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及其混纺织物的四防整理工艺

合集下载

环保型前处理和后整理技术

环保型前处理和后整理技术

环保型前处理和后整理技术一、棉及其混纺织物低温前处理1、适用范围:棉针织物、机织物和筒子纱的前处理。

2、技术特点:采用高效双氧水催化/活化剂和低温精练剂,在低于传统95℃温度下除去棉纤维表面杂质和氧化漂白,实现40℃-75℃低温煮练和漂白。

3、应用效果:避免织物氧漂破洞,改善织物手感,提高棉织物品质。

相比传统双氧水95℃前处理,在保证染色效果的前提下,大幅降低能耗。

二、冷轧堆前处理1、适用范围:棉织物前处理,长丝类涤纶、锦纶等化纤织物的前处理。

2、技术特点:织物浸轧前处理工作液,打卷后匀速转动堆置一段时间,退卷后进行水洗处理。

通过优化轧余率、打卷速度、织物张力、带液率等工艺参数,保证织物处理的一致性和重现性。

化纤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带液率和处理液均匀性较难控制。

3、应用效果:工艺适应性强,织物强度损失小。

相比传统连续高温前处理工艺,棉织物综合节能30%左右,化纤织物节能20%-30%。

三、低带液高效轧车1、适用范围:各类织物的浸轧环节。

2、技术特点:通过油缸加压、轧辊性能的优化设计,使棉织物的轧余率降低到55%以下,涤纶织物的轧余率降低到35%以下,实现低给液浸轧。

3、应用效果:降低烘干环节能耗25%左右。

不同织物对压力有不同的要求,由于压力增加会破坏部分织物的组织结构,应根据不同织物设定不同的压力,在保证被加工织物质量的前提下达到节能效果。

四、双层拉幅定形1、适用范围:针织物的拉幅定形。

2、技术特点:采用双层烘箱结构、进出布同侧布局,通过垂直链条回转送布,使织物在烘箱内正反面均匀受热的工况下平稳运行,通过控制织物张力、烘箱温度、喷风量大小、车速等工艺参数,实现织物的脱水、烘干、拉幅定形。

3、应用效果:可提高生产效率,上下层烘箱结构设计,提高热能利用率的同时减少占地面积。

较常规单层定形机节约场地、节约用工和节能。

五、无氟防水整理1、适用范围:各类织物的防水整理。

2、技术特点:无氟防水剂不含氟碳化合物,可使织物的表面张力介于水和油之间,水不能润湿织物,达到防水效果。

纺织品后整理原理和工艺

纺织品后整理原理和工艺

❖ 3.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树脂(DMDHEU或2D树脂) 2D树脂是我国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类树脂, 性能比UF 及MF树脂优良, 整理后织物耐洗性好, 不易水解, 树脂初缩体本身反应性较低, 放置时不易生成高分 子缩合物, 可较长时间贮存, 只在使用条件下才与 纤维化合, 气味小, 对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的日晒 牢度影响较小, 应用于耐久压烫(D.P)整理甚为合 适, 但耐氯性能较差。
❖ 1.尿醛树脂(UF树脂) 粘胶纤维织物用尿醛树脂整理后, 织物手感丰满, 缩水率降低, 干湿强力显著增加, 抗皱性 提高。尿醛树脂是用尿素与甲醛制备的, 原料来源广, 配制方便, 成本低, 但不能用于棉织物, 因为棉织物用尿 醛树脂整理后, 强力下降太多, 游离甲醛量高。
❖ 2.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树脂) MF树脂初缩体性质接 近UF树脂。由于MF树脂分子量较大, 耐洗性比UF树脂 好, 可用于棉织物整理, 不但能获得较好的防缩防皱 性能, 强力损失也比UF树脂小。但经MF树脂整理后织 物有泛黄现象, 故不能用于漂白织物的树脂整理。将 MF树脂初缩体用甲醇醚化后, 也可提高其稳定性。
❖ (三)快速树脂整理工艺
❖ 该工艺是现在一种通用的树脂整理工艺, 其特点是工作 液中加入强催化剂, 如由氯化镁、氟硼酸钠、柠檬酸三 铵混合组成的协合催化剂(或其它强力混合催化剂), 在高温拉幅时一次完成烘干与焙烘, 从而缩短了高温焙 烘时间, 还免去了平洗后处理, 缩短了工艺。快速树脂 整理适用于轻薄织物、涤棉混纺织物等。工艺流程简 单, 不使用专门焙烘设备, 不需水洗, 快速, 节约能源, 可大大降低成本。
❖ 二、抗静电整理
❖ 衣服因摩擦带静电时, 常使裙子粘附在腿上, 外 衣紧吸在内衣上, 在一些易爆场所还会因静电 火花导致爆炸事故。

