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年画
中国传统年画赏析
![中国传统年画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608d6a2e3f5727a5e96279.png)
中国传统年画赏析年画作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精髓,很早就有学者在研究。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中国传统年画赏析,一起来看看吧!中国传统年画赏析1《神鹰捉妖》此画左右对称,图中分别表现神鹰捉住幻化成美女及书生之妖狐和黄鼠狼精怪。
旧时民间传说狐狸、黄鼠狼能附人体,使人精神失常。
而鹰可以捉食狐狸与黄鼠狼。
此画贴于后门或后吊窗旁,以使作祟的妖孽便不敢入内,具有神符性质。
2《镇宅神虎》图中猛虎守在聚宝盆旁,有守财聚宝之意。
虎是兽中王,民间常用老虎“镇宅避邪,消灾降福,祈求全家平安幸福。
图中猛虎守在聚宝盆旁,有守财聚宝之意。
3 《狮头衔剑》“狮头衔剑又叫狮咬剑、八卦剑狮,是闽南及台湾地区民宅常见的辟邪制煞的符镇物。
画中狮头红眉圆目,五彩鬣毛飞张,双目圆瞪,赤口锯牙,口衔七星剑,额间印有八卦,十分威猛此画为漳州年画代表作,多贴于大门门额或船舱门之上,人们希冀以此辟邪保平安。
4《立斧门神》图中立斧门神手持斧头,腰配利剑,肩背令旗,如戏出人物模样,虽横眉立目,也憨气可人,人物或为神荼、郁垒。
传说上古时,神荼郁垒俩兄弟住在度朔山上,每天早上,他们在一棵桃树下检阅百鬼。
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在桃木板上画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作为门神,用来驱鬼避邪。
该门神属于清代作品,此时国泰民安,武将门神的冷厉凶悍面貌向温和慈祥转变,其功能也由镇鬼驱邪向祈福纳祥转变。
一手持兵器,一手持金元宝,有了财神的寓意,这对武将门神呈现出人性化趋向。
年画下角两童子是和合二仙,被称为中国喜神。
如果说这幅《立斧门神》有一些喜感,那么下面这幅算是正经门神图。
如上图右为秦琼,左为尉迟恭。
相传唐太宗夜间听到宫门外有鬼魅嚎叫,便命秦琼和尉迟恭把守,果得安宁。
太宗怜二将辛苦,遂命画工绘二人像悬于宫门镇邪。
后世沿袭,二将遂成门神。
图中二将的坐骑为狻猊,传说是龙的九子之一,形似狮子,喜烟火,能食虎豹,可避猛兽恶鬼。
5 《一人一性,百鸟百音》此图为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木版年画《一人一性,百鸟百音》,传达着对大千世界的包容心态,反映了普通中国民众对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追求。
中国传统年画的种类
![中国传统年画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4e184fd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9.png)
中国传统年画的种类中国传统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是中国人民在春节期间挂在家中的一种装饰品。
它们以其丰富的图案和鲜艳的色彩而闻名,各具特色。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中国传统年画的种类。
1. 鸿运图鸿运图是一种寓意吉祥的年画,常常描绘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中的英雄人物。
画中通常有龙、凤、麒麟等神兽,以及富贵人物、鲜花和繁华的景象。
这种年画寓意吉祥,希望来年一切都能顺利,家庭幸福、事业发达。
2. 花鸟图花鸟图是一种以花卉和鸟类为题材的年画。
画中常常描绘出各种各样的花朵和栩栩如生的鸟类,形象栩栩如生,色彩鲜艳。
这种年画寓意生机勃勃,表示来年万物复苏、充满活力。
3. 儿童图儿童图是一种以儿童为主题的年画。
画中常常描绘出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他们笑容灿烂,活泼可爱。
这种年画寓意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希望孩子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4. 舞狮图舞狮图是一种以舞狮为题材的年画。
画中常常描绘出狮子舞动的姿态,形象生动活泼。
这种年画寓意着驱邪辟邪,希望来年能平安无事,祈求好运降临。
5. 山水图山水图是一种以山水景色为主题的年画。
画中常常描绘出宏伟壮丽的山脉、奔腾的江河和青翠欲滴的树木。
这种年画寓意着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希望来年家庭平安、生活安详。
6. 神话图神话图是一种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年画。
画中常常描绘出神话中的神仙、仙女和神兽,形象神秘而美丽。
这种年画寓意着神秘与神奇,希望来年家庭幸福、生活美满。
7. 农耕图农耕图是一种以农耕生活为题材的年画。
画中常常描绘出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形象朴实而真实。
这种年画寓意着丰收与富饶,希望来年庄稼丰收、生活美满。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年画以其丰富多样的题材和精美的画面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这些年画不仅是装饰品,更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无论是鸿运图、花鸟图还是儿童图、舞狮图,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寓意,每一幅都是对幸福和吉祥的期盼。
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欣赏这些传统年画的美丽,同时也祈愿来年家庭安康、事业顺利、幸福快乐。
我国传统年画的色彩和运用
![我国传统年画的色彩和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57248d13186bceb19e8bbba.png)
我国传统年画的色彩和运用年画是我国美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我国各地风俗习惯、乡土民情、宗教信仰以及民间艺术造型和色彩观念的图像资料。
它最早以门神的样式出现,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造型与色彩体系。
本文以中国民间年画的色彩特征为内容,进行初浅的探讨。
民间对色彩的应用,源于人本能的色彩反映。
所以,民间年画的色彩,一方面,明显地呈现出人从本能出发选择色彩的色彩表象,如在年画色彩中红色最为普遍,因为红色在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振频率最慢,是人类视觉最先反映、最易感受的色彩,原始人类的色彩应用基本都是从红色开始;一方面,因为本能的色彩冲动,往往使年画制作突破社会性和地域性集体色彩的影响,时时表现出新的色彩面貌,如在年画制作中最便当的口诀,“画画无正经,新鲜就中”就是这种现象的反映,“画画无正经”体现了艺术的随意性和游戏性,“新鲜就中”体现了人类本能的色彩喜好和喜爱纯粹色彩的视觉刺激。
