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新教材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新教材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评(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给加点字注音。

(2分)寒噤.()蠕.动()俯瞰.()驿.道()2.下面句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2分)①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辩别出来。

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泽长江的故事。

②抵达阿冉提村前约莫半小时;在一道呈V字形的山口中间;一座巨大的白雪穹顶骤然映入眼帘;日照其上;光艳耀目。

3.根据句中画线部分;写出相应的成语。

(4分)(1)洪水从四面八方涌来;巨大的浪潮冲击声声音很大;耳朵都快要聋了。

(2)尽管离乡多年了;但家乡的风景依然清楚、分明地呈现眼前。

(3)这次展览;激发了顾客的兴趣;前来订货的人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4)人们都说迎春花是报春使者;实际上梅花才是春的引路天使。

跟着梅花;闻着花香;走进色彩错杂灿烂;且耀眼的春天。

4.(2017·北京)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介绍名人故居的专题展览拟写的前言;从上下文看;前两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中有一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3分)①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

②轻嗅一阵阵袭人的花香只会令你享受身心的愉悦;而德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你经受精神的洗礼。

③走近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李大钊;我们敬佩他的革命志向;走近为民族解放而四处奔走的宋庆龄;我们赞叹她的爱国情怀;走近为唤醒为众而笔耕不辍的鲁迅;我们钦佩他的斗争精神……④这些名人故居的静穆;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展示着崇高精神。

⑤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人生;去传承他们的精神吧!标点符号修改:句子修改:5.仿照下列画线句子的格式再续写两个句子;使它们构成排比句;上下文的语意一定要衔接连贯。

(4分)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本好书;饱含着意义深远的道理;生活是;;生活是;。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五单元评价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翌.日(yì)喧.哗(xuān)草甸.(diàn)B.腈.纶(jīnɡ)蘸.水(zhàn)蜿.蜒(wān)C.寒噤.(jìn)映.照(yìng)闸.口(zhǎ)D.俯.视(fǔ)轻盈.(yíng)陡峭.(qi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迂回霎时弛骋怒不可遏B.黧黑懈怠蠕动穿流不息C.逗留浮燥缭绕名副其实D.矗立眺望映照目眩神迷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清明节快到了,去烈士陵园扫墓的人络绎不绝....。

B.天晴了,雪停了,站在楼顶上极目远望,茫茫原野,群山奔驰,银装素裹,五彩斑斓....。

C.尽管离乡多年了,但家乡的风景依然历历在目....。

D.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能否加强亚洲各国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是携手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走向更为广阔前景的关键。

B.我们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C.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学生的近视比例已超过50% 以上。

D.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当代中国工匠传奇的人生故事,展示了他们非凡的职业绝技。

5.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词语,顺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徜徉于宁静之中,人生就多了一份韵律、多了一种意境。

在月下,感受大地之精美,望、揽、听天籁之音、赏梅花弄影;在雨中,感受自然之清新,观梧桐细雨、眺 、闻 、恋雨打琵琶,宁静如诗。

①空中响雷 ②繁星排空 ③远山迷蒙 ④夜风入怀A.②④③①B.③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③④①②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描绘的景色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诗人虚构的?B.石子入浅水,水花四溅,虚张声势;石子入深潭,悄无声息,不动声色。

【最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限时: 150 分钟满分: 120 分)一、积累和运用(共7 小题, 计24 分)陕西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学校拟开展“漫游三秦·文化寻根”系列活动, 小文和同学们踏上了探索之旅。

【壶口观瀑布】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黄河奔流至此, 两岸石壁峭立, 河口收束, 狭如壶口, 故名壶口瀑布。

小文游览了壶口瀑布后写下了一段随笔, 请你帮她解决遇到的语言文字问题。

(4 分)寒冬时节, 黄河壶口瀑布周围到处是晶盈剔透的冰雪。

近日, 随着气温回暖, 黄河壶口瀑布河道冰层断裂, 瀑布水流落差增大, 气势恢宏。

除了袍哮如雷的瀑声外, 人们听不见其他的声音。

从空中俯瞰., 此时的黄河水由浑变清, 湍.急的河水奔腾而下, 不断冲刷着冰层形成天然“冰桥”, 与清澈的瀑布交相辉映, 呈现出“冰桥清瀑”的壮美奇景。

1. 请确认随笔中加点字的读音。

(只填序号) (2 分)(1) 俯瞰.(A. kān B. kàn) ____________(2) 湍.急(A. tuān B. tuán) ____________2. 小文校对随笔时发现其中有错别字, 请改正。

