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7》
兴利除弊
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人也。

信臣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

躬劝耕农,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①,稀有安居时。

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②,起水门提阏③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

民得其利,蓄积有余。

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

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

府县吏家子弟好游敖④,不以田作为事,辄斥罢之,甚者案其不法,以视好恶。

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倍增,盗贼狱讼衰止。

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

(选自《汉书·召信臣传》)
【注释】①止舍离乡亭:停留和住宿都不在乡里的亭馆中。

②沟渎(dú):沟渠。

③起水门提阏(è):修筑水闸和其他能蓄水、放水的设施。

阏,水闸。

④游敖:闲游。

【阅读提示】
汉元帝时,南阳(今河南南阳市)太守召信臣为官清廉,治政以“务在富民”为主旨,为人民兴利除弊,成为各地学习的楷模。

选文主要写召信臣任南阳太守时,兴修水利工程、破除社会旧俗的故事。

文章紧紧围绕“信臣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展开叙述。

“出人阡陌,止舍离乡亭”,表现召信臣一心为民,事必躬亲的“勤力”风范;“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不以田作为事,辄斥罢之,甚者案其不法”,则表现他注重俭约,重视农业生产。

最后写“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体现了召信臣兴利除弊,深受百姓爱戴。

【自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躬劝耕农()(2)辄斥罢之()
(3)盗贼狱讼衰止()(4)号之曰“召父”()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躬劝耕农,出人阡陌,止舍离乡亭,稀有安居时。

1
(2)不以田作为事,辄斥罢之,甚者案其不法,以视好恶。

3.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的原因。

4. 选文与《治水必躬亲》都写到了兴修水利的问题,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赵奢收税
赵田部吏①赵奢②收租税也,平原君家不肯出③;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平原君怒,将杀之。

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④,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⑤,是无赵也。

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
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

王使治⑥国赋,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实。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田部吏:征收农田租税的官员。

②赵奢:赵国名将,早先为税官。

③平原君家不肯出:平原君家不肯交。

平原君,赵惠文王的弟弟,名胜,任赵相,封于东武城,号平原君。

④削:削弱。

⑤加兵:发兵入侵。

⑥治:管理。

【阅读提示】
赵奢是掌管农田租税的税官,他严明执法,既有利于赵国,也有利于赵王族。

他敢于杀平原君家的管事,很难得。

在封建社会里,居上位者能与万民共同奉公守法,是利国、利民、利身的。

赵奢收税的故事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赵奢铁面无私、秉公执法的征税精神,
2
足以让现代人折服。

【自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2)是无赵也()
(3)岂轻于天下邪()(4)民富而府库实()
2. 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
B.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C.民富而府库实
D.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2)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

4. 你认为平原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 赵奢作为一个小吏,为什么敢于杀掉平原君的“用事者”?
以工为师
万历末,詹懋举为颍州①守②。

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
3
否者。

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

”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③,甚妙。

詹大惊异,诘所自。

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④,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

”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⑤而已。

”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

”果良琴也。

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选自清·王士祯《池北偶记》)
【注释】①颍州:在今安徽阜阳一带。

②守:镇守,做……太守。

③一过:一遍。

④囊琴:用袋子装着琴。

⑤受工之直:只接受做工的工钱。

直,通“值”,价值。

【阅读提示】
一个普通的木工居然有这么高超的琴技,这对一向酷爱弹琴的詹懋举来说,是始料不及的。

这就印证了一句话:“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所以我们不应以貌取人。

选文写詹懋举拜师学琴的故事。

文章着力刻画木工这一人物形象。

“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甚妙”,这两句从正面写出了木工精于弹琴之道;“詹大惊异”,从侧面写出了木工琴技的高超。

詹懋举贵为太守,竟“从之学”,体现了他礼贤下士、虚心好学的品质。

【自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詹适弹琴()(2)贸薪入城()
(3)即老人所贻()(4)詹乃从之学()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

(2)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

3. 选文写了两个人物,请选择其中一个,写出你对他的评价。

4
4. 读了选文后,你受到了哪些启发?(至少两点)
西洋之旅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

初事燕王于藩邸①,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

成祖疑惠帝②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③金币。

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

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④,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

和献所俘旧港⑤酋长。

帝大悦,爵赏有差。

(选自《明史》)
【注释】①藩邸:即燕王府邸。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明初被封为燕王。

②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孙,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朱允炆,朱元璋死后,继皇帝位,年号建文。

③赍(jī):携带。

④占城:又称占婆、占波,是印度支那古国,位于今越南中南部。

⑤旧港: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巨港。

【阅读提示】
600多年前,中国明朝宦官郑和秉承皇帝明成祖朱棣“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的对外开放的治国方略,率领庞大的船队从现今的江苏太仓浏河口出发,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开始了前无古人、震惊世界的西洋之旅。

