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态环境问题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问题

一、基本概念:

生态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的区别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为:①生态破坏、②环境污染;③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湿地退化、草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酸雨)、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赤潮、咸潮)、固体垃圾污染(放射性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等

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等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一般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水文灾害等

气象灾害:台风、寒潮、低温冻害、冻雨、旱涝、沙尘暴等

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坡、坍塌、泥石流、地面沉降等

二、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1、生态破坏问题

(1)土地荒漠化:

产生原因:

自然原因:1、气候干旱2、土质疏松3、大风日数多,且集中4、气候异常、降水变率大

人为原因:1、人口增长快对环境压力大大: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3、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

例题1:.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30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

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

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

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

高。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

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主导因素

是。限制性因素

是。(4分)

(2)分析图示区域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8分)。

(3)该区域易引发的生态问题 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18分)。

(2)土地盐碱化

自然原因:1.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2.降水少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1、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

防治措施:1、合理灌溉(如采用滴灌技术);2、修建排水工程;3、农田覆盖;4、选择耐盐作物品种

例2.(2009年海南卷,26)(28分)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成因及其防治措施。(14分)

例3.(2012年山东卷)(10分)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读表回答问题。

2

基岩

沙地

聚落

图10 我国半干旱地区某地的地形剖面示意

/m

(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6分)

(3)水土流失

原因:

自然原因:1、夏季降雨集中,多暴雨;2、地表植被稀少;3、土质疏松;4、地形崎岖,坡度大

人为原因:1、毁林开荒,破坏植被;2、陡坡开垦;3、不合理采矿

危害:1、土壤变贫瘠,土层变薄,土地生产力下降;2、生态恶化,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3、淤积河道,湖泊,导致河床抬高,引发洪涝灾害;4、淤积河道,阻碍交通

治理措施:1、生物措施:植树造林;2、工程措施:修建梯田,打坝淤地;3、管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

例4、.(28分)高三某班分组对“杭州市城市空间发展变化”以及“杭州市水土流失”进行调查研究,有关资料如下,阅读并回答问题:

材料二:杭州市总面积为16883.73平方公里,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936.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7.39%。研究小组把杭州市划分四块区域对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研究,有关情况如图19所示:

注:Ⅰ区——东北部平原农田区;Ⅱ区——中部、南部低丘河谷风景资源区;

Ⅲ区——西北部中低山水源涵养区;Ⅳ区——西南千岛湖水源涵养区

材料三:杭州市2001~2010年水土流失治理状况,如下表。

水土流失土地类型治理面积(平方千米)水土流失率

坡耕地275.9390%

(3)与其它三区相比,说明Ⅰ区水土流失所占比重低的原因,并分析其它三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可行性建议。(14分)

(4)湿地退化(以沼泽地为例)

湿地概念: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沼泽地成因:1、纬度高,蒸发弱;2、降水多;3、河流多;4、多凌汛 5、地形平坦,排水不畅;6、多冻土,地表示不易下渗

湿地生态效益:1、维持生态平衡;2、保持生物多样性;3、涵养水源;4、蓄洪防旱;5、降解污染;6、调节气候;7、补充地下水;8、控制土壤侵蚀等。

退化原因:自然原因:1、全球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加大。

人为原因:1、盲目开垦湿地,2、工农业用水量大,3、湿地地表水源补给遭到破坏。

防治措施:1、退耕还湖,还沼泽;2、合理利用水资源;3、加强湿地的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业;4、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例题5.(2009年江苏卷) [环境保护]图19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20是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主要原因是、。(6分)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

等生态价值和、等经济价值。(8分)

(3)湖泊萎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6分):

(4)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6分)

(1)灌溉水源水源不足

(2)自然条件:1、光照充足;2、有灌溉水源;3、地形平坦;4、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1、市场广阔;2、政策支持

(3)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土地盐碱化,湿地萎缩)

自然原因:1、气候干旱2、土质疏松3、大风日数多,且集中4、气候异常、降水变率大

人为原因:1、人口增长快对环境压力大大: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3、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