纯棉织物的后整理之二-防皱整理

纯棉织物的后整理之二-防皱整理
拉伸
压缩
纤维素大分子结构
00197.swf
(1)纤维晶区变化
在纤维的晶区,纤维素大分子间存在强的氢键作 用和分子间引力,当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阻滞 纤维素分子链之间的相对运动,因而只能发生较 小程度形变。
可以认为纤维的晶区是防皱的。
(2)无定型区变化
在纤维的无定形区内,大分子链间排列较松,大分子或基 本结构单元间存在的氢键数较少,在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 大分子间的部分氢键被拆散,并能在新的位置上重新形成 新的氢键。当外力去除后,由于新形成氢键的阻碍作用, 使纤维素大分子不能立即回复到原来状态。如果新形成的 氢键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则发生永久形变,使织物产生折 皱。
沉积理论 共价交联理论
1.沉积理论
整理剂初缩体在纤维内自身缩合成网状结构的整 理剂微粒,沉积在纤维素纤维的无定形区并和纤 维素大分子链之间形成氢键和范德华引力,把纤 维素大分子链相互网状缠结起来,靠机械阻力限 制了大分子链的相对滑移,提高了织物的防皱性 能。
2.共价交联理论
防皱整理剂和相邻的两个纤维素分子 链上的羟基反应,生成共价键,从而 把相邻的大分子链互相连接起来,减 少了两个大分子链间的相对滑移,同 时使纤维素大分子羟基在一定程度上 得到封闭,减少了大分子在新的位置 上重建氢键的能力,使得纤维素分子 链或基本结构单元的回复能力得到加 强,提高了织物的防缩、防皱性能。
2、防皱整理的概念
防皱整理就是利用防皱整理剂来改变纤维及织物的物理和 化学性能,提高织物防缩、防皱性能的加工过程。
由于最初是利用脲醛树脂作为整理剂对纤维素纤维进行防 皱整理的,因此该整理又称为树脂整理,先后出现了脲醛 树脂、三聚氰胺一甲醛树脂、二羟甲基乙烯脲、醚化的三 聚氰胺树脂、醚化脲醛树脂及相应整理工艺。

纺织品一般整理

纺织品一般整理
8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9
定幅整理工艺 :拉幅机。 棉织物:热风布铗拉幅机。 给湿 预烘至回潮率10~15%
整纬
热风扩幅
浸轧液中加整理剂---浆料、或柔软剂、增白剂、树脂等: 联合整理
10
二、光泽和轧纹整理
织物光泽:织物表面光滑、无绒毛,纤维、纱线平行、 平伏,织物表面定向反射光线能力强,反射光强,织物 光泽就强。否则,暗淡。 机械轧光整理原理:湿热压下,织物纱线被压扁、压 平,绒毛压伏,织物表面平滑、光洁,对光漫反射减弱, 定向反射增加,从而使光泽增强。
水对纤维作用 水起毛---长毛,波纹。
34
2、刷毛与剪毛
刷毛:除去杂物,使绒毛竖立。 剪毛:粗纺织物,毛齐整。精纺,洁净、平整
蒸刷机
剪毛刀
35
3、蒸呢
蒸呢:毛织物在张力、压力条件下用蒸汽处理一段 时间得加工过程。原理同煮呢。粗纺工序用。
目得:永久定形。尺寸稳定,平整,光洁,柔软、弹性。
消除滚筒烘燥、轧光产生得极光。
26
洗呢设备
绳状洗呢机,平 幅洗呢机,连续 洗呢机。
27
洗呢工艺
洗涤剂---肥皂、雷米邦A、净洗剂LS、净洗剂209等 温度--- ~40℃左右。 时间---30~60min(粗纺织物),45~90min、(精纺织物) pH值---7~9 浴比---1:5~10(精纺织物),1:5~6(粗纺织物) 滚筒压力,清水洗5~6次。
28
5、缩呢
缩呢:在一定得湿、热、机械力作用下,使毛织物产 生缩绒毡合得加工过程。 目得:使毛织物收缩,质地紧密厚实,强力提高,弹性、 保暖性增加。织物表面产生绒毛,遮盖织物组织,改 进织物外观,并获得丰满、柔软得手感。粗纺毛织物 工序,少数精纺毛织物轻缩呢。 原理:羊毛会毡缩---在水中无定向外力作用下,纤维 相互缠结,集合体变密实,绒毛突出,织物尺寸减小,织 纹模糊,强力增加。

后整理工艺

后整理工艺

一后整理:在实际生产中,常将服装面料的练漂,染色,印花以外的加工过程称为整理,由于整理工序都安排在整个染整加工的后期,故常称为后整理。

服装后整理工艺种类包括一下几种:(1)仿旧整理:就是赋予新织物以“自然旧”的风格,整新如旧,较多应用于天然面料。

1.普洗:常用的一种柔软洗涤工艺.染色面在洗涤设备中经过一定时间的洗涤,为改善手感可添加适量柔软剂,使成品自然泛旧,不缩水,且手感柔软。

如水洗纯棉布、涤棉布。

2.石磨水洗: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

需在洗涤设备中加入一种可漂浮于水面上较轻、多孔的重要物质—-浮石。

染色织物经磨滚,染料局部被磨去,织物表面产生自然仿旧,有时还会起磨毛起绒效果,颜色有深浅变化、手感柔软.如石磨牛仔服装.3.漂洗:也称漂色,在洗涤液中加一些染色脱色剂,服装颜色可得到褪色效果,经常用于平纹树皮布(用树皮纤维织制,如棉布、细帆布)。

漂洗一般用于深色服装。

4.酵素洗:在洗涤液中加入酵素粉,使面料特性产生变化.织物表面产生仿旧感,立体效果较好;手感变柔软。

5.喷砂:目的是获得一种局部的磨损效果。

在服装正常洗涤之前,由空气压缩机和喷砂装置产生的强气压射出氧化铝微粒完成喷砂工序。

磨损仅限于局部,靛蓝染色的纤维在磨擦力的作用下剥离织物表面,这道工序成本消耗较高,效率较低,且对工艺技术求较高,但它能获得常规洗涤不能达到的特殊效果。

6。

套色洗:在原有面料的颜色上,套一种与之差异较大的颜色,使其二者颜色互相融合,颜色效果自然、特别。

(2)磨毛整理:经磨毛整理的织物表面有一层短密细腻、均匀的绒毛,手感柔软,效果更显高档.磨毛的方法有多种:用金刚砂纸摩擦布面;针布起毛再剪齐绒毛;利用化学助剂使纤维膨化,并对织物进行松式洗涤产生绒毛.如磨毛卡其,砂洗双绉、电力纺,仿麂皮等. (3)折皱整理:经折皱整理的织物表面具有自然折痕,耐洗而不消退。