郑和共七次下西洋,选文写的是郑和率领船队首次下西洋的情况。

文中不仅写了郑和的生平,而且写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规模及取得的成果。

郑和下西洋,其规模之大,航程之远,时间之长,在中国航海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这标志着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和航海能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为中国的航海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自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从起兵有功()(2)示中国富强()
5
(3)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4)不服则以武慑之()
2.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B. 示中国富强
C.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
D. 诸国使者随和朝见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2)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

4.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象虎斗驳
楚人有患孤者,多方以捕之,弗获。

或教之曰:“虎,山兽之雄也。

天下之兽见之,咸詟而亡其神①,伏而俟命。

”乃使作象虎,取虎皮蒙之,出于牖②下。

狐入遇焉,啼而踣③。

他日,豕暴于其田,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戈掎诸衢④。

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返奔衢,获焉。

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

于是野有如马,被象虎以趋之。

人或止之曰:“是驳⑤也,真虎且不能当,往且败。

”弗听。

马雷响而前⑥,攫而噬之,颅磔而死⑦。

(选自《郁离子》)
【注释】①咸詟(zhé)而亡其神:全都害怕得丧魂落魄。

詟,恐惧,害怕。

②牖(yǒu):窗户。

③踣(bó):跌倒,扑倒。

④椅(jǐ)诸衢:把守在大路上。

掎,牵制,这里有“把守”的意思。

⑤驳:传说中的猛兽名。

⑥雷响而前:雷鸣般地吼叫着奔上前来。

响,通“吼”。

⑦攫(jué)白而噬之,颅磔(zhé)而死:抓住他就咬,楚国人被撕裂了头
6
颅死去了。

攫,用爪子迅速抓取。

噬,咬。

磔,裂开。

【阅读提示】
刘基所著的《郁离子》,以寓言的形式反映了元末动乱时期的社会现实。

当时社会动荡,各种问题突出,刘基认为在解决问题时,不可只作表面文章,应该“中其肯,扼其害,操其机”“针其膏肓,绝其根源”。

象虎,即老虎的模型。

选文叙述了楚人利用象虎吓退狐狸与野猪,而自身却被驳吞噬的故事,告诫人们如果不看客观形势的变化,而机械移植、盲目照搬,就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自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楚人有患狐者()(2)豕逸于莽()
(3)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4)真虎且不能当()
2. 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 而使其子以戈掎诸衢
B. 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C. 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
D. 被象虎以趋之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

(2)于是野有如马,被象虎以趋之。

4. 选文中的“象虎”能吓唬“狐狸”“野猪”,却对付不了“驳”,这给了你什么启示?
泰山日出
7
昔罢兖曹①,与一二友祠②岱岳。

因登绝顶,行四十里,宿野人之庐③。

前有药灶地,多鬼箭、天麻、元参之类。

将五鼓初,各仗④策而东,仅一二里,至太平顶,丛木中有真宗东封坛遗址。

拥褐而坐,以伺日出。

久之,星斗渐稀,东望如平地,天际已明,其下则暗。

又久之,明处有山数峰,如卧牛车盖之状,星斗尽不见,其下尚暗,初意⑤日当自明处出。

又久之,自大暗中日轮涌出,正红色,腾起数十丈,半至明处,却半有光,全至明处,却全有光,其下亦暗日渐高渐变色。

度五更三四点也。

经真宗庙帐宿之地,石上方柱窠⑥甚多。

又经龙口泉,大石有罅,如龙哆⑦其口,水自中出。

又经天门十八盘,峰兀秀耸,北眺青齐,诸山可指数,信天下伟观也。

(选自邵伯温《泰山闻见录》)
【注释】①兖(yǎn)曹:兖州官署。

②祠:祭祀。

③庐:茅屋。

④仗;拿着。

⑤意:猜想。

⑥窠(kē):巢穴。

⑦哆:张(大口)。

【阅读提示】
选文是宋代理学家邵伯温所写的游记小品。

文章主要记述了游泰山、观日出的见闻,层次分明,文字简洁,颇具真实感。

泰山太平顶观日出是本文的主体,先写“拥褐而坐,以伺日出”,再由“久之”“又久之”“又久之”分三层来写,所记至详,用心至尽。

文章最后一句“信天下伟观也”,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人木三分。

【自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同。

(1)以伺日出()(2)星斗尽不见()
(3)度五更三四点也()(4)信天下伟观也()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星斗尽不见,其下尚暗,初意日当自明处出。

(2)北眺青齐,诸山可指数,信天下伟观也。

8
3. 通读全文,把作者的游览路线补充完整。

野人之庐→()→真宗庙帐宿之地→()→天门十八盘
4. 选文写作者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兴利除弊
1. (1)亲自(2)就(3)案件(4)称
2. (1)(他)亲自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在田间小路来回巡视,停留和住宿都不在乡里的亭
馆中,很少有安闲休息的时候。