因此,长期来我国的民间年画多用极色,以黑、白、红、绿、黄、紫等对比强烈、鲜明的色彩来组成画面,而且毫无顾虑地以艳红翠绿、明黄暗紫的色彩搭配,直抒普通百姓心灵感受,色彩运用几乎达到自由表现的程度。
象征性是我国自远古至今的用色传统。
距今1万多年前的中国山顶洞人将赤铁砂粉粒撒布在尸体周围,李泽厚先生认为这些红色已“包含着提供着某种观念的含义”。
尤其在上古社会规定的“白、青、黑、赤、黄”五色与五行、五方、四时等相配属,赋予色彩以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内涵。
所以,存在于我国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民间年画的色彩,其主要的特征就是对这种象征性的继承,画面出现的各种色彩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如凡表现吉祥吉庆之事的年画,以红色为主,黄色为辅,绿紫次之,画面色彩热烈激昂;山东潍坊木板门神年画,以大面积红色为主色,年节之时象征着吉庆;广东佛山门画“大刀门神”,仅以红、黄、绿三色套色,纸底为朱红橙色,鲜明夺目。
红色还被用来表示性格,如山西临汾木板年画“五子登科”门画中,文官面部被绘以红色,象征着正直、威严。
四大年画名词解释
![四大年画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281567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f.png)
四大年画名词解释
四大年画是指中国农村传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强烈的表现力、生动的趣味性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而著称。
这四种年画分别是: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
天津杨柳青是四大年画之一,它以工笔重彩、造型生动、色彩鲜艳、通俗易懂而著称。
杨柳青年画构图饱满,内容广泛,多表现吉祥如意、幸福美满的主题,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桃花坞是四大年画之一,它以印刷精美、风格雅致、富有装饰性而著名。
桃花坞年画多表现民间故事、民俗生活、风景名胜等主题,具有浓郁的江南特色和文化气息。
山东潍坊是四大年画之一,它以色彩鲜艳、富有创意、造型生动而著称。
潍坊年画多表现吉祥如意、幸福美满、驱邪纳福等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绵竹是四大年画之一,它以线条刚劲、朴实简练、色彩鲜艳而著名。
绵竹年画多表现吉祥如意、幸福美满、驱邪纳福等主题,具有浓郁的四川特色和文化气息。
四大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它们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生动地反映了中国民间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讲述传统年画的历史和发展
![讲述传统年画的历史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571e31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e.png)
讲述传统年画的历史和发展传统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文化意义。
作为中国年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年画在中国民间一直保持着盛行不衰的传统,每逢过年时,人们喜欢将年画贴在家中,以祈求新年的吉祥和如意。
下面我将为您讲述一下传统年画的历史和发展。
传统年画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的年画是以古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名人传记等为题材,通过线描、设色和文字的方式展示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画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喜爱,从而逐渐成为中国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代和明代是中国年画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段时期的年画题材更加多样化,作品风格也更加丰富多变。
与此同时,年画的制作技艺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画面表现力更加出色。
传统年画的发展离不开各地画坛的努力,例如山东的孔雀年画、山西的恶人年画、四川的張贵仁年画等,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年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进入清代,传统年画逐渐走向了繁荣,这段时期的年画题材更加广泛,除了描绘神话传说和名人传记外,还有描绘历史人物、民俗风情、祈福和寓意等内容。
清代年画作品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和制作技艺,成为中国画坛的高峰之作。
到了20世纪,传统年画受到了现代印刷技术的冲击,传统的手工制作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印刷的年画。
机械年画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使得年画更加便宜和普及,但也丧失了传统年画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有识之士不忘传统,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传统年画。
他们通过探索传统年画的制作工艺、题材创新和艺术表现,为年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
一些年轻的艺术家也开始关注年画,并将其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传统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艺术价值还是文化传承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不仅能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还能传递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幸福未来的祝福和期许。
而每年贴在家中的年画,也成为了人们庆祝中国传统节日和团聚的重要象征。
中国传统年画PPT课件