整理方法有:予以机械压力和热的作用,使布面产生不规则凹凸;手工起皱,可使织物获得任何形状的皱折,自然感强;绳状洗涤,使织物出现纵向皱纹,如树皮皱;揉搓加工,对合成纤维织物进行“力"与“热”的共同作用,皱纹永久耐劳。

四防整理剂,纺织防水剂,防水防油污整理剂,防污剂,防水防油防污整理剂

四防整理剂,纺织防水剂,防水防油污整理剂,防污剂,防水防油防污整理剂

防水、防油、防污多功能后整理技术研究进展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谢孔良【摘要】本文综述了防水、防油、防污多功能后整理技术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有机氟系列防水、防油、防污多功能整理剂的结构特征、联合增效效应、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和发展方向,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

1.前言根据国内外纺织品的发展趋势和人们生活的需要,技术含量高的多功能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纺织品如服装面料、无纺布、装饰用纺织品、地毯、产业用纺织品等迫切要求进行同时具有防水、防油、防污等多功能整理,而又不改变织物在透气、透湿等方面的性能,这方面的后整理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防水领域里,我国目前使用的防水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石蜡一铝皂,由石蜡、硬脂酸铝皂等配成的乳液②吡啶季胺盐和硬脂酸铬络合物③羟甲基三聚氰胺衍生物④有机硅型防水剂⑤聚醚、聚氨酯系列⑥有机氟系列以上几种防水剂真正起到防水、防油、防污性能而又具特效作用当属有机氟系列,实际上,随着近年来有机氟工业的发展,有机氟精细化学品和含氟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已经成为新兴氟化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含氟织物整理剂是有机氟精细化学品代表之一。

由于有机氟织物整理剂能够赋予织物以优异的拒水、拒油、防污、抗静电等特性,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非常活跃,本文重点论述这类整理剂的结构特征和研究进展。

2.有机氟织物整理剂的性能特征氟是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强的元素,碳氢键上的氢被氟取代后,键能增加16.5kcal/mol(C—H键能为99.6kcal/mol,C—F键能为116kcal/mol)。

由于氟原子的共价半径为0.64Å,略大于氢原子,相当于C—C键长1.31 的一半,因此氟原子可以把碳链很好地屏蔽起来,保持高度的稳定性。

同时,由于碳氟键距短(C—F为1.317Å,C—C为1.766Å),表面能低,因此就显示出各种各样的特殊性能,主要表现如下:①一般的表面活性剂溶于水时,可将水的表面张力下降到30dyn/cm左右。

织物整理

织物整理

纺织品整理纺织品整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和化学联合的方法,改善纺织品外观和内在品质,提高服用性能或其他应用性能,或赋予纺织品某种特殊功能的加工过程。

一、棉织物整理棉纤维及其织物具有柔软、舒适、吸湿、透气等优良性能,但经练漂、染色及印花等加工后,织物幅宽变窄且不均匀、手感粗糙、外观欠佳,为了使棉织物恢复原有的特性,并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改善和提高,通常要经过物理机械整理和一般化学整理。

另外,为了克服棉织物弹性差、易变形、易起皱等缺点,往往还要进行树脂整理。

以下就介绍几种比较常见,也是比较重要的整理方法。

1)定型整理在经过了印染等加工后,因为经纬向所受张力不平衡,织物经向伸长而纬向收缩,造成幅宽达不到规定尺寸,布边不齐、纬向歪斜等。

而定幅整理的目的就是使织物具有整齐均一且形态稳定的门幅,并克服上述其他缺点,这也是棉织物出厂前必须进行的。

定幅整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棉纤维在潮湿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将织物门幅缓缓地拉到规定的尺寸,逐渐烘干,并调整经纬纱在织物中的状态,从而使织物幅宽达到规定的尺寸和均匀一致,并使尺寸、形态稳定,纬斜等疵病得到纠正。

一般有布铗拉幅机和针板拉幅机。

2)预缩整理缩水率是棉织物出厂前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所以棉织物出厂之前同样必须经过预缩整理。

棉织物的预缩整理的方法有化学整理和机械预缩整理两类。

化学预缩整理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化学物质,主要是树脂或交联剂对织物进行处理,从而降低纤维的亲水性,抑制纤维的吸湿溶胀作用,达到降低织物缩水的目的。

机械预缩整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机械作用使织物经向织缩增加,织物长度缩短,潜在收缩减少或消除,达到防缩的目的。

3)手感整理根据不同的服用需要,我们可以对织物进行手感整理,以使面料手感或柔软或硬挺。

柔软整理:一般来说,采用化学方法整理较多,就是在织物上施加柔软剂,降低纤维和纱线间的摩擦系数,从而获得柔软、平滑的手感,而且整理效果显著,生产中常采用这种整理方法,而最常见的就是有机硅柔软剂。

防缩整理 (2)

防缩整理 (2)

