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分析探讨
关于土地规划管理及城乡规划关系的分析

关于土地规划管理及城乡规划关系的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经济得到了更高质量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进一步显着进一步提升。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攻坚期。
新型城镇化理念在城乡建设中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能够为原有的城乡工作予以指导方向,又能促进当代经济健康发展。
本文立足于我国国土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两者的内在关系,最终提出协调解决方案,希望能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予以参考。
关键词:土地规划管理;城乡规划;关系探讨引言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国家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得到了明显的加速。
城市规划需要随着城市自身的发展和内部运行状况的变化实时调整、优化。
当前城乡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推进,土地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也在有序开展。
从本质上讲,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都是为城乡一体化服务的,但同时又存在一定的区别。
虽然最终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但为了能够推动城乡规划建设的进程,从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要进一步推动城乡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重视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的协调关系。
一、土地规划管理在城乡规划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消耗了大量土地资源,可用土地资源严重短缺。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要做好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
从事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管理的人员,要正确认识和重视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管理,要认识到土地规划管理在城乡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土地规划管理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利用。
合理、科学地进行土地规划管理十分重要,它不仅能够显着提升土地空间的资源利用率,还能够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土地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
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土地类型多样。
但在开发的具体过程中,应当需要对不同类型土地的应用进行分类管理,以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土地空间。
特别是在当前乡镇发展加快的背景下,更应当需要结合化工、农业经济、住宅、公司服务等不同区域的需求,合理规划用地空间,使其达土地开发与城乡建设的和谐共进。
试析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土地管理

点 土 地 管理 的指 导 思 想 和 规划 设 计 上 . 从增 加高 质 量 的耕 地 要
和 农 用 地 出 发 . 足 点 是 能 够 服 务 于 现代 农 业 . 务 于 农 业 的规 立 服
( ) 城 乡 一 体 化 建 设 过 程 中 土地 开 发 后 的 质 量 低 。 全 模 化经 营 . 务 于 提高 农 业 的综 合 经 济效 益 。 1在 完 服 没有实现 “ 占补 平 衡 ” 土 地 管 理法 》 确 立 “ 。《 在 占补 平 衡 制 度 ” 的 ( ) 地 开 发 管 理 规 划 应 当 充分 考虑 到保 护 现 有 生 态 环 境 。 2土 时 候 补 充 耕 地 质 量 要 求 作 出 明确 规 定 : 占补 平 衡 ” 由 占用 对 “ 须 土 地 开 发 管 理 的 规 划 要 结 合 土 地 的 整 体 利 用 进 行 总 体 规 划 以及 耕 地 单 位 来 负 责 开 垦 与 所 占用 耕 地 质 量 及 数 量 相 当 的 耕 地 但 林 业 规 划 、 利 工程 规 划 、 乡建 设 规 划 、 流 域 治 理 规 划 。进 行 水 城 小 不 少 开 发 项 目为 使 建 设 项 目所 用 耕 地 能 够 尽 快 得 到 补 充 . 满 来 生 态 型 的 土地 开 发 管 理 . 做好 基本 农 田建 设 与基 础设 施 建 设 . 适 足 项 目建 设 占用 耕 地 所 需 要 的 审 批 要 求 .对 于 补 充 耕 地 质 量 只 应 农 业 产 业 化 、 代 化 的发 展 趋 势 . 其 能够 融 合 于 现 有 的农 地 现 使 停 留在 几 个 数 字 上 . 目的 质量 根 本 不 符 合 要 求 . 而 新 开 发 的 项 因 和 社 区景 观 建 设 中 .做 到 既 不 破 坏 环 境 又 能 增 加 耕 地 。实 现 环 耕地质量都较差 . 无法 形成 有效 的 生 产 能 力 . 的 还 在 边 开 发 边 有 境、 资源 和 经 济 效 益 三者 的协 调 统 一 。 撂 荒 这 样 不 仅 不 能 实现 真 正 的 耕 地 占补 平 衡 . 造 成 了 资源 的 且 () 3 土地 开 发 管 理 投 资 主 体 的 多 元 化 . 体 现其 有 偿 性 和 公 应 高 度 破 坏 和 开发 资金 的过 度 浪 费 益 性 。土 地 开 发 管 理 是 一 项 系 统 工 程 。 政 府 投 资 之 外 , 须 要 除 必 ( ) 乡 一体 化 建 设 的土 地 开 发 管 理 中 . 在先 牺 牲 长 远 整 2 城 存 拓 宽 筹 资 渠 道 。要 从 社 会 各 个 方 面 来筹 集 资 金 ,建 立 起 市 场 化 体 利 益 以便 换 取 近期 局 部 利 益 的 问题 .土 地 开 发 管 理 投 资 的周 的、 高效 的筹 资 机 制 。 从 投 资 主 体 的 多 元 化 来 看 , 资机 制 的 核 筹 期 长 、 额 大 , 些 开 发 商 急 功 近 利 , 求 更 高 更 快 的 收益 回 报 , 金 有 追 心 问题 是 效 益 问 题 各 种 企 业 或 其 他 经 济 组 织 或 个 人 参 与 土 地 并 不 顾 当地 开 发 区 的气 候 环 境 、 质 条 件 及 水 文 环 境 . 对 后 备 地 在 开 发 整 理 . 根 本 目的 是 土 地 开 发 的 后 续 产 业 能 够 有 非 常 可 观 其 资源 开 发 的时 候 未 充 分考 虑 到 环 境 的适 应 性 。一边 退耕 造 林 . 一 的效 益 和高 额 的 回报 . 此 , 地 开 发 管 理 中社 会性 的投 资 要 求 因 土 边 毁林开垦耕 地 ; 边种草 , 边废弃 果园 , 多土地 重组项 目 这 那 很 体 现 其 自愿 性 和 有偿 性 的原 则 。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条 件 下 , 在 土 忽 视 了 自然 生态 的规 划 . 然 带 来 短 期 收 益 . 造 成 长 期 的生 态 虽 却 地 开 发 管 理 体 现 了政 府 的 管 理 行 为性 质 . 兼 顾 了 市 场 的 选 择 . 并 环 境 恶 化 . 使 土地 再 次 荒 芜 。 致 必 须从 中 找 到相 应 的 政 府 行 为 和 市 场 经 济 选 择 的 结 合 点 。个 人 ( ) 城 乡 一 体化 的建 设 中土 地 管理 人 员 整 体 素 质 不 高 。 3 在 土 的根 本 目的 是 增 收 . 业 的 根 本 目的 是 增 效 . 府 的根 本 目 的是 企 政 地 管 理 是一 项 复杂 的 系统 工 程 . 要 涉 及 农 林 业 工 程 、 境 保 护 主 环 增地 。 管大家角度不同 , 尽 出发 点 不 同 , 都 是 以土 地 作 为 对 象 , 但 工 程 , 械 工 程 、 筑 工 程 、 利 工 程 、 田 工 程 等 诸 多 分 项 工 机 建 水 道 这就是个人 、 企业 和政 府 三 者 间 的结 合 点 。 要 围绕 这个 结 合 点 , 程, 具有 跨 行 业 、 学科 等特 点 。 跨 建 立 起 良性 的机 制 . 府 的 投 资 体 现 了公 益 性 . 政 企业 和个 人 的 投 ( ) 城 乡一 体 化 的建 设 中 土地 管理 投 资 主 体 过 于单 一 对 4 在 资 则 体 现 了 有偿 性 土 地 进 行 开 发 , 遵 循 市 场 经 济 发 展 规 律 。 当前 。 府 投 资 在 土 应 政
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的关系探讨