![中国传统年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4e966ac77da26924c5b05a.png)
桃花坞年画
发展历程: 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
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
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 太平天国末年,清兵围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生
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以后一直萎靡不振。 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苏州市文联组织艺人恢
2021
分类:
一是四季之中。 如画房印卖的“日宫”、“月宫”、“灶王”、
“财神”、“天师”、“门神”、“关帝”、“钟 馗”、“跑马”、“福禄寿三星”、“天官赐福”、 “麒麟送子”等喜庆画屏,还有天地神牌、全神图 等一应俱全。 二是寓意喜庆吉祥、祈福求安的娃娃仕女图。
如“莲年有余”、“莲笙贵子”、“连中三 元”、“福寿三多” 、“竹报平安”、“平安富 贵”、“长命百岁”、“五子夺莲”、“五谷丰登” 等。
次分明多样统一;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设色单纯、艳
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
洗炼、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而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
果。
–
在内容上,绵竹年画内容广泛,品类繁多。归纳起
来有:避邪迎祥、历史人物、戏曲故事、民俗民风、名
人字画、花鸟虫鱼等。
2021
分类:
三星图 天宫赐福图 滑稽年画 常识年画
2021
2021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特点是:以木版雕刻, 用一版一色传统水印法印刷。构图丰满,色彩 明快,富有装饰性;多用民间故事、吉祥喜庆、 神像、戏文、时事为题材,以象征、寓意、夸 张手法,来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谈中国传统艺术—木板年画的发展脉络
![谈中国传统艺术—木板年画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e94866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2.png)
谈中国传统艺术—木板年画的发展脉络中国民间木板年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内涵也是相当丰富。
它的表现题材多样,充分反映民众的精神最求和思想感情,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木板年画因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趣味的故事情节深得人们喜爱。
在当今文化多样性的新时期,木板年画艺术怎样在保持其独特艺术存在方式的前提下创新传承,发扬我们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值得我们探讨。
年画,是民间美术的重要品类,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别称:如纸画、画张、门画、画贴等。
据古代文献记载,“门神”是民间年画中起源最早的形式,“民间年画”观念的起源因而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观念和神灵信仰观念。
对火的使用是人类告别猿类的一个重要特征,因而对火的依赖形成了人类对火的崇拜。
当家庭出现以后,有了“灶火”,人们对火的自然崇拜也逐渐地转化为对灶神的崇拜。
人们i认为原始住所的门户具有神秘的力量,因而也产生了崇拜心理,并希望门户能够辟邪禳灾、保护人们的安全。
古时人们常要外出从事各种生产、生活活动,也希望安全顺利,因而对行走也产生了崇拜,并作为祭祀供奉的对象。
诸如此类,都是人们对自然崇拜观念的源起。
在《周礼》、《礼记》等古代文献典籍中,都有关于“五祀”的记载,而灶、门、行等都是祭祀的对象。
年画在旧时有两种:一种是纯手绘,用工笔图画的形式画出;另一种是木版印刷的门画、纸马类,多用椴木版,即木版年画。
北宋时已出现彩版套印。
木版年画先由画师设计好画样,再由刻工用单刀雕刻,尽可能体现出原作的风貌。
雕版制成后再覆纸印刷,或以手绘作补充。
木版年画经元至明、清时期,题材内容不断丰富。
明代天启年间,雕刻家胡正言总结前人经验,将套印技术改进成“短版”水印,印刷出来的画面层次丰富、逼真,保证了木版年画的印刷质量。
在题材上,木版年画以反映人民生活、生产和喜闻乐见的吉利祥和的内容为主,举凡世俗生活中的一切,无不纳入其表现范围。
为配合画面内容,木版年画还运用题诗、题词、格言、顺口溜、歇后语、回文诗等文字形式,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可看、可读、可吟诵,便于记忆和流传。
中国五大年画
![中国五大年画](https://img.taocdn.com/s3/m/8c44daae27284b73f3425044.png)
中国五大年画,护佑你开心过大年!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中国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寄托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农事丰收、家宅安泰、人马平安等祈福迎财、驱灾避邪的美好愿望。
年画在宋代曾被称为“纸画”,明代则称为“画贴”,清代称作“画片”、“画张”、“卫画”等,直到清道光29年始见“年画”一词,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
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
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
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
年画变成“年话”是在宋代。
当时,宋徽宗扩建“翰林图画院”,时逢传统绘画和雕版印刷术交融发展,木版彩色套印年画走向成熟和普及。
此时,春节家家户户贴门神已成为一种风尚,门神从镇宅消灾演变成了迎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后来,逐渐形成了祈求人寿年丰、吉祥如意、招财进宝的习俗,年画在此时完成了向祝福年话演进过程。
1、天津杨柳青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杨柳青年画,是中国著名民间木版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杨柳青年画既有版画的刀法韵味,又有绘画的笔触色调,构成与一般绘画和其他年画不同的艺术特色。