酸催化机理
CH2O + HA(酸)
+CH
OH + A2
2OH
NH + +CH2OH
+NHCH
+NHCH
OH + A2
NCH2OH + HA
碱催化机理
NH + B(碱) N- + BH+
N- + CH2O NCH2O- + BH+
NCH2ONCH2OH + B
1.羟甲基化反应的特点
酰胺的羟甲基化反应,为亲核加成反应。 在酸性介质中,酰胺中的NH基的N原子
环氧类化合物 含硫化合物
乙二醛、戊二醛
二甲基二羟基乙烯脲
水溶性聚氨酯
反应性有机硅 天然高聚物壳聚糖
(三)常用整理剂性能比较
1.交联反应活泼性
按交联剂与纤维素纤维反应的活泼性,其活泼
性顺序为:
二羟甲基脲>二羟甲基乙烯脲>二羟甲
基丙烯脲>二羟甲基三嗪酮>甲醚化二 羟甲基脲>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
(一)防皱整理的催化剂
能加速树脂或交联剂与纤维进行交联反应速 率,降低反应温度并能缩短反应时间的化学药 剂. 一般用量为整理剂用量的1%~10%。 把几个品种的催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 称为协同催化剂。
1.防皱整理催化剂具备的条件
能加速整理剂与纤维的交联反应、自身与整理剂及纤
维不发生反应,而且不影响整理织物的性能。 与整理液中其他的添加剂有良好的相溶性,可以同时 存在于整理液中。 在工作液中要有良好的稳定性,其加入不影响整理工 作液的pH值,室温不起作用,高温时能迅速起催化作 用。 必须价廉、无毒、无腐蚀性、无气味,而且要使整理 后的织物无难闻的气味。

(完整版)免烫整理

(完整版)免烫整理

(2)在染色是称料一定要准确,注意重现性,化料也应注意染液中是否含有固体颗粒。

(3)染色后应时刻检测色牢度,注意前中后、左中右色差。

4 树脂整理实验部分
4。

1 实验材料
织物:经烧毛、退浆、丝光、染色等工序前处理的57″ 40*40/133*100纯棉色织物。

药品:免烫树脂 LF(工业品)、催化剂(MgCl2·6H2O)、柠檬酸。

4.2 仪器与设备
YG541B型织物折皱弹性测试仪宁波纺织仪器厂
YG026B型电子织物强力机常州市第二纺织机械厂
KLFH—K型轧车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
多功能烘燥定型机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
4.3 实验工艺
工艺处方
树脂LF(g/L) 50
MgCl2·6H2O(g/L) 8
柠檬酸(g/L) 1
工艺条件
轧余率(70%) 70
焙烘时间(s) 150
焙烘温度(℃) 150
工艺流程:浸轧(轧余率70 % )→烘干(95℃)→焙烘(150℃×150s)。

4.4 测试方法
折皱回复角按GB/T3819—83 法测定;
断裂强力按GB3923—83 法测定.
5 结果与讨论。

四防/易去污复合整理工艺

四防/易去污复合整理工艺

防油 / 级
防 污/ 级


45 .
4~5


由表 1可 以 看 出 , 同浓 度下 , T X 2 3的三 防 相 N . 9
1 试 验
1 1 织 物 .
整理 效果 最好 。故 以下 试 验 中选 择 N — 9 TX 23作 为三
防整 理剂 。 ( ) 防 整理 剂用 量 的确 定 2三
Re it n e t t r i s i r a e a d o lr la e c ss a c o wa e /o l o l e s n s i ee s om b n to n s i g / /c i a in f ih n i
L O e—i U W ixn,HAN L ,L U Ja gb ,W EIF n i I in — o eg
表 2 N X 2 3用 量对 三防效果的影响 Y— 9
用 量/ g L (/ )
3 0 40 5 0 60
17 c 6 8tX 1 . e 2 4 m 1 . e/ 6 8 t 5 4根/ 0 c / 8 x 1 m 2 3根/
1 m涤棉 府 绸 0c 12 检 测项 目及 使 用标 准 . 防水 参 照 A T C 1 3— 0 5测 试 A C 9 2 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 , 单一功 能性纺织 品已
不能 满足 市场需 求 , 织 品 四 防加 易 去 污 的特 殊 功 能 纺 整理 越来 越受 到人 们 的青 睐 。 四防加 易 去 污 整理 是 指
对织 物进行 防水 、 防油 、 防沾 污 、 防皱 和易 去污 多 功 能
助 剂 用 量/ gL (/ )
p o e s a d r c p r p i i d. r c s n e i e we e o t z m e Ke r s u c i n l ii h:n n e h oo y;p l y wo d :f n t a ns o f a o t c n lg opi n;p le t rc to a r oy s e — o t n f b i c

纯棉织物的后防皱整理

纯棉织物的后防皱整理

Wash & Wear, Easy Care, Non-iron, Mini Care
特点:
具有干、湿两方面的防皱性能。
6
h
③耐久压烫(PP或DP)
洗可穿,改善缝线部分或褶裥处的平挺度。 WRA280~300°,DP级4~5,抗张强力损失50~60%。
Permanent Press或Durable Press可统称为 “防皱整理(树脂整理)”
四级:240 。 ~280 。
五级:280 。 未整理棉织物
150°~160°
一般防皱整理
220°~230°
洗可穿整理
250°~280°
耐久压烫整理
280°~300°
10
h
DP等级
主观判断 外观平整度、接缝外观、褶裥外观三个指标 AATCC立体耐久压烫平挺度标样 分为1、2、3、3.5、4、5级
3、浸轧
轧液率: 轧液率越低越好, 一般70 %~80 % 轧液率高的缺点: 能量浪费 烘干时发生泳移,产生表面树脂 手感僵硬 弹性差 强度低 摩擦牢度差
24
h
4、预烘
目的:使初缩体均匀渗透到纤维内部 意义:直接影响树脂分布和整理品的质量 原理:浸轧后,浓度外大于内,预烘时,依浓度梯
剂。此外涤/棉混纺织物藉涤纶纤维部分的热塑性, 也有类似效果。
34
h
36
h
四、常用抗皱整理剂
醚化反应:N-羟甲基酰胺类 酯化反应:多元羧酸,如1,2,3,4-丁烷四羧酸
(BTCA);1,2,3-丙烷三羧酸(PTCA);柠檬酸 (CA);聚马来酸酐; 还有乙二醛、环氧类化合物等
37
h
1. N-羟甲基酰胺类
22
h

