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生物玻璃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但缺乏骨诱导性,单独使用时骨愈合效果往往不理想,通常需要与其他方法联合应用。

三、骨缺损的现代修复方法1、组织工程骨组织工程骨是将种子细胞(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等)与支架材料(如胶原蛋白、聚乳酸等)结合,在体外构建出具有生物活性的骨组织,然后植入骨缺损部位。

组织工程骨具有良好的骨再生能力,但目前仍面临着细胞来源有限、支架材料性能有待提高等问题。

2、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通过将具有成骨作用的基因(如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等)导入骨缺损部位的细胞,促进骨再生。

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生成软骨细胞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生成软骨细胞的研究进展

限制 了细 胞 间信 号 传 递 。阻 碍 细 胞 因子 对 软 骨 细 胞 的调 节 作 用 ,影 响 软 骨 细 胞
既然骨髓 、 肪组织 、 带血 、 脂 脐 滑膜 、 的进 一 步 分 化 及 成 熟 。单 层 培 养 最 主 要
应 用 。间 充 质 干细 胞 ( sn h ma s m Mee c y l t 骨 骼 肌 、骨 膜 等 组 织 都 可 分 离 出间 充 质 的弊 端 , 随着 传 代 次数 的增 多 , 骨 细 e 即 软 cl ) e s 由于 具 有 良好 的 多 向分 化 潜 能 、 l 来 干 细 胞 。那 么 不 同 来 源 的 MS s是 否 具 胞 会 出现 去 分 化 和 老 化 现 象 ,上 述 情 况 C 源 方便 等优 势 ,近年 来 日益 成 为 人 们 关 有 相 同的 分 化 能 力 ? S k g c i 用 人 a a u h ̄
发现 它还 可 以 向脂 肪 、 袭 性 软骨 缺损 通 常 由创 伤 及 关 节 了更 为 深 入 研 究 ,
寿 分 炎 等 原 因 引起 , 一 种 常 见 的 骨 科疾 病 , 肌 肉等 其 他 各 种 间 充 质 组 织 分 化 。也 正 充 质 细 胞 不 论 是 在 数 量 、 命 、 化 能 是 都 由于 软 骨组 织 无 血 管 、 经 和 淋 巴 管 , 因如 此 .人 们 将 这 些 成 纤 维 细 胞 集 落 形 力 等 方 面 , 表 现 出 与 供 者 年 龄 呈 负 相 神 同 时 软 骨 细胞 代 谢 率 低 .加 之 在 基 质 纤 维 成 单 位 定 义 为 问 充 质 干 细 胞 。后 来 的 研 关 的趋 势 _ 。 近年 来 . 究 人 员 还 从 头 4 l 研 网中 的 增 生 和迁 移 受 限 。故 当软 骨 组 织 究 进 一 步 证 明 .间 充 质 干 细 胞 是 一 种 来 皮 _、 水 [ 、 周 膜 、 6羊 ] 7牙 1 鼠类 前 列 腺 组 织 9 1 S s遗 并 受 到 破 坏后 , 自行 修 复 能 力 非 常有 限 , 源 于 中胚 层 的 具 有 高 度 增 殖 能 力 及 多 向 [ 中 成 功 获 得 M C , 憾 的是 , 没 有 其 往 往 会 造成 不可 逆 转 的功 能 障 碍 .从 而 分 化 潜 能 的 成 体 干 细 胞 ,不 仅 能 够 分 化 对 这 些 不 同 组 织 源 性 MS s的软 骨 细 胞 C