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的关系探讨摘要:近年来,随着现阶段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和城市内部结构工作状态的变化,城市规划建设将实时优化和完善。
现阶段,城乡一体化进程继续加速,土地利用管理和城市规划继续有序推进。
从理论上讲,空间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都是构建在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但两者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虽然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但从当代经济发展趋势看,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也一定要高度重视城乡之间的关系。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结构协调。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领土规划;战术1分析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的关系1.1相关土地管理和城乡规划建设的基本对象是土地资源,目的是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达成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管理与城乡发展规划建设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
土地资源管理的关键是提升现有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城乡规划建设是城市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利用。
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在本质上具备一定的关联性。
具体表现为土地管理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
城乡规划总体布局。
其次,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企业家进行的规划建设在规划用地时会受到土地管理的制约。
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国土管理与城乡规划建设在发展过程中密切相关。
1.2矛盾土地管理的核心是土地资源保护,即按土地资源组织规划。
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核心是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用地。
城市规模越大,消耗的土地资源就越多,土地资源减少的速度也就越快,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必然要牺牲一些土地资源,这与保护土地资源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1.3两者相关性分析一是土地管理是城乡规划建设实施的保障。
国土资源管理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将妨碍中心城区、开发区和重点功能区块布局。
借助合理运用增减挂钩指标和优惠政策,能够有效约束城市建设用地行为,调整城乡结构,提升农村土地利用率,更好地依托土地规划用地助力城乡建设发展。
二是城乡规划建设受土地管理制约。
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分析摘要:当前城乡规划工作主要以土地管理政策作为依据,而土地管理政策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与城乡建设,两者相互依存,相辅而行。
在实际建设工作中,要根据土地使用的相关情况和建设目标,确定土地的使用价值,有效推动城乡规划的进程。
随着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的不断发展演进,要始终贯彻土地管理的策略和方针,始终把实现可持续性土地规划管理作为当前工作的指导性原则,尽可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随着我国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必须立即改变当前土地利用方面的误区,尽可能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并制定有效的土地管理改革方案,使城乡建设得到切实保障。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问题;解决引言土地管理工作作为城乡规划建设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长远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管理工作也在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妨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
基于此,本文对当前新形势下我国土地管理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帮助,使我国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1土地管理的内容所谓土地管理就是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分类规划,包括高效率高质量使用已开发的土地资源、对未开发的土地资源实行保护的基础上开采发掘、对利用不当的土地资源实施计划治理、对已经破坏浪费的土地资源进行协调重组等内容。
细化来说就是要严格把控城市及农村土地使用效率问题,针对当下使用状况进行实时观测掌控,在保持两者土地分配使用范围均衡的前提下,拓宽土地资源使用方式,最大化开发管理土地资源;开发地理位置恶劣、相关资源匮乏、沙漠化严重以及盐碱分子遍布的土地资源,在确保当地其他稀缺类资源得到保护以及有限资源使用不会造成过度浪费的基础上,开辟这些土地资源能够增加人均用地后备资源,使得长期人口基数不断上涨导致的人均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的现象得以缓解;在市场经济的促动下,现代化建筑层出不穷,建设用地过多使得农业可耕畜业可牧的用地减少,实施科学化管理土地资源可以令资源利用不当造成土地市场供给需求严重失衡的问题得以解决;对现今依然处于放弃治理的土地资源进行重组、规划管理,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尽可能地拯救已损毁的土地资源。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现实意义探讨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现实意义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是指根据城市化发展需要,将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平衡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在过去的城乡建设中,城市建设用地过度扩张,而农村建设用地资源利用率低,导致了城乡建设用地的不均衡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通过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同时优化农村建设用地的利用,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协调发展。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挂钩机制,可以有效遏制城市建设用地过度扩张的现象,同时激励农村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开展,将对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的平衡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城市化。
1.2 研究目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这一政策措施在实践中的具体效果和影响,分析其对城乡发展格局的影响,评估其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资源环境优化利用、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等方面的作用和局限性。
通过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研究,旨在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建议,为城乡建设用地管理和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为促进城乡发展均衡、推动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3 意义意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其意义重大且深远。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可以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统筹城乡建设用地规划,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拉近城乡差距,促进城市与农村的互补发展。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有助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农业资源与环境论文: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和资源环境分析