织物整理工艺

织物整理工艺
物经 、 向都发 生 收缩 。织物 缩水 还 与其组 织有关 。 纬
道加工。 外 , 此 利用 热定 型工 艺并 结合 其他 物理 或机
械作 用还 可 以制 得 弹力 纱( 、 弹纱 ( 和 膨体 纱 丝)低 丝) 等 纱线 。
织物 的缩水 程度 常用 缩水 率来 考 核 。
3 防皱 ( rae rSS n ) . C eS — e it g i
向受 到 张力 , 向的屈 曲波 高减 小 , 经 因而会 出现伸 长
现象 。而 亲水性 纤维 织 物浸水 湿 透 时 ,纤 维发生 溶
胀 .经纬纱 线 的直径 增加 ,从 而使 经纱 屈 曲波高 增
大 。 物长 度缩 短 , 成缩 水 。 织 形 当织 物干 燥后 , 溶胀 消
热定 型是 使热 塑性 纤维及 其 混纺或 交织 物形 态
经 过热 定 型的织 物 , 了提高尺 寸稳 定性 外 , 除 其
他 性能 也有相 应变 化 ,如湿 回弹性 能和起 毛起 球 性
改 变纤 维原有 的成分 和结构 , 高其 回弹性 , 提 使 织 物在 服 用 中不 易 折皱 的工 艺 过程 称 为 防皱 整 理 。
主要 用 于纤维 素纤 维 的纯 纺 或混 纺织 物 ,也 可用 于
起 热定 形作 用 , 因此在 服 用 中能保 持平 挺和 褶裥 。 织 物 防皱整 理后 , 回复性 能增 加 , 些强 度性 能 一 和服 用 性能 等得 以改 善 。如棉 织 物的抗 皱性 能 和尺
规定 尺寸并 进行烘 干 ,使 织物形 态 得 以稳 定 的工艺 过程 , 故也称 定整 理 。 物 在整 理前 的一些 加工 如练 织 漂、 印染 等过 程 中 , 常受 到 经 向 张力 , 经 迫使 织 物 的

涤棉混纺工艺流程

涤棉混纺工艺流程

涤棉混纺工艺流程
《涤棉混纺工艺流程》
涤棉混纺是指用涤纶和棉纤维混合成纱线进行织造的工艺。

涤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皱性,而棉纤维则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和柔软舒适性,因此混纺后的面料兼具两者的优点,非常适合制作衣物。

涤棉混纺的工艺流程如下:
1. 原料准备:将涤纶和棉纤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进行清洗和柔软处理,使纤维质量更加均匀和柔软。

2. 理化处理:将混合后的纤维进行理化处理,包括漂白、染色、防缩处理等,以提高其光泽度和色牢度,并使其具有一定的收缩率,避免在洗涤后面料变形。

3. 精梳和粗精加工:将混纺纤维进行精梳和粗精加工,使纤维更加细腻和均匀,提高纱线的强度和光泽。

4. 纺纱:将混纺的纤维进行纺纱,制成符合要求的纱线。

5. 织造:将纺好的纱线进行织造,制成织物。

6. 后整理:对织造好的面料进行整理处理,包括平整、熨烫、裁剪等,使其具有良好的外观和手感。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涤棉混纺面料可以达到既有涤纶的耐磨性和抗皱性,又有棉纤维的吸湿透气性和舒适性的效果,因此混纺面料在服装制造中受到广泛的应用。

织物防皱整理

织物防皱整理
1.实验工艺处方 试样编号 2D树脂/g/L 柠檬酸/g/L MgCl2.6H2O/g/L Zn(NO3)2·6H2O/g/L Al2(SO4)3·18H2O/g/L 渗透剂JFC/g/L 总液量/ml 2 200 2 200 1 100 2 20 6 10 2 200 2 100 2 3 100 2
棉织物防皱整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防皱整理的常用方法; 2.了解防皱整理对纯棉织物的折皱恢复性能 和强力的影响; 3.掌握织物折皱恢复性能及织物撕破强力、 断裂强力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防皱整理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及其混纺织物。防皱整理是将织物在 一定条件下,用适当的整理剂进行处理,使整理剂与纤维大分子上的羟 基(—OH)形成交联,从而将纤维素大分子上的羟基封闭,降低织物在 形变时由于纤维大分子上羟基之间 氢键的拆散和重建而导致的折皱,由 此提高织物的防皱性能。 防皱整理工艺分为浸轧、预烘、焙烘、后处理四个阶段。焙烘阶段 是整理剂与纤维大分子上的羟基(—OH)形成交联反应阶段,因此,焙 烘温度和时间直接影响防皱整理的效果。 防皱效果可用织物的折皱恢复性来衡量。在织物防皱性即弹性提高 的同时会造成织物强力的下降,因此在选用整理剂和制定工艺是要综合 考虑这两方面因素。
三、主要实验仪器和染化料
仪器设备:烧杯,搪瓷盘,玻璃棒,均匀扎 车,热定形机等; 染化料:纯棉漂白织物,2D(DMDHEU)树 脂、SDP—1超低甲醛树脂,氯化镁,渗透剂 JFC,柠檬酸、硝酸锌、硫酸铝等。
四、实验操作步骤
(一)不同焙烘温度影响 1.实验工艺处方 2.实验步骤 按实验处方用蒸馏水配制整 理液,每个处方准备四块纯棉织物, 将织物在均匀扎车上浸轧整理液 (二浸二轧,第一次浸渍时间为 5min,第二次浸渍时间3min,带液 为70%~80%),在热定形机中 80℃预烘3min或5min,再分别 在120℃、140℃、160℃、 180℃焙烘2.5min。整理后试样 留做测定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折皱 恢复性能,比较不同整理剂和不 同焙烘时间对织物的强力和折皱 恢复性能的影响。