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综
述・
诱导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向软骨分化 的影响 因素研究进展
陈 波 , 张 寿 ( 中南大 学湘雅 医学 院 附属 海 口 医院 暨海 口市人 民 医院骨科 中心 , 南 海 口 50 01 海 7 28
【 摘要】 近年来组织工程软骨成为软骨修 复研究的 新热点, 间充质干细胞( c 其 当前最有前景的种子细胞。 Ms s
海南医学 2 1 年5 03 月第 2 卷第 1 期 4 0
H ia d J Ma 0 3 V 1 2 , o 1 an n Me , y 2 1 , o . 4 N . 0
di0 99. n 0365. 1. . 2 o1.6/s .0—30 03 0 60 : 3 js1 i 2 10
1 细胞 培养
11 分 离 方 法 自 Fi es i . r dntn脚在 2 世 纪 7 e e 0 0
年代 中期首次利用骨髓 中MS s C 贴壁性生长而其他 细胞成分非贴壁性生长的特性建立贴壁分离法 以来 , 国 内外许 多学 者 对 MS s C 的分 离方 法进 行 了大 量 探 索。 目前MS s C 的分离方法包括贴壁分离法、 密度梯 度离心法 、 纤维蛋白微珠法、 流式细胞仪法、 表型分离 法等 。其 中贴壁分离法操作 简单 , 分离 的细胞活性 高, 生长 快 , 殖 能力强 ; 增 密度 梯度 离心法 无需 特殊 设 备便可获得较高纯度的细胞。Wag 发现这两种 n 等 方法分离 的B C 均可被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 , MS s 而 且 其 生长 活 性 和成 软骨 分 化 的能 力不 会 受 到 明显 影 响 。流式细胞仪法和表型分离法 因其对细胞的活性 影 响较 大 目前 已较少 使用 。 1 空间结构 研究表 明三维立体空 间结构对 . 2 B C 成软 骨分化 有着重 要 的促 进作 用 。Y o 比 MS s o 等州 较 了体外三维与二维培养 的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 结果表 明三维条件下 培养的骨髓 间充质干 细胞 向软骨分 化 的 程度 比二维培养 的显著 。吕昌伟等[ 5 1 了分别 以凝胶 观察 微球 悬浮高 密度细胞 、 凝胶 包埋离 心细胞 团、 凝胶 覆盖 细胞及普通细胞培养等方式 , 应用转壁生物反应器对 B Cs MS 成软骨 分化进行 空 间动态诱导 培养 , 与各培 并 养方式的静态诱导培养作 比 , 较 结果发现三维诱导方式 比平面诱有效, 动态诱导环境优于静态诱导环境, 提示 三维立体空间动态培养可进一步提高软骨诱导效率。 1 传代次数 B C 的生物 活性和成软 骨 . 3 MS s 细胞分化能力是否会随着细胞传代而改变, 国内外相 关的报道 尚少 。霍建忠等 将不 同代 的B C 成软 MS s 骨分化诱导 , 发现第 6 代后 的B C 成软骨能力减 MS s

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相关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相关研究进展