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和资源环境分析[摘要]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土地资源管理和资源环境问题愈演愈烈,致使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本文将对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出现的土地资源管理及资源环境损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理土地资源资源环境探讨分析引言在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土地资源的使用管理效率较低,设计规划缺乏一定程度的标准性、规范性,城乡规划建设较为单一,并未凸显出城乡特色,并且在某些方面对环境资源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因此,相关部门要重视城乡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大管理力度,力求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效率及减少对资源环境的破坏程度。
一、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土地资源管理措施不到位目前,城市化的建设速度较快,一些城市只是单一的追求速度,却忽视了质量,缺乏一定程度的合理科学规划,并未按照城乡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
城市的公共服务区规划较乱、管理效率较低,对一些居民区及商业区也没有做到合理的布局规划[1]。
政府对人均土地使用规模及建筑用地都有一定程度的规定,但是在实际的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却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合理规划。
土地的规划利用面积能够彰显城市各项服务活动所占的比例,因此,合理的划分土地资源,科学的进行土地资源管理极为重要。
(二)城乡规划管理与土地资源管理衔接不紧密土地资源管理是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资源的应用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城乡规划的效果。
相关部门在实施土地资源管理策略时,要以“合理利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为基本原则[2]。
在城乡规划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违法用地的现象,对于此种情形的发生,政府一定要严肃处理,加强管理力度,秉公执法,进而促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
城乡规划管理与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不衔接是导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二者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协调性,致使土地资源管理水平下降,影响整体的城乡规划进程。
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和资源环境

