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_奈达对等翻译观简述_张雪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2
2008 年第
11 期
安徽文学
理 论 新 探
在内容上的一致优先于形式上的一致, 有失偏颇, 容易给人一 种印象, 认为内容和形式矛盾。 动态对等常常被误解, 而采用 “功能对等” 这一术语旨在突出翻译的交际功能, 消除这种误 解。 “功能对等” 要求译文与原文不但在信息内容上对等, 而 且尽可能在形式上也要求对等。相比之下 “功能对等” 比 “动 态对等” 更具说服力。 在 《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 一书中, 奈达也设专章讨 论功能对等。他阐述了自己变换说法的原因: 一些人误认为 “动态对等” 只强调译文效果; 因此, 为了消除这种误解, 也为 了强调 “功能” 这一概念, 开始改用 “功能对等” 这一表达来描 述翻译的充分程度。 他认为, 要达到功能对等, 需要满足六条 原则。总的来说, 为了达到这一对等, 译者应该对语言资源、 文化的重要性和翻译的艺术有着不同寻常的感受力。 奈达 同时也看到, 没有两种翻译是完全对等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 说, 对等只是一个目标。 以对原文的近似度, 可以区分出不同 层次的对等。最低层次的功能对等应该是指 “译文能达到充 分的对等, 使译文听众或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原文听众或读者 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 ” 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要求 “低于这一层 次的译文就难以让人接受。 ” 而最高层次的对等则是指 “译文 达到高度的对等, 使目的语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 的反应, 与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的反应基本 一致” 。 而最高层次的翻译几乎不可能实现, 因为这种翻译 要求源语与译语之间存在较高程度的语言文化对应。 从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 奈达不断吸收各种新的研究成 果, 对他的理论不断地进行修正; 使其不断趋于完善, 以适应 当今翻译理论的快速发展, 也使这一概念至今仍具有讨论和 研究价值。在学习和研究这一观念的时候, 我们应该既看到 它的优点和价值, 也应该注意到其不足之处。 从六十年代提出对等概念以来, 奈达的这一学说在翻译理 论界引起了较大影响。 “动态对等” 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 体系的核心, 它既以奈达多年来在圣经翻译工作中积累的经验 为基础, 又以深厚的语言学理论为支撑。 它的提出让理论界摆 脱了长久以来对直译、 意译的反复讨论。 奈达较为系统地分析 了翻译问题, 对翻译过程和译文批判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同时, 这一理论也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有学者认为对等 过分关注词汇层面, 另外一些则认为对等是无法实施的, 尤其 (上接第 382 页)义利思想更容易为中国民众所接受, 其应当为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可利用的传统文化资源之一。 纵观周边东亚各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 可以清楚地 看到, 日本和 “亚洲四小龙” 的崛起中, 都包含有儒家义利观与 西方市场经济制度合理结合的因素。被西方称为 “儒家资本 主义” 的日本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引入儒家义利观作指导, 用儒 家思想来协调市场经济的发展, 走 “论语加算盘” 的道路, 提倡 “义利合一” ,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推动了日本的崛起。而 “亚 洲四小龙” 的经济快速发展虽包括诸多因素, 但重视 “义利合 一” , 义与利的关系处理得较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作为 儒家思想发源地的中国, 有着丰富的儒家义利观思想, 批判地 继承和发展儒家义利观, 必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 展起到协调和推进作用。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自觉经济,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 仅是体制上的确立和完善, 也是一个市场道德主体道德素质 生成的过程。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义利观所倡导 “重义不轻 利, 尚义不排利, 以义节利” 的精神在肯定企业、 个人追求利益 正当性的同时又强调企业、 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应遵守社 会道德规范, 这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价值理念 是相符合, 有助于人们逐 “利” 思 “义” , 明白谋利虽然无可厚 非, 但谋利手段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别, “利” 有可取与不可取之 分, 帮助他们以节利, 在义与利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引 导他们在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 用正当的手段追求正 当的利益, 进而在他们的思想中形成义与利相统一的价值观, 促使市场经济和社会道德,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 儒家义利观产生并发展于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农业社 会, 其观点多有局限, 特别是宋代理学家们所提倡的 “义利对 立” 的观点, 在其后的几百年间严重束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是对等的反应, 因为两个语篇在不同文化中对不同的接受群 体产生的效果不可能相同, 并且读者的反应无法测量; 因此, 对译文读者反应的评判不可避免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国内 也有学者认为奈达的理论在认知能力、 求真心理等六个方面低 对等理论更多地 估了读者, 低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并且, 适用于以传达信息为主的文体, 如圣经等; 而对于文学性较强 的小说和诗歌等, 对等理论就不能成为检验译文质量的标准。 然而, 从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 从最初对 “内 容” 和 “意义” 的关注, 到对形式的重视, 奈达对自己的对等翻 译观进行不断的修正。也正因为如此, 对等理论至今仍影响 着国内外翻译学界。 他对翻译理论界的贡献也是不言而喻的。
理 论 新 探
从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
——奈达对等翻译观简述
◎张雪芳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尤其是他的对等翻译观, 对国内外翻译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尝试在讨论其三个阶段的 摘 要 奈达的翻译理论, 翻译思想, 分析他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理论, 以及后来提出的功能对等的基础上对其理论观点进行简单述评。 关键词 形式对等 动态对等 功能对等 奈达