棉及其混纺织物的四防整理工艺

棉及其混纺织物的四防整理工艺

线 的 吸 收 性 越 强 !织 物 的 抗 紫 外 性 能 越 好 " =K=K;! 三 种 整 理 工 艺 对 比
=K=K$工艺流程适合活性染料纯 棉 品 种#=K=K= 工 艺流程适合涤 棉 品 种#=K=K> 工 艺 流 程 的 四 防 效 果 最
-./(0123,45 用量>!B&5 时!在 $>! Q L$K" M./ 的 焙烘条件下!@VR 等级能达到"!P" 7K:! 四 防 整 理 耐 久 性 评 定
!"#$%&’#()*&#&+,’*$’%%’#(#-&%+.)/#-/-*(.0&$
6@A 9./B$CDEC./BFG’/$H@6*’/BFI*J/ 1.+%0($%!!"#$%&#’&’()*+&’,-+./*%//%&+&0/)"1$"&0"0#+1.’*+&/’23+/".$%’$+&0(%’$"##"*/(4!)"-.%*"((%#5$"%-)%1+$65 "789%&/#*%,1’&"03’/)!’&%#+(/6:; "6’1+#’(%-/’,’<"0$/)"."#%."$#+1.’*(-%(("(#%8.#8&*/’%&(%#."(’(/+&*"/%3+/".$%’$ +&0(%’$$+(3"$$+(=>-.%/"*/’%&4 2/34’0-+!#8&*/’%&+$#’&’()%#’&’()’&?+?"&/%*%//%&#+1.’*%-%$@"(/".2*%//%&#+1.’*

混纺织物工艺流程

混纺织物工艺流程

混纺织物工艺流程一、混纺织物的概念。

混纺织物啊,就是把两种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纤维混在一起织成的织物。

比如说,棉和涤纶混纺,这样的织物就既有棉的柔软舒适,又有涤纶的挺括不容易皱的特点。

就像两个人合作一样,各自拿出自己的优点,组合在一起就超级棒。

二、原料准备。

在开始做混纺织物之前,得先把原料准备好。

如果是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混纺,像棉和腈纶,那就要先把棉花处理干净,不能有杂质,得像照顾小宝宝一样细心呢。

化学纤维的话,也要确保它的质量和规格符合要求。

这个过程就像是厨师做菜前准备食材,食材不好,做出来的菜肯定也不好吃,原料不好,织出来的混纺织物也不会好。

三、混纺比例确定。

这可是个关键步骤哦。

要确定不同纤维的混纺比例,比如说棉和麻混纺,是70%的棉和30%的麻呢,还是其他的比例。

这个比例会直接影响到混纺织物的性能、手感还有外观。

就好像调鸡尾酒一样,不同的酒比例不一样,调出来的味道就大不相同。

要是棉的比例高,可能就会更柔软一些,要是麻的比例高,可能就会更有那种质朴的感觉。

四、纺纱工序。

把准备好的原料开始纺纱啦。

这时候如果是不同纤维混纺,就要想办法让它们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就像把不同颜色的沙子混合成漂亮的彩沙一样。

纺纱的过程中,要注意纱线的粗细、强度等指标。

纱线太粗了,织物可能就会很厚重,纱线太细又可能容易断。

这就需要工人师傅们有很熟练的技术,就像杂技演员走钢丝一样,得掌握好那个平衡。

五、织造工序。

纱线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织造了。

不管是用织布机还是其他的织造设备,都要把纱线按照一定的规律织成织物。

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织物的密度,如果密度太大,织物会很紧实,透气性可能就不好,密度太小呢,又可能不够结实。

就像盖房子砌墙一样,砖头的排列要合适才行。

而且在织造的时候,还可以做出不同的花纹和图案,就像画家在画布上创作一样,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美丽的混纺织物。

六、后整理工序。

织好的混纺织物还不能就这么结束了呢。

要进行后整理。

比如说染色,让混纺织物穿上漂亮的颜色衣服。

棉花防沙工艺流程

棉花防沙工艺流程

棉花防沙工艺流程
棉花防沙工艺流程主要涉及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步骤。

1. 清棉:清除原棉中的杂质、疵点以及不宜于纺纱的短纤维。

这一过程包括开棉(松解原棉)、清棉(去除杂质和短纤维)、混棉(均匀混合不同成分的原棉)和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的棉卷)。

2. 梳棉:对清棉工序下机的棉卷进行分梳、除杂、混合,最后形成棉条入筒。

这个过程通过刺辊、锡林盖板、道夫等工序来完成。

3. 并条:将梳棉后的棉条进行并合,使纤维进一步顺直,提高纱线的结构均匀性和强度。

4. 粗纱:将并条后的棉条进行初步加捻,形成粗纱,为细纱工序做准备。

5. 细纱:将粗纱进一步加捻,形成细纱,这是纺纱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细纱工序还包括普通环锭纺、紧密纺等多种技术,以生产不同类型的纱线。