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和资源环境摘要:我国资源丰富,土地面积大,但人口多,人均土地面积有限。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为了促进城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健康、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如何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正确调整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采取科学的土地规划和相应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理;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引言受各种因素影响,城乡建设中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缺乏一定的规划标准,城乡规划建设基本一致,突出了该地区的特点,对生态资源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害。
为此,有关部门应立足城乡规划,严格管理,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环境骚扰。
1城乡规划管理中资源环境的保护现状其次则是需要对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相应资源环境方面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资源环境与土地资源管理都是城乡规划中重要内容,因此对两者的分析和探究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城乡规划建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拥有着一定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大部分人员会忽视资源环境这一概念,从而导致了整体管理质量下降。
在实际开展规划时两者之间的冲突同样也是非常常见,对相关管理人员来说,其还需要对此展开思考,从而分析和判断如何有效地保护好相应资源环境。
在以往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下,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去提高和加强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利益,因此就需要对资源等内容进行大规模地开发和采集,进而导致了环境保护和城乡建设规划处于对立面。
所以,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想要实现健康合理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做好相应的资源环境保护也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并且同样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和主题。
2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管理水平较低土地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管理层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
城乡规划过程中涉及的内容很多,建设工程、农业工程等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将涉及环境保护知识的获取。
新时期我国国土综合整治现状及对策分析

新时期我国国土综合整治现状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社会,我国国土综合整治工作已被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的加重,国土资源的使用与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与紧迫。
我国国土综合整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需要加大力度,并制定更加科学、可行的方针政策,以保障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背景介绍部分主要从国土资源管理背景、当前国土整治面临的挑战以及国土整治在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展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规模的持续增加,国土资源的承载压力不断增大,导致许多地区出现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
为了有效保护国土资源,我国国土综合整治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一背景下,对我国国土综合整治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旨在深入探讨新时期我国国土综合整治现状及对策,为未来的国土整治工作提供参考方向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国土综合整治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在新时期,面临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使命,国土综合整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国土综合整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土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各类问题逐渐显现,需要通过国土综合整治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土综合整治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逐渐凸显,国土综合整治可以有效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国土综合整治是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国土综合整治来构建现代国家制度体系,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新时期我国国土综合整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主要问题和挑战,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推动国土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
通过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引入国土空间规划的概念和重要性。
结合实际案例,并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进行研究,以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乡融合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策略研究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城乡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议题之一。
城乡融合发展涉及到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旨在实现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
一、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与意义1.1 城乡融合发展的定义和特点城乡融合发展指的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将城市与农村区域有机结合,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公共服务的均衡布局,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2 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分析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日益凸显,城乡差距是其中重要的方面之一。
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日益紧密,城乡一体化的需求日益增加。
此外,国家政策导向、社会需求变化以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因素也对城乡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3 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城乡融合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城乡融合发展可以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其次,城乡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富裕和农民幸福指数的提升。
二、国土空间规划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作用2.1 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第一,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家、地区或城市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资源环境的合理调配和优化配置的一种整体规划。
它不仅仅是对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进行规划,更重要的是在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将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生态等多种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城乡统筹、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对土地整理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探讨

案例二
挂钩背景
介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背景和实施意义。
成功案例
选择典型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成功案例进行介绍,包括项目 的基本情况、实施过程、成效评价等方面。
经验总结
总结案例成功的经验,如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等方面 。
案例三:创新模式在项目中应用及成效评价
创新模式
介绍在土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中应用的创新模式, 如“土地银行”、“指标交易”等。
技术水平不足
土地整理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如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复垦、生态保护 等方面,技术水平不足会影响项目进展和实施效果。
社会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不足
社会公众认知度低
土地整理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涉及面广,社会公众对其认知度低,缺 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难以形成有效的 社会支持和参与。
提高社会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形成合力推进工作
01
02
03
加强社会监督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鼓励 社会公众对土地整理和城 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进行监督。
提高公众参与度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 方式,收集公众意见和建 议,提高公众参与度。
加强部门协作
强化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 通协调,形成合力推进土 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 减挂钩工作。
政策法规执行力度不够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执行力度不够,影响了土地整理与城乡建 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实施效果。
资金和技术瓶颈制约项目进展
资金筹措困难
土地整理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包括土地征收、整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 面,资金筹措困难是制约项目进展的重要因素。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矛盾及建议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矛盾及建议【摘要】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这导致了城乡规划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矛盾主要源于规划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和沟通协调不畅。
矛盾表现在城乡规划不协调、土地规划与实际需求脱节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加强沟通与协调、优化规划管理机制等建议。
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规划管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以期实现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
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建议在未来的工作中加强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以促进城乡规划更好地融入实际情况。
【关键词】土地规划管理、城乡规划实施、矛盾、建议、沟通、协调、规划管理机制、展望、成果、对策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不断提高。
在城乡规划实施和土地规划管理中,也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特别是在土地资源利用和城乡发展平衡方面,存在着许多挑战和难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
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土地资源过度开发,而农村地区的规划和管理滞后,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给城乡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和困扰。
为了更好地解决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之间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深入分析矛盾的根源,寻找解决之道,优化规划管理机制,加强沟通与协调,才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好的成果。
本文旨在通过对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矛盾的分析和思考,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我国城乡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意识在当前的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矛盾与挑战。
这些问题包括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导致的规划空间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规划实施执行难度大等。
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城乡规划的实施效果,也影响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城乡建设的用地规划管理