“同一” 。 但这种对等不应该是生硬或晦涩的。 好的翻译读起 来应该不像是翻译, 译文应尽量避免翻译腔, 应达到 “自然” 且 “近似” 的对等。从他给翻译下的定义中, 可以看出, 奈达把 “语义” 放在首要位置, 其次才是 “文体” 。 奈达认为, 有两类基本的对等, 即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 形式对等关注的是信息本身, 包括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在这 类翻译中, 接受语中的信息应该尽可能地与源语中的不同成 分保持一致。 而最能代表这种结构对等的翻译应该是 “释译” ; 要求译者尽可能地再现原作的形式和内容。 这类翻译通常附 有大量注释, 以使译文读者更好理解译文, 让读者得以更好地 理解原语文化的习俗、 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形式对等的翻 译是以源语为取向的, 目的是要尽可能地保留原文语言信息 和语言形式。 与之相反, 在动态对等翻译中, 译者关注的并非 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之间的一一对应, 而是一种动态的关系; 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读者和原文 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 动态对等翻译旨在达到完全自然 的表达。奈达进一步将动态对等翻译描述为 “源语信息最切 “对等物” 指向源语信息; “自然” 近、 自然的对等物” 。其中, 指向译语信息, 而 “最切近” 则将译文和原文在 “最大程度的近 似的基础上” 结合起来。然而, 在实现动态对等的过程, 译者 不可避免会面对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影响, 因此动态对等的程 度也有一定限制。 动态对等强调的是对等的反应而非对等的形式。 翻译的 主要服务对象是译文读者, 要评判译文质量, 不仅要比较译文 与原文的形式和内容, 最主要是比较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的 反应, 或译文与原文产生的效果是否一致。而对等的反应也 成为三个评判译文质量的基本标准之一。 而反应的相似程度 则取决于原文与译文间的文化差距。从他的翻译标准中, 也 可以看出, 他已经注意到, 译文的评价必须和读者反应相结 合。 但是, 怎样才能衡量译者的反应, 怎样比较译文读者的反 应是否与原文读者反应一致, 这实施起来比较困难。这从理 论上讲值得借鉴和效仿, 但从译文和原读者群体方面, 由于各 自所处的地理位置、 历史、 文化背景、 教育层次的不同, 要达到 类似的反应并非易事。 对等以语言间的共性为基础, 强调原文和译文或在形式上 或在原文和译文读者的反应上取得对等。 在这一理论基础上, 奈达还提出了评判译文质量的标准。虽然在形式对等和动态 对等之中, 奈达本人更强调后者, 但这并不是说奈达不重视形 式。为了消除这种误解, 他后来提出了 “功能对等” 这一观点, 强调原文和译文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取得形式对等, 因为一定 程度上形式也能传达信息, 比如诗歌的形式, 就应该尽量保留。 三、 从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 在与冉・德・瓦尔德合著的 《从一种语言到另 1986 年, 一种语言》 一书中, 奈达提出 “功能对等” 这一概念。同时, 他 也解释到, “功能对等” 与 “动态对等” 这两个概念之间并无实 质性差异。 他认为以前提出的 “动态对等” 只强调译文与原文
wenku.baidu.com
作为西方当代著名语言学家、 圣经研究专家和翻译学家, 奈达的翻译理论对国内外翻译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 最引人瞩目的当数他的对等翻译观。自奈达于 1964 年首次 提出他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翻译观以来, 对等概念一直是 翻译界的关键问题。 这一理论既对其他许多理论家产生了积 极影响, 也引发了学界的争论和质疑。 自上世纪 80 年代对等 翻译观被引入我国以来, 引发了我国翻译界的热烈讨论。部 分学者认为, “等效翻译” 是可作用于各类翻译的最佳原则, 而 另一些人则持相反的态度, 认为对等的翻译根本不可能达到, 只是一个理想而已。许多学者特别指出 ,“等效等值” 是对印 欧语系内部的翻译实践的总结, 因此 , 不适合于东西方语言, 如汉语和英语, 之间的转换。为了避免误解或片面理解这一 理论, 有必要对他的对等翻译观做一简单阐述; 在了解他的生 平和主要理论思想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他的 “形式对等” 和 “动 态对等” 理论以及从 “动态对等” 到 “功能对等” 的演变。 一、 奈达及其理论简介 尤金・奈达博士于 1914 年 11 月 11 日出生于美国中南 部俄克拉荷马市,并于 1936 年毕业于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 学, 三年后获硕士学位, 1943 年获博士学位。他是美国著名 翻译理论家、 语言学家及圣经研究专家; 曾经担任过美国语言 学会会长, 长期在美国圣经协会翻译部担任执行秘书。他精 通多种语言, 并在翻译研究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述颇丰。 他的理论对我国翻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奈达深受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影响, 借鉴现代语言学 研究成果, 并结合他多年在圣经翻译领域的实践经验, 对翻译 理论和实践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他的翻译思想大致可以分为 三个发展阶段 。早期奈达主要根据自己在圣经翻译研究方 面的成果, 并借鉴美国结构主义派的观点, 对翻译的一些基本 问题进行描写性的探讨和研究。 1964 年, 奈达出版 《翻译科 学探索》 , 这是一本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著作, 奠定了他在西 方翻译学界的权威地位。在这一阶段, 奈达提出了包括翻译 科学说、 对等学说、 翻译交际说以及四步式翻译过程等在内的 理论观点。从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 奈达借用社会符号学和 社会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 对自己的翻译理论进行了修正和 发展, 创立了新的理论模式。反应他这一时期思想的作品主 要包括 《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 和 《跨语交际的社会语言 学视角》 等。 二、 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 “对等” , 或称 “等值” , 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 也 是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之一。 “现代翻译理论从五个 方面探索'对等'的途径” , 也即 “语言学途径” 、 “交际学途径” 、 “社会符号学途径” 、 “翻译学方法途径” 和 “文艺学途径” 。奈 达从交际学角度出发, 认为翻译就是 “在接受语中用近似、 自 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 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 其次是文体 上的对等。 ”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 翻译的首要目的应该是 “再现源语信息” ; 而译者应该追寻的应该是 “对等” , 而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