综述 。
关 键词
间充 质 干 细 胞 ; 成软骨分化 ; 损 伤修 复
D OI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7 0 8 3 . 2 0 1 4 . 0 1 . 0 1 7
软骨损伤修复一 直是 临床研 究 中的棘手 问题 , 因为 关节软骨缺乏血管和神经 , 且软骨细胞 包裹于软骨 基质 , 不易迁移至损 伤区域参与修 复¨ 1 ] 。传统 的软骨损伤外科 修复的疗效均 不理想 , 探 索软骨 损伤修 复新 方法 就成为 长期研究热点 。B r i t t b e r g等l _ 2 早在 1 9 9 4年较 为成功地采 用 自体 软骨细胞 移植方 法治疗 膝关 节软 骨缺损 , 但 由于 软骨细胞来源有限 , 其表型 或生物学功能不 易保持 , 大规
作 软骨修复 的种子细胞。近年关于 B MS C成 软骨分化的 研究逐渐增多 , 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1 B MS C分 离 和 鉴定
B MS C分离方法的研 究有助于分离 出优质 B M , 更 好地运用 于组 织工程 化软骨及 其治疗研 究。传 统 B MS C 分离方法主要有全骨髓培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 可成功 获得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的 B MS C c , 而细胞 表面分子标记 分选法费用较高 , 现很少应用 。随着组织工程技术 的发展, 新 的分离方法不 断出现 。P e t e r b a u e r - S c h e r b 等_ 6 报道 比较
C D 1 2 0 A, 表 面 阴性 表 达 的标 记 物 有 C D 1 4 、 C D 3 4 、
C D 4 5 _ l 8 ] 。一般 认 为 整 合 素 家 族 成 员 C D 2 9 , 黏 附分 子 C I N4 、 C D 1 6 6 、 C D 1 0 5为 B MS C的重要标志物 。 2 B MS C成软骨分化鉴定 丝氨酸蛋 白酶抑制 剂 ( S E R P I N) 是 一类 分布广 泛 的 蛋 白酶 抑 制 剂 超 家 族 成 员, 包括 a 1 一 抗 胰 蛋 白 酶 ( S E R P I N A1 ) 和 一 抗胰蛋 白酶( S E R P I N A 3 ) , 在体内生理 及病 理过程 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B o e u f 等_ 1 0 ] 研究发现 , 软 骨细胞中 B MS C表达 8 7 种基因表达存在显著性 差异 , 6 7 种基 因 在 软 骨 细 胞 中 高 表 达 ; 基 因芯 片分 析 发现, S E R P I N A1 和S E R P I N ; 表达与 B MS C的成软骨细胞分 化 和软骨细胞去分 化有关 , 为B MS C软骨分化相关基 因。 S E R P I N A1 分泌与 B MS C成软骨分化和 软骨扩 张过程 中 软骨 细胞去分化 有关 , 因此作 为 B MS C成软 骨分化过 程 中的重要标记物 , 对B Ms c成软骨分化鉴定有积极意义 。

BMP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BMP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electromagnetic
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将编码 BMP一2的基因片段转移至MSCs中,有可能为上述 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胡运生等1201采用腺病毒 表达载体Adeno—XTM将hBMP一2基因导入兔骨 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BMP 一2的表达,然后通过M,rr法分析其对细胞增殖的 影响,并分别通过体外检测I型胶原合成与表达情 况、碱性磷酸酶染色和钙结节Yon Kossa染色,观察 腺病毒介导hBMP一2基因转染兔BMSCs的成骨分 化能力。结果显示,hBMP一2基因转染MSCs后可获 得稳定表达,且基因表达产物能促进MSCs增殖,并
hematopoietic
Blood
patients【J】.Biol
389—398. 1l Arinzeh T
Transplant,2005,ll(5):
L。n吐er S J,Awhambault M P。et a1.AIlogeneic bone in