城乡建设的用地规划管理摘要:用地规划是城乡建设所涉及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城乡建设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故此,本文对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具体探讨了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模式及相应的强化策略。
关键词: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模式;强化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发展环境的日益成熟,促使农村劳动人口向城镇大量迁移,加快了城市化建设速度,也是城镇发展遭遇更多的问题,特别是土地资源短缺问题。
城乡建设是城市化建设的主要方向,而土地资源使用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城乡建设的科学性,关系着城乡发展前景,而这也对城乡建设中的用地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需求,根据城乡建设的合理设计规划,通过科学规划城乡建设用地,优化用地结构,有助于提升城乡区域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对推进城市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现状分析1.1用地管理不科学土地资源是影响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的落实,城乡土地资源的使用越来越受重视。
然而,从当前城乡土地资源的实际应用管理来看,因受内部、外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城乡建设用地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予以支持,用地管理缺乏科学性,土地资源使用的管理效果较差,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从而影响到城乡建设质量。
从城乡一体化发展角度而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对城乡建设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因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物权法》中明确了土地所有权问题,尚未规范农村集体用地使用权转让、抵押的准确流程,导致土地所有权流转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到城乡用地管理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城乡建设的推进。
1.2土地规划不适宜土地资源规划是城乡建设的关键,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城市人口的急速增加,大幅度提升城市发展速度,城市土地资源紧张问题也越发突出,迫切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为城市化建设提供保障,从而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原则与运行机制研究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原则与运行机制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是指以建设用地市场为基础,通过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方式,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建设和完善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历史原因、体制机制、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存在着诸多不平衡和不完善的现象,亟需对其构建原则和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原则和运行机制,为实现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原则与运行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随着城乡发展的不断加快和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统一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研究如何构建合理的市场规则和机制,以促进城乡用地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至关重要。
建立健全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机制,不仅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城市建设成本,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效率,也有利于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
通过研究建设用地市场构建原则与运行机制,可以探索出更加有效的城乡发展模式和路径,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共同繁荣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深入研究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原则与运行机制,不仅有利于指导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对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增进城乡居民的福祉、建设美丽乡村和现代化城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原则与运行机制,以促进城市和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
具体目的包括:明确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根源和影响因素;探讨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原则,以及如何在现有法律和制度框架下加强市场监管和规范市场秩序;研究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运行机制,包括市场主体的角色定位、市场监管的方式和手段等,以实现城乡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
浅析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思考

浅析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思考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用于城镇建设的土地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但土地资源能进行使用的并不多。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可以不增加建设用地的面积,也不减少耕地的使用面积,在原有的土地上拆旧建新,并进行耕种土地的整理复垦工作。
目前,挂钩政策还处于摸索阶段,关于城乡建设用地的问题还有待思考。
一、挂钩政策的可实施性(一)科学性我国一直坚持科学发展观,挂钩政策符合这一要求。
挂钩政策的实施可将用地结构进行优化整合,节约用地资源,起到保护土地资源的作用,可以改善城乡群众生产和生活的条件。
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都要进行总体规划,挂钩政策可以将土地进行科学的专项规划,新区的建设和旧区的拆除将会有条不紊的进行,减少二次拆迁的现象出现。
(二)可行性挂钩政策的实施可充分的整理农村建设用地。
目前,我国农村比城镇的建设用地多5倍,但因土地资源分布不集中,土地利用并不充分,“空心村”的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实施“三农”政策以来,现代农业得到了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可以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提高城乡群众的经济文化水平。
(三)经济性挂钩政策的实施需要有资金支持,现阶段的建设用地有偿费,建设用地的转让金或政府财务的扶持资金等都可用来支持挂钩政策的实施。
二、挂钩政策的实施步骤及方法(一)步骤挂钩政策的实施步驟分为准备、分析研究、规划决策、提交成果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挂钩的技术步骤(二)方法挂钩政策就是要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在增加城镇建设用地的同时也不减少农村的建设用地。
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将等量核定作为指标,以指导建设占用地的具体实施建设。
三、挂钩的意义(一)社会意义挂钩政策可有效地减少农村建设用地,使城乡用地整合优化,推动城乡经济发展。
城乡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土地集约利用效果显著,促进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城乡群众一起参与的积极性。
关于提高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建议探讨