天津杨柳青年画杨柳青年画产生于明代崇祯年间,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津杨柳青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2、苏州桃花坞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桃花坞年画是江南水乡的特产,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
苏州桃花坞年画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
桃花坞年画的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而且远渡重洋流传到日本、英国和西德,特别是对日本的"浮世绘"产生了重要影响,被海外媒体誉为"东方古艺之花"。
中国民间美术——年画赏析
![中国民间美术——年画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e1a6da80eb6294dd886cf8.png)
扑
灰仕
年
女 图
画
姑嫂闲话
团扇美人
戏 曲 人 物
神 话 故 事
水彩年画
• 水彩年画指构图和 人物是年画的表现 形式 ,上色技法 用的是水彩技法制 作出来的年画。
胶印年画
• 胶印年画是一种现代年画,它是 通过胶印机加工制作出来的。胶 印年画比起传统的木版年画,其 色彩鲜艳,内容丰富,而且制作 简单价格更加低廉,深受广大群 众喜爱。
比有力
杨柳青年画雕版
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
• 位于山东潍坊寒亭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兴起 于明代,全以手工操作并用传统方式制作, 发展初期受到杨柳青年画的影响,清代达 到鼎盛期,杨家埠曾一度出现“画店百家, 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盛景,产品流布 全国各地。杨家埠年画体裁广泛,想象丰 富,重用原色,线条粗犷,风格纯朴。
现存最早的年画 是宋版的《随朝 窈窕呈倾国之芳 容》,画的是王 昭君、赵飞燕、 班姬、绿珠,习 称《四美图》。
年画种类
• 木板年画 • 扑灰年画 • 水彩年画 • 胶印年画
木版年画四大家
• 苏州桃花坞年画 • 天津杨柳青年画 • 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 • 四川绵竹年画
制 作 过 程
桃花坞年画
• 桃花坞木板年画是中国江南 主要的民间木板年画。源于宋 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 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 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 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 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
• 3、时事风俗,如《苏州火车开往吴淞》、 《刘军克复宣泰大获全胜》、《春牛图》、 《十美踢球图》、《姑苏报恩寺进香图》、 《洋灯美人》、《合家欢》、《黄猫衔鼠》 等;
• 4、戏曲故事,如《杨家将》、《忠义 堂》、《西厢记》、《孙悟空大闹天宫》、 《白蛇传》、《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三笑烟缘》、《定军山》、《苦肉记》、 《战北原》等。
年画介绍
![年画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2a8ac2443323968011c9276.png)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
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o101张年画[nián huà]中国汉族民间艺术更多义项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
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
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
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
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
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中文名年画外文名new year paintings形成时间北宋来源“门神画”用途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春节习俗大盘点历史渊源点击查看图片潍坊年画《麒麟送子》年画是中国古代一种寓意吉祥的形象。
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一种中国民间特殊的象征性装饰艺术,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观念和神灵信仰观念。
中国早期的年画都与驱凶避邪、祈福迎祥这两个母题有着密切关系,在祈祷丰收、祭祀祖宗、驱妖除怪等年节风俗习俗化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年节装饰艺术。
i发展历程年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画正式形成于北宋时期元代是年画的低落期到了明代,小说、戏曲插图的勃兴对年画的发展有很大促进,明中叶以后,随着商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雕版印刷中的彩色套印技术的成熟,木版年画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了诸如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等著名的年画产地。
年画在清代进人鼎盛期1949年以后,新年画继承了旧年画的许多优良传统,摒弃了旧年画中的一些迷信、落后的内容。
论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审美观
![论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审美观](https://img.taocdn.com/s3/m/3a5fc53dee06eff9aef807a6.png)
n 盈■ —vIHe■ ■ naneI ■昌 U ot r d o
论 中 国传 统 民 间年 画 的 审 美 观
王 旭 东 ( 徐州建 筑职业技 术学 院 江苏徐 州 210) 2 0 0