(2)不把耕田劳作当成重要的事看待(召信臣)就斥责罢免他们,严重的还要追究他们的责
任,用行为不法的罪名处治他们,用这种做法显示他崇尚劳动、厌恶懒惰的态度。

3.召信臣指挥百姓修建水闸,开挖沟渠,灌溉农田,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同时依法治理地方,教化于民,使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

4.选文侧重于记叙,《治水必躬亲》则以议论为主,叙议结合。

【译文】召信巨,字翁卿,是九江寿春人。

召信臣为人勤奋努力而有谋略,喜欢替老百姓兴办有益的事,一心要使他们富裕起来。

(他)亲自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在田间小路来回巡
视,停留和住宿都不在乡里的亭馆中,很少有安闲休息的时候。

(他)巡视郡中的水流泉源,(指挥百姓)开通沟渠,修筑水闸和其他能蓄水、放水的设施总共几十处,以便扩大灌溉面积,(水田)年年增加,多达三万顷。

百姓得到了很大的好处,有了多余的粮食来贮藏。

召信臣为百姓制定了均衡分配水源的规定,刻在石碑上竖立在田边,用来防止纷争。

(他还)下令禁止嫁娶送终时的铺张浪费,一定要从俭约出发。

府县官吏家的子弟喜欢闲
游,不把耕田劳作当成重要的事看待,(召信巨)就斤责罢免他们,严重的还要追究他们的
9
责任,用行为不法的罪名处治他们,用这种做法显示他崇尚劳动、厌恶懒惰的态度。

(在他管治的地方,)教化得以广泛推行,郡中的人没有谁不尽力从事农业生产,百姓都依附他,住户人口成倍增长,盗贼和诉讼案件减少以至于没有。

官吏百姓亲近爱戴召信臣,称他为“召父”。

赵奢收税
1. (1)纵容(2)这样(3)难道(4)充实
2. B C(B,C两项中的“而”表示并列;A项中的“而”表示承接;D项中的“而”表示递进)
3. (1)赵奢就依法处理这件事,杀死平原君家中九名管事。

(2)平原君认为(赵奢)很贤明,便(将赵奢)介绍给赵王。

4.他是一个采纳忠言,胸怀宽广,善于用人的人。

5.因为他具有秉公执法、热爱国家的优秀品质。

这样做是为了维护赵国的利益,对事不对人。

【译文】赵国征收农田租税的官员赵奢在收租税的时候,平原君家不肯交;赵奢就依法处理这件事,杀死平原君家中九名管事。

平原君十分恼怒,将要杀死赵奢。

赵奢说:“您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纵容家人而不奉公守法,法纪就会削弱,法纪削弱国家也就衰弱,国家衰弱则各国发兵入侵,这样赵国便不存在了。

您哪里还拥有现在的富贵呢!以您的尊贵地位,带头奉公守法则上下一心,上下一心则国家强大,国家强大则赵家江山稳固,您作为王族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平原君认为(赵奢)很贤明,便(将赵奢)介绍给赵王。

赵王让(赵奢)管理国家赋税,(于是)国家赋税征收顺利,人民富庶并且国库充实。

以工为师
1. (1)恰好(2)卖(3)赠送(4)跟着
2. (1)木工站在门外,抬着头指手画脚,好像在品评琴音的优劣。

(2)我有一把琴,是那位老人赠送的,现在把它献给您。

10
3.示例:詹懋举有气度,不摆架子,能够礼贤下士、虚心求教。

4.示例: ①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②学问不分贵贱,虚心好学方能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才能超越自我。

【译文】万历年间,詹懋举担任颍州太守。

有一次召用木工,詹懋举恰好在弹琴,木工站在门外,抬着头指手画脚,好像在品评琴音的优劣。

(詹懋举)叫来木工问他说:“(你)很擅长弹琴吗?”(木工)回答说:“是的。

”于是让他弹琴,木工就演奏了一遥刚才詹懋举弹的曲子,弹得很好。

詹懋举很惊讶,问他是从哪儿学来的。

木工回答说:“我家在西城郊外,曾经看见一个老人进城卖柴,总把琴装在袋子里挂在担头,于是请求他让我看看,听他弹奏,心里又很高兴,于是向他学琴。

”詹懋举给木工钱,他不要,说:“我是木工,只接受做工的工钱。

”又说:“您的琴是下品,我有一把琴,是那位老人赠送的,现在把它献给您。

”果然是把好琴。

詹懋举于是跟着木工学琴,(学完以后,)当时的琴师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

西洋之旅
1. (1)跟随(2)显示(3)率领(4)威慑,使屈服
2. A(名词活用为动词,追踪)
3. (1)永乐三年六月,命令郑和与他的同僚王景弘等人出使西洋。