关于提高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建议探讨1. 引言1.1 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性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在于保障国家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乡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乡镇是流转土地的主体,是我国农业经济的基础。
而土地资源是一切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只有保障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增长,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也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2 乡镇国土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管理体系不健全: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机构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规范的工作程序,导致管理手段和方法的不规范,工作效率低下。
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乡镇国土资源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导致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无法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监督机制不完善:乡镇国土资源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管理行为不规范,存在违法违规现象。
四、信息化水平低:乡镇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信息交流不畅,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五、宣传教育不足:乡镇国土资源管理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缺乏对乡镇居民的科普教育和意识提升,导致乡镇居民对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行为不规范。
乡镇国土资源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加强管理法规建设、强化组织机制、提高技术支持、加强监督评估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改进和完善。
2. 正文2.1 加强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建设乡镇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
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包括编制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要加强法规的实施和执行力度,严格监督和检查各项规定的执行情况,保证法规的有效实施。
还要及时修订和完善法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确保法规的及时性和适用性。
加强对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乡镇干部和群众对法规的认识和遵守意识,确保法规的有效执行。
城乡一体的土地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探讨

城乡一体的土地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探讨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土地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城乡一体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探讨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设计,进而设计了系统数据库结构,在此基础上,笔者给出了系统实现与功能演示,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实现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城乡一体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市场,互相服务,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
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性趋势,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自然历史过程。
城乡一体化体现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城乡“空间——人口——社会——经济——生态”这个复合系统演化的终极状态。
其本质就在于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最大限度地缩小现存的城乡差别,使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
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大部分城市主城区和近郊区的土地利用日益融为一体,城乡土地利用一体化已经成为各地城市建设发展的共同趋势。
但是,各个城市近郊区域土地管理所依据的资料,仍为按八十年代国家土地资源调查规程调查的土地利用现状资料,这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需要。
因此,加强城乡土地的统一管理已经刻不容缓。
1 总体结构设计系统总体设计又称为逻辑设计,是为系统确定整体框架和结构,它是系统研制工作的核心和系统开发的依据。
城乡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在大型GIS上的开发成果以及多年在土地资源领域各个业务方面的已有成果和IT业界最新的网络技术,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管理的特点和系统开发限制条件等,对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划分合并,形成系统总体结构。
图1 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2 功能设计系统结构决定了系统功能,系统功能的多少、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和决定了系统的使用价值。
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的关系探讨

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的关系探讨作者:李成建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上旬》2020年第08期【摘要】随着城乡建设化不断加快,城市建设范围也在日益扩大,建设用地开始占用农作地,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土地的分配和规划显得非常的重要。
应该针对不同地区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方式,合理的分配土地资源,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土地的实际利用,与城市化建设发展需求相符合。
【关键词】土地规划管理;城乡规划实施;关系探讨最近几年,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这对于土地规划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管理可以有效促进城乡建设长期稳定发展,并且也可以提升土地使用效率,从中可以看出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1、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劃实施的关系1.1城乡规划实施的核心是土地规划管理在新时代背景下,只有把土地规划管理当作核心问题,才可以保证城乡一体化建设科学发展,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在城乡规划实施过程中,由于农民土地使用率得到提升,农民的居住环境也变得非常集中,以至于城乡布局变得更加容易规划。
想要有效提升城乡规划实施的合理性和土地规划管理的合理性,相关部门应结合土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安排与利用。
因此,在城乡规划实施中,土地规划管理属于核心内容.1.2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互相衔接如果土地规划方案缺乏科学合理性,那么会严重影响到城乡规划的实施,还会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进而影响到城市发展功能。
因此,相关部门应保证土地利用合理性,对土地规划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做好引导与调控工作,加强宏观调控力度。
此外,在土地规划管理中,需要对管理深度进行拓展,充分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利用详细的规划内容和清晰的管理政策,促进城乡规划可以顺利高效的实施。
因此,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之间存在紧密的衔接。
2、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的有效2.1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沟通协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两者的实施过程中,有重合,有矛盾,有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借助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减少工作阻碍,解决矛盾,制定最佳方案。
城乡规划过程中土地规划的影响因素分析