摘 要: 中国传统 民间年 画在 漫长 的发展 过程 中, 形成 了独特 的绘 画风格 , 构 图、 型 、 其 造 色彩 、 等方 面的 因素具 有强 烈的主 观意 象性 反 映 了人 们的认 知观念 。 中国传统民 间年画是 几千年 民族 文化 的缩影 , 涵着深厚 的文化传 统 , 蕴 具有重要 的价值 和意义 。 关键 词 : 传统民 间年 画 构 图 造型 色彩 中图分类 号 : 0 J2 5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号 : 7 —9 9 ( 0 ) 2b 一0 9 0 1 3 52 1 o () 1 - 1 6 7 o 8 中国传 统 民间年 画的发 展源 源流 长 , 可以追溯到汉代。 历史 文 献 记 载 , 代 的 门 汉 神 画 、 神 、 马都 是 民 间 年 画的 雏 形 。 灶 纸 隋 唐 以 来 , 神 画 经 历 了飞 速 的 发 展 , 宋 门 至 代, 由于 经济 文 化 的发 展 , 唐 以 来 的 门 神 汉 画 在 继 承 传 统 绘 画 的 基 础 上 , 和 民 间 绘 融 画, 山水 画 , 物 画 为 一体 , 创 作 宗 旨 , 人 在 题 材, 内容 和 技 巧 上 逐 渐 形 成 了 自 己 的艺 术 风格和特 色, 为一门独立 的画种。 成 传统 民 间 年 画作 为雅 俗 共 赏 的 民 间 绘 画 艺 术 , 受 民 众 的 喜 爱 , 久 不 衰 。 间 深 经 民 艺人 在 多 年 的 实 践 中 形 成 的 民 间 画 诀 是 年 画 创 作 和 审 美 的 重 要 指 导 思 想 , 是 传 统 也 民 间年 画 特 有 的 形 式 法 则 。 统 民 间年 画 传 注 重形 式 美 感 及 隐 含 思 想 , 自 己的 审 美 有 标准 , 审美 观主要体现 在构 图、 型、 其 造 色 彩等几个 方面 。 铺 排 列 的 构 图 方 式 , 所 表 现 的 内 容 完 整 将 的表 现 出来 , 象 之 间没 有 相 互 的 遮 挡 , 物 追 求 图像 的 完 整 性 , 面 效 果 完 全 平 面 化 。 画 层 次 关 系 , 后 关 系 放 在 次 要 位 置 。 有 一些 前 还 民 间 年 画 则 主 观 的 去 违 背 透 视 规 律 , 常 常 出现 人 比景 大 , 比树 大 的 效 果 , 房 呈现 出稚 拙的 意 趣 , 有 很 强 的 装 饰 性 。 统 民 间年 具 传 画 的 构 图 方 式 符 合 民 众 的 审 美 要 求 , 人 为 们 所 喜 爱 , 中 国 绘 画 史 上 有 着 重 要 的 影 在
中国传统年画的内容
![中国传统年画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2fef77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0.png)
中国传统年画的内容
中国传统年画是一种独特而富有艺术价值的民间绘画形式。
它
源于我国古代祭祀活动中的画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已
经成为中国农历新年期间的重要装饰物。
中国传统年画通常以独
特的题材和绘画技巧展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中国传统年画的内容丰富多样,常常描绘了人物、动植物、神
话传说、戏曲故事等各种主题。
其中,常见的人物描绘包括神话
传说中的神仙、历史名人、吉祥神兽等;动植物则常常以瑞兽、
花卉、果实等形象出现;而戏曲故事则以著名的传统戏曲为基础,通过丰富的绘画手法生动地再现了戏曲主角与剧情。
传统年画在构图和色彩运用上十分讲究,常常以鲜明的对比和
丰富多彩的颜色为特点。
绘画中经常使用红色、黑色、金色等寓
意吉祥的颜色,以增加作品的喜庆和祝福气氛。
此外,年画中还
常常注重细节的表现,通过精细的线条和注重神态表情的描绘来
塑造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中国传统年画不仅富有装饰性,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我国农民
的喜庆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祈愿。
在农历新年来临之际,人们会
将年画贴在屋内外,以祈求平安、幸福和成功。
同时,年画也代
表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中国传统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我
国农历新年期间不可或缺的装饰品。
它不仅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祈愿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通过
传统年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中国年画 . 绵竹木版年画
![中国年画 . 绵竹木版年画](https://img.taocdn.com/s3/m/0b27ca10844769eae109ed14.png)
中国年画. 绵竹木版年画绵竹木板年画《吉祥图》观世音菩萨福寿无极妈祖赐福恩降四海麻姑献寿麻姑献寿福禄寿喜陶版绵竹年画福禄寿图福禄寿禧聚宝藏珠三星高照图三星高照图三星高照图福禄寿图招财进宝财神加冠图财神加冠图赵公镇宅清代(1580mm×780mm)这幅是中堂中著名的代表《赵公镇宅》。
赵公,相传姓赵名公明,又名赵玄坛。
为道教所供的财神。
有趋雷役电,除瘟禳灾,买卖求财的本领。
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
紫微高照清代(1580mm×780mm)这幅名为紫微高照。
图为紫微星化作一力士降服猛兽貔恘的故事。
紫微星为三垣(即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之一。
紫薇又被道教列为四御之一。
称紫薇中天北极太皇大帝,道教中谓他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因而受到历代帝王的祀礼。
紫微高照象征驱邪避凶,迎福祈祥的意思。
赵公镇宅(现代)秦琼镇宅图永镇家宅镇宅图花开富贵绵竹年画[门画] 双鱼图绵竹木板年画《喜童图》绵竹木板年画《仕女图》绵竹年画中的仕女作者:填水脚制画工坊绵竹年画中的仕女图风格独特。
画面多不设背景或少设背景,人物造型简练生动,常用弧线和曲线强调“美人要修长”的审美趣味。
面容的刻画更是采用了“细心粉脸、眉眼巧画”的工序,表现出民间艺人对美的赞赏,对生命的热爱。
这是绵竹著名彩绘艺人姚春荣早年绘制的一幅画,她在描绘妇女,娃娃面容时颇下功夫,更是用了“细心粉脸、眉眼巧画”的工序,使这幅画中人物有一种绮丽秀雅的柔媚韵致。
《唐氏乳母》清高55厘米宽40厘米此画是根据二十四孝之一《唐氏乳母》绘制。
唐代有个人,名叫崔南山,他的母亲唐夫人对待婆婆非常孝敬。
婆母年老牙齿脱落,唐夫人每日用自己乳水喂养婆母。
婆母虽数年未吃粮食,身体却很健康。
婆母病危时将全家老幼叫到跟前说:“我今生不能报答儿媳对我的恩情,但希望我的孙媳一样有孝敬之心”。
《骑车仕女》清代(540mm×400mm)这幅名为《骑车仕女》,画面上一女子,身穿旗袍,头戴瓜皮帽,悠然地骑着自行车,画上的自行车没有轮心和链盘,也没有支架,钢丝的组合像一个个花瓣,车把上画了一个龙的头,很显然作这幅画的艺人只是听别人讲过自行车而全凭自己的想象创作的。
中国年画五大风格
![中国年画五大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a720c50feff9aef8941e0625.png)
➢ 1.“南桃北杨”(杨柳青)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 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后期受西洋画影响较大。吸收了