mesenchymal stem c婀lls regenerate nine segmental
代骨缺损已成为一种研究趋势,而利用MSCs来源
广泛、对机体损伤小、容易分化等优点将其作为骨组 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在体外或者体内一定条件下使 其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用于骨缺损的治疗是又一个 新的研究方向。在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需
化和基质分泌,在体内外均可诱导MSCs向成骨细
胞转化118,191。但在组织工程化骨的构建过程中如何 保证hBMP一2的持续释放及发挥其诱导成骨功能
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李建军等121评价携带骨形
态发生蛋白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BMP一2)转 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其成骨分化的影 响,发现转染后细胞稳定表达BMP-2基因,核心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皮肤创面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皮肤创面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下 可 分 化 为成 骨 细 胞 、 软 骨 细 胞 、 肪 细 胞 和 成 肌 细 胞 等 , 成 脂 而且 这 些 细 胞经 过 2  ̄ 3 培 养 周 期 仍 能 保 持 其 多 向 分 化 0 0个
潜 能 圆。C n e 等 发 现 人 B S og r M C中约 有 2 % 于 静止 期 , 0处 足 以维 持 增 殖 分 化 所 需 的 细 胞 供 给 : 外 培 养 扩 增 中 , 自动 体 不 分 化 。 实验 证 明机 体 内除 了骨 髓 外 , 脐 血 。 外 周 血 [中也 在 、 5 存 在 有 问 充 质T 细 胞 ,在 一 定 诱 导 条件 下 与 B S M C分化 方 向
C 1 5(H ) C 7 (H 、 H ) C 2 、 D 4 C 5 、 D 0 C 1 6 D 0 S 2 、D 3 S 3 S 4 、 D9 C 4 、D 4 C 9 、D 0 、
BS M C的生 长 和 扩 增 。 培养 条件 中 , 重要 的影 响 因 素 是血 清 最 的促 生 长 作 用 。问充 质 l 胞 的 培养 可 采 用 常 规 的 细 胞培 养 丁细 方 法 。 多数 体外 培 养 研 究 证 明 BS 人 M C具 有 强人 的扩 增 能 力 。
Cle o tr等 道 , 人 骨髓 基质 原代 细 胞 低 密 度 培 养 生成 的 。 报 将
在 仅 补 充 了适 宜 血 清 的培 养 液 中 , 它们 就 能 贴 附存 塑料 培 养 器 皿 壁 _生 长 , 泌 多 种 细 胞 子 , 过 细 胞 表 面 的 多 种 受 卜 分 通 体 相 互 作 用 刺 激 细 胞 的迅 速 增 殖 l 有 多 种 因 素 能 影 响 o 。 。 。
目的细 胞分 化 [ 1 18 1 ̄ 。 近年来 , 着对 BS 随 M C研 究 的 深 入 , 渐 发 现 B S 逐 M C在 损 伤 等 刺 激 下 能 参 与多 种 组 织 的 修 复 作 用 ,M C免 疫 原 性 B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医学杂志Inner Mongolia Med J 2009年第41卷第7期
83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软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张清林综述,吴一民审校 (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 [摘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其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而成为目前软骨组织工程领域研 究的重点之一。查阅国内外近年有关文献,对近年MSCs诱导分化成软骨的研究成果,从细胞培养的物理条 件、诱导因子的作用及支架材料和基因工程等方面做一综述。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诱导分化

的抗原结合位点进行分选,所得MSCs效率和纯度 较高。贴壁培养法是最早应用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虽然用这种 方法分离培养的MSCs细胞纯度较其他方法略有不 足,但由于其操作简单易掌握、不易污染、可多次传 代以获得足够量的细胞、其分化诱导特性不受影响 等优点,成为一种较好的MSCs的分离培养方法。 在国外还建立了另外一种简单、经济、高效的分离 MSCs的方法,即利用一种具有3肛m孔径的塑料培 养皿从骨髓中筛选MSCs,这种方法筛选出来的 MSCs均质性>98%,也具有自我增殖和更新及分 化为各种结缔组织的能力[3】。MSCs的抗原表型并 不是单一的,而是兼有内皮、间充质和肌肉细胞特 征。至今尚未发现MSCs的特异性表面标志。Long MW等【4 J通过研究发现,它们不表达造血干细胞表 面CD34、CD45和HLA—DRC。强表达CD44和 CD29。在形态学方面,MSCs与骨髓中的成纤维细 胞的形态较相近,因目前MSCs的鉴定主要根据其 形态和培养特性,一般认为MSCs经体外培养其细 胞体积小、呈梭形、核浆比例较大、能传代培养。但 是最可靠的检测方法是其多能的分化特性,另外某 些标记分子如CD44、CD90、CD29等也有助于进一 步认定MSCs细胞。