城乡规划过程中土地规划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当前在城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土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也越来越多,严重的影响了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开展。
因此在新形势下需要对土地管理问题进行着重考虑,重视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土地管理的重要性,研究和分析影响土地规划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进行处理和解决,进一步优化城乡规划建设的效果。
本文主要针对城乡规划过程中土地规划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规避措施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影响因素;规避措施引言:土地问题是影响城乡规划建设的重要因素。
为了能够确保城乡规划建设更加科学、更加合理,需要对出现的土地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规划方案,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推动城乡建设规划工作高效有序开展,进一步加快城市化的建设进程,进而为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城乡规划过程中影响土地规划的相关因素其一,不重视土地管理。
当前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大部分开发商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对土地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和利用,引发了严重的土地质量问题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开发商在土地利用和开发过程中没有严格落实相应的规划以及设计方案,私自更改设计方案,严重的违背了土地规划的长远性发展和整体性发展,导致土地资源的利用欠缺科学性和合理性,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1]。
之所以会出现以上情况,主要是由于相关部门不重视土地管理的重要性,没有严格监督和管理以及审查开发商的土地利用情况,导致开发商肆意妄为,严重的影响了土地资源价值的发挥。
其二,缺乏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充足的资金是城乡规划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一般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使用的资金需要政府进行审批、管理和支配,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
但是政府投资资金有限往往不能满足城乡规划建设项目的需求,导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严重时还会让项目出现暂停以及被迫取消的情况。
浅析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罗代平

浅析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罗代平发布时间:2021-10-14T04:03:36.878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0期作者:罗代平[导读] 现阶段,城乡协同发展问题备受关注,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乡规划方向发生了明显变化,如何才能提升城乡土地利用率,是相关部门首要考虑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区都在大力的开展各类工程建设,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土地资源利用问题,规划部门要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进一步的推动城乡一罗代平湖北北斗星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摘要:现阶段,城乡协同发展问题备受关注,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乡规划方向发生了明显变化,如何才能提升城乡土地利用率,是相关部门首要考虑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区都在大力的开展各类工程建设,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土地资源利用问题,规划部门要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进一步的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城乡规划;经济发展;原则分析;土地规划管理1 城乡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原则分析在城乡规划中,规划部门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这也是一个基本规划原则,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规划方案就必然无法满足地方发展需求,不仅无法起到应有的规划作用,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效果,阻碍地方经济以及生态建设。
在城乡规划过程中,规划部门一定要参考地方的民俗、历史以及村民的实际需求,以人们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避免出现重物轻人的现象,关于土地资源的使用,要充分的尊重民意,通过产业结构优化,逐渐的改变单一的土地资源使用情况,发展复合用地,对环境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在环境和经济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这些策略的落实,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2 城乡规划与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缺乏协调性城乡规划要与土地规划中相衔接,一般来说,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必须要保证目标一致,保持高度协调,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城乡规划的重要作用,达到城乡协同发展的目标。
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与资源环境现状分析陆丽