(2 分)(1) 晶盈.剔透____________ (2) 袍.哮____________【大雁塔登高】大雁塔, 塔身巍峨, 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

小文和同学们一起登上大雁塔, 俯瞰古城盛景, 重温经典诗文, 古人的哲思与情怀再次激荡内心。

3. 请你结合积累, 补全空缺内容。

(11 分)赏自然景象。

“(1)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写出了自长安遥望蜀州的壮阔之景;“(2) _____________, 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展现的是阴沉昏暗的雨前景象;从《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3)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 我们读到鸟与人的感受, 悟出了山光、潭影空寂中的禅意。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基础积累和运用(25分)1、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注音。

(3分)①水皆缥.碧()②造饮辄.尽()③食.之不能尽其材()④右备容臭.()⑤不知天上宫阙.()⑥负箧.曳屣()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才美不外见.同舍生皆被.绮绣(2)媵人持汤.沃灌曾不吝情去留..(3)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4)猛浪若奔.策.之不以其道3、名著阅读(3分)用线条将下列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五柳先生传》宋濂唐代《马说》吴均晋代《送东阳马生序》陶渊明明代《与朱元思书》韩愈南朝4、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古诗文。

(6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赤壁》)(2)山河破碎风飘絮,(《过零丁洋》)(3)千里马常有,(《马说》)(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含有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5)《山坡羊·潼关怀古》揭示全曲主旨的句子是:5、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2分)(1)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2)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6、阅读下面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1)用文字概括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

(2)读完此表后,你有哪些感受?1、2、7、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3分)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

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韧的毅力;,;,二、读理解与探究(35分)(一)(11分)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白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重,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8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字词书写(共4分)1.(本题4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请依次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轻轻地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一单元,四时美景,美不胜收;有使人静mì____,使人动情的秋雨,有热烈而又粗guǎng____的夏雨,有跟轻风流水应和____着的牧童的笛声,还有那把终年贮___蓄的绿色都拿出来的济南的冬天的水藻……二、选择题(共6分)2.(本题3分)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属引凄异(《三峡》)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B.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C.沿溯阻绝(《三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D.但当涉略(《孙权劝学》)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3.(本题3分)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哪项说法不完全正确?()A.以水为线,巧写风光。

阿来的游记散文《一滴水经过丽江》以一滴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变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B.同写水清,方法各异。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直接写水清;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是侧面写水清。

C.人水相映,情景交融。

《诗经》中的《蒹葭》是一首质朴炽热的爱情诗,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通过描写“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的伊人形象,表现了追求爱情的怅惘及如愿以偿的愉悦。

D.借助海水,凸显形象。

《海燕》是高尔基创作的散文诗,其中海燕象征了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课文通过描写大海、乌云、狂风烘托出海燕无畏的形象。

三、句子默写(共8分)4.(本题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告诫.(jiè)漫延接踵.而至(zhǒng)风云变幻B.霎.时(shà) 驰骋瞬.息万变(shùn) 穿流不息C.懈怠.(dài) 迂回纷至沓.来(tà) 名副其实D.俯瞰.(gǎn) 寒噤目眩.神迷(xuàn) 漫不经心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回荡在简陋的家中,仿佛一阵春雷。

B.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灾救灾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C.一匹匹战马,一队队骑士,在轰隆隆的雷声中拔出利剑,前呼后拥....地滚滚而来。

D.今天是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第一天,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未来5年,我国出境游客数量将达到5亿人次左右,周边国家将率先受益。

B.好的经验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落实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防止不被用歪了。

C.今年春季的降雨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倍,抗旱保苗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

D.一代一代传承的好门风,能让我们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里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④⑤②①③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③⑤④ D.①③④②⑤5.下列汉语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愿望”“冷静”“浏览”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动词。

人教部编最新版八下第五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部编最新版八下第五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颠簸.bǒ推搡. sang 灼.热zhuó怒不可遏.èB.蘸.水zhàn 黧.黑lí妩媚.mèi 大煞.风景shàC.眺.望tiào 懈.怠xiè巉.峻chán 接踵.而至zhǒngD.穹.顶qióng 虔.诚qián 拾.级shè纷至沓.来d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寒噤缭绕川流不息轻歌漫舞B.迂回喧哗震耳欲聋风云变幻C.演译蜿蜒目眩神迷瞬息万变D.棱角砾石名符其实历历在目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炸弹在敌军中开了花,震耳欲聋....,炸得敌人喊爹叫娘。