其构图透视和明暗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现方法,并出现了装饰意趣的 变形。
➢ 2.日本的浮世绘等版画艺术受其影响甚大。 ➢ 3.手法有手绘和木刻套印两种,而桃花坞木板年画制
作一般分为画稿、刻版、印刷、装裱和开相五道工序。
目录
1
天津杨柳青年画
2
苏州桃花坞年画
3
潍坊杨家埠年画
4
四 川 绵竹 年画
5
河南朱仙镇年画
➢ 1.继承宋元绘画传统,吸收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 戏曲舞台的形式,采取木板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 方法。
➢ 2.制作工序大致可以是:创稿、分版、刻版、套印、 彩绘、装裱。
➢ 3.题材主要有侍女娃娃类、戏曲类、故事类和春牛耕 织类等等。
➢ 4.构图丰满、色彩明快、富有装饰性,多民间故事、 吉祥喜庆、神像戏文、时事为题材,以寓意夸张手法 来表达人们美好愿望。
➢ 5.颜色鲜明雅致,以大红、桃红、黄绿及灰色为主, 特别善于用粉红、粉绿、灰色等。
➢ 1.杨家埠年画表现内容丰富,有神像类、门神类、美 人类、金童子、花鸟山水、戏曲人物、神话传说等。 同时也有反映民间生活,针砭时弊之作。
➢ 2.以彩绘见长、主次分明。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线条 疏密有致强烈的节奏感,造型具有诙谐活泼的效果。
➢ 3.木版套色、绘印结合、完全绘制3种。(添水脚)
➢ 1.构图饱满、左右对称、线条粗扩、粗细相间、形象夸张、 头大身小。
➢ 2.有辟邪赐福类、喜庆民俗类、戏曲故事类题材。 ➢ 3.色彩艳丽、对比强烈、色彩以暖色为主,面部多采用白
传统年画“五色”在装饰画中的应用与创新
![传统年画“五色”在装饰画中的应用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183db73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e.png)
传统年画“五色”在装饰画中的应用与创新传统年画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它在中国的农村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农历新年期间不可或缺的一种装饰和文化艺术形式。
而其中的“五色”,指的是红、黄、青、白、黑五种颜色,它们在传统年画中的应用与创新一直是年画艺术家们所关注的话题。
传统年画中“五色”的应用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色”象征着五行,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代表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信仰。
年画艺术家们在画面构图和色彩运用上,都会充分考虑“五色”的象征意义,使得年画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和艺术形式,同时也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五色”在传统年画中的应用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年画,而是在不同的装饰画中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年画已经不再仅仅是挂在家中门神、窗花的装饰品,而是开始拓展到了更多的领域。
如今的年画已经应用到了家具、陶瓷、剪纸、绣品等多种工艺品上,使得传统年画艺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这些不同的装饰画中,传统的“五色”得到了更加生动活泼的运用,使得这些装饰画更加具有了传统年画的特色和魅力。
年画的创新也体现在了颜色的运用上。
传统年画中的“五色”表现出了浓烈的中国民间风格,但在现代的装饰画中,“五色”也得到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运用。
在家具装饰中,年画艺术家们会将“红、黄、青、白、黑”这五种颜色进行巧妙的搭配和运用,使得家具看起来更加富有节日气氛和中国传统的韵味。
在陶瓷和绣品中,“五色”也得到了更加丰富的运用,使得这些传统工艺品在色彩上更加绚丽多彩,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除了在装饰画中的应用,传统年画中“五色”的创新还体现在了艺术形式和题材上。
传统年画以其独特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和题材内容,吸引了无数的年画艺术家和创作者。
如今,传统年画已经渐渐走出了民间,开始在当代美术领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创新。
在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中,“五色”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表现元素,他们以传统年画为基础,加入了更多现代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使得年画艺术得到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发展,也更加贴近了当代人的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年画的种类
![中国传统年画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0f9fe5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c.png)
1.春联春联是中国传统年画的一种形式,它是贴在门上或墙上的对联。
春联通常由对仗工整、寓意吉祥的文字组成,如“福”、“寿”、“春”、“财”等。
春联的制作通常需要运用书法技巧,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
2.年画年画是中国传统年画的主要形式,它是用来祈求神灵保佑家庭平安、丰收和幸福的艺术品。
年画通常以人物、动物、花卉和神话故事为主题,用鲜艳的颜色和细腻的线条勾勒出生动的形象。
年画通常是绘制在纸上,它们不仅有装饰作用,还能传递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3.剪纸剪纸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它是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各种图案和文字。
剪纸通常以吉祥的动物、花卉和人物为主题,如鸡、蝴蝶、桃花、仙女等。
剪纸艺术要求剪刀技巧熟练,线条流畅,剪出的图案要形象逼真。
剪纸作为一种装饰品,常常被用来贴在窗户上,以驱除恶灵和带来好运。
4.窗花窗花是中国传统年画的一种形式,它是以纸为材料,用剪刀剪出各种图案贴在窗户上的装饰品。
窗花通常以花卉、鸟类、禽兽和神话故事为主题,形象逼真,色彩鲜艳。