6. 络筒:将细纱工序产生的管纱进行整理,使其成为适合织造或针织的筒子纱。

以上是棉花纺纱的基本工艺流程,其中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机械设备和技术要求,以确保最终纱线的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还可能根据不同的纱线种类和质量要求,对工艺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及其混纺织物的四防整理工艺孙 冰,贾景文,武生春(邯郸新维印染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邯郸 056016)摘 要:特氟隆整理与防紫外线整理,即防水、防油、防污和防紫外线整理,由杜邦公司研制的三防整理剂O leophobol(奥利氟宝)C O与汽巴精化防紫外线整理剂Tinofast(定劳法)CE L加工工艺组合而成。

通过对三防整理和防紫外线整理进行分析,优选出最佳工艺方案,达到“四防整理”的效果。

关键词:功能性整理;整理剂;棉织物;涤棉织物中图分类号:TS1951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4017(2005)13-0028-03Functi ona l f i n ish of cotton and its blended fabr i cS UN B ing,J I A J ing2wen,WU Sheng2chunAbstract:Tefl o n fi n ish can i m p a rt co tto n and the b l ende d fab ri c an ti2w a te r,o il and so il e ffe c ts.The p r o ce ss o f O l eop ho ba l CO (D uPo n t)com b i ned w ith Ti no fa s t CE L(C i ba)is op ti m i zed,the refo re,fab ri c s po sse s fo u r func ti o n s o f re s is tance to w a te r,o il and so il,a s w e ll a s UV p r o te c ti o n.Key words:func ti o na l fi n ish;fi n ish i ng agen t;co tto n fab ri c;po l ye ste r2co tto n fab ri c1 四防整理概述1.1 防水整理水不能透过织物的整理可分为两类:一类称为防水整理,即在织物表面涂上一层不透水的薄膜,堵塞织物孔隙,使水和空气不能通过(传统意义上的防水整理);另一类称为拒水整理,即在织物上施加一层水不能浸润的拒水性薄膜,但不封闭织物的孔隙,从而使织物具有既拒水又透气的特性,适用于做服装。

现代意义上的防水整理是赋予织物拒水和耐水压两方面的性能。

经整理后改变了织物的表面性能,使亲水性变为疏水性。

防水性和透湿性是织物服用性能中两种性质相反,而又密切相关的重要特性。

防水性是指防止水滴从织物外部进入内部的性能,而透湿性专指汗和潮气从织物内部透过织物向外散发出去的性能。

防水透气织物是指织物既能防雨防风,又能排汗、透气、穿着舒适,在穿着过程中使水在一定压力下不浸透织物,而人体散发的汗液等却能以水蒸汽的形式透过织物传导到外界,使人体表面与织物之间不产生冷凝水积聚,保持穿着者干爽、温暖。

1.2 防油整理当织物遇油类液体而不被油润湿时,则此织物具有防油性。

一些服装用品,如工作服、家用纺织品(如家具布和桌布)、汽车椅套布、军用品以及其它特殊用途的织物,往往要求具有一定的防油性能。

目前最佳收稿日期:2005-01-17作者简介:孙 冰(1961-),男,染整工程师,现在邯郸新维印染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从事染色及产品开发工作。

的防油整理剂是含氟类防油整理剂,这类防油剂具有低能表面,可以在水溶液中使用。

经整理的织物耐水洗和干洗,能保持织物的透气性和透水汽性,不仅能使织物具有防油性,还能使织物具有疏水性或拒水性,用这类防油剂整理,可同时达到拒水防油的效果。

1.3 防污整理防污整理,实际上是一种降低污物沾污速度和程度以及容易除污的方法,包括易去污和拒污两种整理。

衣服穿着后难免会附着污物,洗涤清除污物就是为了重复穿着。

洗涤衣物是繁琐的家务劳动,并且会加速织物损伤。

有机氟防污整理是针对油性污物的一种整理方法,油性污物的临界表面张力在30×10-5N/c m 左右,而含氟聚合物,如聚四氟乙烯的临界表面张力为18×10-5N/c m,所以用这类有机氟聚合物处理织物,可降低表面张力,从而达到防油性污垢的作用。

织物经特氟隆整理后,具有优良的透气性、防水性、防油性、防污性,穿着舒适、随意。

本文所述四防整理剂为杜邦公司研制的特氟隆整理剂O leophobol(奥利氟宝)CO和汽巴精化推广的特种纺织用功能性助剂。

特氟隆系列产品中,最常用的为防水、防油、防污和耐5次水洗产品。

1.4 防紫外线整理[1,2]紫外线具有光化学作用,机体常年受阳光照射,吸收大量紫外线,不仅会造成机体蛋白质变性和凝固性损伤,还会引起人类免疫功能下降,损伤皮肤基因。

织物经防紫外线剂整理后,紫外线被织物吸收,透过织物的紫外线数量大为减少,有很好的防护作用。

图82印 染(2005No.13) www.cdfn.co 1、2是整理和未整理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的光谱曲线。

图1 棉府绸整理和未整理紫外线透过光的光谱(2%Tinofast CE L)图2 涤纶织物整理和未整理紫外线透过光的光谱(2%Tinofast CE L )由图1、2知,无论是棉织物或涤纶织物,经过紫外线吸收剂整理后,透过光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降低,因此有很好的防护作用。