B.非洲一些国家,政局动荡,风云变幻....。

C.近年来,全国各地道德模范络绎不绝....,传播正能量,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D.江君的画展开展后,参观的人接踵而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许多游客听着瀑布欢呼呐喊,轰鸣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

B.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但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

C.洞内有我国首次发现的红玛瑙质构成的自然景观,景观的形成距今已有大约16亿多年的历史。

D.蓝天与雪山下的石头村庄交相辉映,伴着纳西古乐,村民用颇具特色的舞步抒发着简单的快乐。

5.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了……①她的金色的柔光滟滟地泻在广裹的大地上,远近的房屋、树梢、山影、水痕,全都泛出了浅金色的光芒。

②她又是那么圆,圆得似乎要凸出来、蹦出来了。

③她低低的淳在澄净如洗的空中,离我那么近,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摘下。

④我狂喜地望着这神奇的月色,仿佛走进了金色的梦境,一切都是闪闪烁烁、蓬蓬勃勃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推搡.(sǎng)驰骋.(chěng)寒噤.(jìn)褒.贬(bǎo)B.迂.回(yū)虔.诚(qián)棱.角(líng)蜿.蜒(wān)C.翌.日(yì)隧.道(suì)鸟瞰.(hàn)妩.媚(wǔ)D.沟壑.(hè)驿.道(yì)苍劲.(jìng)夙.愿(sù)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怒不可遏漫不经心纷至踏来亭台楼阁B.深不可恻琼瑶仙境名副其实目眩神迷C.接踵而至美不胜收瞬息万变五彩斑斓D.晶莹夺目震耳欲聋络绎不绝轻歌慢舞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的数学作业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道题没算出答案来。

(把“都”改为“几乎”)B.商店里摆满了毛巾、肥皂、饼干、牙刷等日常用品。

(删掉“饼干”)C.通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删掉“通过”或“使”)D.落后的原因主要是认识不高、职责不清、体制不顺、投资不足造成的。

(“职责不清”和“体制不顺”互换位置)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壶口瀑布》中作者分别在雨季和枯水季两次前往壶口瀑布,看到了不同的景象,并得出了人要经历磨难,才会铸就自己的伟大性格的深刻理解。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中作者随电影摄制组爬上砾石堆,走过草坝子,在冰塔林的砾石堆上欣赏各拉丹冬的整体美景,然后从砾石堆上下来,沿冰河接近冰山。

作者虽不幸在冰河上摔伤,却依然坚持,精神可嘉。

C.《登勃朗峰》的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幽默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D.写游记时,应重点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景物和感受可略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积累与运用(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告诫.(jiè)推搡.(sǎng)驰骋.(chěng)怒不可遏B、棱.角(léng)虔.诚(qián)演绎.(duó)接踵而至C、翌.日(yì)俯瞰.(kàn)皑.皑(ǎi)纷至沓来D、驿.道(yì)翡.翠(fěi)矗.立(chù)五彩斑阑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运动员夺冠后,观众席上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B、这幅画中有人划独木舟猎河马,说明当时的撒哈拉有川流不息....的江河,有茂盛的草原。

C、一阵爽风裹来了几声脆脆的鸟鸣,瞬间,大片草滩演绎成了轻歌曼舞....的旋转舞台。

D、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和颜悦色....的问候,也同样可以使人感到正能量。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食品生产中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B、“书香青岛·2017全民读书节”活动将对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城市文明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C、雪山环抱的高山湖泊和浩瀚荒漠中的低地湖泊分别构成河之起源与河之终点。

D、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人来说,到曾母暗沙去,是心中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

作者在文中不仅精细地描摹了壶口瀑布的磅礴、雄壮的气势,更由黄河想到了人们的经历,由对黄河的歌颂涌向对人的歌颂。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记叙了作者马丽华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东浏览的经历,描绘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C、《登勃朗峰》中,“我”所乘坐的马车的车夫因为喝的醉醺醺的,导致我们被大部分的游客车队赶上,最后到达旅馆后,很遗憾地没有住进上等的房间D、《一滴水经过丽江》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写这滴水的旅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等。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评价检测试卷(解析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评价检测试卷(解析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评价检测试卷(解析版)(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轻盈.(yínɡ)喧.哗(xuān)铺.展(pū)草甸.(diàn)B.豁.然(huò)蘸.水(zhàn)模.样(mó)蜿.蜒(wān)C.矗.立(chù)映.照(yìnɡ)闸.口(zhá)寒噤.(jìn)D.俯.视(fǔ)翌.日(yì)陡峭.(qiào)隧.道(suì)【解析】选B。