MSCs的分离和培养以及鉴定 目前用于分离骨髓MSCs的方法主要有4
MSCs向软骨组织诱导分化 Noble等【5 J于1995年首次成功地诱导了MSCs
种【2】。①密度梯度离心法:根据MSCs与其他细胞 的密度不同而采用PercoU分层液将其分离出来;② 流式细胞仪分选法:根据MSCs细胞体积小、相对 缺少颗粒的特性,利用流式细胞仪对MSCs进行分 选;③贴壁培养法:根据白细胞和造血干细胞是悬 浮生长的,而MSCs具有在塑料组织培养皿中贴壁 生长的特性对其进行分离;④免疫磁珠分选法:根据 MSCs表达的细胞表面标志进行收集或根据其表面
难。人工合成的基质有:聚乳酸(P队)、聚乙醇酸
(P(认)及其共聚物。它们为多孔或非编织纤维网结构, 孔径大于100 1TI,中空体积达90%,可以吸附大量细 胞,保证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具有可降解性,在数月 至数年内可完全被体内组织取代,是MSCs的良好载 体。但存在着细胞亲水性差,材料的降解时间和降解 速率不易控制,存在孔隙率、孔径越大则材料本身机械 强度和可塑性越差的矛盾。此外,材料的降解产物可 能对组织细胞产生影响,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 4组织构建与形成环境 根据种子细胞接种途径与形成环境的不同组织
【中图分类号】R681.3[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4.0951(2009)07—0831.03
软骨病损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如由创伤、感 染、自身免疫、肿瘤等因素引起的各种关节表面疾 患,以及儿童骨骺生长板的创伤、早闭、坏死等【1J。 由于软骨细胞属于增殖能力极弱的终末未分化细 胞,缺乏再生能力,软骨创伤后的修复极为困难,所 以软骨缺损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上所面临的难题之 一。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出现为软骨缺损的 修复带来了曙光.它通过分离及培养所需的种子细 胞、选择适合的生物支架材料、最后构建组织工程化 软骨到缺损部位而完成治疗目的。目前,常用的用 于修复软骨损伤的种子细胞多为自身软骨细胞,但 有如下缺点:①自体来源的软骨细胞数量有限,随着 年龄增大所获取的软骨细胞数量减少;②取材不方 便,对供体部位造成一定的伤害。这就迫使人们寻 找更为合适的种子细胞。MSCs是存在于骨髓中的 非造血干细胞。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具有向成软骨细 胞、成骨细胞、神经细胞等分化的潜能。与软骨细胞 相比其来源不受限,取材方便,对供体损伤小,易于 分离培养,体外增殖能力强,已成为软骨组织工程研 究的热点0现就MSCs在软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研 究进展作一综述。
细胞密度 胚胎发育过程中软骨形成的最早形态学变化是
间充质细胞间距缩小,细胞间形成紧密接触。细胞 局部聚集是软骨形态发生前的重要步骤。这种细胞 的局部聚集被认为是由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黏附分子 或细胞外基质成分所介导,并可以被细胞间黏附分 子钙黏素所加强。研究发现,通过离心让细胞聚集 成团是诱导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必要条件。高密度培 养加强了细胞间交流,维持软骨细胞的表型,同时可 促进去分化的软骨细胞再分化。去分化的软骨细胞 在高密度培养中可重新获得软骨表型,产生软骨特 有的细胞外基质和典型的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6】。 高密度培养(1×106/cm2)能促进MSCs分化为软骨 细胞,而且能使细胞外基质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形成。 2.2细胞因子 目前发现的具有体内体外促进软骨分化的细胞 因子主要有转化生长因子p(TGF—B)、胰岛素样生 长因子(IGF)、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软骨源性发 生蛋白(cDMP)等,诱导因子在骨髓定向分化为软 骨细胞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TGF—B 能诱导转化为软骨细胞。同时对软骨细胞的分化和 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促进未分化或分化早期软 骨细胞合成、增殖、分化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抑制 成熟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主要作用于诱导的早 期阶段,一般认为通过其受体激活Smad传导通路 而启动软骨特异性基因的转录,主要是上调Ⅱ型胶 原的表达与合成[7I。徐亮等[8】应用TGF一81在体 外成功诱导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最新研究, TGF—B3和TGF—B4在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过 程中的去分化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而TGF—B1和 TGF—B2却没有此作用∽J。