图3 棉府绸整理和未整理紫外线透过光的危害性和波长的关系从图3看出,整理后的紫外线危害性大大减少。

经过紫外线吸收剂整理,纤维的光老化、染色织物的耐光牢度也都会大大改善。

纺织物是一种表面不平整的多孔性材料,除了吸收光外还会漫反射,使光的透过率降低。

漫反射与单纤维表面形态、织物组织结构和厚度有关。

服装的紫外线透过率与织物厚度、面料的纤维组分和组织规格、色泽和花纹等有着很大关系。

例如,浅色衣服的紫外线透过率为75%,而蓝色牛仔服仅为0.06%;白色衬衣透过率为14%;绿色纯棉布透过率仅10%。

在所有的颜色中,红色是最佳的防护服装,因为紫外线离太阳光谱中红色最远,且波长最短,容易被波长最长的红色接纳与吸收。

棉织物是紫外线最容易透过的面料,而纯棉服装又是回归自然,最受欢迎的消费品,更是夏季的首选衣着,因此纯棉服装是防紫外线整理的主要对象。

目前,服装面料市场对“四防”整理系列产品需求日益增多,面料不仅要具备防水、防油、防污功能,还要具有防紫外线功能。

经特氟隆整理的产品,由美国杜邦公司检测合格后,提供“Tefl on ”吊牌、商标,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抗紫外线织物对紫外线辐射不仅具有反射作用,而且还有强烈的选择、吸收作用,能将紫外线能量转换成热能,或其它无害低能形式释放或消耗,因此具有防暑、隔热、发散热能、触感凉爽的功能。

2 工艺分析2.1 织物规格119c m 29.2/29.2393.7/196.9纯棉府绸119c m 13/13523.6/283.5涤棉(45/55)CVC府绸2.2 工艺分析防紫外线整理剂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从而消除紫外线对人体和织物的危害。

汽巴精化Tinofast CEL 系纤维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它与含羟基的纤维素纤维反应结合在织物上,产生紫外线吸收效果,并可与活性染料同浴染色。

2.2.1 纯棉织物轧烘2轧蒸法工艺流程染色半成品→浸轧活性染料+定劳法CE L →烘干→焙烘(130℃)→固色(102℃汽蒸)→水洗→皂洗→水洗→烘干→浸轧奥利氟宝CO →拉幅(170℃)→预缩→成品检验2.2.2 涤棉织物分散/还原染料工艺流程染色半成品→浸轧染料→烘干→焙烘(195℃)→还原汽蒸→水洗→氧化→皂洗→水洗→烘干→浸轧奥利氟宝CO +定劳法CE L →焙烘(130℃)→拉幅(170℃)→预缩→成品检验2.2.3 先浸轧CEL 再浸轧奥利氟宝CO 工艺流程染色半成品→浸轧活性染料→烘干→固色(102℃汽蒸)→水洗→皂洗→水洗→烘干→浸轧Tinofast CEL →焙烘(130℃)→浸轧O leophobol CO →拉幅(170℃)→预缩→成品检验织物经染色后,无论何种颜色都能明显降低其紫外线透过率,说明染料可以对织物的紫外防护性能产生影响。

在同浴染色时,深色特别是黑色织物比其它浅色织物对紫外线有更好的屏蔽作用。

染色时,染浴中染料浓度越大,染到织物上染料的含量越高,对紫外92 棉及其混纺织物的四防整理工艺印 染(2005No .13)线的吸收性越强,织物的抗紫外性能越好。

2.2.4 三种整理工艺对比2.2.1工艺流程适合活性染料纯棉品种;2.2.2工艺流程适合涤棉品种;2.2.3工艺流程的四防效果最好,但流程长。

三种工艺都先进行防紫外线整理,再进行特氟隆整理,否则会影响防紫外线整理效果。

3 性能评定[3]3.1 防水性防水性能按AATCC22—1989标准测试,在I S O2 4920型防雨性能仪上测试。

评定标准:表面无粘着水珠或被润湿现象的评100分;表面轻度无规则的粘着水珠或被润湿现象的评90分;表面在喷着点处被润湿现象的评80分;整个表面部分润湿现象的评70分;整个表面全部润湿现象的评50分;正反面均全部润湿现象的评0分。

3.2 防油性防油性能按AAT CC118—1992标准测试,防油性分为8级,其中8级最好,1级最差。

3.3 防污性按FZ/T01066—1999规定的方法和试验参数,将标准污布在马丁代尔磨损试验仪上对面料进行摩擦,用评定沾色灰色样卡评定布面的沾污程度。

表1 O leophobol CO三防整理效果奥利氟宝COg・L-1焙烘条件/℃×1.5m in防水性/分防油性/级防污性/级40150904450160904~54~56017010055 从表1看出,当O leophobol CO用量和焙烘条件发生变化时,对织物的三防效果影响较大。

实际生产中,可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适当的优化工艺。

3.4 防紫外线采用M350紫外分光光度计(英国S DL国际有限公司),按澳大利亚2新西兰AS2NZS4399标准测试,并进行评定。

表2 不同用量的T i n ofa st CE L对UPF值与UPF等级影响定劳法CEL/g・L-1焙烘条件/℃×1.5m in UPF值UPF等级1013038.1302013058.54030130112.650+ 紫外辐射防护因数(UPF),指某防护品被采用后,紫外辐射使皮肤达到出现红斑的临界剂量所需时间值,与不用防护品时达到同样伤害程度的时间值之比。

UPF值越大,即表示防护效果越好。

从表2看出,当Tinofast CE L用量30g/L时,在130℃×1.5m in的焙烘条件下,UPF等级能达到50+。

3.5 四防整理耐久性评定表3 织物四防整理耐久性评定洗涤次数防水/分防油/级防污/级UPF值UPF等级010055122.650+51004~54~5105.750+10904473.650 由表3知,经5次水洗后,防水性能为100分,防油、防污性能降低0.5级,UPF等级为50+;经10次水洗后,防水性能为90分,防油、防污性能又降低0.5级,UPF等级为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