窗花不仅能增添节日气氛,还能够吸引福气和好运。
5.扎染扎染是中国传统年画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将涂料或颜料涂抹在织物上的技艺。
扎染通常以寓意吉祥的图案为主题,如花朵、鸟类、动物和字母等。
扎染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它不仅能够增添节日气氛,还能够传递祈祷幸福和吉祥的寓意。
以上是几种中国传统年画的种类。
这些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农历新年时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不仅是一种装饰品,还是传递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媒介,展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国民间美术》——木版年画
![《中国民间美术》——木版年画](https://img.taocdn.com/s3/m/a9ef1157fc4ffe473368abc8.png)
特点——多用来张贴以增加节日喜庆气氛 。 文化意向——画中大都表现合家欢乐、人丁兴旺、
生活富裕等内容。表现时事和谐趣内容,以民间寓 言、笑话、历史故事等讽喻社会时事的 ,表现了周 围的生活和风情 。
三状元拜寿
有历史传说、戏曲故事。 艺术特色——武强年画以红、黄、绿为主色、线条劲
健,风格质朴粗犷,简洁明快。 文化意向——反映世代兴衰,褒忠贬奸、扬善惩恶,
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培养道德情操;新闻时事、里 巷传闻也是武强年画的一大宗,表现社会事态、风土 人情,不仅可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资料,同时广见 闻、长知识;兰竹博古,翎毛花卉都有喜庆色彩,别 有情趣,陶冶性情,装饰性强。
文化意向——表达了民众驱邪禳灾、迎福纳祥的观 念,它们或以象征寓意的形式,或以皆音、隐喻的 手法来表示吉庆祥瑞的意义。
二、根据年画的地区分布来分
(一)陕西凤翔年画 (二)天津杨柳青年画 (三)河北武强年画 (四)山西晋南年画 (五)山东杨家埠年画(六)河南朱仙镇年画 (七)江苏桃花坞年画(八)湖南滩头年画 (九)福建泉州年画 (十)广东佛山年画 (十一)四川绵竹年画(十二)云南贵州年画 (十三)山东高密扑灰年画
下详述☺
民间年画的分布在全国较为普遍, 彼此之间又相互影响、融合。同时, 各地区年画又有着较为集中的产地、 较大的产量和各自的特色。不同的 区域,年画的风格及印制技艺也各 不相同,地域特色十分明显。
(一)陕西凤翔年画 分布地——以汉中、凤翔、神木、莆城、长
安为中心。以凤翔年画为例。 发展历程—— 艺术风格——它保留了青铜器,汉画像石的
三、印刷
1、裁纸 将纸裁成印画所需要的相应尺寸;
传统年画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年画的传承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297f2d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f.png)
传统年画的传承与发展传统年画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传统年画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传统年画的传承方式、当代社会中的困境与创新发展,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以期引起人们对传统年画传承与发展的。
传统年画的传承传统年画主要通过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和社区传承等方式得以延续。
家族传承是指在家族内部,长辈向晚辈传授年画制作技艺的过程。
师徒传承则是师傅将年画技艺传授给徒弟,徒弟通过实践逐渐掌握技能。
社区传承则是邻里之间相互学习,共同传承年画技艺。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年画的传承面临着一系列困境。
首先,家族传承受到现代社会家庭结构变化的影响,年轻一代对传统年画的兴趣逐渐减弱,导致传承断层。
其次,师徒传承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徒弟的学习心态和师徒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社区传承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冲击,传统年画制作技艺的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传统年画在传承过程中需要创新发展。
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年画保护和传承工作,将传统年画制作技艺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引起社会的和重视。
另一方面,可以探索新的传承方式,如建立年画传习所、举办年画培训班等,以扩大传承范围,培养更多的年画制作人才。
传统年画的发展传统年画在不同地区的发展背景与特点也有所不同。
北方地区的年画多以神祇、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为主题,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南方地区的年画则更注重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线条流畅,富有诗意。
然而,在当代社会中,传统年画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瓶颈。
首先,市场需求下降导致年画行业日渐式微,许多年画艺人迫于生计而转行。
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印刷技术的进步,机器印刷的年画逐渐取代了传统手工制作的年画,给年画发展带来冲击。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传统年画需要在发展中寻求创新机遇。
一方面,可以通过与现代文化元素的结合,推出更具时代感的年画作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作工艺:
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方法简便,工艺精湛,色彩鲜 艳,内容丰富。杨家埠木版年画分钩描、刻版、印刷3 道工序,初期为小案子坐印,后改为大案子站印。
杨家埠年画的制作工艺也别具特色。艺人首先用柳 枝木炭条、香灰作画,名为“朽稿”,在朽稿基础上再 完成正稿,描出线稿,反贴在梨木版上供雕刻,分别雕 出线版和色版。再经过调色、夹纸、兑版、处理跑色等, 手工印刷。年画印出来后,还要再手工补点上各种颜色 进行简单描绘,以使年画显得自然生动。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特点是:以木版雕刻,