B项,“模”应读m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诬篾演绎牺牲理直气壮B.打嗝饱满奠基打报不平C.决择扶植肤浅狗皮膏药D.逸事源泉眺望风云变幻【解析】选D。

A项,“篾”应为“蔑”;B项,“报”应为“抱”;C项,“决”应为“抉”。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冬季枯雨季节,许多河流都失去了往日川流不息....的景象。

B.妈妈是一个认真做事的人,你看,她又在漫不经心....地织着手套。

C.一波接一波的人浪前呼后...应.,每一句歌词都在大合唱里掀起气势。

D.对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来说,往事仍历历在目....。

【解析】选B。

“漫不经心”形容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和“认真做事”相矛盾。

4. (2017·南充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C.据业内专家估计,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D.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解析】选B。

A项,搭配不当,可以去掉“和浓浓的师生情谊”;C项,“超过”与“以上”重复,去掉“以上”;D项,缺少主语,应去掉“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hán jìn)。

B. 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gǔ gǔ)如泉。

C. 我们拾级(shí jí)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

D. 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wǔ mèi)动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C改为:拾级(shè jí)。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驰骋告戒推搡震耳欲聋B. 虔诚演泽恭顺漫不经心C. 蔓延浮燥隧道纷至踏来D. 映照苍劲轻盈目眩神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告诫。

B演绎。

C浮躁,纷至沓来。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B. 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历历在目:清楚地展现在眼前。

C. 如我所说吧——我可是名副其实的车夫之王啊。

名副其实: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D. 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轻歌曼舞:轻快的歌声,柔缓的舞蹈。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要根据语境来判断“轻歌曼舞”的含义。

这里用“轻歌曼舞”形容白云的状态。

拟人手法,写出了白云的轻柔和优美。

4. 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B. 他朋友也是法国人,说的却是德语——但标点系统毫无两样。

C. 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D. 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满天的繁星在树梢头辉耀着;东面的一池水,在微风中把天上的星,皱作一缕缕的银波,反映出一些光辉来。

芦苇在风中摇yè的姿态,却隐约可以辩认。

这芦苇底下和四边的草丛,是萤火虫的发祥地。

最有趣的是这些萤火虫虽然乱窜,但也有一些追逐的形迹:有时一个飞在前面,亮了起来,另一个就会向它一直赶去,但前面一个忽然隐mò了,于是追逐者失去了目标,就迟疑地转换方向飞去。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摇yè( )乱窜.( )隐mò(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根据语境,“发祥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数学作业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道题没算出答案来。

(把“都”改为“几乎”)B.商店里排满了毛巾、肥皂、饼干、牙刷等日常用品。

(删掉“饼干”)C.通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删掉“通过”)D.落后的原因主要是认识不高,职责不清,体制不顺,投资不足造成的。

(“职责不清”和“体制不顺”互换位置)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梁衡的《壶口瀑布》是一篇说明文,此文介绍了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两个季节的特点。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记述了作者马丽华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

C.《登勃朗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他是美国作家,代表作是《海底两万里》。

D.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以作者的口吻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

4.人水和谐,潺潺流水孕育了深厚的西溪文化。

活动中,老师和同学从“水”字谈起,畅聊《经典常谈》中的《诗经》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一、积累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俯瞰.(kàn) 苍劲.(jìn)目眩.神迷(xuàn)B.驰骋.(chěng) 蠕.动(rú) 络绎.不绝(yì)C.懈.怠(xiè) 妩媚.(méi) 接踵.而至(zhěng)D.寒噤.(jīn) 轻盈.(yíng) 怒不可遏.(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驰骋轻歌漫舞剽悍洗耳恭听 B.缭绕怒不可遏寒噤五彩斑澜C.浮燥穿流不息俯瞰肃然起敬 D.轻盈迫不及待臃肿接踵而至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南通借助上海世博会平台,大力推广展示各方面成就的举措获得成效,各省市的旅游者纷至沓来....。

B. 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

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C.他怒不可遏....地扬起手往桌子一拍,霍地站了起来。

D.近年来,由于引进五彩斑斓....的观赏鱼而给某地区带来霍乱病源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往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战。

B.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C.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D.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依次填人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2016年“感动中国”评委会给屠呦呦的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①着于千百次实验②深深植入当代世界③帮人类渡过一劫④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50分卷)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50分卷)

语文试题 第1页(共8页) 语文试题 第2页(共8页)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50分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微君之躬, 。