BMP属于TGF—B超 家族成员,能诱导组织中的增殖并分化成软骨细胞。 形成软骨组织能使体外培养中已经表现反分化软骨 细胞恢复软骨表现。重新表达软骨细胞特异性物质。 BMP一2与BMP一9协同诱导骨髓定向软骨分化。 拮抗白细胞介素一1(IL一1)对分化的抑制作用。 BMP一2、6等[10]则可明显增强聚集蛋白糖(aggre. can)的表达与合成。研究表明[11】,BMP一2诱导 MSCs向软骨分化,软骨成分的表达比BMP一4、6 效率更高。IGF一1能明显提高BMP和TGF—B两 类因子的效能,增强它们的诱导作用,并能维持诱导 后细胞的软骨表型与功能。黄建荣等[12]用IGF一1 成功在体外诱导MSCs向软骨分化。CDMP是软骨 早期分化的一类诱导因子。在胚胎肢体形成与软骨
向单一的软骨细胞分化,近年来向软骨细胞的导向 分化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在体内环境下,MSCs 可根据体内微环境信号的指令分化为软骨细胞和其 他多种细胞,但这种分化具有随机性,且分化效率很 低,同时体内环境的复杂性、研究个体的差异性都限 制了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研究。在此条件下, 对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研究逐渐转向体外,大
OSteO—genie
growthfactor[J].ClinInves'dgation,1995,95:881—887.
[aZ】 【6】 【5】
from
htumn bone marrow[J].Stem Cells,20011,20:67—71. Mw,Robison JA,Asherstt EA.et a1.R瞎ul撕∞of human
【4】l
ong
bone
nmn州一derived
osteoprogenitor
cells by
万方数据
内蒙古医学杂志Inner Mongolia Med J 2009年第41卷第7期
833
构建主要有三种方式。①体内构建:MSCs与生物 材料复合后软骨组织尚未完全形成成熟时即植入体 内;②体外构建: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应用生物反 应器形成软骨组织【181;③原位组织构建:单纯植入 生物材料支架与体内缺损部位,依靠周围组织细胞 迁移并黏附于生物材料支架,只适用于较小的组织 缺损修复。然而植入环境对组织构建的影响也是至 关重要的。机体微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因素,包括 了机体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的能力、营养供应、代谢产 物的清除和各种生长因子的提供。其中各种生长因 子的提供已成为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一个关键因 素。现代软骨组织工程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构 建细胞一基质复合工程骨或单纯填充支架材料的基 础上,人为施加或补充各种关键的成软骨生长因子。 为此采取的策略有:①释放编码生长因子的DNA 转染宿主细胞;②基因转染离体细胞并使之在宿主 体内表达相关因子;③在修复部位直接添加生长因 子;④应用控释技术使载体包含的生长因子在体内 缓慢释放,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发挥作用。Fan等将 携带TGF一阻微球的水凝胶一软骨素一透明质酸 多孔支架复合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培养后成功修复 兔全层关节软骨缺损。霍建忠等[19】利用壳聚糖负 载TGF一阻基因修饰后MSCAs构建新型组织工程 软骨培养体系成功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 5问题及展望 对MSCs及其在软骨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虽已 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 段,以下问题有待解决。①如何获得纯的MSCs。有 待对MSCs分化各阶段细胞标志物的进一步研究。 ②MSC,s的增殖分化的控制需要合适的条件,如何 既控制MSCs增殖,又避免形成肿瘤,还有待进一步 研究。③如何促进MSCs与理想材料相容生长并成 软骨也是今后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重要方面。④如 何完善转基因技术,使转染后的靶细胞具有更大的 生物效应,无疑又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由于骨髓基质千细胞可在体外控制培养
万方数据
832
内蒙古医学杂志Inner Mongolia Med J 2009年第41卷第7期
量实验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改变细胞密度、加入细胞 因子以及提供适宜的培养条件来促进MSCs向软骨 细胞的分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