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与资源环境现状分析陆丽发布时间:2021-09-08T02:27:19.000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13期作者:陆丽[导读] 进而也就需要采取相匹配的策略予以优化完善,以便更好提升城乡规划管理水平。
来宾市重大项目服务中心广西来宾 546100摘要:城乡规划管理中切实做好土地资源管理以及资源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以求在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利用价值的同时,避免出现资源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
但是当前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农村和城市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乡规划管理机制的配套和措施却并不是特别理想,依然在土地资源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亟需不断优化完善。
文章即重点分析了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土地资源管理与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然后又具体探讨了优化策略。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管理;环境引言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城乡规划管理面临着更高要求,在快速发展时必然也就容易滋生一些问题,影响着城乡可持续发展,需要予以必要的优化完善措施。
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土地资源管理以及资源环境保护是比较关键的核心任务,但是在当前某些地区采取粗放型和破坏型的发展方式只求经济和社会发展,容易忽视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现象,极有可能导致土地资源浪费或者是资源环境破坏现象从而给国家带来不可估量且不可逆的损失,进而也就需要采取相匹配的策略予以优化完善,以便更好提升城乡规划管理水平。
一、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与资源环境现状(一)土地资源浪费现阶段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虽然受到了高度关注,也确实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从土地资源管理方面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仍然存在,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难以将土地资源的应用价值发挥到最大。
在城乡规划管理中,规划管理人员虽然也注重进行土地资源管理,力求实现土地资源应用价值的提升,但是因为缺乏综合全面分析以及相应的保障机制,在整体布局以及细节规划上存在规划不合理,规划功能布局发挥未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如此也就导致相应土地资源无法发挥出最优价值,甚至会出现土地资源的闲置以及浪费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分析探讨
发表时间:2019-06-19T11:10:38.2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黄升华[导读] 摘要: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热点和难点。
身份证号:45242119810623XXXX 摘要: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热点和难点。
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打破目前农业用地和工商业用地之间的界限,便于土地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
本文分析了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建设;土地管理引言:城乡规划是指导城乡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在城乡差距日益凸显、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的进程中,城乡规划逐渐被提上日程。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稀缺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持续加剧,使得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范围不断扩展。
而在农村,土地是农民拥有的除劳动力之外的有效“致富”资产,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
土地不仅为城镇发展提供布局与建设的空间,而且是融资的重要工具,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配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公正、社会稳定的体现。
国外经验表明: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与政府充分控制和分配土地收益密切相关。
因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保障城乡规划成功进行的前提条件,对城乡规划中土地的合理利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方式呈多元化
当前我国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第一,农村土地征用:土地征用是集体土地向城市用地转换的合法途径,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是城市化、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集体所有制化的土地作为城市用地的重要补充,保证了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对土地急剧增长的需求;第二,对土地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进行城市建设的配套开发以及城市土地的综合管理利用。
对城市土地以拍卖的方式卖给房地产商,以招标的方式将城市基础建设的任务分配到有能力的单位,从而综合利用土地资源。
1.2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
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土地征用方面:土地价格在土地征用中的作用发挥不到位。
征用是国家运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有偿征用农民土地的方式。
在我国,征用农民土地后给农民较少的经济补偿,土地征用费占土地出让价格的比重很低,土地的收益分配混乱,加之政府对土地补偿费的截留,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
此外,市价和土地征用价格的巨大反差,土地在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类型经济组织之间的不规范流转大量存在,这种自发性的流转由于没有纳入统一的土地市场,带来诸多问题。
如用地权不清晰、产生由价格和产权问题而发生的争端、土地资源的滥用等;其次,利用招标拍卖等方式对土地进行分配利用。
土地竞拍的价格一般较高,尤其是房地产商为了追逐自身的经济利益,在高价得到土地使用权后,对土地进行配套建设开发,造成房屋价格上涨、炒房现象严重。
1.3 土地管理专业队伍素质不高
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诸如: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土方工程、建筑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农业设施工程等众多分项工程,具有跨行业、多学科和多技术的特点。
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和素质然而在当前的队伍中往往都是些新手,真正具备土地管理专业技术的人才很少,综合素质并不高。
现实工作中要实现土地的科学管理,在这一队伍中必须要保证高素质高质量的人员才行,这是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保障。
2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土地开发管理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前提。
土地开发整理要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结合起来,与增加农民的收入结合起来,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点。
土地开发整理的指导思想、管理政策与规划设计上,要从增加和建造高质量耕地与农用地出发,立足干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农业规模经营,服务提高农业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土地开发整理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2.2 土地开发规划应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
土地开发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水利工程规划、林业规划、小流域治理规划结合起来。
实行生态型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必须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使其融合于现有农地与社区景观中,构成和谐的统一整体,做到既增加耕地,又不破坏环境。
实现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三者有机地统一。
2.3 土地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要体现公益性和有偿性。
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除政府投资外,必须拓宽渠道。
从社会各方面筹集资金,建立高效的、市场化的筹资机制。
从投资主体多元化看,筹资机制的核心问题就是效益问题。
各种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土地整理,其根本原因就是土地整理的后续产业有非常好的效益和非常高的回报,因此,土地开发整理中社会性投资必须体现自愿和有偿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整理体现政府行为的性质,兼顾市场选择,要从中找到政府行为和市场选择的结合点。
政府的目的是增地,企业的目的是增效,个人的目的是增收,尽管角度不同,出发点不一样,但都以土地为对象,这就是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的结合点。
要围绕这个结合点,建立良性机制,政府投资体现公益性,企业、个人投资体现有偿性。
2.4 尽快建立土地管理专业技术队伍的资质准入制度。
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业务工作,要求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
当前土地开发整理专业技术队伍多为新手,素质不高,而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保证高质量、高效益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必要条件。
加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通过新技术应用培训,提高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管理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建立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资质认证和考评制度,对其从业人员也需进行执业资格认定。
只有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和个人才能承接项目。
另外,还需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施工和管理队伍,以保障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科学有序地发展。
3城乡―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
3.1 坚持耕地的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动态平衡原则。
对于基本农田实行缴纳基本农田补划费,落实基本农田的补划任务,落实耕地的占补平衡。
3.2 依法报经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后,增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减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储备库;将已经报废的工矿企业用地、废弃的学校用地都置换成城乡建设用地。
通过土地整体的改革管理,新增的耕地可以直接用于农用地转用指标。
3.3 实现城乡统一规划,建立统一的土地收购整理机构,先征收集体土地,纳入政府用地储备,并制定相关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实现城乡土地管理、农村建设用地管理的统筹。
4结束语
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热点和难点。
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打破目前农业用地和工商业用地之间的界限,便于土地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
同时要不断强化保护耕地资源的有效途径,保证农民权益,才能更好的实现城乡―体化建设,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芳.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5).
[2]朱建荣,徐明.狠抓土地开发整理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J].浙江国土资源,2016,(08).
[3]张琳琳.城乡一体化构建的意义和措施探析[J].世纪桥,2017,(01).
[4]鲁长亮,唐兰.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与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