(《诗经·邺风·式微》) (《诗经·郑风·子衿》)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④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满面尘灰烟火色, 。

(白居易《卖炭翁》) ⑥ ,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⑦零落成泥碾作尘, 。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⑧ ,皆若空游无所依。

(柳宗元《小石潭记》) (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前四句。

, 。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对于老人,我常怀有一种近乎盲目的崇拜。

时间在他们的脸上心上都刻下深深的纹路,波l án 不惊的面容下,是深不见低的暗流汹涌。

你永远不会知道他们看过些什么,经历些什么,知道些什么。

然而,不管在这万丈红尘中摔过多少跟头,磨去过多少棱角,老人的身上还是有某些鲜明硬朗的特质,在岁月长河的洗涤之下,其光芒甚至超过锐气逼人的年轻人,比如尊严,比如豁达,比如信仰,就像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老渔人桑提亚哥。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 波l án( )不惊 洗涤.( ) 豁.达(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2分) (3)“红尘”的意思应是 。

(2分) (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2分) 时间在他们的脸上心上都刻下深深的纹路。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1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霎时( shà)驰骋(chéng)告诫(jiè)推推搡搡(sǎng)....B.砾石( Iè).C.演绎(yì).D.焦炙(zhì).虔诚( qián).骤然( zhòu).翌日( yì).咒骂( zhòu)大煞风景( shā)..裸露(lòu)轻歌曼舞(màn)..徘徊(huái)纷至沓来(t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A.迁回急湍恕不可遏气喘吁吁B.静穆漫延气势磅礴震耳欲聋C.驻留沟壑轻歌曼舞秋高气爽D.闸口硕大目眩神迷五彩班澜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

....B.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获得的科研成果,足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C.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返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

....D.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4.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是琼瑶仙境,的晶莹和洁白。

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

A.萧穆永恒漫不经心懈怠B.静穆永恒漫不经心懈怠C.肃穆永远随心所欲停歇D.静穆永远随心所欲停歇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我愿意云南地区的旱灾早日结束,老百姓能顺利播种插秧。

B.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C. 2017 年云南破获近十年来最大利用网络进行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现代文阅读(26分)(一)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荒漠中的苇王剑冰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

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

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

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

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

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

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

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

沙海茫,真正是茫茫了。

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

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

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

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④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

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

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

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

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等级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告诫(jiè) 棱角(lén g) 蜿蜒(wān) 皑皑(ái)B.推搡(sǎn g ) 懈怠( dài) 拾级(shí)穹顶(qión g)C.霎时(shà) 敦实(dūn) 翌日(yì) 颠簸(bǒ)D.迂回(yū) 虔诚(qián) 俯瞰(kàn) 沟壑(hè)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演绎风云变幻名符其实亭台楼阁B.恭顺接踵而至目眩神迷络绎不绝C.浮躁漫不经心历历在目轻歌曼舞D.陡峭川流不息安营扎寨纷至沓来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让人们都守在电视机前,一时间可谓是万人空巷。

B.林先生表示,一定会寻找合适的时机登堂入室,去拜访那位著名的作家。

C.湖南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湘江水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D.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入乡随俗,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京博物馆展出了二百万年前新出土的黄河象化石。

B.我海军炮兵击落了敌人的许多飞机和坦克。

C.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航模展览。

D.大家对他的批虽然十分尖刻,但完全是出于一片好意。

5.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苏联小说《》,这是书中主人公对生命的诠释。

(2)请按下面的格式,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保尔。

要求结合名著中的其它情节,最少使用一个成语。

保尔是一个。

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漏断人初静。

(苏轼《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4)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7. 综合性学习。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2)参照例句,以“信念”开头仿写三句话。

例句:快乐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陶醉,是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欣喜。

信念是,,。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0题。

壶口瀑布(选段)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

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

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

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

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

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

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

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8.作者在枯水期观壶口瀑布的感受如何?又是怎样表现的?9.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

“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

10.纵观全文,文章绝大部分是围绕着水来写的,而文章的第五节却写脚下的石头,请问这样写是何道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观莲拙政园周瘦鹃①也许是因为我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堂名是爱莲堂的缘故,因此对于我家老祖宗《爱莲说》作者周濂溪先生所歌颂的莲花,自有一种特殊的好感。

倒并不是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是花中君子,实在是爱它的高花大叶,香远益清,在众香国里,真可说是独有千古的。

年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旧时相传为莲花生日,又称观莲节,我那小园子里的池莲缸莲都开好了,可我看了还觉得不过瘾,总要赶到拙政园去观赏莲花,也算是欢度观莲节哩。