用一版一色传统水印法印刷。构图丰满,色彩 明快,富有装饰性;多用民间故事、吉祥喜庆、 神像、戏文、时事为题材,以象征、寓意、夸 张手法,来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
杨柳青年画
发展历程:
杨柳青民间木版年画产生于元末明初 。 明永乐年间,大运河重新疏通,南方精致的纸张、
特点:
杨家埠年画体裁广泛,想象丰富,重用原色, 线条粗犷,风格纯朴。
特点:
制作工艺上,桃花坞年画系用一版一色的木版套印方法 印刷出来,工艺精美,一幅画要套印四五次至十几次,有的 还要经过“描金”、“扫银”、“敷粉”等工序。
在色彩上,有桃红、大红、蓝、紫、绿、淡墨、柠檬黄 等诸色。
在艺术风格上,桃花坞年画构图丰富,色调艳丽,装饰 性强,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人物塑造、刀法及设色上,具有朴实、稚拙、简练、 丰富的民间美术特色
如“莲年有余”、“莲笙贵子”、“连中三 元”、“福寿三多” 、“竹报平安”、“平安富 贵”、“长命百岁”、“五子夺莲”、“五谷丰登” 等。
三、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如“禹王治水”、“孟母择邻”、“竹林七贤”、“踏雪寻 梅”、“和合二仙”、“文姬归汉”、“六国封相”、“百花赠 剑”、“柳下惠”、“马鞍山”、“昭君出塞”、“辕门射戟” 等
桃花坞年画的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
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常以紫红色为主调表 现欢乐气氛,基本全用套色制作,刻工、色彩 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主 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 蔬果和驱鬼避邪等民间传统审美内容。民间画 坛称之为“姑苏版”。
分类:
三星图 天宫赐福图 滑稽年画 常识年画
制作工序:
大致是:创稿、分版、刻版、套印、彩绘、装裱。 前期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大致相同。都是依据画稿 刻版套印;而杨柳青年画的后期制作,却是花费较多的 工序于手工彩绘,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 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而且还由于彩 绘艺人的表现手法不同,同样一幅杨柳青年画坯子(未 经彩绘处理的墨线或套版的半成品)。可以分别画成精 描细绘色彩素雅的“细活”,和豪放粗犷的“粗活”, 艺术风格迥然不同,各俱独自的艺术价值。
取材:
杨柳青年画取材内容极为广泛,诸如历史故 事、神话传奇、戏曲人物、世俗风情以及山水 花鸟等,特别是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题 材,以及带有时事新闻性质的题材等,不仅富 有艺术欣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
分类:
一是四季之中。 如画房印卖的“日宫”、“月宫”、“灶王”、
“财神”、“天师”、“门神”、“关帝”、“钟 馗”、“跑马”、“福禄寿三星”、“天官赐福”、 “麒麟送子”等喜庆画屏,还有天地神牌、全神图 等一应俱全。 二是寓意喜庆吉祥、祈福求安的娃娃仕女图。
《荷亭消夏》
《桃源问津图》
《俏皮话》
《春牛图》
《福寿三多》
《连年有余》
《莲笙贵子》
《子鱼卧莲》
《鲤化千年》
《鱼跃于潭》
《年年有余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平安富贵》
《玩蝈蝈》
《福善吉庆》
《庆赏元宵》
《鱼龙变化》
《高跷会》
《秦琼。尉迟恭》
《欢天喜地》
杨家埠年画
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 。 清代达到鼎盛期 。
水彩运到了杨柳青,使这里的绘画艺术得到发展。 杨柳青年画从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绪初期最为风
行。 到了清代中期全盛时期 。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杨柳青年画走向衰落。 1926年以后又走向复苏。
特点:
杨柳青年画通过寓意、写实等多种手法表现 人民的美好情感和愿望,尤以直接反映各个时 期的时事风俗及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点。
四、是戏出类。
如“忠义堂”、 “虹霓关”、“时迁盗马”、“双锁山”、 “二进官”、“三岔口”、“四杰村”、“金玉奴”、“宇宙 锋”、“天河配”、“白蛇传”、“铁弓缘”、“拿高登”、 “新安驿”、“独占花魁”、“祝家庄”、“打灶王”等。
五是生活场景及时间讽刺画类。
如“北京城百姓抢当铺”、“天津图”、“回銮图”、 “火烧望海楼”、“剃头做五官”、“成衣当知县”、 “拿康有为”、“天津老龙头火车站”、“天津河北新 浮桥”、“荣耀图”、“女子学堂演武”、宣传勿忘 “庚子赔款”国耻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年画
起源 :
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门神画早在尧舜时 期就已出现。据东汉《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 门上贴的“神荼”、“郁垒”升像。现存最早的年 画是宋版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的是王 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
另一说:始于唐代。沿至宋代才普遍流行
桃花坞年画
题材:
形式多样,主要有:祈福迎祥、消灾除祸; 美女娃娃、吉祥欢乐;人情世事、男耕女织; 小说戏曲、神话传说;山水花卉、飞禽走兽; 时事新闻、讽刺幽默;还有些以实用为目的, 服务于人们的现实生活。
分类:
第一类是神马像,门神、财神、灶王、八仙等是。 第二类是庄稼生活,像春耕图、秋收图,过新年图 等是。 第三类是吉祥画像,富贵满堂、福禄寿喜、连生贵 子等是。 第四类是怡情画像,渔樵耕读、春夏秋冬等是。 第六类是戏剧画像,唐僧取经、桃园结义等是。
发展历程: 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
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
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 太平天国末年,清兵围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生
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以后一直萎靡不振。 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苏州市文联组织艺人恢
复生产,后又成立“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社”,在整 旧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