(2)从苏州刘家河出发在海上行驶到福建,又从福建五虎门扬帆起航,最先到达占城。

4.一是为了寻找惠帝的下落;二是在异域显示中国的强大,建立威信;三是与外国建立友好关系。

【译文】郑和是云南人,就是世人所称的“三保太监”。

起初(他)在燕王府邸侍奉燕王,后来跟随燕王起兵“靖难”建立功勋,多次提升官职到太监。

明成祖朱棣怀疑惠帝朱允炆逃亡海外,想要追踪他的下落,并且想在异域炫耀武力,以显示中国的富强。

永乐三年六月,命令郑和与他的同僚王景弘等人出使西洋。

(郑和)率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多人,携带了许多财物。

建造了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六十二艘大船。

从苏州刘家河出发在海上行驶到福建,又从福建五虎门扬帆起航,最先到达占城,接着按次序遍历各个番国,(每到一处)都宣读天子的诏书,给当地君长以赏赐,发现有不臣服的就用武力威慑他们。

永和五年九月,郑和等人回国,各个国家的使者随同郑和一起朝见天子。

郑和还把俘获的旧港首长献上。

皇上非常高兴,对有关人员进行了不同的封赏。

11
象虎斗驳
1. (1)以……为患(2)逃(3)认为(4)尚且
2. A B ( A项与B项中的“以”的意思均为用;C项中的“以”的意思为认为;D项中的
“以”表示修饰)
3. (1)那个楚国人十分高兴,认为老虎模型是可以制服天下所有的野兽的。

(2)在这个时候,旷野里有只似马非马的动物,(楚国人)披着老虎模型奔向它。

4.示例1:人要有真才实学,靠弄虚作假,最终受害的是自己。

示例2: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译文】有个楚国人因为狐狸出没而伤脑筋,用很多种方法捕捉它,没有捉到。

有人就指教他说:“老虎,是山中野兽之王。

天下的野兽见到它,全都害怕得丧魂落魄,趴在地上听候
处置。

”(楚国人)就让(木匠)做了只老虎模型,拿虎皮蒙上,放到窗户下面。

(一只)狐狸进来,遇见了(老虎模型),(吓得)惊叫并跌倒在地上。

一天,野猪在楚国人的田里损坏庄稼,(楚国人)就设下老虎模型,又让他的儿子拿着戈把守在大路上。

种田的人大声呼喊,野猪逃入草丛之中,遇见老虎模型便返回跑上大路,被人们抓住了。

那个楚国人十分高兴,认为老虎模型是可以制服天下所有的野兽的。

在这个时候,旷野里有只似马非马的动物,(楚国人)披着老虎模型奔向它。

有的人制止他说:“这是驳啊,真的老虎尚且不能抵档,(你)前去将会输的。

”(他)不听。

驳雷鸣般地吼叫着奔上前来,抓住他就咬,楚国人被撕裂了头颅死去了。

泰山日出
1. (1)等待(2)看见(3)估计(4)景观
2. (1)天空中的星星都不见了,可下面还是暗的,开始时猜想太阳可能会从明亮处出来。

(2)向北眺望山东大地,许多山屈指可数,实在是天下雄伟的景观啊。

12
3.太平顶龙口泉
4.选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译文】(我)曾经在兖州官署被罢免官职,和一两个朋友一起去泰山祭祀。

因为要登上泰山的顶端,走了四十里,住宿在一座当地人的茅屋里。

(茅屋)前面有药灶地,生长着很多鬼箭、天麻、元参等植物。

将近五更时分,(我们)各自拿着手杖向东走,只走了一二里路,就到了太平顶,看见树丛之中有宋真宗来泰山封禅的遗址。

(我们)披着衣服,(找了一块石头)坐下来,等待日出。

过了很久,天空中的星星渐渐稀少了,向东看去像一块平地一样,天边已经亮了,但下面却是暗的。

又过了很久,亮处显现出很多山峰,像卧牛与车盖的形状,天空中的星星都不见了,可下面还是暗的,开始时猜想太阳可能会从明亮处出来。

又过了很久,太阳从暗处一下子冒出来,大红的颜色,升起数十丈高,一半到亮处,却只有一半有光亮,全部到亮处,就全部有光亮,那下面暗的地方也随着太阳渐渐升高而渐渐变了颜色。

这时估计是五更的三四点时候了。

经过宋真宗庙帐宿营的地方,石头上方形的孔洞很多。

又经过龙口泉,大石上有缝隙,像龙张大着嘴,水从其中流出来。

又经过天门十八盘,山峰突兀高耸,向北眺望山东大地,
许多山屈指可数,实在是天下雄伟的景观啊。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