②可不是吗?拙政园的水面,占全园面积的五分之三,池水沦涟,正可作为莲花之家,何况中部的堂啊,亭啊,轩啊,都是配合着莲花而命名的,因此拙政园实在是一个观莲的好去处。

例如,远香堂、荷风四面亭、倚玉轩,还有那船舫形的小轩“香洲”,以至西部的留听阁,都是与莲花有连带关系而可以给你坐在那里观赏的。

③从东部新辟的大门进去,迎面就看到新叠的湖石,分列三面,傍石植树,点缀得楚楚可观,略有倪云林画意。

进园又见奇峰几座,好像是案头大石供,这里原是明代侍郎王心一归田园遗址,有些峰石还是当年遗物。

这东部是近年来所布置的,有土山密植苍松,浓翠欲滴;此外有亭有榭,有溪有桥,有广厅作品茗就餐之所。

从曲径通到曲廊,在拱桥附近的水面上,先就望见一小片莲叶莲花,给我们尝鼎一脔;这是今春新种的,料知一二年后,就可蔓延开去了。

从曲廊向西行进,就是中部的起点,这一带有海棠春坞、玲珑馆、枇杷园诸胜,仲春有海棠可看,初夏有枇杷可赏,一步步渐入佳境。

走过了那盖着绣绮亭的小丘,就到达远香堂,顾名思义,不由得想起那《爱莲说》中的名句“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八个字来,知道堂名就由此而得,而也就是给我们观莲的好地方了。

④远香堂面对着一座挺大的黄石假山,山下一泓池水,有锦鳞往来游泳,堂外三面通廊,堂后有宽广的平台,台下就是一大片莲塘,种着天竺种——千叶莲花,这是两年以前好容易从昆山正仪镇引种过来的。

原来正仪镇上有个顾园,是元代名士顾阿瑛“玉山佳处”的遗址,在东亭子旁,有一个莲池,池中全是千叶莲花,据说还是顾阿瑛手植的,到现在已有六百多年,珍种犹存,年年开花不绝。

拙政园莲塘中自从把原种藕秧种下以后,当年就开了花,真是色香双艳,不同凡卉;第二年花花叶叶,更为繁盛,翠盖红裳,几乎把整个莲塘都遮满了。

并蒂莲到处都是,并且一花中有四五蕊,七八蕊,以至十三个蕊的,花瓣多至一千四百余瓣。

只为负担太重了,花头往往低垂着,使人不易窥见花蕊,因此苏州培养碗莲的专家卢彬士老先生所作长歌中,曾有“看花不易窥全面,三千莲媛总低头”之句,表示遗憾,其实我们只要走到水边,凑近去细看时,还是可以看到那捧心西子态的。

今夏花和叶虽觉少了一些,而水面却暴露了出来,让我们欣赏那水中花影,仿佛姹娅欲笑哩。

1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有何作用?12. 第④段大致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请加以归纳。

13. 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远香堂面对着一座挺大的黄石假山,山下一泓池水,有锦鳞往来游泳。

(句中的“锦鳞”指什么?分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2)因此苏州培养碗莲的专家卢彬士老先生所作长歌中,曾有“看花不易窥全面,三千莲媛总低头”之句。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14. 纵观全文,作者在观莲过程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三、写作表达15.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游记,相信你也了解了细致观察、具体描绘景物的方法。

请以“校园一角”为话题,写一个片段,不少于200字。

要求:(1)描写景物时要融入个人感受,尽可能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2)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40分)1. (3分)B2.(3分)A3.(3分)D4.(3分)C5. (9分)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每空2分,共4分)⑵示例:保尔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双目失明却决不碌碌无为,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5分)6. (12分)略(每空2分,错1字该空不得分)7.(9分)(1)B (3分)(2)(6分)略(句式一致,言之有理即可)二、(40分)(一)(15分)8.(5分)感受:雄伟、壮阔、既壮美又优美,刚柔并济表现:上游的水势,龙槽的水势,河水的力量 9.(5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黄河坚忍刚强、一往无前的气势。

10.(5分)用石头来衬托水与命运抗争的意志力之坚强。

(意近即可)(二)(25分)11.(6分)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叙写了在拙政园游览观莲的经过;(3分)使得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3分) 12.(6分)①远香堂莲花的来历;②对远香堂莲花的描绘(每点3分) 13.(7分)(1)锦鳞指鱼;(1分)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引人联想,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